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資訊 » 做音樂網站有什麼好處
擴展閱讀
電腦網路狀態是一條橫幅 2025-10-02 00:07:15
無線網卡網路已滿怎麼辦 2025-10-02 00:01:45

做音樂網站有什麼好處

發布時間: 2022-11-16 14:39:31

Ⅰ 聽歌網站是怎麼賺錢的!~除了廣告還有什麼可以賺錢的地方

正版音樂網站離贏利還有多遠?「有免費的音樂可以下載,為什麼還要掏錢?」這恐怕是大多數網民的心聲。而這也是正版音樂下載網站面臨的最大難題。據悉,國內目前大約有7200多家在線音樂網站,這些網站中提供正版音樂下載服務的卻還不到20家。這一數據一方面說明中國在線音樂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讓人感覺建立合理有序的在線音樂產業體系任重道遠。

在這一領域收益頗豐的蘋果其單曲下載量日前已經突破10億首。可以說蘋果的iPod+iTunes的模式的成功,極大地刺激了全球在線音樂服務商的信心。今年3月剛剛成立的巨鯨音樂網是其中的一員。這個由籃球明星姚明與做過崔健等著名歌手經紀人的陳戈共同出資2000萬美元資金打造的公司,目前已經擁有注冊會員65萬,且以每月1.5萬的速度遞增。

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巨鯨音樂網CEO陳戈稱公司自運作開始就已經有收入進賬了,他認為中國是一個能做好正版音樂下載的大市場,有強大的市場需求。他更表示有信心找到自己的贏利模式。

數字音樂下載市場空間大 唱片版權問題已基本解決

「數字音樂發展處在一個快速轉型時期,固化的CD、磁帶這樣的傳統銷售形式正向合法付費下載的在線音樂銷售方式快速轉變。中國的互聯網和手機用戶已達5億之多,正版數字音樂下載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互聯網和手機帶來的新的傳播途徑打破了以往困擾顧客的一個消費模式:當他們只想要其中一首或兩首歌時,卻不得不把整張CD買下來。而蘋果iTunes今年2月份其單曲下載量突破10億首,也僅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陳戈說。

市場需求的存在和蘋果成功的運作模式給了陳戈經營正版音樂網站足夠的理由。但是,一個正版音樂網站正式運營之前,卻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諸如與唱片公司洽談唱片版權問題等。如何說服四大唱片公司按中國國情制定授權價格呢?陳戈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2005年6月,正在籌備巨鯨網的陳戈,陪同中國音像協會會長劉國雄前往倫敦出席英國唱片表演權管理有限公司成立71周年紀念大會暨2005年年會。面對四大國際唱片巨頭,劉國雄作為除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主席約翰·肯尼迪外唯一的發言嘉賓,闡述了中國政府打擊盜版音像製品的態度。

陳戈說,在大會開始前,我向劉會長建議,應該為中國在線音樂授權定一個標桿,向國際唱片業發出一個更明確的市場信號,也就是以1元人民幣為基礎。後來的事實證明,中國官方的這一表態對四大唱片公司加快對中國的歌曲授權起到了很大作用,巨鯨音樂網因此也在短時期內以理想的價格取得了授權。

目前,巨鯨已經從包括四大公司在內的全球1970多家唱片公司得到了授權。

力推多樣化服務 尋找多贏利渠道

在成功解決了唱片版權問題之後,剩下的問題便是如何運作網站。是否網站能如蘋果那樣找到自己的贏利模式?1元人民幣下載一首新歌,在低於1元的價格甚或是免費的音樂下載面前,巨鯨又當如何面對?在陳戈看來,版權協議是基礎,價格問題是網站根據自身的運作而確定的,它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巨鯨網真正的競爭力在於其自身能否總是領先一步推出多種服務和贏利渠道。

「我們的市場營銷從6月才會真正開始,進一步推出包月加單曲下載的模式,5元、6元、7元不等,也有針對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推出的2元包月加單曲下載的模式。比如『非常6+1模式』,指的是我們把音樂細分成不同的頻道,每個頻道至少有1萬首,然後把這些音樂全部打散,重新分類包裝。用戶可以花7元錢包月,花6元錢買一個頻道,獲得1萬首歌,但必須另外付1元錢買一首新歌,加起來就是7元錢買了一萬零一首歌。」陳戈說。

「在非法下載音樂的時候,你必須首先搜索歌曲、專輯或演唱者。如果你要找到整張專輯,你還必須知道每首歌的名字和它們的順序。通常,要想在一個地方下載到整張專輯是非常困難的。音樂的質量通常也比較差,因為人們在復制音樂的時候為了節省空間採用了較高的壓縮比。而我們會精選全世界音樂庫中的上百萬首音樂,參考各國音樂排行榜、樂評以及近20年來中國音像店銷量排行等指數,作出分類,以便顧客自己挑選。」

陳戈介紹說,重要的是,我們給中國的互聯網和手機用戶提供的是完整的音樂產品消費,包括增值服務,如贈送鈴聲。當你花1元錢下載一首新歌時,你同時還能獲得MTV、演唱會門票、明星照片、網站點數等。

「我們將允許你通過P2P軟體傳給其他人。但音樂文件有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即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的保護,當他們想要打開音樂的時候,系統會提醒他們到巨鯨上去下載。」他認為,這種讓P2P軟體和音樂搜索引擎給巨鯨免費做廣告的方式,是目前最符合中國國情的,同時也是國際唱片公司最能夠接受的。

