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以下哪項屬於網路安全第一道防線
擴展閱讀
k40連不上無線網路 2024-04-25 09:30:57
潛山營銷型網站哪裡實惠 2024-04-25 08:48:34

以下哪項屬於網路安全第一道防線

發布時間: 2022-09-25 02:06:02

如何提升網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健全的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隨著企業網路的普及和網路開放性,共享性,互連程度的擴大,網路的信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一個安全的計算機網路應該具有可靠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真實性等特點。計算機網路不僅要保護計算機網路設備安全和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還要保護數據安全。網路安全風險分析 計算機系統本身的脆弱性和通信設施的脆弱性共同構成了計算機網路的潛在威脅。信息網路化使信息公開化、信息利用自由化,其結果是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互動,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發布信息和獲取信息。這樣,網路信息安全問題就成為危害網路發展的核心問題,與外界的網際網路連接使信息受侵害的問題尤其嚴重。 目前企業網路信息的不安全因素來自病毒、黑客、木馬、垃圾郵件等幾個方面。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危害計算機系統和網路安全的破壞性程序。它可以直接破壞計算機數據信息,也可以大量佔用磁碟空間、搶占系統資源從而干擾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隨著Internet技術的發展、企業網路環境的日趨成熟和企業網路應用的增多,病毒的感染、傳播的能力和途徑也由原來的單一、簡單變得復雜、隱蔽,尤其是Internet環境和企業網路環境為病毒傳播、生存提供了環境。 黑客攻擊已經成為近年來經常發生的事情,網路中伺服器被攻擊的事件層出不窮。黑客利用計算機系統、網路協議及資料庫等方面的漏洞和缺陷,採用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天窗(trapdoor)、後門(backdoor)、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等手段侵入計算機系統,進行信息破壞或佔用系統資源,使得用戶無法使用自己的機器。一般大型企業的網路都擁有Internet連接,同時對外提供的WWW和EMAIL等服務。因此企業內部網路通過Internet連接外部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換,而其中大約80%信息是電子郵件,郵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郵件是垃圾郵件,這一比例還在逐年上升。 企業區域網內部的信息安全更是不容忽視的。網路內部各節點之間通過網路共享網路資源,就可能因無意中把重要的涉密信息或個人隱私信息存放在共享目錄下,因此造成信息泄漏;甚至存在內部人員編寫程序通過網路進行傳播,或者利用黑客程序入侵他人主機的現象。因此,網路安全不僅要防範外部網,同時更防範內部網。網路安全措施 由此可見,有眾多的網路安全風險需要考慮,因此,企業必須採取統一的安全策略來保證網路的安全性。一個完整的安全技術和產品包括: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流量監測、網路加密技術、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病毒、漏洞掃描等;而造成安全事件的原因則包括技術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安全架構設計上的疏漏等問題。 1.外部入侵的防範措施 (1)網路加密(Ipsec) IP層是TCP/IP網路中最關鍵的一層,IP作為網路層協議,其安全機制可對其上層的各種應用服務提供透明的覆蓋式安全保護。因此,IP安全是整個TCP/IP安全的基礎,是網路安全的核心。IPSec是目前唯一一種能為任何形式的Internet通信提供安全保障的協議。IPSec允許提供逐個數據流或者逐個連接的安全,所以能實現非常細致的安全控制。對於用戶來說,便可以對於不同的需要定義不同級別地安全保護(即不同保護強度的IPSec通道)。IPSec為網路數據傳輸提供了數據機密性、數據完整性、數據來源認證、抗重播等安全服務,使得數據在通過公共網路傳輸時,不用擔心被監視、篡改和偽造。 IPSec是通過使用各種加密演算法、驗證演算法、封裝協議和一些特殊的安全保護機制來實現這些目的,而這些演算法及其參數是保存在進行IPSec通信兩端的SA(Security Association,安全聯盟),當兩端的SA中的設置匹配時,兩端就可以進行IPSec通信了。 在虛擬專用網(VPN)中主要採用了IPSec技術。 (2)防火牆 防火牆是一種網路安全保障手段,是網路通信時執行的一種訪問控制尺度,其主要目標就是通過控制進、出一個網路的許可權,在內部和外部兩個網路之間建立一個安全控制點,對進、出內部網路的服務和訪問進行控制和審計,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干擾和破壞內部網路資源。在邏輯上,防火牆是一個分離器,一個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視了內部網路和Internet之間的任何活動,保證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防火牆有軟、硬體之分,實現防火牆功能的軟體,稱為軟體防火牆。軟體防火牆運行於特定的計算機上,它需要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支持。基於專用的硬體平台的防火牆系統,稱為硬體防火牆。它們也是基於PC架構,運行一些經過裁剪和簡化的操作系統,承載防火牆軟體。 (3)入侵檢測 部署入侵檢測產品,並與防火牆聯動,以監視區域網外部繞過或透過防火牆的攻擊,並及時觸發聯動的防火牆及時關閉該連接;同時監視主伺服器網段的異常行為,以防止來自區域網內部的攻擊或無意的誤用及濫用行為。入侵檢測是防火牆的合理補充,幫助系統對付網路攻擊,擴展了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管理能力。 2.內部非法活動的防範措施 (1)身份認證 網路安全身份認證是指登錄計算機網路時系統對用戶身份的確認技術。是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用戶在訪問安全系統之前,首先經過身份認證系統識別身份,然後訪問監控器根據用戶的身份和授權資料庫決定用戶是否能夠訪問某個資源。授權資料庫由安全管理員按照需要進行配置。審計系統根據審計設置記錄用戶的請求和行為,同時入侵檢測系統實時或非實時地檢測是否有入侵行為。訪問控制和審計系統都要依賴於身份認證系統提供的用戶的身份。身份認證在安全系統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最基本的安全服務,其它的安全服務都要依賴於它。一旦身份認證系統被攻破,那麼系統的所有安全措施將形同虛設。黑客攻擊的目標往往就是身份認證系統,因此身份認證實在是網路安全的關鍵。 (2)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決定了用戶可以訪問的網路范圍、使用的協議、埠;能訪問系統的何種資源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資源。在路由器上可以建立訪問控制列表,它是應用在路由器介面的指令列表,這些指令列表用來告訴路由器哪些數據包可以接收、哪些數據包需要拒絕。至於數據包是被接收還是被拒絕,可以由類似於源地址、目的地址、埠號、協議等特定指示條件來決定。建立訪問控制列表後,可以限制網路流量,提高網路性能,對通信流量起到控制的手段,這也是對網路訪問的基本安全手段。由於訪問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的表項可以靈活地增加,所以可以把ACL當作一種網路控制的有力工具,用來過濾流入和?鞽雎酚善鶻涌詰氖蒞?在應用系統中,訪問控制的手段包括用戶識別代碼、口令、登錄控制、資源授權(例如用戶配置文件、資源配置文件和控制列表)、授權核查、日誌和審計。適當的訪問控制能夠阻止未經允許的用戶有意或無意地獲取數據,根據授予的許可權限制其對資源的利用范圍和程度。 (3)流量監測 目前有很多因素造成網路的流量異常,如拒絕服務攻擊(DoS)、網路蠕蟲病毒的傳播、一些網路掃描工具產生的大量TCP連接請求等,很容易使網路設備癱瘓。這些網路攻擊,都是利用系統服務的漏洞或利用網路資源的有限性,在短時間內發動大規模網路攻擊,消耗特定資源,造成網路或計算機系統癱瘓。因此監控網路的異常流量非常重要。流量監測技術主要有基於SNMP的流量監測和基於Netflow的流量監測。基於SNMP的流量信息採集,是通過提取網路設備Agent提供的MIB(管理對象信息庫)中收集一些具體設備及流量信息有關的變數。 基於SNMP收集的網路流量信息包括:輸入位元組數、輸入非廣播包數、輸入廣播包數、輸入包丟棄數、輸入包錯誤數、輸入未知協議包數、輸出位元組數、輸出非廣播包數、輸出廣播包數、輸出包丟棄數、輸出包錯誤數、輸出隊長等。基於Netflow流量信息採集是基於網路設備提供的Netflow機制實現的網路流量信息採集,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流量信息採集效率和效果均能夠滿足網路流量異常監測的需求。基於以上的流量檢測技術,目前有很多流量監控管理軟體,此類軟體是判斷異常流量流向的有效工具,通過流量大小變化的監控,可以幫助網管人員發現異常流量,特別是大流量異常流量的流向,從而進一步查找異常流量的源、目的地址。處理異常流量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切斷異常流量源設備的物理連接,也可以採用訪問控制列表進行包過濾或在路由器上進行流量限定的方法控制異常流量。 (4)漏洞掃描 對一個網路系統而言,存在不安全隱患,將是黑客攻擊得手的關鍵因素。就目前的網路系統來說,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系統安全策略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即安全漏洞。及時檢測出網路中每個系統的安全漏洞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掃描是增強系統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夠有效地預先評估和分析系統中的安全問題。漏洞掃描系統是用來自動檢測遠程或本地主機安全漏洞的程序,按功能可分為:操作系統漏洞掃描、網路漏洞掃描和資料庫漏洞掃描。網路漏洞掃描系統,是指通過網路遠程檢測目標網路和主機系統漏洞的程序,它對網路系統和設備進行安全漏洞檢測和分析,從而發現可能被入侵者非法利用的漏洞。定期對網路系統進行漏洞掃描,可以主動發現安全問題並在第一時間完成有效防護,讓攻擊者無隙可鑽。 (5)防病毒 企業防病毒系統應該具有系統性與主動性的特點,能夠實現全方位多級防護。考慮到病毒在網路中存儲、傳播、感染的方式各異且途徑多種多樣,相應地在構建網路防病毒系統時,應利用全方位的企業防毒產品,實施集中控制、以防為主、防殺結合的策略。具體而言,就是針對網路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擊設置對應的防毒軟體,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防毒系統配置,使網路沒有薄弱環節成為病毒入侵的缺口。實例分析 大慶石化區域網是企業網路,覆蓋大慶石化機關、各生產廠和其他的二級單位,網路上運行著各種信息管理系統,保存著大量的重要數據。為了保證網路的安全,針對計算機網路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在網路安全管理上我們採取了以下技術措施: 1.利用PPPOE撥號上網的方式登錄區域網 我們對網路用戶實施了身份認證技術管理。用戶採用 PPPOE撥號方式上區域網,即用戶在網路物理線路連通的情況下,需要通過撥號獲得IP地址才能上區域網。我們選用華為ISN8850智能IP業務交換機作為寬頻接入伺服器(BAS),RADIUS伺服器作用戶認證系統,每個用戶都以實名注冊,這樣我們就可以管理用戶的網上行為,實現了對乙太網接入用戶的管理。 2.設置訪問控制列表 在我們的網路中有幾十台路由交換機,在交換機上我們配置了訪問控制列表,根據信息流的源和目的 IP 地址或網段,使用允許或拒絕列表,更准確地控制流量方向,並確保 IP 網路免遭網路侵入。 3.劃分虛擬子網 在區域網中,我們把不同的單位劃分成不同的虛擬子網(VLAN)。對於網路安全要求特別高的應用,如醫療保險和財務等,劃分獨立的虛擬子網,並使其與區域網隔離,限制其他VLAN成員的訪問,確保了信息的保密安全。 4.在網路出口設置防火牆在區域網的出口,我們設置了防火牆設備,並對防火牆制定安全策略,對一些不安全的埠和協議進行限制,使所有的伺服器、工作站及網路設備都在防火牆的保護之下,同時配置一台日誌伺服器記錄、保存防火牆日誌,詳細記錄了進、出網路的活動。 5.部署Symantec防病毒系統 我們在大慶石化區域網內部署了Symantec防病毒系統。Symantec系統具有跨平台的技術及強大功能,系統中心是中央管理控制台。通過該管理控制台集中管理運行Symantec AntiVirus 企業版的伺服器和客戶端;可以啟動和調度掃描,以及設置實時防護,從而建立並實施病毒防護策略,管理病毒定義文件的更新,控制活動病毒,管理計算機組的病毒防護、查看掃描、病毒檢測和事件歷史記錄等功能。 6.利用高效的網路管理軟體管理全網大慶石化區域網的網路環境比較復雜,含有多種cisco交換設備、華為交換設備、路由設備以及其他一些接入設備,為了能夠有效地網路,我們採用了BT_NM網路資源管理系統。 該系統基於SNMP管理協議,可以實現跨廠商、跨平台的管理。系統採用物理拓撲的方法來自動生成網路的拓撲圖,能夠准確和直觀地反映網路的實際連接情況,包括設備間的冗餘連接、備份連接、均衡負載連接等,對拓撲結構進行層次化管理。通過網路軟體的IP地址定位功能可以定位IP地址所在交換機的埠,有效解決了IP地址盜用、查找病毒主機網路黑客等問題。 通過網路軟體還可實現對網路故障的監視、流量檢測和管理,使網管人員能夠對故障預警,以便及時採取措施,保證了整個網路能夠堅持長時間的安全無故障運行。 7.建立了VPN系統 虛擬專用網是對企業內部網的擴展。它可以幫助遠程用戶、公司分支機構、商業夥伴及供應商同公司的內部網建立可信的安全連接,並保證數據的安全傳輸。虛擬專用網可用於實現企業網站之間安全通信的虛擬專用線路,用於經濟有效地連接到商業夥伴和用戶的安全外聯網虛擬專用網。為了滿足企業用戶遠程辦公需求,同時為了滿足網路安全的要求,我們在石化區域網中建立了VPN系統。VPN的核心設備為Cisco的3825路由器,遠端子公司採用Cisco的2621路由器,動態接入設備採用Cisco的1700路由器。 8.啟動應用伺服器的審計功能在區域網的各應用中我們都啟用了審計功能,對用戶的操作進行審核和記錄,保證了系統的安全。

