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軟體 » 如何正確利用網路資源共享
擴展閱讀
有沒有黑蘋果的軟體 2025-08-22 01:46:21
網路安全集中地主要形式 2025-08-22 01:24:24

如何正確利用網路資源共享

發布時間: 2022-07-29 06:35:28

如何設置網路資源共享

第一步:把三台電腦設置在同一個工作組(我的電腦-屬性-計算機名-更改-工作組)——在同一個工作組方便查找
第二步:在你想共享的盤符或者文件夾上右鍵-共享和安全(打勾「在網路上共享這個硬碟<文件夾>」)——如果是第一次設置共享,還需要根據他的提示設置和安裝網路共享
第三步:在其他電腦的「網上鄰居」找到工作組里的那台電腦,就可以看到共享的盤符或文件夾了,打開——搞定!
——這種要求詳細解答的問題,以後最好設置懸賞分數,否則很少有人給你認真做答。呵呵,我老農除外。

Ⅱ 網路資源共享的方式有哪些

1。通過網上鄰居
很多人多會,所以不說了。
2.影射網路驅動器
就是把在區域網中把別人的共享文件夾映射為一個本地的驅動器(比如Z盤),這樣你的電腦里就會多出一個盤Z,雙擊它就直接可以訪問那個共享文件夾了。Windows系統提供了幾種「映射網路驅動器」的方法,在命令行模式下,我們可以使用:「NET USE \計算機名\共享名\路徑」。除了使用命令來實現之外,還可以通過在「開始|網上鄰居」點擊右鍵,選擇「映射網路驅動器」。在彈出的窗口中可以直接輸入例如:「\計算機名\共享路徑」映射網路驅動器,也可以點擊「瀏覽」來找到目前區域網中存在的共享內容。 除了以上途徑之外,在「我的電腦」中的「工具」菜單中也能找到「映射網路驅動器」項目
3.通過UNC路徑
UNC路徑就是類似\\softer這樣的形式的網路路徑。它符合 \\servername\sharename 格式,其中 servername 是伺服器名,sharename 是共享資源的名稱。目錄或文件的 UNC 名稱可以包括共享名稱下的目錄路徑,格式為:\\servername\sharename\directory\filename。 例如softer計算機的名為it168的共享文件夾,用UNC表示就是\\softer\it168,如果是softer計算機的默認管理共享C$則用\\softer\c$來表示。
4.通過命令
運行: cmd net use UNC\IPC$ password /user:username
5.如何尋找網路中的共享文件夾
通過DFS:在大多數環境中,共享資源駐留在多台伺服器上的各個共享文件夾中。要訪問資源,用戶或程序必須將驅動器映射到共享資源的伺服器,或指定共享資源的通用命名約定 (UNC) 路徑。例如:\\伺服器名\共享名 或 \\伺服器名\共享名\路徑\文件名
通過 DFS(分布式文件系統),一台伺服器上的某個共享點能夠作為駐留在其他伺服器上的共享資源的宿主。DFS 以透明方式鏈接文件伺服器和共享文件夾,然後將其映射到單個層次結構,以便可以從一個位置對其進行訪問,而實際上數據卻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用戶不必再轉至網路上的多個位置以查找所需的信息,而只需連接到:\\DfsServer\Dfsroot。用戶在訪問此共享中的文件夾時將被重定向到包含共享資源的網路位置。這樣,用戶只需知道 DFS 根目錄共享即可訪問整個企業的共享資源。
發布活動共享文件
6.如何確保共享文件夾的安全
NTFS許可權
WIN2000硬碟內的文件與文件夾,如果是NTFS磁碟分區,則可以通過所謂的NTFS許可權來指派用戶或組對這些文件或文件夾的使用許可權。只ADMINISTRATORS組內的成員,才能有效地設置NTFS許可權。
指派文件夾的許可權:1、設置NTFS許可權的步驟:我的電腦——雙擊磁碟——選定文件夾——滑鼠右鍵——屬性——安全。2、許可權設置A、默認:EVERYONE許可權是無法更改的。因為它是繼承了上一層的許可權,若要更改則 必須清除「允許將來自父系的可繼承許可權傳播給該對象」。B、增加許可權用戶:「安全」選項卡——增加——選擇所需用戶——設置相應的許可權指派文件的許可權:1、我的電腦——雙擊磁碟——選定文件——單擊滑鼠右鍵——屬性——安全。 2、文件許可權的指派與文件夾許可權的指派類似。特殊許可權的指派:1、「安全」選項卡——單擊「高級「——」許可權
網路互訪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7.可能導致問題的原因:
默認情況下的簡單文件共享:
XP下啟用了簡單文件共享(以GUEST身份訪問,默認此用戶是禁用的); 工具-文件夾選項-使用簡單共享,如果選中的話,是以guest身份訪問的, 而默認情況下guest是被系統禁用的,所以使用簡單共享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也訪問不了的. 正確的做法是使用時激活guest,或者把使用簡單共享的對勾去掉。
組策略中相關的安全設置:
防火牆
解決方案:
推薦使用經典網路訪問方式
修改組策略:計算機設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用戶許可權分配-拒絕從網路訪問這台計算機里把guest刪掉,就可以訪問了 計算機設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安全選項-網路訪問(本地帳戶的共享和安全模式)-選擇為經典 計算機設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安全選項-帳戶(使用空白密碼的本地帳戶只允許進行控制台登陸)選擇停用
在防火牆中開放相應的埠或者關了 、

