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8奧運簡介
1、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與雅典奧運會一樣,共有28個,運動員數量也基本與雅典奧運會相同。北京奧運會將設36個比賽場地,14個屬新建。從奧運村出發,所有比賽場地都能夠在30分鍾內抵達。2003年底已經破土動工修建了7個場館,2005年開始建設另外7個場館。所有場館將於2007年完工。
2、28個大項,分別是:田徑、體操、足球、排球、網球、籃球、棒球、壘球、乒乓球、羽毛球、賽艇、帆船、游泳、拳擊、射擊、曲棍球、射箭、馬術、摔跤、舉重、手球、擊劍、柔道、跆拳道、自行車、皮劃艇、現代五項、鐵人三項。
3、北京奧組委已經完成了交通戰略計劃,建立了交通協調指揮機制;成立了北京奧運會安全協調小組;已經與88家酒店簽約,其中五星級酒店33家,四星級30家,三星級25家,將提供22962套客房和31套別墅;已經指定20家醫院為專門醫院。
2. 中國第一黑客是誰
中國第一黑客是,袁仁廣,人稱袁哥,從事漏洞挖掘和漏洞攻防研究近20年,國內公認的頂級白帽黑客。從小喜歡數學,199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數學系。1998年發現Win9X共享密碼驗證漏洞,一舉成名,也是發現著名的IISUnicode等系統漏洞的第一人。
上述問題相關介紹
袁仁廣曾是國內知名網路安全公司綠盟科技創始人之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特聘信息安全專家,2016年3月加入騰訊,現為騰訊安全湛瀘實驗室掌門人。四年前,微軟公布全球對微軟安全貢獻最大的百人名單,袁仁廣榜上有名,更多人稱他袁哥。
盡管在這份按照發現漏洞數量排列的榜單中,袁仁廣的排名並不靠前,但他發現的微軟windows共享及IIS系統漏洞,被稱為令世界軟體巨人微軟吃驚與汗顏,繼而幫助無數企業和個人用戶避免重大網路安全隱患的技術發現。
也正是因此,袁哥被稱為微軟操作系統安全第一人。在業界有著響當當名頭後的袁仁廣,有個軟萌的網名大兔子,他也被記者形容為和善並且寡言,身邊的同事則常常擔心不能完全聽懂他仍帶著家鄉口音的普通話。
在袁仁廣眼中,計算機安全領域可以劃分為3個時代,2000年之前是病毒時代,2000-2010年是漏洞時代,2010年以後則是對抗時代。
3. 2008北京奧運的資料
簡介
2001年7月1日北京時間22:10北京申辦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英文官方名稱:the 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 Beijing 2008)成功,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將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舉行,開幕儀式定在8月8日晚上8時。此屆奧運會是中國首次舉辦夏季奧運會,亦是繼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第三個舉行夏季奧運會的亞洲國家。
大部份比賽項目均在北京舉行,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將承辦足球項目,而帆船比賽項目將由青島承辦。 2005年7月8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第117次全會上,決定由香港協辦2008年奧運馬術項目,是奧運歷史上第二次由不同地區的奧委會承辦。
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為:http://www.beijing2008.cn
奧運場館
11個新建場館
1 國家體育場(詳細見:http://beijing2008.ecitymap.cn/?143)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會場,位於北京 奧林匹克公園內、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東側。建築面積25.8萬平米,用地面積20.4萬平米。2008年奧運會期間,承擔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比賽、男子足球決賽等賽事活動,能容納觀眾10萬人,其中臨時坐席2萬座。
2 國家游泳中心(詳細見:http://beijing2008.ecitymap.cn/?144)
國家游泳中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築物之一。其與國家體育場分列於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兩側,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形象。國家游泳中心規劃建設用地629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築面積不少於15000平方米。
3 國家體育館(詳細見:http://beijing2008.ecitymap.cn/?145)
4 北京射擊館
5 五棵松體育館
6 老山自行車館
7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8 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
9 北京大學體育館
10 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
11 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
11個改建場館
12 奧體中心體育場
13 奧體中心體育館
14 工人體育場
15 工人體育館
16 首都體育館
17 豐台壘球場
18 英東游泳館
19 老山自行車場
20 北京射擊場飛碟靶場
21 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館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
9個臨時場館:
23 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詳細見:http://beijing2008.ecitymap.cn/?146)
24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曲棍球場
25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射箭場
26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網球場
27 五棵松棒球場
28 沙灘排球場
29 小輪車賽場
30 鐵人三項賽場
31 城區公路自行車賽場
6個奧運京外比賽場館
32 青島國際帆船中心
33 香港奧運賽馬場
34 上海體育場
35 天津奧林匹克體育場
36 五里河體育場
37 秦皇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北京奧運會比賽項目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28個大項和分項比賽項目已經不會有變。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資料,奧運會比賽項目是這樣劃分的:大項(SPORT)、分項(DISCIPINES)和小項(EVENT)。
與雅典奧運會一樣,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是大項28項,這28項是:
田徑 track and field
賽艇 canoe
羽毛球 badminton
壘球 softball
籃球 basketball
足球 soccer
拳擊 boxing
皮劃艇 canoeing
自行車 cycling
擊劍 fencing
體操 gymnastics
舉重 weightlifting
手球 handball
曲棍球 Hockey / Field Hockey
柔道 judo
摔跤 wrestling
水上項目 aquatics
現代五項 modern pentathlon
棒球 baseball
馬術 equestrian
跆拳道 kickboxing
網球 tennis
乒乓球 table tennis
射擊 shooting
射箭 archery
鐵人三項 triathlon
帆船帆板 sailing
排球 volleyball
其中,有些項目設有分項,分項最多的是水上項目,包括了游泳、花樣游泳、水球和跳水4個分項。田徑雖然沒有分項,卻有46個小項,其中男子24個小項,女子22個小項,是奧運會項目中金牌最多的。其次是游泳,雖然沒有分項,但有32個小項,男女各16項。
羅格是在到南京參加中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期間作上述表示的。他說,盡管 比賽有別於奧運會其他28個大項的比賽,但這畢竟是武術走向奧林匹克舞台的重大突破。
