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蘋果設備 » 蘋果電腦創始人解決問題
擴展閱讀
蘋果電腦重啟鍵不見了 2025-09-21 00:22:57
閑置手機做網路盒子 2025-09-21 00:17:45

蘋果電腦創始人解決問題

發布時間: 2022-10-10 13:14:02

A. 蘋果創始人是誰

蘋果公司一共有三位創始人,分別是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沃茨尼亞克和韋恩。除了已故的喬布斯以外,沃茨尼亞克還一直活躍在科技行業,最後一位韋恩在蘋果成立不久就退出了公司。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美國發明家、企業家、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1976年4月1日,喬布斯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蘋果)。1977年4月,喬布斯在美國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展示了蘋果Ⅱ號樣機。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顏色透明設計使得產品大賣,並讓蘋果度過財政危機。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喬布斯因患胰腺癌病逝,享年56歲。

史蒂夫·沃茨尼亞克,號稱是科技界的老好人。沃茲尼亞克在1970年代中期創造出蘋果一號(Apple I)和蘋果二號(Apple II) ,蘋果二號風靡普及後成為1970年代及1980年代初期銷量最佳的個人電腦。1985年2月,沃茲帶著同部門的工程師喬·埃尼斯(Joe Ennis)和助理勞拉(Laura Roebuck)離開蘋果電腦另起爐灶。

羅恩·韋恩(Ron Wayne)是蘋果公司第三位創始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因為在蘋果公司成立12天之後,韋恩就以800美元賣掉了他自己持有的10%蘋果公司股票,如果這些股票放到今天,其價格將超過670億美元。不過,韋恩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B. 蘋果電腦是誰發明的

一提 Apple 創始人,人們會立刻想到喬布斯。當年和喬布斯一起創建蘋果公司的: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他是蘋果電腦的真正發明者。

C. 求關於apple創始人的簡介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Paul Jobs)

「蘋果」電腦的創始人之一,1985年獲得了由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勛章;1997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聲名顯赫的「計算機狂人」。2009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這十年美國最佳CEO,同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斯蒂夫·喬布斯 1955年2月24日出生

成長記錄:

他Mac World發布會是一個美國式的英雄,幾經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到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倒。他和斯蒂夫·沃茨創造了「蘋果」,掀起了個人電腦的風潮,改變了一個時代,但卻在最頂峰的時候被封殺,從高樓落到谷底,但是12年後,他又卷土重來,重新開始第二個「斯蒂夫·喬布斯」時代。

D. 蘋果電腦創始人

由於喬布斯經營理念與當時大多數管理人員不同,加上藍色巨人IBM公司也開始醒悟過來,也推出了個人電腦,搶佔大片市場,使得喬布斯新開發出的電腦節節慘敗,總經理和董事們便把這一失敗歸罪於董事長喬布斯,於1985年4月經由董事會決議撤銷了他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憤而辭去蘋果公司董事長。

