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讓mac電腦touch bar顯示歌詞
如果你第一次接觸MacBook Pro,那鍵盤頂部的Touch Bar一定會引起你的關注。可能還會跟朋友說「F功能鍵本來就不常用,蘋果這個創意給滿分」。
▲咦,這個東西有點酷. 圖片來自:Apple.com
當你使用一段時間之後,之前對蘋果創意打滿分的心可能就會有些動搖了:原來沒用的不是F功能鍵,這個全新設計的Touch Bar,也沒有多大用途。
▲ QQ 音樂看歌詞倒是不錯.
設置、App操作,Touch Bar方便么?
Touch Bar的功能區分為三部分,最左側是esc(退出)鍵,中間是當前所在界面的功能區,右側則是一些系統設置。
點擊「pan>」,就可以進入系統設置的界面,功能包括屏幕亮度、音量大小、鍵盤燈的調整,進入啟動台、控制中心、調度中心等操作。在系統偏好的設置中,你可以對它進行編輯。
當你打開一個app時,Touch Bar會根據你打開的app出現對應的功能,在《照片》中,你可以對照片進行快速切換、旋轉、增強和星標。
點擊播放 GIF 3.5M
在 Safari瀏覽器中,你可以快速進入收藏的網站,如果開啟多個網站,可以在多個界面中進行切換,如果你正在看視頻,那它就是一個很方便的時間軸。
點擊播放 GIF 4.2M
這不是很方便么?沒錯,相較用滑鼠點擊、右鍵、選定的操作來說,熟悉了Touch Bar的操作後,的確比較方便。可是,如果對比我們常用的快捷鍵,Touch Bar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當我們打開Word,Touch Bar會顯示加粗、傾斜、下劃線等常用操作。可如果你經常使用Word,不看鍵盤就可以快速的「command+B(加粗)」、「command+I(傾斜)」,沒有必要學習新方法;如果你剛開始使用Word,你很快就會發現對比Touch Bar,「command+X」的快捷鍵豐富的多,也方便學習的多。
▲ Touch Bar上的功能並不全面.
就算不提軟體層面的應用,即使是MacBook的系統操作,在觸控板上抓一下就可以進入控制台,何必在Touch Bar上尋找那個按鈕呢?
▲macOS的觸控操作非常豐富且好用.
最重要的一點,第三方app對Touch Bar的適配並沒有那麼豐富,比如上面提到 Safari瀏覽器里使用的視頻時間軸,在我常用的 Chrome瀏覽器中並不支持。
幾款 App,讓你的Touch Bar有用起來
可替代性高、有學習成本、適配不豐富,Touch Bar難道就一無是處了么?當然不是。嫌app適配的Touch Bar不豐富,那就試試下面這幾款app,讓你的Touch Bar更有用。
Pock:把你的程序塢放在Touch Bar上
在macOS中,我們可以把常用的app放在程序塢上,方便我們啟用。而為了桌面的整潔美觀,許多朋友喜歡將程序塢縮小,或者直接隱藏掉,雖然美觀了,但在使用中多少會有些不方便。
▲ 我將程序塢縮小在了最左側.
《Pock》是一款可以將程序塢映射到Touch Bar里的app,只要打開《Pock》,不論你在哪個app中,Touch Bar都會顯示你程序塢上的app列表。
點擊、滑動、切換app,《Pock》可以讓你工作效率更快一步,如果對應的app上有通知,《Pock》上也會顯示紅點進行提醒。
點擊播放 GIF 2.5M
MTMR:打造你的專屬Touch Bar
你嫌《Pock》的功能太簡單?那功能全面、可定製化的《MTMR》就很值得嘗試了。打開《MTMR》,給予它相應的系統許可權,這時你的Touch Bar就變了樣。
最左側是你已經開啟的app,你快速切換;中間是系統設置,聲音、亮度、勿擾模式;右側則是現在的天氣、日期和電腦電量,輕觸圖標,你還會感到震動——《MTMR》調用了觸控板的震動反饋,讓你在每次使用Touch Bar的時候都有一個明確的反饋。
『貳』 什麼是PPC 手機
早些時候(大概02、03年)微軟推出的Windows
mobile(wm)智能操作系統,旨在讓移動設備有桌面pc的操作體驗。當時分為smartphone(sp,為非觸摸屏手機設計)和pocket
pc(ppc,為觸摸屏手機設計)。字面意思分別是智能手機和口袋PC,可以看出sp是注重電話功能,商務功能為附屬,而ppc就是更注重商務功能,帶電話功能,ppc的前身也是PDA的一種。在ppc未加入電話功能之前,palmos設備才是商務人士首選。05年後,ppc壓過palmos,成為當時商務首選系統。然而好景不長,07年蘋果推出「重新定義手機」的iphone後,觸摸屏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手持終端。於是sp逐漸淡出市場,此後所說的wm就是指ppc了。08年末,google推出開源智能操作系統--android,此時ppc已輝煌不再,三足鼎立--塞班,安卓,蘋果。於是微軟拋棄ppc,2010推出windows
phone,旨在重奪移動設備領域的份額!