Ⅱ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什麼

第一道是信息系統自身的安全性(如漏洞缺陷),第二道是反病毒軟體和網路防火牆,第三道防線是信息系統的數據備份。

Ⅲ 網路安全單項選擇題「附答案」

一、單選題

1.為了防禦網路監聽,最常用的方法是 (B)

A、採用物理傳輸(非網路)

B、信息加密

C、無線網

D、使用專線傳輸

2.使網路伺服器中充斥著大量要求回復的信息,消耗帶寬,導致網路或系統停止正常服務,這屬於什麼攻擊類型? (A)

A、拒絕服務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遠程過程調用

3.向有限的空間輸入超長的字元串是哪一種攻擊手段?(A)

A、緩沖區溢出;

B、網路監聽

C、拒絕服務

D、IP欺騙

4.主要用於加密機制的協議是(D)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5.用戶收到了一封可疑的電子郵件,要求用戶提供銀行賬戶及密碼,這是屬於何種攻擊手段? (B)

A、緩存溢出攻擊;

B、釣魚攻擊

C、暗門攻擊;

D、DDOS攻擊

6.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系統能設置為在幾次無效登錄後鎖定帳號,這可以防止(B)

A、木馬;

B、暴力攻擊;

C、IP欺騙;

D、緩存溢出攻擊

7.在以下認證方式中,最常用的認證方式是:(A)

A基於賬戶名/口令認證

B基於摘要演算法認證 ;

C基於PKI認證 ;

D基於資料庫認證

8.以下哪項不屬於防止口令猜測的措施? (B)

A、嚴格限定從一個給定的終端進行非法認證的次數;

B、確保口令不在終端上再現;

C、防止用戶使用太短的口令;

D、使用機器產生的口令

9.下列不屬於系統安全的技術是(B)

A、防火牆

B、加密狗

C、認證

D、防病毒

10.抵禦電子郵箱入侵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D )

A、不用生日做密碼

B、不要使用少於5位的密碼

C、不要使用純數字

D、自己做伺服器

11.不屬於常見的危險密碼是( D )

A、跟用戶名相同的密碼

B、使用生日作為密碼

C、只有4位數的密碼

D、10位的綜合型密碼

12.不屬於計算機病毒防治的策略的是( D )

A. 確認您手頭常備一張真正「干凈」的引導盤

B. 及時、可靠升級反病毒產品

C. 新購置的計算機軟體也要進行病毒檢測

D. 整理磁碟

13.針對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技術存在的缺點而引入的防火牆技術,這是( )防火牆的特點。(D)

A、包過濾型

B、應用級網關型

C、復合型防火牆

D、代理服務型

14.在每天下午5點使用計算機結束時斷開終端的連接屬於( A )

A、外部終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線的物理安全

C、偷聽數據

D、網路地址欺騙

15.2003年上半年發生的較有影響的計算機及網路病毒是什麼(B)

(A)SARS

(B)SQL殺手蠕蟲

(C)手機病毒

(D)小球病毒

16.SQL 殺手蠕蟲病毒發作的特徵是什麼(A)

(A)大量消耗網路帶寬

(B)攻擊個人PC終端

(C)破壞PC游戲程序

(D)攻擊手機網路

17.當今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之間形成(B)

(A)安全風險屏障

(B)安全風險缺口

(C)管理方式的變革

(D)管理方式的缺口

18.我國的計算機年犯罪率的`增長是(C)

(A)10%

(B)160%

(C)60%

(D)300%

19.信息安全風險缺口是指(A)

(A)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的不平衡

(B)信息化中,信息不足產生的漏洞

(C)計算機網路運行,維護的漏洞

(D)計算中心的火災隱患

20.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一個時代(B)

(A)九十年代中葉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D)專網時代

21.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三個時代(A)

(A)主機時代, 專網時代, 多網合一時代

(B)主機時代, PC機時代, 網路時代

(C)PC機時代,網路時代,信息時代

(D)2001年,2002年,2003年

22.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二個時代(A)

(A)專網時代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23.網路安全在多網合一時代的脆弱性體現在(C)

(A)網路的脆弱性

(B)軟體的脆弱性

(C)管理的脆弱性

(D)應用的脆弱性

24.人對網路的依賴性最高的時代(C)

(A)專網時代

(B)PC時代

(C)多網合一時代

(D)主機時代

25.網路攻擊與防禦處於不對稱狀態是因為(C)

(A)管理的脆弱性

(B)應用的脆弱性

(C)網路軟,硬體的復雜性

(D)軟體的脆弱性

26.網路攻擊的種類(A)

(A)物理攻擊,語法攻擊,語義攻擊

(B)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C)硬體攻擊,軟體攻擊

(D)物理攻擊,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27.語義攻擊利用的是(A)

(A)信息內容的含義

(B)病毒對軟體攻擊

(C)黑客對系統攻擊

(D)黑客和病毒的攻擊

28.1995年之後信息網路安全問題就是(A)

(A)風險管理

(B)訪問控制

(C)消除風險

(D)迴避風險

29.風險評估的三個要素(D)

(A)政策,結構和技術

(B)組織,技術和信息

(C)硬體,軟體和人

(D)資產,威脅和脆弱性

30.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A)

(A)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B)定性評估

(C)定量評估

(D)定點評估

31.PDR模型與訪問控制的主要區別(A)

(A)PDR把安全對象看作一個整體

(B)PDR作為系統保護的第一道防線

(C)PDR採用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D)PDR的關鍵因素是人

32.信息安全中PDR模型的關鍵因素是(A)

(A)人

(B)技術

(C)模型

(D)客體

33.計算機網路最早出現在哪個年代(B)

(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34.最早研究計算機網路的目的是什麼?(C)

(A)直接的個人通信;

(B)共享硬碟空間、列印機等設備;

(C)共享計算資源;

D大量的數據交換。

35.最早的計算機網路與傳統的通信網路最大的區別是什麼?(B)

