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下一代網路設置
擴展閱讀
騰訊動漫怎麼設置網路 2025-05-12 15:22:15

下一代網路設置

發布時間: 2022-09-24 23:29:10

❶ 下一代網路的關鍵技術

NGN的九大支撐技術:
1.IPv6
2.光纖高速傳輸
⒊光交換與智能光網
⒋寬頻接入
⒌城域網
⒍軟交換
⒎3G和後3G移動通信系統
⒏IP終端
9.網路安全 IPv6:作為網路協議,NGN將基於IPv6。IPv6相對於IPv4的主要優勢是:擴大了地址空間、提高了網路的整體吞吐量、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證、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動性、更好地實現了多播功能。
光纖高速傳輸技術:NGN需要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但到目前為止我們能夠看到的,並能實現的最理想傳送媒介仍然是光。因為只有利用光譜才能帶給我們充裕的帶寬。光纖高速傳輸技術現正沿著擴大單一波長傳輸容量、超長距離傳輸和密集波分復用(DWDM)系統三個方向在發展。單一光纖的傳輸容量自1980至2000年這20年裡增加了大約1萬倍。已做到40Gb/s,預計幾年後將再增加16倍,達到6.4Tb/s。超長距離實現了1.28T(128x10G)無再生傳送8000Km。波分復用實驗室最高水平已做到273個波長、每波長40Gb(日本NEC)。
光交換與智能光網:光有高速傳輸是不夠的,NGN需要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的光傳送網。組網技術現正從具有分插復用和交叉連接功能的光聯網向利用光交換機構成的智能光網發展,從環形網向網狀網發展,從光-電-光交換向全光交換發展。智能光網能在容量靈活性、成本有效性、網路可擴展性、業務靈活性、用戶自助性、覆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點到點傳輸系統和光聯網帶來更多的好處。
下一代網路
寬頻接入:NGN必須要有寬頻接入技術的支持,因為只有接入網的帶寬瓶頸被打開,各種寬頻服務與應用才能開展起來,網路容量的潛力才能真正發揮。這方面的技術五花八門,主要有以下四種技術,一是基於高速數字用戶線(VDSL);二是基於乙太網無源光網(EPON)的光纖到家(FTTH);三是自由空間光系統(FSO);四是無線區域網(WLAN)。城域網:城域網也是NGN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城域網的解決方案十分活躍,有基於SONET/PDH/SDH的、基於ATM的、也有基於乙太網或WDM的,以及MPLS和RPR(彈性分組環技術)等。
彈性分組環:彈性分組環是面向數據(特別是乙太網)的一種光環新技術,它利用了大部分數據業務的實時性不如話音那樣強的事實,使用雙環工作的方式。RPR與媒介無關,可擴展,採用分布式的管理、擁塞控制與保護機制,具備分服務等級的能力。能比SONET/SDH更有效地分配帶寬和處理數據,從而降低運營商及其企業客戶的成本。使運營商在城域網內通過乙太網運行電信級的業務成為可能。
城域光網:城域光網是代表發展方向的城域網技術,其目的是把光網在成本與網路效率方面的好處帶給最終用戶。城域光網是一個擴展性非常好並能適應未來的透明、靈活、可靠的多業務平台,能提供動態的、基於標準的多協議支持,同時具備高效的配置能力、生存能力和綜合網路管理的能力。
軟交換:為了把控制功能(包括服務控制功能和網路資源控制功能)與傳送功能完全分開,NGN需要使用軟交換技術。軟交換的概念基於新的網路分層模型(接入與傳送層、媒體層、控制層與網路服務層四層)概念,從而對各種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們分離開來,通過各種介面協議,使業務提供者可以非常靈活地將業務傳送協議和控制協議結合起來,實現業務融合和業務轉移,非常適用於不同網路並存互通的需要,也適用於從話音網向多業務多媒體網的演進。 3G和後3G移動通信系統:3G定位於多媒體IP業務,傳輸容量更大,靈活性更高,並將引入新的商業模式,正處在走向大規模商用的關鍵時刻。制定3G標準的3GPP組織於2000年5月已經決定以IPv6為基礎構築下一代移動網,使IPv6成為3G必須遵循的標准。包括4G在內的後3G系統將定位於寬頻多媒體業務,使用更高的頻帶,使傳輸容量再上一個台階。在不同網路間可無縫提供服務,網路可以自行組織,終端可以重新配置和隨身佩帶,是一個包括衛星通信在內的端到端IP系統,與其他技術共享一個IP核心網。它們都是支持NGN的基礎設施。IP終端:隨著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個人上網、汽車上網、設備上網、家電上網等等的普及,必須要開發相應的IP終端來與之適配。許多公司現正在從固定電話機開始開發基於IP的用戶設備,包括汽車的儀錶板、建築物的空調系統以及家用電器,從音響設備和電冰箱到調光開關和電咖啡壺。所有這些設備都將掛在網上,可以通過家庭LAN或個人網(PAN)接入或從遠端PC機接入。
網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是休戚相關的,網路不安全,就談不上信息安全。除了常用的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安全過濾、用戶證書、授權、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安全審計和故障恢復等安全技術外,今後還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加強網路的安全,例如,針對現有路由器、交換機、邊界網關協議(BGP)、域名系統(DNS)所存在的安全弱點提出解決辦法;迅速採用強安全性的網路協議(特別是IPv6);對關鍵的網元、網站、數據中心設置真正的冗餘、分集和保護;實時全面地觀察了解整個網路的情況,對傳送的信息內容負有責任,不盲目傳遞病毒或攻擊;嚴格控制新技術和新系統,在找到和克服安全弱點之前不允許把它們匆忙推向市場。

