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何說每個人都是網路安全的守衛者
據報道,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將於9月16日至24日在全國31個省區市同步舉行,此次安全周旨在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和技能,絡安全靠人民,每個網民都是網路安全的守護者。
每個人都是網路時代的參與者也是守護者,希望大家一起攜手共築網路安全!
B. 如何樹立安全的上網意識,做一個合格的網路公民
隨著高新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網路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少年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根據2004年7月公布的第14次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中顯示,我國目前的上網用戶總人數為8700萬,其中18歲以下的青少年佔到總數的17.3%,達1500萬之多。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地利用網路資源、信息資源,為其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路環境,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也成為社會發展長遠利益。
一、社會呼喚重視網路道德教育
「網路是把雙刃劍」,它帶來快捷便利的網上生活、豐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所謂「網路綜合症」。少數缺乏社會良知的人更是找到了新的肆虐空間,他們利用網路犯罪傳播病毒,製造黃色垃圾,過度沉迷網路而導致工作和學習受到影響,以及引起消極頹廢的文化氛圍,都是網路上存在的毒瘤。
網路作為相當一部分青少年課余消遣、精神寄託的首選途徑,其中的負面信息對青少年的侵襲尤其難以防範。滑鼠的一次誤擊,隨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東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網路中有一條著名的游戲規則,便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隻狗」。網路文化的開放性對於精力充沛、求知慾強、極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而網路的隱蔽性和無約束性所帶來的有害信息的泛濫,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的青少年則構成網路行為失范的環境因素。黃毒侵害、上網成癮、陷入虛幻等等,一系列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網路社會問題,都對青少年的道德成長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嚴重影響了他們現實人格的健康發展。於是人們開始高呼「積點網德」,網路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
信息和網路是影響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罪魁禍首」嗎?顯然不是。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以信息科學等為標志的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不僅給世界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也給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深刻影響,讓青少年拒絕網路是不現實的。事實上,網上信息資源只是對現實信息資料的重新處理,它源於現實生活,網路道德問題應是現實社會中存在的道德問題在網路時代的具體體現,而非什麼新事物。問題不在網路本身,在於使用網路的有思想意識的人。網路的問題其實是我們人類自身在科技發展時代所面臨的思想、道德、文化沖突的集中反映。
因此,網路道德教育的對象不能單指青少年群體,生活在網路社會的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教育的對象。網路在深深作用於青少年身心發展、考驗他們信息判別、道德認知能力時,也拷問著網吧管理者、網上信息傳播者的道德良知,拷問著游弋在網路世界的每個網民、以及整個社會的良知,網路能走多遠,這個拷問、反思就要走多遠。網路道德教育不應僅僅作為針對網路行為的應時之舉,而應該作為學校道德教育乃至社會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構建信息時代的網路道德體系
道德是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網路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反映。一般而言,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樣的道德素質,在虛擬空間也會有相應的道德品質體現,但網路世界又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活方式,正是它的特殊性,又決定了網路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必然具有不同於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點與發展趨勢:一是自主性。即與現實社會的道德相比,網路環境中更少人干預、過問、管理和控制,因此失去了現實中的某些強制和他律因素,網路社會的道德呈現出一種更少依賴性、更多自主性的趨勢,客觀要求人們在網路使用中的行為具有較高的道德自律性。二是開放性。信息技術帶來的傳播方式的現代化,使得現實的地理距離暫時「消失」了,人們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的交往,不同的道德意識、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之間呈現經常性的沖突、碰撞和融合的特點與趨勢。三是多元性。在網路社會中,人們的需要和個性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與滿足,在遵守網路主導道德的前提下,人們可以自由地從事網路行為、進入網路生活,自主自願形成的網路社會,網路社會的道德呈現出一種多元化、多層次化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網路社會這種道德影響的自主性、開放性、多元性特點,必將對人們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進行一場或許是有趣的、意味深長的新檢驗,許多傳統道德津津樂道的東西,譬如空洞的號召說教、人為強加的規范約束都將難免被「默殺」。簡單地套用既有社會道德去代替網路社會道德是不可想像的,但拋棄既有社會道德去構築網路社會道德也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虛擬空間中引入傳統道德的優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運行機制,適應並滿足網路社會對道德教育的新需求,並形成網路時代新的道德觀念體系,均是網路道德建設的重要課題。
2001年11月,團中央、教育部等部門就向社會發布了《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其內容大致可歸納為「五要」和「五不」:「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公約》正式啟動了網路文明工程,號召「文明上網、文明建網、文明網路」, 使我國青少年有了較為完備的網路行為道德規范。但道德規范只有上升至道德習慣和道德信念的高層次,才具有自律性和有效地規范個人的網路行為。如何加強青少年網路道德教育,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網路文明工程,健康繁榮網路文化,成長為合格的網路公民,仍然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
三、為青年營造綠色網路空間
有人把健康的網路環境稱之為「綠色網路」,綠色是環保的標志。網路文明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反映,道德是人在自身需要推動下創造的一種特殊文化規范,是為人實現幸福目標而服務的工具。只有全社會攜起手來,努力開辟一條網路道德教育的發展之路,才能為青少年打造一個「綠色網路空間」。
