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與其他金融行業協會的區別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與其他金融行業協會的區別如下:
一、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是全國金融機構、互聯網機構以及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ITFIN)的企業、實體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的非官方、全國性、綜合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
二、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將圍繞推動中國互聯網金融(ITFIN)和民間金融健康、快速發展為總體目標,主要開展以下業務:
1、協助政府宣傳貫徹《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 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互聯網金融機構和民間金融機構劃型標准規定》、《全國人 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2、研究和探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體制、政策、管理等理論和實際問題,調查了解並及時反映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人員的訴求和建議,為政府決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建議和依據;
3、為從事互聯網金融的企業提供創業輔導、管理咨詢、投資融資、技術創新、企業信息化、資本運作、產業基金、對外合作、會議展覽和培訓活動等服務,積極開展企業徵信評價和培訓認證等服務,積極運用金融創新工具提供增值服務;
4、建立信息平台,收集和發布從事互聯金融的企業所需要的各種信息,為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開發新品、開拓市場、引進智力與技術提供服務;
5、積極探索建立互聯網金融的行業標准和規范,推動互聯網金融健康有序發展,維護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6、加快互聯網金融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進程;
7、積極開展與不同國家和地區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協會和經濟組織的聯系,組織會員參與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8、開展從事互聯網金融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工作,開展理論研討,舉辦相關會議,不斷提高從事互聯網金融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9、組織推廣先進經驗,宣傳優秀的從事互聯網金融的企業家,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品牌建設及金融創新;
10、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誠信守法,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徵信體系建設,提升職業道德,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11、編輯、出版、發行會刊和年鑒等出版物;
12、承辦會員單位和有關部門委託的各項工作
三、中國金融行業協會(英文:China Finance Association),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成立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維護全行業與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和共同利益,反映企業的願望和要求,溝通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聯系,推動會員單位之間、國際同行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提高金融行業快速發展作出貢獻。是由全國金融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及相關的社會團體和個人自願聯合組成的不受部門、地區和所有制形式限制的行業性組織,是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的全國性社會經濟團體。
四、中國金融行業協會的主要職能:
1、宣傳貫徹國家對外開放、加快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2、整合資金和項目的合作資源,為會員投資合作提供信息咨詢、項目擔保、價格信用、促成合作等服務,實現共同利益。
3、適時舉辦國際、國內金融論壇交流會議,學習借鑒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金融市場先進管理模式,推進中國與發達國家金融市場、金融人才人力資源的接軌。
4、傾聽會員單位對金融市場發展、金融人才人力資源、金融服務等方面的改革呼聲,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會員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金融政策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穩定金融市場秩序,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服務。
5、適時舉辦會員單位需要的金融人才培訓班、金融管理研討會和相關考察活動等,促進共同提高。
6、及時向會員披露國際經濟和貿易市場的最新動向和相關國家政局穩定情況,提醒會員規避發展風險。
7、組織聯誼活動,增進會員之間的友誼與合作,增強會員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和相互了解;
8、辦理政府有關部門和會員委託的其它事項。
B. 安徽將建互聯網醫療服務省級監管平台,該平台會給當地居民帶來哪些便利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印發了《安徽省互聯網診療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皖衛發〔2022〕11號,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其中明確,省衛生健康委建立安徽省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台(以下簡稱“省級監管平台”),對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以下簡稱“醫療機構”)進行監管。
安徽將建互聯網醫療服務省級監管平台,那麼,該平台會給當地居民帶來哪些便利?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往下看吧!