陳戈進一步說,我們左邊有以索尼BMG、華納唱片、百代唱片以及環球唱片為首的國際唱片工業的支持,右邊有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為首的中國運營商的銷售通路和平台。隨著3G時代的來臨,我們與運營商合作,讓他們幫我們生產能夠播放合法正版MP3的音樂手機;與聯想等終端廠商合作,比如可以採取買聯想音樂手機送100萬首歌的方式。這些都進一步拓展了我們的銷售渠道。

「在背景音樂很重要的環境,如酒吧、酒店大堂、咖啡廳等,我們給他們提供製作節目的需要,同時,他們也可以自行到網站上付費下載歌曲,這樣他們就不需要為唱片版權問題而苦惱了。」

開通多樣化支付方式 盜版音樂網站成本高

付費下載的重要方面是支付方式的問題。有很多人對電子銀行付費的安全性抱有懷疑態度,目前大多數在線音樂下載用戶都是通過手機進行支付。陳戈認為,或許有很多人對網上付費仍然心存疑慮,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通過淘寶網、卓越網等網站購物的網民很少有聽說銀行卡被盜的事,這也說明我們網上支付平台的日益成熟。目前,我們開通了銀行卡支付平台、手機簡訊充值、盛大點卡、駿網一卡通等支付方式。網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認為可靠的支付方式。

在談到打擊網上盜版音樂的問題時,陳戈認為,現今國家法制環境已經很成熟,政府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正版音樂網站多在暗處,盜版音樂網站多在明處。唱片公司可以通過起訴盜版音樂下載網站去贏得自己應有的份額。另外,投資數字音樂的成本遠遠高於盜版CD、盒帶的成本,諸如伺服器、帶寬、資料庫都是重要的投資方面。

但是,陳戈亦不否認,在短期內,巨鯨網還不可能戰勝那些提供完全免費的非法音樂下載的網站。

由巨鯨音樂網等正版音樂網站構成的在線音樂市場會不會繼簡訊、游戲之後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下一個亮點,能不能給國內的互聯網帶來新的生機?能否帶來新的網路經濟的增長?我們將拭目以待。

鏈接:iPod 模式

指蘋果在音樂方面的模式,即 iPod+iTunes 音樂商店銷售的模式,形成了iPod 經濟。 iPod 為音樂播放器; iTunes為在線音樂商店經營付費下載。從技術上來說,MP3 播放器並不是蘋果發明的,網路音樂下載也不是蘋果的首創,但將兩者結合卻是蘋果iPod的創新,並且給蘋果帶來了極大的財富。這種模式也奠定了蘋果公司在數字音樂下載方面的霸主地位。

行業網站運作與贏利模式分析

商業網站的營銷從大眾市場逐步轉向小眾市場,互聯網企業必須挑戰市場以更快的思路來應對新的形式,在非典的影響下,對網路業是一個很大轉機,但是也對門戶型網站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何應對新的市場細分,在相當多的傳統企業中非典到來的時候表現的不知所措,但是網路業卻是如遇春雨,網路銷售,網站建設,電子商務,不炒自火,大部分的成型網站利用非典發了一筆小財,但是非典過後,門戶網站如何進一步的鞏固自己的優勢就是現在整個網路業的最大公關項目。

非典時間可能是一次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不具備抗風險能力的企業可能在非典之後就不復存在,優勢網路企業可能在非典之後發現了少了雜牌軍的干擾,誰能堅持住,誰能在非典後脫隱而出並整合對手,成為一個網路新的亮點。

在新的網路市場里,網站+渠道復合管理模式,是企業有效挖掘細分市場,應對競 爭的戰略型盈利模式。具體分析如下:

一、什麼原因影響了產品的持續性發展

原因1:網站體系缺乏立體化結構

網站在建設的初期就缺乏系統的規劃,沒有一個專業團隊來考慮一個完整的產品或者是行業產品的作用與其他產品之間的整合,只是同一般的競爭對手採取相同的手段和策略,建立了一個網站就匆忙的跟進。

原因2:網站定位不明確

大部分的網站定位不是很明確,什麼都做,什麼都能提供,不同產品間的關系界定不清,造成整的服務水平的下滑。

原因3:網站的產品結構沒有與綜合利益結構相連接

大部分的行業網站在建立初期都是沒有一個完整的市場構架來支持,需要在市場中慢慢的建立後形成一中優勢型服務,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完整的市場構架,所以在市場開拓期間中出現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提供的服務也是有限的,在市場定位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要做什麼樣的網站,有什麼樣的優勢可以藉助等等,在網站的建立結束後就可以整合所有的資源來開拓市場,並在短期取得效果才是上策。

原因4:缺乏網站市場的細分

網站產品戰略定位傾向於統一化,考慮的是沒有差異性的大眾化消費和企業的一般性服務(供求信息,企業論壇等等)網站服務單一,採取大一統的推廣方式,而沒有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特性的消費對象。

原因5:經營模式單純強調規模

追求最大的市場份額,不考慮不同的產品的差異性,什麼樣的顧客都為其服務,這種忽視不同的消費需求的模式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阻礙網站的成長。

