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蘋果設備 » 蘋果電腦發布會總結
擴展閱讀
蘋果電腦的無線網路密碼 2025-07-08 07:45:25
看看電視直播軟體手機版 2025-07-08 07:34:06
安卓手機桌面小軟體教程 2025-07-08 07:29:56

蘋果電腦發布會總結

發布時間: 2023-04-29 09:55:45

⑴ 「蘋果發布會」2022蘋果春季發布會 全內容總結

大家好,我是大衛呆。

2022年3月9日凌晨2:00。蘋果召開了春季發布會。

發布了大量好玩又有趣的東西。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看看,都有什麼新產品。說句題外話。蘋果開發布會能不能稍微早點兒?考慮一下中國的用戶?

這次蘋果發布會的開場有一種迪廳的感覺。

各種彩色的線條來回穿梭,然後CEO庫克登場。首先介紹的是,「Apple TV+」。

不過內容都是一些歐美的電影,這次又加入了新的棒球內容,跟裂頌我們的關系不大就略過了。

接下來是iPhone 13和13 Pro的新配色。

其中iPhone 13 Pro的新顏色叫做蒼嶺綠色,其實就都是綠色,本周五接受預定,3月18號正式銷售。

接下來登場的是新一代iPhone SE。

搭載了和iPhone 13一樣的A15 CPU,外觀很像iPhone 6s。共黑、白和紅三種顏色。

4.7英寸視網膜屏幕。支持指紋解鎖而不是面部識別。

這個也和iPhone 6 S一模一樣。我怎麼感覺就是用 iPhone 6s的模具改了改。

同樣支持5G網路,12,00萬像素攝像頭。

售價429美金起,本周五接受預訂,3月18號正式發售。

然後登場的是新一代iPad Air。

有趣的是,在介紹中竟然出現了元神的畫面。

這次的iPad Air搭載的是更為強大的M1 CPU,並不是A15。

前置攝像頭12,00萬超廣角支持iOS 15新加入的人物自動居中功能。

iPad Air同樣也有帶5G的版本。

支持第二代蘋果手寫筆,USB-C介面,而不是雷電介面,而且介面的傳輸速度是之前的2倍。

一共五種顏色。售價599美元起,提供64 GB和256 GB兩種配置。

有Wi-Fi版本和5G的版本可選。

接下來出場的是新CPU,在M1,M1 Pro和M1 Max的基礎上又增加了M1 Ultra。

具有1140億個晶體管。

從介紹看基本上相當於兩個M1 Max CPU連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有兩倍M1 Max的性能,蘋果真有你的簡直太殘暴了。

具備恐怖的128 GB的統一內存。

20個處理核心和64個圖形處理核心。

性能和能耗,再次碾壓談弊PC上的CPU。如果能用這樣的CPU去玩「艾爾登法環」會不會非常爽,但可惜的是好像沒有蘋果的版本。

接下來是全新產品,Mac Studio和Studio Display。

Mac Studio看上去非常的小,放到桌子上也不會佔用太大的空間。

背面4個雷電介面,一個10Gb的乙太網介面兩個USB介面,1個HDMI介面和一個耳機介面。支持Wi-Fi 6和藍牙5.0。

正面有兩個USB-C介面,還有一個讀卡器介面,而M1 Ultra的版本是兩個雷電4介面。

性能方面更是碾壓之前的所有蘋果電腦

電腦顯存高達48GB。

M1 Max的版本是64GB統一內存,而M1 Ultra的版本統一內存高達128GB。

搭載8T的固態硬碟。

M1 Ultra的版本可以同時播放18條8K的視頻。如此殘暴的性能自然並不是針對普通家庭用戶,更多的是面向各種需要圖形處理的專業人士。

當然,如果你不差錢也可以買一台回來爽爽。只是蘋果系統上的 游戲 比較少。

接下來介紹的是Studio Display也就是配套的顯示器。

27英寸5k視網膜屏幕。

總之就是非常非常出色的顯示器。

而且內置A13仿生晶元,配備12,00萬像素廣角攝像頭,支持人物自動居中。

配備了錄音棚級的麥克風和高保真揚聲器。

不知道,這個顯示器能不能連接到PC上,如果可以的話用它來打 游戲 和看片應該非常的爽。具備三個USB-C介面和一個雷電介面。

雷電介面可以用於連接蘋果筆記本電腦,同時具備顯示輸出和給筆記本電腦充電的含源族功能。

Mac Studio的M1 Max CPU版本為1999美元。

M1 Ultra版本為3999美元。

Studio Display顯示器價格為1599美元,相關配件需要單獨購買。

3月18號正式發售。

最後還賣了個關子,Mac Pro今天並沒有發布新品,說以後再談。

以上就是這次蘋果發布會的所有內容,希望能夠來個關注和支持一下,謝謝大家,拜拜。

⑵ 被捧上了天的蘋果2022年春季發布會,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就在20202年的3月9日凌晨,蘋果召開2022年春季發布會,這次發布會,被很多吃狗糧的自媒體作者捧上了天,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我認真地看了幾遍這個發布會的視頻回放,發現其實沒有一些狗糧一族長篇或慶大論吹捧得那麼玄乎,雖然蘋果的新品在性能上有所提升,但是沒有帶來什麼特別的亮點。