回答者: gpcxxx - 三級 2008-7-8 08:27 的回答

學習知道
http://..com/question/59612613.html?fr=ala1
很不錯,值得向GPCXX學習

Ⅲ 怎樣把網路中的共享資源進行共享

調用
net
share命令即可
在vb中
可用
shell
語句
,如
shell
"net
share
XXXXXX"
NET
SHARE
sharename
sharename=drive:path
[/USERS:number
|
/UNLIMITED]
[/REMARK:"text"]
[/CACHE:Manual
|
Documents|
Programs
|
None
]
sharename
[/USERS:number
|
/UNLIMITED]
[/REMARK:"text"]
[/CACHE:Manual
|
Documents
|
Programs
|
None]
{sharename
|
devicename
|
drive:path}
/DELETE
NET
SHARE
使網路用戶可以使用某一伺服器上的資源。
當不帶選項使用本命令
時,它會列出該計算機上正在被共享的所有資源。對於每一種資源,Windows

會報告其設備名或路徑名,以及與之相關的描述性注釋。
sharename
指共享資源的網路名。輸入
NET
SHARE
和一個共享名只會
顯示那個共享的有關信息。
drive:path
指定將被共享的目錄的絕對路徑。
/USERS:number
設置可以同時訪問共享資源的最大用戶數。
/UNLIMITED
指定用戶可以同時訪問共享資源的不受限制的數目。
/REMARK:"text"
添加一個有關資源的描述性注釋,應將文本包含在引號中。
devicename
指一個或多個被共享名所共享的列印機
(LPT1:

LPT9:)。
/DELETE
終止資源的共享。
/CACHE:Automatic
啟用離線客戶緩存和自動重新集成
/CACHE:Manual
啟用離線客戶緩存和手動重新集成
/CACHE:No
告訴客戶離線緩存不合適
NET
HELP
command
|
MORE
用於逐屏顯示幫助。

Ⅳ 大學生如何有效的利用網路資源

在這其中大學這個一直以來最為活躍的地方,自然也就成為了網路文化滲透的主要領地之一。一方面網路以其超大的容量和瞬時性,即時性受到大學生的青睞,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社會中,海量的資源讓我們驚喜,同時也因其海量讓人們感到些許茫然。在大大小小的各類網站,我們往往為了尋覓一個信息卻因此而帶出很多的相關或不相關的信息,當你遇到這樣的海量信息時,會產生被湮沒的感覺,在尋覓的過程中耗費許多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面對茫茫的網路信息,我們不免會感嘆:網路,讓我歡喜讓我憂。
一、網路帶來的全新世界:
1、網路包括的信息量極大並且廣泛。網路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天文,地理,娛樂,軍事、教育、科技、體育等等,可謂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大量網上共享資源為我們的學習開了方便之門,也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2、網路傳播即時迅速快捷。網路信息的更新速度快,人們通過網路,隨時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由於信息高效快捷的傳遞,即使千里之外的網友也可「當面」通過網路進行交流。
3、網路覆蓋全球。據相關不完全統計表明,截止到2004年我國國內上網人數已突破4000萬人,隨著政府上網、企業上網甚至於個人上網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未來數年內網民將以幾何級數增長,而這其中上網人數之最多的就是學生尤其是大學生。
4、全世界開放,真正的地球村。互聯網是一個全球性的開放的系統,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哪怕一件小事都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其影響力和滲透力不可小覷的;在網上,人們的性別意識、年齡意識、身份意識被逐漸淡化,網上交流表現出身份的虛擬性和神秘性;當具有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網民用網路語言進行交流時,可以增進相互了解,突破了民族和文化界限,有助於人類文明的融合。
二、網路雙刃劍,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網路作為現代科技的產物,但同樣具有其雙面特徵。如果正確利用網路,
互聯網對進入其中的大學生的成長、發展毫無疑問會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互聯網是一個並不真實存在的虛擬社區.
1、信息泛濫,精髓難尋覓。傳統的來源於報紙、電視、廣播等的內容是經過層層把關過濾,不正確不恰當的信息大都已被刪除。而在浩瀚如海的網路信息流中魚龍混雜,想在其中獲取有益的信息而不受沾染可謂困難。從《中國教育報》獲悉的數據:互聯網上的非學術性信息中,47%與色情有關;每天有幾萬張色情圖片進入互聯網;網上60%的青少年無意識地接觸黃色信息,而接觸過網上黃色信息的青少年中90%以上有性犯罪動機或行為。由於網路上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傳遞信息的來源,如何判斷信息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便成為一個極為迫切的問題。
2、互聯網的隱蔽性。其結果是導致大學生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網路的技術使人們的身份可以變成電腦上的一串字元,任何人都可以隨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別、年齡與人交流而不會被人覺察。在這種毫無約束的狀態下,各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很容易被誘發。近幾年來,我國網路犯罪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遞增,這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和高度重視。
3、網路空間的虛幻性不真實性。有的大學生沉溺於網上聊天交友,陷入虛幻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拔;有的則迷戀於網路世界的游戲,一上網就是十幾個小時,不但傷身體,也影響了學業。網路使真實社會之外存在著一種虛擬社會,這兩種存在的反差十分巨大,造成許多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逃避現實,不願回到真實世界中來他們更願意通過網路交流,而在這個過程之中真正的人際交往就會大大減少,從而導致部分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存在障礙。
面對資源的海量性,我們要學會「大海撈針」,要善於讓資源為己所用。一個新時代的學生,必須要學會有效地搜索和利用網路資源,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顯然是非常之必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網海」中健康成長。
1、學會有效搜索
在網路化的時代的今天,尋找資料有很多途徑,是而利用網路進行搜索無疑是最為方便和快捷了。如今不利用網路進行搜索信息的人並不多。要想找到所需的信息資料,我們第一要做的便是進行搜索。但事實上有很多人知道搜索,卻並不是很會搜索。搜索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輸入的詞語是否適當,適度增加需搜索內容的內涵,為我們提高搜索效益具有積極的意義。
當然我們要明白,網路資源雖然豐富,卻也並不是有「輸入」就一定有「搜出」。網路搜索還需要我們有針對性,注意所搜內容的選項,搜索引擎主要一般有主頁、圖片、新聞、音樂等。注意關鍵字的輸入和類別的選擇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縮減信息量,方便直接找到目標。
2、知道辨別判斷
當搜索出眾多的信息標題時,要能快速掃視,提綱挈領地看標題下的簡介,通常在簡介里都有類型說明,時間,還有點擊的次數等,可以為判斷提供條件,通常以專業性強,時間新,點擊率高作為我們的首選內容,達到「磨刀不誤砍柴功」的目的,這樣的工作會為整個搜索提高效率。對於打開的也要快速瀏覽,不一定一打開就要保存下來。可以快快速閱讀前幾句話,辨別一下是否為有用信息,再做處理。當然,網路資源不可窮盡,我們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內容都打開。因此,我們在保存若干個後,其餘盡可放棄,要能夠及時住手,以免耗費不必要的時間,在網路上必要的放棄是明智的。
搜索---〉判斷 ---〉選擇 ---〉保存
3、高效整理加工
例如,對文本性資料,整理時我們最好分兩個階段:淺層次瀏覽和深層次閱讀。淺層次瀏覽,也就是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粗線條處理。方法是:打開一篇文章要善於「走馬觀花」「一目十行」。要學會抓住關鍵詞,摸清文章的脈絡。在網路時代,這樣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這是一個人信息素養的體現。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深層次閱讀,在這一階段,我們應摒棄浮躁,沉下心去細看、細究,學會分析,挑出優秀的,有價值的留下。同時作為教師要學會建立自己的資源庫,將自己收集整理的內容分門別類地存放,便於以後使用。
經過這些工作,資源的價值才能得到體現。
4、善於咀嚼生成
網路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這也導致了同一事件,同一個問題,存在多種不同的看法,多種不同的表達。在這其中有優秀的,也有不足的。我們需要在利用資源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明確思考。網路資源只是幫助我們成熟,而不是代替我們成長。所以對於網路資源,要達到真正有效地利用,就必須要有個人的東西。網路資源的有效利用最終還是需要我們對之進行自我處理,融入自我的思考才是至上。只有經過咀嚼,才會有生成性的收獲。
總之,網路文化與大學生之間存在著某種密切的聯系,如今已經相互滲透到了沒有辦法分割的地步。這個現實性的就要求我們壓迫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以一種樂觀的精神和飽滿的熱情去迎接網路文化的沖擊和挑戰。