1、整合政府、社會的各種資源,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科技手段,創造促進青少年成長發展的網路環境。嚴格執行互聯網管理方面的國家法律法規,加強科學技術研究,以技術控制有害信息的傳播,堅決從源頭上拒絕黃、賭、毒等不良信息;加強對現有互聯網站的引導,加大對不健康網站、不良網吧的治理力度,以更科學、更實際、更有效的管理方法,為青少年提供利用網路的健康的外部空間。國家近日頒布政策,已明確將網路游戲歸口文化部管理,由文化部對網吧、網路游戲的管理工作統籌考慮,這項政策的實施,無疑是想從根本上解決網吧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之前存在的管理職能交叉的問題,從源頭上解決網路游戲監管問題,以保障網路文化持續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2、社會和與互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聯合起來,大力開發民族優秀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傳播先進文化,並致力創建適合青少年口味的文明網站和文化產品,讓他們在文明網站上汲取健康的營養。互聯網被稱為「爭奪眼球的戰爭」,如何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滿足青少年的需求,應該成為建立青少年網站的首要考慮因素。全國青少年網路協會的成立,以及一批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富有實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站創建,在一定意義上都將有效促進網路安全工程和網路文明工程的進行。
3、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大力普及網路知識,強化網路應用能力,多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網路文化活動,通過正面引導的方式,積極倡導青少年遵守網路規范,發揚網路道德,營造文明、安全的網路環境。互聯網就像一條船,它要靠船上的舵手和船工瞄準方向、團結一致、堅持不懈、齊心協力,才能揚帆遠航。維護網路文明不僅僅是成年人的責任,學校、家庭、社會應本著「主動出擊,積極應對,把握導向」的原則,以日常教育為基礎,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性,加強對網路不良信息的疏導,學會在網路世界趨利避害,有所為有所不為,爭做倡導和維護網路安全、創建網路文明的先鋒,只有讓廣大的青少年在充分的網路自由下,成長為合格的網路公民,網路文明才真正落到實處。
4、倡導網路文明、培養健康的網路生活方式,樹立正確的網路觀,是社會每個人責無旁貸的義務。由於網路的隱蔽性,網上的道德約束比現實社會弱。在網上,人的言行靠個人內心信念來維系,它不像現實社會中的道德更多的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共同維持。但是,網路與現實世界,青少年與成人之間,並不存在一種隔離的規范。每個網民都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覺實踐網路道德開始,只有當網路道德上升到道德習慣和道德信念層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規范個體的網路行為,才有可能創建一個綠色的網路空間。
C. 如何增強網路安全意識
1、加強法律監管勢在必行。目前我國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體系結構以及網路安全的特點,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網路應急體系,為破解網路安全難題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
2、網路安全架構的建設刻不容緩。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路安全架構,不僅要從技術方面保障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還要加強對網路安全問題的監管,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盡可能預防網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3、網民個人安全意識亟待提高。現實生活中,很多網路完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自身安全意識過低,使得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因此,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豐富自己的網路安全知識,以不變應萬變,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的網路「陷阱」中。
D. 如何增強網路安全意識
加強法律監管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體系結構以及網路安全的特點,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網路應急體系,為破解網路安全難題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
網路安全架構的建設刻不容緩。
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路安全架構,不僅要從技術方面保障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還要加強對網路安全問題的監管,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盡可能預防網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網民個人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現實生活中,很多網路完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自身安全意識過低,使得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因此,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豐富自己的網路安全知識,以不變應萬變,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的網路「陷阱」中。
E. 如何提高個人的網路安全意識
1、加強法律監管勢在必行。相對而言,目前我國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體系結構以及網路安全的特點,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網路應急體系,為破解網路安全難題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
2、網路安全架構的建設刻不容緩。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路安全架構,不僅要從技術方面保障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還要加強對網路安全問題的監管,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盡可能預防網路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相關網站還要建立良好的事件響應與恢復機制,這樣一旦網路安全事故發生,可以及時作出反應,將用戶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網民個人安全意識亟待提高。現實生活中,很多網路完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自身安全意識過低,使得不法分子鑽了空子。網路安全難題的破解,網民自身也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豐富自己的網路安全知識,以不變應萬變,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的網路「陷阱」中。
F. 如何培養孩子的網路安全意識
一、網路信息安全意識的建立與培養。
1、知識的培養。
在每個年級高中之一,我們組織學生學習《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並執行「虛擬世界的現實思考」的討論在信息技術課程,以便學生能建立信息安全的意義,了解病毒預防的基本方法和信息保護。
同時認識到計算機犯罪的危害,逐步養成安全從事信息活動的習慣。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應該了解網路使用規范和相關倫理的基本內涵。
能夠識別和抵制不良信息;在網路通信中建立安全意識。增強自覺遵守與信息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的意識,負責任地參與信息實踐。了解信息技術給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因素,養成使用信息技術的健康習慣。
2、把你所學到的應用到實踐中去。
