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中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
擴展閱讀
無線網路污染攻擊原理 2025-08-05 11:36:44

網路安全中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

發布時間: 2022-08-09 17:14:01

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的好處

1. 網路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從用戶(個人、企業等)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利益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避免其他人或對手利用竊聽、冒充、篡改、抵賴等手段侵犯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2.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所以難免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同時,網路實體還要經受諸如水災、火災、地震、電磁輻射等方面的考驗。
計算機犯罪案件也急劇上升,計算機犯罪已經成為普遍的國際性問題。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報告,計算機犯罪是商業犯罪中最大的犯罪類型之一,每筆犯罪的平均金額為45000美元,每年計算機犯罪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0億美元。
3.威脅網路安全因素
自然災害、意外事故;計算機犯罪; 人為行為,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黑客」 行為:由於黑客的入侵或侵擾,比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內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丟失;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信息戰;網路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
網路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類: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滲入威脅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
植入威脅主要有:特洛伊木馬、陷門。
陷門:將某一「特徵」設立於某個系統或系統部件之中,使得在提供特定的輸入數據時,允許安全策略被違反。
4. 在網路設備和網路應用市場蓬勃發展的帶動下,近年來網路安全市場迎來了高速發展期,一方面隨著網路的延伸,網路規模迅速擴大,安全問題變得日益復雜,建設可管、可控、可信的網路也是進一步推進網路應用發展的前提;另一方面隨著網路所承載的業務日益復雜,保證應用層安全是網路安全發展的新的方向。
隨著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原來網路威脅單點疊加式的防護手段已經難以有效抵禦日趨嚴重的混合型安全威脅。構建一個局部安全、全局安全、智能安全的整體安全體系,為用戶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立體防護體系成為信息安全建設的新理念。在此理念下,網路安全產品將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
結合實際應用需求,在新的網路安全理念的指引下,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正向著以下幾個方向來發展:
主動防禦走向市場
主動防禦的理念已經發展了一些年,但是從理論走向應用一直存在著多種阻礙。主動防禦主要是通過分析並掃描指定程序或線程的行為,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判定是否屬於危險程序或病毒,從而進行防禦或者清除操作。不過,從主動防禦理念向產品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智能化問題。由於計算機是在一系列的規則下產生的,如何發現、判斷、檢測威脅並主動防禦,成為主動防禦理念走向市場的最大阻礙。
由於主動防禦可以提升安全策略的執行效率,對企業推進網路安全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盡管其產品還不完善,但是隨著未來幾年技術的進步,以程序自動監控、程序自動分析、程序自動診斷為主要功能的主動防禦型產品將與傳統網路安全設備相結合。尤其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高效准確的對病毒、蠕蟲、木馬等惡意攻擊行為的主動防禦產品將逐步發展成熟並推向市場,主動防禦技術走向市場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安全技術融合備受重視
隨著網路技術的日新月異,網路普及率的快速提高,網路所面臨的潛在威脅也越來越大,單一的防護產品早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發展網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用戶對務實有效的安全整體解決方案需求愈加迫切。安全整體解決方案需要產品更加集成化、智能化、便於集中管理。未來幾年開發網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將成為主要廠商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
軟硬結合,管理策略走入安全整體解決方案
面對規模越來越龐大和復雜的網路,僅依靠傳統的網路安全設備來保證網路層的安全和暢通已經不能滿足網路的可管、可控要求,因此以終端准入解決方案為代表的網路管理軟體開始融合進整體的安全解決方案。終端准入解決方案通過控制用戶終端安全接入網路入手,對接入用戶終端強制實施用戶安全策略,嚴格控制終端網路使用行為,為網路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幫助用戶實現更加主動的安全防護,實現高效、便捷地網路管理目標,全面推動網路整體安全體系建設的進程。

