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科學家創造量子直接通信最遠的紀錄,可實現多少公里量子直接通信
近日,清華大學團隊首次實現通信距離達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統,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量子直接通信距離,有助於實現無中繼條件下城際量子直接通信。
② 量子計算機未來會威脅到網路加密,國外科學家為何這么說
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在高速計算方面不斷探索,繼美國研發量子計算機後,中國的九章量子計算機也隨之問世。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問世,人們開始擔憂量子計算機會威脅到網路安全,我們來探討一下這一方面的內容。
盡管在運算速度上,量子計算機具有極大的優勢,被預測用於破解網路安全密碼,但是人們仍不需要擔心目前自身網路安全。一來量子計算機才剛剛問世,無法向普通計算機那樣用在普通大眾中,而且量子計算機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二來,隨著計算技術的發展,加密的手段也會發展,相信加密技術會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出現為不斷提升。
③ 量子通信如何做到安全保密
如今所說的量子密碼特指利用量子糾纏態的一對相互糾纏的粒子之間「神秘」的相互關聯來產生密鑰,如果有第三方介入,這種關聯就會被破壞,就能被發現,然後讓此次產生的密鑰作廢,再重新來過。僅當只有當事雙方參與時,密鑰才能順利產生,亦即此密鑰的產生絕不會被第三方知曉,以達到保密的目的。有第三方介入,密鑰就不能產生——這是量子密碼的核心。
具體說,一種量子密碼的方案是這樣的:將要傳送的信息編排成一個大數,再另找一個大數作為密鑰,將兩大數的乘積用普通信道傳遞給對方,接下來的關鍵就是傳遞密鑰。有了密鑰,除一下,就恢復原來信息;若想用普通計算機試圖找出密鑰,是可以的,但需要很長時間(若量子計算機出現,所需時間將大為縮短,這種量子密碼也將失去意義)。
傳遞密鑰是這樣的(其實也非傳遞,而是生成密鑰):制備一批糾纏光子對,一個光子發送給發信方,另一個光子發送給收信方。測量光子極化方向的偏振片的方位約定好兩種,比如一種水平方向,另一種是與水平夾45度角的方向。兩人每次測量一個光子時選擇的方向都是隨機的,但要記錄下每次選擇的方向,當然也要記錄下每次測量的結果,有光子通過偏振片就記1,無光子通過則記0。通過普通信道兩人交換測量方向的記錄,那些測量方向不一致的測量結果的記錄都捨去不要(因為兩人的這些測量結果的相關性不會是絕對一致的),剩下的那些測量方向相同所對應的測量結果,兩人應一致(除非有第三方截獲了部分光子),這一致的記錄就可作為兩人共同的密鑰。
檢測是否有第三方截獲的方法至少有這樣兩種:1)將上段得到的密鑰的大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之和通過普通信道對比一下;2)任取大數中的某幾段數字對比一下。若都相同,說明無人截獲,兩人得到的密鑰是相同的。
④ 基於量子通信的雲安全一體機被成功研製出了嗎
為解決數據通信安全問題,中科曙光與國科量子通信網路有限公司近日聯合研發出我國基於量子通信的雲安全一體機。作為面向未來的一種新型計算方式,隨著全球范圍內對量子計算的進一步深入探索,將對現代信息保密體系帶來很大沖擊的量子計算機或將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現實。
曹振南介紹,量子通信雲安全一體機集成了基於量子通信的密鑰管理系統和安全運營平台,搭載了基於量子通信的雲計算操作系統。重點提供與量子保密通信深度融合的雲計算操作系統和雲存儲服務平台,並針對量子保密通信的應用場景提供基於自主知識產權的、從底層硬體到上層應用服務的雲服務解決方案。
⑤ 我國的電信量子城域網,到底賣什麼,賣給誰
區域網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哪什麼是城域網呢,所謂量子城域網:是一種可建設覆蓋整個城市的量子密鑰分發網路,該網與傳統通信網路相結合,能實現基於量子安全技術的高等級安全通信服務。
2020年11月6日中國電信和科大國盾量子的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名為「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安徽電信總經理劉穎,總經理是科大國盾量子公司的董事長彭承志,公司將落地於合肥。公司的項目以中國電信為主導,目前正在專注於量子城域網的研發和建設,為國內政企機構提供高等級安全通信服務。
全球通訊
量子通信技術落地的過程是,從最初的技術攻關、攻克城域網技術成熟、攻克城際網技術成熟,最終實現一些市場化的系列產品。在這方面,未來10年的規劃是,國家量子骨幹網+量子城域網+量子衛星。
相信未來隨著我國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網路會變得更加安全。國民在享受網路到來的便利同時,也無需在位互聯網上可能存在的危險而擔心受怕了。
⑥ 量子通信的優勢,你認為有哪些呢
量子通信的優勢,你認為有哪些呢?