據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介紹,羅格是13日在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北京申請進入奧運會問題的。這也是羅格首次表示武術將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同時也澄清了「武術將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表演項目」的傳聞。
奧運吉祥物——福娃
福娃(英語:Fuwa,原稱Friendlies)是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的吉祥物,作家鄭淵潔提議,本次奧運會吉祥物數量應該最多,後來他提議與奧運五環相匹配,之後畫家韓美林設計完成。於2005年11月11日、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恰好1000天時正式發布問世。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 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奧林匹克聖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
福娃貝貝、 福娃晶晶 、福娃歡歡 、福娃迎迎 和福娃妮妮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系,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 很久以來,中國就有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願: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8奧運盛典。
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 「魚」 和 「水」 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徵,人們用 「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貝貝溫柔純潔,是水上運動的高手,和奧林匹克五環中 的藍環相互輝映。
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 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晶晶憨厚樂觀,充滿力量,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黑色的一環。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 界,傳遞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 歡歡的頭部紋飾源自敦煌壁畫中火焰的紋樣。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項球類運動,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紅 色的一環。
迎迎是一隻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黃色的一環。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奧運會徽——中國印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畫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1、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畫,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畫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 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2、舞動的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朝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和《絲路花雨》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 更高 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3、會徽中的一座豐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作為一屆奧運會會徽的理由,我們就有必要對歷屆奧運會會徽作一個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史上已出現過46個會徽。在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奧運會徽從無到有,從繁到簡,會徽設計走出了一條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前幾屆奧運會上,會徽還沒有出現,代表奧運會形象的視覺圖像往往由海報來承擔。最初的會徽圖案,多是表示舉辦國地域性標志或運動形象的圖案;後來,結合地域與運動圖案的會徽產生了;再後來,就出現了抽象性的圖案。
會徽圖案的如上變化,與西方畫派的印記完全吻合。撇開較古老的以寫實為主的學院派和宗教畫派不談,單單從19世紀浪漫主義(含象徵主義)、現實主義(含自然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抽象藝術畫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及再後來的後現代畫派,西方美術史走過了一條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無主旨」的發展之路。而無論從美學理論還是美術實踐上看,抽象的圖案是最能隱喻意義的圖案,是最能表達思想的圖案。
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她便是奧運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的引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徵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她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傑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東方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國書法、印章、舞蹈、繪畫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她表達了人們要表達的理念,也寄託著人們將要賦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一筆一劃,她的每一個構成要素,承載著凝重的中華文化傳統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著先進的審美觀念和昂揚的時代激情。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會徽,也將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奧運火炬——祥雲
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鍾,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在工藝方面使用錐體曲面異型一次成型技術和鋁材腐蝕、著色技術。燃料為丙烷,符合環保要求。火炬外形製作材料為可回收的環保材料。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奧林匹克火炬是奧林匹克聖火的載體。從1936年的第11屆奧運會開始,每屆奧運會都誕生一支體現主辦國家文化特色並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並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遺產。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北京奧運會火炬在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情況下保持燃燒。在工藝上採用輕薄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十分輕盈。下半部噴塗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舒適不易滑落。北京奧運會火炬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產物,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北京奧運會火炬使用燃料為丙烷,這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氫,燃燒後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其他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完全符合綠色奧運的要求。
