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哪舉報學校
舉報學校的方式如下:
1、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3、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還可以寫信舉報。
學校是指教育者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教育活動的組織機構。名稱起源於民國。學校是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承擔的有目的、有系統、有組織的,有計劃的以影響受教育學校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並最終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達到預定目的的社會活動。
學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類學校內所接受的各種教育,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的具體活動受到社會需求影響,必須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承擔著對社會輸送人才的職能。一般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學校主要分為五種: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B. 投訴學校找哪個平台
一、投訴學校找哪個平台
1、投訴學校可以從以下平台進行:
(1)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3)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還可以寫信舉報。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九條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宣傳,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新聞媒體采訪報道涉及未成年人事件應當客觀、審慎和適度,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名譽、隱私和其他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選擇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什麼
選擇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1、選擇培訓機構一定要找有辦學許可證的機構;
2、合同是自身利益最有力的保護,注意合同中含糊不清的條款。退費附加條款多,報班付費應慎簽合同;
3、培訓機構利用交費越多課程優惠越大促使消費者多報課程,警惕裡面的風險也越大;
4、保留合同、票據和宣傳手冊非常重要,還要提示,保存好刷卡記錄或者轉賬憑證,盡量不要轉個人賬戶。一旦出了問題,牽涉退費問題,票據和校方的宣傳材料都將成為重要證據。
C. 教育主管部門投訴渠道
向當地教育部門投訴的通常稱為教育委員會、教育局或教育體育局。教師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也可以向教育廳紀委舉報,也可以直接向中紀委網站舉報。
一、怎麼向教育局投訴
舉報學校的方式:
1、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3、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還可以寫信舉報。
二、民辦學校如何面對家長投訴
1、成立獨立第三方調查項目組,成員由教師、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組成。目的是客觀全面地了解事件真相,由該項目組在調研結束後給出書面《調查結果》。
2、結合《調查報告》對當事人進行約談。涉及內容為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要結合《調查報告》的相關陳述與當事人核實,避免盡量避免事實與結果相出入;
第二方面要在當事人所轄行為並未觸及師德或學生行為紅線的前提下,邀請當事人參與基於《調查報告》的項目式研究;
第三方面要考慮的是如果當事人所轄行為已經觸及上述紅線,則在與相關部門協商後向對方傳達處理決定。
3、成立專題項目組,針對事件提煉出研究主題,開展基於問題有效解決路徑及方法的研究討論。
第一個階段邀請有興趣的老師及相關部門領導就《調查報告》涉及內容提出部門協同方案,之後由參與教師就方案提出針對性意見,最後由大家一起討論得出最終方案;
第二個階段邀請涉事家長(其他有興趣的家長)、教師、學生及有興趣的老師一起參與討論。由大家一起結合第一個階段提出的方案進行分組討論,提出針對性建議,最終由集體討論得出最終處置方案,並予以實施。
第三個階段集體研討項目研究成果實施過程中的階段性目標、成果分享方式及後期負責跟進的相關人員安排。
三、如果發生學校學生打架被開除嗎
開除學籍是指終止了學習生涯,注銷了學籍。無法再從事學習,也無法更換學校入學。
如果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是不會被開除的,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依情況嚴重程度來確定是否被開除。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相關法律規定:高中生如果在學校期間發現未經同意外出,在外住宿、曠課、煽動和帶頭挑起事端,嚴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道德敗壞,打架鬧事,偷盜他人東西,吸煙、喝酒、賭博,造成不良影響的,學校可以勒令退學、開除學籍。
您可以向教育局上訴或在法庭上起訴以維護您的合法權利。你也可以向教育局紀委舉報,也可以直接向中紀委網站舉報,但這是實名制,你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D. 怎麼在山東省教育廳舉報學校
有三種方法可以在山東省教育廳舉報學校。
一、登錄山東省教育廳晚上信訪平台,輸入信訪人姓名以及事項,即可舉報。
二、撥打山東省教育廳舉報電話:0531-81916515,81916605。
三、發送郵件到山東省教育廳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4)在什麼網站舉報本地學校擴展閱讀:
山東省教育廳的教育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全省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並指導、協調和監督實施,起草地方性教育法規草案及有關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
(二)加強全省基礎教育工作的統籌管理,以農村教育為重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和民族地區傾斜,促進教育公平,指導與評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
(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加強中小學德育,指導義務教育發展水平、質量的監測工作。
(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積極推進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發展活力。
(五)統籌管理各類高等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工作,深化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和教學改革,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E. 投訴學校找哪個平台