Ⅳ 如何進行網路資源的共享

一、區域網絡的基本設置。
要兩台電腦(及兩台以上電腦)組成區域網絡先進行一些必要網路設置是必需的。
1、需要哪些網路協議?
一般來說要進行區域網通訊需要「MICROSOFT網路客戶(或MICROSOFT友好登陸)、TCP/IP協議、MICROSOFT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三個東東。要安裝這三樣,你可依次打開「我的電腦」→「控制面板」→「網路」(。然後選擇「添加」按鈕——先滑鼠雙擊打開「客戶」,選擇「MICROSOFT」中的「MICROSOFT網路客戶」,然後「確定」;接下來可添加協議,同樣選擇「添加」按鈕,滑鼠雙擊打開「協議」在其中同樣選擇「MICROSOFT」,然後選擇「TCP/IP」確定後退出;接下來,同樣在「服務」一列中選擇「MICROSOFT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最後選中「確定」按鈕,系統將提示你指出WINDOWS安裝盤所在的路徑,復制完文件後重啟電腦既完成了這幾個文件的安裝。這時你可看見你的桌面上會多了一個「網上鄰居」的圖標。
2、在網路上標識計算機。
如何才能在同一個區域網中識別每一台計算機呢?這就需要你為這台電腦做上標示。方法是,右鍵單擊剛才建立的在桌面上出現的「網上鄰居」,選擇「屬性」在打開的「網路」對話框中選擇「標識」選項,你可以看見其下面有三個對話框,其中——
「工作組」輸入框——用於標識你的電腦所在的工作組。例如如果你有幾台電腦要組成一個區域網,如果要使這幾台電腦互相共享數據,那麼它們就應該處於同一個工作組內,所以同一區域網絡內的「工作組」名應該取為相同的名稱,如WINDOWS默認的「WORKGROUP」(建議)。再如,如果你想加入另一個區域網內(例如到單位或網吧使用或上網),你就需要先了解其「工作組」名稱,並將你的這台電腦的「工作組」名稱改為與其相同。
「計算機名」輸入框——「計算機名」輸入框用於輸入你給你的這台電腦所取的名稱,用以區別和網路上的其它計算機。需要說明的是計算機名必須是唯一的,網路中不能有同名計算機。所以我們建議你可將你的「計算機名」取為易記又不易重復的名字,而在此例中我們將這台電腦命名為「001」。
而「計算機說明」輸入框則可不用填寫(當然你也可隨便輸入些你對這台電腦的說明)。最後,「確定」後重啟電腦即可,這時你再打開「網上鄰居」你就可在里邊看見本機計算機名和其它連了網的電腦的名稱了。
3、如何設置「共享」。
連通網路後,如果你要進行數據或光碟機、列印機、掃描儀等的共享,那麼你還要進行相應的設置才行。方法很簡單,例如我們要實現硬碟、光碟機、軟碟機共享,你可打開「我的電腦」,選中你需要設為共享的盤符或文件夾選項,然後單點滑鼠右鍵,選「屬性」中的「共享」項,再選擇你需要的「只讀」或「完全」等設置共享權力,設好後「確定」即可。然後你再雙擊打開「網上鄰居」窗口中其它的計算機名,你就能看到剛才設置好的其它電腦上的共享盤符或數據了。

