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冶風雲網
其實風雲網是大冶目前最大人氣最好的本地門戶網站。注冊會員十萬多人。經常不定期搞戶外活動,風雲單車俱樂部,女子軍團。據說明天還組織影迷去黃石萬國電影城看電影。報名的有好幾十人。可見人氣不賴哦
2. 湖北省黃石市有哪些縣
截至2019年,黃石市下轄4區、1縣,代管1個縣級市,鐵山區、下陸區、西塞山區、黃石港區、陽新縣、大冶市。
1、大冶市
大冶,是湖北省直轄、黃石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湖北「冶金走廊」腹地,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地跨東經114°31′—115°20′,北緯29°40′—30°15′,總面積1566.3平方千米。
2、陽新縣
陽新縣,隸屬黃石市,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南與江西接壤,素有「荊楚門戶」之稱。
3、西塞山區
西塞山區,隸屬於湖北省黃石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黃石市東部。東與陽新縣湋源口鎮交界;西與下陸區南湖鄉為鄰;南與大冶市四棵鄉、汪仁鎮相連;北與浠水、蘄春隔江相望;西北與黃石港區勝陽港接壤。
4、黃石港區
黃石港區是湖北省黃石市的中心城區,黃石港區經濟總量均居黃石市全市城區第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躍居湖北省各城區之首,榮獲有全國首批「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和「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等榮譽。
5、下陸區
下陸區是黃石市四個城區之一,地處黃石市中心腹地,東接黃石港、西塞山,西連鐵山,南鄰大冶,北靠鄂州。
轄區內有大冶有色金屬公司,中鋁銅板帶公司、黃石紡機廠、新冶鋼集團東方管業公司、湖北省煤田一八二地質等大型國有企業,是黃石市交通和資源優勢最為明顯的區域。
3. 大冶市人民政府網如何查詢項目備案
在大冶政府網查詢。
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府的各種信息進行著全方位的傳播,將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分門別類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由國務院辦公廳主辦,中國政府網運行中心負責運行並維護。
4. 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實施方案(2)
1、舉辦《書香中國——倡導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社會》宣傳圖片展覽。“人不讀書,其猶夜行”,閱讀伴隨著一個人的精神成長,也決定著一個社會的總體文明程度和創造能力。倡導全民閱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建設濃郁的書香社會,將會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讓中華民族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展覽方式:大冶市圖書館內一樓展廳布展+圖書流動車館外流動展出。
2、製作4.23世界讀書日宣傳展板,利用市圖書館流動圖書車在全市城鄉進行4.23世界讀書日的戶外流動宣傳和展覽。
3、4.23世界讀書日舉辦“你讀書我買單”現場選書、借書、薦書活動。在世界讀書日當天的活動現場,凡是大冶市圖書館有效持證讀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意願,在活動現場自行選擇您想要讀的除工具書、連續出版物等特殊文獻以外的書,市圖書館現場下單購買,經過采編部門分編之後選書讀者可以優先借閱。還可以向市圖書館踴躍推薦各類好書,來活動現場登記您所想要的圖書信息,如: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價格等,圖書館將盡最大的可能及時採集到您所期望讀到的書籍。
4、流動圖書車流動服務進城區校園+城區人群密集公共場所,如:體育公園、青銅文化廣場、會展中心門前廣場等。
5、舉辦大冶市“書香大冶”誦讀會。誦讀會面對全體市民徵集誦讀者,誦讀者可以通過網上報名(QQ郵箱:305004521)+電話報名(0714-8765553)+進館登記(大冶市圖書館辦公室)等三種方式報名參加誦讀會,誦讀者自選誦讀文章,要求所選文章內容健康、積極向上,文字優美、朗朗上口,每位誦讀者的誦讀時間不超出3分鍾,誦讀者年齡范圍:10—70歲大冶市公民。誦讀會在4.23世界讀書日當天舉行,現場將邀請有關專家對誦讀者進行點評,由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大冶分公司贈送優秀書籍,鼓勵他們的閱讀熱情和習慣。
6、同大冶市科協聯合舉辦科普直通車活動。市圖書館提供世界讀書日相關內容和圖片等資料,參與市科協在大冶廣播電視台的《科普直通車》專欄對4.23“世界讀書日”進行宣傳。
六、活動地點
1、《書香中國——倡導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社會》宣傳圖片展覽:大冶市圖書館一樓展覽廳+館外流動展出。
2、4.23世界讀書日舉辦“你讀書我買單”現場選書、借書、薦書活動:大冶市圖書館一樓大廳。
3、大冶市“書香大冶”誦讀大會:大冶市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報告廳。
七、工作要求
1、廣泛宣傳,動員全民。通過大冶廣播電視台、《今日大冶》、大冶市圖書館網站+微信平台+移動圖書館+LED顯示屏等途徑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市民養成全民閱讀良好生活習慣。
2、數字推廣,移動閱讀。充分利用大冶市圖書館微信平台、門戶網站、移動圖書館等平台,推送移動閱讀相關內容,推廣圖書館館數字資源,吸引更多讀者使用電子資源。
5. 湖北省黃石市有哪些縣
截至2015年3月,黃石市下轄1個縣-陽新縣,具體介紹如下:
陽新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縣域面積2780平方公里,是一塊美麗富饒、人傑地靈,交通便利的紅色土地,更是一塊充滿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投資熱土。