(A)計算機網路帶寬和速度大大提高。

(B)計算機網路採用了分組交換技術。

(C)計算機網路採用了電路交換技術

(D)計算機網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6.關於80年代Mirros 蠕蟲危害的描述,哪句話是錯誤的?(B)

(A)該蠕蟲利用Unix系統上的漏洞傳播

(B)竊取用戶的機密信息,破壞計算機數據文件

(C)佔用了大量的計算機處理器的時間,導致拒絕服務

(D)大量的流量堵塞了網路,導致網路癱瘓

37.以下關於DOS攻擊的描述,哪句話是正確的?(C)

(A)不需要侵入受攻擊的系統

(B)以竊取目標系統上的機密信息為目的

(C)導致目標系統無法處理正常用戶的請求

(D)如果目標系統沒有漏洞,遠程攻擊就不可能成功

38.許多黑客攻擊都是利用軟體實現中的緩沖區溢出的漏洞,對於這一威脅,最可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C)

(A)安裝防火牆

(B)安裝入侵檢測系統

(C)給系統安裝最新的補丁

(D)安裝防病毒軟體

39.下面哪個功能屬於操作系統中的安全功能 (C)

(A)控制用戶的作業排序和運行

(B)實現主機和外設的並行處理以及異常情況的處理

(C)保護系統程序和作業,禁止不合要求的對程序和數據的訪問

(D)對計算機用戶訪問系統和資源的情況進行記錄

40.下面哪個功能屬於操作系統中的日誌記錄功能(D)

(A)控制用戶的作業排序和運行

(B)以合理的方式處理錯誤事件,而不至於影響其他程序的正常運行

(C)保護系統程序和作業,禁止不合要求的對程序和數據的訪問

(D)對計算機用戶訪問系統和資源的情況進行記錄

42.Windows NT提供的分布式安全環境又被稱為(A)

(A)域(Domain)

(B)工作組

(C)對等網

(D)安全網

43.下面哪一個情景屬於身份驗證(Authentication)過程(A)

(A)用戶依照系統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B)用戶在網路上共享了自己編寫的一份Office文檔,並設定哪些用戶可以閱讀,哪些用戶可以修改

(C)用戶使用加密軟體對自己編寫的Office文檔進行加密,以阻止其他人得到這份拷貝後看到文檔中的內容

(D)某個人嘗試登錄到你的計算機中,但是口令輸入的不對,系統提示口令錯誤,並將這次失敗的登錄過程紀錄在系統日誌中

44.下面哪一個情景屬於授權(Authorization)(B)

(A)用戶依照系統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B)用戶在網路上共享了自己編寫的一份Office文檔,並設定哪些用戶可以閱讀,哪些用戶可以修改

(C)用戶使用加密軟體對自己編寫的Office文檔進行加密,以阻止其他人得到這份拷貝後看到文檔中的內容

(D)某個人嘗試登錄到你的計算機中,但是口令輸入的不對,系統提示口令錯誤,並將這次失敗的登錄過程紀錄在系統日誌中

45.下面哪一個情景屬於審計(Audit)(D)

(A)用戶依照系統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B)用戶在網路上共享了自己編寫的一份Office文檔,並設定哪些用戶可以閱讀,哪些用戶可以修改

(C)用戶使用加密軟體對自己編寫的Office文檔進行加密,以阻止其他人得到這份拷貝後看到文檔中的內容

(D)某個人嘗試登錄到你的計算機中,但是口令輸入的不對,系統提示口令錯誤,並將這次失敗的登錄過程紀錄在系統日誌中

46.以網路為本的知識文明人們所關心的主要安全是(C)

(A)人身安全

(B)社會安全

(C)信息安全

47.第一次出現"HACKER"這個詞是在(B)

(A)BELL實驗室

(B)麻省理工AI實驗室

(C)AT&T實驗室

48.可能給系統造成影響或者破壞的人包括(A)

(A)所有網路與信息系統使用者

(B)只有黑客

(C)只有跨客

49.黑客的主要攻擊手段包括(A)

(A)社會工程攻擊、蠻力攻擊和技術攻擊

(B)人類工程攻擊、武力攻擊及技術攻擊

(C)社會工程攻擊、系統攻擊及技術攻擊

50.從統計的情況看,造成危害最大的黑客攻擊是(C)

(A)漏洞攻擊

(B)蠕蟲攻擊

(C)病毒攻擊

51.第一個計算機病毒出現在(B)

(A)40年代

(B)70 年代

(C)90年代

52.口令攻擊的主要目的是(B)

(A)獲取口令破壞系統

(B)獲取口令進入系統

(C)僅獲取口令沒有用途

53.通過口令使用習慣調查發現有大約___%的人使用的口令長度低於5個字元的(B)

(A)50.5

(B)51. 5

(C)52.5

54.通常一個三個字元的口令破解需要(B)

(A)18毫秒

(B)18 秒

(C)18分

55.黑色星期四是指(A)

(A)1998年11月3日星期四

(B)1999年6月24日星期四

(C)2000年4月13日星期四

56.大家所認為的對Internet安全技術進行研究是從_______時候開始的 (C)

(A)Internet 誕生

(B)第一個計算機病毒出現

( C)黑色星期四

57.計算機緊急應急小組的簡稱是(A)

(A)CERT

(B)FIRST

(C)SANA

58.郵件炸彈攻擊主要是(B)

(A)破壞被攻擊者郵件伺服器

(B)添滿被攻擊者郵箱

(C)破壞被攻擊者郵件客戶端

59.邏輯炸彈通常是通過(B)

(A)必須遠程式控制制啟動執行,實施破壞

(B)指定條件或外來觸發啟動執行,實施破壞

(C)通過管理員控制啟動執行,實施破壞

60.1996年上海某尋呼台發生的邏輯炸彈事件,造事者被判"情節輕微,無罪釋放"是因為(C)

(A)證據不足

(B)沒有造成破壞

(C)法律不健全

61.掃描工具(C)

(A)只能作為攻擊工具

(B)只能作為防範工具

(C)既可作為攻擊工具也可以作為防範工具

62.DDOS攻擊是利用_____進行攻擊(C)

(A)其他網路

(B)通訊握手過程問題

(C)中間代理

63.全國首例計算機入侵銀行系統是通過(A)

(A)安裝無限MODEM進行攻擊

(B)通過內部系統進行攻擊

(C)通過搭線進行攻擊

64.黑客造成的主要安全隱患包括(A)

(A)破壞系統、竊取信息及偽造信息

(B)攻擊系統、獲取信息及假冒信息

(C)進入系統、損毀信息及謠傳信息

65.從統計的資料看,內部攻擊是網路攻擊的(B)

(A)次要攻擊

(B)最主要攻擊

(C)不是攻擊源

66.信息戰的主要形式是(A)

(A)電子戰和計算機網路戰

(B)信息攻擊和網路攻擊

(C)系統破壞和信息破壞

67.廣義地說,信息戰是指敵對雙方為達成各自的國家戰略目標,為奪取______在等各個領域的信息優勢,運用信息和信息技術手段而展開的信息斗爭(B)

(A)政治、經濟、國防、領土、文化、外交

(B)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外交

(C)網路、經濟、信息、科技、文化、外交

68.狹義地說,信息戰是指軍事領域里的信息斗爭。它是敵對雙方為爭奪信息的______,通過利用、破壞敵方和保護己方的信息、信息系統而採取的作戰形式 (C)

(A)佔有權、控制權和製造權

(B)保存權、製造權和使用權

(C)獲取權、控制權和使用權

69.信息戰的戰爭危害較常規戰爭的危害(C)

(A)輕

B)重

(C)不一定

70.信息戰的軍人身份確認較常規戰爭的軍人身份確認(A)

(A)難

(B)易

(C)難說

71.互聯網用戶應在其網路正式聯通之日起_____內,到公安機關辦理國際聯網備案手續(A)

(A)三十日

(B)二十日

(C)十五日

(D)四十日

72.一般性的計算機安全事故和計算機違法案件可由_____受理(C)

(A)案發地市級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B)案發地當地縣級(區、市)公安機關治安部門。

(C)案發地當地縣級(區、市)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D)案發地當地公安派出所

73.計算機刑事案件可由_____受理(A)

(A)案發地市級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B)案發地市級公安機關治安部門

(C)案發地當地縣級(區、市)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D)案發地當地公安派出所

74.計算機信息系統發生安全事故和案件,應當______在內報告當地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D)

(A)8小時

(B)48小時

(C)36小時

(D)24小時

75.對計算機安全事故的原因的認定或確定由_____作出(C)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發案單位

(D)以上都可以

76.對發生計算機安全事故和案件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如存在安全隱患的,______應當要求限期整改(B)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發案單位的主管部門

(D)以上都可以

77.傳入我國的第一例計算機病毒是__(B)

(A)大*病毒

(B)小球病毒

(C)1575病毒

(D)米開朗基羅病毒

78.我國是在__年出現第一例計算機病毒(C)

(A)1980

(B)1983

(C)1988

(D)1977

79.計算機病毒是_____(A)

(A)計算機程序

(B)數據

(C)臨時文件

(D)應用軟體

80.計算機病毒能夠_____(ABC)

(A)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

(B)影響計算機使用

(C)能夠自我復制

(D)保護版權

81.1994年我國頒布的第一個與信息安全有關的法規是_____(D)

(A)國際互聯網管理備案規定

(B)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

(C)網吧管理規定

(D)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82.網頁病毒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傳播(C)

(A)1>郵件

(B)文件交換

(C)網路瀏覽

(D)光碟

83.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將受到____處罰(A)

(A)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拘留

(C)罰款

(D)警告

84.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根據____標准進行檢驗(A)

(A)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評級准測

(B)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

(C)基於DOS系統的安全評級准則

(D)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驗標准

85.《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是在哪一年頒布的(C)

