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蘭州交通大學網路安全競賽
擴展閱讀
模擬器顯示網路連接超時 2025-05-13 18:39:04
沒有網路訪問許可權WiFi 2025-05-13 18:36:28
手機換5g網路好不好 2025-05-13 18:35:26

蘭州交通大學網路安全競賽

發布時間: 2022-09-20 13:46:55

⑴ 蘭州交通大學專業

土木工程 自動控制 交通運輸 車輛工程 等和鐵路有關的專業比較好 畢竟這是學校的強項,交大好的就是和鐵路相關的專業:一本重點:土木(土木工程學院)、自動控制(鐵路信號)(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二本:交通運輸(交通運輸學院)、車輛工程(機電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土木工程學院)一本男生就業沒半點問題,
蘭州交通大學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創建於1958年,由久負盛名的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部分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2000年,根據國家統籌規劃,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3年4月,經教育部同意,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經過47年的建設和發展,蘭州交通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理,管,經,人文學科兼有,辦學整體水平在甘肅省高校居於前列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14個學院,1個教學部,44個系,3個博士學位授予點,3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42個本科專業,7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有教職工1822人,其中專任教師1042人,教授106人,副教授269人 .學校各類在冊學生27922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4873人,預科生282人,各類在校研究生2067人,成人學歷教育在冊學生10700人.
學校圖書館藏書132.98萬冊,是甘肅省五大文獻收藏單位之一;學校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聯機情報檢索工作站,建有區域網,建成了網上辦公自動化系統;學校佔地面積1265.25畝,校舍建築面積53.64萬平方米,總資產達7.8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4.79億元.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突出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全面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連續多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計算機網路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作品競賽,全國大學四六級英語統考及各類體育競賽中成績驕人.學校生源充足,畢業生就業率高,近三年均保持在97%左右,已先後為社會培養了3萬多名各類人才.
學校十分重視科技工作,積極參與青藏鐵路建設,在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可喜的成績.近五年來,學校先後承擔了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464項,其中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76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成果被列入國家,省級重點項目推廣計劃.近三年來,年科研經費達5000萬元,校辦企業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額達到了8100萬元.教學科研人員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167篇.其中729篇發表在權威性刊物上,54篇被SCI,EI,ISTP收錄,出版專著42部,譯著4部,主編,參編出版教材百餘部.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參與青藏鐵路建設的高等院校,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經費達1000萬元.2003,2004年申請國家專利45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35項.學校正在籌建面積達222.25畝的蘭州交通大學科技園,力爭建立一座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科技產業輻射與催化為一體的現代化科技園區.
學校成立了董事會,有百餘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成為董事單位,建立了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新體制.學校重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的相關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並與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
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成人教育,主動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深化改革,延伸優勢,努力把學校辦成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部分學科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開放型,教學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學.
詳情可上網查看 網址:http//www.lzjtu.cn
200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
一,2006年我校擬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950名.歡迎符合報考條件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和本,專科畢業(工作滿兩年)的在職人員踴躍報考我校有關學科,專業的碩士生.
二,我校各專業均招收部分有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為委託培養的碩士研究生.委培生畢業後一律到委培單位工作.
三,2006年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科目為:外國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外國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數學課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命題,專業基礎課由我校自行命題.
四,我校所有招生專業的外國語語種均為英語.考試科目中的任選科目,考生必須寫明選定的考試科目名稱及考試科目代碼,否則由我校指定.專業課後的三位數字,為我校專業課代碼,請考生務必將此代碼准確填寫.
五,招生簡章中所列院系招生人數為我校初擬計劃,准確招生規模數由教育部確定.
六,報名:我校應屆生以外的考生可在本人所在城市報名,考試,我校專設考場,辦理我校及本省部分高校應屆生報名,考試.網上報名時間在2005年10月10-30日,現場信息確認時間2005年11月10-14日,考試時間2006年1月14,15兩天.
七,考試: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初試時間按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進行,初試科目祥見招生專業目錄.初試方式均為筆試.復試包括綜合復試及外國語口語測試.綜合復試將採取面試+筆試(1.5小時)方式.復試時間地點另行通知.八,同等學歷考生不能跨專業報考.初試成績合格後,在復試中還需另外加試兩門報考專業的本科主幹課程,具體科目將在復試通知書中說明.
九,考生必須如實,認真,清楚地填寫本人信息.一旦發現虛假報名材料,我校將立即取消考生考試資格或錄取資格.
十,標有★號的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十一,我校地處西北,錄取分數線執行國家C類標准.
蘭州交通大學2006年碩士研究生初試科目及參考書
招生單位代碼:10732 郵政編碼:730070 地址:蘭州市安寧區安寧西路88號
聯系部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電話:0931--4938103 E—mail:[email protected]

