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信息網路安全軍隊
擴展閱讀
閑聊紅包顯網路異常 2025-07-27 20:55:21
計算機網路就業的情況 2025-07-27 20:47:38

信息網路安全軍隊

發布時間: 2022-09-04 09:28:22

計算機網路對軍事的影響

網格作為第三代的互聯網,不僅可以實現各種信息的快速傳輸,資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網格可以讓人們透明地使用、計算、存儲其他資源。這一技術的實現,必將對軍事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網格技術將實現實時、高效的軍事監控。網格的實質就是將遠程資源高效地組織起來,形成"網路虛擬計算機"。其硬體基礎是高速寬頻網路和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因此,在軍事領域利用網格技術,可以迅速准確地向各級指揮員傳送戰場全方位的情況,並且藉助網格的資源共享和高速計算功能,對戰區及其周圍的自然環境要素進行分析,比如網格可以通過分析各項天氣要素而快速准確地預惻戰區的天氣情況,從而選擇有利戰機,以便實現對戰區的高效能監控。

(二)網格技術的實現將改變傳統的作戰指揮樣式。未來戰爭主要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戰爭的發起時間、作戰方向、作戰方法都具有突然性,這就對作戰指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格則給各級指揮員創造了一個虛擬的協同工作空間,使他們能夠各自從自己的工作平台上進行實時的相互協商,共同制定作戰計劃,實施統一的作戰指揮。下級指揮員還可在上級指揮員的指導下,根據戰場情況的不斷變化,及時修改作戰計劃,抓住有利戰機,從而改變了傳統的指揮樣式。

(三)網格技術將使戰爭的樣式多樣化。未來戰爭,必然是知識化、信息化的戰爭,交戰雙方兵力和武器裝備的多少並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信息的獲取、處理和應用能力也至關重要。因此,作為信息傳輸的主要通道,計算機網路將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宰。除了雙方兵力和武器裝備的硬對抗之外,還出現了軟對抗的作戰樣式。利用網格技術,可以聯通或插入敵方信息網路,獲取其軍事信息,進而可以利用計算機病毒等軟殺傷武器對其製造各種欺騙、破壞、干擾行動,使之未戰先敗。

(四)網格技術將促進戰場網狀力量結構的形成。未來戰爭應該是以網路為中心的戰爭,傳統戰爭中的樹狀等級結構已不能夠適應未來戰爭發展變化快的特點,必將被新型的網狀力量結構所取代。藉助於網格技術,每一個作戰單元,甚至是每一個參戰人員都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都可能成為戰場的信息或指令的發出者,從而在整個戰場形成了網狀的結構,使每一個作戰單元都具備全息化的作戰能力這也是未來軍隊建設的新趨勢。

什麼的出現,必須建立信息防護部隊

我感覺應該是嘿客的出現,也可以說是互聯網攻擊的出現,現在互聯網上的泄密事件越來越多了,所以說建立相關的防護措施也很必要

Ⅲ 軍人如何防範網路安全問題

隨著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有序進入軍營,網路安全問題偶有發生。由於網路具有虛擬、開放等特徵,發生在網路上的違紀違法等安全問題容易擴散發酵,造成難以挽回的不良影響。必須破除網路安全問題難以防範的慣性思維,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從引導官兵思想行為入手,針對不同類型問題的特點精準施策。

防範無知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提高用網能力。無知型網路安全問題主要包括意外泄密、侵犯隱私、轉發不實言論等,本質是行為人缺乏用網知識和網路行為是否合法合規的判斷能力。要引導官兵加強網路知識和技術學習,適時組織網路安全講座,宣傳安全用網知識,提高用網技能。把網路法規學習納入部隊教育訓練之中,明確上網也需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把依法用網的理念內化為品德修養、外化為行為准則、固化為生活習慣,有效預防因無知而「踩紅線」「越雷池」。

