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演播室互動系統的網路安全
擴展閱讀
轉轉搶手機網路異常 2025-05-14 14:13:11
忘記網路設置登錄密碼 2025-05-14 14:09:48

演播室互動系統的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9-18 15:16:42

㈠ 數字演播車技術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麼

一場綜合性的電視現場直播的技術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轉播車系統、信號傳輸系統、現場燈光音響系統、供電系統。其中,轉播車是現場各類信號匯集和處理的核心。轉播車的任務就是把現場節目內容通過攝像機、話筒,轉換成視頻、音頻信號送入轉播車,進行一定的技術和藝術處理並疊加字幕,然後送往信號傳輸系統或直接錄制。
轉播車系統具體分為車體系統和技術系統兩部分。
一車體系統:車型選擇與布局設計

電視車體系統的設計是個復雜的工程,對於車體布局的設計,要按照標准化、流程化、模塊化進行整體、完善的設計。從8訊道以上的大型數字電視轉播車方面看,基本可分為兩類,分別是集裝箱貨車和全封閉客車。在上述車型下,都可以製造「帶側拉箱」或「不帶側拉箱」式車。其中集裝箱式貨車具有車體改裝靈活性大、載重性好等優點。全封閉客車改裝的轉播車由於其無底盤,全靠氣囊懸掛,使其能在高速行駛時保持很好的穩定性,因此,在許多中等的大型轉播車的選型上,有許多值得考慮的優勢。直掛式車通常由汽車改裝廠根據客戶要求購進汽車底盤,設計箱體、總成。車體的長度一般在8米~12米。在車內布局合理、緊湊的前提下,車身長度可盡量縮短,維修艙門可以按照需求設置,使操作性、運行速度和靈活性方面都有所提高,而對道路和場地以及駕駛員的要求條件可以降低。由於是一體車,車廂安裝在貨車底盤之上,故箱體仍比較高,其高度略低於拖掛式廂體。
另外,轉播車系統復雜,空間狹小,採用側拉箱技術可以增大空間,我們選擇了電動側拉箱式的結構。停車時側箱拉出,內部空間增加了3平方,工作起來寬敞。導演區機櫃可以變傳統的橫向擺放為縱向擺放,導演區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坐成一排,交流起來很方便,也實現了在轉播車上有在演播廳導播室工作的舒適感。而且在系統布線時可以縮短為最小距離,從而保證了信號的質量,也大大方便了技術員檢查和維修線路。開車時,側箱退回原位,不影響正常行駛。側箱進出一次只需要不到1分鍾的時間。總之側拉箱式的結構帶來了寬敞、舒適和靈便,如圖2。
二 技術系統

技術系統的設計是整個工程的核心。

1. 轉播車系統基本結構和設計思路

數字轉播車系統基本結構有兩種:一種如傳統模擬系統的線性結構,相應的設備換為數字設備,再加上編碼與解碼、復用與分離等部分;另一種是計算機網路,採用以寬頻視頻伺服器為中心的分布式結構。雖然目前以FC網、乙太網為基礎的計算機網路已可以實現局部范圍內的某些功能,但要建立一個全部基於多媒體的數字系統,技術上仍要提高。所以,數字轉播車系統大多仍採用線性結構,系統的某些局部可以使用多媒體網路。

數字轉播車總體設計思路:確保系統的技術先進性和高可靠性,系統配置靈活,可兼容4:3和16:9格式,為將來的HDTV做好准備;在功能上,既要滿足對直播的要求,又可以進行後期節目的製作,並且保證出色的圖像質量;系統應為將來的發展留有餘地,包括綜合布線、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的通道帶寬。

2. 系統信號格式和介面標准

(1)信號格式

電視轉播車已經從模擬復合、模擬分量發展到今天的數字分量格式。盡管全數字系統優良的復制特性對於轉播車來說並不十分重要,但其用於製作節目能夠保證信號指標,重放後模擬分量信號的信噪比可以達到60dB以上。數字視頻信號格式種類繁多。目前,數字電視系統以串列分量數字信號格式為主流。通過串列數字介面(SDI)可用一根同軸電纜同時傳輸4:2:2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數字音頻和時間碼。這與模擬復合方式類似,與現行傳輸、播出和製作系統之間的連接和轉換比較方便。此外,數字設備介面大多帶自動補償功能,電纜長度造成的信號損耗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得到補償;數字信號本身具有定時信息,系統鎖相比較容易實現。