蘋果13還是之前的那些老貨,沒啥好說的,也就那樣:配置一般,性價比不高。這次發布會庫克遵守了一貫的「 科技 以換殼為本」的傳統,把iPhone的外殼換換顏色,就變成了新款,比如說這次發布會推出的iPhone 13的墨綠色版本悄然而至。

其實我看了整個發布會,搭載了最強 Mac 電腦晶元的M1 Ultra才是發布會一個比較大的亮點。這是把兩顆晶元弄到一起的一個晶元,性能提升不少,估計發熱量也會很可觀。

不過說實話,如果大家要買伍瞎Pad,我還是建議買國產的,一方面國產是安卓系統,軟體應用方面有更多擴展性,而蘋果系統因為是封閉系統,軟體數量相對較少,而且有很多在安卓都是免費的,在蘋果這里就要收費。

總起來說,我不太喜歡蘋果的產品,不是因為性價比低,而是因為實用性比較差,之前我的蘋果手機和Pad,都變成了上幼兒園的孩子看抖音和玩 游戲 的玩具。

當然了,這只是個人的觀點,不一定很客觀,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蘋果,也有人不喜歡,喜歡的理由可能是樣子比較好看,系統比較流暢,感覺用蘋果的東東比較有面子。不喜歡的原因可能是價格偏高,性價比低,軟體數量少,收費軟體多,系統操腔團空作起來比較麻煩難用。那麼,你喜歡不喜歡蘋果產品?說說你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原因,讓小夥伴們參考一下吧!

⑶ 回顧經典|致敬喬布斯專題:2007 年1月9日 蘋果發布會節選(四)

Today, Apple is going to reinvent the phone , and here it is.(Laughter)No, actually here it is, but we』re going to leave it there for now.

So,before we get into it,let me talk about a category of things. The most advanced phones are called smart phones,so they say. And they typically combine a phone plus some e-mail capability , plus they say it』s the Internet. It』s sort of the baby Internet , into one device, and they all have these little plastic keyboards on them. And the problem is that they』re not so smart and they』re not so easy to use, and so if you kind of make a Business School 101 graph of the smart axis and the easy-to-use axis , phones, regular cell phones are right there, they』re not so smart, and they』re not so easy to use. But smart phones are definitely a little smarter, but they actually are harder to use. They』re really complicated. Just for the basic stuff people  have a hard time figuring out how to use them . Well, we don』t want to do either one of these things.What we want to do is make a leapfrog proct that is way smarter than any mobile device has ever been, and super-easy to use. This is what iPhone is. OK?

So,we』re going to reinvent the phone. Now, we』re going to start with a revolutionary user interface . It is the result of year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of course, it』s an interplay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Now, why do we need a revolutionary user interface.Here』s four smart phone, right?Motorola Q, the BlackBerry, Palm Treo, Nokia E62— the usual suspects . And, what』s wrong with their user interfaces? Well,the problem with them is really sort of in the bottom 40 there. It』s this stuff right there.

They all have these keyboards that are there whether or not you need them to be there. And they all have these control buttons that are fixed in plastic and are the same for every application. Well,every application wants a slightly different user interface, a slightly optimized set of buttons, just for it. And what happens if you think of a great idea six months from now? You can』t run around and add a button to these things. They』re already shipped. So what do you do? It doesn』t work because the buttons and the controls can』t change. They can』t change for each application,and they can』t change down the road if you think of another great idea you want to add to this proct.

這一段中講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User Interface(UI)用戶界面,喬布斯稱當時的智能機不論使用什麼功能,全鍵盤始終在那裡,不靈活還礙事,等廠商想到新的按鍵時也無法再添加上去了,每一個應用沒有獨立、獨特的界面,這確實是一個挺頭痛的問題。

Well,how do you solve this? Hmm.It turns out, we have solved it! We solved in computers 20 years ago.We solved it with a bit-mapped screen that could display anything we want. Put any user interface up.And a pointing device. We solved it with the mouse. We solved this problem. So how are we going to take this to a mobile device?