二、並/串口相聯。
並口和串口是筆記本上的基本介面之一,利用其能很方便的將兩台電腦連接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其具體方法是——
1、所需配件。
購買一根用於聯網用的並口或串口的聯機線(推薦使用並口聯機線,速度要稍快一些),此外,如果當地買不到這種聯機線,你可用兩個廢舊的方口(串口)滑鼠自己做一根這種連接線,具體製作方法很簡單,你只需拆開滑鼠取出串口滑鼠線,可見其是由四根線組成的,它們分別是2、3、5、7線,製作串口連線只需2、3、5三根線,按「2-3、3-2、5-5」的連接方法將線接好,就可用來聯機了
2、安裝「直接電纜連接」。
將並口(或串口)聯機線插在你的筆記本及另一台電腦的並口上。然後安裝連接程序即WINDOWS中的「直接電纜連接」程序,其安裝方法是,開啟電腦進入WINDOWS(以98為例),打開「我的電腦」,選擇「控制面板」,然後依次選擇「添加/刪除程序」→「Windows安裝程序」→「通訊」→「詳細資料」→「直接電纜連接」→「確定」,然後指出Windows98安裝盤(安裝文件)所在的驅動器路徑即可(另一台電腦也需這樣安裝)。復制完文件後系統會提示你安裝「微軟撥號網路適配器」,點確定安裝即可。
3、設置。
然後,打開「開始」→「程序」→「附件」→「通訊」中已安裝好的「直接電纜連接」的選項。做為主機的電腦可選擇「主機」選項,然後單擊「下一步」選擇你的電腦連接所使用的通訊埠後「確定」。而如果這台電腦是主機的話,在選擇通訊埠後,還需要進一步對「使用密碼保護」進行設置,但一般建議不設。最後點擊「確定」既完成主機的設置。主機設置好後,既可對「客戶機」進行設置,其設置方法和主機設置一樣,只是在最開初選擇時將其選擇為「客戶機」即可。
4、共享。
以上一切做好之後就可使用了。其方法是,分別在主機和客戶機的兩台電腦中用滑鼠單擊打開「開始」→「程序」→「附件」→「通訊」→「直接電纜連接」,主機選「偵聽」,客戶機選「連接」,系統在檢測完你的用戶名即口令之後,要求你輸入對方的「主機名」(即我們上邊介紹的給該電腦設置的「計算機名」),完成後你就可在客戶機中使用主機上設為「共享」的各種資料了。
5、實戰應用。
對於許多沒有光碟機的筆記本或光碟機讀盤能力嚴重下降的筆記本而言,如果系統損壞,如何在DOS下安裝操作系統便成為了一大麻煩。其實你使用在DOS下用Intersvr和Interlnk兩個命令再通過並/串口連機線就可輕松連接其它電腦,從而實現其硬碟上的資源共享來進行WINDOWS安裝。
先用並口聯機線接好兩台電腦,並在做為主機的硬碟上拷貝上硬碟版的PWIN97(或PWI98)的安裝程序,然後用啟動軟盤(有USB介面的可用郎科雙啟動型優盤,其內置有軟碟機晶元可模擬軟碟機啟動)啟動電腦,將這兩個文件從軟盤上拷貝到C盤,用EDIT命令(在WINDOWS下可用記事本打開CONFIG.SYS)在DOS下編輯CONFIG.SYS文件,在里邊加入命令行「DEVICE=C:INTERLNK.EXE」(或者DEVICE=C:INTERLNK.exe /DRIVES:10 /LPT:1)。然後在用作伺服器的電腦的DOS系統提示符下鍵入INTERSVR命令(需先將此文件拷貝到C盤根目錄下),然後在用作客戶機的機器的系統提示符下鍵入INTERLNK命令,屏幕將顯示本機的(客戶機)的盤符與另一台機(伺服器)的實際驅動器的映像關系,這樣用客戶機的空盤符就可操作伺服器的實際驅動器,可自由拷貝或將其做為本機的驅動器來使用和安裝操作系統了。其畫面如下:
Scanning ... Port=LPT1
This Computer Other Computer
(Client) (Server)
D: equals A:
E: equals C: (1027Mb)
F: equals D: (1566Mb)
用這種連接方式對硬體要求低,使用簡單,但連接時主機無法干其它工作。

三、紅外線聯機。
很多筆記本上都有紅外線介面,紅外線介面連接適合於沒有網卡/網線的筆記本和筆記本相連接的時侯使用。
一般來說筆記本中的紅外設備和埠都是默認打開的(提示:如果你的筆記本支持4Mbps的速度,你可按F2或其它鍵進入筆記本BIOS,在BIOS中的「UART Mode Select紅外線傳輸模式」中,選中「ASKIR」可使你的紅外線在傳輸時達到4Mbps的速度。),你在為筆記本安裝操作系統的時候一般也將其驅動和快速紅外線協議一並裝上了。這時,你只需在「控制面板」中打開「紅外線」的圖標,將其「選項」中的選項全部選上。而在實際聯接時將兩台筆記本的紅外線介面對准,當系統提示已經連接後(會有聲音提示,此外,在Windows右下角的任務欄裡面你還可以看見連接已經建立的圖標),這時,系統會自動運行無線連接程序,你便可選定你要交換的文件來進行文件傳輸了。
需要說明的是,紅外線聯機聯機雖然方便,但其也存在聯接質量低、距離近、傳輸速度較慢等缺點,其比較適合於一些小文件的交換使用。

