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申報方式介紹!完整申報流程!
進入2019年以後,大家就可以向稅務部門申報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了。這對於廣大納稅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直接關繫到大家的實際收入能否增加。在這里,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怎麼自行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流程如下:
1、通過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或手機應用商店安裝一個「個人所得稅APP」;
2、通過從辦稅大廳領取到的大廳注冊碼或人臉識別認證注冊一個賬戶;
3、登錄自己的賬戶以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報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廳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扣除項目即可。
申報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所需資料
1、子女教育
子女教育需要大家提前准備好子女教育信息、子女和配偶的身份證件號碼、扣繳義務人信息(選填)。
2、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需要大家准備好繼續教育信息,包括學歷(學位)繼續教育信息、職業資格繼續教育信息等。另外,大家還可以選填扣繳義務人信息。
3、大病醫療
大病醫療需要大家准備好患者信息,可以是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大病醫葯費用信息,包括個人負擔金額、醫葯費用總金額等。另外,大家要提供患者的證件信息。
4、住房貸款利息
住房貸款利息要求大家准備好產權證明、貸款合同。其中,產權證明可以是產權證、不動產登記證、商品買賣合同、預售合同。
5、住房租金
住房租金要求大家提供住房租賃信息,包括合同編號、租賃房屋坐落地址、租賃方信息。另外,大家還需要提供自己的主要工作城市(市一級)。
6、贍養老人
贍養老人需要提供被贍養人信息,包括被贍養人的身份證信息、出生日期(年齡需要大於60周歲)。另外,大家還可以選填共同贍養人信息、扣繳義務人信息。
以上,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申報方式,包括了操作步驟和所需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B. 2019年的個人所得稅可以在手機個稅APP上交嗎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指引》顯示,2019年1月1日將正式發布遠程辦稅端,包括手機APP「個人所得稅」和各省電子局網站網頁端。
通過實名注冊後,就能進行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填報了。
當您完成「個人所得稅」APP實名注冊後,您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C. 個稅專項扣除申報流程
登陸個稅APP,根據要申請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填寫申報。
1、填報「子女教育」前,需准備子女教育信息,子女、配偶身份證號碼,填寫完畢後需要設置扣除比例。
2、填報「住房租金」前,需准備好住房租賃信息、工作城市信息等。
3、填報「住房貸款利息」前,需准備好產權證明,貸款合同等信息。
4、填報「贍養老人」前,需准備被贍養人信息如身份證信息,共同贍養人信息(獨生子女無需填寫);非獨生子女還需填寫分攤方式。
注意: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非獨生子女需要填寫共同贍養人,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
5、填報「繼續教育」前,需准備繼續教育信息:
若是學歷(學位)繼續教育,需填寫教育階段、入學時間、畢業時間;若為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則填寫教育類型、證書取得時間、證書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機關。
6、填報「大病醫療」前,需准備患者信息和醫療信息。
一、哪些個人所得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
(一)免徵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二)減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1)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2)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
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如何確定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呢?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其中,納稅年度是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D.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採取的方法是累計預扣預繳法,由扣繳義務人(任職單位)按月扣繳申報,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1
要享受這6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大家怎麼來申報呢?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24日表示,納稅人只需三步,即對條件,就是我們上面說的看看你是否滿足條件,然後是報信息和留資料。具體怎麼操作呢?一起來看看。
值得期待的好消息是,除了填寫紙質信息表,2019年1月1日起,納稅人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手機App和各省電子稅務局網站申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手續將大大簡化!只要完成「個人所得稅」App實名注冊後,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第一步:首頁選擇「我要申報專項附加扣除」;
第二步:進入你選擇的項目,填寫或確認基本信息;
第三步:填寫專項扣除信息,與配偶的分配比例等;
第四步:填寫其他信息,比如,扣除方式等。
目前,「個人所得稅」手機App已經可以在主流應用商店下載,注冊功能已開放。
除了手機App,我們也可以通過網頁端辦理。在登錄當地電子稅務局網站,完成實名注冊後,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第一步:選擇「專項附加扣除」點擊立即申報;
第二步:選擇您要申報的項目,比如「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點擊立即申請;
第三步:錄入基本信息,例如,手機號、電子郵箱、聯系地址;
第四步:錄入子女的教育信息;
第五步:錄入分配方式,全部由本人扣除,或者夫妻平分扣除;
第六步:選擇扣除方式,可以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扣除,或者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2
首先是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個人所得稅免徵收額從3500元上調至5000元。除了提高個稅起征點,還有一大亮點就是貼近民生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這是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些必要的生活開支如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大病醫療等也能抵扣個稅了。經緯君梳理了以下六項的扣除標准以及具體填報內容:
1、子女教育,扣除標准為每子女每月1000元。填寫信息包括子女受教育信息,含受教育階段、受教育時間段等;子女、配偶身份證件號碼。
2、繼續教育,扣除標准為每月400元或3600元/年學歷(學位)。繼續教育信息包括,教育階段、入學時間、畢業時間;職業資格繼續教育信息包括:教育類型、證書取得時間、證書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機關。
3、大病醫療,如果想要享受這項專項附加扣除,必須是納稅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並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填寫時需提供患者信息和醫療信息。其中,患者信息包括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大病醫療費用支出可限額內據實扣除;醫療信息包括個人負擔金額、醫葯費用金額等。
4、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標准為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長可達20年。填寫信息包括產權證明和貸款合同。其中,產權證明包含產權證、不動產登記證、商品房買賣合同和預售合同;貸款合同,按照貸款合同內容據實填寫。
5、住房租金,扣除標准為800-1500元不等。填寫信息包括住房租賃信息和工作城市信息。其中,住房租賃信息包括,獲取合同編號,租賃房屋坐落地址,租賃方信息。