What we』re going to do is get rid of all these buttons and just make a giant screen . Now, how are we going to communicate this? We don』t want to carry around a mouse, right? So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Oh, a stylus, right? We』re going to use a stylus. No. Who wants a stylus. You have to get em and put em away, and you lose them. Yuck. Nobody wants a stylus. So let』s not use a stylus. We』re going to use the best pointing device in the world. We』re going to use a pointing device that we』re all born with—born with ten of them. We』re going to use our fingers. We』re going to touch this with our fingers.

You don』t need a stylus. It』s far more accurate than any touch display that』s ever been shipped. It ignores unintended touches , it』s super-smart. You can do multi-finger gestures on it. And boy, have we patented it. (Laughter)

蘋果在電腦系統的運行界面和操作系統上找到了靈感——將電腦的圖像界面和滑鼠移動游標形式移植到手機上,把紛繁復雜的佔比40%的按鍵換成了一塊大屏,並且利用手指來進行操控。喬布斯在演講中表現出了對於觸控筆(Stylus)的厭惡,稱人們應該使用「天生就有的工具」——十指,並在這里開創了多點觸控技術,還申請了專利(超認真,超嚴肅,看過電影的的同學就知道微軟蘋果圍繞產品專利問題出現了很多商戰啊!)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手機多點觸控技術如此成熟。

          —— 明天繼續呀!——

⑷ iOS 15不夠看,這些細節才是蘋果發布會精髓

終於,Finally,наконец,一年一度的 WWDC 2021 來了,我也終於見到了和藹又親切的「廚子」。

原本,我是懷著一顆十分期待的心來觀看這場開發者大會的,但在一小時又四十六分鍾後,我腦海中只浮現出兩個字,就這?

說句實話,這一次的 WWDC 讓我這個偽果粉覺得蘋果萎了,有種盛極轉衰的感覺。

But,發布會上還是有一些小功能挺值得一說的。

macOS,讓生產力更加生產力

首先是熱度較高的 macOS,蘋果可是花了不少時間來講解。

在全新的 macOS 上,用戶可以實現 iPad、iMac 和 MacBook 三線操作,只需將三台設備擺放到一起,你就可以使用的鍵盤和滑鼠去控制另外兩台設備。

一套鍵鼠同時控制三台設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之前只在 iOS 上才有的快捷指令功能,也終於是移植到 macOS 上來了。

用戶可以直接在 Mac 上編寫快捷指令,讓效率更加 UP。

另外,macOS 還支持多設備專注模式以及快速備忘錄等功能(這玩意好像有點眼熟,是叫什麼定模式來著)

AirPods 功能再更新

說實話,當我看到畫面切到一位戴著 AirPods 的老哥時,我天真地以為蘋果終於要發布傳說中的 AirPods 3 了。

然鵝~還是那個熟悉的 AirPods Pro。

不過,這位老哥也給我們講解了一下有關 AirPods 的升級點。

首先,AirPods 大大增強了在助聽器模式下的對話收音功能,讓一些原本聽力就有問題的人能夠通過 AirPods 獲得更好的收音體驗。

其次,就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點——支持信息自動播報。

簡單舉個例子,當你的手機接到通知但你又沒有空閑去拿起手機時,你佩戴的 AirPods 就會自動將這些通知通過語音播報的方式傳達給你。

如果不是什麼重要的信息,你就可以先做完手上的活,再拿起手機回復。

其次,它還可以搭配 iOS 15 的新功能成為遲滲你的剁手小助理。

當你提哪段前在 iPhone 中添置了購物清單後,AirPods 就能夠與 iPhone 聯動。

當 iPhone 檢測到你到超市或商場,AirPods 就會自動播放你設下的購物清單,我覺得還是蠻實用的。(雖然我去超市都是想起什麼買什麼,購物清單啥的根本沒興趣列)

如果這個功能本地化做得好,不用多久你的耳機就會回盪著那句熟悉的——「蟑螂葯,螞蟻葯,臭腳剋星」。

還有,大家還記得之前的 Airtag 嗎?

就是那個兩百多的鑰匙掛件,現在 AirPods 也和 AirTag 一樣支持丟失尋回功能,功能也跟 AirTag 差不多。

所以我之前花兩百多買個 Airtag 到底有啥用。。。

最後就是空間音頻,簡單來說就是除了 iPhone 和 iPad 外,TVOS 和 搭載 M1 晶元的 Mac 電腦都支持空間音頻了,這個玩意挺玄學的,原諒我這只「木耳」不能給出更多的解釋。

HomeKit 再更新,更貼近生活

兄弟們,兄弟們,蘋果的 HomeKit 終於優化了!

