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資訊 » 有什麼好的稅務政策講解的網站
擴展閱讀
西安手機簡訊平台軟體 2025-10-02 14:04:38

有什麼好的稅務政策講解的網站

發布時間: 2023-01-07 14:43:36

哪個網站里有最新的財政,稅務信息公布

國稅總局官網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n8136593/n8137537/n8138502/index.html

Ⅱ 想了解最新的稅收政策,可以在哪裡查到,並能及時更新呢

如下:

1、在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查詢。

2、也可以微信關注訂閱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或者當地稅務網站公眾號,及時更新。國家稅務總局依託微信平台,開通「國家稅務總局」微信公眾號,向納稅人開放信息獲取渠道,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回應納稅人訴求。

3、還可以打12366國稅服務熱線電話咨詢。

稅收政策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第13號)規定,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

Ⅲ 稅務政策在哪個網站可以閱讀

在法律官網即可。
【(3)有什麼好的稅務政策講解的網站擴展閱讀】
稅務政策
稅收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任務,選擇確立的稅收分配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它是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政策與稅收原則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都是指導稅收分配活動的准則,但稅收原則是指導稅收行為的思想觀念性的准則,具有指導意義,且較寬泛;稅收政策是稅收行為的指導准則,更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必須執行。此外,稅收原則具有普遍性,稅收政策具有時間性。
類別
稅收政策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稅收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國家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形勢要求制定的。稅收政策有稅收總政策和稅收具體政策之分:
稅收總政策是根據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稅收所發生的基本矛盾所確定的,是用以解決這些基本矛盾的指導原則,亦稱「稅制建立原則」;稅收具體政策是在稅收總政策指導下,用以解決稅收工作中比較具體的矛盾的指導原則。稅收總政策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具有相對穩定性,稅收的具體政策則要隨經濟形勢和政治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稅收總政策是建立各項稅收制度的指針,而稅收具體政策在每項稅收制度中的表現就不盡相同。稅收總政策是指國家的稅收政策,具體稅收政策是指某一稅種的政策。稅收總政策及其指導下的具體政策,對於稅制的總體布局和稅種結構的建立,以及各種稅的稅率、稅目、減免、課征環節等稅制要素的確定都十分重要。稅收總政策和稅收具體政策不明確或不正確,就會使稅制的建立和改革發生偏差和失誤,對經濟產生不良影響。
原則
稅收對經濟的影響是具有廣泛性的。首先,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的重要在,只有取得財政收入,才能給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公共商品,建立正常的生產關系,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稅收對社會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直接產生影響。理想的稅收政策應該是既能滿足國家的財政收入需要,又不對社會經濟產生不良影響。制定正確的稅收政策,必須考慮如下因素:

Ⅳ 找一個能及時了解稅收政策的網站

國家稅務總局,網址http://www.chinatax.gov.cn;雲南省國家稅務局,網址:http://www.yngs.gov.cn;雲南省地方稅務局,網址:http://www.ltax.yn.gov.cn/。

Ⅳ 最新的稅收法規比如財稅什麼的在哪裡查找呢謝謝

最新的稅收法規比如財稅什麼的在查找最主要最重要網站:國家稅務總局網;最方便網站:http://www.shui12366.com
我國稅收法規的基本原則是: (1)統籌兼顧各種利益,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的原則; (2)貫徹執行黨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利於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原則; (3)貫徹區別對待,合理負擔的原則。
財稅財政、稅務的簡稱。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工商管理等不屬於此范圍,一般包括財政、稅務、涉外稅收、國際稅收等專業。

Ⅵ 國家稅務總局網站

國家稅務總局網站:http://www.chinatax.gov.cn

郵 編:100038;

國家稅務總局咨詢電話:010—63417114;

國家稅務總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西路5號 ;

國家稅務總局簡介:

國家稅務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1998年3月2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1998〕5號);同年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稅務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正式設置國家稅務總局(正部級)。

