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蘋果設備 » ipad平板電腦代際差別
擴展閱讀
wifi網路日誌監控 2025-10-07 21:41:57
網路安全法會議內容 2025-10-07 21:33:42
無線網路測評報告 2025-10-07 21:22:09

ipad平板電腦代際差別

發布時間: 2023-01-05 22:11:29

『壹』 蘋果ipad air 3和air2有什麼不同

  1. Air2比air3要薄一些。

  2. 性能:代際躍升。新Air 2的運行速度比前代產品有所提升,其幅度或許比人們預期的還要大。

  3. 蘋果還給Air 2配備了M8運動協處理器和氣壓計。M8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用戶的步伐和運動數據用戶拿著iPad時不太可能進行運動鍛煉。

  4. 在相機方面,Air 2升級到了800萬像素、f/2.4光圈的iSight後置攝像頭,這都比不上iPhone5S的800萬像素、f/2.2光圈攝像頭,更不用說iPhone6和6 Plus在相機方面所做的更大改進了。不過,相較於原版Air的500像素、f/2.4光圈攝像頭,這仍然代表著一次升級。

『貳』 新款iPhone更名為iPhone Pro,打破蘋果命名邏輯的意義在哪

近日,據美國科技網站macrumors報道,名為CoinX的行業爆料人士在Twitter稱,蘋果公司對秋季將發布的新品手機會進行命名調整,新款iPhone將增加「Pro"後綴。 此次爆料者CoinX曾在iPhone XS系列發布前,給出了手機准確的名稱和XS MAX的確切重量等信息。