北京奧運會相關歌曲
倒計時一周年歌曲:
《We are ready》
《Everyone is No.1》
《Forever Friend》
倒計時100天歌曲:
《北京歡迎你》
【關於北京申奧的資料】
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在莫斯科舉行第112次全會,選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執委會討論並確定了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各申辦城市做陳述報告時間為(莫斯科時間,莫斯科與北京時差5個小時):9時-10時大阪,10時15分-11時15分巴黎,然後休息半小時。11時45分-12時45分多倫多。休會,午餐。14時-15時北京,15時15分-16時15分伊斯坦布爾;休息半小時,16時45分,由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做考察5個候選城市的報告;17時30分,委員進行投票表決。18時,薩馬蘭奇宣布表決結果。
1991年3月,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總體規劃的任務,毫無懸念地落在孫大光頭上。
「這是一個比亞運會還難得多的任務。」孫大光解釋道,舉辦亞運會,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肯定會成功的,但是怎樣申辦奧運會,我們卻一點經驗都沒有。擺在孫大光面前的「資料」只有一張白紙和上面寫著的國際奧委會公布的提出申請、《申奧報告》提交、國際奧委會考察、投票等幾個時間。沒有半點參考,孫大光卻要規劃出從籌備申請到最後投票的所有事情。
從1991年3月到1993年9月,在長達30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到底要為申奧做些什麼?如何去做?孫大光一籌莫展。但是,申奧工作絕不能跟著感覺走,每一件事情都要有嚴格的時間控制,否則將影響整體進程。同時,這些計劃還要實實在在落到實處,必須有科學、合理的系統規劃。
孫大光像采訪一樣請教各個方面專家,翻閱國際奧委會的資料,預測在哪個時間段會有怎樣的行動;預計國際上兩年間可能發生的所有大事,包括美國總統大選都在其關注范圍之內。最後和同事們用手工加電腦完成了「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工作計劃網路圖」。
由於條件有限,整幅圖是用列印的A3紙一張一張拼湊出來的,需要畫的圓圈,也是靈機一動將螺絲帽扣在上面畫出來的。孫大光說,1.5米寬、4米多長的整整鋪滿一面牆的網路圖完成時,場景真是蔚為大觀。
網路圖宏觀上規劃了365件大事,能看到從申奧開始到投票結束之後,共30個月的所有工作;微觀上將每一件大事分為若干個項目、環節,能清晰地看到哪一天需要完成哪項工作。比如《申奧報告》,國際奧委會規定在1993年2月1日之前必須正式提交,但《申奧報告》撰寫過程涉及多個部委、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要有很多人參與,需要協調很多方面,而其中每一個步驟,在網路圖上都有體現。為了保證網路圖順利執行,孫大光特別配發了一份文字的申奧規劃和說明,作為奧申委正式文件下發到各部門。依據網路圖的督促、指導,申奧工作有條不紊。
一次,港台地區的兩位記者來采訪,奧申委領導允許他們通過網路圖了解申奧進展情況,他們看後非常驚訝:「我們采訪過世界上很多申奧城市,北京奧申委領導的頭腦是最清醒的。最不可思議的是,你們在1991年初就把這兩年的工作全部都規劃出來了,而且還變成文字落實在具體工作中了。你們的管理、規劃才能簡直太厲害了!」
後來得知,美國亞特蘭大和鹽湖城在奧運會申辦和籌辦中運用了網路圖的方法。1992年,孫大光專程去美國考察。他發現,美國人的網路圖更注重細節的規劃,我們的則是總體的大網路圖,更便於宏觀指揮、管理,兩者各有千秋。
申奧網路圖受到了科學界的高度重視,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專門與國家體委舉辦了「系統科學與體育」研討會。1994年,國家體委還成立了系統科學領導小組,孫大光兼任副組長。錢學森同志專門派助手與孫大光一起研究系統科學在社會領域的應用,並給國家體委寫信說:「你們把周總理倡導的組織『兩彈一星』的系統科學方法,運用到體育工作中,這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
「2000年奧運會申辦工作網路圖」根據申奧工作的特點,在同一個網路圖上規劃出了兩條主線,這是此前的網路圖中從未有過的。孫大光和同事以此網路理論所撰寫的論文,獲得了國家體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11月,孫大光作為奧申委副秘書長,又領導編制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工作網路圖》,規劃了286件申奧大事,為我國申奧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孫大光看來,網路圖的價值更在於它是哲學方法論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具有普遍意義。「有的人只看見一張圖掛在牆上,其實裡面的學問是很大的。」網路圖是一個矩陣結構,每個點之間都可能有聯系,強調的是各個結點之間的關系。
早在1994年,孫大光就已經開始進行這樣的嘗試。當時,孫大光作為學員,參加剛成立的國家行政學院第一期司局級領導幹部培訓班。在發言時,他提到亞運會和申奧網路圖,將網路圖理論用在現代管理方面。
當時國家行政學院剛剛成立,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孫大光從現代管理角度,結合申奧網路圖,對行政學院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校方非常重視這些建議,學院簡報上稱這堂課取得了「轟動性的效果」。
從此,孫大光更加致力於在實踐中對系統科學和方法論的研究,「網路圖作為系統工程的一種方法運用到社會管理中,使工作對象和工作內容更加清晰、明確,就像如來佛的手掌,任憑孫悟空怎麼跳也跳不出去。」小到一次活動的籌備、一個學校的發展,大到國家大政方針的實施,都需要系統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方法論作指導。方法不一定能決定成敗,但一定影響成敗。
中國申奧成功時的情景
2001年7月13日傍晚,在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召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第112次全體會議,決定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舉世矚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經過兩輪的投票,國際奧委會決定將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
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這一決定的時候,神州大地沸騰無比。聚集在電視機前的億萬華夏兒女,無不為之歡呼,無不為之淚下。記者在第一時間將勝利的消息傳回了祖國,迅速及時地向全國人民報道了中國申奧成功的喜訊,表達了中國人民無比振奮的心情。
4. 2008年奧運會資料
五個中國小精靈,帶著對奧林匹克的幻想誕生於世,傳遞著和平、友誼、進步、和諧的理念……童稚的笑臉向全世界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發出了熱情邀請――
2005年11月11日晚。新中國最古老的體育建築北京工人體育館披上了節日盛裝。夜幕降臨時分,北京進入了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1000天。在為這個重要時刻舉行的紀念活動中,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20點15分,黨和國家領導人賈慶林用手觸動發布裝置上的開關,發布裝置射出的五束激光投向大屏幕,在其上勾勒出吉祥物輪廓,五個活潑可愛的吉祥物形象定格在大屏幕上。同時,五個2米多高的充氣吉祥物卡通人從大屏幕後走上舞台――這就是人們期盼已久的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由五個擬人化的娃娃形象組成,統稱「福娃」,分別叫「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五個名字的讀音組成諧音「北京歡迎您」。
貝貝化身為魚兒在無邊的大海中游弋,晶晶扮作憨態可親的熊貓在茂密的森林中玩耍,迎迎猶如藏羚羊在廣闊的草原上奔跑,妮妮似輕盈的京燕歡快地在天空中低唱。他們簇擁在象徵著古奧林匹亞赫拉神廟的奧林匹克聖火――歡歡身旁,用他們各自的名字組成了諧音「北京歡迎您」的鏗鏘話語,向全世界小朋友、他們的兄弟姐妹和他們的家長發出了邀請。
吉祥物是奧運會大家庭的「新貴」。作為東方文明代表的中國,能夠為這曲永不休止的奧林匹克樂章增添怎樣的音符?