ITU-R BT601數字分量轉播車標准建議和SMPTE267M分別提供了4:3和16:9兩種彩色電視信號的編碼方式、取樣頻率、取樣結構的明確規定。轉播車採用分量編碼,亮度抽樣頻率選為525/60和625/50行頻的公倍數2.25MHz的6倍13.5MHz,使樣值有正交結構,便於數字處理並使三大制式在數字域內的每電視行的亮度樣值數統一於720個,兩個色度樣值均為360個,即4:2:2格式,從而使同一格式數字錄像機能記錄三種不同制式的信號,並使整個數字轉播車能以4:2:2格式接在一起。正是這一標准,使各種數字設備能連成一系統,形成一個4:2:2的數字演播室環境。

電視轉播車的音頻處理比較簡單、環節少,且節目製作多為一次合成。音頻系統採用模擬格式,有利於實現最高的音頻指標。由話筒拾取的原始素材,在到達記錄設備之前無需A/D轉換,使音頻信號在模擬調音台中進行處理,可保持高的技術指標。

(2)設計原則要求

* 系統設計及設備性能合乎專業廣播電視規范,採用全數字電視信號,符合國家有關數字電視標准,具有先進、穩定的特點。系統設計應著眼於未來電視事業的發展,功能和性能上必須有一定的超前性。

* 完善的安全系統:電視轉播車擔負著重要的轉播工作,因而在設計上要具有可靠安全性,充分考慮設備的穩定性,系統設計必須具備完善的應急方案,應急操作安全快捷。

* 功能完備,兼容擴展性強,合理設計系統,轉播車設計具有整體性,並為功能的升級和擴展留有空間。整體框架、系統介面以及相應的系統設備應留有充足的可擴充餘地。

* 系統網路化設計,技術系統的發展趨勢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系統中視頻切換台,視音分,TALLY,字幕機及介面板都有網路介面,為系統提供網路化控制,資源共享等功能。

3. 規模及配置理念

轉播車的用途比演播室更為廣泛,它既可以作為製作中心,也可以作為一個子系統。從一般節目到大型快節奏、交互性很強的節目,從文體節目的轉播錄制到新聞事件直播報道,各種不同的節目和使用場合,要求轉播車配置靈活、操作簡便直觀,因而製作應變能力強是整車的重點。

本車在設計中,採納當今國外同類系統大矩陣、大切換台的配置理念。切換台通道要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路數愈多愈好,以便對更多的節目信號進行切換。切換台基本用於現場製作,要求直觀且易操作,通常兩級M/E的檯子已夠用。配備大型矩陣、大型跳線排和充裕的輸入/輸出介面,完善信號調度功能,不但便於轉播車內部信號錄制,而且便於外來信號輸入及給周邊工作區提供指定信號,增強節目信息吞吐能力。系統可以增容:本車打破了傳統轉播車的訊道概念,除了配備8台固定攝像機外,還可外接1~8路攝像機或其它外來視頻信號,另外還配備了兩台採用COFDM技術的數字微波攝像機。用幀同步機進行開環鎖相以支持外部信號。它還可以方便地與其他系統聯動,在整個系統設計上留有餘地。

三 系統設計及設備配置

從系統的功能模塊上分類,我們可以把系統分為視頻,音頻,同步,通話,TALLY,電源等六個系統。系統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系統的實用性和安全可靠性。在系統中我們盡量精簡中間環節,以減少由此產生的信號衰減、故障點、功耗和發熱。

1. 視頻系統

系統特點:切換台的數字化是演播室數字化的關鍵所在。目前,數字切換台無論在外觀、操作還是內部框架結構上,均與傳統的模擬切換台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切換台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起來,實現了聯網操作。其輸入的SDI介面不再與控制面板按鈕一一對應,而是由菜單設置其對應關系;輸入的視頻信號與鍵信號也不再區分,可接入任一路SDI輸入口。數字切換台具有強大的設置菜單,可對制式、格式、寬高比、各種鍵及特技等在內的幾乎所有參數進行設置。