從2010年iPhone 4發布以來,蘋果大致延續每隔一年在iPhone名稱的數字上加一的設定,中間那代產品以後綴「s」(代錶速度speed)推出改版。

『叄』 電子產品的教育電子

教育電子行業將成為手機、乳品、汽車潤滑油之後,中國又一個借傳播迅速打造民族品牌、拓展市場容量的快速增長行業。這一行業的迅速興起和發展,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教育電子行業究竟如何共同做大、做好這一市場,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但是,毋庸諱言的是,在一些代表型廠商的過份爆炒之下,這個行業已患上「侏儒症」,還沒完全做大,卻已暴露過早衰老的跡象。在好記星、E百分、諾亞舟等產品的營銷上,無一不是採用「恐嚇+利誘」的保健品式手法來俘虜家長,雖然在短時期內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卻也埋下了市場潰敗的隱患。「好記星」的銷量在一些重點城市已出現明顯下滑的趨勢,經營風險已經迫近。學習機行業有如幾年前的家電市場,拼廣告,比概念,殺價格,搶終端,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肉搏戰:老品牌為了搶占市場狂打廣告戰,新進品牌靠低價劣質產品渾水摸魚。隨著消費者逐漸趨於理性,可以預見,數碼學習機市場競爭的重點將逐漸回歸到更加本源的產品和服務創新上來。因此,各品牌開始作出更為理性的戰略調整,一線品牌紛紛樹立進入壁壘,意圖對市場進行清理。學習機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洗牌是一種規律和必然。整個行業還處於品牌混雜,良莠不齊,急需清理門戶。學習機行業將會重新洗牌,那些實力弱小和渾水摸魚的品牌,結局註定是被淘汰出局。
面對學生對於學習輔助工具的剛性需求,教育電子產品(ELP)自誕生至今都在不斷挖掘和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期間已歷經「錄音機時代」(第一代),「復讀機時代」(第二代),「電子詞典時代」(第三代),「視頻學習機時代」(第四代)。隨著錄音機、低容量存儲介質逐步淡出大眾視線,我們不難發現,電教產品每一次代際更迭都深深打上了科技硬體發展的烙印。 以太奇為代表的學生平板電腦以強大的人機互動模式、多媒體化的學習方式,兼具便攜性與實用性於一身,受寵於消費市場,無可爭議地終結了傳統電教產品時代, 教育電子產品進入以平板電腦為硬體載體的第五代發展時期。
第一代教育電子產品
20世紀80年代初,錄音機做為學習輔導工具被廣泛應用於教育學習中尤其是語言學習中,被稱之為第一代教育電子產品。
第二代教育電子產品
20世紀90年代初,復讀機誕生。作為第一代教育電子產品的延續,復讀機依然以輔導語言學習為主要功能。
第三代教育電子產品
20世紀90年代中期,電子詞典上市。電子詞典最初是帶獨立顯示屏的電子產品,提供個人信息管理、中英詞典、中英互譯等功能,句子短文的朗誦。20世紀90年代末,電子詞典不單單是一個語言類學習的輔導工具,它涵括了不同學習階段的課程知識點,公式,更增加課外趣味性的知識。21世紀初,隨著網路的普及,電子詞典的內容可以通過網路下載完成豐富和更新。
第四代教育電子產品
21世紀初,攜帶型學習機正式上市。第三代教育電子產品時代,學習機已具雛形,但當時主要利用電視屏進行輸出和顯示,為成為大的趨勢。隨著技術的發展,學習機不僅擁有了電子詞典便攜的外形,更進一步增強了產品功能,支持不同學習形式和多樣化科目。功能強大、有些具備開放式操作系統、支持容量擴充、播放器等功能。
2005年,學習機較其他移動終端更注重學習資源和教學策略的應用。課堂同步輔導、全科輔學功能、多國語言學習、標准專業詞典以及內存自由擴充等功能已開始成為學習機的主流競爭手段。隨著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習機產品全面兼容網路學習、情境學習、隨身外教、單詞聯想記憶、在線圖書館等多種模式,以及大內存和SD/MMC卡內存自由擴充功能。
第五代教育電子產品
2011年,第五代教育電子產品——學生平板電腦上市。第五代產品的核心
技術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作為獨家擁有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的太奇Pad為第五代電子教育產品與四代後期的產品做出了嚴格的區分。各界專家認為四代後期的產品只是學習機的延伸,換而言之就是能上網的學習機。
第五代的劃時代意義在於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讓孩子不再把教育電子產品作為一個教輔工具
更多的是開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學習會學習。太奇Pad的問世改變 了孩子學習的模式。
太奇pad將個體學習方式轉變為「校園般」的互動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問題的解答,真正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太奇pad這項技術的意義不僅在於劃分ELP時代,更重要意義是改變ELP個體學習的模式,為教育信息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教育電子產品第五代四大標准
教育電子產品第五代戰斗機,以黃岡中學網校出品的太奇Pad為代表,需在「硬體配置」「學習平台」、「資源體系」、「學習服務」四大方向達到以下標准:
第五代標准一: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
第五代標准二:領先ipad的硬體設備
第五代標准三:成體系的黃岡中小學課程
第五代標准四:24小時學習答疑
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
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是黃岡中學網校推出的太奇Pad的核心技術,也是第五代的標志。
1、讓學生不再為孤獨而茫然。
學習機以及一些號稱「平板電腦」但實際是學習機配置的教育電子產品,由於其技術的限制、平台的落後,學生只能在孤獨的環境下進行個體的學習。這種單向灌輸的學習方法,違背了人的社會化天性,學生使用時會感覺孤獨寂寞,導致無心學習使用,難以達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的目的。直至今天,市面上主流的教育電子產品仍是如此。太奇Pad借鑒3D虛擬技術和網路交互功能,獨家研發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將真實的校園課堂場景通過3D模式呈現,在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中,孩子以自己設計的虛擬人物形象進入平台學習,完全與真實的課堂情景類似,充分營造學習氛圍,學生在享受黃岡中小學名校名師教學的同時,可以和夥伴們在線溝通,還可以和黃岡名師討論交流,讓學生徹底告別孤獨學習時代,幫學生找回真實校園內的快樂。
2、讓學生不再為枯燥而厭煩。
太奇立志要讓學生象喜愛游戲一樣喜愛學習,太奇PAD充分吸收了信息化技術、網路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讓孩子在游戲般的場景中進行學習。太奇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將真實的校園課堂以3D形式模擬出來,將各種教學課程、學習功能、學習資料3D方式呈現,學生在猶如游戲般的界面中學習,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此外為每個學生配備了3D虛擬學習伴侶,一方面虛擬學習伴侶隨時獎勵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為心情、狀態等,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聽取課程、回答問題、完成作業、參加考試等方式賺取「太奇幣」為學習伴侶成長晉級,這種寓教於樂的激勵方式符合廣大學生的天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信息化時代帶來的學習樂趣,讓學生特愛學習。
3、讓學生不再為疑難而困惑。
太奇pad不但提供給學生的是黃岡中小學教學資源和出色的產品,並且提供給學生的還有全方位的服務。太奇充分整合黃岡中小學資源,學生不但可以實時學習黃岡中小學網校的課程,學習疑難問題可以隨時獲得黃岡中小學老師解答,並且還配有專門的學習指導師隨時隨地跟蹤學生學習情況,指導學習方法,提供心理咨詢等。讓學生徹底擺脫被疑難所困惑、無人可溝通的學習狀況,全方位為學生的學習保駕護航。
24小時黃岡中小學名師答疑服務
第5代教育電子產品是種產品更是一種服務,教與學雙方的互動更為重要。作為知名教育機構出品,太奇Pad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全程學習跟蹤:跟蹤每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科疑難解答:黃岡一線老師在線回答學生的各科疑難問題。學法指導: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並靈活應用於日常學習中。心理輔導: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與父母, 老師同學相處的煩惱以及學習興趣低,焦慮,緊張等心理問題。所有服務一應俱全,用專業的服務關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高於國際標準的硬體配置
國內市場眾多自稱為「學生平板電腦」的產品大都屬於能上網的學習機。所以作為第五代教育電子產品的開創者——太奇Pad的硬體配置是唯一達到甚至是領先蘋果Ipad配置的學生專用電腦。太奇Pad採用NvidiaTegraⅡ 1GHz雙核處理器,學習課程流暢穩定;採用Android系統,操作更簡單;採用1366X768高分辨多點觸控電容屏,時尚超炫的完美體驗,學生閱讀學習不傷眼;200萬像素攝像頭,隨時記錄感動瞬間;10小時超常續航時間,移動學習更方便;3G、WiFi高速便捷聯網。