(A)1994

(B)1997

(C)2000

(D)1998

86.邊界防範的根本作用是(C)

(A)對系統工作情況進行檢驗與控制,防止外部非法入侵

(B)對網路運行狀況進行檢驗與控制,防止外部非法入侵

(C)對訪問合法性進行檢驗與控制,防止外部非法入侵

87.路由設置是邊界防範的(A)

(A)基本手段之一

(B)根本手段

(C)無效手段

88.網路物理隔離是指(C)

(A)兩個網路間鏈路層在任何時刻不能直接通訊

(B)兩個網路間網路層在任何時刻不能直接通訊

(C)兩個網路間鏈路層、網路層在任何時刻都不能直接通訊

Ⅳ 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護技術相關知識

1、涉密網路保密建設和管理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u2/:b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政務內網是涉密網路,是專門處理國家秘密和內部辦公信息的網路。黨和國家對涉密網路的保密建設和管理非常重視,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根據這些規定,涉密網路保密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適度安全的原則。所謂「適度安全」是指與由於信息泄露、濫用、非法訪問或非法修改而造成的危險和損害相適應的安全。沒有絕對安全的信息系統(網路),任何安全措施都是有限度的。關鍵在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去確定安全措施的「度」,即根據信息系統因缺乏安全性造成損害後果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採取什麼樣的安全措施。國家保密技術規定對絕密級信息系統的機密、秘密級信息系統應當採取的安全措施分別提出了具體要求。6x)#gt
(2)按最高密級防護的原則。涉密信息系統處理多種密級的信息時,應當按照最高密級採取防護措施。kHo
(3)最小化授權的原則。一是涉密信息系統的建設規模要最小化,非工作所必需的單位和崗位,不得建設政務內風和設有內網終端;二是涉密信息系統中涉密信息的訪問許可權要最小化,非工作必需知悉的人員,不得具有關涉密信息的訪問許可權。jie
(4)同步建設,嚴格把關的原則。涉密信息系統的建設必須要與安全保密設施的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要對涉密信息系統建設的全過程(各個環節)進行保密審查、審批、把關。N
要防止並糾正「先建設,後防護,重使用,輕安全」的傾向,建立健全涉密信息系統使用審批制度。不經過保密部門的審批和論證,有關信息系統不得處理國家秘密信息。7qR
(5)注重管理的原則。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加強管理可以彌補技術上的不足;而放棄管理則再好的技術也不安全。要通過引進和培養計算機技術人員,使其盡快成為既懂「電子」又懂政務(黨務)、還懂「保密」的復合型人才,利用行政和技術手段的綜合優勢,實現對涉密信息在網路環境下的有效監管。同時,實現人員和技術的有機結合——健全制度,並利用技術手段保證制度的落實。|kn
&;溫農校友之家 -- 溫農人自己的網上家園 g4cB
2、涉密網路保密建設的基本措施有哪些?A
根據國家保密技術規定的要求,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建設必須採取以下基本措施:C+8_f^
(1)存放安全。即保證涉密信息系統的機房設備和終端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做到防火、防水、防震、防爆炸和防止外來人員進行物理上的盜取和破壞等,還要防止外界電磁場對涉密信息系統各個設備的電磁干擾,保證涉密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TTr.
涉密信息系統的中心機房建設,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滿足國家《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定規范》、《計算站場地技術條件》、《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和要求。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電磁屏蔽室的建設,必須符合國家保密標准BMB3的要求。處理秘密級、機密級信息的系統中心機房,應當彩有效的電子門控系統。處理絕密級信息和重要信息的系統中心機房的門控系統,還應採取IC卡或生理特徵進行身份鑒別,並安裝電視監視系統,且配備警衛人員進行區域保護。$Zey3
(2)物理隔離。即涉密信息系統(政務內網)要與政務外網和網際網路實行物理隔離。這是涉密信息系統免遭來自網際網路上的黑客攻擊和病毒侵擾的最有效措施。實現物理隔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rr=
一是一個單位的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的機房要分別建設,相互物理隔離。隔離距離要符合國家保密標准BMB5的相關規定。>Gm
二是政務內網的布線要採用光纜或屏蔽電纜;如政務內、外網同時建設,可實行雙布線,政務外網的布線可以使用普通電纜或雙絞線;對已建網路要改造成政務內、外網兩個網路、單布線不可改變時,可以採用安裝安全隔離集線器的辦法,使客戶端微機不能同時與內、外網相通。h
三是客戶端的物理隔離可以採取以下方法解決:(A)安裝雙主板、雙硬碟的微機(如浪潮金盾安全電腦);(B)對原的微機進行物理隔離改造,即增中一塊硬碟和一塊雙硬碟隔離卡(如中孚隔離卡);(C)對客戶端微機只增加一塊單礓盤隔離卡等。"7
四是對單位與單位政務內網之間的信息傳輸,可採用以下方法解決:(A)利用各地政務內網平台提供的寬頻保密通道;(B)採用單獨交換設備和單獨鋪設線路,並安裝網路加密機;(C)使用面向連接的電路交換方式(如PSTN、ISDN、ADSL等)時,應採用認證和鏈路加密措施。採用的加密設備必須經國家密碼主管部門批准。Qq0
(3)身份鑒別。在用戶進入(即使用)涉密信息系統前,系統要對用戶的身份進行鑒別,以判斷該用戶是否為系統的合法用戶。其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戶進入。這是系統安全控制的第一道防線。v6
身份鑒別一般採用3種方法:一是設置口令字;二是採用智能卡和口令字相結合的方式;三是用人的生物特徵等強認證措施,如指紋、視網膜等。6iFF=]
口令字的設置原理是:在信息系統中存放一張「用戶信息表」,它記錄所有的可以使用這個系統的用戶的有關信息,如用戶名和口令字等。用戶名是可以公開的,不同用戶使用不同的用戶名,但口令字是秘密的。當一個用戶要使用系統時,必須鍵入自己的用戶名和相應的口令字,系統通過查詢用戶信息表,驗證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口令字與用戶信息表中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該用戶即是系統的合法用戶,可進入系統,否則被擋在系統之外。4Z-xF
根據國家保密規定,處理秘密級信息的系統口令長度不得少於8位,且口令更換周期不得長於30天;處理機密級信息的系統,口令長度不得少於10位,且口令更換周期不得長於7天;處理絕密級信息的系統,應當採用一次性口令。口令有組成應當是大小寫英文字母、數字、特殊字元中兩者以上的組合,而且口令必須加密存儲、加密傳輸,並且保證口令存放載體的物理安全。$
採用口令字進行身份鑒別,特別是成本低,實現容易,但使用管理很不方便,不宜記憶。YN
採用「智能卡+口令字」的方式進行身份鑒別,其特別是,口令字長度4位即可,便於用戶使用,增加了身份鑒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本較高,一般涉密信息系統的身份鑒別在多採用這種方式。3
採用人的生理特徵進行身份鑒別,其特點是成本高,安全性好。國家保密規定要求,絕密級信息系統的身份鑒別應採用這種強認證方式。B
(4)訪問控制。經過身份鑒別進入涉密信息系統的合法用戶,需要對其訪問系統資源的許可權進行限制。訪問控制的任務就是根據一定的原則對合法用戶的訪問許可權進行控制,以決定他可以使用哪些系統資源,以什麼樣的方式使用。例如,在系統中,對於各種密級的文件,哪個用戶可以查閱,哪個用戶可以修改等。這是系統安全控制的第二道防線,它可以阻合法用戶對其許可權范圍以外的資源的非法訪問。設置訪問控制應遵循「最小授權原則」,即在應當授權的范圍內有權使用資源,非授權范圍內無權使用資源。88d
訪問控制可以分為自主訪問控制、強制訪問控制和角色控制等3種訪問控制策略。:Rk03*
自主訪問控制是指資源的擁有者有權決定系統中哪些用戶具有該資源的訪問許可權,以及具有什麼樣的訪問許可權(讀、改、刪等)。也就是說系統中資源的訪問許可權,由資源的所有者決定。]^`
強制訪問控制是指信息系統根據事先確定的安全策略,對用戶的訪問許可權進行強制性控制。它首先要分別定義用戶和信息資源的安全屬性;用戶的安全屬性為「所屬部門」和「可查閱等級」。用戶「所屬部門」是指用戶分管或所在的部門。用戶「可查閱等級」分為A、B、C三級(可以任意確定),其級別為A>B>C。信息資源的安全屬性分為「所屬部門」和「查閱等級」。信息「所屬部門」是指信息產生的部門。信息「查閱等級」可分為A、B、C三級(同上),其級別為A>B>C。強制訪問控制的規則是:僅當用戶安全屬性中的「可查閱等級」大於等於信息安全屬性中的「查閱等級」且用戶安全屬性中的「所屬部門」包含了信息安全屬性中的「所屬部門」時,用戶才能閱讀該信息;僅當用戶安全屬性中的「可查閱等級」小於等於信息安全屬性中的「查閱等級」,且用戶安全屬性中的「所屬部門」包含了信息安全屬性中的「所屬部門」時,用戶才能改寫該信息。*Dh
角色控制是指信息系統根據實際工作職責設置若干角色,不同用戶可以具有相同角色,在系統中享有相同的權力。當工作職責變動時,可按照新的角色進行重新授權。角色控制既可以在自主訪問控制中運用,也可以在強制訪問控制中運用。PVD
根據國家保密規定,涉密信息系統必須採用強制訪問控制策略。處理秘密級、機密級信息的涉密系統,訪問應當按照用戶類別、信息類別控制,處理絕密級信息的涉密系統,訪問控制到單個用戶、單個文件。x
(5)數據存儲加密。對涉密信息系統中存放的文件和數據進行加密,使這成為密文,用在用戶對其進行訪問(查詢、插入、修改)時,按其需要對數據實時進行加密/解密。這是系統安全控制的第三道防線。在系統的身份鑒別和訪問控制這兩道防線萬一遭到破壞或用戶繞過身份鑒別和訪問控制,通過其他途徑進入系統時,加密可以保護文件或數據的秘密性,並可發現數據的被修改。通俗地講,系統的身份鑒別與訪問控制的作用是「進不來」和「拿不走」,加密的作用是,即使拿走了也「看不懂」。~GOC;
採用什麼樣的密碼體制對數據進行加密,是密碼控制中的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要保證密碼演算法既有很強的密碼強度,又對系統的運行效率不致於有太大影響。現代密碼體制是將密碼演算法公開,而僅保持密鑰的秘密性,即一切秘密寓於密鑰之中。因此,必須對密鑰的生成、傳遞、更換和保存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bpr!
根據國家保密規定,絕密級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存儲應當採取加密措施。使用的加密演算法應當經過國家密碼主管部門的批准。";)l
(6)安全審計。審計是模擬社會檢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用來監視、記錄和控制用戶活動的一種機制,它使影響系統安全的訪問和訪問企圖留下線索,以便事後分析追查。主要的安全審計手段包括:設置審計開關、事件過濾、查詢審計日誌和違遠見事件報警等。T2hiV/
審計系統應當有詳細的日誌,記錄每個用戶的每次活動(訪問時間、地址、數據、程序、設備等)以及系統出錯和配置修改等信息。應保證審計日誌的保密性和完整性。)Z6r
按照國家保密規定,機密級以下的涉密信息系統應採用分布式審計系統,審計信息存放在各伺服器和安全保密設備上,用於系統審計員審查,審查記錄不得修改、刪除,審查周期不得長於30天。絕密級信息系統應當採用集中式審計系統,能夠對各級伺服器和安全保密設備中的審計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匯編成審計報表,並能檢測、記錄侵犯系統的事件和各種違規事件,及時自動告警,系統審計員定期審查日誌的不得長於7天。</<f'g
(7)防電磁泄漏。涉密信息系統中涉密設備的安裝使用,應滿足國家保密標准BMB2的要求。對不符合BMB2要求的,必須採取電磁泄漏的防護措施。電磁泄漏的防護技術共有3種:電磁屏蔽室、低泄射設備和電磁干擾器。`x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處理絕密級信息的系統機房應當建設電磁屏蔽室,處理絕密級信息的計算機要安裝電磁屏蔽台,且電磁屏蔽室和電磁屏蔽台都要符合國家保密標准BMB3的要求。否則處理絕密級信息的計算機必須是符合國家公安和保密標准GGBB1的低泄射設備。P
處理秘密級、機密級信息的設備應當採取安裝電磁干擾器或採用低泄射設備等防電磁泄漏措施。所使用的干擾器應滿足國家保密標准BMB4的要求,即處理機密級以下(含機密級)信息的設備應當採用一級電磁干擾器;二級電磁干擾器用於保護處理內部敏感信息的設備和最小警戒距離大於等於100米處理秘密級信息的設備。#fp92'
&;溫農校友之家 -- 溫農人自己的網上家園 x
4、涉密網路保密管理應採取哪些基本措施?q-|Z)7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涉密網路的保密管理應當採取以下基本措施:<
(1)明確安全保密責任,落實網路安全保密管理機構。JNe{p
要確定分管領導。該領導應當了解系統中的涉密信息及處理性質,了解保護系統所需要的管理、人事、運行和技術等方面的措施。U`j
成立網路安全保密管理機構。該機構應當由分管領導親自負責,成員包括保密員、系統管理員、系統安全員、系統審計員和操作員代表以及保安員等。其具體職責是,制定網路安全保密策略,包括技術策略和管理策略;制定、審查、確定保密措施;組織實施安全保密措施並協調、監督、檢查安全保密措施執行情況;組織開展網路信息安全保密的咨詢、宣傳和培訓等。rY
機構領導的主要任務是:對系統修改的授權;對特權和口令的授權;冥違章報告、審計記錄、報警記錄;制定並組織實施安全人員培訓計劃,以及遇到重大問題時及時報告單位主要領導和上級等。p
保密員的主要職責是,建立健全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監督、檢查網路保密管理及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確定系統用戶和信息的安全屬性等。ovz]j}
系統管理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系統及設備的安裝和維護,分配和管理用戶口令,落實防病毒措施,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x
系統安全員的主要職責是,設置用戶和信息的安全屬性,格式化新介質,應急條件下的安全恢復,啟動與停止系統等。0<!
系統審計員的主要職責是,監督系統的運行情況,定期查看審計記錄,對系統資源的各種非法訪問事件進行分析、處理,必要時及時上報主管領導。OkP6u]
保安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非技術性的、常規的安全工作,如場地警衛、驗證出入手續,落實規章制度等。"/4;uE
(2)制定系統安全計劃。Z_f;Wi
主要包括:lc:dF
一是制定系統規章。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制度有:系統和設備使用的安全保密規定,涉密介質的使用管理規定,物理安全管理制度,身份鑒別管理制度,訪問控制規則設置的規定,密鑰與密碼設備管理制度以及系統管理員、系統安全員、系統審計員、保密員和保安員的工作職責等。=aRY
二是制定培訓計劃。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應當包括:職業道德、系統各個崗位的新技術、操作規程和使用信息系統應當掌握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對己在崗人員也要進行定期培訓,以不斷提高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I+%
三是加強人員管理。主要有3個方面:(A)人員審查,確保涉密信息系統每個用戶的安全可靠。審查內容包括個人經歷、社會關系、政治思想狀況、人品和職業道德等。(B)確定崗位和職責范圍。使每一位用戶按照自己的崗位和職權使用信息系統。(C)考核評價。對系統用戶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表現等要定期進行全面考核,並作出評價。對不適於接觸涉密信息系統的人員要及時調離。對提升、調動、離崗和退休人員,要收回所有證件、鑰匙、智能卡,檢查是否把全部手冊、文件或程序清單交回。有關人員離崗後,應更換口令和智能卡。7Pd
四是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制定應急計劃和處理預案,幫助用戶解決安全事故,向用戶定期通報有關信息系統薄弱環東和外來威脅的情況,定期檢測應急能力。gv9_TR
(3)制定評審安全措施。涉密信息系統建成後,要由涉密計算機網路測評中心對其進行安全保密性能的測評。由於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因此在對該信息系統進行重大修改時,要重新進行測評;即使沒有重大修改,至少每三年也要測評一次。&J2
(4)信息系統的授權使用。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因此,該系統必須經保密部門審批合格並書面授權,方能投入運行;如該系統做重大修改,須經保密部門重新審批、授權;至少每三年,涉密信息系統的使用要重新授權。UF@*