E. 蘋果公司創始人

史蒂夫·喬布斯,早在70年代精英雲集的矽谷,就已名揚四海。1955年2月24日,生於舊金山,1972年,進入波特蘭大的里德學院,第二年被勒令退學,隻身去印度參禪修行。1974年,返回美國,並加入"家釀"俱樂部。不久在阿塔利(AtariInc.).找到工作。1976年4月1日,和沃茲尼克在養父的車庫里,創立蘋果電腦公司(AppleComputerInc.).喬布斯與蘋果公司的離離合合:1977年1月蘋果公司正式注冊成立1980年12月股票在華爾街上市1983年蘋果電腦Lisa失敗,喬布斯著力研究新的個人電腦1984年第一台Mac機面市1985年創NeXT公司1986年收購Pixar,製造電腦賣給大學1989年NeXT公司失敗1993年喬布斯關閉NeXT的硬體部分,Sculley離開蘋果公司1995年《玩具總動員》一舉成名,並進入股市1996年蘋果公司GilAmelio把NeXT公司買下,喬布斯擔任顧問1997年Amelio離開蘋果公司,喬布斯再次成為蘋果CEO1998年iMac成為美國最暢銷的個人電腦1999年蘋果公司推出iBook、G4和iMacDV2000年蘋果公司再次出現季度虧損,分額下降,股價大跌2001年5月蘋果公司推出新款iBook,並宣布蘋果產品要成為數字化生活的核心2001年10月蘋果公司推出第一款Mp3播放器(iPod)萬萬沒有想到,在70年代精英開始雲集的矽谷,倒是"無才無德"的喬布斯如同程咬金一般,斜殺出來,在眾人面前,名揚四海,譜寫神話。也萬萬沒想到,喜怒無常、驕傲粗魯的喬布斯在1985年初權力爭斗失敗,十年之後,仍能東山再起。當眾人都在為蘋果敲響喪鍾時,這位當年的創始人又使蘋果迸發出亮麗的火花。不管你是他的崇拜者還是厭惡者,喬布斯的領袖魅力不容置疑。1998年8月,在臨時CEO喬布斯的指揮下,蘋果推出革命性的iMac。帶著蘋果和喬布斯一貫的激進個性,同時也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iMac大獲成功,使公司迎來自1995年後的第一個贏利財年,公司股票也從10美元左右的谷底拉升至40美元,公司交貨量也是自1993年12月以來首次超過業界的平均增長率。連1985年時將喬布斯驅逐出去的約翰·斯卡利也忍不住稱贊:"蘋果的逆轉不是騙局,喬布斯幹得絕對出色。蘋果又開始回到原來的軌道"。20年前幫助蘋果創造奇跡的矽谷公關之王里吉斯·麥肯納(RegisMckenna)說:"喬布斯成熟了。你知道我是怎麼判斷的?因為他一回到蘋果,就虛心地向許多人請教,而且認真地聽取了意見。他已從失敗中學會了許多東西。"1999年44歲的喬布斯,有一個女兒已上了大學,還有3個小孩子呆在家裡。雖然自己也會在不經意間,發出"自己老了"的感嘆,但是,他還是竭力讓人相信,今天的自己與那名17歲的活潑少年並沒有多大區別。他仍是60年代的兒童,依然可以看到他在公室里光著腳丫。這位臨時CEO始終不肯扶正,喬布斯喜歡腳踏兩只船,他同時是Pixar動畫工作室的正式CEO。那是一個一隻腳踏在電腦界,一隻腳邁入影視界的公司。它比蘋果更加有趣和多樣,是喬布斯的一個寵物,混含著他的技術激情和股票期權,而蘋果則帶著喬布斯的基因。雖然他只留有公司的一股股票,但蘋果無論成敗,都刻著他和沃茲尼克的大名。而後者由於早早隱退,使喬布斯始終是人們心目中的蘋果第一主人。多年的風風雨雨改變了喬布斯。但是言談舉止之中,他始終在強調自己一向所遵循和追求的目標:一位消費類技術的舞台監督,一位熟練機智的首席執行官,一位文化的革命者。如今,他終於如願以償,同時戴上了這三個不同的面孔。而這一切,花了他整整二十年,花掉了他的全部青春,而且很可能要花掉他整整一生。1999年,美國"洛杉磯時報"評選出了"本世紀經濟領域50名最有影響力人物",史蒂夫·喬布斯與另一名蘋果公司創人沃茲尼克並列第5名,他們的貢獻主要表現為"創蘋果電腦,AppleI和AppleII的出現帶動了全球個人電腦普及應用浪潮,並迫使IBMPC於1981年面世",史蒂夫·喬布斯也是躋身"洛杉磯時報"排行榜前10名中唯一一位仍然活躍在商業經濟第一線的企業家。求採納

F. 喬布斯的故事 快

1、 大學輟學

很少有人知道斯蒂夫-喬布斯大學沒讀完就輟學了。1972年,喬布斯從美國加州庫比提諾市Homestead高級中學(Homestead High School)畢業,同時被俄勒岡瑞德學院 (Reed College )錄取。

一個學期後,喬布斯輟學了,並在1976年4月份與一道輟學的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Stephen Gary Wozniak) 在自己的車庫中創建了蘋果。當時,21歲的喬布斯擔任銷售員的角色,而沃茲尼亞克則是工程師。

2008年8月,沃茲尼亞克在英特爾公司的一個會議上談到喬布斯時表示,「從我們很年輕的時候開始,每當我設計出什麼好東西,喬布斯總會說,『讓我賣了它吧』,總是他來出主意把東西賣出去的」。

