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路指的是什麼
未成年人三位一體教育體系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未成年人接受知識能力的逐漸增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面臨的新問題、新趨向也日益突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因此,積極創新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模式,努力探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培養,是一項持久的、長期的任務。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也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所以要堅持培養、堅持創新,幫助未成年人樹立遠大的志向,規范日常行為習慣,提高最基本的素質;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理念,積極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一、大力加強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建校園文化,突出學校教育的主體功能
切實深化素質教育,積極探索以「文明禮儀、健康人文、輕負創新、賞識激勵」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創建活動,嘗試將素質教育的內容結構化、課程化、具體化,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內涵。按照「全面啟動、分步實施,點面結合、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以「統一主題 + 自選主題」的形式,努力營造「時時有教育、處處皆教育」的德育濃厚氛圍,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長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
對於未成年人在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
1.要抓好課程建設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種德育資源,構建適應發展需要的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系, 切實減輕中小學的課業負擔,突出學校「德、智、體、美、勞」教育均衡發展。
2.要組織開展各種活動
例如1.重要節日活動: 一些重大的節日和紀念日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最佳的時間,利用好這些時間對學生進行革命領袖、民族英雄、傑出人物、重大事件的知識講演,加深學生的民族意識,引導未成年人弘揚民族精神,可增進學生的愛國情感,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2.團隊活動:團隊活動室是學生自主議事的場所, 走進這里會讓他們產生濃厚的主人翁意識。 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這開展一些主題團隊會,用寓教於樂的活動形式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3.參觀烈士陵園 、名人故居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各類德育場所。每次參觀回來,學生都感觸頗深,同時也樹立了他們「不比闊氣比志氣,不比基礎比勤奮」的優秀作風。4.升旗儀式: 堅持每周一升國旗和國旗下講話,由學生自己演講,對學生進行以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3.要抓好校內外德育教育的結合
廣泛開展中小學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生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學校各種基地實踐教學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的有效機制。要利用綜合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道德認識並將其自覺轉化為道德行為。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和少先隊在開展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到農村牧區、廠礦、企事業單位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性活動,培育他們的勞動意識、創造意識、效率意識、社會意識和進取意識,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奉獻精神、吃苦精神和團隊精神,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使他們在大膽實踐、勇於創造中得到全面鍛煉。
4.要切實加強對學校教職員工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教育
教職員工既是德育教育的教育者,又是身體力行的示範者,他們不僅僅是課堂知識教育的實施者,更是形成未成年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直接影響者。要增強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教育意識, 增強他們對下一代負責、對民族前途命運負責的責任感,使廣大教師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行為示範,自覺成為未成年人道德學習上的楷模,這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選擇,也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 重視和發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突出第一環境的根本功能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家庭教育的優劣,對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家庭是我們每一個人最溫馨的港灣,也是廣大青少年學生成長的第一環境。所以,家長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是非標准都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如果我們能夠營造一個尊老愛幼、溫馨向上、團結和睦、歡樂融融的家庭環境,那麼就能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並使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熏陶。無可否認,望子成龍是天下家長的普遍心態。 但是一個同樣不可否認的現實問題卻是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誤區。主要表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管好孩子的生活、 送孩子去上學是家長的責任,而德育教育主要是學校、社會和孩子自己的事。甚至有家長根本就不關心對孩子的育教育,只重學習成績的好壞。