之前的蘋果智能家居為啥很難在國內普及,就是因為它的本地化做得實在是太爛了,體驗完全比不上國內廠商。

但這個格局,要打開了。

如今,用戶可以通過家中的 HomePod mini 來控李旦譽制家中的電視,也可以用來當作 Apple TV 的揚聲器使用。

HomePod mini 還能准確地識別出家庭成員的聲紋,並為他們准確地推送適合的電視節目。

同時,Apple Watch 現在支持 HomePod 的對講功能,這將允許你與兼容的視頻門鈴對話,並從手腕上進入包裹檢測,還能夠在相機視圖中控制附近的 HomeKit 配件。

最最重要的是,HomePod 終於支持通過 matter 協議和其他廠商的設備互聯了。

這就表示,我們終於可以通過 Siri 去控制其他品牌的智能家居產品了,再也不用額外購買其他的智能音箱了。

之前,就有很多廠商表示會逐步跟進對這一標準的支持,像小米、華為、OPPO 之類的也在這個領域不斷發力。

蘋果的加入,預示著我們離居家生活進入智能時代的腳步又快了一些。不然要記住家中的智能家居得用啥口令才能喚醒,這可一點都不智能化。

隱私主打防竊取

iOS 的隱私保護機制一直是行業龍頭的地位,在 iOS 15 上,隱私機制再次得到了改進。

蘋果幾位大佬表示在過去的時間里,有很多用戶投訴自己總會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營銷郵件,非常影響體驗。

在全新的系統中,蘋果為郵件功能加入了隱私保護機制。

不管是系統還是瀏覽器都無法准確獲得用戶的郵件地址,從而達到保護用戶隱私不外泄的目的。

另外,蘋果還能查看 APP 使用許可權的頻率,了解自己近端時間內被哪些第三方收集了個人數據。(MIUI:好眼熟啊,但我就是想不起來這玩意是啥)

iCloud,從入門到入土

發布會稀客 iCloud 這次居然被拉上來了。

如今的 iCloud 加入了一項新功能,能夠讓忘記密碼的用戶通過聯系人輔助驗證的方式找回密碼,簡化了這一步驟。(我怎麼覺得在某款綠色軟體上見過呢)

還有一點,對於用戶雲端的數據信息,iCloud 還允許用戶將自己的數字資產轉移給自己的親屬或其他信任的人員。

當用戶因為某些特殊原因無法再使用自己的資料時,就可以將這些數字資產轉交給其他人。

咋感覺像轉交遺產呢,大晚上的聽著有點瘮得慌,真就從「入門到入土啊」。

前面提到的隱私部分需要基於 iCloud 新推出的 iCloud+ 才能運行,但並不會佔用 iCloud 內部的儲存。

噢對了,iCloud+ 依舊是加量不加價,雖然沒啥大更新,但不漲價就算是好事。

WatchOS,不知道更了些啥

全新升級的 WatchOS,我是真不知道它更新了啥實用功能,無非又更新了一些新動畫,能夠識別一些新運動模式等等。

其他方面,WatchOS 8 還支持將照片設為人像表盤,並優化了通過手錶看相冊的操作,也能直接通過手錶來分享照片和動態圖。

emm,我還是不知道 WatchOS 更新了什麼實用功能。

在發布會最後,庫克終於走上舞台宣布了全新的系統將會在今天發布開發者測試版,公測版則需要等到七月份,正式版會與 iPhone 13 系列一起推出。

看完今年的 WWDC,感覺發布了很多新功能,又感覺並沒有發生什麼。

兩個字概括——無感。

對了,一些小夥伴想知道自己手裡的蘋果設備能不能升級,直接看我們的第四條推文。

不說了,睡覺睡覺。

⑸ 蘋果發布會總結:最強晶元+三款Mac,電腦玩吃雞王者不再是夢

9 月一場,10 月一場,11 月又來一場,短短三個月時間蘋果發布會已經「梅開三度」。

第一場發布會 的 主角是 Apple Watch 這個可穿戴設備,第二場自然是每年的重頭戲 iPhone 12 系列。兩場發布會都是兩個系列產品的換代升級,盡管提升幅度依然巨大,但似乎沒有了歷年發布會「驚喜」的感覺。

能夠震撼人心的蘋果驚喜自然是發布會結尾那句不經意的「One more thing」,距離上一次說出這句經典台詞已過去 3 年,這次蘋果直接以這句壓軸台詞作為主題,意味著今年最大的驚喜還藏在這場姍姍來遲發布會上。