01醫務人員信息透明,就醫更加安全可靠
《實施辦法》規定,醫療機構應該主動、及時地上傳和更新醫務人員的個人信息和執業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身份證號碼、照片、相關資質、執業地點、執業機構、執業范圍、臨床工作年限等必要信息,由省一級監管平台統一保管、調度,做到信息透明,以供互聯網就醫人員查詢和監督。
省互聯網診療質量控制中心及各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結合群眾反饋,對互聯網診療情況進行整體分析,並及時反饋給各級醫療機構,對發現的問題應及時予以整改,整改後及時更新信息、報備情況。
通話時出現沒有數據網路的情況:
1、若狀態欄沒有HD圖標,請聯系運營商開啟VoLTE業務或連接WiFi網路;
2、使用雙卡時,可進入設置--雙卡與移動網路--打開「通話時可上網/智能切換數據卡」,開啟後通話時可短暫使用副卡的數據網路;
3、若所在位置4G/5G網路不穩定,建議更換其他位置再嘗試。
若通過以上方法仍沒有改善,可進入vivo官網軟體--我的--在線客服--聯系在線客服了解詳情。
D. 信息安全是一種什麼樣的專業這個專業會學哪些課程
必須把握的基本上專業技能:信息安全專業是計算機、通訊、數學課、物理學、法律法規、管理方法等專業的交叉科學,關鍵科學研究保證信息安全的科學與技術。包含密碼演算法原理、信息安全系統架構、軟體開發、計算機與演算法初步、程序設計與優化演算法、電腦操作系統、編號基礎理論、計算機原理與匯編程序、資料庫系統原理、資訊理論基礎、計算機互聯網。
那另一個視角,假如大量只是想關心提高互聯網、安全性有關的實際操作工作能力,亦在關鍵技術產品研發上並沒有過多工作能力希望的,重視實際操作的技術專業配備會更合適一些。但也會出現學得范圍廣而較淺所造成的蒙蔽。實際的從事方位,必須是:信息安全科研開發、信息安全產品或服務建設工程、信息安全管理方法、信息管理系統安全系數審批與評定。能夠服務於一家信息安全服務供應商,還可以任職變成公司里的信息安全管理者,不過還有一部分從業者是做相關的學習培訓、銷售類的工作中。
E. 小鳥壁紙是哪個軟體附帶的
360電腦管家。小鳥壁紙原來是360壁紙。
創始人信息
周鴻禕,1970年10月4日生於河南,祖籍湖北。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全國工商聯大數據運維(網路安全)委員會輪值主席,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 、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ISC互聯網安全大會主席。
1992年,大學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因成績優異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學讀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研究生,並於1995年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5年始,周鴻禕就職於方正。2004年3月,周鴻禕就任中國雅虎總裁。2006年8月,周鴻禕投資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奇虎360董事長。2011年3月30日,周鴻禕帶領奇虎360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 2015年周鴻禕客串出演《三體》飾演軍方智囊團專家。2018年2月28日,周鴻禕帶領360從美股私有化回歸A股,證券代碼為601360。
F. 新安全觀的內容是什麼
共同安全,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安全。
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安全。安全應該是普遍的。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否則,就會像哈薩克諺語說的那樣:「吹滅別人的燈,會燒掉自己的鬍子。」
安全應該是平等的。各國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安全事務的權利,也都有維護地區安全的責任。任何國家都不應該謀求壟斷地區安全事務,侵害其他國家正當權益。
綜合安全,統籌傳統和非傳統領域安全。
綜合,就是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亞洲安全問題極為復雜,既有熱點敏感問題又有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安全、網路安全、能源資源安全、重大自然災害等帶來的挑戰明顯上升,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我們應該通盤考慮亞洲安全問題的歷史經緯和現實狀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協調推進地區安全治理。既要著力解決當前突出的地區安全問題,又要統籌謀劃如何應對各類潛在的安全威脅。
合作安全,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團結上。
合作,就是要通過對話合作促進各國和本地區安全。有句諺語說得好:「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團結上。」要通過坦誠深入的對話溝通,增進戰略互信,減少相互猜疑,求同化異、和睦相處。
要著眼各國共同安全利益,從低敏感領域入手,積極培育合作應對安全挑戰的意識,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對以鄰為壑、損人利己。
可持續安全,發展是解決安全問題總鑰匙。