與奧運會百年歷史相比,吉祥物只是奧運會大家庭的新成員。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一隻叫做瓦爾迪的小狗作為吉祥物首次出現在奧運會上。此後,吉祥物成為多屆奧運會的核心形象之一,是傳達奧林匹克精神和該屆奧運會理念的重要載體。作為一屆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廣泛出現在奧運會各個領域,加之形象可愛、性格鮮明,深受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喜愛,成為歷屆奧運會最深入人心的形象。
從最近幾屆奧運會等世界大型賽事對吉祥物的選擇來看,呈現出從直接選擇動物形象到以此為原型進行再創作的設計趨勢,還有完全進行全新演繹創造新形象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選擇了他們所特有的三種奇異動物--針鼴鼠、笑翠鳥、鴨嘴獸的變形形象為吉祥物,分別代表了大地、水與空氣。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雅典娜和費沃斯兩個依據古希臘神話創造出的吉祥物,以其濃郁的希臘文化特色和可愛的造型,贏得了滿堂喝彩,成為雅典奧運會上最「熱銷」的特殊商品。每一屆奧運會都會根據舉辦國家的歷史、文化,選擇恰當的吉祥物。每個吉祥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都有富有活力的性格,體現了友誼和公平競賽的奧林匹克理想。吉祥物將奧運會價值擬人化了,為其賦予實際的形體,這是當今奧運會標識系統中其他形象所無法比擬的。
全世界再一次關注中國,期待北京!為創作一個同樣讓全世界喜愛的吉祥物,2004年8月5日,北京奧組委正式向全球的專業設計機構和專業設計人員發出邀請,公開徵集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吉祥物設計。
徵集活動得到了海內外的熱烈響應。奧運會吉祥物能否從有效徵集作品中產生?成為長時間縈繞在有關工作人員腦際中的問題。
2004年12月1日17時5時30分為最後截稿時刻。在此期間的近4個月時間內,負責徵集工作的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成了最繁忙的地方,咨詢電話、郵寄信件、電子郵件不斷從北京、從全中國直至世界各個地方湧向這里。3000多件來信和業余設計稿,不計其數的咨詢電話,讓徵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資格認證後,確認有效參賽作品662件。其中,中國大陸作品611件,港澳台作品12件,國外作品39件。
徵集活動吸引了中國設計師的極大創作熱情。中國大陸除兩個省區外均有設計機構和人員參與。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人員也寄來了他們的傾情之作。許多國外設計師也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亞洲的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設計師也送來了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既有公眾十分熟悉的大熊貓、美猴王、藏羚羊和麋鹿等形象,也有許多表現力鮮明、風格獨特的新造型。絕大多數作品既表現了中國特色,又吸收了奧運會吉祥物創作理念。
2004年12月15日,根據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設計評選規則,奧組委邀請國內外在藝術、文化領域具有傑出成就的24位專家學者,依據吉祥物設計要求,對全部有效參賽作品進行了藝術評選。當天,在北京奧組委16層會議廳里,662件作品平放在桌面上――評委要從中選出10件自己認為滿意的作品。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連環畫漫畫分會常務副會長、畫家龐邦本回憶說,他們當時的選擇挺難的,很多自已鍾情、喜愛的形象,也許會有成千上萬相雷同的東西從而在未來的知識產權查重時遇到麻煩。由於吉祥物的特殊性,設計時還不得不為今後製作的材質、吉祥物動畫片拍攝和廣泛的市場開發工作預留空間。因此,初評時的要考慮的因素非常之多。
2004年12月17日,北京奧組委召開吉祥物推薦評選委員會工作會議。著名美術家靳尚誼、常沙娜等10名推薦評選委員會對進入推薦評選階段的56件作品進行了審閱和評議。其中,50件作品由藝術評選委員會評選產生,6件作品由推薦評選委員會復議提名產生。在對入選作品進行充分的分析後,推薦評選委員會建議將熊貓、老虎、龍、孫悟空、撥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修改方向。
令修改小組舉步維艱的是,每件都很難達到奧運會吉祥物的要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國福娃浮出了水面。
盡管確定了修改方向,但能不能從這6件當中最終產生吉祥物?誰心裡都沒底。今年3月11日,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為組長的9人修改小組,集中到懷柔雁棲湖。他們的任務是拿出6件作品的修改方案。
修改小組馬上進入了緊張工作。圍繞著6件作品,翻來覆去地出了很多圖形。500張一包的A4復印紙,一個上午就用光了。他們還翻閱了大量的參考資料,從不同角度對6件作品進行修改。但是,好玩的不好用,好用的又與以往雷同,怎麼都覺得不合適。
當初,推薦評委會非常看好撥浪鼓。大家覺得它很能夠起到營造氣氛的作用,也很好玩。可是,撥浪鼓沒有腳,缺乏運動的元素,在應用上有很大障礙。經過查重,還發現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一次重大活動上,選用的吉祥物就是撥浪鼓。
老虎的形象不錯,但作為單個吉祥物,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已經用過;熊貓是中外贊譽的一個形象,但由於用得太多,再創作的餘地十分有限;孫悟空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形象,卻也很難在造型上獲得突破;中國龍的概念非常硬朗,但它有王權、皇族的特徵,親和力較差,在一些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也不是很好。阿福大頭娃由一堆圓乎乎的小泥人組成,也是沒有腳,且表現的地域性概念很強。修改組還將6件作品做了組合,比如把熊貓、孫悟空和老虎放在一起,但形態和顏色搭配都不十分好看。
修改過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專家們都感覺到,單獨的一件作品不足以滿足設計上要求吉祥物具有綜合含義的需要。修改工作陷入了困境。國內各地方由政府支持的「申吉」活動更讓修改小組成員感到身上肩負的責任重大。
北京奧組委的領導在此情況下,一邊安慰、鼓勵大家,一邊提出了可以突破6件作品的框框,大膽嘗試重新設計。
這一思路啟發了修改組成員,他們重新看了一遍入圍作品,發現一件由5個動物組成的作品,在概念上有可取之處。於是,圍繞著「五」,大家展開了暢想。奧運有五環,中國有五行,世界有五洲,方位有五位,「五福臨門」、「五子登科」等等,一口氣說了十幾個與「五」相關的講究。