搭載 M1 晶元的新款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毫無疑問是這場發布會絕對的主角,盡管在此之前蘋果已在 WWDC 大會上發布預告,但在真正揭開神秘面紗那一刻還是不禁讓人感嘆:「大人,時代變了」。

除此之外,蘋果還一並發布了同樣搭載 M1 晶元的新款 Mac mini 以及最新的 macOS Big Sur。不知道為什麼,雖然才一個月沒見,總覺得庫克有一種「我想死你們了」的親切。

發布會最重頭的 Apple Silicon 處理器,這是蘋果的桌面級別自研處理器,也是目前蘋果最強的自研處理器。多強?大概就是暴打自家上代產品那麼強。

從具體型號上說不再是 iPhone 上我們熟悉的 A 系列命名方式,而是啟用了全新命名 —— M1 晶元。

作為自研的最強晶元,M1 晶元自然集結了目前蘋果最強的技術,採用 5nm 製程工藝,高達 160 億個晶體管數量,從 CPU、GPU、Nerual Engine 到 Apple T2 晶元,一個由蘋果設計的全新 SoC 呈現在我們眼前。

CPU 部分採用了 4+4 大小核設計,蘋果對比了最新的 PC 處理器,在 10W 功耗下性能達到了「友商」的兩倍,在同性能下功耗僅有英特爾晶元的四分之一。

GPU 方面同樣也是 8 核設計,功耗在 10W 水平線時同樣具備「友商」兩倍的性能,同性能時功耗為三分之一。

另外 M1 還具備 16 核 Neural Engine,每秒可進行 11 萬次運算,機器學習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 M1 晶元出世以後,目前蘋果的桌面環境會暫時分裂成 Arm 和英特爾兩個陣營,很多人會擔心應用生態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蘋果這次給出了三種不同的應用解決方案,總有一款適合你:

其中 Universal app 是橫跨 Arm 和英特爾平台的應用,像是 Adobe 的 Lightroom 就將會更新為 Universal app,Photoshop 則將在明年更新。影像編輯軟體已經是較為大型的生產力應用,蘋果希望通過這些應用作為過渡並打消用戶對 Arm 晶元平台的疑慮。

那些原生 x86 的編譯的應用則可以通過蘋果提供的官方工具 Rosetta 2 轉譯成 Arm 平台可以運行的應用,雖然會損失一些性能但是可以極大提高兼容性,意思就是告訴你現在的 Mac 應用你還可以放心用。

最後一種則是原生為 Arm 平台開發的應用,這些應用現在可以橫跨 iOS、iPadOS 以及 macOS,打通了從小屏到大屏的主要設備,以後為 iOS 開發的應用也可以直接以出色的表現在 macOS 上跑起來。

另外,跑在 M1 晶元上的 macOS Big Sur,如今硬體軟體都比以前更強,相比以前喚醒速度更快,流暢編輯 8K 視頻也不在話下。

從硬體上自信滿滿 的 對比到軟體上的全面優化,不難看出蘋果為這一刻已經准備多時,只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採用了 M1 晶元的新品,無疑是對今年上半年已經更新的產品一次顛覆。

強大的 M1 發布之後最重要當然是設備,第一個推出的 M1 設備是新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在模具方面我們就不多闡述了,和今年更新的英特爾平台是一致的,主要是更換了 M1 晶元之後帶來了性能和續航上的飛躍。

蘋果直接表示「比 98% 的 PC 更快」,看來是對 M1 晶元的表現有著無比的自信。

CPU 方面性能是之前的 3.5 倍,無論是剪輯視頻還是編輯高質量的圖片都比以前更加得心應手,現在用 MacBook Air 同時剪輯多條 4K 視頻也是毫無壓力。對比對象是「1.2GHz 4 核 Intel Core i7 處理器的 2020 款 MacBook Air」。

另外 SSD 性能方面也提升到了原先的兩倍,相比在大型應用的啟動速度上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這半年來吐槽 MacBook Air SSD 性能不夠的人你們贏了。

不過最令人興奮的可能還是在續航方面的提升,搭載 M1 晶元的 MacBook Air 在網頁瀏覽方面可以達到 15 小時續航,播放視頻可以達到 18 小時,整體續航最多提升 6 小時以上,是有史以來續航最好的 MacBook Air。

除此之外,M1 晶元甚至還能更好處理比如用前置攝像頭視頻時的圖像。另外 Apple T2 也沒落下,能夠更好的保護你的隱私。

另外 MacBook Air 採用了無風扇的設計,在高性能和長續航的同時會保持靜謐的工作。另外介面方面新支持了 USB4 的支持,以及新支持 Wi-Fi 6 無線網路

