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相關問題|總結等保三級需要哪些設備
等保即網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等保」顧名思義就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是指對國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公民的專有信息以及公開信息在存儲、傳輸、處理這些信息時分等級實行安全保護;對信息系統中使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實行按等級管理;對信息系統中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級響應、處置。
三級等保、等保的評審流程:
系統定級→系統備案→整改實施→系統測評→運維檢查
①系統定級:編寫定級報告、填寫定級備案表。
②系統備案:定級備案表填寫完整後,將定級材料提交至公安機關進行備案審核。
③整改實施:對系統進行調研,開展差距評估,依照國家相關標准進行方案設計,完成相應設備采購及調整、策略配置調試、完善管理制度等工作。
④系統測評:請當地測評機構,對系統進行全方面測評,測評評分合格後獲得合格測評報告,並最終獲得等級保護備案證。
⑤運維檢查:系統持續運維與優化,並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年檢。
一般在進行等保測評時,會遇到相關問題,我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找專業人士(等保測評機構-時代新威提供)做了解答:
1、網站不做等保,出了問題將承擔什麼責任?
①網路運營者不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路安全等後果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不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路安全等後果的,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2、哪些行業需要做等保?
金融行業、游戲行業、教育行業、電商行業、網貸行業、通訊行業、能源行業、運輸行業等。
3、遞交的備案資料都包括哪些內容?
①《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表》(一式兩份)
②《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報告》(一個系統一份)
③《系統定級評審意見》(或上級主管部門定級審核意見)
④相關電子數據等
4、整改會不會涉及到要購置設備?如果有些不符合項目不能馬上關閉能不能通過備案?
根據《GB 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三級系統有如下要求:
①應提供主要網路設備、通信線路和數據處理系統的硬體冗餘,保證系統的高可用性;
②應建立備用供電系統;
以上檢查項需要購置設備,對二級系統沒有此要求,但在二級系統中,構成系統網路安全的必要硬體則必須有;
5、整個周期是多長?其中現場測評時間多長?
①整個測評周期包括前期調研、現場測評、後期報告編寫等,一般情況下一個二級系統會佔用3~4周,一個三級系統會佔用4~5周(指初次測評,不包括整改和加固時間);
② 其中現場測評(指在被測系統單位現場的測評)的時間根據系統的數量而定:一般一個二級系統會佔用3~4個工作日,一個三級系統會佔用5~6個工作日(兩組同時進行,每組兩人)。
6、等保測評檢查周期是多長?
二級系統每2年進行一次測評檢查,三級系統每年檢查一次。
更多問題可直接去時代新威官網查看。
2. 等級保護測評是什麼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以下五級:
第一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第三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第四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第五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等級保護測評服務包括以下內容:
1、等級保護測評單位根據等保測評技術標准,對測評對象開展等級保護測評,一般來說測評對象是信息系統。但是隨著等保2.0的發布,測評范圍變得更廣。因此測評的對象也有可能是網站、雲伺服器、APP等等。
2、開展等級保護測評後,測評機構需要開具等級保護測評報告,測評的結果有兩種:符合和不符合。
3、對於不符合標準的測評對象(一般是指信息系統)需要依據整改清單,進行相關的系統升級,完善網路安全相關的制度和人員管理方法等。技術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可以自我整改,或是尋找第三方服務商提供技術支持。
3. 等保測評怎麼做
等保的步驟包含五個方面:等保定級、等保備案、等級測評、系統安全建設、監督檢查。
等保定級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由系統運用、使用單位依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自主確定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有主管部門的,應當經主管部門審批。對於擬確定為四級及以上信息系統,還應經專家評審會評審。新建信息系統在設計、規劃階段確定安全保護等級。
總共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自主保護級)、第二級(指導保護級)、第三級(監督保護級)、第四級(強制保護級)、第五級(專控保護級)。
等保備案
運營、使用單位在確定等級後到所在地的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備案。新建二級及以上信息系統在投入運營後30日內、已運行的二級及以上信息系統在等級確定30日內備案。公安機關對信息系統備案情況進行審核,對符合要求的在10個工作日內頒發等級保護備案證明。對於定級不準的,應當重新定級、重新備案。對於重新等級的,公安機關一般會建議備案單位組織專家進行重新定級評審,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等級測評
運營、使用單位或者主管部門應當選擇合規測評機構,定期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狀況開展等級測評。三級及以上信息系統至少每年進行一次等級測評,四級及以上信息系統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等級測評,五級應當依據特殊安全需求進行等級測評。測評機構應當出具測評報告,並出具測評結果通知書,明示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及測評結果。
建設整改
運營使用單位按照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選擇管理辦法要求的信息安全產品,建設符合等級要求的信息安全設施,建立安全組織,制定並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系統建設整改,對於未達到安全等級保護要求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進行整改,整改完成應當將整改報告報公安機關備案。