6、贍養老人,扣除標准為最高每月2000元。填寫信息包括被贍養人信息和共同贍養人信息。被贍養人信息包括身份證件信息、出生日期,被贍養人需要年滿60(含)周歲;共同贍養人信息包括身份證件信息、出生日期,如果是獨生子女不需要填寫。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3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照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照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這就是說,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上學的話,全家可以每月扣除2000元,這2000元可以由爸爸扣除,也可以由媽媽扣除,還可以爸爸和媽媽各扣除1000元。這里就有籌劃的空間了。在選擇時,應該選擇工資高的一方、或有稿酬、勞務報酬的一方來扣除。因此低工資的`一方,可能在扣除上面的基本費用和專項扣除後,就不要需要納稅了。這樣由高工資一方來扣除,就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這個優惠,降低整個家庭的稅負。
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於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按上述規定執行。計算教育時間的范圍是:學前教育為子女年滿3周歲當月至小學入學前一月;學歷教育為入學的當月至學歷教育結束的當月,其中學籍保留的休學期間和寒暑假期間均包括在內。如果子女是在境外接受教育的,也可以享受這個扣除,父母需要做的是保存境外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證明備查。
這里再舉個例子,假如一個寶寶是2017年3月出生的,那麼在2020年3月,爸爸媽媽就可以扣除1000元的教育費用,而不是等到9月份寶寶開始上幼兒園之後。這時填報學校信息時,可以填報「無」,而不要空白不填,申報軟體是可以通過的。
再往後,假如這個孩子一直讀書,從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碩士、博士,按照目前正常的學制安排,爸爸媽媽一直到2045年的7月,都可以享受這個子女教育扣除。其中,小學畢業的那年暑假,是包括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初中畢業的那年暑假,是包括在初中教育階段的,以此類推。只要學習不中斷,可以一直享受到博士畢業。
從享受的主體看,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和其他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養子女。
納稅人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需要填報的信息有:配偶及子女的姓名、身份證件號碼、子女當前受教育階段及起止時間、子女就讀學校及本人和配偶之間的扣除分配比例等。
E.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怎麼申報4步即可完成!
進入2019年以後,個人所得稅納稅標准將實施,廣大納稅人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來為自己節省一筆稅費。那麼,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怎麼申報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國家稅務總局已經上線了「個人所得稅APP」。廣大納稅人通過個人所得稅APP就可以在線申報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一下具體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具體操作方法
1、在國家稅務總局官網右側掃碼安裝個人所得稅APP(或通過手機應用商店安裝);
2、在個人所得稅APP上注冊一個賬戶,可以通過在辦稅大廳領取的的注冊碼注冊,也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認證進行注冊;
3、注冊登錄自己個人賬戶以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填報6項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
4、大家按照各項專項附加扣除的要求,提前准備好相關信息,完後在線進行填報即可。
注意事項
1、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具體的扣除政策,那麼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上方的宣傳頁面了解;
2、大家在自主填報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時,一定要據實填寫,否則有可能會涉嫌偷稅漏稅。
3、如有殘疾、烈屬、孤老等可享稅收優惠情形,也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賬戶中填寫申報。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怎麼申報,希望能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F. 202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該如何操作
在2020年12月1日,個人所得稅APP最終完成了更新,並規定在12月底之前,大家需要對2021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內容進行確認並且填寫。可能大家都對專項附加稅怎樣扣除這個比較疑惑,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二零二一年專項附加稅主要分為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和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等。對於如何填寫的問題,只需在2020年的基礎上確認即可。
一是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這項扣除的范圍是納稅人的子女正在處於學前教育階段,又或者是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其中每個子女每月按照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方式有多樣,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當然,雙方按照扣除標準的50%扣除也是可以的,我覺得雙方共同承擔責任是更好的,這樣一方壓力不會這么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G. 個稅專項扣除申報方式
法律分析: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申報方法:
1、企業、單位代扣
如果是獲得收入、薪金的部分需要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可以提供相關信息給企業、單位,這樣可以由企業單位進行代扣。
2、自行申報
從2019年1月1日起,五險一金都有稅務部門統一扣除了,自行申報就需要自己去稅務局提供相關信息進行申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H. 請教關於個人所得稅如何扣除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准為:1、子女教育一般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准進行定額扣除,父母可選擇由其中一人作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各按50%進行扣除。2、屬於繼續教育學歷的,按每月400元進行定額扣除;如果是職業資格教育的,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3600元進行定額的扣除。3、在實際發生房屋貸款利息的年度,按每月1000元標准進行定額扣除。4、住房可按城市的不同,分別可按照1500元、1100元、800元三個標准進行定額扣除。5、大病醫療個人負擔如果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則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清繳時,在80000元的限額內根據實際進行實扣。6、年滿60周歲父母,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如贍養人是獨生子女的,可按每月2000元的標准進行定額扣除;如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可超過每月1000元。
I. 如何確認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為了減輕廣大納稅人的負擔,稅務機關已經作為一些操作流程進行檢查,特別是對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高出這一選項,根據個人所得稅規定,納稅人在第2年需要繼續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就需要在每年的12月31號之前,對次年的銷售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進行確認。
在這個填報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核對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果修改完之後還有錯誤的話,是需要負擔起一定的責任的。所以在填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下個人的信息是否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