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電腦入門詳解:
1、了解MAC電腦桌面:
Finder:中間DOCK欄下最左邊藍白相間的圖標。
DOCK欄:包括Finder、前往應用程序、創建所有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google瀏覽器等)、系統偏好設置、堆棧、廢紙簍等。
菜單欄:開關機重新啟動蘋果圖標,finder開啟的菜單列表,圖標欄(聊天工具圖標、無線網路、藍牙、時鍾、切換語言、用戶名等)。
PS:小黑點表示應用程序正在運行。
2、了解MAC電腦的快捷鍵:
Alt+Command+D,打開或者關閉隱藏DOCK欄。
Mission Control,(快捷鍵F3)Control+1
拷貝文件(Command+C)
粘貼文件 (Command+V)
剪切文件(Command+X)
撤銷操作(Command+Z)
截圖 (Command + Shift + 4)等
3、打開Finder出現的顯示框:
菜單右上角蘋果圖標下列菜單包含蘋果電腦配置,開機、關機、重新啟動、注銷等信息。
Finder相當於Windows裡面的開始菜單,裡麵包含應用程序、桌面、硬碟存儲、下載等信息。卸載應用程序就是點進去,右鍵移動到廢紙簍就好了。
4、了解了Finder開始菜單,你不得不了解任務管理器,也就是alt+command+esc組合鍵,它可以強制退出你關閉不了的應用程序。
5、DOCK欄的設置可方便之後電腦的操作。調整大小,置於屏幕上的位置,隱藏DOCK欄等操作對於以後使用習慣會有很大的幫助。
6、安全與隱私。以前我們說過,任何來源在通用選項中是隱藏著的,不會出現。在安裝了一些APP商店裡面沒有的軟體就會出現已損壞等信息,其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要刪除,按照步驟來操作就可以。將這個命令sudo spctl —master-disable拷貝,選擇應用程序—其他—終端。
打開終端,按照步驟把命令拷貝進來,確定,輸入密碼(密碼不會顯示出來),完成。
7、很多人剛開始不知道輸入法在鍵盤這里添加,裡麵包含拼音、五筆、筆畫、手寫等輸入方式。command+空格鍵或者ctrl+空格鍵,切換輸入法快捷方式。
8、最後說一下滑鼠。最重要的一點不過於藍牙滑鼠沒有右鍵。
9、列印機與掃描儀。列印機分有線和無線配置。有線需要接入USB介面,無線需要在相同WIFI的情況下操作。
辦公區域共享列印機,操作很方便。掃描儀掃描文件很快、很方便,大家配置了帶有掃描儀的列印機就知道了。
10、網路:
1、有線網路不能用。
2、無線網路不能用。
解決方案:查看網路狀態,綠色為連接狀態,紅色為未連接狀態。然後看一下配置IPv4狀態,有IP地址、子網掩碼等信息。
還是上不了網的話,可能就是DNS配置有誤。不知道怎麼解決的情況下,關閉配置IPv4,點擊應用。然後再次點擊使用DHCP,應用後查看網路狀態。
11、列印機共享前面已經講到了,遠程登錄、遠程管理、遠程Apple事件大家可以打勾了解一下。
我們著重講一下互聯網共享這一內容。互聯網共享這內容可以以4種埠共享上網。其中以無線、藍牙最多。
12、最後說一下用戶與群組。可以添加普通用戶、更改密碼、設置登錄項等內容。
㈡ 蘋果電腦使用教程