⑵ 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學院簡介

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電機系,是蘭州鐵道學院 1958年建校時首批建立的5個系之一。當年招收首批通信、信號本科學生和電力機車專修班學生。隨後連續招收6屆通信和鐵路信號本科學生和2屆電力機車本科專業學生。文革期間,1966年~1970年全國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1976年我系招收了有線通信和鐵路信號兩專業的工農兵學員。1977年全國恢復高等學校招生,我系繼續招收有線通信和鐵路信號兩本科專業學生,1979年國家教委開始專業調整和學科建設,並開始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1980年我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79年經鐵道部教育司批准創辦了自動控制本科專業,並於當年開始招生。針對電機系當時只招收有線通信、鐵路信號、自動控制三個本科專業,於1982年更名為電信與自動控制系,簡稱電信系。1985年經鐵道部教育司批准創辦了計算機應用本科專業。1992年教育部制定了按大類招生的目錄,電信系的鐵路信號和自動控制兩本科專業,歸並為自動化類,按自動化專業招生。1993年原鐵路信號專業更名為自動控制專業,原自動控制專業更名為工業自動化專業,簡稱自動化專業。 2012年9月自動控制專業更名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第四次修訂,專業代碼080802T). 1997年全國高等教育進行了大規模的擴招,並對本科專業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實行學校、學院二級管理體系。1999年任恩恩教授等人又創辦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1999年電信系更名為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簡稱信電學院。2002年經甘肅省教育廳批准成功申報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並於2003年開始招生,2003年經甘肅省教育廳批准成功申報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並於2004年開始招生。2003年成功申報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點,並於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隨著招生人數和專業設置的不斷擴大,到2006年信電學院在校本、專科學生超過3500名,有7個本科專業,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06年6月,學校根據學院的專業特點,為了便於管理,增強辦學實力,將信電學院分成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兩個二級學院。
建校初期,電機系由有線通信專家孫祺蔭教授、電機專家姜嘉猷教授、無線電技術專家班冀超教授、鐵道信號專家王鍾麟教授為代表的京、唐兩院等30名教職工組建成立。下設通信、信號、機車、電工4個教研室,由孫祺蔭教授任首屆系主任,李崇安老師兼任黨支部書記。當年招收我系首批通信、信號本科學生50餘名,電力機車專修班學生30餘名。1959年和1960年擴大招生,通信和信號本科專業各招3個小班,電力機車供電本科專業招1個小班,兩年分別招收了196名和233名學生。1960年下半年適逢教學改革和技術革新的「雙革」活動,學校從本系和外系58級、59級、60級選調部分學生,成立了「2號」和「3號」專業。1961年遭遇國民經濟困難時期,「2號」專業改為信號專業,「3號」專業改為通信專業。
師生們抱著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鑽研、嚴謹治學,形成了良好的辦學校風。1960年至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時,電機系的師生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辦學。1962年進行專業調整,撤銷供電專業,該專業學生轉入信號專業學習,隨後電力機車專業下馬,已招電力機車61級學生全部轉入唐院學習。同年,甘肅工業大學下馬,部分學生轉到電機系學習。當時,正逢學校由天水路老校址遷至安寧區新校址,由於運輸工具和能源短缺,全系師生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肩扛手抬,將部分教學設備與生活設施步行搬到安寧區新校址。為了度過困難時期,部分師生去興隆山等地採集橡子、野菜渡荒,其艱難程度令人難以忘懷。在這個期間,師生們發揚延安抗大的精神,自力更生,共同參加了大量的建校勞動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為電機系的辦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電機系的建設和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964年至1966年全國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電機系60、61、62、63級學生和部分教師奔赴張掖、慶陽、平涼等地參加了這一運動。電力機車專業撤銷後,其相關教師十多人調至唐院、株洲電力機車廠和科研所等單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止招生,1967年「停課鬧革命」,1968年開始「復課鬧革命」,在全系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64、65級學生中成立了通信小分隊和信號連隊,一邊進行生產勞動,一邊進行實踐教學,為64、65級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停課的損失降到最低,使這兩屆學生在後來的工作中受益匪淺。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進大學,從1971年至1976年通信、信號兩專業共招收580餘名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因文化程度差異很大,從補習必要的基礎文化知識入手,突出生產實踐,學習專業知識。師生們先後到上海通信工廠等鐵路現場進行感性認識,去中衛、平頂山化肥廠專用線、滬寧線等地進行施工,參加隴西縱橫制交換機自動故障測試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到酒泉坦克部隊進行軍訓。使這幾屆學生迅速成長,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實踐經驗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他們畢業後已成為各個路局、站段和地方部門的骨幹力量。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電機系迎來了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批本科生,即通77和信77。1978年秋又招收了通78和信78。學校為了增強師資力量,從各系抽調學生在電機系成立了電子師資班。1979年由班冀超教授等人創辦了自動控制本科專業(1993年後改名為工業自動化專業,簡稱自動化專業)。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從1984年開始招收電務幹部專科班。1985年由時天保教授等人創辦了計算機及其應用本科專業。1988、1989年還為北京聯合大學代培了84、85級兩屆通信和信號本科專業生,1993年春季招生又招收了兩個班。從1977年到1997年這二十年裡,學校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電信系除了主辦四個本科專業外,還辦了多路通信、電氣技術、計算機應用和自動控制四個專業的專科和電務幹部專修班以及成人教育、函授教育。
1997年後全國高等教育進行了大規模的擴招,1999年由任恩恩教授等人創辦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02年至2003年信電學院又成功申報了電子科學與技術和電子信息工程兩個本科專業。這時信電學院由1997年前的四個本科專業發展成七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的學生人數由1997年的1700餘名發展成3500餘名,成為蘭州交通大學最大的二級學院。