四、USB聯機線相聯。
USB介面是目前電腦的主流介面,幾乎所有的電腦(筆記本)上都有這個介面,無疑利用其來進行聯機肯定具備很大的方便性。
要通過USB介面連接兩台電腦,首先你需要在電腦商店去購買一根「USB聯機線」(或稱之為USB對拷線、USB虛擬網卡線等,其線纜中間有個鼓起的包是其明顯特徵,),其價格根據品牌與質量不同一般在50-150元左右。
然後將線插在兩台電腦的USB介面上,這時系統會提示找到新硬體,但不能被正常識別。插入該「USB聯機線」的安裝光碟進入相應的安裝目錄與文件,滑鼠雙擊名為「PC-LINQ.exe」執行文件,打開後依次點「下一步」,完成後會在桌面上生成一個名為「PC-LINQ」的圖標,然後重啟電腦。再次進入WINDOWS的時侯,系統會自動找到該「USB聯機線」的虛擬網卡驅動並自行安裝之。
而另一台電腦也按同樣的辦法安裝好該軟體及驅動。一切OK後,你就可分別在兩台電腦上執行「PC-LINQ」文件,而在打開的窗口中,你可以任意的將另一台電腦上的文件用滑鼠拖拽(或COPY)復制過來即可。
USB聯機線的優點是速度要遠遠快於並串口連接,而穩定性也要強於紅外線聯機,但其弱點是不能用來進行共享上網。

五、網卡聯網。 網卡應該是目前筆記本互聯最好的辦法,因為它不僅能通過網路聯接實現資源共享、速度較快,而且還能夠共享上網。
1、所需配件及網線製作方法。
大部分筆記本都內置有網卡,但如果你的筆記本沒有內置網卡也不要緊,你可選擇一款PCMCIA網卡來用.
提示:PCMCIA網卡是用於筆記本電腦的一種網卡。而PCMCIA匯流排分為兩類,一類為16位的PCMCIA,另一類為32位的CardBus。CardBus是一種用於筆記本電腦的較高性能PC卡匯流排介面標准,不僅能提供更快的傳輸速率,而且可以獨立於主CPU,與電腦內存間直接交換數據,減輕了CPU的負擔,大家在選擇時可優選之。
然後,(推薦)可製作「網卡連網卡(用於雙機對聯)」和「網卡連集線器」的網線各一根,長度一般3-5米即可。在製作時應優選比較柔軟易折的優質雙絞線。
2、共享上網的設置
在配件准備好後,先安裝好網卡驅動,然後按「一、區域網絡的基本設置」中介紹的方法安裝好相關網路協議,在筆記本上的RJ45網路介面中插好網線,這時你就可輕松的實現筆記本與其它電腦間的資源共享了。但網卡聯網相比前幾種聯機方法其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其能共享上網,下面我們就為你重點介紹一下如何進行共享上網設置的(以PWIN98為例)。
——本機做主機共享上網設置。
將使用的筆記本做為主機,其它電腦(筆記本)做為從機共享上網,主機設置方法是:
第一步,安裝好相應的MODEM(或ISDN、ADSL)及網卡的驅動,並保證MODEM和Internet連接正常。
第二步,右鍵單擊「網上鄰居」,選擇「屬性」在打開的「網路」對話框中找到TCP/IP協議(本機網卡的)如「TCP/IP->Intel 21143 based 10/100mbps……」,雙擊點開它的「屬性」。選中「DNS配置」項,在「啟用DNS」前打上勾,在主機一項中任取一個名字,在「DNS伺服器搜索順序」一欄中將其設置為為你提供上網服務的ISP伺服器的地址,例如「61.139.2.69」(四川電信ISP),「添加」後「確定」即可。然後選中「IP地址」中的「指定IP地址」,將本機IP地址設為192.168.0.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確定」重啟電腦即可。
第三步,接下來,你要讓其它電腦能通過你這台電腦共享上網,那麼你還需安裝一款共享上網軟體,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推薦你使用微軟的PWIN98第二版以後的操作系統內置的「Internet連接共享」來實現共享上網(其支持MODEM、ISDN、ADSL等上網方式)。進入「控制面板」→「添加/刪除程序」→「Windows安裝程序」→「Internet工具」選項,雙擊打開它,選擇「Internet連接共享」,然後「確定」,系統將為你安裝和配置該程序。
第四步,安裝好「Internet連接共享」之後系統將進入「Internet連接共享向導」,選擇「下一步」,在選擇「連接Internet時使用」的網路適配器時選擇「撥號適配器」,如果是ADSL,可選「Efficient networks p.p.p.o.e. Adapter」),「下一步」之後在「連接到我的家庭網路時使用」時選擇本機的網卡名稱如「Intel 21143 based 10/100mbps……」,在出現用戶配置磁碟時一般可選擇「取消」,「下一步」之後既完成了Internet連接共享的配置。之後按提示重新啟動電腦即可多機共享這台筆記本上網了。
——本機做從機的共享上網設置。
如果你的筆記本要接入已建好共享上網的區域網(如網吧等),也就是說用本機做從機(或其它客戶機)該如何進行共享主機的上網設置呢?
第一步,右鍵單擊「網上鄰居」,選擇「屬性」在打開的「網路」對話框中找到TCP/IP協議(網卡),雙擊點開它的「屬性」。選中「DNS配置」項,在「啟用DNS」前打上勾,在主機一項中任取一個名字,在「DNS伺服器搜索順序」一欄中講其設置為本地ISP伺服器的地址,例如「61.139.2.69」(四川ISP),「添加」後「確定」即可。
第二步,然後選中「IP地址」中的「指定IP地址」,將本機IP地址設為除192.168.0.1之外的任一尾數在1-255之間的地址,例如192.168.0.2或192.168.0.119等等,總之其尾數要保證與區域網的其它電腦的該地址不同。子網掩碼同樣為255.255.255.0。
第三步,選中「網關」,在「新網關」一欄中填入主機的IP地址,即192.168.0.1,然後選「添加」,確定後重啟電腦即可共享主機上網了。

通過我們以上較詳細的介紹,你是不是對「筆記本聯機術」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了啊?最後我們在此祝你能用好你的筆記本,物盡其用