『肆』 蘋果平板air和air2有什麼區別

air和air2有什麼區別:
1、Air2比air要薄一些:
iPadAir:240×169.5×7.5毫米(9.4×6.6×0.28英寸);蜂窩數據版重量478克(1.05磅),WiFi版重量469克(1磅)。
iPadAir 2:240×169.5x6.1毫米(9.4×6.6×0.24英寸);蜂窩數據版重量444克(0.98磅),WiFi版重量437克(0.96磅)。
2、性能:代際躍升
正如預期的那樣,新Air 2的運行速度比前代產品有所提升,其幅度或許比人們預期的還要大。這得益於Air2所採用的A8X晶元組(原版Air採用的是64位的A7X晶元組),它跟iPhone6和6 Plus所採用的A8晶元一樣,只不過時鍾頻率更高。
蘋果一向對其晶元組的詳細信息守口如瓶,不過該公司稱Air 2的中央處理器(CPU)和圖像處理器(GPU)分別比原版Air快40%和250%。這意味著Air 2的處理器性能和圖像性能分別是原版iPad的12倍和180倍,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蘋果還給Air 2配備了M8運動協處理器和氣壓計。M8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用戶的步伐和運動數據——用戶拿著iPad時不太可能進行運動鍛煉——不過,它分擔了中央處理器的工作,這有助於提高電池續航時間,並能夠提升地圖定位的精度。
3、相機:照相和攝影功能得到改進
在相機方面,iPad一直落後於同期的iPhone——盡管從技術上說,iPad擁有更多的空間來安放更大的鏡頭——Air2仍然存在這樣的情況。
Air 2升級到了800萬像素、f/2.4光圈的iSight後置攝像頭,這都比不上iPhone5S的800萬像素、f/2.2光圈攝像頭,更不用說iPhone6和6 Plus在相機方面所做的更大改進了。不過,相較於原版Air的500像素、f/2.4光圈攝像頭,這仍然代表著一次升級。
跟Air一樣,Air 2可以錄制1080p的全高清視頻。不過,蘋果新推出的視網膜屏幕版iMac並不支持4K解析度的視頻錄制。此外,Air 2還支持120fps的720p視頻攝錄和延時拍攝功能。不過,令人失望的是,Air 3並不支持光學防抖技術(OIS),所以手穩才能拍出最好的效果。

