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全球兒童網路安全數據
擴展閱讀
設置好wifi沒網路連接 2025-07-27 18:34:40

全球兒童網路安全數據

發布時間: 2022-08-02 09:01:47

1. 暑期怎樣預防溺水1000字

當您的孩子在水邊和水中時(包括水池、溫水池、澡盆和水桶附近),要時刻注意看管,不要離開,當您去接電話或與別人聊天時,危險就有可能發生。
●勿在沒有成人的陪同下,讓孩子獨自去游泳。
●勿讓您的孩子直接潛(跳)入水中;除非他已學會潛(跳)水的方法,但仍需在成人的監護下進行。 如何防兒童溺水意外發生由於夏季氣溫高無論家還外出孩子有更多機會與水親密接觸正因為如此夏秋兩季也溺水高發季節由於防護不當和家長疏於看護兒童溺水事件有發生
近日全球兒童安全網路———中國通過「2007強生兒童安全周」活動首次公布了《2000年至2005年中國兒童意外溺水狀況》調查分析報告暑期兒童意外死亡高發期平均每年有近3萬兒童死於溺水每年5萬多因意外死亡0-14歲兒童中溺水身亡兒童幾乎佔到60近幾年我國暑期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居高不下而且趨勢有增無減主要源於家長缺乏預防兒童溺水安全意識和防護措施不當
●家長有保護孩子的意識但未必知道正確的方法
全球兒童安全網路的崔民彥女士說這分析結果來源於2000~2005年中國衛生部的相關統計數據其實從保護孩子的程度上來說中國的家長應該比很多國家的家長都高但怎樣保護講方法的單從預防孩子的意外傷害來說家長該如何做不所有人都清楚最近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新生兒出生不久家長給孩子套一游泳圈然後放水裡家長的感覺套了游泳圈一定很安全然後到隔壁房間去做其他事這短短的間里這候孩子窒息了家長不乏保護孩子的意識但應該怎樣保護?很多家長未必知道正確的方法警示大家危險性的同還需要告訴大家應該怎麼
分析數據顯示14歲下兒童家庭溺水事件中有80發生4歲下的兒童中4歲下家備受看護的兒童恰恰最容易家中溺水1歲左右的幼童溺水事件超過一半發生自家的浴缸中主要原因看護不當或溺水發生看護人員不場另外室外的游泳池也兒童溺水的高危場所很多溺水事件由於泳池或溫泉池之類的排水管造成的一旦孩子的頭發或身體某部位被吸入排水管口管道過濾系統所產生的巨大吸力對孩子會產生極大傷害甚至造成死亡
「當遭遇溺水兒童2分鍾後便會失去意識4~6分鍾內身體便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兒童發生溺水後採用正確的急救方法爭分奪秒地做好場搶救對挽回兒童的生命極為重要為避免兒童溺水事件的發生家長還要加強暑期兒童的人身安全監護措施同提醒兒童不要擅自到水庫池塘等水域游泳即便游泳也必須有救生設施和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護;學校社會政府也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兒童溺水事故
●在泳池游泳時要嚴格遵守游泳安全規則。
●在水中不要吃東西,因為孩子有可能被嗆噎。
●當孩子在船上、在海邊或參加水上運動時,堅持讓孩子穿上高質量的浮身物。
●檢查孩子經常去的地方是否有無護欄的水池;如果有此情況,要教育孩子注意水安全。
●要讓孩子遠離泳池排水口。
●建議當孩子8歲時,開始教孩子學習游泳

2. 世界上每天都有多少個兒童因為對安全疏忽而死亡

一、據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發布的《世界預防兒童傷害報告》

每年全世界約有83萬名18歲以下兒童死於非故意傷害。換言之每天都有2000多個家庭因非故意傷害或所謂的「意外事故」失去孩子而變得破碎。

1、當孩子成長至5歲時,非故意傷害成為他們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脅,也是致殘的一個主要原因。

2、在9歲以上時,意外傷害就超過了下呼吸道感染,成而兒童致死的首要原因。所謂意外傷害,包括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跌落、火災等種種原因。

二、95%的兒童傷害發生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國正是兒童意外傷害問題嚴重的國家。

1、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數據,我國兒童意外傷害占兒童死亡總量26.1%,有4000萬中小學生遭遇過意外傷害,1360萬需要門診治療,335萬需要住院,120萬正常功能受損,40萬致殘。

2、據「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的報告,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0-14歲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平均每天近150名,並且,中國0至14歲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發生率是美國的2.5倍, 韓國的1.5倍。