Ⅵ 如何進行網路的資源共享

文件、列印機共享
一、文件共享
1、區域網內實現文件共享:
要讓他人通過「網上鄰居」看到自己的資料要建立一個「共享文件夾」,共享名」是在「網上鄰居」里看到的名字。
2、共享他人的文件:
雙擊打開「網上鄰居」,或者如圖7右擊,選擇「打開」命令。
在「網上鄰居」中找到剛才設置共享文件夾的電腦,雙擊獲取別人機器上的資料
3、查找計算機:
每一台電腦都會有一個計算機名,我們只有知道了計算機名才能准確的找到相關計算機中的共享資源。另外,如果「網上鄰居」中沒有所找機器圖標出現,我們也可以根據「計算機名」進行查找。
二、列印機共享方式:
列印機共享方式可根據不同的系統配置環境去選擇合適的共享方式,一般可分為非網路環境和網路辦公環境兩大類。
1、列印機共享器連接方式
在文字處理中心或員工較多的工作室里,往往只有數台計算機,兩、三台噴墨或激光列印機,為了讓所有員工都能使用每台列印機,即一台列印機能供所有用戶使用,可以採用列印共享器專用設備實現列印機的共享。一般來講列印機只提供一個介面,或並行口、串列口或USB介面,使用列印機共享器實際上擴展了列印機介面,讓各台PC機能同時連接列印機。從原理上分析,列印機共享器可採用組合邏輯電路或單片機電路來實現,可通過設計管理軟體來對列印機進行管理。功能完備的列印機共享器能提供4個以上的計算機介面和列印機介面,具有廣播列印功能等。這類產品多產於台灣地區和歐美,代表產品如As-422P、AS-154P等。
2、網路列印連接方式
在一般的企事業內部都組建了區域網,利用區域網的數據高速傳輸、軟硬體資源共享的特性,通過對終端PC機的設備或將列印機駁接列印伺服器,把用戶的列印作業交給網路中指定的列印機,實現列印機的共享。根據連接方式可分為:文件伺服器網路列印、外置列印伺服器網路列印和內置列印伺服器網路列印。
1)文件伺服器網路列印
2)外置列印伺服器網路列印
3)內置列印伺服器網路列印

