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產平板電腦十大排名
十、清華同方
品牌介紹:清華同方是我國知名的PC製造廠商,始創於1997年,公司總部設立在北京市內,多年來專注於計算機相關設備的經營,在全球范圍都享有非常高的人氣。在這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清華同方憑借著它高端的科研團隊,使得它的筆記本、晶元、平板電腦都深受無數消費者的喜愛。
九、海爾
品牌介紹:在國產平板電腦十大品牌排行榜中,海爾始創於1984年,公司總部設立在山東省的青島市內,多年來專注於家用電器的經營,在業內享有非常好的口碑。在隨著企業不斷的發展,海爾在近兩年已開始涉及IT行業的發展,它的電腦與手機在業內也是大受好評,銷量也一路攀升。
八、宏碁
品牌介紹:宏碁是我國知名的PC電腦與移動設備製造商,始創於1976年,公司總部設立在中國台灣所的台北市內,多年來專注於各類高端科技產品的經營,它的電腦在市場上也享有超高的人氣,銷量連續多年領先於其他同類型品牌。
七、小米
品牌介紹:小米是我國知名的高科技電子產品企業,由雷軍於2010年在北京成立,多年來專注於智能手機的經營。在隨著小米的名氣與銷量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產品的種類也得到了了進一步的豐富,如今在電腦的行業中也有著出色的成績,成為了許多商務人士和學生的首選品牌。
六、華為
品牌介紹:在國產平板電腦十大品牌排行榜中,華為始創於1987年,是知名的世界500強企業,其總部設立在廣東省的深圳市內。在這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華為憑借著它高端的科研技術,以及強大的設計團隊讓它的電腦被世界所熟知,成為了中國電腦品牌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
五、E人E本
品牌介紹:E人E本始創於2009年,是我國知名的電腦品牌,隸屬於清華同方的旗下,多年來專注於電子設備以及IT領域的發展,並憑借著它的智能雙控與原筆跡數字書寫等高端科研技術,使得它的平板電腦得到了市場的關注,成為了無數消費者的信賴之選。
四、昂達
品牌介紹:昂達是我國知名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始創於1989年,主要是以生產列印機、電腦、ELSA顯卡、IWILL主板等系列產品,並憑借著它不懈的努力與強大的技術人員團隊,使得產品在市場上收獲了超高的人氣,並一直保持著非常好的口碑。
三、華碩
品牌介紹:在國產平板電腦十大品牌排行榜中,華碩始創於1989年,是我國知名的智能設備開發商,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台灣省內,多年來專注於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主板以及顯卡等系列產品的經營,並憑借著它領先的研發技術與超強的市場競爭實力,使其成為了我國電腦品牌中的領導者。
二、台電
品牌介紹:台電是我國知名的IT企業,始創於1999年,公司總部設立在廣東省的廣州市內,多年來專注儲存設備、電子書、電腦以及顯示器等多個系列產品的經營,並憑借著它豐富的種類與多樣化的選擇,在市場上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與信賴。
一、聯想
品牌介紹:聯想始創於1984年,是我國知名的IT、數碼以及通訊產品品牌,同時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聯想依靠著它強大的研發技術,在電腦以及移動通訊設備的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產品也是被廣銷於世界各地,成為了全球電腦領域數一數二的頂尖品牌。
2. 買平板電腦,買哪個牌子的平板電腦最好