全球第一條量子保密通訊干線——「京滬干線」宣布啟用。當日,融合「京滬干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接,我國科學家取得成功完成了洲際量子保密通訊。這意味著在我國在全世界已搭建出第一個天地一體化多源量子通信互聯網原型,為將來構建遮蓋全世界的量子保密網路通信邁開了穩固的一步。
量子通信是有史以來唯一被嚴苛證實沒有理由安全性的通信方式,能夠合理處理網路信息安全難題。據了解,將來將以「京滬干線」為基本,促進量子通信在金融業,政務服務,國防安全,電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規模性運用,創建完善的量子通信全產業鏈和下一代國家安全網路信息安全生態體系,最後搭建根據量子通信安全防範措施的量子互聯網技術。
除此之外,京滬干線的完工和啟用也將吸引住和培養一批量子保密通訊行業的上中下游公司,使量子保密通信業變成 國內關鍵的戰略新型產業。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一起討論。
⑦ 量子通信技術為國家的網路安全罩上了一層天網與美國的標准來說我國已經在什麼戰爭中搶先取得了技術優勢
為三維戰爭。
量子通信具有傳統通信方式所不具備的絕對安全特性,不但在國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領域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和前景,而且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該成果首次全面展示和檢驗了量子通信系統組網和擴展的能力,標志著大規模可擴展網路量子通信技術的成熟,將量子通信實用化和產業化進程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潘建偉團隊將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等機構合作,在合肥市及周邊地區啟動建設一個40節點量子通信網路示範工程,為量子通信的大規模應用積累工程經驗。
(7)基於量子的網路安全防護擴展閱讀:
量子通信的相關內容:
1、量子通信具有很多特點,其中與傳統的通信方式相較,量子通信最大的優勢就是絕對安全和高效率性,量子通信會將信息進行加密傳輸,在這個過程中密鑰不是一定的,充滿隨機性。
2、將聯合測量的信息通過經典信道傳送給接收方,接收方根據接收到的信息對坍塌的粒子進行幺正變換(相當於逆轉變換),即可得到與發送方完全相同的未知量子態。
⑧ 東芝研發新技術 打破600公里光纖量子通信紀錄
紫金 財經 6月17日消息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東芝日前發布消息稱,通過新一代的密碼技術「量子加密通信」,驗證了世界最長級別的600公里通信距離。這一突破將使大都市區之間的長距離量子安全信息傳輸成為可能,是構建未來量子互聯網的重大進步。
量子加密通信被認為今後將從金融和醫療等需要較高機密性的領域開始全面普及,如果可通信的距離延長,將容易建立通信網。東芝力爭2026年度前實現實用化。
該報道稱,量子加密通信被認為在理論上不會被監聽等。這種通信方式將提高通信時安全性的加密和恢復相應密碼的「秘鑰」的信息放在光子上加以交換。東芝歐洲量子技術部門負責人 Andrew Shields 表示:「近年來,量子密鑰分發已被用於城域網的防護。」
據悉,傳統計算機中的信息,只用到「0」或「1」這種單比特編碼。但是在量子計算機中,量子比特卻允許疊加態的存在,從而極大地擴展了潛在的計算能力,意味著它們能夠解決超出常規計算機能力范圍的問題。
不過量子計算的更大挑戰,在於量子比特對於環境干擾相當敏感。就算是極其微小溫度變化或波動,都可能對數據有效性造成影響,意味著長距離的量子信息傳輸也相當困難。
現在東芝已經通過引入一種新的「雙波段」穩定技術,將發送兩個不同波長的光學參考信號,以最小化長光纖上的相位波動。
第一波長用於抵消快速變化的波動,而第二個波長與光學量子比特的波長相同,用於微調相位。在採用這些新技術後,東芝發現,即使在經過100公里光纖傳輸後,也可以將量子信號的光學相位保持在波長的幾分之一內,精度為10納米。
這項最新進展進一步擴展了量子鏈路的最大跨度,有助於實現跨城市、國家、甚至大陸的傳輸,而無需使用受信任的中間節點。
通過與衛星QKD方案一同實施,新方案將有助於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一個基於量子通信的安全網路。東芝認為,2020年度約為2100億日元的世界市場規模到2035年度有望達到約2.1萬億日元。(紫金 財經 綜合)
⑨ 中科大副校長構建量子保密通信網路能保護信息安全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3日在「委員通道」表示,量子通信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種不能破解、不能竊聽的安全信息傳輸方式,它在國防、政務、金融、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通過未來5-10年的努力,我們希望能夠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網路,來保護千家萬戶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