以下是數字切換台的選型原則:

* 採用串列數字分量電視信號格式;

* 保證足夠的直接切換的信號源;

* 至少要有兩級M/E,一級PGM/PST;

* 有兩個下游鍵(兩種字幕疊加或主、備字幕機);

* 可以存儲某些特技效果;

* 運行可靠性高,最好有備份電源系統;

* 各信號源之間的自動同步;

* 能進行軟體操作,保證在面板失靈時,軟體能代替面板進行正 常的切換操作。

目前,各種大、中、小型的數字切換台和特技機有很多種,SONY的DVS系列、PHILIPS的DD系列、泰克公司的GVG系列、THOMSON的TTV系列,還有UTAH、ABEKAS、SNELL等公司都紛紛推出各自的產品,切換台的選型不僅要考慮演播室的節目製作類別和容量,還應考慮後期節目製作功能的兼顧,以充分發揮作用。

本車視頻系統採用全數字分量信號,選用碼率為270Mbps的串列數字分量格式構成視頻系統。視頻切換系統:採用了由飛利浦公司的DD-35型數字分量切換台,具有36路SDI輸入,採用10bit量化處理,並具有各種控制介面及協議來與各種設備相連。應急切換及信號分配採用Quartz的32×16路數字矩陣。

我們運用雙中心方式,即以切換台為中心組成直播通路,以矩陣為中心組成錄像、檢測、數字應急視頻信號通路。它們均由數字設備組成。在數字系統出現故障時,有一條模擬應急通道對模擬信號進行應急處理,以保證直播順利進行。

直播通道的信號流向是:CCU輸出的信號進A/D,經數字切換台輸出的PGM信號進入D/A後送到微波。錄像時,切換台的PGM信號直接送到數字矩陣,經選切後送到4通道數字硬碟錄像機和磁帶錄像機內進行記錄。有三個硬碟通道可通過矩陣選擇不同的輸入信號,在體育轉播時可同時記錄三個不同攝像機的信號,回放時就有3個不同角度機位的慢動作鏡頭,插播片頭和廣告也用硬碟。磁帶錄像機只承擔錄像任務。一路矩陣輸出作為數字通道的應急切換,一路矩陣輸出信號送技監進行檢測。在信號通路中較多地採用了跳線,增加了系統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2. 攝像機系統

攝像機是前期信號的採集設備,在視頻系統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市場可供選擇的數字攝像機型號很多,各大廠家高級攝像機都採用12bit模數轉換,在信號處理上採用16bit以上的數據處理,保證了更精確的伽馬、拐點、輪廓校正。另外,轉播車攝像機所用電纜長度最好不超過300m,超過時應用光纖,接插件要採用鍍金措施,防止輻射。攝像機質量直接決定演播室的節目技術質量,因此,需慎重考慮性能、價格和需求。

本車使用池上Ikegami公司的HK388的12bit量化處理的全數字攝像機(包括三台光纖座機,兩台光纖攜帶型,兩台同軸電纜攜帶型),保證系統的性能穩定和質量,為了提高節目攝制的靈活性,配置了2台COFDM技術的無線攝像機。

3. 音頻系統

演播室音頻系統包括聲音接收裝置、音頻信號傳輸裝置、音頻信號編輯處理裝置、揚聲器等。廣播音頻將音頻取樣頻率規定為44.1KHz或48KHz。而AES(美國音頻工程師學會)/EBU(歐洲廣播聯盟)建議采樣頻率為48KHz,這樣做除了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數字音頻信號外,也使得音頻采樣與視頻頻率之間具有簡單的換算關系。有利於解決音頻信號與視頻信號之間的同步問題。

對音頻設備選型的原則是 滿足各類節目的製作要求; 適應現代音樂製作方式;符合演播室數字音頻標准。

演播室音頻標准AES/EBU:

* 量化比特16bit~20bit;

* 取樣頻率30KHz~50KHz;

* 介面平衡卡儂/音頻電纜或BNC/75同軸電纜;