可持續,就是要發展和安全並重以實現持久安全。「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貧瘠的土地上長不成和平的大樹,連天的烽火中結不出發展的碩果。對亞洲大多數國家來說,發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決地區安全問題的「總鑰匙」。
要建造經得起風雨考驗的亞洲安全大廈,就應該聚焦發展主題,積極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不斷夯實安全的根基。
(6)智匯西青亮相網路安全大會擴展閱讀:
張潔認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亞洲安全理念和秩序方面提出想法,倡導建立相關規則,是在安全領域一個很好的嘗試。但張潔指出,目前還只是一個起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亞信會議成員國地區分布廣,國家差異性強,整個亞洲多樣化程度非常明顯,不同次區域安全問題不盡相同,新安全觀從觀念到落實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
外交部長王毅接受央視采訪時介紹,當前亞信峰會和外長會均為四年一次,中國在考慮是否可適當增加一些會議的頻度,並准備啟動一個亞信智庫論壇,一同探討制定亞洲安全行為准則。
G. 中國自動化大會論文好錄嗎
好錄的
中國自動化大會是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大型綜合性學術會議。大會自2009年創辦以來,歷經十餘年發展,現已成為我國在自動控制、儀器儀表、航空航天、人工智慧、網路安全、智能製造等領域最具影響的學術盛會之一。大會充分彰顯了自動化技術對人類未來社會進入智慧化時代所起的根本性作用,展示了我國自動化技術已取得的輝煌成就,促進了學術交流和學科交叉融合。
中國自動化學會,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國家一級學術群眾團體之一,是由全國從事自動化及相關技術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和應用的個人和單位自願結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具有學術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國性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自動化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H. 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我國互聯網的現狀與發展
互聯網的發展始於冷戰時期,在60年代末期由於美蘇之間的全球爭霸,為了預防核戰爭對本國通信系統的影響,美國開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擊。這也是互聯網研究的一個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擊之後,能夠迅速恢復並保持通信不被中斷。互聯網的前身是美國陸軍網路APRANET——先進網路基礎結構,這個網路與傳統的通信網有很大的差別。傳統通信網的發展經過了磁石、步進、縱橫最後發展到程式控制,直到現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轉移模式這樣一個寬頻網路的發展趨勢,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這種互聯網路結構。
首先,互聯網是沒有中心的,互聯網的結構是無中心的結構,這也是為了當初一個最基本的目的,沒有任何一個打擊能夠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門摧毀,它的每一個結點、每一個連接點在遭受打擊之後都能夠與其他結點迅速恢復並進行通信。
第二,互聯網的定址方式是全球定址,也就說它的地址資源是在全球進行統一的配製的。現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聯網是IPV4的網路,這個網路現有的地址總數大概在40多億個。互聯網是由美國開發演進而產生出來的,所以網上地址資源、地址資源的分配實際上也是由所美國所控制的。現在美國所擁有的IP地址總數有20多億,近30億個,佔全球的74%左右。中國現在擁有非常少的地址資源,也就5000萬左右,只佔1%多一點。
互聯網在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是軍方的一個系統,然後演進並逐步擴大它的應用。開始是四家大學進行互聯,然後擴展到13個點,形成了10個美國國內輔根伺服器放置地點。在此之後互聯網盡管應用於教育和科研部門,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來越多的部門包括許多政府部門應用起來。在商業部門開始參與之後,互聯網商業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聯邦調查局曾在1984年進行過一次調查,要求美國所有參與互聯網的研究機構和當時與互聯網互聯的機構就以下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如果美國把互聯網推向全世界,它對美國的安全、發展會有什麼影響,會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議是什麼。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籌備前後我們也曾與美國互聯網的機構和美國一些研究互聯網TCP/IP協議的專家進行溝通,他們也談到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議,其中就包括互聯網建立之後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如現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網路病毒、黑客攻擊等,這些事情在當時都有預見。