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聯系當地的黨群服務中心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1、在當地社區詢問當地黨群服務中心的聯系方式。
2、去公安局詢問當地黨群服務中心的聯系方式或找其幫忙聯系。
Ⅱ 黨群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職責見下面:
黨群服務中心的職能:一是負責黨員群眾服務項目的整體設置、安排和調度;二是聯系、服務轄區黨員,做好流動黨員接收、管理工作;三是協助街道黨工委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組織覆蓋和黨建工作。
Ⅲ 最好的網站統計網站是什麼
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我覺得「ITSUN統計」不錯,功能比較全面,支持隱藏式統計。
尋求第三方網站統計服務應該找大型正規的統計網站,以免網站被置入惡意程序。
Ⅳ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要服務哪些內容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社區社會工作的一大體現,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筆者認為,基礎運營、人力資源和服務管理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運營的三大內容,這三大塊息息相關、環環相扣。基礎運營規范是促進服務開展和人員管理的基礎,穩定能乾的團隊和有效的人力資源才能保障基礎運營和服務管理的有效開展,專業的服務管理是核心競爭力。
基礎運營是前提
基礎運營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基礎性、行政性工作。基礎運營是運營和管理中心的一個重要前提,如果基礎運營做不好,很可能會影響社工服務的開展、人員的穩定性以及中心整體的運作和成效。要想做好中心的基礎運營工作,應注重兩點。一是工作制度齊全規范。它是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定要有一整套齊全、規范的工作制度,制度制定的原則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力求全面。工作制度包括但不限於日常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晉升制度、督導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合作管理制度、服務制度等。另外,中心可在機構制度的基礎上結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新增一些適用於中心的制度。二是力求細致。機構制度針對的是所有領域,所有同工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可在此基礎上進行細化,如機構的考勤制度、督導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可以進行細化,在制度下再形成一套工作方法,指引社工的工作。三是力求完善。制度應該根據中心的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條條框框都要羅列進來,社工需要的是能夠真正指引工作的制度,應注重實用性。二是團隊執行堅定有力。它強調的是在已經有了制度的情況下,一定要遵守、執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機構總幹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還是一線社工,這都是最重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制度的公信力,才能真正讓制度發揮效力。制度制定出來,需要每個人都去遵守、一起監督。制度的制定、修改、執行需要每個社工參與,只有參與才能制定出適合的制度,才會有執行的動力。
人力資源是保障
人力資源是運營和管理服務中心的重要保障。它主要包括:服務對象、團隊成員、合作夥伴、用人單位、機構等。第一,要相信服務對象的潛能,並通過社工的服務激發出他們的潛能。根據筆者多年基層服務經驗發現,很多居民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他們能積極聯系資源、出謀劃策、能通過自己的力量讓社區變得更美好。第二,注重與合作夥伴的溝通。社區的資源往往是很豐富的,有許多的資源可以選擇。在合作夥伴的管理中,比較重要的流程是:篩選-合作意向達成-合作管理-總結反饋。在篩選上,社工一定要注意甄別合作單位的目的,在合作意向達成時,要將要求、注意事項提前說清楚,並簽訂協議,否則會造成責任不清的現象。在合作管理方面,負責人一定要做好對接和跟進工作,發現合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需要繼續溝通的問題,要在總結反饋部分做好說明,讓合作單位知曉,以此更好地促進合作關系。第三,處理好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首先,社工需要擺正態度。特別是項目負責人的態度很重要,在與用人單位的關繫上,不同社區差別非常大。在工作態度上一定要明確,工作站是我們的支持者,是合作夥伴,不是對立關系。只有擺正態度,才能引導同工去正視跟用人單位的關系。如果負責人抱怨,同工只會更多的抱怨。
其次,跟用人單位有良好的溝通。這個溝通不是短期的,需要雙方花時間去了解彼此,才能更好地進行工作上的配合,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再者,需要跟對方共同討論未來工作的重點及方向。最後,需要促使社區領導了解整個中心的人員優勢和資源優勢。只有和用人單位領導及同事達成共識,才能推動整個社區的發展。第四,注重團隊管理。特別是作為項目負責人,有必要花心思去做好團隊管理,降低人員流失率、提高人員工作動力、保障服務成果和體現工作成效。重視團隊中每一位小夥伴,包括情緒、工作狀態、進步、建議等,信任他們,在工作中給予他們空間,相信他們能獨立完成並且能完成好。同時,還需要確定一個共同目標。大多數社工離開社工行業的原因是社工的薪資待遇偏低,但也有一部分社工在不同機構、不同社區之間來回跳動,這是需要去反思的問題。這需要負責人領著大家去制定一個共同的目標。當大家聚在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時,凝聚力、歸屬感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服務管理是核心
服務質量始終是社區服務的核心和價值。它要求每一位社工做好專業服務管理。第一,熟悉社區。熟悉自己所服務的社區,了解社區內的人、樓房、資源、人際關系、社會組織等。第二,立足需求,居民的需求始終是社工服務的出發點。除了做好調研,設計好問卷、訪談,還要在服務中不斷挖掘他們需求的變化。第三,要不忘初心,無論是項目設計還是單項服務設計中都會滲入比較多的專業元素,但是在實際的服務開展中卻發現效果並不是所預想的那樣,有些服務容易偏離了初衷。這就需要社工在服務中不斷反思,去思考原本服務設計的初衷以及如何運用專業方法保持服務不偏離方向。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是一件任重道遠的工作,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和調整。作為項目負責人,要「盡心盡力」地去帶領團隊。「盡心」首先就要求負責人關注每個成員,記住成員的特點,挖掘他們的優勢,提升成員的動力,獲得成就感,其次要了解整個團隊的特點,清楚團隊的風格,把握整個方向,明確優劣勢。「盡力」就需要項目負責人帶頭做好每一件工作。帶頭人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項目負責人,需要不斷修煉和成長。
Ⅳ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委會有什麼區別
兩者是不一樣的。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機關對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幫助。居民委員會協助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開展工作。
主要區別有如下幾個方面
1、含義不一樣: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委會組織法》
社區服務中心:是政府公共服務延伸到社區的工作平台,承擔政府公共職能。
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2、目的不一樣:
社區工作站的目的是通過建立一支專職社區工作者隊伍,通過開展行政管理和服務,保證社區居民的訴求有專人受理和服務。
居委會的目的則是調節人民糾紛,維護治安,並向人民政府反應人民的訴求等。
3、職責不一樣:
社區工作站是行政性服務、福利性服務、社會化服務。
居委會則是宣傳法律法規和政策,調節民間糾紛和維護社會治安。
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本居住地區全體有選舉權的居民或者由每戶派代表選舉產生;根據居民意見也可以由每個居民小組選舉的2~3名代表中選舉產生。
(5)什麼網站能統計黨群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基本職能
根據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居民委員會的基本職能和任務是:
①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
②辦理本居住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③調解民間糾紛。
④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⑤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⑥向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Ⅵ 怎麼查所屬黨群服務中心
所屬黨群服務中心可以去黨員上級人事部門查詢。
有工作的黨員的黨組織關系是所在單位的黨委或黨組;如果沒有工作或自由職業者,或者該單位沒有黨支部,則由居住地街道辦事處的黨工委員會負責。如果要詳細查詢,可以去黨員上級人事部門查詢。
黨群服務中心是面向黨員、基層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和周邊群眾開展黨務政策咨詢、辦理黨內業務、傳播黨建理論知識、提供黨員政治生活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