* 音頻輸入電阻110/75;

* 聲道數量1AEC/2AEC通道=2個/4個模擬聲道;

* 傳輸特點AEC音頻碼流可以嵌入數字視頻碼流一同傳輸。

本車音頻系統:以Panasonic RASAM DA-7數字調音台為核心設備,與周邊的數字音頻延時器、數字音分、模擬音分、10×1音頻電子切換開關等組成數字音頻系統。DA-7數字調音台有32路數/模擬音頻輸入,8編組輸出,1對立體聲輸出。該數字調音台音頻處理功能豐富,所有的參數都可以方便的存儲和調出。10×1音頻電子切換開關可跟隨視頻切換台同步進行音頻切換。該音頻系統為開放式設計,可利用音頻跳線靈活地進行線路變換,以滿足節目製作的各種要求

3. 通話系統

電視車與現場需要保持緊密聯系,這就需要一套通話系統,特別是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如燈光、音響、舞台、主持人等。一套好的通話系統能減少很多的麻煩。本車採用TELEX RTS通話系統,配置兩個MDA100,通過TELEX612分配矩陣可以使技術之間、導演與現場之間、音響之間的通聯相互獨立或相聯,互不影響。考慮到大型節目和戶外轉播的需要,配置了MOTOROLA無線通話系統,它可以與TELEX通話系統相連或獨立使用,能解決遠距離通話的問題,也可以作為有線通話的備份,形成一個有線與無線相接合的通話網路。

4. 應急系統

應急節目輸出切換是必備的,在直播過程中技術人員最擔心的就是設備出故障,往往都有這樣那樣的應急措施。攝像機或視音分、A/D、D/A等輔助設備出故障,一般隻影響到局部;作為電視車心臟的切換台一旦出故障,就會影響全車的工作,對此應提供一些應急備份。作為應急備份,選用Quartz 32×16矩陣的第一路輸出作為數字應急切換,在導控台設置應急切換面板,考慮到播出時應該帶字幕,配置了Miranda Quartet-M-A-75的鍵控器,萬一切換台出故障,我們用應急切換也可以正常工作,而且有字幕,確保了系統的安全性能。

5. 介面系統

考慮到系統的擴展性及兼容性,節目製作多方面的需要,設計了完善的介面系統。其中包括各種數字、模擬視頻、音頻信號的輸入、輸出,4線及2線通話系統相連介面,切換指示控制輸入、輸出介面,電話、天線網路輸入介面等等。我們在設計時考慮到讓本車更加開放,在一些大型活動時,有必要兩車或多車對接或局部對接。這樣我們將全車的視頻、音頻、同步(數字、模擬)信號引到了介面板上,使本車可由外部設備鎖相並全部或局部用外部設備切換,也可將外部信號由本車進行鎖相並切換。

6. TALLY系統

採用了軟體控制的切換指示系統,考慮到廣東台節目編導製作習慣,採用了雙色指示系統,該系統通過軟體控制,可顯示相關信號的文字信息,使提示更清晰直觀。通過電腦軟體可分別設置攝像機、技術區及導控區的切換指示信號。在應急狀態下,設計自動轉換為應急指示狀態。

㈡ 為了保證網路系統安全,一般採用那些措施

關閉不必要的埠 安裝殺毒軟體跟防火牆軟體加密系統管理員密碼,加密不了的話把密碼弄復雜一些建立用戶,用戶的系統許可權設置到夠用就好,牽扯到系統修改方面的最好還是用系統管理員帳戶弄關閉共享之類 關閉來賓用戶(或者只給讀取許可權)因為不知道你網路系統是用在什麼方面的 所以只能給出這個多基本的因為有一些還會做出認證驗證 沒通過認證的外來連接是無法連接的 例如公安內部網

網路安全的措施有哪幾點

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護網路安全、保護應用服務安全和保護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各個方面都要結合考慮安全防護的物理安全、防火牆、信息安全、Web安全、媒體安全等等。

1、保護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為保護商務各方網路端系統之間通信過程的安全性。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