最後蘋果還良心的把屏幕也進行了升級,雖然亮度和解析度沒變,但是色域由之前的 sRGB 升級到了 P3 廣色域,色彩表現提升了 25%。

售價方面,M1 版 MacBook Air 國行版本的起售價依舊是 7999 元 ,8GB 內存和 256GB SSD,一共具備兩個版本,其中 7999 元的版本是 7 核 GPU,而 9799 元版本則是 8 核 GPU,同時升級至 512GB SSD。內存最高可選配 16GB,SSD 最高可選配 2TB。

國行發售時間目前未知,美國官網已經開放購買,預計一周後開始發貨。

MacBook Air 結果只是前菜,後面還有性能更強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同樣是今年剛更新的 13 英寸版本,模具沒有變化,所以也並沒有像 16 英寸版本的窄邊框設計。

雖然 MacBook Pro 系列本來就主打性能,但 M1 晶元的性能提升感覺比 Air 還要誇張。CPU 性能之前的 2.8 倍,GPU 性能達到了之前的 5 倍,16 核 Neural Engine 在機器學習方面提升最高達到 11 倍。這個性能提升基於是「1.7GHz 4 核 Intel Core i7 處理器的 2020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性能提升帶來最好體現,是 MacBook Pro 在軟體「達芬奇」中能夠回放 8K ProRes 全解析度視頻而不用擔心丟幀。

主打性能 MacBook Pro 自然是帶有風扇設計,但是續航提升依舊恐怖,17 小時網頁瀏覽續航,20 小時視頻播放續航,整體最多提升 10 小時,蘋果直接給出「有史以來續航最好的 Mac」的評價。

和 MacBook Air 一樣,也支持 USB4 標准以及 Wi-Fi 6 無線網路。

搭載 M1 晶元 13 英寸 MacBook Pro 國行版本起售價 9999 元,具備 8GB 內存和 256GB SSD,高配版 11499 元,SSD 升級至 512GB,和 MacBook Air 一樣,覺得內存不夠的話也能夠進一步 加錢 定製最高 16GB 內存和 2TB SSD。

目前國行的發售時間未知,美國官網已經開放購買,並最快於一周後發貨。

如果說搭載 M1 晶元的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尚在預料之中,那麼沉寂已久的 Mac mini 得到升級可以說是出乎意料。

新款 Mac mini 在外觀上與 2018 款唯一不同是換成了銀色金屬外殼,長寬高與前代維持一致,依然是 mini 的體型,重量為 1.2Kg,較前代要輕 0.1Kg。不過全靠兩台外觀一成不變的 MacBook 承托,新款 Mac mini 可以說是本次發布會變化最大的產品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 Mac mini 相比於 2018 款在介面上有比較大的區別,在依然保留 HDMI 2.0 的基礎上,由原來的 4 個雷靂 3 介面變成了 2 個雷靂 4 介面。

因此在外接顯示器數量上新款最多隻能支持兩台顯示器,但好消息是它最高能支持 6K 解析度(60Hz)顯示器了,大概這就是「我變少了,也更強了」,

搭載 M1 晶元的 Mac mini 同樣也支持 Wi-Fi 6 協議,得益於 M1 的高能效表現,Mac mini 的處理器性能相比上一代最高提升至 3 倍,圖形性能提升 6 倍,機器學習性能提升 15 倍,如今 Mac mini 能夠應對更多更復雜的渲染任務,例如使用 Unity 設計 游戲 ,或者遊玩博得之門 3 等 游戲 。

新款 Mac mini 存儲有 256 GB 和 512 GB SSD 兩個版本可選,財大氣粗的話最高依然可選配 2TB SSD 。不過內存則是 8GB 統一內存,最高也僅可選配 16GB 大小。

售價方面相比上一代有了加量還降價的意思,256GB 版本售價為 5299 元,而 512GB 版本售價為 6799 元。目前國行的發售時間同樣仍未知,美國官網已經開放購買,並最快於一周後發貨。

科技 數碼圈有句話開玩笑的話叫「 科技 以換殼為本」,講 得 是市場面上很多「換湯不換葯」產品,而這次蘋果反其道行之,更換了最核心的晶元,反而其實是一次本質的變化。

性能方面數倍的提升,續航方面的長足進步只是都是搭載了 M1 晶元的新 MacBook 明面能上帶來的變化,感知很強,提升很大。而對於蘋果整個生態意義來說,其重要性尤甚於 iPhone 12 系列。