2、 生父是阿拉伯人

喬布斯1955年2月24日生於舊金山。母親喬安-卡羅爾-席博(Joanne Carole Schieble)和敘利亞裔父親阿卜杜勒法塔赫-江達利(Ablfattah Jandali)當時尚未結婚。克拉拉-喬布斯和保羅-喬布斯收養了喬布斯,這是一個家境並不寬裕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

3、 比爾-蓋茨也是他的粉絲

1998年1月,微軟前總裁比爾-蓋茨在被問及自己最欣賞的CEO時表示,「就精神領袖而言,斯蒂夫-喬布斯是我見過的最棒的。他有著完美產品的理想,而且他能夠傳播這種產品」。

4、在印度尋求「啟蒙」

1974年夏天,為尋求理智啟蒙(Spiritual Enlightenment),喬布斯和瑞德學院的好友之一丹-科特克(Dan Kottke)去了印度。

深陷哲學心境的喬布斯當時很想學習和體驗唯心論和存在主義。在印度,他曾想到卡尼奇達姆【Kainchi Dham;編者註:此處是一個現代朝聖中心】拜訪傳奇高僧尼姆-卡洛里-巴巴(Neem Karoli Baba),但是當他們抵達的時候發現巴巴已經圓寂了。

5、2010年薪水1美元

最為最讓尊敬的CEO,喬布斯只領取1美元的薪水。他的薪資引起世人注意是在2001年的時候,當時蘋果公司贈送了一架「灣流」豪華公務飛機給喬布斯。

據監管部門的資料,2010年喬布斯領取了1美元的薪水。然而,他擁有公司550萬股股份,按目前每股333美元計算大約價值18億美元,蘋果股價去年上漲超過50%。

6、曾收到自己創建公司的解僱通知書(Pink Slip)

1985年,因在如何運營公司問題上與蘋果公司前任CEO約翰-史考利( John Sculley)發生分歧,喬布斯被自己創建的公司解僱。順便提一下,史考利是喬布斯從百事手中挖過來的。

1985年8月5日出版的《財富》雜志以題為《斯蒂夫-喬布斯的垮台》("The Fall Of Steve Jobs")的封面故事講述了喬布斯被自己創建公司解僱的事情。摘錄如下:

「5月底到6月中,蘋果匆匆完成重組,解僱了大約20% 的雇員,並宣布了有史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該公司股價也跌至三年來的最低點,每股14.25美元。蘋果同時宣布解僱30歲的公司共同創始人兼總裁斯蒂夫-喬布斯。」

「喬布斯的命運引起了人們的高度猜測。他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他是個人電腦的『蘋果佬』(Johnny Appleseed)。很多業內人士對他的離職都倍感震驚,他們擔心蘋果將失去賴以成就輝煌的靈魂和視野。沒有人公開說明喬布斯遭受不幸的內幕,但是有匿名人士向《財富》雜志透露一些關鍵細節。」

「來自蘋果的消息來源表示事情起源於公司的逆境——電腦業務的全面頹勢以及Mac 部門銷售情況的糟糕,這導致了史考利和喬布斯之間的矛盾開始。蘋果董事會在喬布斯離職的事情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雖然,史考利處於對公司重組的本能警惕以及擔心喬布斯的感受而推遲行動。自12月起,董事會在多個場合唆使史考利爭奪公司權力。」

7、披頭士的蘋果

據《蘋果公司興衰內幕》( Apple the Inside Story of Intrigue, Egomania, and Business Blunders)作者吉姆-卡爾頓(Jim Carlton)表示,斯蒂夫-喬布斯選擇蘋果作為自己公司的名字是因為他崇拜披頭士的蘋果唱片公司(Apple Records)。披頭士最初在1960年代的時候在唱片上使用Granny Smith綠蘋果標志。蘋果公司的標識上則是一個被咬掉一口的蘋果形象。

這個選擇導致了與披頭士蘋果唱片公司的一場官司。蘋果唱片公司由披頭士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以及約翰-列儂(John Lennon)的遺孀小野洋子(Yoko Ono)所有。雙方在2007年2月解決了這場爭端。

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各擁有公司45%的股份,其他的10%屬於羅-韋恩 (Ron Wayne),韋恩同時也是阿塔里公司(美國最大的電視游戲機公司)的工程師,當時分身兩地。

