⑴ 蘋果兩個typec座子的中心間距
6.75mm。
有根據MacBook Pro的這兩個Type C口開發過產品,比較精確的數據是6.75mm,供你參考哈。
建議用螺旋測微儀測量,實在沒有普通刻度尺測一下。
Type-A就是我們經常用的USB數據線的插頭,這個大家在平時應該都看到過。Type-B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主要用在列印機,拓展器上面(移動硬碟、顯示器等)。
Type-C在2014年就已經面世,作為目前最新的數據介面,是在USB3.0的基礎上,由微軟、英特爾等公司共同制定的,支持USB3.0及以上的USB3.1等,有著很多傳統介面不具備的優點。使用方便,可以正方面隨便插,不像傳統的USB具有方向性,這也是比較明顯的一個特徵,傳輸速率快,理論上。
Type-C埠的傳輸速率帶寬可達10Gb(支持USB 3.1)。
介面體積小,可以為電子設備騰出更多的空間,用於內部設計。
⑵ 蘋果 筆記本電腦 a1344 這都是什麼介面,有type-c介面嗎
從上到下三個介面,第一個是內置的SD卡讀卡器,第二個是USB介面,第三個是雷電介面。
你問的應該是雷電介面,這種介面常見於蘋果電腦啊,其外形和miniDP介面一樣,不過你這個明顯有閃電標志,可以確定是雷電介面。
其實性能是很強的介面,只是比較少用罷了。
⑶ Mac為啥有兩個typeC介面
充電用的,macbook兩個充電口介面大小一樣,功能也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
新MacBook應用Type-C介面真的是非常恰當,薄至極限的機身無法承載大量且體積不小的介面,而小巧的Type-C能夠集充電、數據傳輸及視頻輸出於一身。
Type-C全稱USB Type-C介面,是一種全新的USB介面形式,它伴隨最新的USB3.1標准橫空出世,從發布至今已經有近一年的時間了(沒錯,真的是一年)。說到底,它就是一個USB介面(沒錯)。其實,Type-C對於新MacBook的價值甚至沒有它作為一個單純的USB介面大,因為它解決了自USB介面出現以來最令人頭疼的世界性難題,那就是它「不再區分方向,正反都可插」。
拓展:
Type-C」這個名稱隨著蘋果全新一代MacBook筆記本電腦的發布而變得人盡皆知,很多人都驚呼「哇!一個介面就可以充當USB、視頻輸出及電源如此多介面的作用,真是神了!」
Type-C介面的出現似乎又把蘋果推向了神壇,很多人認為這是蘋果的壯舉,殊不知在新Macbook發布之前Type-C介面就早已出現,而Type-C的標准當然也不是蘋果指定的。在這里,筆者要為諾基亞N1平板默默的流個淚,因為N1所配備的Type-C介面明明要比新Macbook早出現了2個月。
⑷ mac只有typec 怎麼裝系統
蘋果電腦要重裝macos系統有兩種方法:優盤安裝和在線恢復,而新款電腦型號只有typec介面,這就只能使用typec介面的優盤或者可以使用typec轉usb的轉接頭;還可以在按住command+r鍵不放再開機選擇在線恢復系統,根據網速的不同這個方式會比較慢。
⑸ macbookair兩個typec的區別
沒有區別macbook air兩個充電口介面大小一樣,功能也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
MacBook Air,是2008年2月19日蘋果公司推出的筆記本。MacBook Air筆記本具有11.6寸和13.3寸兩個尺寸,最低起售價格6288元。
2018年推出的MacBook Air有金色、銀色和深空灰色三種外觀,配備加入了原彩顯示技術的視網膜顯示屏;機身由100%再生鋁金屬打造。
MacBook Air採用Apple T2安全晶元,當使用觸控ID解鎖Mac或文檔時,存儲在固態硬碟上的所有數據都會自動、完整地進行加密。在MacBookAir上能使用「嘿Siri」功能。
⑹ 蘋果電腦沒有usb介面嗎
蘋果電腦有usb介面。
蘋果電腦是蘋果公司開發上市的一種產品,蘋果公司原稱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庫比蒂諾,核心業務是電子科技產品,全球電腦市場佔有率為3.8%。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
發展:
2005年6月6日的WWDC大會上,CEO喬布斯宣布從2006年起Mac的產品將開始使用Intel所製造的CPU(Intel Core)。
2006年4月5日,蘋果電腦推出允許採用英特爾微處理器的Mac電腦運行微軟Windows XP的軟體Boot Camp。它簡化了在Mac上安裝Windows的任務,有一步一步的指導,用戶還能夠在重啟機器時選擇是採用Mac OS X還是Windows。
2006年8月29日,蘋果電腦公司發布聲明,Google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已加入蘋果公司董事會。
2007年1月9日,蘋果電腦公司正式推出iPhone手機,並正式更名為蘋果公司。