原因6:缺乏專業管理

大部分網站的組織結構基本是直線職能式的,關注的是商家產品的供求信息量和成交量等等表面信息,對網站的進一步服務和產品的橫向銷售和配套銷售,專業性服務等等的服務缺乏專業的管理。

原因7:網站對整個商家產品服務體系沒有採取專業化管理

在網站里一定會遇到咨詢電話,對產品信息的問題沒有一個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解答,管理和專業技術的服務局限於臨時性服務,造成商家對網站的服務不滿意,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原因8:單純的考慮瀏覽量

追求瀏覽量最大的模式不是錯誤,但是瀏覽人群也是網站的生命線,單純追求瀏覽量的網站運做方法已經過時,只能讓網站的行為短期化,全面提高網站的交易額,瀏覽量,綜合服務等等,平均施行,才能進行網站良好的維護。

原因9:網站對區域市場的管理

網站針對個體市場或者是整體的市場進行市場運做的時候,針對本公司以外的市場無法兼顧,只能提供一般性的服務,如在外地發展分公司風險又太大,就無法針對區域市場的特性進行分析和開發。

二、什麼原因影響了渠道脫脂的深入性和系統性

原因1:廣度和深度的矛盾

在一般的行業網站里,採取的都是商家會員系統,服務的重心過低,並且一般都是在中心城市為主,沒有一個完整的二、三級市場的支持,從而造成了整個行業網站在一個中心城市不斷採用硬拼和降價等等非正常手段,也沒有給商家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

原因2:缺乏資源投入最佳邊際效應的考慮

一般行業性網站的重心以中心城市為主做服務和會員的招募,市場的運做,對本地市場依賴性很大,沒有考慮未來利益的持續來源,往往失去了增長的能力。

原因3:一些網站信奉市場的精耕細作理念

在投入大量的人力來進行市場開拓的同時,也對企業的網站等等服務項目進行涉及,造成了企業以為行業網站就是一般性的網路公司轉型而來的,對其服務不感興趣和產生排斥。

原因4:缺乏細致的分類管理

在一般的行業網站內產品的種類劃分的很細致,但就是因為多種的項目讓瀏覽者不願意繼續的看下去,從而造成了瀏覽量和成交量的降低。

原因5:在網站的經營運作期間,整體缺乏細分意識,找到一個就做一個,沒有建立一個整體的行業供求信息平台,造成了一個專業市場過大,其他配套市場及相關市場服務不良,平台演變成競技場,使商家失去了參與的興趣。

原因6:有一些行業網站的運做基礎建立在產品的銷售上,利用銷售的差價來賺取利潤。

Ⅱ 做個音樂網站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這個不一定,要看網站的容量,福建這邊一G一年為800元,另外要看結構,風格等。還有編寫語言是用PHP還是HTML。還有域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Ⅲ 現在做音樂網站還能賺錢么

會很賺錢~ 不過也要看你辦的怎麼樣 比如網站主頁分頁的畫面設計(畢竟看著舒服 聽著歌才更舒服啊) 歌曲的試聽質量 歌詞准確度 歌曲容量大小 歌曲更新速度 等等~ 其次 你要把網站辦的讓大家看著舒服 聽的舒服 還有 歌曲的容量一定要大 更新速度一定要快 如果某某人到你辦的網站找新歌 你那裡沒有 也許他就會覺得你的網站 歌太少 沒有再來的必要 那我建議 如果還沒上傳新歌 那一定要在那個頁面 顯示」新歌即將上傳」的字樣 因為這樣 來訪聽友沒找到歌 下次就還會來 那就要看你的更新速度了 如果他下次來 找到了他要的歌 那 他要聽歌的時候 就會首先想到你辦的那個網站 還會跟身邊的朋友推薦 你網站的點擊量就多了 就更賺錢了~ 還有就是 我建議你的網站要有下載歌曲功能 這樣的話 他們聽的好聽的歌可以即時下載 他們會覺得在你的網站上找歌聽歌下歌 都很方便 那你說 你能不賺嗎? 對不對 這 是我的一點小小的建議 希望能幫到你 總之 有志者事竟成 希望你能成功~!!

Ⅳ 網路音樂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好處

1. 音樂可以讓身體放輕松,好的音樂可以紓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

2. 音樂可以敲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郁苦悶的心情,甚至音樂還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靈治療。

3. 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適當的音樂刺激對腦部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甚至達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樂可以提升創造力、企劃力以及刺激右腦,尤其是古典樂曲,對右腦的訓練與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5. 音樂可以幫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與注意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解放。

6. 音樂的旋律可以使嬰兒呼吸平靜、心跳減緩,讓嬰兒不再哭鬧不安,也可以刺激嬰兒的大腦思維能力,讓他更聰明。

Ⅳ 給網站添加背景音樂或配音有什麼好處

好處是:有聲有色
不好是:打開網頁速度太慢

Ⅵ 各大音樂網站優缺點

老推薦國外的,我都膩了。。其實國內的比他們更棒。對於那些習慣於在線聽歌的用戶來講,ui設計再棒,功能再多,社區化做的再好,如果聽歌時一蹦一蹦的,那或許是極其掃興的一件事。僅沖這以點,我想現在很多很多的國外音樂網站便被卡再門外,用戶體驗提不上去,用什麼來吸引中國這片肥沃的市場。比如像MeeMix, 也就只能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了。想跨過這條海岸,目前來講還是有點難度。