防範過失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強化責任意識。過失型網路安全問題,是指行為人缺乏應有的謹慎,導致過失性的泄露機密、丟失數據、密碼外泄等。這類安全問題,疏忽大意是表象,有章不循是誘因,責任心缺失是根源。「海恩法則」告訴我們,禍患常積於忽微。必須認清規章制度都是用無數慘痛教訓換來的,破除滿不在乎的僥幸心理,切實增強責任意識,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把遵紀守法、落實規定當日子過。嚴格落實上網用網規章制度,壓實監督責任,突出薄弱部位和重點環節監管,用法規制度為網路安全保底。

防範惡意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加強警示打擊力度。惡意型網路安全問題,是行為人主動實施違法的行為,包括網上的電信詐騙、敲詐勒索、非法入侵、販賣情報等,存在主觀上的故意性。必須以嚴打形成震懾,「觸線」即打、絕不姑息,確保打擊力度形成聲勢,讓惡意者不敢為。注重發揮法律的警示作用,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把發生問題的嚴重後果講清楚、講到位,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法度,構建震懾常在、遏制不止的用網環境,形成良好的網路生態。

Ⅳ 如何全面提升部隊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信息安全作為軍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歷來與軍事領域的變革緊密相連。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新的戰爭形式,導致信息安全保障的內涵特徵、地位作用和職能任務等均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確保信息、運行信息的系統與信息載體空間的安全,對實現強軍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信息優勢決定體系作戰能力水平,信息安全任務延伸,正在成為攸關轉型成敗的決定性條件。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其基礎是信息系統,是整個系統的神經網路。在這個神經系統中,信息安全不只是一兩項依附性技術,它不僅涉及密碼保障、等級防護、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等多個環節,也涉及信息管理與控制、信息利用與有效性等諸多因素,是決定作戰體系結構是否合理,功能是否齊全,業已建立聯系的武器平台能否准確有效地實現指控能力,能否形成協調一致的作戰能力的前提。來源:人民日報

Ⅳ 部隊不以軍人身份上互聯網十條禁令,是什麼

1、嚴禁涉密計算機聯接互聯網。

2、嚴禁私人計算機聯接涉密網。

3、嚴禁涉密移動載體存儲私人信息。

4、嚴禁私人移動載體存儲涉密信息。

5、嚴禁存儲或曾經存儲過涉密信息的移動載體聯接互聯網。

6、嚴禁在聯接互聯網的計算機上存儲、處理或傳遞涉密信息。

7、嚴禁計算機在涉密網和互聯網之間交叉聯接。

8、嚴禁移動載體在涉密計算機和聯接互聯網計算機之間交叉使用。

9、嚴禁私人手機、數碼相機、播放器等電子設備聯接涉密計算機。

10、嚴禁以軍人身份在互聯網上開設博客、聊天交友、應聘求職。



(5)信息網路安全軍隊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使用管理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對計算機及軟體安裝情況進行登記備案,定期核查;

2、設置開機口令,長度不得少於8個字元,並定期更換,防止口令被盜;

3、安裝防病毒等安全防護軟體,並及時進行升級;及時更新操作系統補丁程序;

4、不得安裝、運行、使用與工作無關的軟體;

5、嚴禁同一計算機既上互聯網又處理涉密信息;

6、嚴禁使用含有無線網卡、無線滑鼠、無線鍵盤等具有無線互聯功能的設備處理涉密信息;

7、嚴禁將涉密計算機帶到與工作無關的場所。

移動存儲設備的使用管理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實行登記管理;

2、移動存儲設備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統和非涉密信息系統間交叉使用,涉密移動存儲設備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統中使用;

3、移動存儲設備在接入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之前,應當查殺病毒、木馬等惡意代碼;

4、鼓勵採用密碼技術等對移動存儲設備中的信息進行保護;

5、嚴禁將涉密存儲設備帶到與工作無關的場所。

數據復制操作管理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將互聯網上的信息復制到處理內部信息的系統時,應當採取嚴格的技術防護措施,查殺病毒、木馬等惡意代碼,嚴防病毒等傳播;

2、嚴格限制從互聯網向涉密信息系統復制數據。確需復制的,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保密標准執行;

3、不得使用移動存儲設備從涉密計算機向非涉密計算機復制數據。確需復制的,應當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密;