2008年1月15日,蘋果公司在MacWorld2008展會上發布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這是現今市面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
⑺ 所有蘋果電腦都有type-c介面嗎
提到USB Type-C介面(以下簡稱為USB-C),大家第一個能想到的是USB-C介面能正反插,用起來很舒服。了解更多的可能還支持USB-C介面速度更快,達到5Gbps或者10Gbps,還有人可能知道USB-C具備100W的供電能力,看過我們新聞的讀者還會知道Intel的雷電3介面用的也是USB-C介面,不僅速度達到了40Gbps,還能傳輸視頻,支持雙路4K輸出。這么一來,USB-C介面簡直逆天了有木有,各種全能,真的是超越所有介面的存在。
USB-C的那些誤區:其實它只是個物理結構規范,跟速度、供電沒關系
其實上面說到的USB-C介面的各種優勢有很多誤區,某些方面說的沒錯,USB-C介面確實可以做到這些,但USB-C介面自身只是定義了一種全新的物理結構,不論USB 3.0還是USB 3.1或者目前的USB 2.0,它們都可以做USB-C介面。
至於100W供電,那是USB Power Delivery規范的功勞,而100W輸出需要的是20V/5A,USB-C的電壓依然是5V,現在還實現不了100W輸出。
還有視頻輸出,那些功能更屬於高級附加值,不光要看USB-C介面,還得看DP、HDMI等規范以及廠商的支持。
USB-C:一口御重口,萬口要歸一
為什麼要做USB-C介面?我們可以檢視下現在的USB介面到底怎麼了——USB是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通用這個詞確實做到了,目前我們使用的外設中就屬USB設備最多最方便,但是隨著USB介面更新換代,為了滿足不同市場應用,USB介面也衍生出了Type-A、Type-B介面,這兩種介面還有標准型、Mirco(硬碟底座很多是micro-B介面)及mini(智能手機、平板用的最多)這樣的子分類,更坑爹的是USB 2.0及USB 3.0的mini、Mirco介面根本不通用。現在已經是USB 3.1時代了,如果再繼續這樣的態勢,估計又要弄出新的介面了,這可愧對通用介面之名了。
USB介面雖然是通用介面,但衍生版本越來越多,已經不方便了
這種情況下,USB官方組織USB-IF覺得不行了,再這么折騰下去全都亂了,他們要不忘初心(大誤),於是就打造了USB-C這種介面,該介面被定義為新一代USB介面規范,而且要適應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等移動設備。
USB-C介面是面向未來的,還要適應多種介面協議,所以它總計有24個針腳,而USB 3.0介面通常是9到11個,USB 2.0隻有4個針腳。不過別擔心,針腳的增多並沒有導致USB-C介面體積變大,實際上它還縮小了體積(相對標准口來說),滿足了移動設備的需求。
我們可以把USB-C介面當作一個「籃子」,USB-IF重新定義的這個籃子很巧妙,大媽們(USB 2.0)可以帶著它去市場買菜當菜籃子用,妹子們(USB 3.1)也能拿著它逛街當時尚品用,而且它還有各種優勢可供挖掘。
當然,USBC-C雖有萬般好,但也不是沒缺點——如果下面說的這些算是缺點的話。首先是USB-C不兼容其他A、B介面,第二它看起來體積小巧,但USB-C介面的長寬分別是8.6x2.4mm,USB 2.0 mini-B介面是6.8x3.0mm,mirco-B介面是6.85x1.80mm,因此它實際上更大了一點。
上述「缺點」相比USB-C介面的優勢來說實在微不足道了,我們更應該關注USB-C介面帶來的優勢。
USB-C介面優點之一:正反可插
用戶USB介面的玩家100%都遇到過「正面插不對、反面插也不對、正面再插就對了」的情況,我覺得僅此一點USB-C就足以取代其他USB介面了,因為USB-C是正反面都能插,說的專業點就是介面沒有方向性。
我敢說你用USB介面一定遇到過這個問題了
果粉比安卓用戶自豪的地方也有這個因素,因為蘋果iPhone手機很早就有這樣的設計了,iPhone 5開始的Lightning介面就可以隨便插,不需要像安卓手機那樣需要認清正反面(更糟糕的是不同廠商的mini USB介面設計也不同,值得吐槽小米的就是他們的手機還把USB介面做的上下看起來一樣寬,更不好辨別了),用起來舒服多了。
USB-C介面優點之二:供電更強
雖然前面說了100W的USB供電跟USB-C介面不是一回事,但USB-C介面的供電能力也確實強化了,我們知道USB 2.0的供電電流是0.5A,USB 3.0達到了0.9A,USB 3.1這方面沒變化,但USB-C介面的電流有不僅有1.5A還有3A可選(標准線纜),介面可承載的電流實際上是5A,這么算起來理論上其供電能力最高可達25W,這已經比很多QC 2.0快充都要高了。