也就是在這天――2005年3月22日,五個一組的吉祥物創作思路初定下來。中國福娃有了雛形。
韓美林的畫室中,幾乎全是吉祥物的圖形。數個吉祥物造型展開了角逐,最後,京燕超過了龍。
在短暫的歡喜過後,大家移師到位於通州區的中國美術家協會韓美林工作室。
什麼形象能夠入選到「五」中呢?這真是眾口難調,有的要羚羊,有的要猴子,有的要四川熊貓,還有想把麋鹿、白鰭豚、龍等加入其中的。奧運會吉祥物歷史上沒有五個的,即使有五個也容不下人們這么多的希望。選誰更好成了一道難解的題。
韓美林回憶說:「我想,中國的大頭娃娃不是挺好的么,帽子不也是挺好的?就把帽子和吉祥物聯系在一起吧,這樣,既可以戴老虎帽,也可以熊貓帽。後來,我們就在這方面做文章,勾了一個初稿。五個娃娃就出來了。它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融入中國彩陶的水紋、青銅文化等,火是用了敦煌壁畫的圖形」。韓美林對此記憶非常深刻。他說,那天早晨他洗了個涼水澡,一天內吃了兩次救心丸,就是要大幹一場,拿出創意來。
那些日子,大家一會兒激烈討論,甚至爭吵;一會兒陷入沉默,伏案工作。圖形的每一個部位,都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盡可能多地加入中國文化元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平面設計系副主任吳冠英說,當時四處找的資料,用普通書包裝了70多包,足足塞滿了一輛麵包車。為找資料,十來天中他從海淀到通州就跑了50多趟。
經歷三個月,畫了上萬張,修改了六七十次,2005年4月5日,五個造型基本定型。奧組委領導看到這個作品時說,我們見到了曙光。隨著這句話,修改組成員長期懸著的心像一顆石頭落了地。這是大家的功勞,這是集思廣益的結果,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韓美林說,修改就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如果沒有662件入圍作品,沒有6件作品的修改經歷,福娃就也很難出世。
4月29日,北京奧組委第53次執委會對吉祥物修改方案進行了審定,認為,「中國娃」(聖火、熊貓、魚、藏羚羊、龍)的理念具有中國特色,選用一組具有中國文化代表性的形象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可以滿足各界對吉祥物的期待。「五.一」期間,韓美林根據執委會精神和各界提出的修改意見,對「中國娃」方案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完善。考慮到龍的形象在西方存在分歧這一情況,提出了以北京傳統風箏「京燕」造型代替「龍」造型的修改方案。在表現手法上,將申奧會徽毛筆的筆觸和奧運會會徽中國印的風格相結合,大膽地採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手繪技法,重新勾畫了五個娃娃的形象,突出了吉祥物生動活潑的性格特質,在整體形象的藝術表現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至此,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基本形象定位基本完成。
北京奧組委的老朋友、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選擇了8月18日。他深知,這是中國人認為吉祥的日子,他趕在這一天向北京奧組委發出了吉祥物確認函。
6月9日,北京奧組委第54次執委會審議通過了修改後的吉祥物方案,給這一組吉祥物確定了一個總的名稱:中國福娃。
8月17日,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工作組聽取北京奧組委關於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設計工作的匯報。8月18日,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先生來函確認,國際奧委會同意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設計方案。至此,吉祥物設計方案有了正式「戶口」。
因為吉祥物是奧運會的核心形象,也是一屆奧運會形象景觀元素當中的核心元素,還是具有巨大商業開發價值的形象。所以必須進行法律上的保護工作。這種保護除了在國內完成,還要在國際奧委會的協助下,在海外尤其是幾個主要國家一一進行注冊登記和實施法律保護措施。在前期的審定過程當中,北京奧組委進行了大量的工商登記和法律查詢工作。這項工作在10月底順利完成了。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有創新,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並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
在吉祥物整個創作修改過程中,北京奧組委並不是閉門造車。為了解少年兒童對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候選方案的認知度和喜愛程度,4月22日,北京奧組委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北京育才小學49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和北京幸福時光幼兒園22名幼兒園中大班小朋友進行了訪問和測試。結果顯示,98%的兒童認為5個娃娃非常可愛,認為它們是好朋友或一家人。不少兒童甚至給他們起了名字,有的當即詢問「哪裡可以買到他們?」
幾天後,北京奧組委又組織召開吉祥物評議工作會議,邀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市人大、市政協、民主黨派人士、奧運研究專家以及運動員代表、設計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對吉祥物候選作品進行評議。評議代表對吉祥物設計徵集的組織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組織嚴密,操作合理,保密的同時注重聽取各方意見。
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對吉祥物候選方案予以肯定,認為該組作品創意新穎、構思巧妙、造型生動、與眾不同,選擇一組形象而非單一形象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思路,滿足了各界人士對北京奧運會的期待;候選方案有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在創意和造型上比較完整,體現了中國風、民族情、現代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較往屆奧運會有一定突破。
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實現了奧運會吉祥物設計的突破,也獲得了中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北京奧組委一位負責人認為,與歷屆奧運會吉祥物相比,中國福娃有幾點創新和突破。首先,在設計思路上,第一次把動物和人完美地結合起來。中國福娃第一次把人本身和動物結合起來,強調人文奧運的理念,突出以人為本。