剛入手一台蘋果電腦,在使用macOS系統你不應再用使用Windows系統時的思維習慣去使用Mac了。比如你可能不需要再安裝某某殺毒軟體、某某衛士軟體,甚至可以經常不需要關機,讓你體驗到「合蓋即走,開蓋即用」的快感。總之Mac會節省你不停的系統維護、清理殺毒、升級驅動的時間,讓你專注做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1、桌面的組成元素
2、認識「Dock欄」
Dock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可以把Dock理解為Windows的任務欄,在這個地方可以隨意拖放你想常駐在你屏幕底部的應用。
Dock在工作的時候會對應用的狀態做出標記,類似於下圖:
可以看到在有一些圖標下面有一個小黑點,說明這個程序正在運行。而沒有小黑點的程序,可以理解為他們是關閉狀態。
Dock上面有一條豎線,將整個Dock分割為左側和右側,左側放置的是你常用的應用程序,也可以是你覺得圖標好看就放在那裡吧。右側則是常用的文件夾和最小化的程序。
3、認識「Finder」(Dock上的藍白笑臉圖標)
macOS中的Finder對應於Windows中的「我的電腦」或者「資源管理器」。
與Windows中的「我的電腦」主要差別有:
•macOS中,硬碟可以分區,但是沒有「ABCDE」這樣的盤符的概念。有的只是文件分類管理。
•macOS中,更多的文件夾名有中文化的處理,所以看上去不那麼像「文件夾」。
•打開Finder的時候默認打開「最近使用」,跟Windows上「我的電腦」不一樣。(可以在 Finder的偏好設置裡面,找「開啟新的 Finder窗口時打開」選項進行修改)
Macintosh HD就相當於Windows中的C盤。打開Macintosh HD之後有幾個文件夾:
「系統」相當於 Windows裡面 C盤的 WINDOWS文件夾,存的是操作系統的文件,不要去修改。
「應用程序」文件夾相當於 Windows中的 「Program Files」文件夾,軟體安裝在這裡面。
「用戶」文件夾相當於 Windows的中 C盤的「Users/用戶」文件夾,裡面為每一個用戶建立了一個文件夾(名字就是用戶名),其中有「下載」、「文檔」、「音樂」、「電影」、「圖片」、「桌面」等文件夾,跟 Windows是一樣的。
「資源庫」是存放一些系統軟體的配置的文件夾,也不要隨便修改。
4、認識「系統偏好設置」
macOS中的「系統偏好設置」相當於Windows的控制面板。
「系統偏好設置」控制系統范圍的設置(「全局」設置),可從屏幕左上角的Apple菜單中進行訪問。你可以在「系統偏好設置」中調整諸如顯示器解析度、鍵盤控制、滑鼠控制、聲音、列印機設置、共享設置、帳戶等諸多基本的設置。
可以在搜索欄中鍵入所需主題來快速找到想要更改的設置。例如,若要更改登錄密碼,輸入「密碼」。與密碼相關的偏好設置會出現在搜索欄下方,且「系統偏好設置」窗口中會突出顯示一個或多個偏好設置。點按列表中與您所需操作相匹配的項目,或點按任一突出顯示的偏好設置。相應的偏好設置面板會打開。
5、常用的快捷鍵
①、鍵盤頂行上有一排特殊按鍵,有音量圖標、顯示屏亮度圖標和其他功能圖標。按圖標鍵可執行相應功能,或將其與Fn鍵組合使用來用作 F1、F2、F3或其他標准功能鍵。
②、Command⌘
Mac獨有的按鍵。通常會配合其他鍵完成操作。
同Windows系統一樣,Command組合字母快捷鍵是基本而常用的內容。
Command + X為剪切,+C為拷貝,+V為粘貼,+Z為撤銷,+A為全選,+F為查找,+ N為新建,+ O為打開,+ P為打, + S為保存。