第三季度全球平板電腦銷量顯示,蘋果以1730萬台的銷量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高達38%;三星排在第二,市場份額為17%,還不到蘋果的一半;而華為只排在了第五位,市場份額也僅只有4%。可見在全球的平板市場中,最具話語權的還是蘋果。
那在國內市場中呢?市調機構IDC發布的數據來看,今年第三季度蘋果iPad依然有不少的份額,佔比達到了35.3%左右,而安卓以及預裝HarmonyOS的平板電腦,累計份額相比去年同期則提升至62.3%。可見,即便是在蘋果iPad強有力的統治下,國產平板依然持上升趨勢,而近日一份平板銷量排行榜也顯示國產品牌沖勁十足。
據數碼博主公布的11月京東平台熱門平板電腦的銷量顯示,該月銷量最好的三款平板分別來自蘋果、小米以及華為。其中,蘋果iPad 10.2 2021款,以16.09萬台的銷量排在第一位;小米平板5系列排在第二,該月銷量為11.14萬台;華為MatePad 11月銷量為10.75萬台,排在第三。雖說蘋果拿下了單品銷量最佳,但銷量前三中國產品牌占據了兩席,這也足以說明國產品牌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從產品上來看,小米平板5系列真成了,僅京東一個平台月銷量就能超過10萬台,加上其它平台銷量將更加好看,而且它與蘋果之間的差距也並不大。據筆者所知,小米平板5系列全渠道售賣銷量5分鍾破20萬台,而這款產品之所以銷量如此猛,自然跟本身的配置優勢密不可分。
3. 平板電腦哪個牌子性價比高
近來,平板電腦越來越流行,不僅是玩網游,還是上網課,都是不二之選。
很多人就想知道目前最面上平板電腦什麼牌子好?什麼樣的平板電腦性價比高。
為此,我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將目前市面上熱銷的平板電腦,按性價比排行推薦給大家,如下:
【1、Apple iPad 平板電腦 2019年新款10.2英寸(128G WLAN+Cellular版/iPadOS系統/Retina顯示屏/MW6V2CH/A)】
【2、Apple iPad Air 3 2019年新款平板電腦 10.5英寸(64G WLAN版/A12晶元/MUUJ2CH/A)】
【3、華為平板MatePad 10.8英寸麒麟990 影音娛樂游戲辦公學習平板電腦6GB+64GB WIFI】
【4、華為平板MatePad 10.4英寸麒麟810 影音娛樂辦公學習 專屬教育中心 全面屏平板電腦6GB+128GB LTE】
【5、Apple iPad Pro 11英寸平板電腦 2020年新款(128G WLAN版/全面屏/A12Z/Face ID/MY232CH/A)】
【6、榮耀平板V6 10.4英寸 WIFI6+ 麒麟985 2K全面屏 影音娛樂游戲學習辦公平板電腦 6+128GB WIFI版】
【7、華為平板M6 10.8英寸麒麟980影音娛樂游戲學習平板電腦4GB+128GB WIFI】
【8、Apple iPad mini 5 2019年新款平板電腦 7.9英寸(64G WLAN版/A12晶元/MUQY2CH/A)】
【9、華為MatePad Pro 5G【鍵盤+筆套裝】10.8英寸麒麟990影音娛樂辦公全面屏平板電腦8+512G全網通(青山黛)】
【10、Apple iPad Pro 12.9英寸平板電腦2018年新款(1TB WLAN+Cellular版/全面屏/A12X晶元/Face ID MTJY2CH/A)】
以上10款平板電腦,是目前市面上熱銷的主力機型,性價比極高。其實,性價比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個人看法,並不是價格便宜,性價比才高,關鍵還是要看配置和價格的比值。如果配置夠高,價格合適,也是性價比高的一種表現。
4. 平板電腦那家強
您好,目前國產平板電腦就有許多不錯的平板電腦平板,例如藍魔、台電、酷比魔方、昂達等,以上這些品牌都是因特爾的重要合作夥伴,國產平板電腦的主力軍之一,旗下的產品均搭載了英特爾最新的64位處理器,提高了平板電腦的性能及處理能力。而這些品牌下有多款不同類型適合不同用戶平板電腦型號。
以下為您推薦幾款:
台電X98 Air 3G
昂達V919 3G Air
酷比魔方 iwork11
藍魔i9s pro