其次,在設計理念上第一次把奧運的元素直接融入吉祥物身上。因為每屆奧運吉祥物都要展現奧林匹克精神,而我們直接把奧運元素引用了,比如火娃,來源於奧運聖火。
第三個突破是在吉祥物設計應用上,突出了延展使用上的個性化。吉祥物由兩部分組成,頭飾和身體,是一個完整的形象,但是頭飾部分完全可以拿下來,單獨開發生產。每一個大人、每一個小孩都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帽子」戴在頭上,把自己裝扮成吉祥物。這種應用是過去沒有的,人與吉祥物的互動性增強了。
最後,北京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將吉祥物變成五個,是最多的一次。這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表達的東西太多。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說,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有幾個特點,一是它的造型來自生活,來自百姓。它必須可愛,小到學齡前的孩子,大到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都要喜歡。第二是要有中國特色。三是要適合做各種各樣的衍生出的東西,能做動畫片,能做玩具,可以造型,可以活動,在大型場面可以運用。另外,每一個中國人都愛吉祥,吉祥物更應該代表中國人的心氣,不同層面的老百姓都喜歡。
662件有效作品,每一件都是一根細線,而五個一組的中國福娃產生,是千百條細線擰成的一股繩。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韓美林說,盡管評委們定下了6個作品的修改方向,但修改小組一直很留意入圍作品乃至全部662件有效作品的創作思路,從中吸取精華。他們雖認為單個熊貓、老虎、猴子的創意恐怕很難有好的結果,但作為修改方向的內容,仍是反復地研究修改。在這個過程中,作品圖案的線條,顏色,本身蘊涵的中國文化的元素。最終為他們創作中國福娃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在對撥浪鼓做修改創作時,韓美林把想法告訴了幾個好友。不幾天,韓美林一下子收集到了200多個撥浪鼓,差不多集中國民間各種撥浪鼓大全。
靳尚宜、常沙娜等美術藝術界專家,不僅盡到了作為推薦評選委員會委員所應盡到的責任,而且,不顧年齡大和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等因素,只要北京奧組委有求,他們必應。奧組委召開評委會,他們都是早早趕到會場。在吉祥物修改過程中,很多老藝術家都親自參與作品的修改,提出很有新意的思路和意見。
一位有效作品的作者,在送交了自己的作品後,多次寫信給有關方面表明,他並不在乎自己的作品能否被選中,不過,因為創作吉祥物,在對這一領域一直進行著研究、探討,他希望能夠與有關方面分享研究成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誕生作貢獻。
從奧運五環到應用五環的色彩,從中國福娃的雛形到最終定稿,不僅經過幾十位專家反反復復的論證,社會各界包括少年兒童也參與其中。 吉祥物融入了方方面面很多專家學者的意見、心血和智慧,各有關部門也為吉祥物的徵集、評選、發布、生產、宣傳作了大量工作。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產生的過程表明,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
五個奧運小精靈,承載著中國豐富的文化底蘊和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誕生於世。他們組成了一個歡快幸福的小團隊,把激情與歡樂、健康與智慧、好運與繁榮帶往世界各地。中國福娃的理念與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口號密切相連,他們是和平的信使,代表億萬中國人民向全世界人民發出了熱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聖火的形象。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系,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
很久以來,中國就有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願: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8奧運盛典。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迎迎是一隻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
迎迎的頭部紋飾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區的裝飾風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徑好手,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黃色的一環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界,傳遞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
歡歡的頭部紋飾源自敦煌壁畫中火焰的紋樣。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項球類運動,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紅色的一環。
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
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晶晶憨厚樂觀,充滿力量,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黑色的一環。
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 「魚」 和 「水」 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徵,人們用「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貝貝溫柔純潔,是水上運動的高手,和奧林匹克五環中的藍環相互輝映。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
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
處的美好願望。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奧林匹克聖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