從整個生態上說, 蘋果終於完全打通了移動端和桌面端的應用生態,iOS 應用今後能夠幾乎毫無障礙 的 跑在 Mac 產品上,但這是以犧牲英特爾乃至整個 x86 陣營為代價的,這個代價不可謂不重。

這是硬體製造能力孱弱的 Google 做不到的事,也是微軟之前想用 UWP 應用打通生態但失敗了的事。恐怕也只有軟硬體控制力都達到極致的蘋果才能做到這么果斷,這不僅需要 iOS 生態足夠強和旺盛,同時也依賴於蘋果對晶元的研發和製造能力,兩方因素缺一不可。

當 iOS 上的應用能夠暢快地跑在 Mac 上時,這對於過往 Mac 的生態沖擊不僅巨大甚至是顛覆性的,當一次開發通吃平台,應用數量猛增之時,Mac 生態的繁榮是可以預料到的。

所以第一代 Arm 芯的 MacBook 能不能賣爆沒有關系,只要龐大的 iOS 開發者們能夠惠及桌面,讓更多人心動的日子就並不遙遠。

⑹ 蘋果春季發布會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蘋果春季發布會的亮點和槽點分別是網友對於蘋果新品發布會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新品的功能和價格兩方面。其中網友對於價格的關注位居第一,高達37%,功能緊隨其後佔比22%。其次,表示對蘋果沒有興趣的網友佔10%,選擇支持國貨的佔9%,直接表達喜歡新品的佔8%。小部分網友對蘋果其他新品(iPad和電腦)也較為期待。

蘋果iPadMini5在背殼上進行了改造。背殼的注塑天線採用了更加纖窄的設計,內伏碧存配置上也至少2GB以上。

⑺ 蘋果發布會總結:一個晶元,三款產品!蘋果這把棋下得可真深

北京時間11月11日凌晨2點,蘋果在聖何塞召開了本年度最後一場發布會。在這次發布會上,蘋果推出了基於ARM架構的全新M1自研處理器。並且在此基礎上,也祥擾推出了基於M1處理器迭代升級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以及Mac mini 三款設備。

下面,就跟著我們的腳步,看看這次M1以及三款新產品到底有何亮點。

先說M1處理器。這是一顆基於台積電5nm工藝打造了自研處理器。首先是CPU部分,M1採用了四個高性能大核心 + 四個高能效小核心的組合方案。其中大核採用超寬執行架構,每個核心集成多達192KB一級指令緩存、128KB一級數據緩存,四個核心共享12MB二級緩存。

小核方面,則是採用寬執行架構。每個核心集成128KB一級指令緩存、64KB一級數據緩存,四個核心共享4MB二級緩存。

而來到GPU部分,這次M1處理器也是採用八核心架構,最高可支持24576個並發線程(每單元192個),浮點性能高達2.6TFlops(每秒2.6萬億次計算)。並且蘋果還表示,M1處理器的GPU性能,是世界上最快的集成GPU。在10W功耗下,其性能是最新筆記本晶元的兩倍。

除了CPU以及GPU帶來強勁性能外,這次M1在神經引擎學習上,也有了重大突破。據悉,M1搭載了謹游旦1 6個核心的神經引擎,算力達每秒11萬億次操作。

除此之外,M1還採用了統一內存架構。蘋果將CPU、GPU、神經引擎、緩存、DRAM內存全部通過Fabric高速匯流排連接在一起,讓M1可帶來足夠高的帶寬以及足夠低的延遲。

M1強勁的性能表現,這次也反映到蘋果的產品線上。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蘋果基於M1處理器,推出了全新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以及Mac mini 三款設備。下面,我們一個接著一個來說。

這次發布會上,首先推出的是全新的MacBook Air。根據蘋果介紹,全新的MacBook Air採用了13.3寸屏幕(支持P3色域),內存容量可達16GB,SSD容量可達2TB。並且,機器也是支持Touch ID指紋識別、Wi-Fi 6,以及Thunderbolt 4和USB4協議。

另外,得益於採用全新的M1處理器,這次新款MacBook Air的續航成績同比上代也是有所升級。磨羨據悉, 新款MacBook Air支持15小時網頁瀏覽,18小時視頻播放,是有史以來續航最長的MacBook Air。

在 MacBook Air發布完之後,蘋果接著推出全新的 Mac mini。

作為「換芯」版的產品,這次Mac mini整體設計上並沒有太大改變。主要的變化在於背部介面的四個雷電3/USB 3變成了兩個雷電3/USB4,並且還支持雷電3 40Gbps、USB 3.1 10Gbps、DisplayPort。

