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蘋果設備 » 蘋果電腦屏幕外設
擴展閱讀
設置網路屬性無法識別 2025-08-01 05:55:35
申請解鎖手機軟體 2025-08-01 05:39:57

蘋果電腦屏幕外設

發布時間: 2022-07-27 15:56:03

⑴ macbook外接顯示器怎麼

macbook外接顯示器的方法:

1、將外接顯示器連上電源,再將數據線連接上Mac(買顯示器的時候別忘了買轉接線,因為現在Mac提供的顯示埠一般都是miniDP或者thunderbolt,thunderbolt是向下兼容的)

⑵ 蘋果外接顯示器設置的方法是怎樣的

1、把USB 轉接 HDMI 線纜與mac連接,當把 Mac 與顯示器連接起來以後,接下為還需要設置顯示方式。顯示方式有二種,一是鏡像顯示(二個顯示屏上顯示一樣的內容),二是分屏擴展顯示(二個顯示屏幕上顯示不同的內容)。可以在 Mac 上的系統偏好設置里打開「顯示器」選項。

蘋果電腦如何擴展屏幕

蘋果電腦擴展屏幕的方法:
1.進入bootcamp以後。
2.在系統評分以後,顯卡分數出來以後。
3.確定顯卡工作以後,直接按windows鍵+p就可以擴展屏幕了。

⑷ 蘋果筆記本屏幕壓壞了,怎麼接外設顯示器

有的插上去線直接都顯示 有的需要按住FN+F8

⑸ 蘋果電腦屏幕拓展怎麼設置

擴展,復制步驟如下:

1.點擊系統左上角的蘋果圖標,然後點擊菜單中的【系統偏好設置】選項。

2.接著在系統偏好設置窗口裡,請點擊【顯示器】圖標繼續,隨後在顯示器的設置窗口裡,先點擊頂部的【排列】欄目。

3.如果想要更換主顯示器的話,請拖動顯示器上的白條到需要設置的顯示器上即可。

蘋果電腦是蘋果公司開發上市的一種產品,蘋果公司原稱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庫比提諾,核心業務是電子科技產品,目前全球電腦市場佔有率為3.8%。

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最知名的產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電腦、iPod數位音樂播放器、iTunes音樂商店和iPhone智能手機,它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蘋果公司於2007年1月9日舊金山的Macworld Expo上宣布改名。

⑹ 蘋果mac外接顯示器怎麼設置

蘋果MAC筆記本外接顯示器設置方法/步驟:

1、如果要在 Mac 上外接顯示器的話,首先是要考慮採用什麼樣的介面。一般我們是通過 VGA 或 HDMI 來外接顯示器的。如果 Mac 電腦上沒有可以外接顯示器的 VGA 或 HDMI 介面的話,就只有選擇用 USB 或其它介面的轉接器了。下圖是蘋果官網的一張 USB 轉接 HDMI 線纜。

2、根據自己電腦和顯示器的情況,考慮採用何種外接介面。比如我的 Mac 上有一個 HDMI 介面,我就可以用它來連接外接顯示器。當前在賣的顯示器大多數都支持這種介面。

當我們把 Mac 與顯示器連接起來以後,接下為我們還需要設置顯示方式。顯示方式有二種,一是鏡像顯示(二個顯示屏上顯示一樣的內容);二是分屏擴展顯示(二個顯示屏幕上顯示不同的內容)。我們可以在 Mac 上的系統偏好設置里打開「顯示器」選項,如圖所示

3、接下來在顯示器的設置選項里,請點擊「排列」一欄,如圖所示

4、如果你想在二個屏幕上顯示同樣的內容,請勾選「鏡像顯示器」這個選項; 如果想在屏幕上顯示分別顯示不同的內容,請取消此選項。

5、當有了二個顯示器以後,肯定是要有主副顯示器之分的。如下圖所示,在顯示器上方有白條是主顯示屏幕。

6、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滑鼠來移動二個顯示器的位置,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置。