在綜合平衡各種意見之後,美國政府決定還是把互聯網商業化,推向全球。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思維和貢獻,美國對互聯網在全球的應用、對網路為全世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美國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聯網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最基礎的定址方式,因為互聯網的地址資源關繫到整個互聯網的發展空間。現在,地址資源由ICANN這個組織進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數字資源分配的機構,這個機構是美國專門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專門成立起來用於全球互聯網資源分配的。美國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聯網控制起來。那它採取的是什麼方式呢,這是美國和別的國家思維不一樣的地方,它提出互聯網是無國界、無管理、無法律、無政府的,是民間產生的一個網路。ICANN是一個民間組織,民間組織的特點是盡管有政府部門的參與,但政府只被當作是一個政府咨詢委員會,不起決定作用,由ICANN理事會的19名成員決定全球網路地址資源分配政策。通過這一點,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資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裡。ICANN與美國商務部簽訂協議,由美國商務部授權它進行互聯網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聯網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須經過美國商務部的同意。通過這一點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過聯合國或其它政府間組織去呼籲在互聯網上各國應該平等的這類倡議,同時又把全球的地址資源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對於這一點我們和世界各國都很清楚。所以從98年、99年開始在接入互聯網、應用互聯網之後,全球普遍要求對當時的IANA進行改革。原來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國人擔任,現在則由五大洲的網民投票推舉理事,中國科學院的錢華林研究員在去年6月23日經過全球投票和ICANN理事會批准,也當選為ICANN理事會的理事,他的任期是三年半。雖然現在ICANN吸收了各國的參與,但是政策的主導性還是在美國人手裡。
互聯網的發展到今天為止,美國在互聯網的推廣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互聯網的發展、應用和普及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美國的影響。我們在2001年互聯網協會剛剛成立的時候曾經訪問過美國,就互聯網的管理和安全等問題和設在華盛頓的國際互聯網協會進行了溝通。當時我曾就美國發電子郵件或接收電子郵件是否會有檢查提問,因為當時國內一些專家曾向我們反映發往美國的一些信件美國人收不到,這些信件當中可能包含「信息檢查」、「信息安全」這樣一些詞。他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講一個例子,如果你給我發了一封邀請信,邀請我去赴你的晚宴,這封信在互聯網上相當於你給所有人發出了一封信,盡管我們是點對點地在進行通信和邀請,但是網上的安全並不能保證信息的隱私性和可靠性。他並沒有回答美國是否會檢查郵件,但他以這種方式告訴我有這個含義在里頭。
互聯網從便利、方便的特點,從連接全球信息基礎庫這樣角度來講,它的作用遠大於它還存在的問題。1987年,我們國家第一封「跨越長城,走向世界」的電子郵件發出。94年4月20日,我們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當時接入的一條線是由Sprint公司提供的一條64k的數據線。現在,我們的出入口帶寬已經在53個G以上,應該說這個數量已經有了百萬倍的增長。現在CN域名的數量已經超過60萬,而當時我們CN域名的伺服器還放在聯邦德國的卡爾斯摩大學,因為我們當時沒有自己的域名伺服器,後來才把伺服器搬回國內。現在我們的IP地址總量已經超過了5000萬。與網民數量相比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網上大量應用時要使用動態IP地址,因為我們的地址資源不夠。這種情況在這一兩年已經得到了大大的緩解。在2000年籌備成立互聯網協會時,中國擁有的IP地址數是1700萬個,這兩年已經增長了3倍,目前上網計算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600萬台。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道路非常曲折,是從羊腸小道走出來的,而不是從八抬大轎抬出來的。民間通過ISP、ICP和風險投資在互聯網的普及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國政府從互聯網發展的一開始就意識到了互聯網可能產生的問題,針對互聯網出現的問題制訂的政策每年在全世界都要受到一些指責。現在來看,盡管我們的很多政策在當初受到了指責,但各國現在都認識到互聯網必須是有管理、有法律,而且互聯網是有國界的,不是無國界的。互聯網從技術上講是無國界的,但它的管理是必須的,它的規范也是必須的,它必須要從一種隨意性、無管理和無規范的狀態轉變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互聯網的業務經營模式和種類很多,但相對來說形成比較完整的業務價值鏈主要有以下幾個:傳統業務的接入服務,它由電信運營商提供業務;網路游戲,由網路游戲服務提供商、游戲運營商、電信運營商一連串的服務商形成價值鏈;簡訊業務,通過ICP、服務提供商和網路運營商包括移動服務提供商、即時通信、網路廣告、網路搜索等業務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價值鏈。同時我們看到還有其它一些業務盡管開展得如火如荼、熱火朝天,但是因為價值鏈不完整,或者因為在價值鏈形成過程當中市場的價值觀念有很大的二異性,導致這些業務沒有形成對網路產業自身的強有力的支撐,還沒有為網路的從業者帶來很大的利益。