陽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西漢建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革命戰爭年代,是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根據地中心,誕生了王平等十多位共和國將軍,20萬英雄兒女獻身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塑造了「小小陽新,萬眾一心,要糧有糧,要兵有兵」的革命老區精神,是全國著名的「烈士縣」。
(5)大冶有哪些門戶網站擴展閱讀
黃石市陽新縣的歷史沿革:
陽新縣歷史悠久,是全國有數的古縣之一,陶唐時為荊揚之域,虞、夏、商屬荊州,西周為鄂王轄地,春秋歸楚,秦屬南郡。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屬江夏郡。漢、三國、晉、梁、陳、隋、唐,歷名下雉、閏光、陽新、奉新、安昌、永興、富川。宋、元、明、清先後稱興國軍、路、府、州。
1912廢州設縣,1914年定名陽新縣,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解放陽新,建立人民政權,隸屬大冶專區。1952年6月改屬黃岡專區。1965年7月起改屬咸寧地區。1997年1月1日起劃歸黃石市管轄至今。
6. 大冶風雲網的網站發展
大冶風雲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動營銷為主要模式的新媒體公司.旗下大冶風雲網是大冶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網路服務品牌。大冶風雲網為80多萬大冶人提供生活信息、日常消費指導、都市時尚引領、網路棋牌游戲等實用服務。
大冶風雲網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擁有注冊會員27000餘人,日均訪問人數近4000人(以每月10%左右的速度提升中),為鄂東地區影響力最大,人氣最高的門戶網站。2009年一年,其活動40餘次被中國共青團網,湖南衛視,楚天都市報,荊楚網,黃石電視台,黃石日報,東楚晚報,黃石周刊,東楚網,大冶電視台等媒體所報道。
7. 大冶有專業做網站的公司嗎
我是大冶的一家做礦產的企業,近期我們公司老總想做網站,安排我去聯系大冶專業做網站的公司,我找了很長時間,在大冶地區暫時沒有找到!後來,聽朋友介紹,大冶的有不少做網站的都是找黃石去做的,而黃石做網站的網路公司雖然不少,但絕大多數是小型網路公司,公司規模在10人以上好像只有一兩家,據說黃石有個叫什麼阿里巴巴的服務中心,是專業做網站和網路推廣、網上批發的網路公司,其規模和服務質量和技術實力還不錯,聽說地址在團城山萬達金卡斜對面那一塊,聯系電話還不清楚,請哪位高人如果知道請告訴我下,謝謝!
8. 湖北黃石有多少個縣和地區
截至2019年,黃石市下轄4區、1縣,代管1個縣級市,分別是大冶市、陽新縣、黃石港區、西塞山區、下陸區、鐵山區。
1、大冶市
大冶,是湖北省直轄、黃石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湖北「冶金走廊」腹地,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1566.3平方千米。
2、陽新縣
陽新縣,隸屬黃石市,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南與江西接壤,素有「荊楚門戶」之稱。
3、黃石港區
黃石港區經濟總量均居黃石市全市城區第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躍居湖北省各城區之首,榮獲有全國首批「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和「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等榮譽。
4、西塞山區
西塞山區,隸屬於湖北省黃石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黃石市東部。東與陽新縣_源口鎮交界;西與下陸區南湖鄉為鄰;南與大冶市四棵鄉、汪仁鎮相連;北與浠水、蘄春隔江相望;西北與黃石港區勝陽港接壤。
5、鐵山區
鐵山區位於湖北省黃石市西部,礦產豐富,以盛產鐵礦石而得名。漢代東方朔曾在此潛心讀書;民族英雄岳飛曾在此鑄就「大冶之劍」;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這里建設了當時規模為東亞之冠的中國第一座大型露天鐵礦——大冶鐵礦,鐵山遂成為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搖籃。
9. 誰知道大冶那個什麼華的學校的網站
你可以去網路輸入該校的名字進行搜索,待搜索結果出來後,再點擊該校即可
10. 大冶實驗中學外校部網站
大冶實驗中學外校部網站如下
http://www.dysyzx.cn/
大冶實驗中學,位於大冶文化繁榮的市中心,這里古樟流韻,丹桂飄香,鍾靈毓秀,人才輩出。大冶實驗中學1983年始建,稱「北門中學」。1985年1986年,校址在城關北門,稱「北門中學」,開設教學班20個,在校學生1396人,教職工106人,校園面積10672平方米,校舍面積7482平方米。
1987年起學校遷往東岳路,改稱「城關中學」,師生人數不斷增加,至2013年,教學班已增至24個,學生人數達到近2000人,教師136人,學校面積擴至17745平方米,校舍面積增加到8724平方米。1998年學校遷至保康路(原大冶一中校址),開設班級36個,學生2462人,教師193人,校園面積增至43355平方米,校舍面積達29325平方米,學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1999年起,隨著大冶經濟的發展,進城人員越來越多,師生數急劇增加,每年均增教學班5到8個,教師10人左右。
2001年,學校聘請了外籍教師,首開大冶基礎教育之先河,成立了大冶外國語學校,實行一校兩牌。2003年開設教學班65個,學生4800餘人,教師268人。由於城區學校布局調整,實驗中學兼並了「育才學校」和「城北中學」,師生數迅速擴大,現有的校園面積已適應不了教育形式的發展,2003年秋季,大冶實驗中學將大冶外國語學校剝離至原「大冶師范」校址,兩所學校累計開設教學班92個,學生5700人,教師330人,校園面積128畝,建築面積17812平方米。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大冶外國語學校正式收歸公有,並入大冶實驗中學,形成一校兩部(實中本部和外校部)。學校現有教學班81個,教職員工326人,學生47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