刷新:Command +R
最小化窗口:Command+M
在瀏覽器中打開新的選項卡:Command+T
關閉窗口:Command+W:
退出程序:Command+Q
強制退出某個軟體:Command + option + esc(通常在軟體無響應時使用)
刪除:Command + delete(即把文件移至廢紙簍)
切換應用程序:Command + tab
隱藏當前打開的窗口:Command + H
僅顯示當前應用窗口,隱藏其他所有窗口:Command + Option + H
emoji表情&符號:control+command+空格鍵
注:有些快捷鍵可以到系統偏好設置里修改成你喜歡(習慣)的。
6、變更輸入法
control +空格鍵(同時按control +空格鍵會顯示出輸入法列表,然後按住control不放,每按一下空格鍵切換)
(Mac自帶的簡體拼音有一個隱藏的功能--拆字!當你不認識一個生僻字的時候,你把它拆開輸入,例如「淼」,輸入「水水水」,在「拆字」項里會自動生成「淼」,還有拼音標注提示。)
7、分屏
分屏方法有以下兩種:
►當窗口不處於全屏狀態時,長按兩秒左上角綠色按鈕鬆手,即可選擇右邊窗口。
►在觸控板上三至四指上推,將下方小窗口拖入上方處於全屏狀態的窗口即可。
單擊左上角綠色按鈕即可退出分屏。
8、屏幕截圖
►全屏幕截圖:Command + shift + 3使用快捷鍵後會馬上截獲當前的全屏,保存到桌面上。
►自定地區屏幕截圖:Command + shift + 4使用快捷鍵後會出現帶坐標的瞄準器,拖拽選擇要截圖的區域。
►程序窗口截圖:Command+Shift+4+Space,使用快捷鍵後會出現一個照相機的圖標,選擇程序窗口,然後單擊截圖。
9、屏幕錄制
Mac自帶的QuinkTime Player除了播放視頻之外還具有屏幕錄制功能。
打開QuinkTime Player,在下方dock欄中的QuinkTime Player圖標滑鼠右鍵選擇【新建屏幕錄制】
點擊下圖中的「紅色按鈕」,在上方菜單欄點一個黑色按鈕開始全屏幕錄制,如果拖動桌面上一個區域可以僅錄制此區域,再次點按菜單欄中的停止按鈕以結束錄制。
(要錄制有聲視頻,則點擊紅色圓點旁邊的向下按鈕勾選「內建麥克風」;若要無聲視頻則選「無」。除此之外,還可選擇是否在錄制中顯示滑鼠點按。)
10、空格鍵快速預覽功能
這是一個神奇的按鍵。在macOS系統里,幾乎所有文件都可以直接用空格鍵快速查看預覽。如視頻、圖片、音樂、頁面、文檔、PDF等等。
11、快速搜索功能-Spotlight
比如輸入微信,系統里已有安裝的話再按回車即可打開。
Spotlight還包括詞典釋義、貨幣轉換和快速計算。輸入13*87,再試試輸入100美元:
㈢ 消息通知是一個人臉微笑圖標是什麼軟體
微笑圖標的消息軟體有和飛信、Finder、instamoji,區別是用途不同,根據信息內容可判斷軟體屬於其中的哪一款。
和飛信的圖標是藍色的笑臉,主要為即時通訊,主打辦公社交。finder是操作系統,是蘋果公司開發的電腦端操作系統,圖標為藍白雙拼笑臉。instamoji是一款圖片emoji小表情圖片處理軟體,主要作用是將圖片進行編輯製作,主界面是黃臉的微笑。
去除以上情況,需要考慮手機設備主題是否有笑臉小圖標,這種情況下是常規的短息提示圖標。
㈣ 蘋果桌面上出現一個白色網格圖標怎麼辦
來源|極果編輯部
真 · 蘋果春晚 —— WWDC21 來了!
