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周鴻禕中國網路安全投入
擴展閱讀
手機聲音調大軟體 2025-05-14 18:00:22
河北手機靚號軟體 2025-05-14 17:46:02

周鴻禕中國網路安全投入

發布時間: 2022-08-21 14:40:48

Ⅰ 周鴻禕的危機,奇虎360的困局

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將奇虎360正式列入「實體清單」。


一個背景是,奇虎360曾在3月份宣稱,發現美國中情局對中國關鍵領域長達11年的網路滲透攻擊,甚至公布了美國在技術層面上的一些手段,破壞了美國人的陰謀。


這也被認為是美國制裁360的理由——美國人害怕自己的技術會被利用,反過來破解其攻擊,所以採取了將奇虎列入實體清單這樣的「 流氓 」做法。


但實際上,對奇虎360來講,相較於美國制裁帶來的影響,其本身面臨的困境可能更讓它的掌舵人紅衣教主周鴻偉頭疼。


01

「小奇虎」的問世


提到360,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殺毒軟體,提到周鴻禕,很多人的印象是「紅衣教主」「流氓軟體」等等,似乎都是一些不大好聽的「美稱」。


但是,能夠在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的幾面夾縫之中頑強的生存下來,這位「紅衣主教」也絕非等閑之輩,也有很多人說他是PC時代的商業奇才。


奇虎與周鴻禕的來歷:從周鴻禕1998年創立的「3721」,(被稱為我國第一大流氓軟體,三七二十一),當時人稱「不管三七二十一,流氓軟體之父。」


有多流氓呢?3721號稱實名上網,中文網址,推廣方式極為「無賴」,採用Activex插件作為彈窗,給用戶「是」或「否」兩個選擇,點擊否就會一直彈,只能選擇「是」。


03年,他將3721以1.2億美元賣給雅虎,又收編雅虎中國,轉身當上雅虎中國總裁,直到06年,周鴻禕出任奇虎董事長。


其實當時3721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搜索網站了,如果說周鴻禕沒有賣掉它,而是慢慢因勢利導將其修正,現在至少可以跟網路分得半壁江山,很多人說,「3721是一個至少數十億美金的教訓,也可能是周鴻禕最後悔的事。」


單單從奇虎推出殺毒軟體來看,這是360從搜索引擎商轉向於殺毒服務商,奇虎創立的開始,其定位為搜索技術提供商,但是,因為各方面原因,周鴻禕的「社區搜索」服務並不是很成功。


2006年,奇虎花費1000萬收購易之唐,開啟了無線增值業務。同年3月份,紅杉、鼎暉、IDG以及周鴻禕本人共同投資奇虎2000萬美元,之後。周鴻禕開始擔任奇虎董事長以及總裁。


這,是奇虎360發展方向改變的開端。


02

周鴻偉的發家史


那個年代,快播等新興勢力曾經獨占鰲頭,而後王欣入獄;金山、瑞星等殺毒軟體也曾叱吒於互聯網江湖,但也逐漸沒落;360殺毒安全平台快速興起,時至今日,仍然在國內互聯網之中扮演者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


僅僅只是數年時間,軟體市場風雲變幻,一時間互聯網高旗不斷變換。。。


這是一個用戶至上的時代,免費的360殺毒軟體,是一個很好的吸鐵石,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6年7月以前的互聯網,被各種惡意病毒和「流氓軟體」肆虐,除了網易,幾乎所有的軟體都做插件,強制性的安裝、劫持流量,用戶也都是叫苦不迭。


2006年7月,360推出了自己的免費殺毒軟體,瞬間就拿下了瑞星、江民等軟體的用戶份額,佔領用戶份額。


而在此後,也是借勢孵化出了360安全衛士、360殺毒、360搜索、360導航、360瀏覽器等等多款互聯網產品。


正是奇虎推出免費的殺毒軟體作為給互聯網用戶打敗「木馬」和「流氓軟體」的武器,讓其有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並開始快速的發展。


2006年11月,高原資本領投,奇虎完成B輪融資,到了2007年,奇虎已經成為了國內用戶量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平台。


2008年,周鴻禕對外宣布,正式將360安全衛士從奇虎剝離單獨運營,新公司由奇虎原有股東共同出資3.6億元建立。截止到2011年1月,根據360提供的招股書顯示,360已經擁有了3.39億活躍用戶,覆蓋了中國網路用戶的85%。