以上產品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5. 蘋果IPAD平板電腦有什麼用是不是相當於一般電腦
不是
蘋果推出ipad的定位是一款便攜的移動辦公娛樂產品,即可以完成簡單的文字處理等辦公需求,可以觀看視頻等娛樂需求,並且可是使用蘋果商店裡的游戲
但是和一般電腦相比,ipad的性能不足以應付復雜的辦公要求,比如設計師需要的大型工程軟體、大型代碼的模擬運行、復雜的視頻渲染等,因為鍵盤並非普通的機械鍵盤或者人體工程學薄膜鍵盤,需要處理大量文字和數據的時候會覺得並非得心應手
其優勢在於便攜,即可以將文檔和需要展示的內容隨身攜帶,隨時拿給需要看的人看。
一般電腦可以作為主力機,ipad作為移動終端,配合使用效果會很好
6. 2000元左右的平板電腦哪款性價比高一點點
推薦華為平板 M6 8.4英寸 4GB+64GB Wi-Fi,華為商城在售價格1799元,平板產品屬於快消電子產品,華為商城的電子產品價格也是會隨著市場情況而有一定的調價優惠,最終以華為商城頁面價格為准。詳細參數如下:
1、屏幕:屏幕尺寸8.4英寸,屏幕色彩1670萬色,看電影更加舒暢。
2、相機:後置攝像頭1300萬像素,F/1.8光圈,支持自動對焦(相位對焦)。前置攝像頭800萬像素,F/2.0光圈,支持固定焦距,拍照更加細膩,更加清晰。
3、性能:採用EMUI 9.1(基於Android 9.0)系統,搭載HUAWEI Hisilicon Kirin 980(麒麟980),八核處理器 ,帶來高速、流暢的體驗。
4、電池:配備6100mAh(典型值)大容量電池,續航持久。
可以登錄華為商城了解更多的平板參數,根據個人的喜好和需求選擇。
7. 平板電腦什麼牌子的性價比高
近來,平板電腦越來越流行,不僅是玩網游,還是上網課,都是不二之選。
很多人就想知道目前最面上平板電腦什麼牌子好?什麼樣的平板電腦性價比高。
為此,我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將目前市面上熱銷的平板電腦,按性價比排行推薦給大家,如下:
【1、Apple iPad 平板電腦 2019年新款10.2英寸(128G WLAN+Cellular版/iPadOS系統/Retina顯示屏/MW6V2CH/A)】
【2、Apple iPad Air 3 2019年新款平板電腦 10.5英寸(64G WLAN版/A12晶元/MUUJ2CH/A)】
【3、華為平板MatePad 10.8英寸麒麟990 影音娛樂游戲辦公學習平板電腦6GB+64GB WIFI】
【4、華為平板MatePad 10.4英寸麒麟810 影音娛樂辦公學習 專屬教育中心 全面屏平板電腦6GB+128GB LTE】
【5、Apple iPad Pro 11英寸平板電腦 2020年新款(128G WLAN版/全面屏/A12Z/Face ID/MY232CH/A)】
【6、榮耀平板V6 10.4英寸 WIFI6+ 麒麟985 2K全面屏 影音娛樂游戲學習辦公平板電腦 6+128GB WIFI版】
【7、華為平板M6 10.8英寸麒麟980影音娛樂游戲學習平板電腦4GB+128GB WIFI】
【8、Apple iPad mini 5 2019年新款平板電腦 7.9英寸(64G WLAN版/A12晶元/MUQY2CH/A)】
【9、華為MatePad Pro 5G【鍵盤+筆套裝】10.8英寸麒麟990影音娛樂辦公全面屏平板電腦8+512G全網通(青山黛)】
【10、Apple iPad Pro 12.9英寸平板電腦2018年新款(1TB WLAN+Cellular版/全面屏/A12X晶元/Face ID MTJY2CH/A)】
以上10款平板電腦,是目前市面上熱銷的主力機型,性價比極高。其實,性價比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個人看法,並不是價格便宜,性價比才高,關鍵還是要看配置和價格的比值。如果配置夠高,價格合適,也是性價比高的一種表現。
8. 平板電腦排行性價比高的有哪些
平板電腦推薦:華為MatePad Pro、Apple蘋果2020款iPad Pro、Apple蘋果ipad mini 5、華為MatePad、榮耀平板5。
1、華為MatePad Pro
