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蘋果2代3.1.3在itunes里同步時按提示點了恢復沒想到手機就一直無法重新恢復軟體,錯誤代碼是1503
重新刷機用小雨傘試試 進dfu模式刷機
② 蘋果電腦是13寸好用還是15寸好用
您好,看您個人了,您喜歡哪個那個就好。您說的是pro的話肯定15好啦
多出來幾千塊又不是白花的。
不過電腦這玩意因你需求而定,如果你在乎便攜,不玩游戲,那選擇13寸就能夠滿足你,而且續航更長。
不過15寸只有2kg,對於這個尺寸的機器來說已經是非常輕了,而且擁有更高的解析度,雖然13寸也有2K顯示器但是觀感上來說15寸比13寸好太多了,15寸標配i7處理器,最低8G內存,高配擁有獨立顯卡選擇也是如虎添翼。總體來說15寸的RMBP才是蘋果電腦的最全面最傑出產品。
③ 創造自己的密碼——《列奧納多•達•芬奇傳》
當今社會有一種「知識無用論」,持這種觀點的人並不是認為知識沒有用,而是覺得「眼前的這些知識對我本身沒有用」,或者「有用是有用,但是我學了它現在用不上啊」。然而在列奧納多的眼中,即使是一堵染了污漬的牆也會其樂無窮。他說:「你能在牆上的圖案中發現各種風景,有山、有河、有岩石、有樹木……或者你還可以看到戰爭的場面和人物。」
有人說歷史上的偉大傑出人物一般是在真、善、美各自的方向做出貢獻。但只有列奧納多•達•芬奇這樣的人同時在真、善、美三個角度都做出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貢獻。
這本書的起點不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的那些舉世矚目的傑作,而是更令人震驚的現存的7200頁筆記。這本書帶著我們從解剖學、化石、鳥類、飛行器、光學、植物學、地質學、水流以及武器等方面來一點點了解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和科學家。讓我們一步步揭曉列奧納多•達•芬奇是如何從不同於常人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成為影響了世界500多年的跨界奇才和當今網紅的。
《列奧納多•達•芬奇傳》的作者美國著名傳記作家 沃爾族和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同時著有暢銷書《史蒂夫•喬布斯傳》、《富蘭克林傳》、《愛因斯坦傳》等。這一次他正是以列奧納多•達•芬奇的7200頁筆記以及他的生平和作品的新發現為基礎,就像講述老照片一樣,以敘事的方式向讀者一幕幕揭開列奧納多•達•芬奇神秘的面紗。
列奧納多•達•芬奇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他不僅是一位天才還是一位通才。世界上不乏有比他更深刻或邏輯性更強的思想家,還有很多思想家比他更加務實,但沒有一個人能在這么多的領域有如此的創造力。有些人是在某一領域的天才,比如音樂家莫扎特和數學家歐拉,但是列奧納多的才華跨越了多個學科,這讓他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共通與矛盾之處,他的好奇心驅兆如盯使他成為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大師級人物。
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代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一 正統教育帶給我們的思考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年4月15日出生在芬奇鎮,父親皮耶羅•達•芬奇與當地一位未婚的農家女生下了他。雖然身為私生子,但當時私生子在大家的眼中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甚至有人稱那一橡褲時期的義大利是「私生子的黃金時代」。列奧納多的父親也非常的愛他。
私生子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列奧納多沒有被送進正統的「拉丁語學校」。而是在一個被叫作「算盤學校」的地方學習了一些商業算術,有點像今天的技術學校。其他知識主要是自學成才。也許正是因為沒有接受過所謂的正規教育,他才免於成為傳統思維的追隨者,成為了實驗的信徒,最終成就了這樣一位大師。
他也在筆記里稱那些貶低他的人為愚人並進行了回擊:我自知僅憑未接受正統教育,就有自以為是者責難我非勤學之人。這些愚人啊!……他們自誇炫耀的並非自己的辛勞,乃是別人的成果。……僅憑我未從書本學習,他們就料定我會詞不達意——他們不知道,我所言之物無須借他人之說,蓋由親身體驗。