福娃貝貝 福娃晶晶 福娃歡歡 福娃迎迎 福娃妮妮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
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
迎您」。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系,
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
很久以來,中國就有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願:繁
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
慶2008奧運盛典。
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 「魚」 和 「水」 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徵,人們用
「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貝貝溫柔純潔,是水上運動的高手,和奧林匹克五環中
的藍環相互輝映。
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
愛。
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晶晶憨厚樂
觀,充滿力量,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黑色的一環。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
界,傳遞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
歡歡的頭部紋飾源自敦煌壁畫中火焰的紋樣。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項球類運動,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紅
色的一環。
迎迎是一隻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迎迎
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
迎迎的頭部紋飾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區的裝飾風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徑好手,代表奧林匹克五
環中黃色的一環。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
的稱謂)。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5. 08年北京奧運會運用哪些高科技
第1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臘首都雅典隆重舉行。受當時條件的限制,游泳比賽還沒有游泳池,比賽是在公海里舉行的,起終點是浮艇拉著的纜繩,泳道是用水面上漂浮的南瓜作為標記,泳距未經過仔細測量,只是憑感覺進行估計。比賽的方法另人驚嘆:先用小輪船把運動員載離海岸,發令員估計距離合適了,便發令讓選手游回岸邊,不求泳姿,自由發揮,以到達岸邊的先後決定名次。
同樣,第2屆法國巴黎奧運會設施也很差,田徑賽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個場地十分狹小,林木橫生,土質松軟,跑道不平,場內設施幾乎一無所有。跳遠比賽需選手自己動手挖掘沙坑;跨欄比賽的個別欄架臨時用樹枝架起來湊合;參加投擲比賽的選手更是苦不堪言,器械經常碰撞到樹木的枝權,有時擲出的鏈球纏繞在樹權上。
所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雖然興起於技術逐漸占據統治地位的現代社會中,但是一開始卻幾乎看不到技術的影子,技術與奧林匹克運動的關系一直處於一種相對平淡的狀態之中。在奧林匹克運動中表現出來的技術一般都是其他領域的一般性技術的借用,例如借用建築技術修建體育場、修建游泳池等等。總體而言,技術在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初期所起的作用大多是輔助性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奧林匹克運動逐漸地引進了各種技術成果來促進自身的發展,突出表現在場地、設施和運動員裝備等方面。
1912年第5屆瑞典奧運會在科技應用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就是在場內試驗性地安裝了電動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設備,使計量時間精確到1/10秒。
192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的第7屆奧運會,在裝備等方面比一戰前的幾屆都有了很大突破。安特衛普市興建了一個能容納3萬人左右的體育場和其他體育設施,體育場的煤渣跑道周長400米,這是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標准跑道。
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第9屆奧運會,東道主為了進一步擴大奧運會的影響,特意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奧運會期間,高塔一直燃燒著熊熊焰火。火種取自奧林匹亞,用聚光鏡聚集陽光點燃火炬,這也代表了當時的科技水平。
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由於20年代初期電視機的發明,給奧運會帶來了一次全新的革命。在本次的奧運會上,德國第一次通過電視播放了奧運會的比賽盛況,不僅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大了奧運會的影響,而且也為以後電視轉播奧運會開創了先河。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在運用新科技發明方面又有了新的嘗試。自從1903年第一架用發動機驅動的飛機成功試飛以來,飛機第一次被運用到奧運會中來,成為神聖的傳遞聖火的使者。火種仍然按照慣例從奧林匹亞採集,並用飛機傳遞到墨爾本,總行程共約2萬多千米。
在20世紀50年代,新材料技術革命給奧林匹克運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材料技術的應用,一方面使得運動員的服裝開始脫離了普通服裝系列,而逐步發展成了一個新的服裝體系。運動服逐漸變得隨意、舒服而利於運動。另一方面,在運動設備製造過程中顯示出強大的威力,極大地推動了各個運動項目的發展。例如,巴克於1948年引進一種利用300片相互聯接的戰爭剩餘的正方形鋁管來製成了新型的跳板----巴克跳板。但此後不久,這種跳板就讓位於更結實更輕的鋁合金設計製成的跳板。