這些年來中國信息技術的變革也是全球信息產業變革調整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20世紀90年代是全球電信和IT產業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一發展過程實際上遠遠超過了當時國民經濟和社會進步的整體速度。結果是中國電信網路的發展非常普及,現在電話的用戶數(包括行動電話)超過了5億戶。從全球來講,美國電信產業從1984年AT&T分解之後開始產生了巨大的變革,美國的迅速發展導致電信設備的研製、電信網路的建設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信息應用的消耗量,使網路設備和網路基礎設施大量過剩,直接的結果是導致大量的電信公司陷入了破產或經營不善的境地。
在我國可看到這樣幾個趨勢:一個就是電視、計算機和其他消費家電的融合以及信息技術與通信領域技術的融合,使傳統通信領域的游戲規則和競爭格局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我們國家已經由原來以中國電信一家獨大的狀態演變成幾家大運營商在網路運營方面共同競爭的狀態,在信息服務方面有多家信息服務提供運營商在進行全方位的競爭;產業間融合的趨勢正逐步加快,創造了更多的產業發展機會,產業融合使整個消費電子類產品已經成為各個企業爭奪非常集中的焦點,如智能手機、數字電視、移動電視和數碼產品等。剛才我談到了美國、英國等一些國家,如沃達豐、BT等,因在電信方面過分的投入,以及後來在管治政策方面出現嚴重問題,主要是在移動牌照拍賣方面導致企業負擔沉重,使得這些電信運營企業不得不低價變賣他們的通信網路。這反過來給了中國、日本、韓國這些後發展起來的IT大國很好的機會。最近中國網通集團收購了環球亞洲電訊的整體網路,中國運營商不僅僅在國內提供電信服務,也在立足於面向未來,逐步開始向全球提供電信服務和網路接入服務,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從信息技術來講,全球的IT製造業逐步向中國轉化,一個是由於中國有廉價的勞動力,再一個就是近些年中國工人的水平和整個IT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中國作為全球IT製造業基地的形象正逐步地確立起來。從IT業市場來講,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T產業市場,吸引全世界的設備製造商、終端製造商、技術的研發機構將關注的焦點放到了中國地區。新技術的應用在中國取得了快速的增長,如大家普遍使用的快閃記憶體只用了兩年時間就迅速應用起來。還有象QQ,QQ實際上是廣東電信的一個課題組研究的一個小項目——即時通信,去年已經突破了5個億的收入,在互聯網上產生的巨大的影響。
在面向全球的信息技術產業變革和調整的過程當中,中國信息產業保持比較理性和穩健的步伐,使中國電信運營商在全球動盪的情況下保持了持續的增長。中國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在全球IT產業陷入冰河期的時候僅僅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就已經開始從谷底走出來,進入一個春天。中國設備製造商在全球IT業不景氣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抓住時機,現在在互聯網的高、中、低端設備方面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為我們下一步的發展確立了很好的基礎和地位。另外,中國這幾年網路設備的快速增長,包括終端市場,在今後一兩年內還會保持持續增長,而且這種持續是受前幾年增長的帶動。在前不久我們有一個分析,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中國網民將近達到一個億。這第一個一個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達到二個億就比較難了。這就需要城市的應用、互聯網的應用、IT技術的應用以及網路與大家的工作生活結合起來成為大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時才有可能達到。在達到第二個億之後,要達到第三個或第四個億就非常費勁。因為從整體上來講,國民收入、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必須達到相適應的一個地步,互聯網的發展依託於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而我們現在實際上是超前於國民經濟發展。從未來來看,我們應該很清楚,當網民數量達到第三個億或第四個億,當網路運營商建設網路規模時,互聯網的發展也會受到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的影響。現在建設的IPv4的網路僅僅是中國電信在國內的帶寬總量就超過了2500個G,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上面可承載的信息內容和可以為公眾提供的服務是非常大的。2500個G的概念是如果家庭上網使用專用1兆的帶寬,那麼它可為2500萬用戶提供服務。實際上大家使用的都是共享帶寬,而且日常家庭上網的基本功用已經基本滿足大家的使用。在2005、2006年之後,IPv4網路建設的速度也將放緩。同時大家可以看到,IPv6的建設正在逐步展開,幾大運營商,包括教育網、科技網等等都已經參與到IPv6實驗網的建設當中去。隨著實驗的進行,商用實驗網將很快推出,按照中國電信、網通、移動這幾大運營商習慣來看,推出的速度會非常快。我們初步估計在2010年前後,IPv6將占據國內互聯網的主流。同時大家應該看到IPv4不會退出這個市場,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兩種制式都會保留。因為在網路設備上,IP v4、IPv6雙棧路由器已經非常普遍,高端路由器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因此使用IPv6不會影響IPv4業務的開展。