Ⅳ 網路安全知識答題及答案

單選題

1.使網路伺服器中充斥著大量要求回復的信息,消耗帶寬,導致網路或系統停止正常服務,這屬於什麼攻擊類型? (A)

A、拒絕服務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遠程過程調用

2.為了防禦網路監聽,最常用的方法是 (B)

A、採用物理傳輸(非網路)

B、信息加密

C、無線網

D、使用專線傳輸

3.向有限的空間輸入超長的字元串是哪一種攻擊手段?(A)

A、緩沖區溢出;

B、網路監聽

C、拒絕服務

D、IP欺騙

4.主要用於加密機制的協議是(D)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5.用戶收到了一封可疑的電子郵件,要求用戶提供銀行賬戶及密碼,這是屬於何種攻擊手段? (B)

A、緩存溢出攻擊;

B、釣魚攻擊

C、暗門攻擊;

D、DDOS攻擊

6.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系統能設置為在幾次無效登錄後鎖定帳號,這可以防止(B)

A、木馬;

B、暴力攻擊;

C、IP欺騙;

D、緩存溢出攻擊

7.在以下認證方式中,最常用的認證方式是:(A)

A基於賬戶名/口令認證

B基於摘要演算法認證 ;

C基於PKI認證 ;

D基於資料庫認證

8.以下哪項不屬於防止口令猜測的措施? (B)

A、嚴格限定從一個給定的終端進行非法認證的次數;

B、確保口令不在終端上再現;

C、防止用戶使用太短的口令;

D、使用機器產生的口令

9.下列不屬於系統安全的技術是(B)

A、防火牆

B、加密狗

C、認證

D、防病毒

10.抵禦電子郵箱入侵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D )

A、不用生日做密碼

B、不要使用少於5位的密碼

C、不要使用純數字

D、自己做伺服器

11.不屬於常見的危險密碼是( D )

A、跟用戶名相同的密碼

B、使用生日作為密碼

C、只有4位數的密碼

D、10位的綜合型密碼

12.不屬於計算機病毒防治的策略的是( D )

A. 確認您手頭常備一張真正「干凈」的引導盤

B. 及時、可靠升級反病毒產品

C. 新購置的計算機軟體也要進行病毒檢測

D. 整理磁碟

13.針對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技術存在的缺點而引入的防火牆技術,這是( )防火牆的特點。(D)

A、包過濾型

B、應用級網關型

C、復合型防火牆

D、代理服務型

14.在每天下午5點使用計算機結束時斷開終端的連接屬於( A )

A、外部終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線的物理安全

C、聽數據

D、網路地址欺騙

15.2003年上半年發生的較有影響的計算機及網路病毒是什麼(B)

(A)SARS

(B)SQL殺手蠕蟲

(C)手機病毒

(D)小球病毒

16.SQL 殺手蠕蟲病毒發作的特徵是什麼(A)

(A)大量消耗網路帶寬

(B)攻擊個人PC終端

(C)破壞PC游戲程序

(D)攻擊手機網路

17.當今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之間形成(B)

(A)安全風險屏障

(B)安全風險缺口

(C)管理方式的變革

(D)管理方式的缺口

18.我國的計算機年犯罪率的增長是(C)

(A)10%

(B)160%

(C)60%

(D)300%

19.信息安全風險缺口是指(A)