『叄』 製作電子書如何插入視頻
製作電子書加入視頻的具體步驟如下:
1、打開軟體,導入需要編輯的PDF雜志文件(進行導入設置,如果文件頁數多,需要等待一會才能完成導入)。
2、點擊工具欄上方的「頁面編輯器」按鈕,進入頁面編輯界面。
3、在「頁面編輯界面」中找到「選擇視頻播放器」按鈕,點擊「嵌入標准視頻播放器」按鈕,然後從電腦中導入視頻文件到頁面。
製作電子書推薦使用名編輯電子雜志大師,該軟體基本任何格式的設計稿或文檔都能輸出為PDF或圖片格式,直接導入名編輯,即可轉換為精美的3D翻書式電子雜志。另外,名編輯對PDF的識別、分割、切割能力非常強,無需藉助其他軟體。可以在電子雜志里添加形狀、文本、鏈接、圖片、視頻、flash或聲音文件。點擊馬上開啟製作之旅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電子書加視頻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萬彩信息旗下的名編輯電子雜志大師。一直以來,名編輯電子雜志大師都力求開發出一款更簡便、更高效、讓用戶創建更個性化的多媒體電子雜志製作軟體。萬彩信息旗下的名編輯電子雜志大師根據用戶的反饋建議,不斷的進行版本的修改升級。也因為用戶的建議,才使得萬彩科技的軟體不斷完善和貼近市場需求。
『肆』 Windows Mobile SmartPhone和PocketPC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1.WINCE vs Window mobile
WINCE是由一個實時的,佔先式的內核和外圍的一大堆驅動程序組成.其中內核是微軟開發的,但是硬體部分和驅動可以由各個OEM廠商來開發. Platform Builder就是一個可以把這些東西整合在一起的工具,通過PB,我們可以定製自己的一個操作系統,通過選擇不同的組件,操作系統的大小可以從250k 到24M.然後開發人員就能夠把這個OS的iamge文件部署到嵌入式系統中去.PlatForm Builder還可以定製出這個平台相應的SDK,供EVC等作上層開發的平台之用,當然它也可以完全取代EVC,作為一個IDE來開發上層的應用軟體.
那什麼是Windows mobile呢,WINCE的可裁減性能夠給開發人員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了兼容性的問題.比如一個程序設計了通過網路來訪問資料庫,但是底層的 SDK並沒有加入網路的功能,這樣就不得不修改上層的軟體.這樣就造成了無法進行通用的獨立軟體開發.而Window mobile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是ODM設定的具有統一特定屬性的OS,smartphone 和 pocketPC實際上只是其中的兩種profile的實現.這兩種是微軟規定的,程序員不必擔心自己程序的兼容性問題.正是由於平台的統一性,所以有n 多人來開發基於這兩個平台的軟體.
[總結]Windows mobile是WINCE的子集,而smartphone和pocketPC是windows mobile的兩種實現.
2.smpartphone vs pocketPC
故名思義,smartphone偏向於通話的應用.而pocketPC則偏向於PDA的功能.
一個比較大的外觀上的區別是,pocketPC帶有觸摸屏,所以一般都帶有指點桿.
但是從功能上來說,因為內核都是WinCE系統.所以差別不大.
兩個系統的主要的差別在於電源管理的方式上.smartphone只有兩種狀態,on和off,當你關機的時候,系統完全關閉(當然,時鍾晶元還在運 作),無法接到電話,收到簡訊.在系統打開的時候,如果長時間沒有按鍵,則會進入待機,但是CPU一直在全速運轉,只是把背光之類的關閉而已.但是 pocktPC則多了一個suspend的狀態,在你關機之後,實際上CPU還在運轉,當有電話接入就轉到on的狀態了.所以就電源使用效率來說, smartphone是一種效率比較低的做法.但是這樣也有好處,就是反映時間快,pocketPC從suspend到on要花費數秒的時間,這對於實時 通訊是不允許的.