『伍』 2020年之後iPhone會用上哪些黑科技

2020年之後iPhone會用上哪些黑科技?
騰訊數碼[微博]文心2016年10月27日15:05
我要分享
[摘要]雖然目前貌似智能手機技術的發展速度已經大大放慢,甚至停滯,但未來數年將有更多黑科技應用到智能手機上,向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騰訊數碼訊(文心)Macworld刊文討論了iPhone 9(2020年)及之後未來數年智能手機技術的發展。隨著時間日趨指向「遙遠的未來」,相關預測將越來越多地基於猜測,其中許多預測也許永遠都不會成為現實。

電池和能源發展
智能手機技術快速發展、不同廠商以及不同代際產品之間體驗差別很大的時代已成為過去時。智能手機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剛發布的新手機與上年發布的手機之間差別很小,因此用戶換購新機的動機不強烈。目前的智能手機已經「足夠好」。

智能手機最有發展潛力的領域——也是迄今為止最被忽略的領域之一是電池續航時間。電池技術在發展,但智能手機廠商也在不斷地提升顯示屏解析度,採用處理能力更強大的處理器——這都增加了能耗,同時為了追求機身輕薄而不斷減小電池尺寸,這方面尤以蘋果為甚。
Macworld預計,未來數年電池續航時間將受到手機廠商和消費者更多重視。部分原因是手機的輕薄和速度已經能滿足用戶需求,部分原因是一些很酷的電池技術已經適合應用在智能手機中。
堆疊電池單元
蘋果為12英寸MacBook開發的電池技術——波狀、分層的電池單元堆疊在外殼中,以充分利用空間,可以在不變,甚至縮小的空間中獲得更大電池容量。一直有傳言稱蘋果將把這一技術用於未來的iPhone。
由於工程師在設計產品時無需考慮固定的電池形狀,這一技術甚至會促使iPhone整體設計發生重大變化。雖然智能手機已經相當成熟,但一家大膽的手機廠商這樣做未必是完全不可能的。
鋰-空氣電池
未來數年電池容量和效率肯定會提升,尤其是在鋰-空氣電池取得成功的情況下。《自然》刊文解釋稱,鋰-空氣電池使用壽命遠遠長於目前智能手機廣泛採用的鋰離子電池——雖然尚存在一定技術問題,前者使用壽命可能達到後者5倍。
運動充電
運動充電等技術提供了不同思路。多年前運動充電原理就被應用在許多手錶中,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在開發Apple Watch時曾考慮這一技術。運動充電利用用戶運動時的動能對電池充電——傳統模式是機械手錶利用用戶手臂的擺動上發條,可穿戴手機充電器採用相似的方法,用戶每走5000步可以使手機電池續航時間平均延長1小時。
運動充電技術尚需改進才能被大眾所接受。如果這一技術能整合在手機中會更好。另外,運動充電技術能收集手機放在口袋或包包中時小幅度運動的能量至關重要,總不能要求用戶一直將手機拿在手中吧。