(A)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的不平衡

(B)信息化中,信息不足產生的漏洞

(C)計算機網路運行,維護的漏洞

(D)計算中心的火災隱患

20.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一個時代(B)

(A)九十年代中葉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D)專網時代

21.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三個時代(A)

(A)主機時代, 專網時代, 多網合一時代

(B)主機時代, PC機時代, 網路時代

(C)PC機時代,網路時代,信息時代

(D)2001年,2002年,2003年

22.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二個時代(A)

(A)專網時代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23.網路安全在多網合一時代的脆弱性體現在(C)

(A)網路的脆弱性

(B)軟體的脆弱性

(C)管理的脆弱性

(D)應用的脆弱性

24.人對網路的依賴性最高的時代(C)

(A)專網時代

(B)PC時代

(C)多網合一時代

(D)主機時代

25.網路攻擊與防禦處於不對稱狀態是因為(C)

(A)管理的脆弱性

(B)應用的脆弱性

(C)網路軟,硬體的復雜性

(D)軟體的脆弱性

26.網路攻擊的種類(A)

(A)物理攻擊,語法攻擊,語義攻擊

(B)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C)硬體攻擊,軟體攻擊

(D)物理攻擊,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27.語義攻擊利用的是(A)

(A)信息內容的含義

(B)病毒對軟體攻擊

(C)黑客對系統攻擊

(D)黑客和病毒的攻擊

28.1995年之後信息網路安全問題就是(A)

(A)風險管理

(B)訪問控制

(C)消除風險

(D)迴避風險

29.風險評估的三個要素(D)

(A)政策,結構和技術

(B)組織,技術和信息

(C)硬體,軟體和人

(D)資產,威脅和脆弱性

30.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A)

(A)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B)定性評估

(C)定量評估

(D)定點評估

31.PDR模型與訪問控制的主要區別(A)

(A)PDR把安全對象看作一個整體

(B)PDR作為系統保護的第一道防線

(C)PDR採用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D)PDR的關鍵因素是人

32.信息安全中PDR模型的關鍵因素是(A)

(A)人

(B)技術

(C)模型

(D)客體

33.計算機網路最早出現在哪個年代(B)

(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34.最早研究計算機網路的目的是什麼?(C)

(A)直接的個人通信;

(B)共享硬碟空間、列印機等設備;

(C)共享計算資源;

D大量的數據交換。

35.最早的計算機網路與傳統的通信網路最大的區別是什麼?(B)

(A)計算機網路帶寬和速度大大提高。

(B)計算機網路採用了分組交換技術。

(C)計算機網路採用了電路交換技術

(D)計算機網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6.關於80年代Mirros 蠕蟲危害的描述,哪句話是錯誤的?(B)

(A)該蠕蟲利用Unix系統上的漏洞傳播

(B)竊取用戶的機密信息,破壞計算機數據文件

(C)佔用了大量的計算機處理器的時間,導致拒絕服務

(D)大量的流量堵塞了網路,導致網路癱瘓

37.以下關於DOS攻擊的描述,哪句話是正確的?(C)

(A)不需要侵入受攻擊的系統

(B)以竊取目標系統上的機密信息為目的

(C)導致目標系統無法處理正常用戶的請求

(D)如果目標系統沒有漏洞,遠程攻擊就不可能成功

38.許多黑客攻擊都是利用軟體實現中的緩沖區溢出的漏洞,對於這一威脅,最可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C)

(A)安裝防火牆

(B)安裝入侵檢測系統

(C)給系統安裝最新的補丁

(D)安裝防病毒軟體

39.下面哪個功能屬於操作系統中的安全功能 (C)

(A)控制用戶的作業排序和運行

(B)實現主機和外設的並行處理以及異常情況的處理

(C)保護系統程序和作業,禁止不合要求的對程序和數據的訪問

(D)對計算機用戶訪問系統和資源的情況進行記錄

40.下面哪個功能屬於操作系統中的日誌記錄功能(D)

(A)控制用戶的作業排序和運行

(B)以合理的方式處理錯誤事件,而不至於影響其他程序的正常運行

(C)保護系統程序和作業,禁止不合要求的對程序和數據的訪問

(D)對計算機用戶訪問系統和資源的情況進行記錄

42.Windows NT提供的分布式安全環境又被稱為(A)

(A)域(Domain)

(B)工作組

(C)對等網

(D)安全網

;

Ⅵ 網路安全知識競答題及答案

目前網路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儼然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研究課題。那麼你對網路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 網路 安全知識 競答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網路安全知識競答題

1、使網路伺服器中充斥著大量要求回復的信息,消耗帶寬,導致網路或系統停止正常服務,這屬於什麼攻擊類型? (A)

A、拒絕服務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遠程過程調用

2、為了防禦網路監聽,最常用的 方法 是 (B)

A、採用物理傳輸(非網路)

B、信息加密

C、無線網

D、使用專線傳輸

3、向有限的空間輸入超長的字元串是哪一種攻擊手段?(A)

A、緩沖區溢出;

B、網路監聽

C、拒絕服務

D、IP欺騙

4、主要用於加密機制的協議是(D)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5、用戶收到了一封可疑的電子郵件,要求用戶提供銀行賬戶及密碼,這是屬於何種攻擊手段? (B)

A、緩存溢出攻擊;

B、釣魚攻擊

C、暗門攻擊;

D、DDOS攻擊

6、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系統能設置為在幾次無效登錄後鎖定帳號,這可以防止(B)

A、木馬;

B、暴力攻擊;

C、IP欺騙;

D、緩存溢出攻擊

7、在以下認證方式中,最常用的認證方式是:(A)

A基於賬戶名/口令認證

B基於摘要演算法認證 ;

C基於PKI認證 ;

D基於資料庫認證

8、以下哪項不屬於防止口令猜測的 措施 ? (B)

A、嚴格限定從一個給定的終端進行非法認證的次數;

B、確保口令不在終端上再現;

C、防止用戶使用太短的口令;

D、使用機器產生的口令

9、下列不屬於 系統安全 的技術是(B)

A、防火牆

B、加密狗

C、認證

D、防病毒

10、抵禦電子郵箱入侵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D )

A、不用生日做密碼

B、不要使用少於5位的密碼

C、不要使用純數字

D、自己做伺服器

11、不屬於常見的危險密碼是( D )

A、跟用戶名相同的密碼

B、使用生日作為密碼

C、只有4位數的密碼

D、10位的綜合型密碼

12、不屬於計算機病毒防治的策略的是( D )

A、 確認您手頭常備一張真正「干凈」的引導盤

B、 及時、可靠升級反病毒產品

C、 新購置的計算機軟體也要進行病毒檢測

D、 整理磁碟

13、針對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技術存在的缺點而引入的防火牆技術,這是( (D) )防火牆的特點。

A、包過濾型

B、應用級網關型

C、復合型防火牆

D、代理服務型

14、在每天下午5點使用計算機結束時斷開終端的連接屬於( A )

A、外部終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線的物理安全

C、竊聽數據

D、網路地址欺騙

15、2003年上半年發生的較有影響的計算機及網路病毒是什麼(B)

(A)SARS

(B)SQL殺手蠕蟲

(C)手機病毒

(D)小球病毒

16、SQL 殺手蠕蟲病毒發作的特徵是什麼(A)

(A)大量消耗網路帶寬

(B)攻擊個人PC終端

(C)破壞PC游戲程序

(D)攻擊手機網路

17、當今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之間形成(B)

(A)安全風險屏障

(B)安全風險缺口

(C)管理方式的變革

(D)管理方式的缺口

18、我國的計算機年犯罪率的增長是(C)

(A)10%

(B)160%

(C)60%

(D)300%

19、信息安全風險缺口是指(A)

(A)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的不平衡

(B)信息化中,信息不足產生的漏洞

(C)計算機網路運行,維護的漏洞

(D)計算中心的火災隱患

20、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一個時代(B)

(A)九十年代中葉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D)專網時代

21、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三個時代(A)

(A)主機時代, 專網時代, 多網合一時代

(B)主機時代, PC機時代, 網路時代

(C)PC機時代,網路時代,信息時代

(D)2001年,2002年,2003年

22、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二個時代(A)

(A)專網時代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23、網路安全在多網合一時代的脆弱性體現在(C)

(A)網路的脆弱性

(B)軟體的脆弱性

(C)管理的脆弱性

(D)應用的脆弱性

24、人對網路的依賴性最高的時代(C)

(A)專網時代

(B)PC時代

(C)多網合一時代

(D)主機時代

25、網路攻擊與防禦處於不對稱狀態是因為(C)

(A)管理的脆弱性

(B)應用的脆弱性

(C)網路軟,硬體的復雜性

(D)軟體的脆弱性

26、網路攻擊的種類(A)

(A)物理攻擊,語法攻擊,語義攻擊

(B)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C)硬體攻擊,軟體攻擊

(D)物理攻擊,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27、語義攻擊利用的是(A)

(A)信息內容的含義

(B)病毒對軟體攻擊

(C)黑客對系統攻擊

(D)黑客和病毒的攻擊

28、1995年之後信息網路安全問題就是(A)

(A)風險管理

(B)訪問控制

(C)消除風險

(D)迴避風險

29、風險評估的三個要素(D)

(A)政策,結構和技術

(B)組織,技術和信息

(C)硬體,軟體和人

(D)資產,威脅和脆弱性

30、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A)

(A)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B)定性評估

(C)定量評估

(D)定點評估

31、PDR模型與訪問控制的主要區別(A)

(A)PDR把安全對象看作一個整體

(B)PDR作為系統保護的第一道防線

(C)PDR採用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D)PDR的關鍵因素是人

32、信息安全中PDR模型的關鍵因素是(A)

(A)人

(B)技術

(C)模型

(D)客體

33、計算機網路最早出現在哪個年代(B)

(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34、最早研究計算機網路的目的是什麼?(C)

(A)直接的個人通信;

(B)共享硬碟空間、列印機等設備;

(C)共享計算資源;

D大量的數據交換。

35、最早的計算機網路與傳統的通信網路最大的區別是什麼?(B)

(A)計算機網路帶寬和速度大大提高。

(B)計算機網路採用了分組交換技術。

(C)計算機網路採用了電路交換技術

(D)計算機網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下一頁更多有關「網路安全知識競答題及答案」的內容

Ⅶ 防火牆是什麼的第一道防線

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防火牆。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非法用戶的進入,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防火牆的具體功能主要包括「網路安全」與「資料庫安全」
防火牆是網路基礎設施中用於網路安全的設備,防火牆可以是硬體組成,也可以是軟體組成,也可以是硬體和軟體共同構成。

Ⅷ 某企業,作為一個網路安全員應採取哪些措施來保護網路安全

定期更新殺毒軟體!打開防火牆!小心陌生信息!不進不安全的網頁!