改革開放,深化教育和教學改革使電信系在專業設置上得到了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在學科學位建設、科學研究、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也得到了迅速成長,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批准,鐵路運輸自動化與控制學科成為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此前,班冀超教授已於1980年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班冀超、孫祺蔭教授於1981年招收了第二批研究生。鐵路運輸自動化與控制學科後改名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並被定為省級重點學科;1995年新增了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998年又新增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2003年在學科學位建設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績輝煌。首先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於200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時,以我院為主聯合自控所、運輸學院、機電學院共同承建的交通運輸一級學科順利入選為省級學科,其下屬的二級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也入選為省重點二級學科;同年還新增了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軟體與理論、電路與系統等5個碩士點,共計1個博士點和9個碩士點。 在教材建設方面,自1963年班冀超教授編寫的晶體管電路教材在學生中講授以來,深受學生的歡迎,該課程當時在全國也是處於領先地位,促進了我系的教材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系參加了鐵道部教育司組織的教學和教材指導委員會,1992年董保生、陳珍兩位教授等人主編了集成電路教科書,並由鐵道出版社出版;1993年倪俠漁教授參編了電信網路上下冊,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並於199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截止到2005年我院出版學術專著、譯著和高校教材44本;同時,積極參加教改立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六項,二等獎五項;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六項,二等獎五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
在實驗室建設方面,經過不斷的改革更新,使各個專業的教學實驗設備齊全,應開出的教學實驗完好率在90%以上,並成立了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和專業基礎實驗中心。在此基礎上,還成立了三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即甘肅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點實驗室,鐵道部通信與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確保了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除建校初期四位教授外,從1977年至1997年改革開放二十年,造就、提升了副教授以上職稱39名,其中教授13名,占師資隊伍總數的35%以上,職稱結構趨於合理;造就、提升了中年教授20名,更值得指出的是碩士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60%以上,使師資隊伍中的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更加趨於合理,為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電信系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始終堅持嚴謹治學、教書育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上狠下功夫,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隨著科技和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突飛猛進的向前發展,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從1993年至1998年曾先後進行了四次大的教學計劃的修訂,以後逐年有對教學計劃進行了多次修訂,目的在於在培養人才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方面狠下功夫,以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並取得了較大的成果。電信息學生在參加全國性各類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計89級董占軍同學獲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迅達杯二等獎,名列全國第四名;計90級冷晗生同學獲全國大學生科技發明二等獎;動93級曹韶同學獲97年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製作大賽獎;控93級黃康同學獲鐵道部茅以升獎學金;國家四、六級外語考試的通過率逐年提高,平均通過率已達65%以上;學生在參加省級計算機競賽多次名列榜首;參加國家數學建模競賽,多名學生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和省的特等獎,一、二等獎;從2001年開始參加每兩年一次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連續四次參賽六個隊,獲國家級二等獎和省特等獎,一、二等獎,名列甘肅省高校榜首。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學習專業、文化知識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涌現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1994年鐵道部團委命名電信系團總支為部先進團總支;計91班團支部為部級先進團支部和全路先進班集體;控95級劉麗英同學被鐵道部團委授予先進團員稱號;通91級高帆、動91級唐龍、控92級劉金梅三名同學為全路三好學生;信電學院團委從2000年至2005年連續六年被授予甘肅五四紅旗團委的稱號;2000級朱丹同學獲2003年度甘肅省三好學生稱號;自動化00-1班獲2003年度全省先進班集體稱號;信電學院黨員學生「三個代表」社會實踐服務團獲2002年度暑假三下鄉社會活動優秀團隊;信電學院黨員大學生到少數民族地區「三個代表」社會實踐服務團獲2003年甘肅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自1958年建校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培養全日制本、專科學生近9000人,碩士生200餘人,其中不乏在國內外同行內有著重要影響的一批校友。
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現有1個博士點(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和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系統分析與集成)。交通運輸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控制工程和電氣工程3個領域可招收在職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3個本科專業:自動控制(原鐵道信號)專業、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原鐵道供電)專業。2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1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重點學科:交通運輸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電工學、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4個重點課程群:電工學、電力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單片機原理與嵌入式系統。