2、保護應用安全。

保護應用安全,主要是針對特定應用(如Web伺服器、網路支付專用軟體系統)所建立的安全防護措施,它獨立於網路的任何其他安全防護措施。

雖然有些防護措施可能是網路安全業務的一種替代或重疊,如Web瀏覽器和Web伺服器在應用層上對網路支付結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過IP層加密,但是許多應用還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3、保護系統安全。

保護系統安全,是指從整體電子商務系統或網路支付系統的角度進行安全防護,它與網路系統硬體平台、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體等互相關聯。

(3)演播室互動系統的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安全隱患

1、 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無控制機構的網路,黑客(Hacker)經常會侵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竊取機密數據和盜用特權,或破壞重要數據,或使系統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直至癱瘓。

2、 Internet的數據傳輸是基於TCP/IP通信協議進行的,這些協議缺乏使傳輸過程中的信息不被竊取的安全措施。

3、 Internet上的通信業務多數使用Unix操作系統來支持,Unix操作系統中明顯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問題會直接影響安全服務。

4、在計算機上存儲、傳輸和處理的電子信息,還沒有像傳統的郵件通信那樣進行信封保護和簽字蓋章。信息的來源和去向是否真實,內容是否被改動,以及是否泄露等,在應用層支持的服務協議中是憑著君子協定來維系的。

5、電子郵件存在著被拆看、誤投和偽造的可能性。使用電子郵件來傳輸重要機密信息會存在著很大的危險。

6、計算機病毒通過Internet的傳播給上網用戶帶來極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系統癱瘓、數據和文件丟失。在網路上傳播病毒可以通過公共匿名FTP文件傳送、也可以通過郵件和郵件的附加文件傳播。

㈣ 什麼是網路安全網路安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是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下的專業,學科代碼為「083900」,授予「工學」學位,涉及到以信息構建的各種空間領域,研究網路空間的組成、形態、安全、管理等。網路空間安全專業,致力於培養「互聯網+」時代能夠支撐國家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系統掌握網路空間安全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能夠在網路空間安全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空間相關的軟硬體開發、系統設計與分析、網路空間安全規劃管理等工作,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寬廣的國際視野、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高級工程人才。
網路空間安全畢業生能夠從事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運維、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就業方向有政府部分的安全規范和安全管理,包括法律的制定;安全企業的安全產品的研發;一般企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護;國與國之間的空間安全的協調。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網路安全在2020年4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共12個部門聯合發布《網路安全審查辦法》,於2020年6月1日起實施。網路安全,通常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安全。計算機通信網路是將若乾颱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連起來,在通信軟體的支持下,實現計算機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換的系統。而計算機網路是指以共享資源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對分散的若干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和數據設備連接起來,並在協議的控制下進行數據交換的系統。計算機網路的根本目的在於資源共享,通信網路是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途徑,因此,計算機網路是安全的,相應的計算機通信網路也必須是安全的,應該能為網路用戶實現信息交換與資源共享。下文中,網路安全既指計算機網路安全,又指計算機通信網路安全。網路安全的基本含義:客觀上不存在威脅,主觀上不存在恐懼。即客體不擔心其正常狀態受到影響。可以把網路安全定義為:一個網路系統不受任何威脅與侵害,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要使網路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證網路的硬體、軟體能正常運行,然後要保證數據信息交換的安全。從前面兩節可以看到,由於資源共享的濫用,導致了網路的安全問題。因此網路安全的技術途徑就是要實行有限制的共享。

㈤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應包括:企業安全制度、數據安全、傳輸安全、伺服器安全、防火牆安全(硬體或軟體實現、背靠背、DMZ等)、防病毒安全。

㈥ 電視節目互動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為了提高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和企業競爭力,發揮網路的方便性和快捷性,提出了網路互動節目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案。
網路互動節目管理系統的設計以windows XP為操作平台,採用ASP作為前端開發工具,SQL Server 2000作為後台資料庫,主要實現了用戶注冊登錄,查詢、點播節目,瀏覽、發表評論,瀏覽網路廣告,參加網路投票等功能;實現了管理員對電視節目、網路廣告、投票內容的添加、修改與刪除,對網路評論與觀眾、節目參加人員的信息管理。整個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資料庫的安全性、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等問題,為使用人員提供了簡單方便的操作環境。此系統投入使用後,能充分利用Internet無時空限制,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打破了傳統的電視節目以轉播,直播為手段的播放方式,節省了人們的時間,迎合了現代人們的口味,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㈦ 網路安全注意哪些方面