Ⅶ 如何合理的使用網路

如何合理的使用網路?
我們應該怎樣正確使用網路?1、樹立正確的理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整天沉溺於網路世界不能自拔,必然會荒廢學業,耽誤前程,將來追悔莫及。利用自動關機軟體或者鬧鍾來提示和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
2、為自己制定一個較為詳細的活動安排表。
3、積極參加各種有益活動,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充實自己的人生內容。比如多與同學交流,參加興趣小組的學習活動,積極鍛煉身體,適當參加戶外活動等等。
4、詳細記錄下自己每次上網所做的事,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在浪費時間。
5、加強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我們既要了解網路的積極作用,更要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深刻了解沉湎於網路或在不健康網吧上網的危害不沉湎於網上聊天和游戲,不瀏覽不健康的信息。增強自律意識,自覺抵制不法網吧的誘惑,在學校或在家裡上網時,自覺遵守網路文明,上網時不使用侮辱、謾罵性的語言聊天。不輕易和網友約會,自覺遵守互聯網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網路信息的侵害。
當然實際情況比說的要難.控制好心態.別把網路網路游戲當職業.就可以了`
哎,在電腦普及之前`電子游戲室也是同樣的問題.
如何正確使用網路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面對的是信息透明化、共享化、全球化高速發展的社會,相比於父輩,我們擁有更多的資源,更多尋找資源的方法。但在大量有用的信息向我們涌來時,也會有許多垃圾與糟粕充斥其中,蒙蔽我們的雙眼。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需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來對待有網路伴隨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正確認識網路這把雙刃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網路作為一個載體,衍生出了多種信息傳遞的方式。大學生通過網路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的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在它積極作用的背後,網路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著涉世不深的大學生,使得部分大學生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們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華,所謂精華就是自己所功要的信息,能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源。那麼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進行閱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將有限的精力耗費在無用功上。調整心態,提高抵制誘惑的能力網路只是一個工具,是我們用的,而不是玩的。大學生要充實自己的精神空間和現實空間,讓自己有忙的地方、時間和內容,例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各種形式的校園活動。我們可以通過上網看新聞來了解天下大事,還可以通過網上的比賽來擴充自己的知識,或者上一些學習網站來輔助自己的學習。上網的目的是調節心態。學習任務重、心理壓力大,能在網路上找個知心的朋友談談,心情可以變得輕松。我們要著重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培養與提高你們的自控力。讓自己做網路的主人,讓網路成為自己手中有用的學習工具。利用好網路虛擬交流平台網路還是個交流的平台,藉此平台,我們認識了自己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遇到的人,擴大了自己的交際范圍。如果你有煩心事憋在心裡,可以找網路上的朋友傾訴,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的顧慮;如果你希望提高外語水平,可以在國際交友網路上認識外國人,直接交流;如果你想要認識校友,可以上專門的校園網站。總之,網路大大擴展了我們的交流面,各種各樣的人都在網路上以自己喜歡的面貌出現,能與他人交流心得看法,逐漸完善自我知識網路體系,通過這個平台我們還可以找到許多朋友共同進步。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勞逸結合、寓教於樂是我們所提倡的健康的學習方式,適度娛樂能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也為後續的學習和工作提供能量。然而過度沉溺於網路娛樂資源(如網路游戲、在線聊天等)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會影響正常的工作與學習。只有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才能真正地從網路上獲取輕松,因網路而受益。我們必須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在上網和工作、學習之間取得平衡。只有通過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才能做到有效率地使用網路資源並使其真正地為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網路已成為新時代的每個人都不可離開的夥伴,保持戒備心,提高自製力和判斷力,才能把網路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使網路成為我們最得力的助手。(梁佳)(作者為計算機學院輔導員)
如何科學合理利用網路引導科學合理的使用網路資源
一、主動學習網路知識,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課,加以正面引導。
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道德觀。
三、家庭、學校、班級多方配合,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因勢利導抓成效。
四、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更多地意識到網路作為資源寶庫的作用。
五、教師應該具備更強的信息技術能力,擁有更高的信息素養,從網路中發現更多積極的因素,因勢利導,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
如何正確利用網路?孩子上網,辨別是非能力差,往往不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加管理。有的家長或許不知道該怎麼去教孩子正確的認識網路,所以在這里,我給大家講幾種方法,以便大家參考。一、教師的正確引領計算機是學習和工作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娛樂工具。目前學生對計算機課的興趣往往不是來源於計算機知識本身,而是來源於對電腦游戲的熱衷。雖然有益的電腦游戲對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手的協調能力有一定的幫助,況且愛玩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把電腦游戲看作是應用計算機的全部,則只會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百害而無一益,同時許多游戲並不適合小學生玩,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游戲問題,引發正確的學習動機就顯得十分重要。學生們在接觸游戲時,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畫面所吸引,而對其中的真正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目前社會上的許多游戲實際上開發時並未考慮到小學生的天真、幼稚,其中的許多暴力甚至色情的場面對他們是有害的。這時,我們要教育學生,現在是處於學習知識的重要階段,應把計算機作為我們學習的好幫手,而不是作為游戲機。另外,一些游戲的內容要麼把中國醜化,或者美化侵略戰爭,而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很少有注意其中的是非觀。這時,應當使他們分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讓其能從游戲中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有益的游戲,如《抗美援朝》等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發展。另外,還可以鼓勵那些喜歡玩游戲的同學,如果你想讓別人在不久的將來也玩上你編的游戲,現在開始就要努力學習計算機知識,將來努力成為一個出色的軟體設計師。從而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向上的心理動機。二、取精華,棄糟泊互聯網的地位之所以居高不下,在於它強大的知識傳播功能。很多家長都是看重這一點,想讓其孩子在互聯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其實,知識傳播僅是互聯網的功能之一,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信息處理方法,培養交流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培養科學素養,而不僅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過互聯網路,孩子可以學習如何檢索、核對、判斷、選擇和處理信息,以達到對信息的有效利用。這種能力在未來的社會中更為重要。但是,如果放任學生在網路世界中馳聘,缺乏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在網路中「迷航」。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善用網路資源,並教會他們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內容。例如,有的學生分不清網路中的真實與虛假,把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到處傳播;有的學生沉迷於網路的反動、暴力甚至色情的內容等。這時,教師要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提取信息,還要學會用正確的觀點去分析信息,辨別是非,去偽存真,分清精華與糟泊琺才能更好地利用網路信息。經過教育,他們認識到自己在使用網路中的偏差,開始思考「為何用?用什麼?怎樣用?」的問題了。為了幫助大家正確使用網路信息,教師可以蒐集一些與小學生學習生活有關的網址,並介紹他們上一些專開放給小學生使用,具有一定學習價值的網站,讓上網的同學學會如何運用網路去實現自主學習。三、規范學生的網路行為由於學生處在全新的網路環境中,隨時都可以操作計算機網路,信息的交流及對事物處理和評價的方法、模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道德准則和規范已經不足以約束學生的網路行為。因此,經常會發現學生在網路上的「不正常」行為。例如一些同學自恃計算機水平高,他們通過網路強行控制別人的計算機;隨意打開、刪除別人的軟體及作品,破壞別人的工作和學習。又如評選網路優秀作品或文章時,傳統環境下的評選,可以正確反映出大部分投票者的意願;若通過網路投票,有些同學不遵守規則,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這樣就未必能真實反映出廣大同學的意願。對於......
如何正確利用網路學習我也說不好,小說兩句。正如你說,網路是把雙刃劍,網路上有浩若淵海的知識,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有有害無益的垃圾糟粕。。。。如何取捨是一門大學問。我個人傾向於少去網路上尋找知識,除非你很清楚你要什麼,在哪裡找,可以直達目的地,否則查找的過程本身就存在大量的誘惑和誤導,稍不留神你就會偏離方向,有些誘感是成年人也難以抵禦和避免的,何況你們學生。我覺得查知識的過程應該是你們老師的任務,老師們都會很清楚地查找到他們認為必要的知識點並濃縮到給你們的講義里,況且大量的輔導材料都已經把你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你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網上漫遊知識的。。。另外,完美主義是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易犯的必理錯誤,其實學知識是有主線的,抓住主線最重要,在主線兩邊擴展外延是一個知識豐富的過程,在應試教育的時代,知識豐富產生的效率並不會太高。。。這個應該是你成長起來後在生活閱歷中進一個豐富的過程。。。
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合理的利用網路進行學習論文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網路是一個不可估量的載體;在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中,它成為一個弄潮兒,矗立於潮頭……在無形之中,計算機變成了人們心中的寵兒。那麼,網路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呢?1、網路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利用這種新工具可以更有效、更迅捷地實現目的。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一種工具能與網路相媲美。毫不誇張地說:終有一天,作為人類信息集結地的圖書館將很快失去地理上的意義,網路將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圖書館,成為人類文明的記憶;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為了同一個目標協同工作,時間、空間、地理、國界,甚至有一天,語言都不再是障礙,惟一能夠阻礙你的,就是你寧願保持孤獨。2、網路帶來了一種新的文化。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思想與文化的大融合正在互聯網上悄然進行,逐漸形成網路社會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並最終融入現實的主流社會,從而在文化層面上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生活,當然它帶來的變化無人能夠預料。網路在發展中,雖然還有種種弊端,種種缺陷,但瑕不掩瑜。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新事物的發展,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青少年也必將在網路這個世界裡施展才華,有所創造,有所發明。使互聯網真正成為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載體,服務於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將這個很好的網路資源積極的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工作中,下面我來談談網路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網路能給教學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一、多元化特性的良好學習環境,基於網路資源的教學模式設計網路資源應用於教育、教學過程的一般體現為網路課程、網路課件和網路環境,它們是網路教學和網路學習得以進行的物質技術基礎。網路應用於教育領域,給人們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學習機會、豐富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使學習活動更加自主化、個性化,使教育的適應性大大加強。網路課程就是通過網路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路教學支撐環境,其中網路教學支撐環境特指支持網路教學的軟體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路教學平台上實施的教學活動。總而言之,網路課程要充分體現網路的這一特點,構建多媒體化的接近真實生活的自主、協作學習情境,能充分利用網路的資源開放性。二、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基於資源的學習基於資源的學習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生以信息蒐集者和翻譯者的身份使用信息工具解決實際問題,並在此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建構;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則是以學習的督促者和幫助者的身份出現的;學習結果是將「信息讀寫能力」養成為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習能力。基於資源的學習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靈活性,即能適用於不同的學習風格和課程領域;二是自主性,指學生主動控制學習過程,通過積極參與各種主題任務研究來進行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多媒體材料來學習並不等同於基於資源的學習,學生必須親自通過問題解決的經驗來完成主題任務。與教師控制的傳授教學相比,這種學習模式將學習過程變成學習者個人的探索與發現過程。三、教學環境多元化、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基於資源的學習環境基於資源的學習涉及到多種媒體資源的使用(書、雜志、報紙、多媒體、網路、社區以及人等),各種類型的學習資源是構成學習環境的主體。基於資源的學習環境可以看作是由多種教和學的資源精心設置成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包括四種類型的學習資源,即基礎性資源、組織性資源、經驗性資源和評價反饋資源。基於資源的學習環境支持學生使用廣泛的學習資源來解決問題。在這種學習環境中,教學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人以漁),而不僅僅是積累知識(授人以魚)。基於......
如何正確運用互聯網?1、樹立正確的理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整天沉溺於網路世界不能自拔,必然會荒廢學業,耽誤前程,將來追悔莫及。利用自動關機軟體或者鬧鍾來提示和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
2、為自己制定一個較為詳細的活動安排表。
3、積極參加各種有益活動,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充實自己的人生內容。比如多與同學交流,參加興趣小組的學習活動,積極鍛煉身體,適當參加戶外活動等等。
4、詳細記錄下自己每次上網所做的事,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在浪費時間。
5、加強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我們既要了解網路的積極作用,更要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深刻了解沉湎於網路或在不健康網吧上網的危害不沉湎於網上聊天和游戲,不瀏覽不健康的信息。增強自律意識,自覺抵制不法網吧的誘惑,在學校或在家裡上網時,自覺遵守網路文明,上網時不使用侮辱、謾罵性的語言聊天。不輕易和網友約會,自覺遵守互聯網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網路信息的侵害。
當然實際情況比說的要難.控制好心態.別把網路網路游戲當職業.就可以了`
哎,在電腦普及之前`電子游戲室也是同樣的問題.
如何做到正確使用手機與網路如果你真的想有節制地使用手機這種問題很簡單你知道你想得到什麼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手機可以試試換一部非智能機或者一個過時的系統的手機,謝謝,望採納。