學院設有3個系和1個教研室,即:自動控制系、自動化系、電氣工程系和電工學教研室;設有12個研究所:電子與顯示技術研究所、綜合自動化研究所、鐵道信號應用技術研究所、電氣工程技術研究所、控制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電機電器及其控制研究所、城市軌道交通智能控制研究所、計算智能與信息處理研究所、鐵道電氣化與自動化研究所、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研究所、交通信息技術研究所、先進控制技術研究所;擁有鐵道部「通信與自動化」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工9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教授14名,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28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75名,7人獲甘肅省「555人才工程」和學校「青藍工程」資助。在校全日制碩士、博士研究生共350餘名,本科生2400餘名,自考生670餘名。
學院主動適應鐵路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加強鐵路特色專業建設,開辟了「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機車車輛控制技術」、「接觸網工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技術」等專業方向,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圍繞鐵路「高速、重載、安全」的主題,重點扶持特色科研方向和團隊,依託「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開展鐵路全電子化微機聯鎖、列車運行控制、機車車輛控制、工業自動化、風力發電控制技術、鐵道供電系統、電力牽引及其自動化等方面的科學研究。「ZR-1416-8型大型鋁板翹式換熱器真空釺接設備計算機測控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被國家科委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車站信號微機聯鎖系統」被列入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鐵路車站全電子化模塊高原適應性研究」、「新型智能網路化電子引導系統研究與應用」、「計算機聯鎖系統」、基於軟計算的工業控制優化一體化軟體平台開發及應用等6項成果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
近三年,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90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6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編寫出版教材15部;科研經費到款額逐年增加,2011年達520餘萬元;獲得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鐵道部重點項目。
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擴大專業影響,建立了3個工程碩士教育基地;先後與8個鐵路局、1個地鐵公司、1個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多個廠家和工程公司成功舉辦了新技術、專業技術培訓;與近30多家單位建立了聯系,校企培訓合作呈現出鐵道信號與電氣工程專業並舉,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共存,品牌與特色鮮明,質量不斷提高,規模逐步擴大的良好局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該校國家級特色專業,專業介紹自動化實驗室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氣工程學科為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近兩年共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鐵道部重點課題2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3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廳級獎1項。現有教師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95%。
畢業生可在電力、機械、電子、信息、石油、化工、交通、儀表、電氣化鐵路等領域從事與電氣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與設計、經濟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主幹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電力系統分析、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監控技術、電力牽引供變電系統、接觸網工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繼電保護原理、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氣測試技術等。
主要專業方向:城市軌道交通供電技術、鐵道電氣化、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三年級分專業方向) 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兩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近兩年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863計劃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現有教師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90%。
畢業生可在鐵路、電力、機械、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交通、建築、新能源等領域從事系統運行、信息處理及控制、試驗分析、研製開發與設計、經濟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主幹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電氣控制與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遠程監控系統、工業控制網路、檢測技術、供電技術、智能控制、控制系統模擬、集散控制技術、建築電氣與智能化、機車控制技術、風力發電控制技術、自動化儀表與過程式控制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
主要專業方向:工業自動化、機車(車輛)控制、風力發電技術、建築電氣及智能化。(三年級分專業方向)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級學科均為博士和碩士授權點。近兩年承擔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鐵道部重點課題5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5項。現有專職教師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5人。
畢業生可在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電子、信息、儀表等領域從事系統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與設計、運營維護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研究院所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主幹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言、軟體基礎、硬體基礎、單片機等)、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號與系統分析、計算機網路、電磁兼容及可靠性理論、鐵路信號運營基礎、信號基礎設備原理、車站信號自動控制、區間信號自動控制、鐵路信號遠程式控制制、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編組站綜合自動化、計算機聯鎖系統、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等課程。
主要專業方向:鐵道信號、高速鐵路控制、城市軌道交通控制。(三年級分專業方向)