7、如下圖所示,個人是把外接顯示放到右側,把它作為擴展屏幕來使用的。

在蘋果筆記本上外接大屏幕顯示器的設置方法就這么簡單,如果用戶覺得自己使用的筆記本屏幕太小,不妨按照教程的操作教程給自己筆記本電腦連接顯示器吧。

⑺ 各位MacBook pro用什麼外接顯示器比較好


果你平時只是用Mac來瀏覽網頁,屏幕大小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但是運行那些復雜的軟體(比如Xcode,photoshop),Macbook
Air那個11寸的屏幕就不能應付所有窗口了,這時需要用戶不停地按Option-Tab來切換窗口。外接一個顯示器可以讓你有更大的顯示空間,幫助你順
利完成工作。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使用Mac和外接顯示器的方式。
我的Mac是一台11寸的MacBook Air,毫無疑問它是我使用過的Mac中最棒的。但是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兼網頁設計師,單獨使用它來工作就不是那麼妙了:11寸的屏幕顯然是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

了解決Air屏幕太小的問題,我為它外接了一台24寸解析度為1920 x 1080的顯示器。這個顯示器加上一個MacBook
Air底座,可以將MacBook Air變成一台24寸的iMac,這樣在辦公桌前我就有很大的顯示空間,出門的時候同樣可以享受MacBook
Air的便捷。

2

得一提的是,外接顯示器不僅僅意味著更大的顯示空間,同時還有一些專門為多顯示器優化過的軟體(比如Aperture 和
iMovie)可以讓用戶使用更加方便。例如你在單個顯示器上使用iMovie編輯影片,影片預覽會被其他窗口擠到屏幕的右上角。如果你有兩個顯示器的
話,你可以讓預覽獨佔一個屏幕,iMovie的其他窗口放到另外一個屏幕里去。
我見過一些購買iMac一體機的用戶,他們選擇iMac的理由就是「顯示器夠大」,其實使用筆記本加外接屏幕同樣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END
顯示器多多益善嗎

1

些用戶會覺得兩個並排的顯示器太佔用空間,或者更習慣一個大顯示器而不是兩個同時工作。Mac筆記本同樣提供了一個「合蓋模式」:這個從
PowerBook G4引入的功能可以合上筆記本自帶的屏幕,單獨使用外接屏幕來工作(當然了,既然筆記本已經合上了,外接的鍵盤和滑鼠是必需的)。

2
合上Mac筆記本的屏幕之後,只需要連接外接顯示器,電源和滑鼠鍵盤,Mac就會自動從休眠中喚醒,這樣它就可以像台式機一樣工作了。一些獨具慧眼的公司從中發現了商機,例如Henge公司專門生產了一款底座,讓你省去挨個連接外設的煩惱,同時可以節省很多空間。

END
顯示器連接方式

1
隨著介面標準的不斷發展,先後出現了一些顯示器連接方式,目前這些方式都可以使用:
·VGA
·DVI
·Dual-Link DVI
·HDMI
·Mini DisplayPort
·Thunderbolt
2
VGA
用於VGA介面的顯示器
VGA介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CRT顯示器流行的時代(可能有些讀者從來沒有使用過CRT顯示器,你們真是太幸運了),目前仍然活躍在各種顯示設備上。現在生產的LCD顯示器,部分型號仍然支持這個介面。
VGA
傳輸的信號是「模擬」信號 –
它使用電纜同時傳輸紅綠藍(RGB)三原色、水平同步信號、垂直同步信號和一些顯示器設置相關的信息。與VGA傳輸的信號不同,Mac輸出的是數字信號,
所以需要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再由顯示器將接收到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之後顯示出來。傳輸模擬信號意味著沒有校驗、重傳,所以畫面傳輸中會有衰
減和干擾。不過不用擔心,模擬信號造成的畫面失真可能肉眼是沒法分辨的,所以VGA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DVI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HDMI介面顯示器