說起來,蘋果的硬體產品,配置上從來都不算第一梯隊;尤其是手機,相比於安卓廠商的瘋狂堆料,iPhone總顯得「慢一拍」。但其用戶忠誠度卻令其他品牌羨慕不已,原因不難想像 —— 強大的軟體生態,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和應用,「綁住」用戶自然就更加容易。僅僅2020一年,App Store就給蘋果帶來6430億美元的帳單與銷售額。
所以,蘋果每年夏天舉辦的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其重要性並不亞於9月的iPhone等產品發布,今年也不例外。不過,與去年一樣,WWDC21仍是線上形式。
既然是軟體的「場子」,當然重頭戲還是操作系統,分別是iOS 15、iPadOS 15、macOS 12、watchOS 8,以及國內用不上的tvOS。
相比於上一代,今年各個系統的變化,更側重功能方面。與「預測師」們的猜測不同,視覺上幾乎沒調整。廢話不多說,跟著極果君來看看吧…
手機發展到今天,不僅僅是硬體水平,操作系統其實也已經進入瓶頸。說起變化,無非就是視覺、功能,以及安全保護上的一些調整,iOS 15也是如此。
與以往不同,iOS 15這次的改變相較於前一代主要體現在系統自帶的App上。首先是FaceTime,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使用視頻通話的頻率越來也高;但視頻通話存在的問題估計大家都有感受,比如環境嘈雜聽不清、由於設備的影響導致聲音和真人不太一樣等等。
在 iOS 15 上,FaceTime新增了空間音頻功能,視頻通話時,聲音聽起來就像從人物在屏幕上的位置傳來一樣,簡單說,可以理解成「屏幕發聲」;整體感覺就像共處一室,使得對話的聲音更加自然、舒適、逼真。
針對環境嘈雜的問題,FaceTime推出了全新的麥克風模式,可以實現「降噪」功能,將用戶的聲音與背景雜音分離開來。當然,蘋果也會提供「開關」,寬頻譜模式下,並不會一味地降噪而過濾掉環境音。
最值得一說的是全新的 SharePlay 功能,其實就是在視頻通話期間實現「共享」,包括音樂、視頻、甚至能和視頻會議一樣,共享自己的屏幕。
具體而言,用戶與朋友進行 FaceTime 視頻通話時,可以通過 SharePlay 一起用 Apple Music 聽歌、一起看電影和視頻,而且,參與 SharePlay 共享的任何人都可以點擊播放、暫停等操作,就像真的坐在一起看同一塊屏幕一樣。
不只是音樂和視頻,理論上任何App都是可以的,你可以與 FaceTime 通話中的每個人共享自己的手機屏幕。使用微信視頻通話的小夥伴一定有這個經歷——一邊聊天一邊在微信對話框內發送照片,「這件衣服好看嗎?」、「我說的店就是這張照片」。也就是說,有了 FaceTime 的屏幕共享,就不用那麼復雜了,對方直接看你的相冊。
另外,蘋果專門為這項功能推出了API,任何App開發者都可以接入,之後,一邊視頻通話一邊點外賣的場景就能完美實現了。也許你會說,FaceTime不是只有蘋果用戶能用?NO,現在Windows或Android設備也可以用了,不過蘋果沒有開發其他平台的App,而是利用瀏覽器。
只需要通過 iPhone、iPad 等蘋果設備創建一個鏈接,然後分享給好友,對方即便是Android或Windows,也可以在瀏覽器中通過網頁打開 FaceTime;所以,蘋果這是要做全平台的社交工具了?那看來…其他平台的FaceTime App也應該不遠了。
另外兩個功能是視頻通話過程的優化。一是支持「人像」模式,和iPhone人像拍照一樣,能夠實現背景虛化;二是群聊方面,群聊時所有用戶會以網格顯示,一旦有人說話,該用戶就會自動高亮顯示,這樣你就知道是誰在說話。
說完FaceTime,來看看蘋果的另一個社交工具——iMessage。
習慣使用iMessage交流聊天的用戶肯定知道,對話框里總有很多重要的照片、鏈接,以及其他App的內容分享,如果是微信,會有「查找聊天內容」入口幫助用戶搜索整理,但iMessage只能很「尷尬」了…
這次,iOS 15帶來了「與你共享」功能來解決。直白點說,相應的App會內置專門的「與你共享」入口,只要iMessage有分享,這個入口就會顯示分享過的內容,實現一鍵管理。