結合教材,開展全年級「信息技術與社會問題辯論」綜合活動。通過參加這樣的辯論賽,要求學生自覺拓展信息技術和安全方面的知識,提高綜合活動能力。
做一個好學生「網路社會」活動,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一些信息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危害,並掌握知識網路道德,掌握一些信息安全法律法規的知識。
國內外,同時讓學生了解負面因素存在於信息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識別和抵制不良信息,在網路交往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做一個好學生「網路社會」。
3、案例研究,使用事實。
通過周圍的實際案例,了解情況,了解搬家的原因。讓學生知道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在過渡時期,缺乏網路信息安全意識的影響,是通過網路的各種不良誘惑,容易導致一些悲劇,同時造成人格扭曲,甚至在犯罪的道路上。
二、加強宣傳力度,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潛移默化的樹立網路信息安全意識。
學校必須組織信息教育研究機構力量,開設校園網路信息安全專欄,案例研究的網路安全,學校從技術普及網路知識,信息安全知識,引導學生吸收優秀文化,自覺抵制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在網路上,保持良好的網路「雙刃劍」。
對於21世紀的學生來說,互聯網已經成為他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情感、開發潛能、休閑娛樂的有力手段。
在我們中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網路是網路質量的基礎教育,和他們的網路,以保護自己免受,中學生要做「淤泥而不染」,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幾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加強自己的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天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誰靠近墨水可能不黑」。
(6)每個網民都要有網路安全意識擴展閱讀:
提高個人網路安全意識的方法:
1、加強法律監管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體系結構以及網路安全的特點,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網路應急體系,為破解網路安全難題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
2、網路安全架構的建設刻不容緩。
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路安全架構,不僅要從技術方面保障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還要加強對網路安全問題的監管,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盡可能預防網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3、網民個人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現實生活中,很多網路完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自身安全意識過低,使得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因此,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豐富自己的網路安全知識,以不變應萬變,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的網路「陷阱」中。
G. 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網路安全意識到底有多重要
網路安全意識深入人心,現在的人都依靠網路,很多時候騙子無處不在,只有提高網路安全意識才會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自己財產有所損失。
現在大部分人都離不開手機和電腦,這也是電子時代帶給大家的影響,很多時候也離不開它們的存在,畢竟它們確實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對於大家來說網路確實存在很多好處,但是也給了騙子很多契機,它們利用網路的漏洞無處不在,很多時候利用大家最在意的事情攻克忍心,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在我看來,網路安全意識深入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只有提高安全意識才會避免自己上當受騙。我們要知道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用盡一切的努力獲得他人的好感,從而達到不為人知的目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H. 如何提升網路安全意識
1、加強法律監管勢在必行。目前我國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體系結構以及網路安全的特點,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網路應急體系,為破解網路安全難題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
2、網路安全架構的建設刻不容緩。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路安全架構,不僅要從技術方面保障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還要加強對網路安全問題的監管,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盡可能預防網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3、網民個人安全意識亟待提高。現實生活中,很多網路完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自身安全意識過低,使得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因此,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豐富自己的網路安全知識,以不變應萬變,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的網路「陷阱」中。
I. 網路安全意識,對普通人的重要性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尤其是網路的普及應用,更加方便了信息的共享、交流與獲取,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網路已經成為信息社會必要的基礎設施,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的發展,通過網路傳輸、存儲和處理的信息量呈幾何級速度增長。這些信息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經濟、政治、科學、文化、軍事和個人等方面,其中也包括國家機密的信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經營決策信息以及與個人利益相關的隱私或敏感信息等。
然而,計算機網路一直 面臨著多方面的安全威脅,例如,來自外部系統的惡意攻擊,系統本身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漏洞威脅,人為或偶然事故構成的威脅,以及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等。這些威脅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J. 如何提高個人網路安全意識
1、接入公共場所WiFi時,應向相關服務人員確認WiFi名稱和WiFi密碼或其他WiFi連接認證方式,防範使用可能引起混淆的WiFi名稱騙取信任,避免接入未知來源的免費WiFi;
2、盡量不要在公共場所的WiFi下進行網銀支付、購物、收發涉密郵件、文件、手機炒股等操作,並妥善保存自己非常重要的私密或者隱私信息;
3、當不需要上網時,請及時關閉手機、筆記本電腦或iPad等的WiFi功能;
4、不要將手機設置為自動連接WiFi網路;
5、電腦、手機等終端的瀏覽器經常升級到官方最新版本,另外,安全防護類軟體也要及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