之後,360以「年輕人」的姿態推出團購開放平台,匯集拉手網、美團網等近200家購物網站,不斷散開自己的「枝枝蔓蔓」。


幾年之前,業內形容國內互聯網格局是這樣的:「TABLE」,這分別是騰訊、阿里、網路、雷軍系以及周鴻禕系。足見360在互聯網中的分量。


至此,奇虎360依託免費的360平台,不斷開疆擴土,頻繁攪動互聯網風雲 。


03

紅衣教主其人

2015年,陽光明媚的中午,北京360大廈中的一處空閑場所煙霧繚繞,一群360員工正在此處抽煙。


周鴻禕偶然路過,也可能是面善,他當下便認出這是公司的員工,極為不悅,身為公司總裁的他,讓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將人領回去,但是很多管理層覺得並沒有必要就沒有真正執行。


次日,周鴻禕拿出手機對著吸煙的員工一拍,發到了工作交流的群里,讓各部門將人領回去並且罰款。


此後,再也沒有360員工在那裡抽煙。


「紅衣教主」周鴻偉就是這樣一個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的人。


縱觀奇虎的發展歷程,從做搜索服務到殺毒軟體,從瀏覽器到移動分發渠道、 游戲 、手機硬體、直播等等,周鴻禕一直是親自向下推動執行。


在周鴻禕准備大舉進攻搜索領域的時候,公司內部不少的反對聲音,建議周鴻禕對著一方向趕緊剎車,他們的理由是:「人家網路做了十幾年的搜索業務,不可能打得過網路。」


但是周鴻禕並沒有聽取這些意見。


2012年夏天,剛好是奧運會舉行,這一年,陸續有不少的網路和搜狗的員工被獵頭挖到360公司來,工資上漲普遍在50%左右,可見周鴻禕下決心做搜索引擎。


同年8月,360搜索開始正式上線,打法思路也非常簡單,跟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做軟體的思路都沒有太大的區別,也就是通過龐大的用戶群體來為搜索倒流量。


不得不說,見效非常快,搜狗的CEO王小川還沒有開始反應過來,360的流量就已經反超搜狗。大約一周過後,360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網路的第二大搜索引擎。


04

他的困局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為老周的困局埋下了伏筆。


2010年,是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分水嶺,「蘋果」與「安卓」的出現,互聯網的變革時代到來。


2010年,小米、美團相繼成立,而「深圳騰」也並沒有閑著,順勢推出了社交軟體的新產品——微信。


「深圳騰」後來說到,「這是自己對自己革命」。確實如此。移動互聯網之戰,微信成為了騰訊最硬的「拳頭」。


而彼時,360還忙著和騰訊進行激烈的「3Q大戰」,這也是PC時代的最後一場戰爭。


相比於騰訊以及小米等同行,老周對於移動互聯網的嗅覺彷彿是不夠靈敏,反應很慢,當騰訊阿里巴巴忙著占據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周鴻禕仍然專注於做PC業務,公司只有不到10%的人負責移動業務。


奇虎360困境便從此開始,盡管紅衣教主一直在戰斗。


雖然360搜索已然成為了僅次於網路的第二大搜索平台,但是前期過度依賴已有流量,後期增長疲軟,發力不足,增長開始陷入困境。


老業務增長乏力,新業務無法站穩腳跟。周老闆一時間陷入了這樣尷尬的困境。


05

破局之策


老周並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


既然移動互聯網有利可圖,那咱就直接造手機吧,當下一拍手,開始准備進軍移動設備領域。


說起製造智能手機,老周也是一波三折,他的想法和布局也很簡單,將手機作為打開移動互聯網的「新入口」,然後圍繞移動設備開始布局移動互聯網這個恢弘的版圖。


相比於軟體開發,硬體製造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周鴻禕並沒有採取小米的模式,而是選擇與傳統手機廠商合作。


