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蘋果設備 » 智慧平板電腦進教室
擴展閱讀

智慧平板電腦進教室

發布時間: 2022-12-09 04:43:08

1. 為什麼現在學校都在做智慧教室,智慧教室需要什麼設備

因為智慧教室可以實現信息化,網路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需要安裝網路,電腦,投影設備。

2. 智慧教室用的平板電腦求推薦!

考慮看看新出的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吧,在教育行業很火的,很適合用在智慧教室。拿我的真實感受來說,很煩平常上課投屏操作,因為需要提前到教室進行像接線啊之類的准備,一不小心還不知道怎麼操作了,但華為它的投屏方式不需要下載任何APP,下拉菜單我就能實現高清投屏了,主要很貼心一點是投屏了就會直接消息免打擾,小屏顯示消息出來,大屏幕上是不會顯示的,這也太人性化了!平常也可以放心給同學們講課了,不用擔心彈出什麼尷尬消息打斷課堂~

3. 智慧教室怎麼登錄

智慧教室登錄步驟如下

1,雙擊智慧教堂,選擇匿名登錄



主要內容

在學校,課堂教學環節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做好教學互動環節,是掌握好教學環節的質量,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現行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簽到環節,疑問確認環節,提問互動環節、課堂小測試環節存在諸多問題。

簽到過程中,使用紙張簽到,效率低且存在代簽現象,結果不便於教師統計,提問互動環節和課堂小測試的環節中,教師給出簡單選擇後,學生舉手或者口頭回答,不能獲得准確的統計數據,教師只能根據大體情況來判斷是否進行教學。

沒有準確的數據,更不能考慮後期的數據挖掘和數據統計工作。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基於物聯網技術集智慧教學,人員考勤,資產管理,環境智慧調節,視頻監控及遠程式控制制於一體的新型現代化智慧教室系統在逐步的推廣運用。

智慧教室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給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4. 智慧教室用的平板,有無推薦的

一、常態化課堂場景,沉澱優質智能的教育資源

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不僅內置了豐富課件資源和海量精標題庫,同時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還將硬體性能與「備、講、批、輔、考」等軟體應用深度融合。授課時,老師可以直接基於備課資源,為同學們演繹豐富的可視化三維立體的學科知識。而且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擁有一鍵錄播功能,方便師生隨時回顧課堂知識,同時幫助加速學校校本資源的積累,從而全方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華為此次新推出的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讓教學場景更加多元化,讓師生在課堂互動更加及時高效,實現了教學活動無界觸達、教學設備智慧覆蓋、教學場景全面升級的願景。相信有了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的助力,智慧教室將會更加普及,教育行業也會加快向數字化轉型升級。未來,每一個孩子都可以享受到更加先進更加高質量的教育資源!

5. 求推薦智慧課堂上用的平板

智慧課堂可以用華為新出的協作平板(全名叫」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你可以看看,我們學校也才換了那個,用了幾次感覺挺不錯的。據說它是有護眼功效的,能光學防藍光,看久了也不容易暈眩頭疼,對於同學或者我們老師也都能起到護眼的作用,這點來看還挺健康的。而且我發現華為的顯示屏解決了之前反光看不清的問題,我們那棟樓的教室基本到下午2點就開始太陽直曬了,陽光直接能照射在屏幕上,有時候太刺眼了,教室角落的同學上課都得挪動座位,不然根本看不清楚電腦屏幕,但華為辦公寶協作平板就無論哪個角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多角度防眩光,這估計也是華為的黑科技之一吧。反正目前用到現在還沒發現什麼缺點,感覺值得購入哦~