華為華為MatePad Pro採用10.8英寸全高清屏幕,2K QHD高解析度屏幕萊茵低藍光認證,DCI-P3色域,280PPI,屏幕比例高達90%,屏幕比例163,336,010,邊框窄至4.9mm,內置麒麟990旗艦核心,7nm工藝技術,達芬奇架構NPU,AI性能大幅提升,游戲在辦公室也能流暢處理,支持多屏幕協作,外置鍵盤。
9. 用華為折疊屏Mate X2做了一周的主力機,「重」並快樂著
17999 元起,開售秒光,有「黃牛」加價 2 萬…… 華為 Mate X2 生來就被打上了「年度理財產品」的標簽,被調侃為手機界的茅台。
在拿到這台手機後,我並未第一時間去安裝測試軟體,按照以往測評手機的流程,去對待這款註定不是走量的產品。
而是將自己常用的 app,依次安裝到這台手機上。設置好頁面布局與壁紙,將它作為主力機使用了一段時間。
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探尋折疊屏之於常見的「直板屏」,作為主力機使用,在體驗感受上有何區別。或者說,「折疊屏做主力機」,是否依舊是個偽命題。
如果可以,我還希望能夠剝開價格與貨源的外衣,拋去品牌的光環,以平常心探究當前甚至是未來,折疊屏的意義所在。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主力機」可能不是個接地氣的概念。畢竟多數人只有一部正在服役的手機,沒有所謂的備用機。
對於他們來說,通信社交、影音 娛樂 、拍照攝像等等,均靠一部手機完成。因此這部手機最好可靠、均衡,甚至在自己愛好的領域有一技之長。
按照這樣的評判標准來看,過往的折疊屏手機好像沒什麼競爭力可言。高昂的售價,卻難換手感、續航、耐用性等方面的心安。
那麼華為 Mate X2 會好一些嗎?我將 iPhone 12 Pro Max 鎖進抽屜,開始了這段「折疊之旅」。
從外觀上看,華為 Mate X2 絕對是一台質感與設計感兼備的手機。它著實適合那些想要彰顯自己非凡品味與個性的人群。這是我初上手時的最大感受。
華麗的質感來自高端材料的組合。華為 Mate X2 的機身,主要由亮面玻璃、超強鋼以及碳纖維復合材料構成。做工也的確對得起價錢。每一處開孔、接縫,都十分均勻、緊實、精密。
設計感則來自新穎的造型。華為 Mate X2 的兩扇機身都是楔形設計,厚度並不相同。折疊時合縫是一條斜線,不過機身整體是等高矩形。
這被華為稱作「雙楔形一體設計」。妙就妙在機身展開後的形態,呈現出一個平滑的斜切面。右手握持的一方相對較厚,懸空的屏幕則是逐漸收窄。
這種形態帶來了舒適的握持感。重心落於手掌,單手托起時不會覺得失衡。不過對於「左撇子」而言,這種設計就難以稱贊了。
配合上附贈的手機殼,華為 Mate X2 在展開立於桌面時,相對較厚的機身處在下方,重心也會更穩。在這種狀態下滑動或點擊屏幕,手機都能保持穩定,不會出現晃動。
仔細觀看機身,可以發現邊角處均做了圓潤過渡處理。對於較重的機身而言,這一設計對提升握持手感有著莫大的幫助,至少不會硌手。
提到機身重量,華為 Mate X2 盡管採用了大面積碳纖維復合材料來壓縮自重,但成品依舊達到了 295 克,戴上官方殼後約為 320 克。
對於已經習慣了 226 克的 iPhone 12 Pro Max 的我來說,單手把玩華為 Mate X2 還是沒那麼輕松。為了避免腱鞘炎,我一般都是雙手握持,或者藉助手機殼將它立在桌面上使用。
而裝在褲兜里時,雖然凸起的程度可以接受,但我得時不時向上提一下褲腰。所以在體驗的這幾天里,我出門時要麼把它緊握手中,要麼把它裝進斜挎包里。
比起重量,其實手機續航能力,對於我日常的使用體驗影響更大。
隨著快充技術的發展,手機的續航能力已經不單單是電池能使用多久的問題,還包括充電的效率。
華為 Mate X2 的電池容量為 4500mAh(典型值),支持 55W 快速充電(手機盒附帶了一顆 66W 的充電頭)。
老實說,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折疊屏手機耗電都比較快。畢竟展開後的屏幕面積,幾乎是普通手機的兩倍了,續航表現不佳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華為 Mate X2 卻讓我對折疊屏有所改觀。在體驗過程中,我記錄了比較典型的一天,中重度使用的情況,續航表現並未讓我覺得它與普通手機有什麼區別:
周日早上 9 點醒來之後,手機在夜間已經充至 100%。斷續刷微博、看視頻約一個小時,聊微信、刷朋友圈約半小時,之後息屏放音樂約半小時。臨近中午 12 點,電量剩餘約 82%。
趁著洗漱、穿衣的間隙,將手機接入電源充至 100%。然後出門拍照、喝下午茶、逛街,一直到晚上 8 點回家,電量剩餘 26%。
這個過程中,手機亮屏約 4.5 小時,折疊與展開的時長比例大約是 7:3。主要使用的 app 有微博、微信、相機、導航,其中微信還是常駐後台應用。
電量消耗的速度在可控范圍。即便像我這樣內外屏同時開啟 90Hz 刷新率,中重度使用,電量依舊足夠支撐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而它採用的雙電芯電池,雖然充電功率只有 55W,但充電效率要比 66W 單電芯的 Mate40 Pro 更快。15 分鍾可以從 0 充至 50%,30 分鍾可以充至 83%,47 分鍾即可完全充滿。
實際上,吃頓飯或者喝杯咖啡,手機電量就可以快速「回血」了,充電過程基本無感。這一點是我認為華為 Mate X2 可以作為主力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部手機,除了外觀、手感和續航,性能與耐用性也是極為重要的。
性能這方面沒有必要贅述。華為 Mate X2 採用的麒麟 9000 晶元,此前在 Mate40 Pro 系列上的表現已經有目共睹。5nm 製程工藝,旗艦級的性能水平,無論是日常刷抖音微博,還是 游戲 開黑都可以輕松應對。
有一點感受比較明顯。華為 Mate X2 由於機身面積較大,這為散熱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體驗的這幾天,無論是折疊還是展開狀態,除了充電時都未感受到明顯的發熱。
當我們談到折疊屏的耐用性時,一般指的是鉸鏈與屏幕的壽命如何。
華為 Mate X2 在耐用性上做了許多工作。比如超強鋼材料的使用,加強鉸鏈堅固性;雙旋水滴鉸鏈設計,讓屏幕彎摺痕跡最小化的同時,也消滅了折疊後機身間的縫隙,避免異物進入劃傷屏幕。
但由於體驗時間不長,我暫時還不能就使用壽命給出負責任的答復。
就這幾天的使用情況來看,鉸鏈比剛拿到手的時候稍輕滑了一些。屏幕的摺痕也從剛上手的幾乎不可見,稍稍加重了些,但目前來看尚不影響觀感。
使用近一周之後,摺痕加深了些
這些物理層面上的變化,應該很難避免。屏幕的摺痕會不會繼續加重,鉸鏈是否會越用越松,都還有待觀察。
雖然性能、續航都是旗艦機的水準。但我們有必要為了折疊 —— 看起來更炫酷的外觀,而擔負比普通手機多出近 100 克的重量嗎?從另一角度說,這錢花的值嗎?
這就要探討折疊形態,對於用戶的意義所在了。
從實體鍵到屏幕觸控,從小屏機到全面屏。可以發現,手機形態的變化,背後不僅僅是顏值驅動。本質上,人們對創新形態的接受,源自信息攝取,以及交互效率的提升。
那麼折疊屏能做到嗎?就我這幾天的感受來看,的確可以。
華為 Mate X2 相比其他品牌的內折手機,一大特點就是外屏參數十分接近普通的手機。6.45 英寸,2710*1160 解析度,90Hz 刷新率,21:9 顯示比例,讓外屏的可用性非常高。
刷個微博,回個微信,外屏完全夠用。鍵盤尺寸與普通手機相近,不會覺得擁擠以至於不適應。
不過只用外屏,似乎有些「暴殄天物」。只有將它展開,才能享受到信息獲取和交互效率提升帶來的快感。
華為 Mate X2 內屏的尺寸為 8 英寸,顯示面積約是外屏的兩倍。屏幕面積增大,讓信息顯示變得豐富了許多。
以同花順 app 為例,折疊狀態下,外屏顯示的內容與普通手機基本無異。但展開後,在同一界面可以觀察到更多的信息,布局更加從容。
折疊與展開的信息呈現對比
更大的屏幕,也帶來了更震撼的觀影體驗。我已經習慣了看視頻時將屏幕展開,無論是地鐵還是飯桌上,它已經成為我最喜歡的觀影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 Mate X2 採用碳纖維球頂的雙揚聲器效果非常棒。層次感明顯,低音有下潛也有質感,聽音樂或看視頻體驗都相當優秀。