⑶ 蘭州交通大學情況怎麼

☆蘭州交通大學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創建於 1958年,是由久負盛名的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的部分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2000 年,根據國家統籌規劃,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3 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經過 48 年的建設和發展,蘭州交通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整體辦學水平在甘肅高校居於前列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2個校區;有土木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學院、數理與軟體工程學院、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聯合教育學院等14個學院;有社會科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2個系;體育部、中專部2個教學部;有12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60個碩士學位授權學位,有49個本科專業,8個省級重點學科;有73個研究所(實驗中心),其中5個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學校現有教職工 2338 人,其中專任教師 1316 人,有高級職稱的教職工 598 人,教授、副教授574 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 83 人,具有碩士學位的 576 人);有各類在冊學生 30000 餘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 17000 餘人,各類研究生2285 人,成人學歷教育在冊學生 12000 人。目前,學校有 129 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194 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
學校佔地面積達 1566 畝,校舍建築面積 62.59 萬平方米,總資產達 14.48 億元,其中固定資產 7.44 億元;圖書館藏書達 174 萬冊(其中電子圖書 42 萬冊),是甘肅省五大文獻收藏單位之一;學校建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聯機情報檢索工作站,並建有區域網和網上辦公自動化系統,為開展信息交流和網上辦公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德育優先」的育人原則,突出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 形成了「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鑽研、嚴謹治學」的校風, 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我校學生連續多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計算機網路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作品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我校學生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成績在甘肅高校位居前列,師生員工在各類體育競賽中戰績驕人。學校生源充足,畢業生就業率高。「十五」期間,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平均為 93.8%,建校以來學校已先後為社會培養了 5 萬多名各類人才。由於我校畢業的學生專業基礎扎實,工作踏實努力,因此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學校充分發揮大交通學科的優勢,走出校門,面向社會,積極投入經濟建設主戰場,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向市場要效益,找企業要課題,走 「 產學研 」 結合的道路,促進了學校科研工作的蓬勃發展。「十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 1498項,取得了4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國家級項目 17 項,省部級項目 275 項;科研經費達 2.2 億元;全校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 2996 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 113 篇,出版教材、專著 133 部;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 105 項,申請專利 57 項(其中發明專利 10 項,新型專利 47 項),轉讓重點成果 25 項;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 49 項。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參與青藏鐵路建設的高等院校,承擔科研項目 30 余項,經費達 1000 萬元。2006年,學校科技園被科技部、教育部聯合確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有望建成一座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科技產業輻射與催化為一體的現代化科技園區。
學校積極實施開放辦學,成立了蘭州交通大學董事會,先後有 120 多家政府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加盟,建立了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體制。 學校在北京、成都、西安、沈陽、廣州等地成立了20個校友分會,進一步密切了與校友的聯系,全面拓展學校的社會影響。學校 先後與英國威爾士思旺希大學、法國布爾高涅大學、 日本京都大學、烏克蘭國立鐵道運輸大學、澳大利亞科學院水資源中心等國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行合作,並選派教學科研人員去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國家留學、進修和進行科學研究。 2003年,我校與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積極探索人才培養和對外交流的新模式。2004年,我校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簽署了依託培養協議,開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培養後備人才,目前已招收300多名國防生;2005年,我校被教育部指定為招收海外留學生的單位。
2005年10月,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來到我校,對我校本科教學水平進行實地評估。專家組在廣泛調研和考察的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考察意見,認為蘭州交通大學辦學指導思想明確,定位準確,辦學思路清晰,思想觀念與時俱進,教學中心地位突出;近年來學校在辦學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多渠道籌措資金,改建、新建了一批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宿舍等,購置了大量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改善了學校育人環境和教學條件,以適應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要;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進一步穩定,結構和質量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學校重視專業建設,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了多個優勢專業和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 鐵路特色專業群 」;學校重視教學管理、教風和學風建設,秉承嚴謹治學的傳統,積極探索和實踐對教學工作的目標管理及有效的質量監控,形成了領導重視教學,教師潛心教學、從嚴執教、教書育人,學生努力學習的良好局面。教育部於 2006年4月7日 正式下發通知(教高函〔 2006 〕9 號),確定我校評估結果為優秀。
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為: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教育規律,堅持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追求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一;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堅持教學、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大力開展社會服務;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秉承學校艱苦奮斗、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揮工科優勢,突出鐵路特色,立足甘肅,面向全國,服務交通,努力把學校辦成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戰略為:第一階段: 2004-2008年,為「夯實基礎,優化結構」階段。即:到2008年建校五十周年之際,把學校建成具有良好辦學條件和較高辦學水平的教學型大學。第二階段:2009-2013年,為「鞏固特色,深化改革」階段。即:到2013年,把學校初步建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第三階段:2014-2018年,為「重點突破,全面發展」階段。即:到2018年建校60周年之際,使學校在總體上跨入國內知名、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行列。
教育大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為蘭州交通大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團結、勤奮、求實的蘭州交大人一定能夠凝聚力量,把握契機,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立足新高度,開拓新思維,推動新發展,創造新成果,為把我校建設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⑷ 有誰知道蘭州交通大學