所以我想推薦四個國內的有關音樂的網站,少而精,起碼我認為他們現在在國內來說是最好的。你可以認為這太主觀了。其實這四個網站,可能喜歡音樂的朋友都會知道。

極品音樂 - 論壇

極品音樂,夠簡單,但是他對得起這四個字。這個論壇給我印象最深的感覺便是有一種濃厚的音樂氛圍,米色背景,這種色調或許在第一眼吸引不了多少用戶,覺得很普通,但就是這樣的色調,一直讓我覺得逛這個論壇時不再是一種簡單的聽覺享受。以音樂類型分了幾大板塊,基本可以滿足各類愛好者對音樂口味的需求。除此之外,還有比如我要找歌,音樂心情,電影原聲這樣的特色板塊。論壇用戶都比較活躍,經常可以看到別人精心推薦的音樂。

搜啦EP - 資源

看標題, 全球華語demo網,就知道是干什麼的了。最大的特點便是資源更新快!如果你是個喜歡華語音樂,並且屬於喜歡搶先聽到新歌的朋友的話,我想搜啦保證能滿足你的要求,在國內來說他應該是最快的了。接觸到這個網站最初是在一個音頻文件的屬性里看到網址,隨便點進去看了看,然後和以往一樣,扔進收藏夾就很少問津了,直到我後來N次發現,我在搜索引擎上搜新歌時,很多來源都是搜啦,舉個例子,隨便哪一天,去聽soso音樂新歌快遞榜,看看來源便知分曉。有一點是需要說明的,就是如果你想搶先試聽,必須安裝p2p插件,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這個東西,不能說這是個弊端,喜歡不喜歡就看個人愛好了。

YOBO - 社區

這是一個以音樂基因為核心話題的推薦,圍繞這一中心,友播現在儼然已經趨於成熟,就在他剛推出的幾個月,打著「中國的Pandora」旗號時,還有很多人在爭議YOBO的音樂基因在技術上有很大的不足之處,真正的音樂DNA應該是」來源於音樂內部的數據與用戶推薦行為的結合。「通過這兩者的結合來為某一類人群提供一類音樂。通過社區,建立起人與人的關系,並且分析出與用戶口味相近的友鄰,等等,現在來看,YOBO已經做的相當不錯。可以通過歌手,或歌曲種類建立電台,發布一些碎碎念,音樂日誌,送歌僅需一鍵便可完成,大大增強了人們之間音樂分享交流的主動性。(很坦白的講,我平時就不喜歡一系列繁瑣的在某一網站中給朋友送些破東西,最大的原因就是麻煩,沒勁。但是在友播里,這種麻煩盪然無存,你所要做的僅僅是一個點擊滑鼠的動作)。從music2.0時代都注重口味過濾的時代,我倒覺得yobo最大的特點應該是曬。你絲毫不會覺得分享給他人是一件麻煩的事。我曾經在這里也做了一些瑣碎的介紹 。如果要說缺點,那就是YOBO的為blgo提供服務的widget樣式我不是很喜歡。

8box - web2.0

.
記得起初剛進這個網站時,因為曲庫的嚴重貧瘠,一度讓我認為這是個空有其表而無內容的東西,雖然播放器很漂亮……時隔了一年,再回來時卻大不一樣,當然也也有我意識的轉變因素,如果喜歡這里,每個用戶都積極參與分享,如果系統沒有你所想要的歌曲,那麼動手自己上傳,大家都參與進來,那問題不就解決了。對,就是這樣。相比較yobo的社區化,8box顯然能稍顯弱一些,比如友鄰廣播這個東西,很多人們都不會去刻意關注,但是,如果將這一元素放在個人頁面的某一位置,比如豆瓣,YOBO那樣,一個簡單細節,或許就增加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從現在8box的個人頁面來看,還是強調了單個人的用戶體驗。當然8box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流行榜,口味過濾機制並通過此由系統自動推送,每期歌單,通過多種方式收藏電台,讓找歌變得簡單……這一段時間以來,經常上8box的朋友估計也能看到8box對在線視頻這一塊最近一段時間有著小動作,就在前兩天網站正式推出了視頻這一模塊,這本來是我一直很期待的一個功能,很多時候音樂需要畫面的渲染,情節也需要聲音的點綴,不是嗎,但是這一模塊在目前來講未盡人意,很多視頻在點擊之後都沒有反應,我還是非常期待他的完善。畢竟我也是8box一名忠實用戶。

除了上面四個,國內還有很多不錯的,像一起來,玩玩音樂,AOBO,維眾,TATA等等.

好的網站很容易做出來,但是要讓用戶喜歡上這里,黏住用戶,卻是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快速鏈接:http://www.alive77.cn/go/629633.html

我個人比較喜歡中國音樂在線
http://www.mtvtop.net/
有各種新歌排行榜

Ⅶ YYFC音樂網有什麼作用么

我感到YYFC是個為廣大業余愛好音樂歌唱者們提供相互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藝術水平的一個平台;以歌會友,廣泛聯系,擴大視聽,同時展示自己才藝的一個好去處。並非為了唱片公司灌唱片而設置的。更不是為了盈利而存在的。退一步說,即使成為網路歌手,那又未必是壞事。除非是別有用心的人。
我參加了YYFC後,交了不少歌友,也學會了很多新的東西,自己的演繹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希望YYFC能越辦越好,越辦越興旺。