❷ 求NGN(下一代網路)的綜述

NGN是指下一代網路。所謂「下一代網路」,從字面上理解,應該是以當前網路為基點的下一代網路。它是電信史一塊里程碑,標志著新一代電信網路時代的到來。

從意義上講,NGN是基於TDM的PSTN語音網路和基於IP/ATM的分組網路融合的產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網路上語音、視頻、數據等綜合業務成為了可能。是可以同時提供話音、數據、多媒體等多種業務的綜合性的、全開放的寬頻網路平台體系,至少可實現千兆光纖到戶。NGN能在目前的網路基礎上提供包括話音、數據、多媒體等多種服務,還能把現在用於長途電話的低資費IP電話引入本地市話,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話費的成本和價格。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NGN是在傳統的以電路交換為主的PSTN網路中逐漸邁出了向以分組交換為主的步伐的,它承載了原有PSTN網路的所有業務,同時把大量的數據傳輸卸載到IP網路中以減輕PSTN網路的重荷,又以IP技術的新特性增加和增強了許多新老業務。

NGI的術語由互聯網研究部門和標准化實體(例如IETF)所提出,兩者從不同的源點(對電話優化的網路和對數據優化的網路)出發朝著幾乎相同的目標發展。

在ETSI中,對NGN有這樣的定義:「NGN是一種規范和部署網路的概念,即通過採用分層、分布和開放業務介面的方式,為業務提供者和運營者提供一種能夠通過逐步演進的策略,實現一個具有快速生成、提供、部署和管理新業務的平台。」

ITU-T將NGN應具有的基本特徵概括為以下幾點:多業務(話音與數據、固定與移動、點到點與廣播的會聚)、寬頻化(具有端到端透明性)、分組化、開放性(控制功能與承載能力分離,業務功能與傳送功能分離,用戶接入與業務提供分離)、移動性、兼容性(與現有網的互通)。除此之外,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包括 QoS的保證)是電信運營公司和用戶所普遍關心的,也是NGN與目前的互聯網的主要區別。

NGN是傳統電信技術發展和演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網路特徵和網路發展上看,它源於傳統智能網的業務和呼叫控制相分離的基本理念,並將承載網路分組化、用戶接入多樣化等網路技術思路在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下實現。因此,准確地說NGN並不是一場技術革命,而是一種網路體系的革命。它繼承了現有電信技術的優勢,以軟交換為控制核心、以分組交換網路為傳輸平台、結合多種接入方式(包括固定網、移動網等)的網路體系。NGN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從網路功能層次上看,NGN在垂直方向從上往下依次包括業務層、控制層、媒體傳輸層和接入層,在水平方向應覆蓋核心網和接入網乃至用戶駐地網。網路業務層負責在呼叫建立的基礎上提供各種增值業務和管理功能,網管和智能網是該層的一部分;控制層負責完成各種呼叫控制和相應業務處理信息的傳送;媒體層負責將用戶側送來的信息轉換為能夠在網上傳遞的格式並將信息選路送至目的地,該層包含各種網關並負責網路邊緣和核心的交換/選路;接入層負責將用戶連至網路,集中其業務量並將業務傳送至目的地,包括各種接入手段和接入節點。NGN的網路層次分層可以歸結為一句話:NGN不僅實現了業務提供與呼叫控制的分離,而且還實現了呼叫控制與承載傳輸的分離。

從業務能力上看,NGN將支持話音、數據和多媒體等多種業務,具有開放的業務API介面以及對業務靈活的配置和客戶化能力。

從設備上看,軟交換的眾多設備是通過功能分離從傳統網路中演化而來的,軟交換體系可以由多個設備提供商來提供基於開放標準的產品,使得運營商能夠靈活地選擇最合適的產品去建設網路,而且開放的標准也能促進發展和節約成本。