Ⅷ 網路資源共享方法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共享」
即可查看自己系統的共享資源,選中需要進行管理的資源,點擊右鍵進行管理。
如需在網路上與其它用戶共享文件夾,請依次執行以下操作步驟:
1.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打開My Documents(我的文檔)。依次點擊Start(開始)、All Programs(所有程序)、Accessories(附件)、Windows Explorer(Windows資源瀏覽器)。
2.單擊您希望進行共享的文件夾。
3.在File and Folder Tasks(文件與文件夾任務)欄中單擊Share this folder(共享該文件夾)。
4.如圖所示,在Properties(屬性)對話框中,選中Share this folder(共享該文件夾)單選框,以便與網路上的其它用戶共享文件夾。
5.如需修改文件夾的網路共享名稱,請在Share name(共享名稱)文本框中為文件夾輸入一個新的名稱。這種操作對您本地計算機上的文件夾名稱沒有任何影響。
說明:共享特性不適用於Documents and Settings、Program Files以及Windows系統文件夾。此外,您無法在其他用戶的配置文件中共享文件夾。

Ⅸ 如何合理利用網路

一、讓網路成為良師益友

網際網路通過資源共享可以帶領我們連接全世界。

了解網路不同於真實社會,以健康的心態使用網路,讓他們了解到除了游戲以外,網路上還有許多寶貴的數據可以使用,有助於智能的累積與知識的增加,如果只是沉迷其中,就失去了使用網路的本質意義,只是被網路所用,被網路所害。

二、利用網路學習禮儀

網路就像一個小型的社會,尤其在一個對網路越來越依賴的時代里,教師除了注意小學生對網路使用能力與技術的培養,還應該先讓他們了解網路上的基本禮儀,包括不發表攻擊性的言論,不濫發電子郵件,發表意見和文章時應注意禮貌等。這樣不但可以學習尊重別人,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端和沖突的發生。

總之,如何幫助學生盡早學會使用網路,減少由於網路負面影響所帶來的損害,是保證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培養教育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發展人才的需要。讓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聯合起來,為了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讓孩子遠離網路傷害。

三、利用網路學習知識

所謂網路學習,就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的一種學習活動,它主要採用自主學習和協商學習的方式進行。相對傳統學習活動而言,網路學習有以下三個特徵:一是共享豐富的網路化學習資源。二是以個體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傳統學習的時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