Ⅷ 搞音樂有什麼好處么

當然有了,音樂可以啟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往往喜愛音樂,搞音樂的人都很紳士,很有氣質,這是因為借鑒與對音樂的認知度和自己的喜愛,很多種思緒,都誰來源於音樂,音樂天生就給予人創作的靈感,而且很深很深。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如果音樂是一種情緒,內么人人都要有這種思緒。

Ⅸ 音樂網站的特色是什麼

個人比較喜歡有自己特色的音樂網站,很多時候很多人很單純的把歌分為好聽和不好聽, 特別是外文歌曲基本是這樣定義,就我而言我比較喜歡配上文字的方式去詮釋音樂然後 再經過自己某事某刻的心情去理解某首歌。個人比較喜歡songtaste網。這個網站有很多優秀 的音樂發燒友,還有滬江音樂網,大量的外文歌曲加上優美的文字,蝦米網傾向發現各種不同 特色的音樂,以上純屬個人的見解,膚淺了點哈

Ⅹ 資深大蝦談談音樂網站的現狀和音樂網站的意義

摘要]: 文化,是當前學術界和商界共同思考的熱點之一,而且日益成為一種朝陽產業。本文重點講述的人文搖滾也與其有著歷史關聯和意義。牽涉到歷史與現實、中國與外國、古典與現代、全球與本土、「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等諸多層面,因而不無道理地一再引發種種討論或探索。這些探討對於我國音樂文化的發展是有益的,不過,其中留下了一個有待我們去填補的空白:當前中國各種文化、藝術的層面中。在一種特定的文化內部,總會存在著若干種不同的文化、藝術層面,它們之間組合成為一個相互對立而又相互共生的整體。而作為中國音樂重要組成部分--人文搖滾(搖滾)個體,在藝術與商業接軌的今天,如何獨善其身並弘揚音樂的人文搖滾精神。就當前我國音樂文化的基本構成來看,我們的音樂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因素呢?它們之間結成何種關系?誰又是這一主題的主導或領跑者?問題就提出來了。我在這里不打算普遍地縱論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層面,而是著重從中國內地人文搖滾音樂的音樂文化層面角度來加以分析,即透過人文搖滾的音樂文化而為推動音樂及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想像性框架和可推敲性理論。因為,人文搖滾是文化產業中最富於表現力的想像性、人文性的文化形態,完全可以當仁不讓地承擔透視文化產業的任務,並在未來時間內引領中國文化產業邁出不可估量地一步,翻開嶄新的一頁。
[正文]
中國民眾主旋律熱情開始淡化,功利和實用觀念日漸成為民眾主導意識。與此同時,本來就受到了另眼相看的音樂歌手和音樂人的本真理想基本失去了社會基礎和文化效果,搖滾音樂人原來的社會角色和藝術立場出現了轉換,一部分人自覺融入生活,另一部分人則進入市場運作,人文搖滾音樂作為一種「第三地下角色」,甚至被抑為無意識。這樣一種狀態,不僅作為一種背景,並似乎成為一種「力量」,直接控制、作用、影響著21世紀的中國音樂文化,為這一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留下了鮮明的"時間性"印跡。作為歷史見證,文化產業的得天獨厚都將在這些搖滾文本中得到一份"真實"的記錄,並義不容辭的承擔起領跑者的任務和名份。
一、人文搖滾的層面與淵源
1、音樂概述
音樂(music)的定義、起源歷來很多,關於人類社會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時代。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原始時代的人類,他們的勞動生活,可以說是和音樂為伴而開拓發展,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是直接從人類的勞動生活中產生出來的。起源說眾說紛紜也如性愛說、模仿說、勞動說等。在這里僅僅採納中國音樂學家劉藍的界說:音樂起源於太一說。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需要通過演奏、演唱,才能為人們所感知而產生的藝術效果。音樂的分類有很多種,比如:音樂種類分為拉丁音樂、說唱音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MV卡拉OK 、影視音樂、兒童音樂、動漫音樂、輕音樂、搖滾音樂、民族音樂、民謠、宗教音樂、節慶音樂、革命音樂、以及近年來出現的游戲音樂等等。換句話也就是說,音樂是人類的符號表意系統,人類通過自己創造的符號系統去表達生活的意義。而音樂文化是一個歷史性概念,每個民族及其特定歷史時段都有其獨特的表現狀態。一定時段的音樂文化應是一個容納多重層面並彼此形成復雜關系的結合體(並不一定就是統一的整體)。而就中國目前的情形來說,這種容納多樣的音樂文化結合體往往有幾個層面或形態(註:我自己在過去一度審美主觀性的將音樂文化分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三種,但後來通過在大學的學習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的事物是不能簡單的去分類的。):主導音樂文化、高雅音樂文化、大眾音樂文化、精神音樂文化。從文化價值看,這幾個層面之間本身是無所謂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的,關鍵看具體的作品文體本身如何。每一層面都可能出優秀或低劣作品,無論它是主導文化和高雅文化,抑或物質層面的,又或是精神的。由於本文是在分析人文搖滾音樂;在此就不做詳細論述。下面以流行音樂為例談一下中國音樂的發展現狀。