正是因為沒有接受過些正統教育,列奧納多免於被迫吸納中世紀那些陳腐的教條。列奧納多願意去挑戰自己接收到的知識,他用實驗驗證結論,有著對日常現象感到驚奇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而如今大多數人對於這些現象已習已為常,不再停下來思考。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想像力是推動進步的源泉。」把知識一下子灌輸給自己的孩子,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讓孩子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而且記住的東西並不是理解了這個知識點,這樣下去只會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沒有思想的機器人。
當今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也是一味的只是追求高分,考名牌大學,其他的都不要孩子管,這也造就了很多孩子「高分低能」,很多人「高學歷,低素質。」前陣子很出名的高鐵霸座男,在讀博士。他的行為與他的學歷所產生的脫節讓人感到詫異。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學歷是對學科教育的驗證,本身並不能體驗素質。高考分數也只能反映你的學科能力,並不能反映任何道德品質問題。
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改,比如說自己的孩子喜歡看一些書籍,那麼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在看書這方面教給孩子一些技巧,孩子要是喜歡英語,那麼就讓自己的孩子看一些有意義的英語電影,如果父母能夠這樣做,孩子就會對事物有更多的了解,對與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不是一味的去參加興趣班,看別人報什麼班,我們的孩子也必須報,針對孩子教育,我們不推崇「趕鴨子上架」的教育觀,而是要學會「量體裁衣」,根據孩子的天賦和能力來選擇教育起點。不要一味的要求分數而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展。
第二 時刻保持好奇心,為求知而求知
並非所有的知識都需要用,求知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列奧納多小時候,有一次他走到了一個黑黑的山洞口糾結著要不要進去。他驚訝地站在那裡看著那個巨大的洞口,他屢次探身想看看裡面有什麼,但是裡面一片漆黑,他又很害怕,最終他的好奇心驅使他走走進了山洞,他發現在洞壁上的鯨魚骨化石。他將這些都一一記錄在筆記上,並切還增加了很多對化石層的描述。列奧納多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入山洞不僅帶來了科學發現,還激發了他一系列的想像力,這些在他後來的藝術品中也都一一的呈現出來。
鯨魚骨化石的發現引發了列奧納多後來對於水流的極大熱愛。他通過研究水成為了米蘭水利工程師,改道運河、排水工程、灌溉系統,在筆記中規劃佛羅倫薩應該借簽米蘭的經驗。
列奧納多的筆記讓我們震驚不已,待辦清單更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其中的一頁筆記中記下了這樣一句話:「描述啄木鳥的舌頭」。在這里先科普一下啄木鳥的舌頭比喙長出三倍,在不用的時候是回縮到頭部的,就像軟骨一樣穿過下頜,環繞過頭部,向下彎曲,進入鼻孔中固定。這樣的結構在啄木鳥撞擊樹皮的時候可以起到保護大腦的作用。這個信息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用,對於列奧納多•達•芬奇也是如此,而他在自己的待辦清單上列出此項只是因為好奇,純粹的好奇。而記錄這項待辦事項時列奧納多已年逾古稀。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最希望教給女兒的就是好奇心。他說:「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不是顯而易見的,希望女兒去探索。我希望她無論做什麼,都能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做得更好。世界大部分的變化變革是一直有人在問為什麼不能做得更好。我覺得這種價值觀對她是有益的,在這過程中我也會教她說中文。」
弗朗西斯·培根說「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天才,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當我們對某個物體或者某件事情覺得好奇的時候,才會想方設法去了解、去探索以得到可以滿足自己好奇心的答案,所以說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
有人因為仰望星空而不幸落井,他叫泰勒斯;有人因為過分言論而慘遭處死,他叫蘇格拉底;有人因為藐視教會而老年被禁,他叫伽利略;有人因為堅持真理而命喪火刑,他叫布魯諾;有人因為過度實驗而輻射致死,她叫瑪麗居里……這些人,都擁有著一顆足夠強大的好奇心,他們願意為此付出一切。