② 求三級網路筆試的常考知識點

三級網路書有47個知識點屬於筆試常考2009版的頁碼自己找,考點不變
(1)奔騰晶元的技術特點(P10)
(2)主機板的分類(P10)
(3)城域網的特點(P28)
(4)網路拓撲結構的定義(P28)
(5)數據傳輸率和誤碼率(P29)
(6)OSI與TCP/IP的對比(P35)
(7)OSI七層結構技術細節(P33)
(8)區域網的特點(P47)
(9)802.3,4,5(P48)
(10)FDDI技術細節(P55)
(11)虛擬區域網(P62)
(12)區域網交換機(P70)
(13)雙絞線組網方法(P70)
(14)網路互連的層次(P78)
(15)網路互連的設備(P81)
(16)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P92)
(17)NETWARE三級容錯技術(P97)
(18)網際網路的四大組成(P112)
(19)給IP地址,判定是A,是B,是C類網(P113)
(20)IP地址掩碼技術(P116)
(21)路由選擇(P117)
(22)TCP協議特點(P119)
(23)域名(P121)
(24)電子郵件傳輸協議:SMTP,POP3,IMAP,MIME(P125)
(25)網路管理協議SNMP(P149)
(26)安全等級A--D(P152)
(27)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P158)
(28)服務攻擊和非服務攻擊(P160)
(29)給你一種具體加密技術,問是對稱還是非對稱(P167)
(30)數字簽名(P175)
(31)WEB伺服器的安全(P179)
(32)EDI的特點(P188)
(33)電子商務體系結構4層(P193)
(34)電子商務應用系統4個(P195)
(35)支付網關系統的功能(P194)
(36)電子支付技術三種(P196)
(37)B-ISDN的一個核心,兩個關鍵技術,兩種業務,3面3層的參考模型(P215)
(38)寬頻網的接入技術(P217)
(39)ATM---信元---53位元組=48+5(P223)
(40)ADSL(P230)
(41)FTTx都是什麼(P234)
(42)全球網路的特性(P241)
(43)防火牆的技術,三個缺點,四個技術(P182)
(44)域名解析(P121)
(45)TCP和UDP的埠號(P120表)
(46)頂級域名分配(P121表)
(47)書上的課後習題每年都要考原題,佔20分左右

③ 簡述網路的安全威脅主要有哪些

網路系統面臨的典型威脅主要有:竊聽、重傳、偽造、篡改、非授權訪問、拒絕服務攻擊、行為否認、旁路控制、電磁/射頻截獲、人為疏忽。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目標: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認性、可控性。

網路安全的主要技術:物理安全措施、數據傳輸安全技術、內外網隔離技術、入侵檢測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審計技術、安全性檢測技術、防病毒技術、備份技術、終端安全技術。

(3)網路安全中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擴展閱讀:

網路的主要功能就是資源共享。共享的資源包括軟體資源、硬體資源以及存儲在公共資料庫中的各類數據資源。網上用戶能部分或全部地共享這些資源,使網路中的資源能夠互通有無、分工協作,從而大大提高系統資源的利用率。

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網路及時、高速地傳遞各種信息,交換數據,發送電子郵件,使人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在網路中,由於計算機之間是互相協作、互相備份的關系,以及在網路中採用一些備份的設備和一些負載調度、數據容錯等技術,使得當網路中的某一部分出現故障時,網路中其他部分可以自動接替其任務。

④ 網路中存在哪些安全威脅

網路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類: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
滲入威脅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
植入威脅主要有:特洛伊木馬、陷門。

⑤ 網路安全有哪些主要要素,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類: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滲入威脅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

植入威脅主要有:特洛伊木馬、陷門。

陷門:將某一「特徵」設立於某個系統或系統部件之中,使得在提供特定的輸入數據時,允許安全策略被違反。

目前我國網路安全存在幾大隱患,影響網路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網路結構因素

網路基本拓撲結構有3種:星型、匯流排型和環型。一個單位在建立自己的內部網之前,各部門可能已建 造了自己的區域網,所採用的拓撲結構也可能完全不同。在建造內部網時,為了實現異構網路間信息的通信,往往要犧牲一些安全機制的設置和實現,從而提出更高的網路開放性要求。

網路協議因素

在建造內部網時,用戶為了節省開支,必然會保護原有的網路基礎設施。另外,網路公司為生存的需要,對網路協議的兼容性要求越來越高,使眾多廠商的協議能互聯、兼容和相互通信。這在給用戶和廠商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如在一種協議下傳送的有害程序能很快傳遍整個網路。

地域因素由於內部網Intranet既可以是LAN也可能是WAN(內部網指的是它不是一個公用網路,而是一個專用網路),網路往往跨越城際,甚至國際。地理位置復雜,通信線路質量難以保證,這會造成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壞和丟失,也給一些「黑客」造成可乘之機。

用戶因素

企業建造自己的內部網是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建立之後,用戶的范圍必將從企業員工擴大到客戶和想了解企業情況的人。用戶的增加,也給網路的安全性帶來了威脅,因為這里可能就有商業間諜或「黑客。」