太陽能
在可預期的將來可以與傳統電池充電技術相輔相成的另外一種技術是太陽能發電。Sunpartner Technologies已經開發了一款非常輕的手機外殼,能利用光發電。它既適用室內燈光也適用於自然光,不過在自然光環境下表現更好。在合適的環境中,這一技術能夠將手機電池續航時間延長10%-15%。
當然,蘋果一直承諾採用清潔能源,2015年獲得的一項專利表明蘋果在將這一戰略付諸行動。專利申請材料表明,蘋果計劃未來在智能手機觸摸屏下面集成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在白天時會給電池充電,用戶無需再把手機插入電源充電。這真是一舉兩得,不僅保護了環境,還方便了用戶。
太陽能電池服裝

即使在手機中集成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的表面積還是太小了。讓用戶穿上太陽能電池服裝如何?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智能纖維」,用於製作能在白天利用太陽能發電並存儲電能,然後給移動設備充電的服裝。
太陽能電池服裝要進入主流市場,還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其中之一是,使用的染料對環境不友好,包含有可能有害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但是,再過數年,我們真的可能穿上這樣的太陽能電池服裝。美國一名高分子科學教授估計,首款商品化太陽能電池服裝將於未來約5年後問世,很可能首先用於軍事和戶外用途。
能量收集
能收集手機以無線電波(無用的電波,而非起通信作用的電波)形式散發的能量的技術已經存在,而且能把收集的能量重新輸送到電池中。這不是一種長期解決方案:收集率不可能達到100%,還是會有部分能量以無線電波的形式消耗掉了,而且內部元器件和顯示屏都需要消耗大量電能。
目前的實驗表明,這一技術對電池續航時間的增加幅度非常小,不會改變用戶體驗,對普通用戶缺乏足夠吸引力。但是,我們可以設想未來10年後的iPhone同時採用上述3種技術:收集用戶身體運動產生的動能、收集環境光線以及手機散發的無線電波的能量,屆時電池續航時間將不再讓用戶擔憂,也許手機電池就可以「自立」了,用戶將無需再給手機電池充電。
物理設計
iPhone是一款嬌貴的產品,用戶在使用時通常小心翼翼:要麼給它配上結實的保護殼,要麼冒著從口袋中掏出手機時掉到地上的風險。
鑒於2020年時可能用於iPhone的多種未來派材料,這種狀況可能會發生改變。以下的設計進展使iPhone 9及之後的型號比用戶想像的更結實,外觀設計也將出現一些有趣的變化。
藍寶石玻璃
iPhone顯示屏採用被稱作大猩猩玻璃的材料,結實程度遠高於普通玻璃,但是,即使如此,在摔到地上時,iPhone顯示屏也會出現裂紋,甚至破碎。藍寶石玻璃屏幕更結實,Apple Watch顯示屏就採用了藍寶石玻璃。蘋果現在可能有意將藍寶石玻璃用於iPhone中。
此前曾有傳言稱蘋果在亞利桑那州投資了一家藍寶石玻璃工廠(每年能生產2億塊5英寸iPhone屏),計劃依靠這家工廠提供藍寶石玻璃屏幕,不過這一傳言破產了。最近有媒體報道稱,蘋果代工廠商富士康加緊在中國台灣地區建設藍寶石玻璃工廠,投資金額達到26億美元。
變色龍設計

Yanko Design曾提出一個瘋狂的概念:可以像藍牙耳機那樣夾在耳朵上的智能手機,而且能根據用戶臉色改變顏色,從而達到隱形目的。
雖然目前這還只是個概念,不過卻受到用戶青睞。
曲面設計