1、使用安全的電腦

對於個人電腦而言:設置操作系統登錄密碼,並開啟系統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並及時更新病毒特徵庫;盡量不轉借個人電腦。

對於公共電腦而言:不在未安裝殺毒軟體的電腦上登錄個人賬戶;盡量不在公共電腦登錄網路銀行等敏感帳戶;不在公共電腦保存個人資料和賬號信息;盡量使用軟鍵盤輸入密碼;離開前注意退出所有已登錄的賬戶。

2、使用安全的軟體

只使用正版軟體;開啟操作系統及其他軟體的自動更新設置,及時修復系統漏洞和第三方軟體漏洞;非正規渠道獲取的軟體在運行前須進行病毒掃描;定期全盤掃描病毒等可疑程序;定期清理未知可疑插件和臨時文件。

3、訪問安全的網站

盡量訪問正規的大型網站;不訪問包含不良信息的網站;對於網站意外彈出的下載文件或安裝插件等請求應拒絕或詢問專業人士;不輕信網站中發布的諸如「幸運中獎」等信息,更不要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收到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在確認來源可靠前,不要打開附件或內容中的網站地址;網上購物時,應避免在收到貨物前直接付款到對方賬戶;發現惡意網站,應及時舉報。

㈧ 人機互動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人機交互技術(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人機交互技術包括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大量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及提示請示等。人機交互技術是計算機用戶界面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市場需求是很大的,而供應方面卻略顯不足,尤其是擁有核心知識產權,技術過硬的企業並不多,行業整體缺乏品牌效應。
⒈WIMP界面的形成
Xerox Palo研究中心於70年代中後期研製出原型機Star,形成了以窗口(Windows)、菜單(Menu)、圖符(Icons)和指示裝置(Pointing Devices)為基礎的圖形用戶界面,也稱WIMP界面。
Apple最先採用了這種圖形界面,斯坦福研究所60年代的發展計劃也對WIMP界面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該計劃強調增強人的智能,把人而不是技術放在了人機交互的中心位置。該計劃的結果導致了許多硬體的發明,眾所周知的滑鼠就是其中之一。
⒉WIMP界面面臨的問題和發展多媒體計算機和VR系統的出現,改變了人與計算機通信的方式和要求,使人機交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多媒體系統中繼續採用WIMP界面有其內在的缺陷:隨著多媒體軟硬體技術的發展,在人機交互界面中計算機可以使用多種媒體,而用戶只能同時用一個交互通道進行交互因而從計算機到用戶的通信帶寬要比從用戶到計算機的大得多,這是一種不平衡的人-計算機交互。
虛擬現實技術除了要求有高度自然的三維人機交互技術外,由於受交互裝置和交互環境的影響,不可能也不必要對用戶的輸入做精確的測量,而是一種非精確的人機交互。三維人機交互技術在科學計算可視化和三維CAD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基於WIMP技術的圖形用戶界面,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二維交互技術,不具有三維直接操作的能力。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不平衡的通信,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必須適應從精確交互向非精確交互、從單通道交互向多通道交互以及從二維交互向三維交互的轉變,發展用戶與計算機之間快速、低耗的多通道界面。從右上表可以看出在計算機系統不同的發展階段中,人機交互模型的發展過程。在傳統的人機系統中,人被認為是操作員,只是對機器進行操作,而無真正的交互活動。在計算機系統中人還是被稱為用戶。只有在VR系統中的人才是主動的參與者。
人類生活中的事件都是多通道的,人-計算機多通道交互技術的發展雖然受到軟體和硬體的限制,但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多通道整合,不同通道的結合對用戶的體驗是十分重要的;其二,在交互中容許用戶產生含糊和不精確的輸入。
⒈非精確的交互
· 語音(Voice) 主要以語音識別為基礎,但不強調很高的識別率,而是藉助其它通道的約束進行交互。
姿勢(Gesture) 主要利用數據手套、數據服裝等裝置,對手和身體的運動進行跟蹤,完成自然的人機交互。
頭部跟蹤(HeadTracking)主要利用電磁、超聲波等方法,通過對頭部的運動進行定位交互。
視覺跟蹤(Eye-Tracking)對眼睛運動過程進行定位的交互方式。
⒉多通道交互的體系結構
多通道交互的體系結構首先要能保證對多種非精確的交互通道進行綜合,使多通道交互存在於一個統一的用戶界面之中,同時,還要保證這種通道的綜合在交互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能進行。圖1和圖2表示了這兩種不同的體系結構。良好的體系結構應能保證多個通道的綜合不只是發生在應用程序這一級。
人機交互技術是用戶界面研究中發展得最快的領域之一,對此,各國都十分重視。美國在國家關鍵技術中,將人機界面列為信息技術中與軟體和計算機並列的六項關鍵技術之一,並稱其為"對計算機工業有著突出的重要性,對其它工業也是很重要的"。在美國國防關鍵技術中,人機界面不僅是軟體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是與計算機和軟體技術並列的11項關鍵技術之一。歐共體的歐洲信息技術研究與發展戰略計劃(ESPRIT)還專門設立了用戶界面技術項 目,其中包括多通道人機交互界面(MultiModal Interface for Man-MachineInterfa
ce)。保持在這一領域中的領先,對整個智能計算機系統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以發展新的人機界面交互技術為基礎,帶動和引導相關的軟硬體技術的發展,使更有效地使用計算機的計算處理能力成為可能。