Ⅸ 請問內部防火牆和外部防火牆是什麼意思啊(指硬體的防火牆)

一、防火牆的概念

1. 最初含義:當房屋還處於木製結構的時侯,人們將石塊堆砌在房屋周圍用來防止火災的發生。這種牆被稱之為防火牆 。

2. Rich Kosinski(Internet Security公司總裁):

防火牆是一種訪問控制技術,在某個機構的網路和不安全的網路之間設置障礙,阻止對信息資源的非法訪問。換句話說,防火牆是一道門檻,控制進/出兩個方向的通信。

3. William Cheswick和Steve Beilovin(1994):

防火牆是放置在兩個網路之間的一組組件,這組組件共同具有下列性質:

(1)只允許本地安全策略授權的通信信息通過;

(2)雙向通信信息必須通過防火牆;

(3)防火牆本身不會影響信息的流通。

4. 防火牆是位於兩個信任程度不同的網路之間(如企業內部網路和Internet之間)的軟體或硬體設備的組合,它對兩個網路之間的通信進行控制,通過強制實施統一的安全策略,防止對重要信息資源的非法存取和訪問以達到保護系統安全的目的。

注意:防火牆主要用於保護安全網路免受不安全網路的侵害。

典型情況:安全網路為企業內部網路,不安全網路為網際網路。

但防火牆不只用於網際網路,也可用於Intranet各部門網路之間。(內部防火牆)。E.g.:財務部與市場部之間。

5. 在邏輯上,防火牆是分離器,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控了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的任何活動,保證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在物理上,防火牆通常是一組硬體設備——路由器、主計算機,或者是路由器、計算機和配有軟體的網路的組合。

防火牆一般可分為多個部分,某些部分除了執行防火牆功能外還執行其它功能。E.g.:加密和解密——VPN。

6. 防火牆的實質是一對矛盾(或稱機制):限制數據流通,允許數據流通。

兩種極端的表現形式:除了非允許不可的都被禁止,安全但不好用。(限制政策);除了非禁止不可的都被允許,好用但不安全。(寬松政策)

多數防火牆都在兩種之間採取折衷。

在一個沒有防火牆環境中,網路安全完全依賴於主機安全,並且在某種意義上所有主機都必須協同達到一個統一的高安全標准。基於主機的安全伸縮性不好:當一個站點上主機的數量增加時,確定每台主機處於高安全級別之上,勢必會使性能下降。如果某個網路軟體的薄弱點被發現,沒有防火牆保護的站點必須盡可能快地更正每個暴露的系統,這並不現實,特別是在一些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統正被使用時。

二、防火牆的作用

1. 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防盜門、戰壕、交通警察、門衛)

2. 防火牆是阻塞點,可強迫所有進出信息都通過這個唯一狹窄的檢查點,便於集中實施安全策略。

3. 防火牆可以實行強制的網路安全策略,E.g.:禁止不安全的協議NFS,禁止finger 。

4. 對網路存取和訪問進行監控審計。E.g.:網路使用和濫用的記錄統計。

5. 使用內部防火牆可以防止一個網段的問題傳播到另一個網段。

三、防火牆體系結構

1. 基本原理

(1)防火牆是網路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訪問控制設施,放置在網路的邊界上,用於隔離Internet的一部分,限制其與Internet其他部分之間數據的自由流動,在不可靠的互連網路中建立一個可靠的子網。

(2)安全域:一個計算機子網中具有相同安全政策的計算機的集合。

(3)過濾器:本地安全政策的具體體現,對穿越的流量實施控制以阻止某一類別的流量。

2. 防火牆分類

(1)IP級防火牆,又稱報文過濾防火牆。

原理:在路由軟體中根據報文的信源、信宿及服務類型來實現報文過濾功能。

特點:網路性能好,透明、方便;不能針對特定用戶和特定請求,粒度不夠。

(2)應用級防火牆,又稱代理防火牆。

原理:雙穴主機隔離內外直接連接,為兩端代理服務請求。

特點:不存在直接報文交換,安全性好,粒度精確完備;但效率低,只能針對專門服務,有局限性。

(3)鏈路級防火牆

原理:雙穴主機提供通用的TCP/UDP連接中繼服務。

3. 防火牆的使用

(1)一般原則

1)防火牆的使用是以額外的軟硬體設備和系統性能的下降為代價的。

2)防火牆的設置取決於對網路的安全防衛要求和所能承受的經濟能力,以及系統被攻破之後可能產生的後果的嚴重性。

3)防火牆適用於保護內部主機安全管理不太嚴格的大型組織機構。

(2)防火牆的使用形式

1)路由器過濾方式防火牆

在內部網與外部網的關鍵路徑上設置一台帶有報文過濾功能的路由器,通過設置過濾規則准確完備地表達本地網路的安全政策。

2)雙穴信關方式防火牆

雙穴主機使用兩個介面分別連接內部和外部網路,並隔離兩個網路之間的直接IP報文交換。分為代理服務和用戶直接登錄兩種訪問控制方式。

3)主機過濾方式防火牆

提供安全保護的堡壘主機僅與內部網相連,通過過濾路由器連接內部網和外部網,外部網只能訪問堡壘主機。更具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4)子網過濾方式防火牆:DMZ方式(非軍事區方式)

在主機過濾的基礎上增加子網過濾,用過濾子網隔離堡壘主機與內部網,減輕攻擊者入侵堡壘主機後對內部網的沖擊。

5)內部防火牆

用於大型網路內部子網分隔,以阻止訪問控制中信賴關系的傳遞轉移。

(3)使用防火牆的問題

1)靈活性差,不能滿足網路互連的復雜形式。

2)防火牆重點防衛網路傳輸,不保證高層協議的安全。

3)防火牆必須設置在路由的關鍵點,且安全域內不能存在備份的迂迴路由。

4. 防火牆的管理

(1)防火牆日誌:用於安全追蹤。

(2)備份:防火牆系統的所有配置文件和系統文件。

四、IP級防火牆

1. 工作原理

(1)多埠交換設備,根據報文報頭執行過濾規則來進行報文轉發。

(2)傳輸控製表

1)定義過濾規則,報文依次運用每一條規則直至匹配的規則,然後執行對應的操作。

2)傳輸控製表的建立:安全政策→形式化描述→防火牆軟體語法格式

3)制定過濾規則:規則之間並不互斥,長前綴匹配優先。

4)不同的IP級防火牆產品有不同的傳輸控製表格式。

2. 報文過濾規則

(1)SMTP處理:伺服器埠25,客戶機埠>1023

(2)POP處理:伺服器埠110,客戶機埠>1023

(3)HTTP處理:伺服器埠80,客戶機埠>1023

(4)FTP處理:伺服器控制連接埠21,數據連接埠20,客戶機埠>1023

(5)Telnet處理:伺服器埠23,客戶機埠>1023

(6)DNS處理:伺服器埠53,客戶機埠>1023

(7)RPC處理:埠映射伺服器111,不提倡在不安全環境中提供RPC服務

(8)UDP處理:很難控制和驗證,通過應用級防火牆拒絕UDP報文

(9)ICMP處理:容易遭受DOS攻擊,ICMP過濾范圍取決於網路的管理域

(10)路由處理:應阻止內部路由信息出去,同時阻止外部路由信息進來

(11)IP分段報文處理:取決於網路的安全要求,必要時應設置上下文

(12)IP隧道:由於開銷過大,一般IP級防火牆不對IP隧道進行過濾

3. 內部路由與防火牆的混合結構

內部網使用一個路由器同時處理內部路由和外部防火牆功能,此時防火牆的定義要針對路由器的埠進行,需要路由器各埠的路由表配合。

4. IP防火牆的政策控制

(1)鑒別:驗證用戶的標識

(2)授權:判定用戶是否有權訪問所申請的資源。

5. 源點鑒別

(1)目的:防止盜用資源和服務失效攻擊

(2)驗證形式:抽樣檢查

1)對報文流當場進行抽樣檢查

2)一邊轉發,一邊抽樣進行後台檢查

3)將樣本記入日誌,事後進行審計

(3)鑒別方法:過濾標准,臨時口令,報文摘錄,報文簽名

6. IP級防火牆技術評價

(1)優點(P191)

(2)目前存在的問題(P192)

五、應用級防火牆

1. 基本原理

(1)在堡壘主機中使用應用代理伺服器控制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的報文交換。

(2)優點

1)對特定的應用服務在內部網路內外的使用實施有效控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專用性。

2)內部網路中的用戶名被防火牆中的名字取代,增加了攻擊者尋找攻擊對象的難度。

3)可以對過往操作進行檢查和控制,禁止了不安全的行為。

4)提供報文過濾功能,還能實現對傳輸時間、帶寬等進行控制的方法。

(3)缺點

1)通用性較差,需要為每個應用協議配置不同的代理伺服器。

2)需要對正常的客戶軟體進行相應的調整或修改。

3)新服務的出現和對應代理的出現存在較大延遲,成為新的不安全因素。

(4)設計原則(P193)