Patently Apple 2016年8月刊文稱,蘋果申請了在側邊顯示虛擬按鈕的曲面玻璃iPhone專利。如果報道屬實,它可能與傳言中新款MacBook Pro的OLED觸控條相似。
專利申請材料中的圖片還顯示,未來iPhone將採用與三星Galaxy S6 edge和S7 edge相似的曲面玻璃屏。這提高了有關蘋果計劃對iPhone設計進行重大修改、迎接iPhone問世10周年傳言的可信度。
蘋果設計必須不同於三星,以防止被認為抄襲三星設計。過去10年,大多數手機都在某種程度上抄襲了iPhone設計。蘋果生產這樣的iPhone不存在問題,因為這些專利表明,它有權利生產這種設計的手機。
Project Phire
以大猩猩玻璃聞名的康寧,2015年初公布了代號為Project Phire的超硬復合材料,應對藍寶石玻璃日益逼近的威脅。
康寧總裁季可彬(James Clappin)向投資者表示,「我們去年曾表示,藍寶石玻璃具有優異的防刮劃性能,但在跌落時會出問題。因此我們開發了一種新材料,具有大猩猩4玻璃的超強抗破壞和跌落性能,而防刮劃性能接近藍寶石玻璃。」
蘋果從未討論iPhone屏幕使用的材料,但是,供應商競相提供最好、最耐用的屏幕玻璃,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石墨烯
部分型號Apple Watch和所有型號Apple Watch Series 2都採用了藍寶石玻璃,Project Phire似乎處於開發的後期階段,但我們將迎來更科幻的材料。
石墨烯是不同於石墨的物質。它是人類已知最薄的材料,厚度只相當於人頭發絲直徑的約一百萬分之一,卻可能是強度最高的材料——是鋼鐵的100倍,它還具有優異的導電性能——導電能力是銅的1000倍。此外,它幾乎是透明的。
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受到科技產品製造商青睞。最顯而易見的是,它可以用來生產耐用性極高的屏幕或設備任何部分的保護性材料。另外,石墨烯可以取代處理器晶元中的硅,用來生產更高效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粘彈性材料
除屏幕外,iPhone其他部分也將迎來耐用性更高的新材料。
專利申請材料顯示,蘋果正在開發一種粘彈性材料。iPhone將被這種材料包裹著,抗跌落性能將大幅提高。這一專利還可以用於蘋果所有移動設備和筆記本,但顯然將首先用於iPhone。
柔性iPhone
蘋果2015年1月獲得一項專利,表明它在考慮生產一款柔性iPhone——本文不討論可彎曲的iPhone。
專利表明,通過使iPhone採用柔性設計,蘋果可以「釋放」新的控制方式,例如,用戶可以通過以特定方式彎曲機身開啟一款應用,或利用iPhone的柔性控制游戲。雖然聽起來有些不靠譜,但這是一個迷人的概念。
另外,採用柔性設計的iPhone應當具有更高的抗沖擊能力,因此也更加耐用。
防水能力

2015年12月公布的一項專利申請材料表明,蘋果將採取一種奇特但有趣的解決方案,解決過去一直困擾iPhone的浸水問題(以後應當不會了,因為iPhone 7具備IP67級別防水能力):使水通過揚聲器格柵流出iPhone機身。
有趣的是,蘋果已經在Apple Watch Series 2中採用類似技術。
屏幕技術進展
屏幕是iPhone的中心,用戶通過屏幕與iPhone溝通。過去,iPhone屏幕解析度在智能手機中一貫不是最高的,但它們顏色鮮艷,反應靈敏,蘋果還為屏幕增添了新特性,例如3D Touch和Night Shift。
以下是Macworld對未來數年iPhone屏幕發展的預期。
柔性或曲面屏