2、搖滾淵源
縱觀流行音樂發展現狀,存在著無處流行的悲哀。再來看看中國搖滾音樂的現狀,可現在的搖滾(其實有很多的東西)都變了味了,或許存在著共同的悲哀,有或許是永遠也解不開的探索之迷。
20年間,除了海外的一些著名歌手還能偶爾引起轟動和追捧外,內地歌手的現場演出還有多少人去聽?還有幾個人有興趣辦當年那樣的演唱會?音樂人許曉峰日前接受采訪時說:「去年全國現場演出收入僅有1億元左右。這說明,中國流行音樂成了一個僅靠唱片公司一條腿走路的『瘸子』。」
「我腳踏著大地我頭頂著太陽,我裝作這世界唯我獨在,我緊閉著雙眼我緊靠著牆,我裝作這肩上已沒有長腦袋,我不願離開我不願存在,我不願活得過分實實在在,我想要離開我想要存在,我想要死去之後從頭再來……」
這是崔健新歌《從頭再來》的歌詞。但是,中國流行音樂,在沒有走出原創衰竭、歌者頹喪和市場萎縮之前,該如何從頭再來?
搖滾在中國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搖滾的特殊就在於它自身的腫脹和虛胖,它總是以一副怒目但也慈悲的姿態現世。這種被哄抬而出的音樂文化形式遠遠超出它本身的內容和內涵。崔健說過一句話,含義也在於此:「搖滾主要是一種娛樂形式,它的社會功能是別人強加的。」我們在看待這一社會現象時,社會背景總是被我們優先考慮。對於搖滾在中國發展今天這一現狀,無論怎樣標榜自己叛逆與顛覆性,依舊逃不開大的社會背景。搖滾在中國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被當作一種手段,一個訴求平台,一種社會異化下的宗教活動。
中國搖滾大環境可以說一團糟,為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搖滾吵得不可開交,你說我是偽搖滾,我說你是商業化.一些青頭小子把頭發一染,扯開嗓子大吼幾聲就是朋克搖滾,說話快的邊說邊唱兩句就是說唱搖滾.我們的老崔年紀大了,可還一直為中國搖滾的發展不遺餘力地奔走,究竟中國搖滾將走向何處?是升華還是滅亡?老崔說了:活著就是一種進步,那麼,苟延殘喘的中國搖滾進步到了哪種地步?
我認為中國搖滾的現狀是尷尬的。一方面是不計其數的地下樂隊和地下歌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各種流派曲風爭奇斗艷。讓人目不暇接。另一方面,長時期缺少震撼人心的音樂作品,搖滾的思想和精神被不斷的結構異化,是人們對搖滾的執著初衷發生了動搖。中國搖滾歷經了十年,希望大家回頭看看,到底留下了什麼?一群憤怒叫罵的鬥士?一群把手中的樂器作為泡妞的「新殺傷性武器」的音樂發燒友們?還是染著各色頭發的「行為搖滾」新青年?中國搖滾可能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強大的社會主流在無意中磨打受眾的心靈。可------
就在此時,人文搖滾出現了。
二 搖滾新血脈----人文搖滾
從八十年代初中國搖滾起步,至今,它已走過了從熱浪到低谷終歸於平靜的過程。這些搖滾藝人的藝術態度和精神立場的獨特性,貫穿於他們的生活始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獨特性中所包含的藝術價值與精神價值,足以上升到一種文化藝術的高度。
一、人文搖滾的音樂與精神
「曾經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經多少次折斷過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多少次撲滅了夢想,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汪峰《怒放的生命》
搖滾在中國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被當作一種手段,一個訴求平台,一種社會異化下的宗教活動。無論在哪個國家,搖滾從未像在中國一樣經歷奇跡。這種奇跡,被賦予上一種信仰,注射進一種躍躍欲試的思想,成為社會中部分非主流人群的旗幟,燃燒律動在這個時代脈搏下。它傾訴著邊緣群體的苦難,人性的壓抑與渴求,反體制過程中的磨難與懷疑,社會的不解和探索。
在中國多數樂評人的眼中,當搖滾勢不可擋地成為一種精神載體時,它的社會功能已在無形中被誇大了。搖滾樂壇的風起雲涌和音樂人的推波助瀾,造就了在中國搖滾界思想決定藝術還是藝術決定思想的試驗。而這一問題有些近似於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而這一問題的討論又有些近似於「物質文明為先還是精神文明為先」的討論。這一問題在政治課中,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已將其解釋詳盡了。無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要同步發展,以尋求社會主義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的雙豐收。
2.人文搖滾音樂——靈與肉
