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資訊 » 生物細胞方面的論文在哪個網站查
擴展閱讀
微信班級小管家網路異常 2025-09-30 09:46:34
oppoa33設置4g網路 2025-09-30 09:44:50

生物細胞方面的論文在哪個網站查

發布時間: 2023-02-07 05:41:07

⑴ clinlab上的文章怎麼下載

clinlab上的文章有兩種下載方法:
第一種用sciencedirect
第二種用萬方醫學網
一、sciencedirect資料庫
《CELL》(《細胞》)是一種美國愛思維爾(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發行的關於生命科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的雜志。所以說《CELL》中的文獻可以去sciencedirect中查找獲取:
1、進入sciencedirect資料庫,輸入篇名檢索到文獻(sciencedirect資料庫可以通過seek68文獻館資源庫進入):
2、點擊篇名打開文獻,點擊PDF下載鍵:
3、轉下頁,點擊保存鍵完成下載:
sciencedirect資料庫入口及下載方法參考:
科研代下:sciencedirect文獻如何下載
二、萬方醫學網
1、首先進入萬方醫學網首頁,輸入cell檢索期刊:
2、檢索到《CELL》,點擊打開:
3、在《CELL》期刊這頁有該期刊的相關信息及文獻的年份卷期。舉例,點擊一篇期刊的名字:
4、在文獻頁,導出鍵可以導出參考文獻,點擊「LinkOut」鍵可鏈接到原文:
5、原文頁面,點擊PDF鍵:
6、轉下頁,點保存鍵下載完成:

⑵ 有哪些論文文獻查找的網站

如下:

1、中國知網

網址:http://cnki.net/

中國知網是國內查找學術文獻最齊全的網站,以收錄核心期刊和專業期刊為主,權威、檢索效果好、期刊類型比較綜合、覆蓋范圍廣。提供中國學術文獻、外文文獻、學位論文、報紙、會議、年鑒、工具書等各類資源統一檢索、統一導航、在線閱讀和下載服務。

⑶ 我是生物醫學工程醫用信息系統方向的,想請問一下如何查找這方面的文獻我平時google\baidu都不多的~非常

生物醫學工程方面的專業資料庫現在在國內一般都是用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http://sinomed.imicams.ac.cn/index.jsp
我們在學校裡面都是從圖書館里進的,從外網進可能下不了,你在你們學校圖書館網站上找鏈接進去就好,或是找其他學校的買了這個資料庫的同學幫你下。
另外IEEE的資料庫里也有很多生醫方面的會議和期刊論文的。如果你們學校下不了,你可以查到後,把文章名字+PDF在google里搜索,有的時候可以下到全文的。

⑷ 國外文獻去哪裡

下面分享幾個常用的學術網站,可以登陸搜索國內外文獻——

1. sci-hub

萬方資料庫是由萬方數據公司開發的,涵蓋期刊、會議紀要、論文、學術成果、學術會議論文的大型網路資料庫;也是和中國知網齊名的中國專業的學術資料庫。整合數億條全球優質學術資源,集成期刊、學位、會議、科技報告、專利、視頻等十餘種資源類型,覆蓋各研究層次,感知用戶學術背景,智慧搜索。致力於幫助用戶精準發現、獲取與沉澱學術精華。








⑸ 生物化學方面論文在哪裡查

查看science期刊。
science: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旗下研究細胞信號轉導的官方刊物,為生物化學、生物信息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免疫學、神經科學、理學、生理學與醫學等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動態的關於細胞信號傳遞的突破性研究與論述的最新資源。

⑹ 各種細胞系的生物學特徵在那個網站上可以查詢到

http://kczy.zjut.e.cn/cellwe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4你去看看這個網站

⑺ 哪些網站可以查找到英文論文外文文獻

Open Access Library。

Open Access Library(OA圖書館),在線資料庫,裡面的所有的文章都來自頂級著名的出版商和資料庫,可以滿足各個領域學者的需求。

同時,那些已經評審或者未發表的文章都可以在線查看,以此提供學術交流的機會。讀者可以用關鍵字在Open Access Library(OA圖書館)搜索下載完整的PDF格式的文章,這是不需要注冊和交任何費用的。

開放存取(Open Access,簡稱OA)是基於互聯網不受限制的訪問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的機制。開放存取代表不受限制的訪問和無限制的重用,這就是它為什麼重要。開放存取正逐漸被應用於論文、學術專著和圖書章節。它消除了價格障礙(訂閱費、按次計費的費用)和許可障礙(大部分版權和許可限制)。

根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的解釋,「開放存取」是在基於訂閱的傳統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種選擇。這樣,通過新的數字技術和網路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及時、免費、不受任何限制地通過網路獲取各類文獻,包括經過同行評議過的期刊文章、參考文獻、技術報告、學位論文等全文信息,用於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動。

從而促進科學信息的廣泛傳播,學術信息的交流與出版,提升科學研究的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學信息的長期保存。這是一種新的學術信息交流的方法,作者提交作品不期望得到直接的金錢回報,而是提供這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公共網路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