傳輸模擬信號的VGA介面不同,DVI介面是專門為液晶顯示器這類數字顯示設備設計的,它使用數字信號傳輸畫面,不存在失真問題。一些比較老的Mac上搭
配了Mini-DVI介面,它的功能和DVI介面是完全相同的(只是體積更小一些),只需要一個適配器就可以接到支持DVI輸入的顯示器上。

4
Dual-Link DVI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DVI和HDMI介面顯示器
DVI
介面只能傳輸一路畫面,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介面里只塞一條電纜。Dual-Link
DVI在DVI介面引腳上做了一些改動,使它可以傳輸兩路畫面(相當與在一個介面里塞了兩條電纜)。更強的畫面傳輸能力意味著它可以支持超出DVI和
VGA傳輸極限的解析度(比如解析度高達2560 x 1600的蘋果30寸視網膜屏顯示器)。從11寸MacBook Air 1366 x
768的屏幕切換到這種顯示器的感覺,真可以用「豁然開朗」來形容。
5
HDMI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DVI介面顯示器
HDMI是在DVI介面的基礎上做的一次改革,將視頻、音頻信號放到同一條電纜內傳輸。所以需要同時傳輸聲音和視頻的設備一般採用這個介面。

6
Mini DisplayPort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DVI、Dual-Link DVI和HDMI介面顯示器
為了取代VGA和DVI介面,VESA視頻電子標准協會發布了DisplayPort規范。Mini DisplayPort則是這個規范的一種實現。這種介面從2009年就開始使用,但是由於市場佔有率並不是特別高,支持它的顯示器也比較少。

7
Thunderbolt
通過適配器可以支持市面上絕大多數顯示器
Thunderbolt
與Mini
DisplayPort介面看起來完全一樣:它們使用的介面物理規格完全相同;Thunderbolt還使用了DisplayPort的標准。但這並不妨
礙Thunderbolt作為新一代的介面出現:它不僅僅是為支持傳輸畫面誕生的,支持同時傳輸多種信號。蘋果最新型的Thunderbolt顯示器通過
就同時支持USB、乙太網和顯示器級聯。它的外觀和Mini
DisplayPort一樣,但是傳輸的數據不同,所以Thunderbolt顯示器直接連接到Mini DisplayPort介面上是不能工作的。

前蘋果是市面上僅有的一家生產Thunderbolt顯示器的公司,但是考慮到蘋果公司在業界的影響力,Thunderbolt流行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Thunderbolt的一個革新是支持顯示器級聯,所以可以通過級聯,為我那台2012年出廠的11寸MacBook
Air外接兩台顯示器,就可以同時使用3個屏幕來工作了。先別急著驚訝,如果你使用Retina MacBook
Pro,還可以在兩個Thunderbolt顯示器之外,使用HDMI介面為Mac連接第三個屏幕:一共4個屏幕,還有什麼窗口是擺放不開的。
小提示:最好使用顯示器原生的介面,雖然市面上存在五花八門的適配器,但是它們難免會出一些讓人頭疼的小問題。

8
介面適配器

面介紹每種介面的時候,同樣提到了使用適配器可以支持哪些介面。例如你的顯示器只有HDMI介面,通過適配器,支持DVI、Mini
DisplayPort、HDMI或者Thunderbolt介面的Mac都可以使用它。絕大多數介面設計時都考慮了向後兼容(但無法做到向前兼容),所
以你可以買到Thunderbolt到DVI的適配器,但是沒有DVI轉Thunderbolt的適配器。
END
挑選顯示器