我在上文並未提到華為 Mate X2 的拍照素質。這是因為它的主攝、長焦與潛望式長焦鏡頭,規格參數與 Mate40 Pro+ 基本一致。所以成像素質沒什麼好擔心的,一個「穩」字足以概括。
華為 Mate X2 對攝影愛好者來說,可謂「修圖神器」。手機展開後,沒有挖孔的 P3 色域屏幕看起來格外舒服,更大的顯示面積、交互效率的提升,為修圖工作帶來不少便利。
所修圖片由華為 Mate X2 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拍攝
另外華為 Mate X2 由於折疊設計,後置四攝可作為前置使用。拿著拍 Vlog,或者做視頻直播,都非常合適。展開後的大屏幕也更方便視頻剪輯。
除了看視頻、修圖,我將手機展開的動力還在於更高效的分屏操作,以及更好的輸入體驗。
比如我經常一邊打開石墨文檔,一邊瀏覽網頁,搜集和准備每天早會的話題。
再比如一邊微信聊天,一邊刷微博。只要我回復信息夠快,對方就不知道我沒在專心聊天。還可以同時打開兩個電商 app,在購物前「貨比三家」。
華為 Mate X2 還支持拖拽分享。圖片也好,文件也罷,都可以直接從一側拖動到微信等應用的聊天框中,高效且方便。
有時,即便我沒有分屏操作的需求,也會將手機展開,以提高文字輸入的效率。鍵盤的位置與大小還可以隨意調整,簡直是文字工作者的利器。
如此種種交互效率的提升,靠的就是大屏帶來的便利。可能會有人會想,這些操作換做平板電腦也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
但折疊屏的優勢就在於將平板電腦小型化、便攜化,與手機一體化。出門我不需要背一個專門放置平板電腦的包,也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平板電腦般的體驗。
這就像如今的手機攝影能力越來越強,攝影愛好者出門時可以少帶一台相機,同樣能夠記錄下閃亮的瞬間。消費電子一體化、精密化,一定是 科技 發展的方向。
上文啰嗦了不少折疊屏給我帶來的正面體驗,但不代表華為 Mate X2 是一台完美的手機。
盡管軟體大屏化的適配方面,華為 Mate X2 已經領先同行。發布會上,華為表示對 Top1000 應用已經實現 95% 的大屏適配。但在細節體驗上,依舊有許多可優化的方向。比如美團等 app 依舊是等比例放大,微信等 app 還不支持自動旋轉方向。
在適配方面,目前系統版本暫不支持與屏幕懸停相關的操作,這一點也期望後續通過 OTA 升級實現。
另外,無論是 256GB 還是 512GB 版本,RAM 的容量都是 8GB。有時會遇到「殺後台」的情況出現。比如我在打開「懂車帝」app 後,又陸續打開了美團、微信、企業微信、WPS、網易雲音樂等 13 個 app,這時最先打開的 app 就在後台被「殺掉了」。
此外,華為 Mate X2 的內屏採用了磁控納米光學膜,雖然對炫光的控制非常出色,但缺點是容易沾指紋,這在息屏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系統方面,華為 Mate X2 目前使用的是基於 Android 10 的 EMUI 11。根據發布會上的信息來看,今年 4 月份,華為 Mate X2 即可優先升級體驗鴻蒙操作系統。
以前在體驗折疊屏手機時,我總是會去思考什麼場景適合折疊屏。而這次華為 Mate X2 給我的感受則頗不一樣。我不再去主動地尋找場景,而是在一些場景下,我會不經意地切換折疊與展開的形態,整個過程自然而又輕松。
在使用華為 Mate X2 的這段時間里,我一直在想:折疊屏手機會是手機的未來嗎?
我曾見過折疊屏擁躉們力捧折疊屏,認為它是手機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更多的聲音則在批評折疊屏「華而不實」。
無論是折疊屏,還是目前仍在概念階段的「卷軸屏」,本質上都是通過增大屏幕尺寸,來提供更高效的交互效率。
不過在追求交互效率的賽道上,折疊屏只能算是最新 科技 與工藝的產物。不必過高追捧,也不必刻意貶低。
而通信工具的下一種形態,或許還有很多想像的空間。正如「取代馬車的,從來不是跑得更快的馬車,而是 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