主頁http://www.lzjtu.e.cn/

蘭州交通大學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創建於1958年,由久負盛名的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部分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2000年,根據國家統籌規劃,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3年4月,經教育部同意,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經過47年的建設和發展,蘭州交通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理,管,經,人文學科兼有,辦學整體水平在甘肅省高校居於前列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14個學院,1個教學部,44個系,3個博士學位授予點,3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42個本科專業,7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有教職工1822人,其中專任教師1042人,教授106人,副教授269人 .學校各類在冊學生27922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4873人,預科生282人,各類在校研究生2067人,成人學歷教育在冊學生10700人.
學校圖書館藏書132.98萬冊,是甘肅省五大文獻收藏單位之一;學校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聯機情報檢索工作站,建有區域網,建成了網上辦公自動化系統;學校佔地面積1265.25畝,校舍建築面積53.64萬平方米,總資產達7.8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4.79億元.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突出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全面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連續多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計算機網路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作品競賽,全國大學四六級英語統考及各類體育競賽中成績驕人.學校生源充足,畢業生就業率高,近三年均保持在97%左右,已先後為社會培養了3萬多名各類人才.
學校十分重視科技工作,積極參與青藏鐵路建設,在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可喜的成績.近五年來,學校先後承擔了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464項,其中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76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成果被列入國家,省級重點項目推廣計劃.近三年來,年科研經費達5000萬元,校辦企業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額達到了8100萬元.教學科研人員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167篇.其中729篇發表在權威性刊物上,54篇被SCI,EI,ISTP收錄,出版專著42部,譯著4部,主編,參編出版教材百餘部.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參與青藏鐵路建設的高等院校,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經費達1000萬元.2003,2004年申請國家專利45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35項.學校正在籌建面積達222.25畝的蘭州交通大學科技園,力爭建立一座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科技產業輻射與催化為一體的現代化科技園區.
學校成立了董事會,有百餘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成為董事單位,建立了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新體制.學校重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的相關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並與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
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成人教育,主動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深化改革,延伸優勢,努力把學校辦成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部分學科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開放型,教學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學.
詳情可上網查看 網址:http//www.lzjtu.cn
200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
一,2006年我校擬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950名.歡迎符合報考條件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和本,專科畢業(工作滿兩年)的在職人員踴躍報考我校有關學科,專業的碩士生.
二,我校各專業均招收部分有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為委託培養的碩士研究生.委培生畢業後一律到委培單位工作.
三,2006年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科目為:外國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外國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數學課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命題,專業基礎課由我校自行命題.
四,我校所有招生專業的外國語語種均為英語.考試科目中的任選科目,考生必須寫明選定的考試科目名稱及考試科目代碼,否則由我校指定.專業課後的三位數字,為我校專業課代碼,請考生務必將此代碼准確填寫.
五,招生簡章中所列院系招生人數為我校初擬計劃,准確招生規模數由教育部確定.
六,報名:我校應屆生以外的考生可在本人所在城市報名,考試,我校專設考場,辦理我校及本省部分高校應屆生報名,考試.網上報名時間在2005年10月10-30日,現場信息確認時間2005年11月10-14日,考試時間2006年1月14,15兩天.
七,考試: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初試時間按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進行,初試科目祥見招生專業目錄.初試方式均為筆試.復試包括綜合復試及外國語口語測試.綜合復試將採取面試+筆試(1.5小時)方式.復試時間地點另行通知.八,同等學歷考生不能跨專業報考.初試成績合格後,在復試中還需另外加試兩門報考專業的本科主幹課程,具體科目將在復試通知書中說明.
九,考生必須如實,認真,清楚地填寫本人信息.一旦發現虛假報名材料,我校將立即取消考生考試資格或錄取資格.
十,標有★號的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十一,我校地處西北,錄取分數線執行國家C類標准.
蘭州交通大學2006年碩士研究生初試科目及參考書
招生單位代碼:10732 郵政編碼:730070 地址:蘭州市安寧區安寧西路88號
聯系部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電話:0931--4938103 E—mail:[email protected]