屏幕解析度、長寬比

般地說,顯示器解析度越大越好。如果你經常與高清視頻打交道,那1920 x 1080
(1080p)解析度的顯示器應該是必要的。如果解析度偏小(比如1680 x
1050),那你看到的視頻就不會是它原始解析度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顯示器的解析度是1080p或者更高,這應該是標准配置。
配有
Thunderbolt介面的Mac都支持2560 x 1600解析度的顯示器,這意味著可以為一台11寸的MacBook
Air外接一台30寸的視網膜顯示屏。那些配有DVI或者Mini
DisplayPort介面的Mac,支持的最大解析度可能會有差別,蘋果的網站上羅列了不同型號Mac支持的最大解析度供用戶查詢。
長寬比指的是屏幕的長度與高度的比值。目前Mac使用的大多是16比9或者是16比10。如果你使用過Apple PowerBook,一定會對它使用的4比3屏幕印象深刻。
提示:液晶顯示器工作的最佳解析度就是它的原始解析度,調高或者調低解析度都會讓顯示效果大打折扣。

屏幕尺寸
對屏幕尺寸的選擇就要參考你的工作環境了:30寸的顯示器會讓狹窄的工作空間變得捉襟見肘,19寸的顯示器放在大桌子上則會顯得太單薄。
在同樣解析度下,顯示器尺寸越大,就意味著單個像素點的面積越大,畫面也會越粗糙。所以同樣是1080p的顯示器,22寸的顯示器會比24寸顯得更加清晰。
提示:屏幕尺寸是用來衡量顯示器面積的,所以我們說一個顯示器是24寸,意味著顯示器對角線的長度是24寸。
LCD, LED, IPS?
一些顯示器的宣傳資料會介紹說這是一款LED或者IPS顯示器,這些名詞可能會給人帶來一些困擾。其實它們仍然是LCD顯示器,只是技術上有些區別。

LED背光技術出現之前,顯示器是靠屏幕背後一些燈管(與我們平時用的日光燈類似,被稱為冷陰極熒光燈 -
簡稱CCFL)來發光的。由於背光燈管的排列問題,造成了屏幕上的明暗不均,兩根燈管之間的區域看起來可能會稍微有些暗。此外,CCFL從接通電源到它達
到最大亮度大約需要20分鍾,這些原因讓人們去尋找新的背光光源 – LED。
LED的工作機理與CCFL不同,它可以提供均勻的背光,並且不需要預熱,也不會造成屏幕上亮度不統一,所以被市場廣泛接受。
IPS是一項很新的技術,隨著iPhone 和 iPad的熱賣,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傳統的LCD顯示器可視角度很小,從側面看畫面失真嚴重(正面基本觀察不到,因為你基本上是直視顯示器的);IPS顯示屏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的可視角度很大,可以提供更加精準的畫面。
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是指顯示器把一個像素點的顏色切換一次花費的時間,通常是用毫秒(ms)作為單位。響應時間越長,屏幕上越容易出現拖影,所以盡量選擇響應時間短的顯示器。
可視角度
如果你購買的不是IPS顯示屏,那一定要注意一下顯示器的可視角度是多大。大的可視角度意味著小的畫面失真。
顯示器的可視角度有水平和垂直兩個數值,所以需要你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都看一遍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亮度
簡單地說,亮度就是顯示器發光的強度。一般顯示器的亮度都在250cd/m2左右。如果你經常編輯視頻、觀看電影或者玩游戲,應該選購亮度高一些的顯示器。
對比度

比度的定義是畫面最亮處(白)與最暗處(黑)的比值,但是目前並沒有一個業界標准,所以一個廠商宣稱的100萬比1的對比度與另一個廠商50萬比1的對比
度看起來可能沒有任何區別。目前能做的就是在一些電商網站上查看用戶的評論,選擇有良好退換貨政策的商家,並且在收貨的時候仔細驗收,如果對比度的效果不
滿足要求,可以及時更換。
擴展性
一些顯示器提供了諸如USB hub、音箱等功能,但這些不應該成為影響你購買的主要因素。因為它們自帶的揚聲器效果非常一般,市面上的USB hub也十分便宜。
易用性
許多顯示器配有支架或者牆壁掛架,可以用來調整顯示器的姿態以達到最佳觀看角度。Dell、Eizo等廠商生產的顯示器可以90度旋轉,用來滿足一些特殊的應用場景。
END
預算