監督檢查
公安機關依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規范,監督檢查運營使用單位開展等級保護工作,定期對信息系統進行安全檢查。運營使用單位應當接受公安機關的安全監督、檢查、指導,如實向公安機關提供有關材料。
受理備案地公安機關會對三級、四級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檢查頻次同測評頻次。五級信息系統接受國家制定的專門部門檢查。新系統開發建設之後,要及時開展等保測評或相關安全測試,避免系統帶病上線,消除安全隱患。
4. 等級保護測評流程是什麼
等保2.0全稱網路安全等級保護2.0制度,是我國網路安全領域的基本國策、基本制度。等級保護標准在1.0時代標準的基礎上,注重主動防禦,從被動防禦到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的安全可信、動態感知和全面審計,實現了對傳統信息系統、基礎信息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工業控制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對象的全覆蓋。
5. 等保三級是什麼等保認證有哪些標准
等保三級又被稱為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是中國最權威的信息產品安全等級資格認證,由公安機關依據國家信息安全保護條例及相關制度規定,按照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對各機構的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狀況進行認可及評定。
其中按照評定等級可以分為一至五級測評。三級等保是國家對非銀行機構的最高級認證,屬於「監管級別」,由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認證測評內容分別涵蓋5個等級保護安全技術要求和5個安全管理要求,包含信息保護、安全審計、通信保密等近300項要求,共涉及測評分類73類,要求十分嚴格。
三級等保認證最嚴的地方是在技術層面,主要體現在系統安全管理和惡意代碼防範上,簡單的說,就是每當有黑客對平台進行攻擊時,平台具備一定的防範能力。
標准如下:
十三大重要標准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劃分准則 (GB 17859-1999) (基礎類標准)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南 (GB/T 25058-2010) (基礎類標准)
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定級指南 (GB/T 22240-2008) (應用類定級標准)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GB/T 22239-2008) (應用類建設標准)
信息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 (GB/T 20271-2006) (應用類建設標准)
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 (GB/T 25070-2010) (應用類建設標准)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 (GB/T 28448-2012)(應用類測評標准)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過程指南 (GB/T 28449-2012)(應用類測評標准)
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要求 (GB/T 20269-2006) (應用類管理標准)
信息系統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B/T 20282-2006) (應用類管理標准)
信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基礎類標准)
信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GB/T 25070-2019)(應用類建設標准)
信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GB/T 28448-2019)(應用類測評標准)
其它相關標准
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物理安全技術要求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基礎安全技術要求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
GB/T 20272-2006 信息安全技術 操作系統安全技術要求
GB/T 20273-2006 信息安全技術資料庫管理系統安全技術要求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規范
GB/T 20985-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
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事件分類分級指南
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
6. 等級保護測評是什麼
等級保護測評是測評機構依據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規定,受有關單位委託,按照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
對處理特定應用的信息系統,採用安全技術測評和安全管理測評方式,對保護狀況進行檢測評估,判定受測系統的技術和管理級別與所定安全等級要求的符合程度,基於符合程度給出是否滿足所定安全等級的結論,針對安全不符合項提出安全整改建議。
實施的基本流程:
在安全運行與維護階段,信息系統因需求變化等原因導致局部調整,而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並未改變,應從安全運行與維護階段進入安全設計與實施階段,重新設計、調整和實施安全措施,確保滿足等級保護的要求。
但信息系統發生重大變更導致系統安全保護等級變化時,應從安全運行與維護階段進入信息系統定級階段,重新開始一輪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實施過程。
7. 等保測評是什麼意思
等保測評的全稱是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
等保測評定義
是經公安部認證的具有資質的測評機構,依據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規范規定,受有關單位委託,按照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狀況進行檢測評估的活動。
測評基本內容
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狀況進行測試評估,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安全控制測評,主要測評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的基本安全控制在信息系統中的實施配置情況;二是系統整體測評,主要測評分析信息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其中,安全控制測評是信息系統整體安全測評的基礎。