Ⅶ 比較好的刊發稅務論文,進行稅務知識學習的網站有哪些

2007年稅收研討會論文

《關於稅源精細化管理的思考》內容提要
訥河市國家稅務局 王力 孟凡榮

關鍵詞:稅源精細化 稅收管理員 資源配置
稅源精細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對傳統的稅源管理模式的一次革命,與粗放式管理相比,稅源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就是從加強稅收征管入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強化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納稅評估,實現精確計劃、決策、控制、考核,增強稅源控管能力。其目的是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使稅源管理的每
一項工作成為精品。本文擬就加強稅源精細化管理談一點初淺的看法。
一、把握內涵,逐步推進稅源精細化管理
(一)實行納稅人戶籍動態化管理。
(二)推行發票管理信息化。
(三)搭建信息系統中間平台,監控重點企業的經營狀況。
(四)完善中小企業所得稅管理機制。
二、細化行業分類,構築一體化管理的基礎
(一)細化重點稅源分類。
(二)細化中小企業分類。
三、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
(一)優化稅收管理員配置。
(二)明確稅收管理員的主要職責。
(三)加強稅收管理員管理。
四、深化納稅評估是稅源精細化管理客觀要求
(一)明確工作分工。
(二)拓展評估范圍。
(三)拓寬信息渠道。
(四)注重人機結合。
五、稅源精細化管理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要正確把握稅源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二)注意工作的銜接有序。
(三)確保稅源管理信息的質量。
(四)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