最開始找了華為,不過最後任正非不同意,無奈之下又跑去找海爾,准備推出「海爾超級戰艦」,但人家畢竟是做家用電器的,造出來的手機自然也就很糟糕。


「中華酷聯」是當時的移動設備格局,最後360找上了「酷」,也就是酷派,成立合資公司奇酷,360占股49.5%。


剛開始,360手機銷量還可以,不過到後來,因為研發以及品牌定位等諸多原因,手機業務並並不是很順利。


這個時候,「風雲人物」賈躍亭開始攪局,因為樂視本身也在做手機,並且入股奇酷,成為了第二大股東,這樣就對360的手機業務產生了影響,並且直接影響到其APP裝機量。


面對強烈的市場競爭,360手機早晚會「夭折」。


但是,老周仍然沒有放棄移動互聯網,從移動應用分發到短視頻、從信息流到直播短視頻,周鴻禕一直在不斷嘗試,不斷戰斗。


直到互聯網時代的紅利逐漸消散,老周還是在兜兜轉轉之中做回了自己的老業務——安全平台。


2019年,360宣布政企安全3.0戰略,進入政企領域。但是這方面營業收入難以增長。


搜索領域流量見頂,難以增長,網路安全領域需要長期投入,如何做好這段時期的平衡,以及在下一個機會到來的時候,順勢完成轉型。

Ⅱ 「紅衣大炮」周鴻禕「啞火」,360面臨「分家」,未來到底在哪

1、「紅衣大炮」向騰訊開炮

2010年11月3日,騰訊發表聲明,表示為了用戶利益,做出了一項艱難的決定:「用戶只能卸載360之後,才能使用QQ」。互聯網史上最為著名的「3Q大戰」爆發。

二選一事件很快在相關部門的調停下結束了,不過雙方後續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官司,直到2013年,360敗訴被判賠償500萬而告終。

雖然360輸了官司,但周鴻禕卻成為了「人民英雄」。天下苦騰訊久矣,一篇《狗日的騰訊》就是其中的縮影,騰訊這個應用創新「終結者」這一次遇到了一個狠人周鴻禕。

一個是以模仿起家的「流氓」,一個是以捆綁銷售起家的「流氓」,當兩個「流氓」碰撞在一起,便誕生了這場世紀大戰。

周鴻禕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紅體恤,他也開始了黑西服白襯衫,從紅體恤變成黑西服,不僅是周鴻禕個人衣著的轉變,更是360由自由熱烈的TO C業務到沉穩低調的TO B業務的轉型。

周鴻禕變了,那個威力十足的「紅衣大炮」也開始「啞火」。;360也變了,錯失了移動互聯網只能轉型政企安全。

Ⅲ 周鴻禕是誰

周鴻禕是個老闆,他是360公司創始人,也是知名天使投資人。

周鴻禕(zhōu hóng yī),1970年10月4日生於河南,祖籍湖北。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全國工商聯大數據運維(網路安全)委員會輪值主席,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ISC互聯網安全大會主席。

關於周鴻禕:

他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周鴻禕曾供職於方正集團,後歷任3721公司創始人、雅虎中國總裁等職務。2006年,周鴻褘出任奇虎360公司董事長,並帶領奇虎360公司於2011年3月30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2015年周鴻禕客串出演《三體》飾演軍方智囊團專家。2018年2月28日,周鴻禕帶領360從美股私有化回歸A股。

2021年5月11日,周鴻禕首次回應了造車傳聞,表示360不會獨立造車,但將會與哪吒汽車合作參與造車。

Ⅳ 周鴻禕:360可能是全球黑客最恨的公司!他為何這么說

是因為安全系統很厲害,而且很難被攻破。360是全球擁有最多的安全大數據,也是全球抵禦網路安全攻擊最多的公司,可能也是全球黑客最恨的公司。

Ⅳ 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面臨哪些威脅

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的危害已經從傳統網路攻擊影響的線上網路空間,擴展到國家安全、國防安全、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社會安全、家庭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已經從「信息安全」時代,進入了「大安全」時代。

在大安全時代,網路攻擊帶來了新威脅和大挑戰。周鴻禕在演講中指出,大安全時代,我們面臨著六大新威脅。

第五,網路攻擊威脅金融和經濟安全。互聯網金融已經深入大眾生活,而針對金融系統的網路攻擊也層出不窮,威脅金融和經濟安全。區塊鏈的火熱也讓虛擬貨幣已經成為黑客攻擊的新目標。

第六,網路攻擊威脅用戶個人安全。數據顯示,網路犯罪正在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未來絕大多數犯罪都可能藉助網路實施。網路犯罪除了造成用戶隱私泄露、財產損失外,甚至也在影響人身安全。

Ⅵ 關注網聯汽車安全等 全國政協委員周鴻禕2021兩會提案

易車訊 在2021「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提交三份提案,分別是加快構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城市級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加強智能汽車網路安全,以及對網路安全行業特殊人才給予認定和激勵政策。

將網路安全列為智能汽車"標配"

造車正在成為一種流行。"傳統車廠在努力造智能車,很多互聯網公司也要跨界造車,還有很多人開始認真考慮,准備購買他們人生的第一輛電動智能車。"周鴻禕表示。

因此,繼2019年後,周鴻禕第二次針對智能汽車提出提案。他表示,"作為網路安全從業者,越是在產業火爆的時候,越是有責任把其中的安全問題提出來。"

他指出,智能網聯汽車就像是一台四個輪子上的"大手機",集成了大量的攝像頭、雷達、測速儀、導航儀等各類感測器,由此導致過去智能終端存在的安全問題"轉移"到智能汽車上,或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具體而言,智能汽車存在三個問題。第一,智能汽車聯網帶來的安全隱患非常大,攻擊者能對汽車實現遠程操控,包括遠程開車門、遠程啟動、遠程熄火等,嚴重威脅智能汽車安全駕駛;第二,智能汽車供應商的安全問題也能殃及池魚;第三,智能汽車中的各類數據採集泄漏風險巨大。