1960年第17屆羅馬奧運會在科技應用的另外一個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興奮劑的使用。古都羅馬正值夏季,酷暑難當,奧運會的自行車比賽正緊張激烈地進行著。突然,丹麥選手馬克.詹森摔下了飛馳的自行車當場倒斃。當時人們都以為他是中暑所致,後經屍體解剖,才發現這名運動員為了取得勝利,賽前服用了過量的苯丙胺興奮劑,加上炎熱和激烈的競爭,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1964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又有了更加令人振奮的科技突破,美國發射的「辛科姆」通訊衛星,向世界各地轉播了奧運會盛況,這在奧運會史上還是第一次
. 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由於當時較為先進的電子計時設備的應用,使得田徑比賽,尤其是短距離項目的竟爭格外的精彩紛呈。美國的吉姆.海因斯在田徑的男子100米跑決賽中首次突破10秒大關,以9秒9的成績獲勝。這項成績電子計時為9秒95,直到1983年才被美國另一運動員卡爾文.史密斯以9秒93刷新。技術的精確性使得各路好手再也不用為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成績誤差而與裁判發生不必要的爭執,同時也使裁判員們的裁判工作變得更為公正和輕松。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奧運會首次正式進行了性別和興奮劑檢查,科學技術開始在消除自身所造成的不良後果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上,更是令人信服地看到了電子設備的優越性。本屆奧運會上首次採用了光電測距儀和精度可達1/1000秒的電子計時器。自動測試和顯示時間、速度和距離的電子裝置,逐步代替了人的眼和手。高速攝影攝像設備、激光裝置、計算機等,已經成為奧運賽場和裁判員們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依靠它們的幫助,使計時更精確、計分更方便、判斷更准確。如男子400米個人混合泳第一名瑞典的貢?拉爾松,僅比第二名美國的蒂?麥基快0.002秒。因此,本屆奧運會也被稱為「技術奧運會」。這可以被看作是「科技奧運」的開始,而「科技奧運」的觀念也由此逐漸地走進人們的思維之中。 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1屆奧運會上,主辦方完成了衛星傳遞聖火的壯舉。他們將在奧林匹亞點燃的聖火轉化為電子包裹,通過衛星傳播到加拿大,地面接收器把信號接收下來,轉換器把它變為激光,再用激光槍將火炬點燃。
二戰後,全球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技術也開始更多地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地使用起來。藉助於技術的力量而得到快速發展的奧林匹克運動開始全方位地引進現代技術成果,特別是一些尖端技術也開始被廣泛的使用,例如利用飛機、衛星傳遞聖火、利用通訊衛星對比賽進行轉播等等。現代技術也己經不再僅僅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更主要的是成為人的「替代者」。具有突出特點的是電子測距技術和傳媒技術的使用,例如田徑運動中的計時測距技術,前者使運動比賽成績的評定更加准確、客觀,促進了公平競爭;後者的迅猛發展,在世界范圍內有力地推動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全球化發展。而在另外一個方面,凝聚著高新技術結晶的興奮劑在提高人們運動成績方面的巨大作用使之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東西。所以,技術不僅在場地、設施和運動員裝備等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在運動訓練和比賽等方面也開始顯現威力。正是因為折服於技術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力量,人們開始更多地依賴技術手段來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和獲得更加突出的運動成績,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己經走上了無法脫離技術的道路。
第25屆奧運會於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在這次奧運會上,原來分散在各個賽場的電子計時器、光電測距儀和自動計分裝置等,己經發展成為由計算機網路聯結在一起的「全能運動操作系統」,可滿足一切項目的計時、測速和計分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漸發達及其他更多尖端科技的應用,使2000年悉尼奧運成為歷年來最科技化的奧運會。悉尼奧運會的信息科技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三套核心系統,分別為:奧運信息檢索系統、奧運競賽結果系統、奧運管理系統,再加上悉尼奧運官方網站。除了信息技術在悉尼奧運會上大顯身手以外,其他諸如新材料技術等尖端科技也為改善運動員們的裝備、提高運動成績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游泳運動員的鯊魚服等。 在這個階段,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已經與技術整合成為一體。技術不再僅僅是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一種支持力量,而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奧運科技體系,由輔助、支持轉變為自主行動的力量,並依據自身的邏輯自主地發展著,從而最終成為一種統治。實際上,現在好的運動成績的取得就完全依賴於技術的創新,因此沒有人可以拒絕技術所帶來的巨大效益。
參考資料:體育資源網
6. 中國第一黑客是誰
袁仁廣,人稱袁哥,從事漏洞挖掘和漏洞攻防研究近20年,國內公認的頂級白帽黑客。
從小喜歡數學,199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數學系。1998年發現Win9X共享密碼驗證漏洞,一舉成名,也是發現著名的IIS Unicode等系統漏洞的第一人。
相關內容:
提起袁任廣,知道的人或許並不多。但如果提起袁哥或者大兔子,在國內安全業界稱得上盡人皆知。在國內,他的windows系統方面的造詣可謂首屈一指,早在1999年就曾提出過windows的共享漏洞。而現在袁仁廣領銜的360漏洞研究實驗室被譽為「東半球最強大的白帽子軍團」,並計劃在大會現場收徒,傳授的研究方向為高級漏洞利用技術。
9月23日,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特設的安全訓練營項目中,袁仁廣將現場授課並公開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