2007年稅收研討會論文
關於稅源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訥河市國家稅務局 王力 孟凡榮
稅源精細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對傳統的稅源管理模式的一次革命,與粗放式管理相比,稅源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就是從加強稅收征管入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強化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納稅評估,實現精確計劃、決策、控制、考核,增強稅源控管能力。其目的是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使稅源管理的每一項工作成為精品。目前,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受人力資源限制,監控手段單一,缺乏具體監控方法等諸多問題。本文擬就加強稅源精細化管理談一點初淺的
看法。
一、把握內涵,逐步推進稅源精細化管理
稅源精細化管理是指稅務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圍繞稅收工作任務,按照精確、細致、深入的要求,確定稅源管理工作重點,即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以稅收管理員制度為核心,發揮戶籍管理,發票監控,重點企業管理,中小企業所得稅管理,國際稅收管理,納稅評估保障作用,按規模大小,經濟性質,行業等對納稅人實施分類管理,逐步實現管理對象、管理內容、管理信息、管理辦法、考核評價的精細化。
(一)實行納稅人戶籍動態化管理。要積極實施「部門聯動,信息比對,拉網巡查,協稅護稅,績效考核」的工作思路,夯實稅源管理基礎,防範漏征漏管戶的發生。
(二)推行發票管理信息化。除增值稅專用發票已實行防偽稅控系統管理外,普通發票也必須實行防偽稅源系統管理,同時,對廢舊物資經營企業和農產品收購企業以及機動車銷售行業實行控管系統開具,通過票表稽核,申報比對,進行全過程監控,有效提高稅源監控質量。
(三)搭建信息系統中間平台,監控重點企業的經營狀況。以CTAIS2.0版綜合征管系統為母本,結合杭州市實際情況及稅收業務需求,搭建基礎數據信息和組織實施兩個平台,以科學監控物流、資金流、關聯交易信息為重點,掌握重點企業的組織結構,生產經營流程,財務核算,歷史數據信息,為分析監控提供必要條件。
(四)完善中小企業所得稅管理機制。科學設定評價指標,准確鑒定徵收方式,查帳徵收為主,核定徵收輔助,完善工作流程,確保稅負公正公平,全面推行查帳徵收是管好所得稅稅基的根本,以促進企業所得稅持續穩定增長。
二、細化行業分類,構築一體化管理的基礎
所謂一體化管理,是以某個企業的監控管理為基礎,由點帶面,擴大到對所屬行業的整體生產經營情況、納稅情況的掌握和監控,形成相對的固定模式,增強監控管理有效性和針對性。
(一)細化重點稅源分類。實施總體或整體監控,要從目前的收入預測分析為主管理向稅源規律把握及稅基控制轉變。重點企業多為集團型企業或外商投資企業或外國企業,其生產經營依賴性較強,且不同程度上存在關聯關系,為此,對這類企業要以整體監控分析為主,針對產業鏈、生產鏈、銷售鏈等運作的特徵,掌握成員企業生產工藝及投入產出的關系,防止利用關聯交易轉移、調節稅款;分析生產信息流、內部物流和資金流變動情況;收集生產項目投產、產量、原材料、產成品變動信息與納稅資料信息比對,從中發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監督企業如實申報。
(二)細化中小企業分類。按照簡約、規范、靈活,高效的原則,從重點行業著手,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制定細化行業稅源監控具體管理辦法,形成相對固定的稅源監控模型,實施定式管理。
三、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
按照「統籌兼顧,積極穩妥,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原則,確定「分戶到人,明晰職責,績效考核」的工作機制。
(一)優化稅收管理員配置。依據「抓大,控中,促小」的工作要求,綜合考慮所管轄的稅源數量,稅源結構,稅源分布等因素,配置稅收管理員,加強稅源管理為量,將熟悉稅收政策,懂財務管理,熟練掌握納稅評估的人才充實到重點稅源崗位,從目前來看,稅源管理人員應佔全體人員50%,以實現管理效益最大化。
(二)明確稅收管理員的主要職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能從計算機調取的信息和數據不能再向稅收管理員索要,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和負擔,讓他們有時間,有精力,研究和實施稅源管理工作,同時,在具體工作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解或優化組合,以確保管理的實效和管理職責進一步的落實。
(三)加強稅收管理員管理。要將能級管理和崗位輪換引入對稅收管理員的管理,「競爭上崗,雙向選擇」,賦予相應的權力,明確工作職責,加強監督考核,使其內有動力,外有壓力,形成活力。另外,要進一步完善崗位責任制、工作業務流程和執法責任追究制,對管理不到位,或管理工作失職的違紀違法行為,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
四、深化納稅評估是稅源精細化管理客觀要求
納稅評估是稅收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稅務稽查前置環節,更是稅源監控管理為中心的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一)明確工作分工。縣以上國稅機關主要側重稅源總量和稅負變化的宏觀分析與監控,分析宏觀稅負、地區稅負、行業稅負、產品稅負及其變化規律,定期發布稅負情況,建立完善評估指標體系,為基層稅務部門開展納稅評估提供依據,並進行指導。基層稅務部門和稅收管理員是納稅評估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具體負責所管轄納稅人實施行業和個案評估,即要以所掌握的征管信息資料為基礎,綜合分析評估對象的納稅情況,還要根據相關數據的邏輯關系查找疑點,從目前來看,實行專職評估成效較為明顯。
(二)拓展評估范圍。要將目前以增值稅評估為主,拓展到多稅種評估。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重點分析生產、銷售,庫存情況,且將相關指標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對小規模納稅人,重點分析銷售收入真實性、能耗和物耗及相關指標合理性;對所得稅則根據不同行業的生產經營特點,核算其稅負率,稅前費用列支水平,參照同行業稅負率,核定相關所得額。要避免多頭重復評估注重分析與其他稅種的關聯性,尤其是增值稅和營業稅交叉容易造成模糊不清的項目。
(三)拓寬信息渠道。要充分利用CTAIS2.0版綜合征管系統和數據基礎信息平台,在此基礎上,建立工商、地稅、財政、海關、銀行審計、交通及執法部門的數據交換與互聯互通機制,定期召開聯席 會議,注重收集關鍵信息和有用信息。
(四)注重人機結合。將行業管理指標、稅負指標、管理預警指標及相關指標充實到數據基礎信息平台,建立科學實用的稅源管理電子檔案庫,並不斷地進行動態維護和更新,為納稅評估提供真實有用的信息和數據,以發揮納稅評估作用。
五、稅源精細化管理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稅源精細化管理是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在稅收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因此,要不斷地豐富、完善和發展,目前,應注重把握以下四個方面問題:
(一)要正確把握稅源精細化管理的內涵。注重稅源管理工作的連續性,繼承優點,發展創新,穩步推進,夯實稅源管理的基本資料,基本制度,提高稅收管理的基本素質。
(二)注意工作的銜接有序。要緊緊抓住精細化的本質和核心,積極穩妥地開展稅源管理工作,並與各征管業務環節的銜接,以完善的組織機構、科學的業務流程和工作銜接作保障,防止各自為政,避免政出多門。
(三)確保稅源管理信息的質量。稅源管理精細化涉及資料多,范圍廣,內容復雜,因此稅務部門、稅收管理員必須要全面、及時、准確地採集信息和更新信息。
(四)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稅務部門及稅收管理員要牢固樹立管理與服務並重的理念,在管理中優化服務,文明服務,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公正執法,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推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周古平《治稅方略》,甘肅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