我們返回來看,10年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成績巨大、輝煌。互聯網給中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個了解世界的信息平台,在這個信息平台上,由中國的網民、中國的老百姓自己去選擇了解什麼東西。在傳統上,我們所接受的信息從報紙、廣播、電視到互相交流所得到信息都是單向式的。從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來講,大家接受信息的模式是大家很關注、很相信、很接受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方式。但互聯網的出現使人們具有一個平等的平面的獲取信息的渠道,獲取信息又使人們認識到什麼是信息,哪些信息是自己所需要的。同時人們獲取信息時會發現在發布信息、獲取信息過程當中自己應該擁有的權力,進而人們發現了自己在社會當中應該擁有的權力。我覺得這是互聯網對中國社會和普通老百姓在思維、意識和創新的觀念上帶來的巨大改變。現在大家以平常心態看待網上出現的QQ、ICQ或網上社區,而在10年前我們看待這些新鮮事務的時候首先要看這些是不是政府認可的或者是不是大家的公共觀念可以接受的。現在,我們對於創新的想法,對於創新的意識和觀念與以往具有本質的不同。網路給予大家一種在網上平等交流、平等溝通、平等獲取信息的權力,而這種權力是以往任何一種媒體不具備的,也不能夠給予中國老百姓的。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帶給大家的思維定勢。互聯網的發展真正能夠使中國13億人的智慧為中國的未來發展創造出無窮的力量。這種平等的平台為大家提供了實現的機會。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來許多問題。我們在網路資源方面非常緊張,只有5000萬的資源,卻有將近1個億的用戶。通過向APNIC、Verisign申請,我們已經與Verisign公司達成協議,將Verisign的一個伺服器移至中國境內,這對於我們國內互聯網的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互聯網的資源、互聯網市場經營模式、管理方面、業務規范、上網行為規范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國內的從業者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在不斷地探索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生存方式。在前不久的互聯網大會上,各方面的專家和業界的精英與領袖們都在這方面進行針鋒相對的探索,在網上也有熱烈的反映。另一方面,政府制訂信息網路化發展的政策也是一個逐步探索逐步成熟的過程。我們很早就明確了「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這樣一個方針,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網上的許多業務仍然存在主管部門的職能交叉、分工不清的問題,也導致網路發展和管理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也是政府從國家整體戰略上對互聯網管理和互聯網發展逐步思索、探索得越來越清楚的過程。在制定政策、法規、行為規范方面會有更加成熟、寬松和適合網路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出台。
網路安全方面的問題應該是非常嚴重的,黑客攻擊行為、網上盜竊、網上欺詐、網路病毒這些問題非常多。網路運營商的經營已經形成了大家比較固定的觀念,比較有保障。但信息服務提供商盈利模式相對來說比較單調,這會影響他們長期的發展和服務的提供。網上的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還比較多。今年6月10日,我們開通了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新聞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開通了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舉報中心網站。網站開通之後,全社會產生了積極的響應,我們及時向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匯報了情況,十幾個部委聯合採取了對於網上不良信息尤其色情網站色情信息的治理。這適應了社會公眾和網民的需要,也是社會共同的呼聲。協會對反垃圾郵件也開展了工作,包括推動政府立法、組織技術交流、加強國際合作。在7月初我們有一個統計,全球垃圾郵件的頭號輸出國是美國,它的垃圾郵件數量佔73%到74%;全球垃圾郵件伺服器頭號大國是中國,因為用戶收到垃圾郵件當中74%是從中國的郵件伺服器傳遞給他們的。我昨天剛剛得到一個統計數字,經過政府、企業和行業組織的治理,垃圾郵件伺服器頭號大國已經不是中國而是韓國了,韓國已經佔到全球垃圾郵件伺服器的47%,中國已從73%、74%下降到31%。這是政府、業內、行業組織採取了大量的行動之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省及市、縣級的相關部門對伺服器和IDC機房進行檢查之後取得了成效。