目前,照片、Safari、Apple News、Apple Music、Apple 播客、Apple TV等App中都會有這一入口。此外,對話框中的照片顯示也更加簡潔。例如你發送9張照片給對方,不會像以前一樣直接「刷屏」顯示,其自動會把照片變成一個「相冊集」,顯示更為簡潔。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說,iOS社交功能越來越豐富,還能不能讓人好好工作了?別急,iOS 15這次帶來了全新的「專注模式」。
用戶可以設置自己此時的狀態,從而設定通知許可權、是否靜音等選項。舉個例子,如果正在開車,就可以只讓電話、信息、微信等App顯示通知,而新聞等App則被禁止;如此一來,用戶開車時就不會被莫名其妙地打擾。
同時,你的「狀態」也能自己設定是否在iMessage和FaceTime中顯示,所以,如果別人知道你很忙,那麼對方估計就會識趣地走開。
說起來,iOS 15的新功能還是挺多的,還有一些小變化極果君就不過多介紹了。比如,Apple Music增加了「回憶功能」、錢包支持添加身份證、天氣App的實時動畫背景更加精緻、地圖App將會在部分國家推出全新地圖等等。
其中,新增的「拍照轉文字」功能還挺實用,蘋果將其命名為「實況文本」,而且,直接圖庫中的照片也支持這一「轉文字」功能。
最後,極果君這里也說一下支持更新iOS 15的機型,「釘子戶」應該不會失望,iPhone SE(第一代)和 iPhone 6S / 6S Plus 及後續機型都支持升級。
一個月前,庫克將M1晶元從Mac上撬下來偷偷裝到iPad Pro上,估計不少人都「拍手叫好」;當時極果君就在想,「裝上這塊M1,我的下一台電腦,那不還是電腦嗎?」不過遺憾的是,這次WWDC21,「在iPad上用macOS」的情況並沒有出現,盡管如此,iPadOS還是推出了一些功能使得 iPad 更加「生產力」。
具體來說有兩種模式,一種情況是,兩個App會「平分」屏幕,當然每個App占據的面積大小都是可以隨意調節的;另一種情況是,一個App會懸浮在另一個App上。而這兩種模式可以隨時切換,多任務處理更加方便、更加自然。
然後是備忘錄App,有了手寫筆之後,iPad上的備忘錄其實並不亞於主流的付費筆記App,極果君的體驗是,不但好用而且免費。這次iPadOS 15,備忘錄更是帶來了幾個實用功能。
現在,用戶可以在備忘錄內容中添加標簽,實現分類且統一的文本管理;另外,如果是共享備忘錄,還能在文本中@某位共享用戶,協作辦公更方便。
另一個功能極果君就很喜歡了——快速備忘錄,只要用手寫筆從屏幕右下角往上輕輕一滑,就能快速啟動備忘錄,適用比較緊急的情況。尤其是在瀏覽器中啟用快速備忘錄,適合臨時記錄筆記。
iPadOS 15還將iPhone上的「翻譯」App帶到了iPad上,並且支持全系統翻譯,和Mac上的使用體驗一樣,非常方便。
除了功能,桌面視覺也有調整,最大的變化就是桌面小組件。iPadOS 15中,小組件不再局限於「今天」視圖中,可以自由排版,隨意放在哪個位置;而且尺寸更多,可展示的信息和操作交互也就更多,大屏幕情況下,就非常適合展示照片、視頻、音樂等App。
此外,iPadOS 15 還引入了iPhone上的 App資源庫,App會自動將應用分類成生產力、游戲和最近添加等類別,甚至可以直接從「程序塢」打開資源庫。相比之下,可以升級 iPadOS 15 的機型要更多一些,最老的機型可以支持iPad Air 2。
去年,macOS Big Sur的發布,算得上是macOS史上最大刀闊斧的變革了;不僅僅視覺上煥然一新,得益於 M1 晶元的兼容,能夠運行iOS/iPadOS應用,恐怕不少用戶驚喜不已。
今年的 macOS 12 取名 macOS Monterey , Monterey 同樣是也是加州太平洋海岸城市,整體變化不大,更像是在macOS 11基礎上的完善,進一步適配自家M系列晶元。
首先,iOS 15 和iPadOS 15上的SharePlay、專注模式以及快速備忘錄等新功能,macOS 12都有標配。此外,macOS 12 還引入了iPhone和iPad上的「快捷指令」。
比較重磅的,就是Mac和iPad的互聯更方便更實用。蘋果稱之為「連續互通」功能,它能做到蘋果跨 設備辦公協作比以往更自然,甚至是3台設備互聯。
當iPad和Mac形成互聯之後,用戶甚至可以在設備之間來回拖放內容,包括文件、圖片,甚至是文本內容,尤其適合在iPad上使用Apple Pencil繪制圖片,然後一鍵拖到Mac上。不過……這怎麼和鴻蒙有點像?