法律分析:不可以,12315隻是針對於消費者的,無法投訴學校,可以向教育局投訴學校。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是全國消費者通過電腦、手機APP、微信公共號、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24小時便捷高效地進行投訴、舉報的平台。這一平台由工商總局建設,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同使用。 2017年3月14日,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正式啟動。2018年3月15日,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二期正式上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十五條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一)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二)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第二十九條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受理消費者投訴之日起六十日內終結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終止調解。需要進行鑒定或者檢測的,鑒定或者檢測的時間不計算在六十日內。投訴學應該向教育局反映。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一)有組織機構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師。(三)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四)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條 (一)遵守法律、法規。(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三)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四)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五)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
F. 學校投訴平台在哪裡投訴
可以向當地教育部門投訴,如果是消防方面的安全隱患也可以向當地消防部門投訴。
如果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當地有關部門並未及時受理投訴,還可以撥打教育部投訴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或者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1、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3、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還可以寫信舉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九條 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三十日內,作出處理。教師認為當地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侵犯其根據本法規定享有的權利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作出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八條 地方人民政府對違反本法規定,拖欠教師工資或者侵犯教師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
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挪用國家財政用於教育的經費,嚴重妨礙教育教學工作,拖欠教師工資,損害教師合法權益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被挪用的經費,並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G. 學校投訴平台在哪裡投訴
可以向當地教育部門投訴,如果是消防方面的安全隱患也可以向當地消防部門投訴。
如果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當地有關部門並未及時受理投訴,還可以撥打教育部投訴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或者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1、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3、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還可以寫信舉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八條,地方人民政府對違反本法規定,拖欠教師工資或者侵犯教師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
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挪用國家財政用於教育的經費,嚴重妨礙教育教學工作,拖欠教師工資,損害教師合法權益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被挪用的經費,並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三十日內,作出處理。
教師認為當地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侵犯其根據本法規定享有的權利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作出處理。
H. 什麼網站可以舉報學校
可以通過撥打全市教育系統公開舉報電話,登錄市教育局行風熱線網站反映問題,進入各省市教育局微信公眾號對老師不良行為進行投訴舉報。
對於從事有償補課的中小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獎資格、撤銷榮譽稱號等處罰,並追究學校領導責任及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
對於從事有償補課的在職中小學教師,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直至相應的行政處分。
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廣泛學習宣傳的基礎上,通過學校和教師個人自查、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社會有關部門幫查相結合的形式,周密排查,逐校逐人摸清、摸實有償補課情況。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要建立工作台賬,在官方網站、公示欄公布舉報投訴電話、信箱,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逐件落實,及時處理,及時回應。
通知要求,重點治理在職中小學教師參與有償補課,推薦和誘導家長及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課上不講課下補習班講等情況。加大懲處力度,對有禁不止的學校、教師依法依規予以嚴肅查處,發現一起、曝光一起、查處一起。
此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推進長效機制建設,將嚴禁參與有償補課等作為師德建設的重點和師德考評的一票否決項。
I. 投訴學校找哪個平台
要投訴學校有以下幾種平台:
1、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可持相關證據進行投訴;
2、撥打投訴電話反映情況,中國教育部投訴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
3、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向中國教育部郵箱或寫信舉報。
申訴權是指公民對因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的錯誤或違法的決定、判決,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致使他或他的親屬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申述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銷決定、判決或賠償損失的請求。
公民的申訴有兩種情況:
1、訴訟的申訴,指刑事、民事訴訟當事人或其他公民對司法機關的決定或者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不服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請求重新處理。申訴一般不受時間限制,可以口頭申訴,也可以書面申訴。申訴是人民法院再審案件的根據之一,但在人民法院未作出再審決定以前,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2、非訴訟的申訴,指國家工作人員和政黨、社團成員對所受到的紀律處分不服時,可以向原機關或上級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在選舉人民代表時,公民對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可以向選舉委員會提請重新審查的申訴。中國憲法規定,保障公民的申訴權。對於公民的申訴,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對打擊報復者要追究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第一千二百零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