對此,周鴻禕提出了針對性建議。首先,把網路安全系統像"安全帶"一樣列為智能汽車的標配;其次,推進智能汽車網路安全強制測試;最後,強化智能網聯汽車產生的數據安全監管。

Ⅶ 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存在哪些挑戰

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的危害已經從傳統網路攻擊影響的線上網路空間,擴展到國家安全、國防安全、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社會安全、家庭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已經從「信息安全」時代,進入了「大安全」時代。

第四,網路戰是最大的挑戰。

周鴻禕認為,大安全時代最大的挑戰是網路戰。從全球來看,在美國網路戰能力已經遙遙領先的情況下,其他國家也都在正競相開展網路武器軍備競賽。

因此,周鴻禕認為網路戰會是整體戰、超限戰,不分軍民,無所不用其極,全面提高攻擊和防禦能力已經迫在眉睫。

Ⅷ 360殺毒用戶數突破2億 免費殺毒成絕對主流

360殺毒是360安全中心出品的一款免費的雲安全殺毒軟體。它創新性地整合了五大領先查殺引擎,包括國際知名的BitDefender病毒查殺引擎、小紅傘病毒查殺引擎、360雲查殺引擎、360主動防禦引擎以及360第二代QVM人工智慧引擎。
360殺毒具有查殺率高、資源佔用少、升級迅速等優點。零廣告、零打擾、零脅迫,一鍵掃描,快速、全面地診斷系統安全狀況和健康程度,並進行精準修復,帶來安全、專業、有效、新穎的查殺防護體驗。其防殺病毒能力得到多個國際權威安全軟體評測機構認可,榮獲多項國際權威認證。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360殺毒月度用戶量已突破3.7億,一直穩居安全查殺軟體市場份額頭名。

Ⅸ 周鴻禕說數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戰越大,目前我國的網路安全水平如何

數字化這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帶來的一個新的改變,但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利用好了數字化,整個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利用的不好數字化將帶來很大的安全挑戰,就比如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泄露個人信息的問題,偷偷違規採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這些都是數字化呀。

網路安全是一個隨著技術或者說隨著數字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必然會出現的一個問題,這個很正常,但是要是不下大力度的話,很難解決,我們不贊成是通過完全的懲罰去起到恐嚇的作用,但是沒有相應嚴格的規則去限制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那也很難起到最終人們所期待的那個理想的目標,所以網路安全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很重要,但是網路安全不等於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

Ⅹ 周鴻禕為什麼說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

第一,個人隱私的安全。PC互聯網時代,網路安全大多是影響電腦里工作方面的數據。目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泄露的大多是手機里的數據,開始涉及到照片等個人隱私信息數據。下一步,越來越多的智能硬體設備所收集到的數據將更加隱私化,甚至直接關繫到身體,比如我們佩戴的手環收集個人健康數據等等。
第二,個人財產的安全。互聯網金融在近兩年快速發展,金融工具也逐漸從PC轉移到移動端甚至可穿戴設備上。技術發展一方面帶來更方便的交互方式、生活方式,但同時,移動設備、智能硬體的網路安全隱患也會對個人財產的安全產生威脅。
第三,人身的安全。與智能手機不同,許多智能硬體產品將不再通過應用軟體提供服務,而是通過硬體本身提供服務。360安全團隊曾研究特斯拉Model S型汽車,發現利用汽車軟體里的某個漏洞可以遠程式控制制車輛;美國著名黑客巴納比·傑克曾在黑客大會上演示在9米之外入侵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等無線醫療裝置,然後向其發出一系列高壓電擊,從而令「遙控殺人」成為現實。
第四,企業安全。萬物互聯時代除了給個人用戶帶來的網路安全威脅之外,同樣給企業網路安全帶來了潛在隱患。目前很多企業都支持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攜帶自己的設備辦公),此外,也有很多員工會攜帶各式各樣連接Wi-Fi、3G/4G、藍牙等網路的智能設備進入辦公場所。因此,相比以往企業面臨的網路安全威脅,當前企業網路安全邊界越來越模糊,接入點越來越多。
為了應對未來互聯網安全的挑戰和威脅,周鴻禕在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曾表示,360提出了用戶保護三原則:一是用戶數據應該歸用戶所有;二是用戶有知情權和選擇權,用戶有權不允許網路公司使用自己的數據;三是公司有更大的責任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存儲安全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