此外,隔空播放也支持將iPad投屏到Mac上了。用戶可以播放、展示和共享幾乎任何內容,包括照片、電影、幻燈片等等;比如,用戶將iPad上的電影投屏到Mac播放,反過來使用Mac的屏幕和揚聲器,而不用將電影導入到Mac上。
每次macOS的升級,不得不說的就是Safari瀏覽器了,這次主要是視覺的變化。一方面,標簽頁和地址輸入欄融為一體,也就是說,網頁展示的內容更多;另一方面,瀏覽器左側的新增了「標簽組」,在保存和管理標簽時更一目瞭然,方便用來建立不同的組別。
總的來說,macOS目前公布出來的不算太多,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期待一下極果君的上手視頻。
隨著疫情的爆發,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與環境的健康,起初「找不著定位」的智能手錶也越來越向著健康領域發展。去年,watchOS 7 帶來了不少健康方面的功能,包括洗手檢測、睡眠追蹤,以及Apple Watch series 6 上的血樣檢測等等。
今年的watchOS 8繼續發力,帶來了全新的正念呼吸方式,以及跟蹤睡眠呼吸率功能,Apple Watch使用內置的加速度計來測量睡眠時的呼吸頻率。
運動方面,watchOS 8 引入了兩種有利於身體健康和正念運動的新型鍛煉——太極和普拉提,所以,你送女友Apple Watch的同時,也記得父母買一塊用來「打太極」。
除此之外,智能方面的功能升級也沒落下。Apple Watch Series 6不僅可以解鎖汽車,還可以將家庭、辦公室和酒店的鑰匙添加到「錢包」中,然後用 Apple Watch 來解鎖。M國的用戶還能將駕駛執照或州ID添加到「錢包」,用手錶來通過TSA檢查點等使用數字ID的地方。
當然,手錶本身還是個裝飾品,所以表盤的更新總會格外吸引用戶關注。這次也不例外,watchOS 8 將帶來「人像表盤」。用戶設置照片為表盤時,系統可以智能識別照片中的人臉,並裁剪以突出人臉主題,將TA帶在手上。
以上,就是這次WWDC21所帶來的新功能了,能看到這里估計也沒太多人。確實,更新幅度雖然不大,但內容覆蓋真的不算少。
因為篇幅有限,還有一些變化極果君就不「轉述」了。比如,更全面的健康提醒、更強大的新隱私保護、加量不加價的iCloud+服務,以及與智能家居產品融合得更好的Siri和HomePod,還有國內仍然用不了但可能會用上Apple TV。
尤其是AirPods的升級,極果君覺得非常實用。不僅能當「助聽器」使用,還能像前不久發布的AirTag一樣,支持查找網路,也就不用擔心總丟耳機了。
那麼,最令你印象深刻是變化是什麼呢?或者,也可以在留言區聊聊你最期待的功能?
如果你想知道最新的 iOS 15、iPadOS 15、watchOS 8、macOS 12 等系統的實際體驗,也可以關注極果君的上手體驗哦~
本文由極果用戶極果媒體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