《日經新聞》刊文稱,蘋果將於2017年秋季發布3款iPhone,其中的旗艦機型將配置曲面OLED屏,三星S7 Edge和Note 7等競品已經採取這種設計,它有助於在不增加手機尺寸的情況下增加顯示面積,手機可以在屏幕側邊顯示通知。
《日經新聞》的消息人士說,「明年發布的iPhone將有一款4.7英寸型號、一款5.5英寸型號,另外一款高端型號配置5.5英寸或尺寸更大的顯示屏,顯示屏會彎曲到兩個側邊。」
正如《日經新聞》報道的那樣,曲面OLED屏幕是三星「特產」:如果蘋果選擇這樣的設計,會出現一種有趣的情況:三星會向蘋果供應曲面OLED屏幕、培育Note7殺手嗎?
蘋果9146590號專利描述了「配置圍繞式顯示屏的電子設備」,稱曲面屏能顯示更多內容,而無需增大設備尺寸。雖然專利提及「柔性顯示屏組合體」,但值得指出的是,這並非一項與可彎曲顯示屏有關的專利。
但是,中、長期不排除iPhone配置真正柔性顯示屏的可能性。東森新聞報道稱,三星在對工廠和裝備投資數十億美元,以期獲得蘋果新一代iPhone的屏幕訂單。多年以來,廠商一直在展示處於概念證明階段的可彎曲顯示屏。
Macworld認為,真正的可彎曲顯示屏要到2010年代末才會普及,尤其是在蘋果對更新成功產品設計相當保守的情況下。
3D顯示屏
據中國台灣地區《經濟日報》報道,近期內iPhone可能用上3D顯示屏,蘋果供應鏈合作夥伴宸鴻科技在從事一個與「裸眼3D顯示屏」有關的項目,不要求佩戴專用眼鏡就可以觀看3D內容。每次看手機都必須佩戴一副專用眼鏡是令人掃興的。
全息技術
但3D畢竟有些過時了,人們希望蘋果再向前邁一步,為iPhone配置全息顯示屏,不過,用戶也許需要等上一段時間。
目前用戶已經能利用智能手機體驗基於眼睛追蹤技術的「全息效果」。雖然這不是我們期望的,但也相當有趣。
無邊框設計

2016年5月17日,蘋果申請了採用無邊框設計設備的專利。未來,肯定會有引人注目的無邊框設備問世。
名為馬里克·韋德里奇(Marek Weidlich)的設計師發布了採用無邊框設計的iPhone渲染圖。這或許意味著蘋果仍然在智能手機領域創新。
2014年5月,蘋果獲得一項名為「帶有側邊顯示屏的電子設備」專利,這意味著未來的iPhone將配置側邊顯示屏。專利表明,未來iPhone的側邊顯示屏,是主顯示屏的擴展。
蘋果表示,側邊顯示屏可以用來顯示應用圖標,完成滑動解鎖功能,用於顯示音樂播放器控制選項、消息、主叫方ID、系統控制選項等。

在顯示屏中嵌入Touch ID指紋感測器

蘋果在研究把Touch ID指紋感測器嵌入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顯示屏中的技術,繼續推動這一技術的發展。事實上,蘋果早在2013年1月就申請了一項與在顯示屏中嵌入Touch ID指紋感測器有關的專利。
這一技術意味著用戶把手指放在顯示屏而非Home按鍵上就可以掃描指紋。目前尚不清楚這一技術是iPhone 5S中Home按鍵中指紋感測器的變形,還是將與觸覺反饋技術共同取代未來iPhone上的Home按鍵,並代之以在顯示屏上的虛擬按鍵。
這項專利描述了帶有指紋感知層的觸摸屏,可以為iOS設備增添先進的多用戶支持。例如,蘋果可以利用指紋感知顯示屏,只允許特定用戶打開一些應用,這對於那些有孩子的用戶非常有用。
另外,蘋果還可能讓顯示屏發揮更大作用。例如,顯示屏可以與鋼琴應用配合,教授用戶正確的指法。
不會誤觸的按鍵
觸摸屏誤觸很常見,有時讓用戶很是煩惱。未來數年開發者可能完全消滅這種情況。蘋果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
防錄相專利
2016年6月,蘋果申請了一項專利,通過紅外信號阻止用戶攝錄音樂會。這一專利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藝人對用戶在音樂會上攝錄節目的不滿。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會以怎樣的方式使用這項專利,但很顯然蘋果已經在考慮這一問題了。
分光器
2015年3月份蘋果獲得一項「帶有分光器的數碼相機」專利。蘋果的目標是開發一款尺寸小到能應用在iPhone中的分光器。目前,只有高端攝像機才使用分光器。
由於沒有採用分光器,iPhone的色彩准確度低於應有水平。
對於蘋果來說,分光器系統將是一大妙招,iPhone將能因此拍攝色彩更准確的高質量照片,尤其是在夜間。
超高解析度照片
蘋果似乎非常熱衷於提升iOS設備的相機性能,美國專利商標署2014年5月公布的一項蘋果專利表明,藉助光學防抖技術,能拍攝「超高解析度」照片的iPhone有望很快問世。
這項專利描述了一個系統,以略微不同的角度拍攝多張照片,然後整合多張照片生成一張「超高解析度」照片。