1)不允許內部網路與外界直接的IP交互,要有邊界防火牆。

2)允許內部用戶發起向外的FTP和Email,但可以通過代理進行審計。

3)外部網路用戶是不可信任的,要有鑒別功能。

4)內部用戶所使用的涉及外部網路的服務應該是可控制的。

5)防火牆的功能是針對外部網路訪問的。

Ⅹ 何謂防火牆

通俗點就是當程序訪問你的機子或你的程序訪問網路的時候他回提醒你的東東
專業點就是一、防火牆的概念

1. 最初含義:當房屋還處於木製結構的時侯,人們將石塊堆砌在房屋周圍用來防止火災的發生。這種牆被稱之為防火牆 。

2. Rich Kosinski(Internet Security公司總裁):

防火牆是一種訪問控制技術,在某個機構的網路和不安全的網路之間設置障礙,阻止對信息資源的非法訪問。換句話說,防火牆是一道門檻,控制進/出兩個方向的通信。

3. William Cheswick和Steve Beilovin(1994):

防火牆是放置在兩個網路之間的一組組件,這組組件共同具有下列性質:

(1)只允許本地安全策略授權的通信信息通過;

(2)雙向通信信息必須通過防火牆;

(3)防火牆本身不會影響信息的流通。

4. 防火牆是位於兩個信任程度不同的網路之間(如企業內部網路和Internet之間)的軟體或硬體設備的組合,它對兩個網路之間的通信進行控制,通過強制實施統一的安全策略,防止對重要信息資源的非法存取和訪問以達到保護系統安全的目的。

注意:防火牆主要用於保護安全網路免受不安全網路的侵害。

典型情況:安全網路為企業內部網路,不安全網路為網際網路。

但防火牆不只用於網際網路,也可用於Intranet各部門網路之間。(內部防火牆)。E.g.:財務部與市場部之間。

5. 在邏輯上,防火牆是分離器,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控了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的任何活動,保證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在物理上,防火牆通常是一組硬體設備——路由器、主計算機,或者是路由器、計算機和配有軟體的網路的組合。

防火牆一般可分為多個部分,某些部分除了執行防火牆功能外還執行其它功能。E.g.:加密和解密——VPN。

6. 防火牆的實質是一對矛盾(或稱機制):限制數據流通,允許數據流通。

兩種極端的表現形式:除了非允許不可的都被禁止,安全但不好用。(限制政策);除了非禁止不可的都被允許,好用但不安全。(寬松政策)

多數防火牆都在兩種之間採取折衷。

在一個沒有防火牆環境中,網路安全完全依賴於主機安全,並且在某種意義上所有主機都必須協同達到一個統一的高安全標准。基於主機的安全伸縮性不好:當一個站點上主機的數量增加時,確定每台主機處於高安全級別之上,勢必會使性能下降。如果某個網路軟體的薄弱點被發現,沒有防火牆保護的站點必須盡可能快地更正每個暴露的系統,這並不現實,特別是在一些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統正被使用時。

二、防火牆的作用

1. 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防盜門、戰壕、交通警察、門衛)

2. 防火牆是阻塞點,可強迫所有進出信息都通過這個唯一狹窄的檢查點,便於集中實施安全策略。

3. 防火牆可以實行強制的網路安全策略,E.g.:禁止不安全的協議NFS,禁止finger 。

4. 對網路存取和訪問進行監控審計。E.g.:網路使用和濫用的記錄統計。

5. 使用內部防火牆可以防止一個網段的問題傳播到另一個網段。

三、防火牆體系結構

1. 基本原理

(1)防火牆是網路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訪問控制設施,放置在網路的邊界上,用於隔離Internet的一部分,限制其與Internet其他部分之間數據的自由流動,在不可靠的互連網路中建立一個可靠的子網。

(2)安全域:一個計算機子網中具有相同安全政策的計算機的集合。

(3)過濾器:本地安全政策的具體體現,對穿越的流量實施控制以阻止某一類別的流量。

2. 防火牆分類

(1)IP級防火牆,又稱報文過濾防火牆。

原理:在路由軟體中根據報文的信源、信宿及服務類型來實現報文過濾功能。

特點:網路性能好,透明、方便;不能針對特定用戶和特定請求,粒度不夠。

(2)應用級防火牆,又稱代理防火牆。

原理:雙穴主機隔離內外直接連接,為兩端代理服務請求。

特點:不存在直接報文交換,安全性好,粒度精確完備;但效率低,只能針對專門服務,有局限性。

(3)鏈路級防火牆

原理:雙穴主機提供通用的TCP/UDP連接中繼服務。

3. 防火牆的使用

(1)一般原則

1)防火牆的使用是以額外的軟硬體設備和系統性能的下降為代價的。

2)防火牆的設置取決於對網路的安全防衛要求和所能承受的經濟能力,以及系統被攻破之後可能產生的後果的嚴重性。

3)防火牆適用於保護內部主機安全管理不太嚴格的大型組織機構。

(2)防火牆的使用形式

1)路由器過濾方式防火牆

在內部網與外部網的關鍵路徑上設置一台帶有報文過濾功能的路由器,通過設置過濾規則准確完備地表達本地網路的安全政策。

2)雙穴信關方式防火牆

雙穴主機使用兩個介面分別連接內部和外部網路,並隔離兩個網路之間的直接IP報文交換。分為代理服務和用戶直接登錄兩種訪問控制方式。

3)主機過濾方式防火牆

提供安全保護的堡壘主機僅與內部網相連,通過過濾路由器連接內部網和外部網,外部網只能訪問堡壘主機。更具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4)子網過濾方式防火牆:DMZ方式(非軍事區方式)

在主機過濾的基礎上增加子網過濾,用過濾子網隔離堡壘主機與內部網,減輕攻擊者入侵堡壘主機後對內部網的沖擊。

5)內部防火牆

用於大型網路內部子網分隔,以阻止訪問控制中信賴關系的傳遞轉移。

(3)使用防火牆的問題

1)靈活性差,不能滿足網路互連的復雜形式。

2)防火牆重點防衛網路傳輸,不保證高層協議的安全。

3)防火牆必須設置在路由的關鍵點,且安全域內不能存在備份的迂迴路由。

4. 防火牆的管理

(1)防火牆日誌:用於安全追蹤。

(2)備份:防火牆系統的所有配置文件和系統文件。

四、IP級防火牆

1. 工作原理

(1)多埠交換設備,根據報文報頭執行過濾規則來進行報文轉發。

(2)傳輸控製表

1)定義過濾規則,報文依次運用每一條規則直至匹配的規則,然後執行對應的操作。

2)傳輸控製表的建立:安全政策→形式化描述→防火牆軟體語法格式

3)制定過濾規則:規則之間並不互斥,長前綴匹配優先。

4)不同的IP級防火牆產品有不同的傳輸控製表格式。

2. 報文過濾規則

(1)SMTP處理:伺服器埠25,客戶機埠>1023

(2)POP處理:伺服器埠110,客戶機埠>1023

(3)HTTP處理:伺服器埠80,客戶機埠>1023

(4)FTP處理:伺服器控制連接埠21,數據連接埠20,客戶機埠>1023

(5)Telnet處理:伺服器埠23,客戶機埠>1023

(6)DNS處理:伺服器埠53,客戶機埠>1023

(7)RPC處理:埠映射伺服器111,不提倡在不安全環境中提供RPC服務

(8)UDP處理:很難控制和驗證,通過應用級防火牆拒絕UDP報文

(9)ICMP處理:容易遭受DOS攻擊,ICMP過濾范圍取決於網路的管理域

(10)路由處理:應阻止內部路由信息出去,同時阻止外部路由信息進來

(11)IP分段報文處理:取決於網路的安全要求,必要時應設置上下文

(12)IP隧道:由於開銷過大,一般IP級防火牆不對IP隧道進行過濾

3. 內部路由與防火牆的混合結構

內部網使用一個路由器同時處理內部路由和外部防火牆功能,此時防火牆的定義要針對路由器的埠進行,需要路由器各埠的路由表配合。

4. IP防火牆的政策控制

(1)鑒別:驗證用戶的標識

(2)授權:判定用戶是否有權訪問所申請的資源。

5. 源點鑒別

(1)目的:防止盜用資源和服務失效攻擊

(2)驗證形式:抽樣檢查

1)對報文流當場進行抽樣檢查

2)一邊轉發,一邊抽樣進行後台檢查

3)將樣本記入日誌,事後進行審計

(3)鑒別方法:過濾標准,臨時口令,報文摘錄,報文簽名

6. IP級防火牆技術評價

(1)優點(P191)

(2)目前存在的問題(P192)

五、應用級防火牆

1. 基本原理

(1)在堡壘主機中使用應用代理伺服器控制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的報文交換。

(2)優點

1)對特定的應用服務在內部網路內外的使用實施有效控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專用性。

2)內部網路中的用戶名被防火牆中的名字取代,增加了攻擊者尋找攻擊對象的難度。

3)可以對過往操作進行檢查和控制,禁止了不安全的行為。

4)提供報文過濾功能,還能實現對傳輸時間、帶寬等進行控制的方法。

(3)缺點

1)通用性較差,需要為每個應用協議配置不同的代理伺服器。

2)需要對正常的客戶軟體進行相應的調整或修改。

3)新服務的出現和對應代理的出現存在較大延遲,成為新的不安全因素。

(4)設計原則(P193)

1)不允許內部網路與外界直接的IP交互,要有邊界防火牆。

2)允許內部用戶發起向外的FTP和Email,但可以通過代理進行審計。

3)外部網路用戶是不可信任的,要有鑒別功能。

4)內部用戶所使用的涉及外部網路的服務應該是可控制的。

5)防火牆的功能是針對外部網路訪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