3. 如果火場發生在一樓幼兒該如何逃生

若樓房失火,人被圍困在房間內,濃煙彌漫時,毛巾可以暫時作為防毒面具使用。試驗證明,毛巾折疊層數越多,除煙效果越大。在緊急情況下,折疊8層的毛巾就能使煙霧消除率達 60%。

用濕毛巾好呢,還是干毛巾好呢?濕毛巾在消煙和消除煙中的刺激性物質的效果方面比干毛巾好,但其通氣阻力比干毛巾大。

對於質地不密實的毛巾要盡量增多折疊層數。同時,要捂住口鼻,使保護面積大一些,就更有利於自救。

在煙霧中一刻也不能把毛巾從口和鼻上拿開,即使只吸一口氣,也會使呼吸困難。應該注意,使用毛巾是不能消除一氧化碳的。

以下是專家支招:

一、一定要沉著冷靜。

當你所處的環境突然發生火災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切不可驚慌失措,亂作一團,盲目地起身逃跑或縱身跳樓。要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位置,及時地掌握當時火勢的大小和蔓延方向,然後根據情況選擇逃生方法和逃生路線。

二、正確的選擇逃生方法和逃生路線。

如果疏散方向的通道上剛剛起火,且疏散通道還保持著暢通的話,在你對疏散通道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可用濕棉毯子、棉被等披在身上,早下決心果斷地沖出火海。
如果疏散樓梯已經燒斷,逃生方向被火封閉,你應採取以下方法逃生:

l、充分利用建築物本身的疏散設施進行逃生,如利用緩降器、救生袋、消防電梯、救生滑梯等自救逃生。
2、充分利用陽台、窗戶等自然條件攀到周圍安全地點自救逃生。
3、充分利用自救繩自救逃生。如有專用自救繩索自救最好,沒有繩索時,可將居室內的床單、被罩、商店裡的布匹等系在一起作為自救繩,將其一端系牢後,再順窗下墜逃離火場,
4,在建築物內無任何設施可利用自救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建築外的一些自然條件進行自救。如:屋頂的下水管道,避雷針引下線以及任何靠近建築物的物體(樹木,電線桿)等。
5,創造避難間避難自救逃生。多數建築物沒有設立避難間,在採取其它各種方法不能逃生的情況下,應自己創造條件,自設避難間逃生.避難間要選擇有水源而又利於同外界聯系的房間。首先將房間的門、窗全部關閉,然後拿出被子、毯子、棉衣等可利用的物品,用水浸濕後將門窗蒙嚴堵實,並不間斷向上潑水,防止火災侵入,同時要及時與外界取得聯系,尋求外援幫助,求得逃生。
6、絕路逃生。如果火災突破避難間,在根本無法避難的情況下,也不要輕易做出跳樓的決定,此時可扒住陽台或窗檯翻出窗外,以求絕處逢生。

三、火場逃生的應注意事項。

1、要積極地尋求外援幫助。由於自己身處火場內部的火災之中,對火場全貌了解不清,在逃生的過程中,容易誤入"歧途",所以被圍困在火場的人員逃生時,要積極尋求外援幫助。當發現消防員或外援人員時要高聲呼救,請求外援;如果呼救無濟於事或煙霧太濃高聲呼救容易中毒時,可用竹竿挑起鮮艷的衣物搖晃或向外拋輕型顯眼的東西,夜間可打開電筒發出求援信號,再不然可手攀窗沿邊,讓自己身體暴露給救援人員,從而盡量將你救出火口。
2、小心煙霧中毒。由於現代建築物室內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塑料、化學纖維等易燃可燃材料裝修,且裝修材料表面常用漆類粉刷,燃燒時會散發出大量的煙霧和有毒氣體,容易造成毒氣窒息死亡。所以,在逃生時,可用濕毛巾折疊,捂住鼻口,屏住呼吸,起到過濾煙霧的作用,不到緊急時刻不要大聲呼叫或移開毛巾,且須採取匍匐式前進逃離方式(貼近地面的空氣中一般多氧氣少煙霧)。
3、不要浪費時間,貪戀財物。逃生時不要為穿農服或尋找貴重物品而浪費時間,也不要為帶走自己的物品而身負重壓影響逃離速度,更不要貪財,本已逃離火場而又重返火海。
4、不要輕意打開避難間的門窗。在避難時,千萬不要輕意打開門窗,如果避難間充滿煙霧,無法避難時,可打開著火一側門窗,排放煙霧後,應立即重新關閉好。
5、應從高處向低處逃生,逃生時應從高樓層處向低樓處逃生,因為火勢是向上燃燒的,火焰會自下而上地燒到樓頂。經過裝修的樓層火災向上的蔓延速度一般比人向上逃生的速度還快,當你跑不到樓頂時,火勢已發展到了你的前面,因此產生的火焰會始終圍著你。如不得已可就近逃到樓頂,要站在樓頂的上風方向。
6、防止引火燒身。火場上千萬不可隨意奔跑,否則不僅容易引火燒身,而且還會引起新的燃燒點,造成火勢蔓延。如果身上著火應及時脫去衣服或就地打滾進行滅火,也可向身上澆水,用濕棉被,濕衣物等把身上的火包起來,使火熄滅。
7、不要隨意去乘坐電梯。因為一旦著火,電梯就會斷電,很有可能將你困在電梯內無法逃生。