現在中文信息資源還存在很大不足。前兩年曾有一個口號,是某家公司做過廣告——「到2007年中文將成為網上第一大語言」,而現在網上中文信息資源只佔全球3%,即使每年翻倍,到2007年也達不到目標。我們希望國內信息服務提供商、信息資源的開發者加快信息資源開發,不論是從網上信息陣地的佔領、為下一代青少年服務、提供網路業務等諸多角度來講,我們現在必須加快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尤其是網路科普聯盟組織的青少年健康網路行活動中介紹的網上博物館、網上圖書館等這類網上應用。將來要加大投入,加大在這方面的開發,一方面要通過違法不良信息舉報制止有害信息對青少年成長中的侵蝕,另一方面也要向他們提供有益的健康的信息,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知識,這樣互聯網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網上行為也要逐步地進行規范。美國這種網上自由、無管理、無法律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的,深入全球的,大家曾認為互聯網上的任何行為就不應該受到任何規范,不應該有管理。現在出現的問題使大家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確實需要對網上行為進行規范和管理。網上行為同樣應該遵守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規范,同樣應該受現實社會規則的約束,網上出現的網路濫用行為是利用了網上的優良特質,從業者、行業組織、政府還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我們在9月2日公布了中國互聯網協會的互聯網公共電子郵件服務規范,可以說這是國內乃至全世界第一個在互聯網應用方面提出的從業規范。我們與國際上也進行了多次溝通,電子郵件雖然是最普及的應用,但解決垃圾郵件問題非常復雜,涉及到網路的管理、技術、規范。美國在今年1月1日公布了反垃圾郵件法案之後,垃圾郵件反而以每月2%的比率持續上漲,這說明沒有同業的積極參與和各個方面的積極支持配合,僅靠法律是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所以我們公布的電子郵件規范力圖在互聯網的應用服務領域立下第一個規矩,供應商清楚電子郵件服務應有質量和保證;用戶在享受電子郵件服務時,不論是收費的還是免費的,了解自己的義務和權力,使大家能夠在這方面建立起規范的意識。現已有14家企業書面明確表示他們自願參與和遵守服務規范,這些企業提供服務的用戶數已經佔到了國內電子郵件注冊用戶數的80%以上,這件事情還要持續深入地推進下去。電子郵件服務規范是一個起步,我們還會在互聯網上的其它各個方面逐步規范服務,讓互聯網用戶相信網上提供的服務是可以信賴的,使互聯網不再是家長的敵人。在網路變得可信和讓人放心之後,家長和老師才能放心讓孩子自由地在網上沖浪。
網路濫用行為已經是全球化的一個趨勢。現在已形成國際垃圾郵件發送者組織,由垃圾郵件的製造者、訂單採集者、他的合夥人一起通過這種方式將垃圾郵件發送給世界各地,規避各國已經制訂的反垃圾郵件法律。例如,他們從美國接受全球訂單,搜集整理電子郵件地址,再發到加拿大中介人那裡,由中介人分配訂單並制訂結算辦法,中介人再把訂單發到中國或韓國,由他的合作者或代理人通過在國內注冊的大量域名和虛擬主機轉發垃圾郵件回美國。轉發回美國的目的就是為了規避美國國內已經制訂的法律。垃圾郵件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問題,網上的濫用行為使互聯網上全球化和國際性的犯罪組織正逐步形成。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在反對網上濫用行為的立法、管理和政策等一系列方面加快採取措施。隨著垃圾郵件的出現,又出現了一些反垃圾郵件組織,他們公布黑名單,試圖把垃圾郵件擋在自己的郵箱用戶之外,但由於公布黑名單在全球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規范和基本規則,所以公布的黑名單在很多情況下是公布了大量的IP地址段。中國互聯網協會也在公布黑名單,是哪一個地址發了垃圾郵件就公布哪一個地址。而Spamhaus和Spamcop這些組織公布的黑名單是一段一段的地址段,這些地址段中有可能包括128個、256個甚至幾萬個中國的IP地址,他認為在這些IP地址段中有一些相連的地址發出了垃圾郵件,所以整個地址段都被當作是垃圾郵件的發送源。全世界幾十萬個郵件服務商就會根據他公布的IP地址把中國這個地址段的信息全部屏蔽掉。在這個網段上我們確實有個別用戶,比如幾個或十幾個用戶發送了垃圾郵件,其結果是導致這個網段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用戶正常的郵件通信被中斷。所以我們既要制定反垃圾郵件的政策,又要向國際呼籲和反復溝通,反對公布地址段的辦法。因為在地址資源分配時對中國就不公平,我們有大量的動態IP地址在使用,這不僅僅是對中國,對發展中國家都是不公平的。七月份我們參與ITU會議時,尚比亞代表站起來就說反對垃圾郵件的行為我們支持,但是現在出現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垃圾郵件的問題。尚比亞全國的IP地址已經全部被列入黑名單,它所有的對外通信已經全部被阻斷了。發達國家有很充足的IP地址,它並不擔心某一地址段有問題,而且它很少使用動態IP。只有IP地址不充足的國家才面臨這些問題,這不公平也不公正。互聯網上盡管有很多好的東西,但是有許多東西是大家平常不會遇到的,背後是國與國之間經濟利益、各個方面利益的沖突。