當然了,實際上廠商能做到多大的供電能力並不一定是這樣,如果能100%實現PD 2.0規范,那麼USB-C+USB PD 2.0規范下也真的能做到100W供電輸出,這時候別說充電了,帶一般的筆記本都沒什麼問題,蘋果的NMB筆記本就只用了一個USB-C介面搞定。
此外,USB-C介面還支持雙向供電,它既可以接受充電器供電,也能當作充電器對外輸出電流,Google的親兒子Nexus 5X/6P手機就有了這樣的功能。不過雙向充電這個功能是USB-C可以做到的,但不是說只有USB-C能做到,此前華為的Mate 7等沒用USB-C介面的手機也能做到這樣的功能,可以對外充電。
USB-C介面優點之三:速度更快
我們還是不得不回到傳輸速度上來,雖然USB-C介面最低要求是USB 2.0速度即可,但這么好的介面只用USB 2.0顯然是浪費的,它完全可以做到USB 3.0甚至USB 3.1速度標准,這個就得看廠商的選擇了。
蘋果在NMB筆記本上用上了USB 3.01 Gen1標準的速度,其實就是5Gbps的USB 3.0速度。手機中,目前聯想神奇工場的Zuk Z1是第一個支持USB 3.0速度的USB-C介面手機,其他廠商包括Google的Nexus 5X/6P都還是USB 2.0速度的。
話說回來,智能手機所用的快閃記憶體雖然內部速度比較高,但連接電腦的速度並不怎麼樣,大部分手機連好點的U盤都跑不過,所以對USB 3.0的需求並不高,而且USB 3.0對手機信號有干擾,三星在Note 3上就用過USB 3.0,結果默認是不開啟的,後來的手機直接取消了USB 3.0支持。
USB-C介面優點之四:能傳視頻
USB-C介面一出生就是萬般寵愛於一身,不僅在自家兄弟中最受矚目,其他行業也看中了USB-C介面的發展潛力,紛紛給USB-C做媒擴展它的功能。視頻電子標准組織VESA就聯合USB-IF推出了「DisplayPort over USB-C」計劃,這就讓USB-C介面具備了DP視頻傳輸功能,以後發展好了,估計能把DP介面及DP線都給取代了。
USB-C介面還可以用作DP視頻輸出
在這方面走的比較快的是Intel的雷電3(Thunderbolt 3),今年6月份Intel發布雷電3標准時,除了速度提升到40Gbps之外,另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用USB-C介面取代了以往的mini DP介面,甚至可以支持雙4K輸出,性能強的不要不要的。
蘋果的NMB筆記本所用的USB-C介面現在也具備了DP輸出能力,支持原生DP 1.2輸出,通過轉接器還可以實現VGA、HDMI輸出。
隨著其他規范的擴展,USB-C介面具備的功能可能還會更多,能做到上述四點就已經夠強大了。2015年支持USB-C介面的主板越來越多,筆記本也在蘋果NMB上破冰,智能手機及平板中USB-C介面也開始嶄露頭角,我們來看下有哪些手機及平板用了這種介面。
目前已上市的USB-C介面手機、平板盤點
USB-C介面的平板:
如果沒記錯的話,諾基亞品牌、富士康操刀的N1平板是首款使用USB-C介面的平板,只不過這款平板在市場上存在感太弱了。今年下半年來戴爾的Venue 8、Venue 10 Pro平板以及惠普的Pavilion x2 10平板也先後用上了USB-C介面。
USB-C介面的手機:
手機上使用USB-C介面的動力比平板還足,特別是中國市場上。國內首款USB-C安卓手機實際上是由樂視這個智能手機新軍推出的,之後分別有一加手機2、神奇工場Zuk Z1、小米手機4c、谷歌Nexus 5X/6P、微軟Lumix 950/950 XL等用上了USB-C介面,其中只有Zuk Z1是宣稱支持USB 3.0速度的,其他都還是USB 2.0。此外Googge的Neuxs 5PX/6P還可以支持雙向充電,其他的暫時還沒有跟進。
▲一加2也支持了USB-C介面
總的來說,USB-C介面是大勢所趨,這不僅是針對智能手機來說的,包括PC、筆記本、平板以及物聯網設備都有可能全面升級到USB-C介面,但那是以後的事,就目前來看上USB-C介面的手機除了發揮正反插的方便之外,在充電、高速傳輸等方面並沒有什麼動作,不論他們吹的多麼好,現在升級USB-C介面只能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且因為數據線不通用,有時候甚至麻煩多於方便,這個問題在USB-C介面大規模普及之前可能都是個麻煩。
⑻ 蘋果台式電腦有type-c介面嗎
據國外科技媒體arstechnica報道,usb
推廣團隊(usb
3.0
promoter
group)日前宣布已完成了下一代usb
type-c連接器的設計,該連接器能夠完全取代目前市面上所有的usb介面,也就是說它將橫掃一切雜牌介面。usb
推廣團隊還表示,usb
type-c
連接器已經准備好大規模量產,這意味著不久的未來,電腦/平板/手機上的介面很可能就全是這種樣子。
⑼ 我的Macbook Pro只有雙Type-c介面,怎麼實現雙顯示器分屏使用(不要同步的!)
通過一個type-c轉擴展塢上的HDMI,再通過HDMI一進兩出轉換器,分屏到2個顯示器,只能顯示同一畫面的,一個擴展就能一個顯示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