史蒂夫喬布斯對字體的探索可以作為一個經典的例子。他最初對字體感興趣,於是便參加一個看似毫於用處的排版課程,然後發展了他的設計認知。之後,在市場上,這種設計認知成為蘋果電腦和蘋果公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創意來源於將兩個已有的想法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組合。
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就是一個固步自封的人,也是一個被社會所淘汰的人。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忽略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值得注意的事物和現象,雖然這樣的人生很輕松,但卻是難以取得成就的。
對事物的好奇心是很多科學技術發現以及人類發展超前性背後的一個重要因素。好奇心對於人類是一個重要的推動。我們隨時都可以開始專注於對好奇心本能的培養。這需要做到全神貫注的練習,對你此刻所處的環境充滿好奇。並且要對你通常忽略的事物產生好奇心,不要固守成規,你才能控制和充分利用你的好奇心來完成未知的探索。
第三 適度的拖延需要付出努力
關於拖延我想大多數人都是無師自通的,但像列奧納多這樣的拖延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1477年,25歲的列奧納多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他並不成功,在他30歲去米蘭之前,五年時間里只接到了三份訂單。這少的可憐的三份訂有一份從來沒動過筆,其他的兩份也都是半途而廢。
1481年3月,29歲的列奧納多受聖多納托修道院委託創作《博士來拜》。但在當時大家都對列奧納多的工作習慣有所了解,都知道他容易半途而廢,為了能夠使列奧納多按時交付畫作,修道院還精心設計了一份合同。讓列奧納多自己先支付「顏料、金料和其他相關費用」,作品必須在三十個月內完成交付,否則列奧納多完成的部分就會被沒收,不予補償等等。即便是這樣列奧納多在創作過程中還是出了問題而停止了。列奧納多在後來的筆記里寫到「無論是四肢、手或手指,同一個人物身上不要重復相同的動作,在一幅畫中也不要重復同樣的姿態」。這是列奧納多對自己作品的極高的要求,另外列奧納多對光學的執著也使這幅作品的難度更進一步增加。列奧納多未完成這部作品的最根本原因是:他更喜歡構思,而不是執行,比起專注當下,他更容易被未來所吸引。
同一時期開始未能完成的另一幅作品《荒野中的聖傑羅姆》有一個令人疑惑的細節。列奧納多1480年開始繪制這幅作,但是這幅畫中的有關解剖學的知識是他後來才學的,有的還是1510年以後學的,在這期間他繪制人物的胸鎖乳突肌都是錯誤的一塊,而1510年後列奧納多繪制人物的胸鎖乳突肌才是正確的兩塊,而這幅《荒野中的聖傑羅姆》的胸鎖乳肌確也是兩塊。
後人經過紅外線分析的結果發現,這幅畫原來的底稿上也是錯誤的,「在完成最初的人物勾勒的二十年後,畫中聖傑羅姆造型的一些重要部分才被添加上去。」解開這個迷團的意義是說明列奧納多半途而廢的不良記錄並非僅因為他不想畫,而是想讓它們更加完美,所以他才一直把它們帶在身邊,不斷的完善。這兩幅畫雖然都沒有完成,但它們的開端顯示出當時的列奧納多已經開創出一種新的繪畫風格:就是用敘事甚至肖像來展現人物心理活動。
當然也包括那幅舉世矚目的作品《蒙娜麗莎》,那是列奧納多的巔峰之作,因為他早在1503就開始繪制這幅作品,那時他又回到了佛羅倫薩。但是直到1506年回到米蘭時,這幅作品還沒有完成。實際上,在第二次回到米蘭的那段時間,列奧納多一直把它帶在身邊,不斷進行完善,隨後在羅馬的三年中依然如此,到最後一段人生歲月中,他還把這幅畫帶到了法國,不斷的潤飾,直到1517年列奧納多在法國去世的時候,這幅《蒙娜麗莎》仍然還在他的工作室里被修改著。
列奧納多的拖延是付出努力的。是他理想中的最後結果一定要是完美無缺的,是他為了驗證事實不惜花數年、甚至數十年鑽研的結果。他總是在為自己創作,去尋找更多的可能性。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是決定了他在很多方面的表現,一方面列奧納多是一個永不滿足,永遠想要追求更完美的人,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正式這種對於藝術和科學永不滿足的追求,才讓他能夠在繪畫和科學上不斷的進步,做出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即使是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也讓後人如痴如醉的不斷研究,從中受到的啟發,遠勝過了為了完成而完成的作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列奧納多對於完美近乎偏執的追求,將人類整體對於藝術的理解帶到了新高度。
毫無疑問, 列奧納多是一位天才,而且是與牛頓、愛因斯坦一樣站在人類天才的最頂峰。但在這本書中,艾薩克森揭示了一個與我們印象中不一樣的「天才」,列奧納多天才的「密碼」。
不像牛頓和愛因斯坦這種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列奧納多的天才相對更加親民一些,他曾努力學習過拉丁文和數學,但並沒有達到滿意的結果,他的研究成果也有眾多失敗之處。由此可見,達芬奇並不是那種超高智商無可比擬的天才,他的成就是天才加努力得來的,換句話說,他的「天才」是可以學習的,比如
