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資訊 » 網站怎麼查房子是否被凍結
擴展閱讀
無線沒了有線有網路 2025-10-02 11:02:37

網站怎麼查房子是否被凍結

發布時間: 2023-01-09 16:34:07

❶ 房屋查封在哪可以查

去房管局查詢即可。依據最高院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在查封房產的時候是會通知被執行人的,所以如果當事人沒有收到法院的通知,就證明房產沒有被查封。房屋保全就是在訴訟過程中,原告向法院提出申請並擔保,對被告的房屋進行「暫時查封」,短時間內不能買賣或者處置。
查詢一項房產是否被查封有兩種方法:
1、向承辦法官了解是否已經將該房產查封。
2、到房產所在地的房屋產權登記部門查詢該房屋是否已經被查封。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佔有的動產、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未登記的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依據土地使用權的審批文件和其他相關證據確定權屬
如何避免買到查封房:
1、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詢:如今科技發達的社會,很多信息都是可以通過網路傳播的,有些地區對於大型樓盤已經有很多房產網,購房者可以通過網站查詢房屋信息,查閱欲購的房屋是否被查封。
2、在法院相關平台查詢:法院的權威性給我們很大的保障,如果不想買到查封房,在購房之前,購房者可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查詢出賣人是否涉訴,如果有訴訟的話大家要注意涉訴情況。
3、到房地產登記機關查詢:相信誰都不想買到查封房,但是人世間的事情誰都說不準,所以購房之前我們一定要仔細查詢房子的信息,購房者可以去房屋登記機關查詢預購房屋的信息,是否被法院查封、抵押。
4、在合同中約定相關條款:大家都知道,簽訂購房合同是買房的一個重要步驟,如何避免買到查封房也可以在購房合同中做說明,購房者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應要求在合同中對於房屋的狀況進行詳細約定,是否查封、是否抵押、是否出租等,且應設置詳盡的違約條款進行約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 犯罪嫌疑人自願如實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公安機關可以撤銷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也可以對涉嫌數罪中的一項或者多項不起訴。根據前款規定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❷ 怎樣能查詢房產有沒有被凍結

1、向承辦法官了解是否已經將該房產查封。

2,到房產所在地的房屋產權登記部門查詢該房屋是否已經被查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九條查封不動產的,人民法院應當張貼封條或者公告,並可以提取保存有關財產權證照。

查封、扣押、凍結已登記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應當通知有關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未辦理登記手續的,不得對抗其他已經辦理了登記手續的查封、扣押、凍結行為。

(2)網站怎麼查房子是否被凍結擴展閱讀

房屋被查封後,一般不能對外出租了。查封就是指檢查後貼上封條,不準動用,民事訴訟中,財產保全比較常用的一種。查封是我國各級法院在民事案件執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執行方式,查封期限並不是隨意而為的,是要遵照相關的法律規定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二條:封、扣押的財產不宜由人民法院保管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執行人負責保管;不宜由被執行人保管的,可以委託第三人或者申請執行人保管。

由人民法院指定被執行人保管的財產,如果繼續使用對該財產的價值無重大影響,可以允許被執行人繼續使用;由人民法院保管或者委託第三人、申請執行人保管的,保管人不得使用。

❸ 怎麼能知道一個人的房產有沒有被法院查封

1、網上查詢:實行了二手房交易網簽的地區,提供房產證的相關信系,在有資質的中介公司的聯網系統或房管局網站上就能查到房屋產權的限制情況;
2、現場查詢:沒有實行網簽的地區,就只能和賣方或賣方的產權共有人、配偶(三選一)一起去房管局查詢,或者受託人出具委託公證書憑委託公證書查詢。
不動產屬於個人隱私,除國家機關因執法需要外,非權力人本人、配偶或共有人將不能查詢,除此無其它查詢方法。

❹ 網上怎麼查詢房產是否查封

品牌型號:HUAWEI Mate 40E Pro

系統版本:HarmonyOS3.0.0

軟體版本:樓查查3.5.4

網上查詢房產是否查封,可以通過樓查查APP進行查詢。具體操作如下:

通過樓查查查詢

1、進入界面

點擊進入APP「樓查查」界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在提起公訴前積極退贓退賠,減少損害結果發生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