對安全控制測評的描述,使用測評單元方式組織。測評單元分為安全技術測評和安全管理測評兩大類。
安全技術測評:包括物理安全、網路安全、主機系統 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五個層面上的安全控制測評。
安全管理測評:包括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制度、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管理和系統運維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安全控制測評。
8. 什麼是等級保護測評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簡稱等保。
在我國等保分為五個等級,一貫堅持自主定級、自主保護的原則。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以下五級,一至五級等級逐級增高:
第一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一級信息系統運營、使用單位應當依據國家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進行保護。
第二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對該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進行指導。
第三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對該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四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對該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進行強制監督、檢查。
第五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對該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進行專門監督、檢查。
9. 等保測評標准
法律分析:「等保」,即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我國網路安全領域的基本國策、基本制度。早在2017年8月,公安部評估中心就根據網信辦和信安標委的意見將等級保護在編的5個基本要求分冊標准進行了合並形成《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一個標准。(GB/T 22239—2019代替 GB/T 22239-2008)該標准於2019年5月10日發布,於2019年12月1日開始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第十條 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准。 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項目提出、組織起草、徵求意見和技術審查。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編號和對外通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擬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是否符合前款規定進行立項審查,對符合前款規定的予以立項。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認為需要立項的,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強制性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批准發布或者授權批准發布。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對強制性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一條 對滿足基礎通用、與強制性國家標准配套、對各有關行業起引領作用等需要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推薦性國家標准。 推薦性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10. 企業為什麼要做等保測評有什麼好處
等保測評是經公安部認證的具有資質的測評機構,依據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規范規定,受有關單位委託,按照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狀況進行檢測評估的活動,也是大部分企業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企業為什麼要做等保測評?等保復測需要重新定級嗎?以下是詳細的內容介紹。
企業為什麼要做等保測評?
①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是為了發現用戶單位系統內、外部存在的安全風險和脆弱性,能夠讓企業內部提高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降低系統被各種攻擊的風險。
②等級保護是我國關於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國家明確要求我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實行等級保護制度,即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必須開展等級保護測評工作,否則就是不合規、不合法。
③很多行業主管單位會要求客戶開展等級保護工作,並且下發行業要求文件,企業包括金融、電力、廣電、醫療、教育等,不僅行業主管會有要求,信息安全主管單位包括公安、網信辦、通管局等也會要求開展等級保護工作。
④信息安全事件時常會發生在我們身邊,比如網站被黑客攻擊、數據被篡改、敏感信息泄露,在這些事件發生的背景下,主管單位需要去現場調查,這時就會需要你出具等級保護備案證明和測評報告,這是等保測評工作是否開展的一個最重要的衡量標准。
等保復測需要重新定級嗎?
根據2022年4月28日發布的國家等級保護標准體系的核心標准之一的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當等級保護對象所處理的業務信息和系統服務范圍發生變化,可能導致業務信息安全或系統服務安全受到破壞後的受侵害客體和對客體的侵害程度發生變化時,企業需根據該標准重新確定定級對象和安全保護等級。
也就是說,等保復測需不需要重新定級是根據等級保護對象所處理的業務信息和系統服務范圍是否發生變化來確定的。根據相關經驗來講,由於系統擴展需要,用戶量增加,二級等保在復測的時候一般需要重新定級,三級和四級等保則比較穩定,一般不需要重新定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