何持好奇,不斷好奇;為求知而求知;保持孩童般的驚奇;勤於觀察;始於細節;見所未見;窮追到底;興趣廣泛尊重事實;適度拖延讓完美成為美的敵人;視覺化思考;突破局限;挑戰不可能;放任幻想;為自己創造,而不僅僅為了客戶;團隊協作;列出任務清單;在紙上做筆記;擁抱神秘。
以上就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創造力密碼,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向列奧納多•達•芬奇學習,創造出自己的密碼。
④ 蘋果電腦序列號字母含義
機型。蘋果電腦序列號,有時也指機器碼,是有些軟體為了防止盜版,採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蘋果官方宣布M開頭是正常零售機、N開頭是官換機、F開頭是官翻機。
⑤ 這台2015年買的蘋果筆記本 現在還值多少
按照您所說的2015蘋果筆記AR現在大約能知道3000塊錢左右,因為這這款的話他是非常好的,所以那保值率也是特別高。
⑥ 蘋果筆記本電腦怎麼查序列號
蘋果筆記本電腦查序列號的具體步驟如下:
我們需要准備的材料分別是:蘋果筆記本電腦。
1、首先我們打開自己的電腦,進入到電腦的主頁面。
⑦ 蘋果Mac Book pro 13.3英寸筆記本是多大
蘋果Mac Book pro 13.3英寸筆記本的顯示屏幕為13.3英寸,13.3英寸指的是屏幕對角線的長度,一英寸=2.54厘米,即對角線長度為33.8cm。13.3英寸屏幕的長度為31.4cm,寬度為21.9cm。
MacBook Pro 13.3英寸的電腦尺寸為:
高度:1.8 厘米 、寬度:31.4 厘米 、深度:21.9 厘米 (8.62 英寸)、重量:1.58 千克 (3.48 磅)。
MacBook Pro是蘋果公司於2006年1月11日由史蒂夫·喬布斯在MacWorld 2006大會上發布的筆記本,用來取代PowerBook G4產品線。MacBook Pro與新iMac(酷睿)同為第一款轉換為英特爾核心的產品。
(7)1503蘋果電腦擴展閱讀
蘋果電腦是蘋果公司開發上市的一種產品,蘋果公司原稱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庫比提諾,核心業務是電子科技產品,目前全球電腦市場佔有率為3.8%。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最知名的產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電腦、iPod數搭激嫌位音樂播放器、iTunes音樂商店和iPhone智能手機,它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蘋果公司於2007年1月9日舊金山的Macworld Expo上宣布改名。
蘋果在2006年10月24日發布了使用Intel Core 2 Duo處理器的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2009年6月8日發布了外形全新設計的「Unibody」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2012年WWDC上,蘋果全知手球營銷高級副總裁(SVP, Worldwide Marketing)鉛爛菲爾·席勒發布了配備Retina顯示器並重新設計的第三代MacBook
Pro,它的解析度高達2880x1800,220ppi。厚度僅18mm。並在此後取消17英寸產品線。2013年末,Apple更新了Macbook
Pro系列,僅餘下一款Macbook Pro 13"沒有配備Retina顯示器,但它是目前為止最後一款可以自行更換內存條(RAM)和硬碟的筆記本電腦型號。2016年10月28日,加入Touch Bar的新款MacBook Pro發布,售價13888元起。2018年7月12日,新版MacBook Pro發布,2018款MacBook Pro全系配備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配合True Tone技術的屏幕和Apple T2晶元,用戶體驗有了顯著提升。
⑧ 蘋果a1503指的是什麼版本
蘋果a1503是移動版,可用移動4G網路。
•運旁 A1530 型號*:UMTS (WCDMA)/HSPA+/DC-HSDPA (850、 900、1900、2100 MHz);GSM/EDGE (850、900、1800、1900 MHz);TD-SCDMA 1900 (F)、2000 (A);TD-LTE (頻段 38、39、40)
旁空橡所虧毀以從上可以看出:A1530 支持移動4G
⑨ 蘋果筆記本電腦所有的型號
去官網看唄
⑩ 二手蘋果筆記本電腦 A1465. 2013款沒怎麼用,電腦八九層新,能賣多少錢
8成新大概值730美刀,也就是5000人民幣左右。 2013的A1465性能偏差,處理器性能不及兩年前的MBA,雖然續航和顯卡提升顯著,但是有電池老花快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