值得一提的是,發布會上蘋果宣稱用上最新的M1處理器後,Mac mini的性能表現與上一代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首先,CPU性能提高了3倍、GPU性能提高了6倍,而且能效比也提升了60%。可以說,採用了M1處理器的Mac mini,在性能和功耗表現上,都有了翻天覆地般的改變。

最後,在說完MacBook Air以及Mac mini之後,全新的MacBook Pro也出現在我們眼前。

根據發布會介紹,這次新款MacBook Pro 的CPU性能是前代的2.8倍,GPU性能是前代的5倍,ML深度學習性能是11倍提升。

續航方面,M1版MacBook Pro提升到了20小時,這個水平可是舊款MacBook Pro的2倍,後者只能提供10小時的續航。

價格方面,MacBook Air國行起售價為7999元,MacBook Pro起售價為9999元,而Mac mini則是5299元起。

好了,本次發布會匯總就到此結束。對於採用全新的M1處理器的三款產品,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分享屬於你們自己的意見。

⑻ 一文看懂蘋果WWDC21發布會!四大操作系統的驚喜功能你可能不知道

今日凌晨,蘋果WWDC 2021如期而至,能夠熬夜到凌晨1點觀看發布會的,絕對是真果粉。不過此次發布會並沒有像此前曝光的一樣,猜測的搭載M1X晶元的Mac Book Pro、AR眼鏡等新品並沒有亮相,而是僅僅發布了四大操作系統。

還有就是實況文本功能,這個功能也是被不少網友吐槽效仿錘子 科技 的創意。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可以通過拍照識別圖片中的文本。另外猜含遲,在隱私功能方面iOS 15也做了升級,郵件隱私保護可以隱藏IP、定位,而App隱私報告可以呈現哪些應用何時使用了哪些許可權。

除此之外,iOS 15最有看點的應該就是數字遺產繼承功能了,這個功能就是用戶不幸離世之後,遺產繼承人可以繼承用戶的icolud數據,但很多網友也比較好奇怎麼證明用戶離世?難道要開具證明嗎?

另外,iPadOS 15、macOS Monterey以及watchOS 8也做了相應的更新和升級。iPadOS 15最大的看點應該就是支持分屏功能了,雖然是安卓已經用到爛的功能,但在蘋果設備上還是頭一次。

而macOS Monterey則帶來了多屏互動、隔穗李空播放、專注模式等功能;watchOS 8主要是升級了一些 健康 方面的功能,靜想功能,對用戶的睡眠做到了更好的監控,同時還新增了檢測用戶是否有摔倒風險的功能,另外其在運動功能以及表盤設計方面都有全新升級。

蘋果此次WWDC 2021開發者大會圓滿落幕了,雖然驚喜並沒有很多,但相信在後續的升級中,這些系統版本都會變得更加完美和完老襲善,那麼大家對這些系統還有哪些期待升級的功能呢?

⑼ 蘋果WWDC21發布會總結!iOS15升級了個寂寞

北京時間2021年6月8日凌晨1點,蘋果召開WWDC蘋果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了iOS15。

亮點一:

在iOS15中 FaceTime會更加逼真和流暢,增加空間音頻,支持視頻人像模式,背景會變模糊。並且用戶可以共享屏幕音頻視頻,使得視頻會議變得更加方便,異地戀情侶可以一起共享屏幕遠程看你的手機有沒備穗有什麼小秘密。

亮點二:

Focus專注模式,把工作生活學習分開,不同的模式可以設置不同的APP可以顯示的通知,避免上班時被其他的軟體彈出通知打擾,工作分心,但是老闆我想摸魚啊!

亮點三:

地圖軟體迎來悄滾乎比較大的更新,地圖上可以顯示更多的細節,包括建築物、道路等,實時道路引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迷路了。

iPadOS部分

亮點一:

全局翻譯功能,隨手選擇需要翻譯的文字即可輕松翻譯,並且是全局,甚至照片裡面啟悉的文字也支持翻譯,支持系統內的語言,這一點非常贊。

亮點二:

快速筆記功能, 通過 Apple Pencil 在右下角滑動即可快速啟動,適合平時瀏覽時快速筆記,也同樣支持網頁連接快速收錄。

最後是MacOS部分,此次MacOS有了一個新名字,叫Monterey,支持了多個設備之間的互聯,例如你可以在Mac上對iPad的進行操作,也可以在iPad上對Mac進行操作,支持相互拖動文件,使用時甚至不需要打開任何模式,只需要將設備擺放在一起,就可以實現互聯功能,這點與剛發布不久的鴻蒙系統很類似啊,萬物皆可互聯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