一. 語音

毋庸置疑,影片中女主的聲音充滿磁性和魅力,很容易讓人想入非非,但如果作為嚴謹的人機界面還能那麼瀟灑嗎?個人認為難度很大。

觸摸操作有很多顛覆性的優點:不需要二次定位、操作直觀方便、定位精度高、信息量大、同步並行效率高、輕松支持多人操作等等,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不再贅述。但只到現在為止,觸摸屏的真正優勢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觸摸屏產品都是以小尺寸為主,包括手機各種pad,他們確實很方便,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但是受尺寸大小制約,小尺寸觸摸屏產品也有很大局限。

首先是信息量小,比如要去淘個寶就很費勁,遠沒有在電腦屏幕上過癮,瀏覽網頁,獲取資訊也都很累。再有它的用戶體驗不足,看電影聽音樂玩游戲,所有這些涉及享受的體驗都比較勉強。還有就是只能支持單人使用,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熟識的人們坐在一起各自擺弄手機,它表面上縮短了人們的距離,但實際上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程式化,減少了最本能的近距離溝通,讓人們更冷漠、心靈更疏遠了。

還有很多問題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小尺寸觸摸屏更像是一種快餐,能夠吃飽但不能吃好。與之相比,大尺寸觸摸屏才是真正的饕餮盛宴,它能讓人們充分體驗到科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震撼感受。

在大尺寸觸摸屏上的暢快感受,不需多言也能很容易的想像。

《三體》中更是清晰地勾勒出了讓人無限憧憬的未來世界,至少在人們認為三體人的威脅已經消除的日子裡,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樣美妙。(真心期待三體搬上銀幕,我將會拿出腦殘粉的精神熬夜等首映—難以想像降維攻擊之類的大招使出來會是怎樣一幅華麗麗的場景)。然而要想讓屏幕真的替代傢具、牆壁甚至地板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是脆弱的電容屏,還是笨拙的邊框屏,都面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大尺寸觸摸屏達到實際應用水平需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

1. 它不能像傳統的嬌嫩的電子產品,要小心翼翼的使用,必須足夠堅固,並且不能有妨礙使用的輔助部件,從而提供像傢具一樣的用戶體驗。

2. 需要足夠智能,在各種復雜的應用場景下都要識別出目標信息,過濾掉干擾信息,比如分辨出茶杯、書本等物體,排除手掌和手臂的干擾,從而准確無誤地判斷出人的意圖並將它實現。

3. 觸摸作為輸入方式,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自由意志的實現,而自由意志最核心的體現就是自由書寫。觸摸屏的目標應該是黑板、白紙等介質,而藉助電腦的幫助,其體驗甚至應該超過它們。自由書寫的前提是無延遲、無漂移,能夠體現力度。