主機因素

建立內部網時,使原來的各區域網、單機互聯,增加了主機的種類,如工作站、伺服器,甚至小型機、大中型機。由於它們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和網路操作系統不盡相同,某個操作系統出現漏洞(如某些系統有一個或幾個沒有口令的賬戶),就可能造成整個網路的大隱患。

單位安全政策

實踐證明,80%的安全問題是由網路內部引起的,因此,單位對自己內部網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視,必須制訂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人員因素

人的因素是安全問題的薄弱環節。要對用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選擇有較高職業道德修養的人做網路管理員,制訂出具體措施,提高安全意識。

其他

其他因素如自然災害等,也是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⑥ 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有什麼不同

將目前網路存在的威脅分為兩類則可以分成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這兩類,其中主要的滲入威脅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主要的植入威脅有:特洛伊木馬、陷門。信息泄露: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給某個非授權的人或實體。這種威脅來自諸如竊聽、搭線或其他更加錯綜復雜的信息探測攻擊。完整性破壞:數據的一致性通過非授權的增刪、修改或破壞而受到損壞。拒絕服務:對信息或資源的訪問被無條件地阻止。這可能由以下攻擊所致:攻擊者通過對系統進行非法的、根本無法成功的訪問嘗試使系統產生過量的負荷,從而導致系統的資源在合法用戶看來是不可使用的。非法使用:某一資源被某個非授權的人或以某種非授權的方式使用。

所以說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的不同在於攻擊網路的方式。

⑦ 如何防範移動互聯網中的各種安全威脅

移動互聯網逐漸滲透到人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豐富了人們溝通、娛樂體驗的同時,垃圾簡訊、手機病毒、無端死機等一系列問題也在凸顯。做好防範移動互聯網中存在的安全威脅,是一個社會問題,是個綜合問題,需要各方協調起來做,從而促進移動互聯網的健康發展。

  1.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應該提高網路安全意識和防範技能,增加網路安全防護知識,改掉不良的上網習慣和不當的手機操作行為,及時安裝殺毒軟體、查補漏洞。不訪問問題站點 、不下載或安裝不明內容或應用的軟體。學會辨別問題網站、惡意軟體以及各種網路欺詐行為。

  2. 運營商、網路安全供應商、手機製造商等廠商,要從移動互聯網整體建設的各個層面出發,分析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聯合建立一個科學的、全局的、可擴展的網路安全體系和框架。綜合利用各種安全防護措施,保護各類軟硬體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和內容安全,並對安全產品進行統一的管理,包括配置各相關安全產品的安全策略、維護相關安全產品的系統配置、檢查並調整相關安全產品的系統狀態等。建立安全應急系統,做到防患於未然。移動互聯網的相關設備廠商要加強澀北安全性能研究,利用集成防火牆或其他技術保障設備安全。

  3. 網路信息提供商應進一步完善信息內容的預審管理機制,加強信息內容傳播的監控手段,從信息源上阻斷不安全因素的傳播。要根據用戶的需求變化,提供整合的安全技術產品,要提高軟體技術研發水平,整個產品類型要由單一功能的產品防護向集中管理過渡,不斷提高安全防禦技術。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衛移動互聯網的安全,進而推動其健康有序的發展。

  4. 政府的相關監管部門要協調好相互間的利益,建立並完善移動互聯網相關監管機制,加快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嚴懲移動互聯網網路犯罪行為。同時,政府監管部門有義務開展對移動互聯網相關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的網路安全防範意識。

⑧ 為什麼說網路安全是互聯網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網路安全有四個方面的特徵: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如果網路安全的特性在一些IT 「精英」中利用漏洞做一些事情:
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
內部泄密;
外部泄密;
信息丟失;
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信息戰;
網路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
那麼網路安全就會收到嚴重威脅。而網路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類:
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滲入威脅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
植入威脅主要有:特洛伊木馬、陷門。
陷門:將某一「特徵」設立於某個系統或系統部件之中,使得在提供特定的輸入數據時,允許安全策略被違反。

這些會讓所謂的防火牆,網閘 形同虛設,hacker 的侵入更使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竊取機密數據和盜用特權,或破壞重要數據,或使系統功能 不能得到發揮甚至癱瘓。

所以網路安全是互聯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⑨ 網路安全分為幾個級別

網路安全分為四個級別,詳情如下: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

(9)網路安全中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的影響因素:

自然災害、意外事故;計算機犯罪; 人為行為,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黑客」 行為:由於黑客的入侵或侵擾,比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內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丟失;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網路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網路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類: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滲入威脅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