8、25歲的百萬富翁

蘋果公司第一個大的成功是靠Apple II來完成的,這是一個一台讓電腦在家庭普及的機器。1980年蘋果電腦的銷售從1978年的780萬美元激增至1.17億美元。1980年蘋果上市,當時25歲的喬布斯也因此成了一個百萬富翁。

Mac電腦更是超越了Apple II。Mac是第一款圍繞圖形用戶界面構建並取得成功的電腦。Mac使用圖標和滑鼠讓用戶點擊程序。該技術後來被蘋果的競爭對手微軟的Windows採用。

9、喬布斯的NeXT

30歲的喬布斯離開蘋果公司之後創建了NeXT電腦公司。該公司開發同Mac電腦以及運行英特爾晶元和微軟軟體的電腦相競爭。

盡管NeXT電腦因非凡的技術贏得人們的欣賞,該公司卻沒能在產品銷售上取得成功,NeXT公司的產品持續虧損,1993年喬布斯被迫放棄NeXT公司的硬體業務。

10、動畫夢

1986年,喬布斯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旗下的電腦公司。他把這個電腦動畫工作室命名為Pixar,並與迪斯尼簽署了合作協議。

作為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CEO,喬布斯極大促進了電腦製作電影的發展,《 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蟲蟲特工隊》以及《怪物公司》都是Pixar的傑作。這幾部電影都取得了巨大成功,1995年喬布斯決定將該公司上市,他回歸業務。

2006年,迪斯尼以80.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Pixar。喬布斯是迪斯尼的最大股東,並佔有該公司董事會的一席。

11、重回蘋果

1995年,蘋果電腦處在了歷史最低潮。該公司受到微軟的巨大擠壓。蘋果電腦時任CEO Gil Amelio極力尋求能人以挽救公司。1996年12月,Amelio以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NeXT,並以「非正式顧問」的身份迎回公司創始人喬布斯。

兼並八個月後,Amelio離職,喬布斯成為臨時CEO。2000年,公司將喬布斯頭銜前的臨時去掉了。喬布斯是在蘋果電腦以兩年的時間損失18.6億美元的情況下重返公司的。作為轉機的一部分,1997年8月,喬布斯宣布與微軟CEO比爾-蓋茨前所未有的夥伴關系,蓋茨向蘋果投資1.5億美元。蘋果則在 Mac電腦中兼容IE瀏覽器。

然而,喬布斯在1998年5月使出最大的妙計,推出iMac。iMac將電腦和顯示器融合到一台機器上。iMac取得了極大成功,並幫助復活了蘋果的銷售,至今仍保持著最佳賺錢產品之一的頭銜。2007年,Mac產品占據該公司銷售收入的43%。

2001年10月,蘋果推出首款iPod,一款進一步確立該公司市場地位的音樂播放器。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2010年iPad。這兩款產品都主導並引領著各自領域的發展。

12、抗擊胰腺癌

然而,最近幾年有關喬布斯的健康以及他還是否有能力.公司的問題甚至已經威脅到讓 過去的成績失色的地步了,並給他的未來布上陰雲。

2004年喬布斯從一種罕見但有相當治癒可能的胰腺癌中康復。此後,在2009年上半年,喬布斯首次病休,當時他表示,他的身體問題要比自己此前抱怨的「荷爾蒙失調」要復雜。

當時到處有傳言猜測喬布斯的健康是否跟此前的癌症有關。後來,他表示在那期間自己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

13、一個佛教徒和素食者

很少有人知道喬布斯是一個佛教徒和素食者。

喬布斯也從未提名繼承人。2008年3月,喬布斯跟股東表示,無論自己因為什麼原因卸任,董事會都將有不同人選供選擇。他挑選了兩個潛在的.人:首席運營官蒂姆庫克(Timothy D. Cook)和首席財務官彼得-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

14、「迴避」電腦

2007 年1月,喬布斯推出了蘋果公司最新科技產品iPhone,一款智能手機。隨著iPod以及後來的Apple TV和iPhone的發布,越來越清晰的跡象顯示蘋果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電腦公司了。因此,也就涉及到公司的正式名稱上的「電腦」一詞了。2007年1月 7日,喬布斯宣布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

2007年6月,iPhone出擊市場。該產品今年再次升級,並在22個**和地區推廣。二代iPhone將支持3G網路和商業電子郵件系統。

15、讀自己的訃告

喬布斯,這個科技沙皇或許是第一個很不高興地讀自己訃告的公司頭頭,他的訃告是在線新聞網站彭博通訊發布的。

那位再造蘋果公司,用iPod改變個人電子產品游戲規則,用iPhone改寫通訊市場局面的人在與胰腺癌的搏鬥中失敗了嗎?