幸運的是,這次我們不需要再等上幾十年了,由紫霄公司自主研發的X-BOARD已經幫我們實現了夢想:)X-BOARD完全能夠替代傢具甚至牆壁和地板等等,讓原先沒有生命的冷冰冰的物體變成隨時可以與你互動和交流的平台。

在未來,應用X-BOARD產品可以使觸摸屏無處不在,家裡的茶幾餐桌,辦公室的辦公桌,馬路上的廣告屏,商場里的櫥窗,餐廳咖啡店夜店的娛樂桌都可以是一個大觸摸屏。在這樣一個表面上,你只需通過指紋或者其它什麼方式驗證了身份,它就會變成你自己的專屬辦公桌,存放在雲端的界面,數據都會呈現在你的面前(背著筆記本滿世界跑的時代結束了?)

它也在再沒有單人使用的限制,全家老少、我們的朋友、單位的同事,大家都可以一起在上面寫字畫畫,玩游戲,討論問題,喝茶聊天。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XBOARD能夠讓人獲得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它將又一次顛覆人們的生活習慣。

㈨ 什麼是網路安全,常用的安全措施有那些

網路安全(Network Security)指利用網路技術、管理和控制等措施,保證網路系統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受到保護。即保證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系統中的數據資源得到完整、准確、連續運行與服務不受干擾破壞和非授權使用。ISO/IEC27032的網路安全定義則是指對網路的設計、實施和運營等過程中的信息及其相關系統的安全保護。

網路安全的主要措施包括:操作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網路站點安全、病毒與防護、訪問控制、加密與鑒別等方面,具體內容將在以後章節中分別進行詳細介紹。從層次結構上,也可將網路安全相關的措施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網路安全措施及體系見圖書。

1)實體安全。也稱物理安全,指保護網路設備、設施及其他媒介免遭地震、水災、火災、有害氣體和其他環境事故破壞的措施及過程。&具體參見1.5介紹。

2)系統安全。系統安全包括網路系統安全、操作系統安全和資料庫系統安全。主要以網路系統的特點、條件和管理要求為依據,通過有針對性地為系統提供安全策略機制、保障措施、應急修復方法、安全要求和管理規范等,確保整個網路系統安全。

3)運行安全。包括網路系統的運行安全和訪問控制安全,如用防火牆進行內外網隔離、訪問控制、系統恢復。運行安全包括:內外網隔離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和配套服務、網路系統安全性監測、網路安全產品運行監測、定期檢查和評估、系統升級和補丁處理、跟蹤最新安全漏洞、災難恢復機制與預防、安全審計、系統改造、網路安全咨詢等。

4)應用安全。由應用軟體平台安全和應用數據安全兩部分組成。應用安全包括:業務應用軟體的程序安全性測試分析、業務數據的安全檢測與審計、數據資源訪問控制驗證測試、實體身份鑒別檢測、業務數據備份與恢復機制檢查、數據唯一性或一致性、防沖突檢測、數據保密性測試、系統可靠性測試和系統可用性測試等。

5)管理安全。也稱安全管理,主要指對人員、網路系統和應用與服務等要素的安全管理,涉及的各種法律、法規、政策、策略、機制、規范、標准、技術手段和措施等內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規管理、政策策略管理、規范標准管理、人員管理、應用系統管理、軟體管理、設備管理、文檔管理、數據管理、操作管理、運營管理、機房管理、安全培訓管理等。

㈩ 網路安全到底是做什麼的有哪些工作

網路安全是確保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因為不同企業或單位對網路安全的要求不一樣,所以具體的工作內容也不太一樣。但是具備的基本技能如下:
1.防火牆、入侵檢測、網路流量識別控制等信息安全產品相關技術;
2.網路協議、網路編程及相關網路產品開發技術;
3.數據挖掘相關技術、演算法,了解主流數據挖掘、商業智能產品;
4.編程開發能力,熟悉C、C++或者JAVA程序開發語言;
5.資料庫原理、常用資料庫開發;
6.B/S架構系統架構、開發流程及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