「忽然間我感到如此快樂的心酸,付出所有的一切只為付出我的夢,忽然我感到如此狂喜的悲哀,擁有一切也不過就這樣笑著哭。忽然間我明白淚水映出的歲月,付出所有隻為找尋你的夢,忽然間我明白微笑掩藏的悲哀,擁有一切也不過就這樣笑著哭。」 ——汪峰《笑著哭》
無疑,搖滾音樂和搖滾精神要同步尋求發展。無論是出於中國國情,或是現今搖滾人的精神狀態的考慮——搖滾,這種有別於其它主流音樂的特有音樂形式,必將在某種程度上發揮其音樂作用與精神價值——而這種價值的體現,正是靈與肉的完美結合體。我們需要既飽含搖滾精神,反映社會人文思潮又唯美的搖滾風格。無論藝術與商業如何接軌,樂隊的存在還是在於作品本身。
三、峰高無坦途----人文搖滾的攀登
一.在路上尋找靈魂——搖滾人的真理
1. 獨立的人生信仰
「我不知道夢是什麼顏色,也許它自有它的顏色,我不知道風要吹向哪裡,也許它自有它的方向,我不知道孤獨是什麼,也許它就象小草一樣,我不知道鳥兒為何飛翔,也許它為了尋找故鄉,我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許她可以把我裝下,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也許我是天空奔跑的迷鹿,」 ——汪峰《花火》
在那些非主流的地下人群中,有憤世疾俗的「朋克」,有沉鬱晦澀的「金屬迷」,有忠於另類音樂的黑暗分子——龐雜的人群,旨在維護搖滾的精神——那是所有人道不明但心中僅存的信念。
但可以看到,人文搖滾樂並不是官方文化可以接受的事物,而其獨立的精神時讓大眾感覺若即若離。這種獨立,從音樂態度上來說,以一種DIY(Do It Yourself)形式存在,無論從詞曲到編曲到製作到錄音,一條線一氣呵成全由搖滾藝人自己完成,這無疑使作品的完成度極高,也更能反映出藝人最原始的思想(比如汪峰自己就有「峰聲音樂」);從生活態度上來說,獨立,這要求搖滾藝人要以其最具個性的姿態出現,把一種對生命的信仰,一種自身的人生哲學,散播向聽眾,以實現他人與社會靈魂的進化與自身的成長。
2. 在獨立中尋求發展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穿過幽暗的歲月,也曾感到彷徨,當你低頭地瞬間,才發覺腳下的路,心中那自由地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 ----許巍《藍蓮花》
當一個人以嚴肅的態度來對待音樂,他所遭遇的不僅有當代藝術的一般困境,更有他所支持的音樂的特殊困境。有幸做出真正創新的藝術家,其後路程就更加艱辛,而結果,往往只有重復自己或索性放棄自己,妥協進中庸的魅力中去。在這一點上,搖滾是最好的例子。
一個優秀的人文搖滾人首先是一個有著獨特生命感悟的人,正是這種內在的獨特性才使他有可能在藝術上超凡脫眾;與此同時,他的獨特的自我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是大眾的代言人,他的靈魂的嘆息與吶喊必須引起人內心強烈而廣泛的共鳴,如此,這種音樂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被認同音樂。誠然,在每一個有個性並且不願放棄自己的獨立個性的搖滾人面前,道路一定是曲折的,前途是否光明則完全不可知。這或許就需要搖滾的人們在個性中尋求共性,在獨立中尋求支持,在非主流中尋求可主流的事物,使晦澀的搖滾樂成為真正意義上凈化靈魂的利器與思想哲學的音樂。發展是必然的,不在發展中爆發,就在發展中滅亡。這是固守自己搖滾信仰的每一個人必須經歷的過程——在獨立中尋求發展
3.追求與眾不同,引領音樂起跑----人文搖滾價值
人文搖滾樂,從思想內容、藝術趣味到表演技巧,一般來說,都是難與「陽春」「白雪」相比。它們的市場領域和文化定位都有些不同。「凡是有過沉浸到真正藝術作品的激烈體驗的人,都不堪忍受廉價效果的應用,並會堅決主張一種藝術的優越發展…」
但是,人文搖滾樂在很多的受眾那裡很有市場。它是一種「大眾文化」,深入到千家萬戶和各種層次的欣賞受眾。那麼,人文搖滾樂又有什麼獨特之處,在此應該盡我所能指出,才能確鑿點明它的領跑之當仁不讓。
1.較之其他流行音樂形式,人文搖滾樂的潛在影響最大。它不僅是音樂的主流,也改變了其他流行音樂及搖滾樂的面目。人文搖滾樂的聲音在電視、電影、廣播中隨處可聞,它特有的獨特音樂節奏滲透於各種流行音樂中。它的流行涵蓋面最寬,在崔健建立的搖滾王朝之後添光加彩,升華了主體和意義。與嚴肅音樂、近期流行的音樂相比,人文搖滾樂的市場更顯得熱火朝天。人文搖滾樂的唱片、錄音帶、cd\vcd\不計其數。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有關人文搖滾的網站已經突破了1300多,而且還有出版社為他們寫書和個人傳記,有網上消息說有關汪峰的報導、文章也有120多篇。
2.引起青、少年、成功人士、社會群體的狂熱反應,造成對社會人文思潮巨大的沖擊力。過去的搖滾基本上是一種反應青少年文化,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徵和藝術要求,反過來,又影響和塑造了青少年。但現在的人文搖滾樂關注的不僅僅是青少年,更多的是社會群體,不分年齡、時代,在網上參加有一戲言:「人文搖滾樂不僅使流行音樂起了革命性的變化,對於服裝、發式、語言、生活方式,甚至政治觀點等方面都有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或社會現象,過去的搖滾常和毒品、性、解放革新聯系在一起,現在,人文搖滾不是僅僅在社會的低靡和人性的碰撞中尋找方向,更重要的是發泄社會群體的憤滿。
