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多選題
擴展閱讀
香港移動卡網路設置 2025-08-13 22:30:56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多選題

發布時間: 2022-09-11 12:36:07

網路安全法的第一條講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一條講的是:

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多選題擴展閱讀

2015年6月24日,為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不斷完善網路安全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十分必要。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了網路安全法草案。

《網路安全法》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國家網信辦網路安全協調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針對「《網路安全法》會製造貿易壁壘」的擔憂,負責人明確表示,制定和實施《網路安全法》,不是要限制國外企業、技術、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不是要限制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㈡ 網路安全法維護了以下哪些利益與權益

相關義務

1、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有關的信息。

2、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3、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時,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應當拒絕提供相關服務。

4、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發現其網路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相關權利

1、個人發現網路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發現網路運營者收集、存儲的其個人信息有錯誤的,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予以更正。

2、從事網路安全相關行業的企業可以考慮申報國家項目資助,可以提升企業服務水平,便於承接政府和企業購買的社會化服務。

3、各類院校也可以積極申報網路安全人才培養專業,申請相關的課題,加入到國家網路安全促進的戰略裡面來。可以預計,網路安全產業將會迎來大發展,機遇不斷。

㈢ 網路安全法規定國家維護網路安全的主要任務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三號):

第一條: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網路安全法》是我國網路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共有七章七十九條,內容十分豐富,奠定了中國網路安全保護和網路空間治理的基本框架,是引導我國網信事業沿著健康安全軌道運行的指南針,具有里程碑意義。

(3)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多選題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集中體現了網路空間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普遍關注,決定了網路建設、操作、維護和使用網路,網路安全監管體系和法律規范,規范和系統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協調,形成一個閉環系統維護網路主權和國家安全。

通過這些法律規范和系統,網路安全法律決定的相關法定許可權來保護網路安全,監管職責,安全的網路運營商應該執行義務,平衡多個主題涉及國家、企業和公民的網路關系,明確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協調政府監管和社會工作網路治理。

形成了以法律為基礎、結構合理嚴謹、規章制度連貫、語言清晰准確的網路治理模式。闡述了網路安全涉及的主要詞語和含義,為建立一系列網路空間治理的基本法律保障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互聯網會議上,習近平副主席,代表中國政府,向世界發出了一個信息,共同建立一個社區共享的未來在網路空間,並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監管體系的四項原則: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與安全、促進開放和合作,並建立良好的秩序。

習主席提出的「全球互聯網治理四項基本原則」,在國際法上具有深遠意義。第一,只有在網路空間各國主權得到相互尊重的情況下,網路空間才能和平。第二,只有網路空間實現和平與安全,才能促進各國間的開放合作。

第三,建立良好的網路空間秩序必須建立在各國開放合作的基礎上。習主席提出的上述原則植根於《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這不僅體現了互聯網時代各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價值,也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安全與發展」的主流趨勢。

㈣ 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是什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是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是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網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是實現國家對重要網路、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實施重點保護的重大措施,是維護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手段。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二、網路安全法的特徵有什麼
1、機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和過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在網路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有不同的機密性及相應的防範措施。
2、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經授權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壞、不被插入、不延遲、不亂序和不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戶訪問並能按要求順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證合法用戶在需要時可以訪問到信息及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