⑸ 蘭州交通大學圖書館的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創建於1958年,由久負盛名的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的部分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 2000年3月,根據國家統籌規劃,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2003年4月,經教育部同意,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經過47年的建設和發展,蘭州交通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理、管、經、人文學科兼有,辦學整體水平在甘肅省高校居於前列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 土木工程學院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經濟管理學院 、 機電工程學院 、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學院 、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數理與軟體工程學院 、 藝術設計學院 、 繼續教育學院 、國際聯合教育學院、公路交通分院 14個學院 ,一個教學部,44個系, 3個博士學位授予授予學科 , 3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 , 45個本科專業 , 8個省級重點學科 ,各類實驗室49個,其中 5個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 有教職工1915人,其中專任教師1114人,有高級職稱的教師497人。教授、副教授440人。各類在冊學生達30000餘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6600餘人,各類研究生近1600人,成人學歷教育在冊學生12000人。學校圖書館藏書93萬冊,是甘肅省五大文獻收藏單位之一;學校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聯機情報檢索工作站,建有區域網,建成了網上辦公自動化系統;學校佔地面積1252.5畝,校舍建築面積53.64萬平方米,總資產達7.8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4.81億元。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突出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全面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連續多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計算機網路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作品競賽、全國大學四六級英語統考及各類體育競賽中成績驕人。學校生源充足,畢業生就業率高,近三年均保持在97%左右,已先後為社會培養了3萬多名各類人才。學校重視科研成果轉化,積極參與青藏鐵路建設,在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可喜的成績。「九五」以來,共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400多項,取得了4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76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成果被列入國家、省級重點項目推廣計劃,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3167篇,出版專著42部。近三年來,年科研經費達5000萬元,校辦企業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額達7500萬元。學校正在建設面積達222.25畝的蘭州交通大學科技園,力爭建立一座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科技產業輻射與催化為一體的現代化科技園區。學校成立了董事會,有百餘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成為董事單位,建立了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新體制。學校重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的相關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並與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師資隊伍 建設為重點,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主動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深化改革,延伸優勢,努力把學校辦成以工科為主,工、理、經、人文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⑹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怎麼樣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挺不錯的。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2002年由蘭州交通大學申辦成立,2004年被國家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學院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統招計劃。

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頒發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比賽成績:

在第四屆中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榮獲銅獎;榮獲第十六屆CATICS網路競賽全國一等獎;榮獲「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

以上內容參考: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官網——學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