從網路管理上看,由於NGN中呼叫控制與媒體層和業務層分離,對業務和媒體層的管理邊界將更加清晰,而各層的管理也將更加集中靈活。

從成本上看,NGN技術是一種能夠節省費用的技術,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基於分組的核心承載網路將具有更高的帶寬利用能力;業務的產生、部署和管理將變得更加靈活有效,主要是一種基於商用平台的軟體開發和管理過程,在初期價格較貴,但後期將是低成本運作的。

❸ 華為手機怎樣設置4g網路

請確認以下條件是否具備:
1、手機卡是支持 4G 網路的 4G 卡;
2、手機卡已開通 4G 流量套餐,並且不是套餐更換期,若在套餐更換期,套餐一般將於下月生效。(部分地區使用完套餐後,將無法使用 4G 網路,此功能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運營商),且運營商在您所在的區域覆蓋有 4G 網路且信號良好;
3、手機支持 4G 網路,移動數據開關和 4G 開關均已打開,並在「設置 > 更多 > 移動網路 > 網路模式」中選擇「4G/3G/2G 自動選擇」;
4、請確認手機 4G 版本和卡的運營商已對應。一般來說,定製版本的手機都只支持本運營商的 4G 業務,比如電信定製版本就只支持電信 4G 網,移動定製版本就只支持移動 4G 網。

❹ 手機如何使用ipv6上網

手機設置--更多--移動網路--接入點名稱(APN)--進去找到APN協議--設置為 ipv4/ipv6 保存退出,則手機流量上網的時候就會同時得到一個IPV4地址和一個IPV6地址。
去小米或者華為下載每步動態域名可以解析這個IP。也可以下載個FTP服務,就能共享手機文件的上傳下載了

1、打開設置,點擊設置中的更多

2、點擊移動網路

3、點擊接入點名稱

4、找到APN協議

5、將其更換為IPv6

互聯網自1968年誕生之日起,便以TCP/IP網路協議為基礎在快速的發展,由於互聯網上的主機數目不間斷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主機需要分配網路地址以實現互聯互通,IPv4網路地址資源數量不足的弊端也因此逐漸開始暴露出來。鑒於此,IETF(互聯網任務工程組)開始著手規劃並設計了用於迭代IPv4協議的下一代IPv6網路協議技術解決方案,IPv6網路協議方案的的實現與投入使用,成功的解決了IP地址缺乏、網路設備接入互聯網不兼容的難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IPv6

什麼是軟交換/什麼是下一代網路,兩者間的關系

NGN(下一代網路)是以軟交換為核心,能夠提供話音、視頻、數據等多媒體綜合業務,採用開放、標准體系結構,能夠提供豐富業務的下一代網路。
從狹義上講,軟交換是指軟交換機,也稱為呼叫代理、呼叫伺服器或媒體網關控制器。軟交換是NGN的控制功能的實現,它為NGN提供實時性業務的呼叫控制和連接控制功能,是NGN呼叫與控制的核心。軟交換技術作為業務/控制與傳送/接入分離思想的體現,是NGN體系結構中的關鍵技術,其核心思想是硬體軟體化,通過軟體方式實現原來交換機的控制、接續和業務處理等功能,各實體之間通過標準的協議進行連接和通信,便於在NGN中更快地實現各類復雜的協議及更方便地提供業務。
軟交換主要有以下功能:媒體網關接入功能、信令網關功能、呼叫控制功能、業務提供功能、互通功能、關口功能、運行維護功能、計費功能。
「互聯網成癮症「(IAD)

NGN是「下一代網路(Next Generation Network)」或「新一代網路(New Generation Network)」的縮寫。NGN是以軟交換為核心,能夠提供話音、視頻、數據等多媒體綜合業務,採用開放、標准體系結構,能夠提供豐富業務的下一代網路。
NGN是可以同時提供話音、數據、多媒體等多種業務的綜合性的、全開放的網路平台體系,可以歸納為三大特點:採用分層的全開放的網路,具有獨立的模塊化結構;是業務驅動的網路,業務和呼叫控制完全分離,呼叫與承載完全分離;是基於統一協議的分組的網路體系。NGN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傳輸基礎設施方面,指全光智能網;在IP網路方面指IPv6;在移動網路方面指超3G;在業務網路方面指軟交換等。

❻ 4g手機可以用下一代的5g網路嗎

您好,要接入5G網路或者使用5G業務,必須使用支持5G的手機,原4G手機是不能使用5G網路的。

中國電信一直以來積極與手機廠家合作,加快推進5G手機上市。目前發布上市的5G手機有華為Mate20X(5G),中興天機Axon10Pro,vivoIQOOpro等,用戶如需要5G手機也可以登錄中國電信網上營業廳選購,感謝您對中國電信5G的關注。