1
我們所有的采購計劃都會受到預算的影響。購買兩個蘋果Thunderbolt顯示屏當然會帶來更好的體驗,但是它的價格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其他廠商也能生產出顯示效果與蘋果顯示器媲美的產品:宏碁,AOC,戴爾,LG和三星都有一系列的產品可以選擇。
提示:顯示器最主要的部件是液晶面板,全世界能夠生產液晶面板的廠家很少,蘋果的顯示器一般使用LG定製的面板。所以你經常能看到不同品牌的顯示器使用相同型號

⑻ mac air 外接顯示器

使用外接顯示器的好處

1
如果平時只是用Mac來瀏覽網頁,屏幕大小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但是運行那些復雜的軟體(比如Xcode,photoshop),Macbook Air那個11寸的屏幕就不能應付所有窗口了,這時需要用戶不停地按Option-Tab來切換窗口。外接一個顯示器可以讓你有更大的顯示空間,幫助你順利完成工作。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使用Mac和外接顯示器的方式。
這里Mac是一台11寸的MacBook Air,毫無疑問它是使用過的Mac中最棒的。但是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兼網頁設計師,單獨使用它來工作就不是那麼妙了:11寸的屏幕顯然是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
為了解決Air屏幕太小的問題,為它外接了一台24寸解析度為1920 x 1080的顯示器。這個顯示器加上一個MacBook Air底座,可以將MacBook Air變成一台24寸的iMac,這樣在辦公桌前就有很大的顯示空間,出門的時候同樣可以享受MacBook Air的便捷。

2
值得一提的是,外接顯示器不僅僅意味著更大的顯示空間,同時還有一些專門為多顯示器優化過的軟體(比如Aperture 和 iMovie)可以讓用戶使用更加方便。例如在單個顯示器上使用iMovie編輯影片,影片預覽會被其他窗口擠到屏幕的右上角。如果你有兩個顯示器的話,你可以讓預覽獨佔一個屏幕,iMovie的其他窗口放到另外一個屏幕里去。
見過一些購買iMac一體機的用戶,他們選擇iMac的理由就是「顯示器夠大」,其實使用筆記本加外接屏幕同樣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顯示器多多益善嗎

1
有些用戶會覺得兩個並排的顯示器太佔用空間,或者更習慣一個大顯示器而不是兩個同時工作。Mac筆記本同樣提供了一個「合蓋模式」:這個從PowerBook G4引入的功能可以合上筆記本自帶的屏幕,單獨使用外接屏幕來工作(當然了,既然筆記本已經合上了,外接的鍵盤和滑鼠是必需的)。

2
合上Mac筆記本的屏幕之後,只需要連接外接顯示器,電源和滑鼠鍵盤,Mac就會自動從休眠中喚醒,這樣它就可以像台式機一樣工作了。一些獨具慧眼的公司從中發現了商機,例如Henge公司專門生產了一款底座,讓你省去挨個連接外設的煩惱,同時可以節省很多空間。

END
顯示器連接方式

1
隨著介面標準的不斷發展,先後出現了一些顯示器連接方式,目前這些方式都可以使用:
·VGA
·DVI
·Dual-Link DVI
·HDMI
·Mini DisplayPort
·Thunderbolt
2
VGA
用於VGA介面的顯示器
VGA介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CRT顯示器流行的時代,目前仍然活躍在各種顯示設備上。現在生產的LCD顯示器,部分型號仍然支持這個介面。
VGA傳輸的信號是「模擬」信號 – 它使用電纜同時傳輸紅綠藍(RGB)三原色、水平同步信號、垂直同步信號和一些顯示器設置相關的信息。與VGA傳輸的信號不同,Mac輸出的是數字信號,所以需要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再由顯示器將接收到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之後顯示出來。傳輸模擬信號意味著沒有校驗、重傳,所以畫面傳輸中會有衰減和干擾。不過不用擔心,模擬信號造成的畫面失真可能肉眼是沒法分辨的,所以VGA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DVI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HDMI介面顯示器
與傳輸模擬信號的VGA介面不同,DVI介面是專門為液晶顯示器這類數字顯示設備設計的,它使用數字信號傳輸畫面,不存在失真問題。一些比較老的Mac上搭配了Mini-DVI介面,它的功能和DVI介面是完全相同的(只是體積更小一些),只需要一個適配器就可以接到支持DVI輸入的顯示器上。