沒有!這個人還活著,精力還比較充沛。而此時,通常在財經新聞上准頭都很精準的彭博通訊這次確實差了十萬八千里。

彭博通訊的這次出醜是因為在更新自己長達17頁的喬布斯訃告時出差了,在此過程中有人不小心將稿子發布了。這個喬布斯訃告稿本是要貼在彭博內網上的,卻意外的發給了訂閱人。突然間輿論嘩然。

G. 蘋果創始人是誰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是Steve Jobs 斯蒂夫·喬布斯:
財富檔案

「蘋果」電腦的創始人,1985年獲得了由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勛章;1997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聲名顯赫的「計算機狂
人」。

企業類型

計算機業。

成長記錄

他是一個美國式的英雄,幾經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到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倒。他創造了「蘋果」,掀起了個人電腦的風潮,改變了一個時代,但卻在最頂峰的時候被封殺,從高樓落到谷底,但是12年後,他又卷土重來,重新開始第二個「斯蒂夫·喬布斯」時代。

「蘋果」出世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世,就被大學教授的父親與頹廢派藝術家的母親無情地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這位可憐的私生子。

雖然是養子,但養父母卻對他很好,如同親子。學生時代的喬布斯聰明、頑皮,肆無忌憚,常常喜歡別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倒是十分出眾。

當時,喬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矽谷」附近,鄰居都是「矽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一個惠普的工程師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薦他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廳中舉行。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在上初中時,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與比他年長5歲的沃茲見面。沃茲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也有很大的興趣。兩個人一見如故,8年後他們創辦了蘋果電腦公司。

19歲那年,剛念大學一年級的喬布斯,突發奇想,輟學成為雅達利電視游戲機公司的一名職員。沒過多久,年輕而不安分的他又對佛學產生了興趣,連工作也不要了,飄洋過海去印度追隨大法師修行練功。這次結果可想而知,不但沒有學成佛,路上還吃盡苦頭。他只好重新返回雅達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師。

安定下來之後,喬布斯繼續自己年少時的興趣,常常與沃茲一道,在自家的小車庫里琢磨電腦。他們夢想著能夠擁有一台自己的計算機,可是當時市面上賣的都是商用的,且體積龐大,極其昂貴,於是,他們准備自己開發。製造個人電腦必需就是微處理器,可是當時的8080晶元零售價要270美元,並且還不出售給未注冊公司的人。兩個人不灰心,仍繼續尋找,終於在1976年度舊金山威斯康星計算機產品展銷會上買到了摩托羅拉公司出品的6502晶元,功能與英特爾公司的8080相差無幾,但價格卻只要20美元。

帶著6502晶元,兩個狂喜的年輕人回到喬布斯的車庫,開始了自己偉大的創新。他們設計了一個電路板,將6502微處理器和介面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裝在上面,通過介面將微處理機與鍵盤、視頻顯示器連接在一起,僅僅幾個星期,電腦就裝好了。喬布斯的朋友都被震動了,但他們都沒意識到,這個其貌不揚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會給以後的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精明的喬布斯立即估量出這種自製電腦的市場價值所在。為籌集批量生產的資金,他賣掉了自己的大眾牌小汽車,同時勸說沃茲也賣掉了他珍愛的惠普65型計算器。就這樣,他們有了奠基偉業的1300美元。

1976年愚人節那天,喬布斯、沃茲及喬布斯的朋友龍·韋恩做了一件影響後世的事情:他們三人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公司的名稱由偏愛蘋果的喬布斯一錘定音——稱為蘋果。後來流傳開來的就是那個著名的商標——一隻被人咬了一口的蘋果。而他們的自製電腦則被順理成章地追認為「蘋果I號」電腦了。