未來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寬頻業務和各種移動終端的普及,如可照相手機越來越多,實際上這對網路帶寬和頻譜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整個寬頻的建設和應用將進一步推動網路的整體發展。IPv6和網格等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研發和建設將在今後取得比較明顯的進展。另一方面,從去年我們組織「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的過程中看到,中國互聯網的製造業在網路設備方面的研發已經取得了很多突破,包括現在在高、中、低端路同器產品方面都已經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出現。我們現在有許多郵件服務商、技術提供商在網路標准方面進行積極的研究和開發。這個方面是我們在國際方面要加強的內容。另一方面是互聯網和傳統產業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這種結合隨著電子政務的普及、隨著相關法律措施的完善,象前一段時間通過的電子簽名法,逐步使得電子商務真正能夠在建立了社會信用機制的基礎之上開展起來。大量電子社區的出現也使互聯網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互聯網經營和生存的模式也將更加豐富。互聯網產業的從業者以今後的發展具有堅定的信息。從以往看,大家在網上更多的是瀏覽信息、使用電子郵件、玩網路游戲,把互聯網更多地當作自己的一個高級的信息技術玩具,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玩具能夠變成工具,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離不開的工具。電子政務的推進會推動這樣一個進程。網路服務會逐步規范化,這個規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兩天就能實現的,也不是政府下達文件指令或行業組織號召一下就能實現的,它需要從業者的認識,當大家都意識到,當大家都規范起來並能夠在這個產業里很好地生存時,這個規范才有實際的價值。網路的應用也更加開放,這個開放指的是各個方面,包括社會事務方面,有許多政府網站已經將其事務到網站上去,如徵求意見、地方基層選舉等,這些使網路的應用更加開放和多樣化。盡管對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但是網路自身的特點,即它的簡單性、便宜性,使得它的安全問題仍然很突出。尤其是IPv6出現以後,它的安全性、服務質量會有更大提高,在將來一段時間針對IPv6的網路安全問題也會出現。我們希望網路信息要人為本,尤其是今年互聯網大會的一個主題是構建一個繁榮誠信的互聯網,互聯網做為一個信息平台它的用戶主流50%以上是30歲以下青少年,那麼為青少年建設的網路應該是一個可信、健康的網路,它應該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朋友和助手。科普網站和提供精神食糧信息資源開發的單位在這方面還要做大量的工作。希望學校老師、家長成為應用互聯網的行家裡手,不應該害怕使用互聯網。現在孩子對互聯網的使用要比家長熟練,這也是家長不讓孩子上網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希望將來家長了解哪些網站對孩子是有益的,能夠指導他們瀏覽什麼樣的網站。這樣,學校老師和家長對互聯網學習將成為熱潮。PFP業務將來對網路結構和網路安全會產生重大影響,這是互聯網技術開發和政策管制部門所關心的。網路教育將是下一個互聯網業務的熱點問題,網路搜索,大容量電子郵件,電子商務平台,移動互聯網,無線區域網,網路資源信息開發等業務都將成為互聯網業務的熱點問題。功能比較強大的個人終端以及共享信息資源這些將來會出現。
參考資料:http://www.kepu629.cn/showthread.asp?id=49&thistype=%D1%A7%CA%F5%BD%BB%C1%F7
I. 為什麼美方會選擇對西北工業大學進行網路攻擊
西北工業大學是我國從事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領域的重點大學,擁有大量國家頂級科研團隊和高端人才,承擔國家多個重點科研項目,在科研方面擁有強大實力,尤其在某些方面的技術水平領先於美方,因此美方選擇對西北工業大學進行網路攻擊。
據媒體報道,9月5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媒體記者的相關問詢時表示,日前,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和360公司分別發布了關於西北工業大學遭受美國國家安全局網路攻擊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下屬的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針對中國的網路目標實施了上萬次的惡意網路攻擊。根據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和360公司聯合技術團隊的技術分析和跟蹤溯源,美國國家安全局對中國實施網路攻擊和數據竊密的證據鏈清晰完整,涉及在美國國內對中國直接發起網路攻擊的人員13名,以及為構建網路攻擊環境而與美國電信運營商簽訂的合同60餘份,電子文件170餘份。
據西北工業大學遭受美國國家安全局網路攻擊的調查報告中顯示,美方曾先後使用40多種的專用網路攻擊武器設備,對西北工業大學發動了上千次的攻擊竊密行動,從而竊取了一批核心技術數據和相關資料。不僅如此,美方還無所不及,長期對我國的手機用戶進行監聽,非法竊取手機用戶的簡訊等相關內容,並對手機用戶進行定位。
俗話說,伸手必被捉。我認為,美方的行為,已經危害了我國國家安全和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美方應對以上不法行為作出解釋並承認錯誤;同時,我們也應進一步推進網路安全領域頂層設計,完善國家網路安全,提升國家網路安全保障能力,防止網路入侵,確保國家網路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