4
Dual-Link DVI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DVI和HDMI介面顯示器
DVI介面只能傳輸一路畫面,可以把它想像成介面里只塞一條電纜。Dual-Link DVI在DVI介面引腳上做了一些改動,使它可以傳輸兩路畫面(相當與在一個介面里塞了兩條電纜)。更強的畫面傳輸能力意味著它可以支持超出DVI和VGA傳輸極限的解析度(比如解析度高達2560 x 1600的蘋果30寸視網膜屏顯示器)。從11寸MacBook Air 1366 x 768的屏幕切換到這種顯示器的感覺,真可以用「豁然開朗」來形容。
5
HDMI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DVI介面顯示器
HDMI是在DVI介面的基礎上做的一次改革,將視頻、音頻信號放到同一條電纜內傳輸。所以需要同時傳輸聲音和視頻的設備一般採用這個介面。

6
Mini DisplayPort
通過適配器同樣可以用於VGA、DVI、Dual-Link DVI和HDMI介面顯示器
為了取代VGA和DVI介面,VESA視頻電子標准協會發布了DisplayPort規范。Mini DisplayPort則是這個規范的一種實現。這種介面從2009年就開始使用,但是由於市場佔有率並不是特別高,支持它的顯示器也比較少。

7
Thunderbolt
通過適配器可以支持市面上絕大多數顯示器
Thunderbolt 與Mini DisplayPort介面看起來完全一樣:它們使用的介面物理規格完全相同;Thunderbolt還使用了DisplayPort的標准。但這並不妨礙Thunderbolt作為新一代的介面出現:它不僅僅是為支持傳輸畫面誕生的,支持同時傳輸多種信號。蘋果最新型的Thunderbolt顯示器通過就同時支持USB、乙太網和顯示器級聯。它的外觀和Mini DisplayPort一樣,但是傳輸的數據不同,所以Thunderbolt顯示器直接連接到Mini DisplayPort介面上是不能工作的。
目前蘋果是市面上僅有的一家生產Thunderbolt顯示器的公司,但是考慮到蘋果公司在業界的影響力,Thunderbolt流行只是時間早晚問題。Thunderbolt的一個革新是支持顯示器級聯,所以可以通過級聯,為我那台2012年出廠的11寸MacBook Air外接兩台顯示器,就可以同時使用3個屏幕來工作了。先別急著驚訝,如果你使用Retina MacBook Pro,還可以在兩個Thunderbolt顯示器之外,使用HDMI介面為Mac連接第三個屏幕:一共4個屏幕,還有什麼窗口是擺放不開的。
小提示:最好使用顯示器原生的介面,雖然市面上存在五花八門的適配器,但是它們難免會出一些讓人頭疼的小問題。

8
介面適配器
前面介紹每種介面的時候,同樣提到了使用適配器可以支持哪些介面。例如你的顯示器只有HDMI介面,通過適配器,支持DVI、Mini DisplayPort、HDMI或者Thunderbolt介面的Mac都可以使用它。絕大多數介面設計時都考慮了向後兼容(但無法做到向前兼容),所以你可以買到Thunderbolt到DVI的適配器,但是沒有DVI轉Thunderbolt的適配器。
END
挑選顯示器