4. 暑假學生安全事故概況

寒假、春節,應該是這個冬天裡孩子們最高興的日子了。日前「強生家長安全健康學校」公布了一項最新的關於兒童意外傷害的調查,這一調查是「全球兒童安全網路」(中國)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童少年衛生學教研室共同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傷害在調查人群中總發生率為16.5%,從年齡上看,1歲到5歲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最高。

那麼,假期學生多發生哪些意外事故?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證孩子的假期安全?昨天,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南京的有關專家和醫生。

這項最新的關於兒童意外傷害的調查結果顯示,14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按照發生頻率高低排列依次是:跌傷、碰傷或擠壓傷、扭傷、割傷或刺傷、交通事故、燒或燙傷、昆蟲或動物咬傷(如狗咬傷)、中毒、電擊傷、溺水、窒息、切割傷、爆竹傷等。從受傷場所來看,最易發生意外傷害的場所是家裡或宿舍,占總意外傷害發生例數的43.2%;其他依次是學校/幼兒園、街道/公路、游樂場所。此外,調查還顯示兒童最易在進行娛樂活動時發生意外傷害(占總體的44.6%);其次為體育活動、休息或進食時、洗澡或上廁所、學習、步行或上下樓梯、乘坐交通工具時。

「我院也曾做過這方面的調查,結果表明到醫院就診或死亡的兒童中,意外傷害者所佔比重最大。尤其是在節假日期間,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極高。」昨天,南京市兒童醫院一位兒科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在門診部每天接待的患兒中,因意外傷害而就診的大約有30%。他認為,現在的家庭基本為獨生子女,極易發生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的意外事故,會給孩子生理和心理、家庭乃至社會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兒童意外死亡已經不僅僅是醫療衛生問題,還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意外傷害包括窒息、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燒傷、燙傷等六大類。」這位專家說,預防兒童意外傷害主要靠家長在平時加強教育,同時要加強監管。比如,打火機、熱水瓶、刀具等不要放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電源開關尤其是插座等不要讓兒童觸摸,不 要讓兒童單獨到水邊玩耍,兒童過馬路以及睡覺的時候要注意看管等。

調查表明,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的場所是家中、學校、游樂場所和體育場所,以及在途中。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對交通標志辨別不清,對交通狀況缺乏判斷力,加上有些家長在遵守交通法規方面做了壞榜樣,使兒童成為交通事故的易發人群;兒童喜歡爬高,身材又較矮小,有的建築物由於陽台、門窗、樓梯缺少齊全的保護裝置,導致孩子從高空跌落。有的家長外出時將孩子反鎖家中,孩子出於恐懼,冒險從陽台或窗口翻出,結果釀成悲劇;游泳給兒童帶來樂趣,也潛藏著風險。年紀較小的溺水兒童往往是在水邊玩耍時失足落水,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常常因為游泳時滑入深水區或腿部抽筋而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時,兒童會因大腦缺氧而留下智力減退等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

「此外,誤服也是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南京市兒童醫院外科一位醫生稱,從玩具零件、紐扣、筆帽、圖釘,到老鼠葯、農葯、外用葯,乃至膠水、汽油、水銀、強酸、強鹼等,兒童誤服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有的孩子把五顏六色的葯丸當作糖豆吃,直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才被家長發現,急急送往醫院洗胃。有的孩子口渴,拿起家長放在角落裡的農葯一飲而盡……孩子在家裡難以照顧周全,即使在有專業人士看護的幼兒園和學校也並不一定安全。