6. 新東方智慧課堂平板教學利與弊

智慧課堂的優點
(一)智慧課堂使歷史課「活」了起來
在以前,使用單純的互動式白板,歷史老師的上課模式一般是提前做好PPT,下載好視頻、音頻,然後在課堂上一一講解和展示給學生。而由於課堂時間40分鍾是十分短暫和有限的,所以很多歷史老師就非常喜歡「滿堂問」「滿堂灌」。作為學生而言,一節課一直是你問我答的方式時間久了難免覺得疲憊和乏味,缺乏新鮮感。
(二)打破師生互動的局限
我們都知道,傳統課堂最基本的互動方式就是老師提問,學生作答;老師布置了某個任務,學生按指令和要求完成任務。歷史課堂也逃不開這個套路,師生互動方式老套,加上課堂時間非常有限,學生的優秀學習成果不能完全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有問題的地方也只能做少量點評。
但在智慧課堂系統中的「課堂活動」環節,則增加了一下這些功能比如:學生上交的作業所有同學都可以查看,並且點評和「點贊」。提交的作業可以是語音,可以是文字,為了節約時間,也可以拍照上傳。既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也增加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另外,上課時通過設備可以將教師平板或手機端的一些圖片等資料臨時推送給學生。還可以從手機端打開需要的視頻或者網頁,臨時播放給學生看,增強了便利性。一些歷史知識也可以因此以多元視角呈現在學生面前,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
(三)對學生評價時效性強且效率高
傳統的歷史課堂,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一般只能通過考試。但考完試要花時間批改,批改完成也只能憑大致感覺分析學生存在問題。加上歷史老師一般任教的班級都在4個教學班以上,人數眾多,要對每個同學對所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做出客觀而精準的分析是不太可能的。
而智慧課堂端則帶來了這幾大便利。首先,課堂進行的測試,課後推送的作業不用耗時費力熬燈點火得去批改。自動批改節省了老師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其次,課堂推送的習題或進行的測試,教師端都能動態顯示每一位同學答題的速度及答題的正確率和所做錯的題目。學生端也能看到錯題及試題解析,還能看到班上所有同學答題的排行榜,讓他們形成競爭學習的氛圍。
另外,在智慧課堂後端備有「查詢」端的「大數據統計」,對整個課堂老師授課及學生上課的活動做了數據記錄。在這里老師可以對所任教班級的學生「成績趨勢」、「學習特點」,及「社交關系」進行查看和分析。結合數據結果,由此可以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式以及多關注課堂當中「邊緣化」的學生。
二、智慧課堂的弊端
(一)平板監管不到位,學生意識有待提高
由於平板電腦屬於電子產品,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學生面對電子產品,一旦沒有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就難免「誤入歧途」。而有些班級對平板的管理鬆懈,使得學生有機可乘,經常使用平板電腦在課余甚至課堂上看小說看得不亦說乎。還有學生上課時不專心聽老師上課,而是和老師搶投屏。甚至更有甚者把投屏名稱改成一些侮辱性的詞語,干擾老師正常的上課秩序,帶來極為不好的影響。
其次,由於歷史學科在中考中所佔分值較低免,歷史教育的功能和價值不是顯性的、功利地和單一的,而是更多地表現為隱性的、本質的和全面的特點。因此在學生和部分主科教師及班主任心中沒有地位。因此上課時經常碰到學生平板沒電了不充,或者整個班有一半的同學平板被帶回家後沒有帶回來的情況。向班主任反映了要麼得不到有效的處理,要麼置之不理,使得最終平板成為了雞肋。
(二)學校強制教師的平板使用率束縛了教師手腳
個人認為,無論是平板電腦、智慧課堂系統以及現在風聲很大的希沃白板,都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為教學服務的原則。說到底以上所有的硬體和軟體都只是教學的輔助,為老師的課堂教學錦上添花。古語雲教無定法,上課時老師要用什麼方式、什麼輔助手段來完成課堂教學應該由學科特點、學生特點、教師特點及課程需要來決定。而不是每節課都要拘泥於平板電腦、智慧課堂。
正是由於學校一味追求使用率的提升,使得部分老師出現「掛機」。或者生拉硬扯,在不需要平板時,還是要強行引入。其結果和效果可想而知。
(三)舍本求末的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形式重於內容
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巨浪的沖擊,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教學形式的花樣也越來越多。無論是從地方教育局到學校層面,都會經常組織一些類似於「白板使用大賽」、「教師基本功」競賽等等類型的教學競賽。
而無論是哪裡組織的競賽,如果一個老師上課時教學形式花樣太少。開發不出來平板、白板的新花樣,玩不轉以上所提到的各種教學輔助工具。那麼基本上你這一堂課就是一堂失敗的,不可能拿獎的課。因此也導致一些老師舍本求末地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形式重於內容,甚至華而不少。一節課花樣百出,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卻忽略了教學的實用性,疏於對課本進行認真詳細的解讀,對學生也缺乏了解和溝通,甚至割裂了教學內容完整性。一句話,形式重於內容。
綜上所述,我認為智慧課堂其強大的功能,確實能為我們的教學錦上添花。但是,學習是一項復雜得多因素構建起來的龐大工程。作為一種教學輔助用具,我認為用的時候還是要因地制宜,不可把老師變成「裝在套子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