1
屏幕解析度、長寬比
一般地說,顯示器解析度越大越好。如果經常與高清視頻打交道,那1920 x 1080 (1080p)解析度的顯示器應該是必要的。如果解析度偏小(比如1680 x 1050),那你看到的視頻就不會是它原始解析度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顯示器的解析度是1080p或者更高,這應該是標准配置。
配有Thunderbolt介面的Mac都支持2560 x 1600解析度的顯示器,這意味著可以為一台11寸的MacBook Air外接一台30寸的視網膜顯示屏。那些配有DVI或者Mini DisplayPort介面的Mac,支持的最大解析度可能會有差別,蘋果的網站上羅列了不同型號Mac支持的最大解析度供用戶查詢。
長寬比指的是屏幕的長度與高度的比值。目前Mac使用的大多是16比9或者是16比10。如果使用過Apple PowerBook,一定會對它使用的4比3屏幕印象深刻。
提示:液晶顯示器工作的最佳解析度就是它的原始解析度,調高或者調低解析度都會讓顯示效果大打折扣。

2
屏幕尺寸
對屏幕尺寸的選擇就要參考工作環境了:30寸的顯示器會讓狹窄的工作空間變得捉襟見肘,19寸的顯示器放在大桌子上則會顯得太單薄。
在同樣解析度下,顯示器尺寸越大,就意味著單個像素點的面積越大,畫面也會越粗糙。所以同樣是1080p的顯示器,22寸的顯示器會比24寸顯得更加清晰。
提示:屏幕尺寸是用來衡量顯示器面積的,所以說一個顯示器是24寸,意味著顯示器對角線的長度是24寸。
3
LCD, LED, IPS?
一些顯示器的宣傳資料會介紹說這是一款LED或者IPS顯示器,這些名詞可能會給人帶來一些困擾。其實它們仍然是LCD顯示器,只是技術上有些區別。
在LED背光技術出現之前,顯示器是靠屏幕背後一些燈管(與我們平時用的日光燈類似,被稱為冷陰極熒光燈 - 簡稱CCFL)來發光的。由於背光燈管的排列問題,造成了屏幕上的明暗不均,兩根燈管之間的區域看起來可能會稍微有些暗。此外,CCFL從接通電源到它達到最大亮度大約需要20分鍾,這些原因讓人們去尋找新的背光光源 – LED。
LED的工作機理與CCFL不同,它可以提供均勻的背光,並且不需要預熱,也不會造成屏幕上亮度不統一,所以被市場廣泛接受。
IPS是一項很新的技術,隨著iPhone 和 iPad的熱賣,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傳統的LCD顯示器可視角度很小,從側面看畫面失真嚴重(正面基本觀察不到,因為你基本上是直視顯示器的);IPS顯示屏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的可視角度很大,可以提供更加精準的畫面。
4
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是指顯示器把一個像素點的顏色切換一次花費的時間,通常是用毫秒(ms)作為單位。響應時間越長,屏幕上越容易出現拖影,所以盡量選擇響應時間短的顯示器。
可視角度
如果購買的不是IPS顯示屏,那一定要注意一下顯示器的可視角度是多大。大的可視角度意味著小的畫面失真。
顯示器的可視角度有水平和垂直兩個數值,所以需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都看一遍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亮度
簡單地說,亮度就是顯示器發光的強度。一般顯示器的亮度都在250cd/m2左右。如果經常編輯視頻、觀看電影或者玩游戲,應該選購亮度高一些的顯示器。
對比度
對比度的定義是畫面最亮處(白)與最暗處(黑)的比值,但是目前並沒有一個業界標准,所以一個廠商宣稱的100萬比1的對比度與另一個廠商50萬比1的對比度看起來可能沒有任何區別。目前能做的就是在一些電商網站上查看用戶的評論,選擇有良好退換貨政策的商家,並且在收貨的時候仔細驗收,如果對比度的效果不滿足要求,可以及時更換。
擴展性
一些顯示器提供了諸如USB hub、音箱等功能,但這些不應該成為影響購買的主要因素。因為它們自帶的揚聲器效果非常一般,市面上的USB hub也十分便宜。
易用性
許多顯示器配有支架或者牆壁掛架,可以用來調整顯示器的姿態以達到最佳觀看角度。Dell、Eizo等廠商生產的顯示器可以90度旋轉,用來滿足一些特殊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