黯然離開

但在開始的時候,「蘋果」機的生意卻很清淡,畢竟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除了對電子感興趣的人,誰知道這個東西會有什麼用處,而原先對「蘋果一號」感興趣的朋友們現在開始持觀望態度,等待更好的「蘋果II號」的出台。

一個偶然的機遇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轉機。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羅·特雷爾來到了喬布斯的車庫,當看完喬布斯熟練地演示電腦後,他認為「蘋果」機大有前途,決意冒一次風險——訂購50台整機,但要求一個月內交貨,喬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簽約,拍板成交,這可是做成的第一筆「大生意」。

時間太倉促,任務又繁重,喬布斯和沃茲冒著酷暑,沒日沒夜地幹了起來,為了公司的生存,他們豁出去了。他們每天幾乎都在揮汗如雨、頑強拼搏中度過,每周工作66小時。終於在第29天他們奇跡般地完成了任務,把50台「蘋果」電腦如數交給了商人特雷爾。

50台整機在特雷爾手裡很快銷售一空,有了良好的開始,「蘋果」公司名聲大振。開始了小批量生產。喬布斯和沃茲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小資本根本不足以應付這急速的發展。喬布斯後來回憶道:「大約是在1976年秋,我發現市場的增長比我們想像的還快,我們需要更多的錢。」為此,他們分頭去找資金支持,包括沃茲就職的公司惠普,但遺憾的是,這些公司都沒意識到這其中蘊藏的商機和市場。

H. 關於蘋果電腦CEO史蒂夫•喬布斯 的資料

蘋果的傳奇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蘋果之所有能有傳奇般的發展,開發出傳奇般的產品,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公司傳奇般的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傳奇人生得從他的出生前講起。

1955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生於矽谷的,生母是一名年輕的未婚在校研究生,生母將他送給別人收養。養父母是典型的藍領工人,並沒有優越的環境。

1972年喬布斯17歲,他來到位於波特蘭大的里德學院上大學,在那裡開始探索印度佛教,從學生宗教領袖那裡學會了如何做推銷。在那裡讀了六個月後,喬布斯決定退學,並且堅信日後會證明這樣做是對的。

1974他到印度朝聖,漫遊後反而有了新的認識,認為愛迪生對世界的貢獻比佛教大師要大得多。於是他回到矽谷參加了沃茲尼阿克創立的自製電腦俱樂部,才有了個人機的面世。

1976年在 20 歲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沃茲(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Wozon)在喬布斯父母的車庫里辦起了蘋果公司。十年後,蘋果公司就從車庫里我們兩個人發展成為一個擁有 20 億元資產、4,000 名員工的大企業。

1986年30歲時,喬布斯被自己辦的公司解僱了。怎麼會被自己辦的公司解僱呢?原來隨著蘋果公司越做越大,蘋果公司聘了百事可樂公司的主管 John Sculley與喬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隨後我倆對公司前景的看法開始出現分歧,最後我倆反目了。這時,董事會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邊,所以在30歲那年,喬布斯離開了公司。

從蘋果公司被擠出後喬布斯感到失落,但不久就振作起來。他雖然不是技術人員,但卻是獨具慧眼善於開拓新產品的奇才。1985年9月他賣掉所有蘋果股票重新創業,但仍保留有一股以便獲得年度財務報告,並用以寄託他對蘋果的深情。

喬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備開發新一代電腦,同時買下影視動畫公司Pixar(後來成為世界最有名的三維動畫公司)。
蘋果為了要使用Next的新技術,於1996年底用4億美元收購了Next。但經營不得法,並沒有獲得應有市場。反而因成本太高造成虧損。

1997年7月因連續5個季度虧損,最高執行官阿默利歐只好辭職,當時蘋果已接近破產邊緣,人們又想起了喬布斯,於是在緊急關頭他又被聘任為臨時總裁兼最高執行長官。(1985年喬布斯被董事會解職,美國電腦產業就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康柏和戴爾都在此期間脫穎而出。而作為個人電腦的始祖,蘋果卻步履蹣跚,十年內它換過3任CEO,年銷售額卻從110億美元縮水至70億美元。)