食物不潔,引起中毒;課間活動時,打打鬧鬧、推推搡搡,結果摔傷了腿,磕破了頭;上體育課時,不小心撞折了胳膊,磕落了牙齒……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黃主任認為,大多數意外傷害事件多是由於不當心、麻痹大意引起的,並非不可預防、無法控制。只要家長和老師們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和監護,許多兒童的意外傷害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有效防範兒童意外傷害,需要全社會的通力合作。」南京市關心下一代協會有關專家指出,面對每天不斷的兒童意外傷害事件,最需要建立一個專門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的組織機構。該機構可以通過與政府機構、企業、基金會、協會等其他團體的共同努力,利用多種媒體教育家長、法規制定者、教師及其他關心兒童安全的人們,引起社會對兒童意外傷害防範的關注,降低兒童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率。據了解,北京兒童醫院與澳大利亞的醫療機構達成合作,成立了兒童意外傷害防治中心,在全國建立起第一個兒童意外傷害監測網。

5. 根據「全球兒童安全網路」公布的數據,中國每年有超過20萬0-14歲的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

呵,你知道以數據來說,全世界躲過各種意外能活到正常生命年齡80歲以上的人有多少嗎?合計幾率才三分之一。。。。

數據不會說謊,況且意外死亡以外那就是謀殺或自殺了,你說總數還能多多少?所以說,一般只取意外死亡的部分,其他沒多少也不驚人的就不拿來談。

6. 兒童暑期安全出現了哪些需要被關注的新問題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意外傷害是兒童在暑期傷亡的首要原因,除了常見的意外傷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一些新的安全問題也涌現出來,網路安全、游學風險、心理疾患等需關注。

而針對游學和研學的興起有專家表示,游學的主體基本為未成年人,自身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更容易出現諸如交通事故、營員走失、遺落大巴、集體踩踏之類的安全風險,因此必須格外小心。

希望家長能多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正確的疏導讓孩子養成健康上網的習慣,結合學校的教育讓孩子逐漸加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

7. 兒童個人信息網路保護規定

兒童個人信息網路保護規定年齡為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身心發育尚未成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思想體系正在形成,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個人信息如若遭不法者利用,可能導致嚴重後果,需要立法給予保護。
從全球兒童個人信息保護總體形勢來看,兒童逐步成為隱私泄露和身份盜竊的高危人群。在美國,每年有130萬兒童信息被盜用,是成年人的51倍,近年來,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也紛紛出台兒童個人信息保護專門規定,美國也曾討論修訂《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強化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總體來看,各國兒童數據保護呈加嚴趨勢。從我國實踐情況來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7%,不滿18周歲網民數量高達1.69億,但普遍缺乏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其中11歲以下的兒童對隱私設置的了解較少,11至16歲兒童中僅26%的兒童採取網上隱私保護措施。
兒童作為特殊主體,一方面由於其心智尚不成熟,對其個人信息的價值及被違法收集、使用的後果缺乏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由於兒童本身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足,難以主動核對其信息的准確性、安全性,一旦信息泄露後也更加容易成為非法侵害的重災區。因此需要網路運營者採取更加具體、更加有力的措施對其進行專門保護。
拓展資料:
兒童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發布兒童個人信息網路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製作、發布、傳播侵害兒童個人信息安全的信息,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轉移、披露兒童個人信息的,應徵得兒童監護人的同意。規定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
《兒童個人信息網路保護規定》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需由監護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已滿八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除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須經監護人同意、追認。

8. 我國每年有多少孩子因意外事故而死亡

中國每年有超過7100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
今天上午全球兒童安全網路在上海發布的最新調查卻表明:孩子年齡越大,發生意外傷害的死亡率卻越高。在中國,每年有超過7100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明,在全球,意外傷害是14歲以下兒童的首要死因。在中國,我們面臨著同樣的挑戰,相當於每天有近20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同時,孩子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增長速度還高於全球的平均速度。這是因為不少家長往往過高地估計了孩子的能力。
這種現象已引起婦兒工作者的關注,今天上午全國20多個省市的代表在滬為此進行研討,並組成意外傷害干預團對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王艷輝)
(摘自雅虎)

9. 兒童網路安全包括身心健康嗎

當然要包括了,而且兒童的網路安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現在網路上各種知識,各種圖片信息都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宜過多的接觸暴力色情等信息。所以孩子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防護。另一方面才是孩子的信息安全。當然要包括了,而且兒童的網路安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現在網路上各種知識,各種圖片信息都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宜過多的接觸暴力色情等信息。所以孩子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防護。另一方面才是孩子的信息安全。當然要包括了,而且兒童的網路安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現在網路上各種知識,各種圖片信息都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宜過多的接觸暴力色情等信息。所以孩子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防護。另一方面才是孩子的信息安全。當然要包括了,而且兒童的網路安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現在網路上各種知識,各種圖片信息都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宜過多的接觸暴力色情等信息。所以孩子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防護。另一方面才是孩子的信息安全。當然要包括了,而且兒童的網路安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現在網路上各種知識,各種圖片信息都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宜過多的接觸暴力色情等信息。所以孩子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防護。另一方面才是孩子的信息安全。當然要包括了,而且兒童的網路安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現在網路上各種知識,各種圖片信息都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宜過多的接觸暴力色情等信息。所以孩子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防護。另一方面才是孩子的信息安全。