4、復制和傳遞涉密電子文檔,應當嚴格按照復制和傳遞同等密級紙質文件的有關規定辦理。

Ⅵ 網路安全對我國國防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軍事理論的論文

網路安全可以保障國防網路建設和發展,保障軍隊後勤發展,加強軍事戰略儲備的管理與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對軍隊內部網路起到建設性和保障。

對我國國防教育,網路安全與國防安全的宣傳起相同作用,網路國防安全的宣傳可以加強人民群眾對國家安全起到全方位的重視,對國防教育基礎作用有絕對性影響。

互聯網龐大的用戶群使信息的收集變得方便,而網民如果沒有防範意識,就會造成信息的泄露。這些泄漏的信息被別有用心的人掌握利用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所以,從網民角度來說,必須要提高保密意識和國防安全意識,防止國防信息的泄露。

(6)信息網路安全軍隊擴展閱讀: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網路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於國防建設。建設現代化、科技化的國防體系已經離不開網路技術。網路安全與國防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加強網路安全建設,保障國防安全成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

我國國防信息安全面臨著嚴峻挑戰,加強國防信息安全建設刻不容緩。《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年-2020年)》中提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建設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全面加強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範,探索和把握信息化與信息安全的內在規律,主動應對信息安全挑戰,實現信息化與信息安全協調發展。



Ⅶ 軍隊如何加強手機和網路安全防泄密1500字

1,軍隊有規定現役軍人不能隨便使用手機,如果用要經批准
2,軍方指定的幾款手機都去掉了上網、衛星定位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泄密

Ⅷ 部隊文明上網安全用網怎麼

部隊裡面使用網路做到安全的話注意不能泄密,軍事機密等等事物切記不可以放到網路上面,軍隊一般都是會有內網的,內網的登陸方法也是不能隨便泄露的。作為一個軍人,做到最基本的保密原則,基本就可以做到文明上網安全用網。

我們認為,所謂網路傳播其實就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的人類信息(包括新聞、知識等信息)傳播活動。在網路傳播中的信息,以數字形式存貯在光、磁等存貯介質上,通過計算機網路高速傳播,並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

網路傳播以計算機通信網路為基礎,進行信息傳遞、交流和利用,從而達到其社會文化傳播的目的。網路傳播的讀者人數巨大,可以通過互聯網高速傳播。

網路傳播學的相關學科主要有:傳播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新聞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

Ⅸ 如何加強國家和軍隊的信息化建設

一、加強國家和軍隊的信息化建設需要走好軍民融合這一信息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其主旨就是推進國家與軍隊在信息基礎設施、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信息人才等領域的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為科技興軍插上騰飛的翅膀。

二、加強國家和軍隊的信息化建設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可以依託現有信息基礎設施滿足我軍高速數據、移動通信和執行境外遠海任務等遠距離通信需求。在信息資源領域,可以通過軍地分工協作,建立統一的技術數據標准,實現導航定位、氣象水文、電磁頻譜、物流保障等信息共享。

三、加強國家和軍隊的信息化建設可以加強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研發,可以依託民用信息技術加速實現關鍵晶元、核心器件、操作系統等領域的自主可控,建立絕對安全的軍用信息化系統。

在信息動員領域,更需要加強信息化國防動員體系建設,確保信息化裝備維護、作戰技術保障和應急研製生產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隨時「拿得出」「用得上」。

(9)信息網路安全軍隊擴展閱讀:

加強國家和軍隊的信息化建設是涉及國家和軍隊建設的重大課題。是我軍建設發展深層次結構性變革的「助推劑」。我們必須堅持「重點突破、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把信息化建設軍民融合之路走扎實。

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的配套建設,為信息化領域軍民融合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實現軍民兩用技術標准、民營和軍工企業的「一視同仁」。同時還要統籌計劃規劃、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落實軍隊信息化建設的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目標任務。

Ⅹ 軍事網路的安全保護適用網路安全法的規定是正確的嗎

軍事網路的安全保護,適用網路安全法的規定,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網路安全法,它的適用范圍不僅僅是包括社會網路軍隊內部使用的網路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