喬布斯回到蘋果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縮短戰線,把正在開發的15種產品縮減到4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其次,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他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著手開發iMac,使得電腦非常適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開拓銷售渠道,讓 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第四,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1.5億美元投資,並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體。同時收回了對兼容廠家的技術使用許可,使它們不能再靠蘋果的技術賺錢。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蘋果扭虧為盈。現在人們談論的是恢復青春活力後的蘋果將會怎樣推動電腦事業的發展,而不是蘋果行將破產。使蘋果起死回生的正是剛43歲的喬布斯。

就在蘋果前景一片大好的2004年,喬布斯被診斷患了癌症。一次掃描檢查,結果清楚地表明喬布斯的胰腺上長了一個瘤子,確診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最多還能活 3 到 6 個月。喬布斯做了手術,現在好了。這是喬布斯和死神離得最近的一次,這次經歷之後,喬布斯對人生的感悟體會的更加深刻,他說:人的時間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別人的意願去活,這是浪費時間。不要囿於成見,那是在按照別人設想的結果而活。不要讓別人觀點的聒雜訊淹沒自己的心聲。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覺和直覺走的勇氣。無論如何,感覺和直覺早就知道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求知若渴,大智若愚。這也是喬布斯一直想做到的。

人們認為喬布斯具有技術、管理和文化的三張面孔。在技術方面,他是使電腦成為消費產品的倡導者;在管理方面,他是善於隨機應變的企業家;在文化方面,他是電腦文化的革命家。

1985年他被裡根總統授予國家科技勛章,1987年獲傑弗遜傑出公共服務獎。

蓋茨對喬布斯的評論是:「我不過是喬布斯第二,在我之前,蘋果電腦的飛速發展給人以太深的印象。」

I. 關於蘋果電腦創始人

沃茲尼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與好友史蒂夫·喬布斯共同創建了蘋果電腦公司。

沃茲尼克:
全名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Stephen Gary Wozniak 1950年8月11日-),美國電腦工程師,曾與史蒂夫·喬布斯合夥創立蘋果電腦(今之蘋果公司)。沃茲尼亞克在1970年代中期創造出蘋果一號和蘋果二號,蘋果二號風靡普及後,成為1970年代及1980年代初期銷量最佳的個人電腦,被譽為是使電腦從「昔日王謝堂前燕」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工程師,沃茲尼亞克[1] 於2015年5月加入以比特幣為主的數字貨幣區塊鏈公司Planet Capital。

喬布斯:

全名史蒂夫·喬布斯,1955年2月24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美國發明家、企業家、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1976年4月1日,喬布斯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2] 1977年4月,喬布斯在美國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展示了蘋果Ⅱ號樣機。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顏色透明設計使得產品大賣,並讓蘋果度過財政危機。[3] 2011年8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向蘋果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

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喬布斯同時也是前Pixar動畫公司的董事長及行政總裁。

2011年10月5日,因胰腺癌病逝,享年56歲。

J.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簡介

史蒂夫▪喬布斯(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生於美國舊金山,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1976年喬布斯和朋友「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成立蘋果電腦公司,1985年在蘋果高層權力斗爭中離開蘋果並成立了NeXT公司,1997年回到蘋果接任行政總裁,2011年8月24日辭去蘋果公司行政總裁職位。
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
喬布斯同時也是前Pixar動畫公司的董事長及行政總裁。2011年10月5日,因胰腺癌病逝,享年56歲。

(10)蘋果電腦創始人解決問題擴展閱讀:
喬布斯的商業理念:

1、連接關聯事物
蘋果發布了自主創新的產品,但也整合了自己的理念。iPod與iTunes進行了完美的融合,iPad和iPhone也與應用商店進行很好地融合。喬布斯表示:創造力就是把所有相關的事物連接起來。
2、不招聘俗套的員工
常春藤聯盟(IvyLeague)的畢業生並非能夠運營公司的唯一人選。喬布斯曾經宣稱:能夠讓Macintosh成為偉大產品的部分因素就得益於從事此產品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是音樂家、詩人以及藝術家等,甚至還有動物學家和歷史學家,巧合的是,他們又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

3、鼓勵其他人另類思考
蘋果「另類思考」廣告活動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此活動也一直是最有效的活動之一。而且這一活動還拉動了創新與創造,而這正是蘋果的一切所在。
4、不追求復雜
簡單就是快樂。蘋果的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athanIves)對此戰略證實稱:蘋果絕對是努力研發簡單的應用方案,因為人們喜歡簡單明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蒂夫·喬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