10. 孩子上網干什麼 網路安全知識父母必備

近日,國外某機構發出了警報,提醒人們時刻關注青少年的網路「行蹤」,莫要孩子被「網路世界」里不健康的內容「污染」。 據稱,許多的英國孩子已經在網上瀏覽過不健康的內容。令人不安的是,有2/3的青少年認為,他們是被父母所認可的,在上網這件事情上,父母都很信任他們。 接近1/3(32%)的英國父母想當然的認為,孩子們會把自己的網上行蹤,一五一十的告訴他們。更有59%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從來都不會去瀏覽網上不健康的內容。 孩子們在網路上的的真實行為,和父母們的「想當然」已經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而這種反差正把許多的青少年引入一個叛逆愛撒謊的歧途,並且,這背後還存在著很多危險和不法行為: 30.5%的青少年已經被確認會訪問父母不允許他們訪問的網站; 31%的青少年明知道一些視頻父母不允許他們看,還是會千方百計的去看; 25%的青少年去網上搜索裸體圖片或者色情內容——其中54%的人一個月會看好幾次色情圖片; 19%的青少年承認會在網上購買盜版音樂,另外,更加令人驚駭的是,6%的青少年稱他們通過網路購買酒和毒品; 13%的青少年稱實際上他們已經和網友有過會面接觸; 50%的父母很自信的表示他們知道如何查看孩子在網上的行蹤,但是只有1/5的孩子認為自己不知道如何隱藏自己在網上的行蹤,以不被父母發現。 研究機構調查顯示,大部分的青少年通過各種手段來隱藏自己在網路上的行蹤: 在父母進入他們的房間的時候,47.5%的青少年會敏捷的最小化瀏覽器窗口(像不像曾經的你,在父母進屋之前迅速關掉電視); 38.8%的青少年會清空他們的瀏覽歷史紀錄; 17.7%的青少年已經申請了一個私人電子郵箱,當然,這是不會讓他們的父母知道的。 父母的監督與管理 在對待網路安全這一件事,僅僅有12%的英國父母聲稱曾經和自己的孩子有過面對面的交流,令人擔心的是,28.5%的父母還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的網路行為,這遠遠低於歐洲國家17.6%的平均水平。再來看看父母們是如何監管孩子們的: 不到1/3的父母在孩子的移動設備上設置了管理軟體,還有12%的父母知道孩子的移動設備密碼; 11.5%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須將自己的郵件和社交網路密碼告訴他們; 在家庭電腦設備上,只有3%的父母設置了家長管理軟體; 有超過1/5的父母(21.5%)坦承,在網路這方面,孩子們要遠遠比他們的有見識,自己將不可能追尋到孩子們在網路上的行蹤; 另外,需要更加強調的是,11%的青少年承認他們已經把自己移動設備上的家長管理軟體破解了。認識網路安全 有備無患 認識網路安全 盡管新聞上經常報道數據和個人隱私被盜,但還是有許多的青少年,根本沒有意識到,把自己的個人信息,發布到網上的危害。令人更加擔心的是,許多的父母也沒有認識,把自己的個人信息發布到網上,被大家看到,到底有什麼威脅 29%的青少年並不關心自己的郵件地址是否被發布到網上,接近1/4的父母也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危險 36%的青少年和29%的父母稱並不關心自己的IM賬戶被公布在網路上 接近4/10(37.5%)的青少年稱並不在意自己的個人照片發布在網上,還有36%認為把這類信息發布到網上,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妥,接近1/5的青少年認為把自己的私人信息發布到網上,並沒有什麼危險。甚至還有更多的父母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危險性。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16%的青少年會毫無戒備的把自己的信息告訴一些倉促認識的人,而不考慮後果,即便是成年人也有17%對此沒有任何的防備意識 解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鴻溝 「看了這些數據,我們相信一些家長一定會很震驚,我們希望這將鼓勵他們立即採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孩子。這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在網上的所作所為,和父母們想當然的看法,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父母必須行動起來,確保他們的孩子有一個安全的上網行為。 父母必須經常找孩子面對面的談心,了解孩子們在網路上的所作所為,讓他們曉得網路上的潛在威脅,端正他們的上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