3.社會爭議極大。對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歷史上還沒有哪一種音樂形式要人文搖滾那樣引起人們的如此廣泛而激烈的爭論乃至對立。在搖滾創造的輿論時代,人們僅僅是批判地接受,現在對待人文搖滾大不相同。人們開始去分析它的社會文化價值和教化功用。與早期搖滾相比,比較悠閑,反叛性少,與大眾思想情趣比較接近。
當然,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不能看不到短處就說沒有,給作品和歌手正確的評價才是我們乃至社會都想看到的結果。還要考慮它對今天我們的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
四、人文搖滾與社會思潮
盡管面對實用主義和商業主義以及社會輿論的三重威脅,但人文搖滾音樂文化中仍然佔有自己的位置,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新體驗"的搖滾創作類型。《笑著哭》、《飛得更高》、《花火》、《藍蓮花》、《怒放的生命》等優秀作品汲取了"崔健王朝"所積累的造型感和修辭經驗,精心營造著充滿意味的故事空間,設計了種種隱喻式的視聽具像,另一方面又用朴實的風格、平平淡淡的節奏來表現普通百姓日常的人生、日常的體驗、日常的歡樂和痛苦,成為這一形態的代表性作品、歌手。在敘事上這些作品更自覺地用偶然性來沖淡情節的戲劇性和因果邏輯性,突出人生的無奈、無序和無可把握;在意識上對將人生困境化戲劇性模式更加不信任,不願意為人生給出一個完整的結束或者答案;在視野上,它們所關注的不再僅僅是普通人所面對的社會問題,而是每個生命個體所難以躲避的人生問題。無論是對人性的理解和關懷,或是對現實的觀察和體驗,甚至包括對音樂藝術美學潛力的發掘,都成為了這一時期人文搖滾文化發展高度的一種標志。
由於意識形態邏輯、更由於流行歌麴生產市場化的經濟邏輯的的限制,新世紀的中國搖滾音樂文化正如整個社會文化一樣,不可能象80年代文化那樣充滿異類、喧嘩、叛逆,個人主義的、標新立異的、天馬行空的狂躁被後現代工業所整合,因而,人文搖滾文化中的先鋒性、實驗性因素被降低到了最低點,甚至非常規的作品以一種邊緣的姿態出現。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汪峰傾向:以開放性替代了封閉性的敘事,用日常性替代了戲劇性,追求……最常態的人物,最簡單的生活,最樸素的語言,最基本的情感,歌詞往往難以傳達他們動盪不羈、迷離斑雜的生存體驗,於是他們都藉助於音樂的節奏和情緒來表達自我,他們用裝飾性的語言影像、鮮艷的色彩、螺旋似的跳動的結構、MTV的節奏、自傳化的題材、情緒化的人物,還原他們自己在都市的喧嘩與騷動中所感受到的那種相當個人化的希翼、惶惑、無所歸依的生存體驗。
處在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人文搖滾音樂文化就以這樣的多元選擇形成了其藝術格局,一方面,音樂(流行音樂)觀念的更新一直在艱難地發生,但另一方面,實用主義、功利主義觀念也對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前一時期人們引以自豪的那種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藝術崇高感在音樂文化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無論是主流音樂作品創作對人文搖滾本體的常規完善或是前衛搖滾作品創作對音樂美學手段的非常規探索,都還缺乏足夠的廣度和深度。文化和美學意義上的人文搖滾文化的世紀轉折遠遠還沒有完成。
代結束語:人文搖滾樂的歌詞
歌詞在搖滾中的作用很重要,它傳達出歌曲明確表達的意義和內容。
早期的搖滾歌詞主要在描寫男女青少年之間的浪漫經歷,他們在一起度過的美好的時光,等等,很少提到有關性的問題,即便提到,也很含蓄。早期的領軍人物崔健的歌詞里更是少,幾乎NO,從歌曲里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那種迷茫和追問。「吃不著鐵飯碗象咱家老頭子,也不想處處受人照顧象現在的孩子,我們沒吃過什麼苦也沒享過什麼福,所以有人說我們是沒有教養的一代混子,真要是吃點苦我准會哭鼻子。下海掙點錢兒又tm不會裝孫子,說起嚴肅的話來總是結巴兜圈子,可干起正經的事來卻總要先考慮面子,除了眼前的事我還能幹點什麼,除了吃喝拉撒睡我還能想點什麼,嘿若要問我下一代會是什麼個樣子,那我就不客氣的跟你說:我管得了那麼多嗎?」在這樣的歌詞裡面我們沒有雜亂的思想,有的是生活的繁瑣…
20世紀末,中國的搖滾歌詞發生了很大變化,當然,情歌音樂還是繼續了男女戀情和美好時光的題材;但是民間(邊緣)音樂的高漲給搖滾歌詞帶來新的嚴肅含義。精心營造著充滿意味的故事空間,設計了種種隱喻式的視聽具像,另一方面又用朴實的風格、平平淡淡的節奏來表現普通百姓日常的人生、日常的體驗、日常的歡樂和痛苦,成為這一形態的代表性作品、歌手。
我的觀點還是那樣,人文搖滾音樂不僅見證音樂歷史的轉折,還肩負著領跑的任務和名份。對於搖滾我們不能一概的否定和肯定,要區別作品的好壞。歌詞是區別好壞的一個重要方面(不是全部)。搖滾音樂中有好的作品,但我決不承認所有的作品都是好的,還有不少很壞的東西。我們的創作要吸收人類文化中的一切有益的東西。在我們國家的音樂舞台和影視節目中,無論是表演外來的音樂還是自己的創作,我想,都應力求健康、高品位、有益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