❼ 在「下一代網路」熱潮中,中國SDN(軟體定義網路)會怎麼

SDN,即Software-Defined Network(軟體定義網路),由於傳統的網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的固件是由設備製造商鎖定和控制,所以SDN希望將網路控制與物理網路拓撲分離,從而擺脫硬體對網路架構的限制。這樣企業便可以像升級、安裝軟體一樣對網路架構進行修改,滿足企業對整個網站架構進行調整、擴容或升級。而底層的交換機、路由器等硬體則無需替換,節省大量的成本的同時,網路架構迭代周期將大大縮短。舉個不恰當的例子,SDN技術就相當於把每人家裡路由器的的管理設置系統和路由器剝離開。以前我們每台路由器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統,而有了SDN之後,一個管理系統可用在所有品牌的路由器上。如果說現在的 網路系統是功能機,系統和硬體出廠時就被捆綁在一起,那麼SDN就是 Android系統,可以在很多智能手機上安裝、升級,同時還能安裝更多更強大的手機App(SDN應用層部署)。昨天,中國第一屆開放網路峰會在北京召開,參會商除了有網路、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還包括如NEC、NTT Communications等國內外一些運營商、軟硬體公司。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從這次大會來看看,中國的SDN普及之路會怎麼走?現狀 在國內,SDN技術仍處在實驗的階段。作為從斯坦福出來的新興網路技術,高校自然會更早的接觸和研究這類技術。目前國內一些院校已經開始對SDN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測試,比如清華研究院博士生亓亞烜介紹了清華SDN團隊在架構、安全性、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進程,到目前為止已經運行一年之久。而亓亞烜也和另外兩位Founder成立了SDN相關服務公司,開始進入SDN技術商業應用之路。北郵院長張傑則稱:到2016年,思科預測全球每年的IP流量將達到Zettabyte級別(1ZB=1024EB,1EB=1024PB)。所以他們也在利用SDN技術在嘗試一種可大大減少網路流量的交換損耗的靈活光聯網。另外上海交大的金耀輝教授在會上也介紹了他們在OpenStack中的SDN技術的使用情況,以及OpenStack中網路模塊的實現效果等。對於SDN對現有網路的革命性改變,誰也不會否認。世紀互聯顧問厲建宇稱企業SDN網路部署能夠提高網路利用率、簡化網路交換設備、簡化傳統的CDN流量工程等,另外在成本、能耗等方面也都有較大的提高。國外包括Google、微軟、Facebook等很多廠商都已經進入了部署階段。NEC中國研究院院長杜軍也介紹說他們已經開始了SDN相關的研發工作,其SDN相關產品在日本、美國都有了一些的客戶。而作為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開放網路基金會)8位董事會成員之一NTT Communications,其SDN負責人Ito 則認為中國是全球業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由於其本身和電信、聯通、移動以及華為、中興等SDN相關廠商一直有合作,所以他們很願意在國內的SDN發展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盡管上面的NTT、NEC都有了一些SDN產品,但不得不承認,這些產品和技術都還沒有進入中國。限於中國的特殊環境和大企業的保守,中國在普及SDN技術上還有一定的困難,包括運營商、網路服務商等都處在一種觀望的狀態,所以SDN普及還需時日。使用者態度 下午,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網路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也談到了SDN對他們的意義。作為SDN技術的直接使用者,他們看到了SDN對硬體和網路設施的巨大影響,但毫不例外的是,大家也都談到了現有的SDN技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四家公司都已經開始對SDN進行了相關研究,但發現目前使用SDN來構建IDC還是會遇到一些瓶頸,比如阿里提到的運營數據挖掘、故障診斷和及時修復、以及一次性購買成本等問題。當然,除了懷疑,國內互聯網公司也在努力做相關的開發工作。其中網路就已有了幾塊成型的SDN產品,他們的Traffic Engineering系統就是基於SDN網路架構的產品,未來還會做出更多地嘗試和SDN應用的產品。阻礙 美國ONF(開放網路基金會)去年才剛剛成立,SDN對於很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限於國內技術水平、國家政策和環境特殊性以及運營商的壟斷地位,國內的SDN發展還沒法和美國等國家相比。另外,由於SDN切斷了網路硬體設備和網路系統的捆綁,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對華為、中興這些硬體製造商並不利。雖然他們不會阻止這種趨勢,但目前國內還很難依靠他們來推動SDN的發展。而且由於國內的技術型創業公司極少,目前還很難有 Nicira、 Contrail Systems、 Xsigo這樣優秀的SDN創業公司的出現。未來 就像銳捷網路產品研發總監劉茗說的那樣:「參加了這次峰會之後,我仍然看不清楚未來。」SDN目前在國內仍然沒有成功的應用案例,持懷疑態度的還是大有人在。所以要想讓SDN快速發展起來,這仍然是一個很不輕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