總的來說
Windows Mobile是PocketPC和SmartPhone平台的總稱。
Windows Mobile分2002、2003、2003SE、5.0、6.0、6.1及6.5版本。
PocketPC平台的特性是支持觸控操作,側重於掌上電腦功能;
SmartPhone平台只支持按鍵操作,側重於通訊功能。
另外,Windows Mobile至6.5版本開始已改稱Windows Phone。
『伍』 如何用iPad提高生活質量
主要是看你要做什麼,還有怎麼做。至於效率,我想,大概,可能,應該就是怎麼用才順手吧,比方說輸入法,大部份人都選擇拼音吧,但我一直只會五筆,沒辦法,習慣了,很難改了,所以吧,先想想自己買iPad的初衷是幹嘛的,然後針對自己的需求去找合適的APP,然後嘛,呵呵,一直用,逼著自己用,過段時間就發現自己已經習慣了,用起來也順手了,其實很多APP設計上是很不錯的,只是不少的人連具體的功能都沒弄清楚,隨便劃拉幾下,過幾天又忍不住去下個同類型的,這當然是怎麼用都不順手啦,除非你家有礦,直接找公司按照你的使用習慣去開發一款個性化的吧。
『陸』 後綴bdb文件用什麼電腦軟體打開
bdb 文件 是Works資料庫文件 此格式是Pockect PC上看的,可用 Team One's Reader 程序打開
『柒』 windows mobile 5.0 的smart phone版 和ppc版到底那個更強
我個人感覺還是PPC好用啊`
以後你會要用裡面的東西的
反正你買了不會後悔
我用的是倚天PDA
PPC啊
Pock PC Phone是基於微軟Pocket PC系統架構的智能手機系統。Pock PC我們非常熟悉,它是最為常見的微軟開發的PDA系統,而Pocket PC Phone則是微軟開發的用於微軟智能手機上的操作系統,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後者插入SIM卡後可當作手機使用,並且當按下電源鍵之後可以把PDA的功能關閉,但是電話功能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在軟體兼容性上,也有很多可以通用。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基於微軟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都採用了這一操作系統,例如我們熟悉的聯想ET180、ET560、多普達696、大顯CU928等智能手機即採用了此操作系統。
Pocket PC Phone和Smartphone都是微軟開發的智能手機系統,兩者有相似之處,但又存在差別。
相似之處是,兩者同屬Windows mobile系列操作系統,都是基於微軟PC的Windows操作系統演變而來,因此,它們的操作界面非常相似。同時在硬體系統上,採用微軟智能系統的手機一般都採用了英特爾嵌入式處理器,主頻比較高,另外,採用該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在其它硬體配置(如內存、儲存卡容量等)上也較採用其它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要高出許多,因此性能比較強勁,操作起來速度會比較快。但是,此系列手機也有一定的缺點,如因配置高、功能多而產生耗電量大、電池續航時間短、硬體採用成本高等缺點。
不同之處是,Smartphone基於Windows CE內核開發的,基於該操作系統的手機無需藉助手寫筆,只需用手機提供的鍵盤就能完成幾乎所有的操作,因此,使用該操作系統的手機用戶單手操作即可,而Pocket PC Phone則必須通過手寫筆才能操作,也就是說兩類系統最大的不同表現操作方式上。另外,盡管都是基於Windows系統,但在應用軟體
『捌』 ppc手機介紹
ppc手機採用的是微軟的
WINODWS MOBILE POCKEPC PHONE系統
比較老的系統 WINDOWS MOBILE 2002 (多普達686)
版本從經典的是WINDOWS MOBILE 2003(SE)系統。(惠普,多普達699,696,D700 818)
現在較多的是 WINDOWS MOBILE 5 (現代A200,多普達696 699 D700(刷機升級) 838 )
WINDOWS MOBILE 6 6.1 6.5 (現代A200 多普達696,699,D700 838(刷機升級))
然後就是 WINDOWS MOBILE 7 (WINODWS MOBILE在這一代可能改名叫WINDOWS PHONE)
PPC手機 操作是觸摸屏+鍵盤。鍵盤可以是普通數字鍵盤,也可以是全鍵盤(QWERT)(多普達838 經典的側滑蓋全鍵盤)
PPC手機 一般只需要觸摸操作就可以完成所有任務,所以基本上可以省略鍵盤,因此鍵盤壞了,直接用屏幕即可了。
自己在去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