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受到消解,往往事倍而功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無法很好地銜接,缺乏必要的溝通,同樣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一要切實提高家長對科學教育子女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家教觀,掌握科學的方法,引導家長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為子女做出表率,培養孩子樂觀、豁達、包容、自省的美好情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二要積極協調各級婦聯組織、教育部門和學校、社區緊密配合,切實承擔起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通過家長學校、母親學堂、家庭教育指導站、寬城網站、教育網路和家教志願者咨詢輔導,面向社會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培樹「以德育人、為國教子」的思想。三要協調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相關部門,大力加強調查研究,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家庭結構、功能、環境的變化給子女教育帶來的新情況,研究當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誤區和薄弱環節,積極探索和研究單親子女、特困子女、流動人口子女及失管和有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問題,形成一批有實際成效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導家庭教育工作實踐,提升家庭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
三、高度重視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突出其載體功能
社會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是保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鍵環節,也是這項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 在實踐中,我們往往更重視和依賴直接教育和專門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力量,容易忽視了社會環境及整體氛圍對未成年人的深遠影響,在更重視和依賴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同時,忽視了社會教育的巨大力量。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在思想上習慣於把社會理解為大社會,而不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小的社區和居委會,這就使社會教育變成了誰都有責任、誰又都不負責任的尷尬局面,從而使社會教育失去了依託,失去了戰場。
首先,社區基層黨組織要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社區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統籌安排,具體規劃,努力創建未成年人的示範社區、示範村。要加大社區投入力度,依託社區的各種活動陣地,發揮社區內各種資源優勢,組織開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動,使學校的德育教育在社區得到拓展和延伸。
然後,要加強社區少工委建設,共青團組織和少先隊要以社區為平台,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積極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思想道德實踐活動。
最後,各街道、鄉(鎮)和社區居委會、村民委員會,以及其他一切基層組織要切實擔負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責任,整合利用好轄區內各種教育資源和活動場所,為未成年人提供思想教育和文化服務,共同創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真正把關心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社會。
Ⅱ 安全教育活動中的三位一體是哪三位
學校、家庭與社區
在信息化時代,中學安全教育要重視學校、家庭與社區三方合力的形成,構建「三位一體」安全教育體系;還要充分發揮信息化的特點與優勢,重視「三位」的聯動機制建設;最後要形成安全教育力量的整合,構建好安全教育平台。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學安全教育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一方面信息化網路給學生的安全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尤其是網路詐騙事件時有發生,初中生很容易被游戲、色情、暴力等網路信息誘惑,導致出現不安全事件;另一方面,中學安全教育體系在信息化條件下,沒有與時俱進推進學校、社區與家庭的「三位一體」安全教育聯防體系建設,從而出現校園安全、家庭安全與社區安全的割裂化狀態,三方力量沒有形成合力與聯動。因此,在信息化下初中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安全教育體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筆者在教育體系構建、信息化作用發揮及安全教育平台構建三方面,來論述安全教育體系的建設。
Ⅲ 網路空間如何保障安全
9月18日,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多名與會的海內外知名企業高管和學者,結合目前網路安全技術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縱論互聯網治理之道,探尋網路安全保護之策。
據趙波介紹,今年8月份以來,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標准委4部委正針對隱私條款中的不合法內容開展評審整改工作,目前已有10餘家主流網路運營商接受整改。
「這項工作還將持續開展,希望廣大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其中,落實網路安全法以及國家標准中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全面提升互聯網企業的個人信息保護水平。」
網路安全必不可少。
Ⅳ 煤礦三位一體系統包含哪些內容
三位一體是針對煤礦安全生產的系統,有助於幫助企業更好的解決和預防安全隱患,更好的提高產量和保證每一位員工的人身安全。系統分為PC端,移動端,BI大屏端三端,界面美觀實用。煤礦企業切切實實的好幫手。
網頁鏈接官方網站,歡迎了解哦
Ⅳ 「三位一體」安全檢查是指什麼求解答
長、安全檢查員、瓦斯檢查員在開工前和生產過程按照各自職責進行安全檢查,做到不安全不生產,這三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目標是一個——實現安全生產。「三位一體」安全檢查是
Ⅵ 描述三位一體和安全保障體系的總體思路
摘要 三位一體是指將成長性評價和一次性評價相結合,融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高考三方面評價要素為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試點旨在建立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從而有利於選拔適合高校培養目標的學生,有利於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