根據蘋果專利申請材料,設備不會以這種方式拍攝每張照片。用戶可以選擇開啟超高解析度模式,就像HDR(高動態范圍)和全景(Panorama)模式那樣。
多個傳言稱蘋果計劃近期推出支持這一特性的iPhone,有媒體報道稱這一特性能拍攝出成像質量媲美數碼單反相機的照片,將是iPhone歷史上幅度最大的相機升級。
可更換相機鏡頭
蘋果還在調查使iPhone相機能更換鏡頭的可能性。

2014年1月,蘋果獲得兩項專利,描述了在iPhone和iPad等設備上添加相機模塊的方法。當然,目前用戶已經能使用可拆卸的iPhone相機鏡頭,不過目前這些都是第三方廠商生產的配件。
安全和隱私
蘋果極其看重用戶的隱私,最近與美國聯邦調查局有關解鎖嫌犯iPhone的糾紛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但未來蘋果在這方面有哪些技術可用呢?
iPhone將能採集小偷指紋
蘋果2016年4月份申請的一項專利表明,蘋果在考慮引入一項安全特性,採集嘗試偷竊iPhone的竊賊的生物識別數據,例如指紋、聲音、照片或視頻。
出於協助識別和追捕竊賊的目的,這些數據將被傳輸到蘋果伺服器中。
這一特性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部分業內人士質疑它會被黑客、廣告客戶或執法機關用來「對付」用戶。萬一出現這種情況,蘋果對保護用戶隱私的態度會讓用戶安心。
人臉識別和虹膜識別
2014年12月,美國專利商標署授予蘋果一項與「利用人臉探測和識別控制個人計算設備」有關的專利。
目前,藉助Touch ID指紋感測器,用戶可以利用自己的指紋解鎖iPhone和iPad。但藉助這一專利,未來iPhone和其他設備可以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解鎖:用戶的臉將實際上成為密碼。
最近,中國台灣地區科技媒體DigiTimes預測,蘋果可能在2018年推出採用虹膜識別技術的iPhone。
8月末又出現相同的傳言,Digitimes刊文稱,中國台灣地區精材科技將為蘋果2017年款iPhone供應虹膜掃描儀,這將有助於大幅提升該公司明年營收。
其他公司可能先於蘋果推出採用這一技術的手機,DigiTimes預測三星今年下半年將在產品中應用虹膜掃描儀。但是,掃描虹膜真的比掃描指紋更方便嗎?不過無可否認的是,掃描虹膜更具有未來范兒。
攻擊探測模式
2014年3月,美國專利商標署公布了一項蘋果申請的專利,可以用來保護遇險的iPhone用戶。
這項專利描述了一項特性,綜合利用硬體和軟體開發一個集成在iPhone等智能手機中的應急服務請求系統。
利用iPhone的感測器,軟體能探測到用戶身處險境,例如人身攻擊或交通事故,並自動打電話求救。用戶可以預先設置一個聯系號碼,或利用iPhone的自動服務撥打報警電話。它也可以利用GPS探測用戶地理位置,撥打距離最近的聯系人。
為了避免報警電話受到不必要的騷擾,系統採取了許多措施,例如在打電話前發聲提醒。
價格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在購機時會獲得越來越大的優惠,但iPhone 9會免費送給用戶嗎?
這乍一聽有些荒謬,但並非是完全不可能的。用戶已經習慣於手機上的廣告——網站上、應用中和視頻中。如果用戶允許廣告客戶在更多地方發布廣告——例如鎖屏,可以免費獲得手機嗎?
雖然距離用戶以廣告換取免費智能手機「還有相當距離」,但這一主意也不是那麼荒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