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點知識,讓工作與生活更精彩
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一種網路安全結構專利
擴展閱讀
華為usb共享不了網路 2025-05-20 12:19:16
網路安全系統集成費 2025-05-20 12:10:53

一種網路安全結構專利

發布時間: 2023-05-29 04:04:04

㈠ 2個極客6個專利4個范圍10個特定場景,一文看懂INE技術起源與展望

關於無線 Mesh網路(WMN)技術


無線Mesh網路由無線Ad-hoc網路發展而來。

Ad-hoc網路是一種多跳的、無中心的、自組織無線網路,又稱為多跳網(Multi-hop Network),整個網路沒有固定的基礎設施,每個節點都是移動的,並且都能動態地保持與其它節點的聯系。

為了實現無線通信中無處不在的通信目標,需要基於Ad-hoc的技術基礎,開發出一種完全適用於民用通信的無線多跳網路技術,無線Mesh網路技術(WMN)就出現了。

無線Mesh網路技術最初在軍方應用比較廣泛,WMN作為一種網狀拓撲結構,具有不依賴基礎設施、高動態、多跳、自動組網、自主配置和修復等特點,不存在單點故障,網路中任何節點停止工作,都不影響整個網路的運行。整個網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被譽為「打不垮的網路」。


八項Mesh領域技術專利


作為區塊鏈結合互聯網局叢結合分布式Mesh網路的強大企業,INE智聯生態不僅有最適宜落地的通證經濟模型,同樣在Mesh網格網路領域擁有 : 六項軟體著作權,兩項網格技術硬體專利;在Mesh網路移動性組網性能和關鍵核心協議演算法(Protocol)上擁有國內外同行業內領先優勢。


以上Mesh網路軟硬體專利名稱有:

自足NexFi無線自組網協議軟體【簡稱:NexFi自組網】V1.0

自足NexFi密鑰同步軟體【簡稱:NexFi密鑰】V1.0

移動自組織接入的攜帶型熱點路由器

一種免配置的智能無線自組連接器

一種基於虛擬傳輸協議的無線Ad Hoc網路擁塞控制機制

一種面向數字標牌的智能自組網連接裝置

主要發明人為裴頌文、朱俊峰、陳宇斌,全部專利所屬上海自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自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隸屬INE智聯生態技術總架構師朱俊峰博士,朱博士同時還是INE上海Mesh技術團隊的總負責人。


羽睿-朱博士初見

兩個技術凱臘辯極客的火花

熊羽睿 Raymond Xiong /項目發起人、CEO &CTO

加州州立大學計算機碩士

前Sky IT Support洛杉磯地區資深顧問

在美國從事數據獲取、處理系統開發和演算法研究工作十餘年,參與早期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開發,對區塊鏈技術的落地與應用場景有權威性觀點。

朱俊峰 Eric Zhu Ph.D/技術總架構師/IntelliShare上海團隊負責人

復旦大學計算機博士

上海雲計算促進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上海市軟體促進中心開源委員會專家/OpenStack中國社區專家組成員,原浦東軟體園總工程師。十餘年從事通信技術、高性能計算領域的技術及產品研發工作,在國際Rank2會議、SCI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INE項目創始人熊羽睿,留美18年歸國創業,羽睿在全球大數據鑽研演算法模型,技術研究的觸角由傳統技術到商業金融,從物聯網到AI,最終將目光鎖定於分布式網路和區塊鏈通證經濟。羽睿相信兩個天然的分布式形態將碰撞出一個盯缺人人都可以參與的科研項目。

在這種理念的驅動下,羽睿毅然決定回國創業,並與通訊網路的專家朱峻峰博士結緣,朱博士同時也是上海雲計算促進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Mesh領域資深技術專家。基於Mesh網路天然的分布式結構,他對其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表現出極大看好,並對INE通證激勵模型下的落地應用十分感興趣,作為INE智聯生態的Mesh技術支持者加入INE的共建中,後來擔任INE的技術總架構師。

兩個技術極客抱著將Mesh網路由現在的軍用化走向大規模民用化,從而使得未來世界的每個人都可以自主參與一個分布式網路的建立與共享,並獲得收益的理念,完美結合區塊鏈的INE智聯生態(IntelliShare)應運而生。


Mesh時代化的應用場景



Mesh網路誕生之初,就是作為軍隊通訊網路。

INE Mesh可應用於綜合各種軍事服務資源,協助軍隊統一指揮、聯合行動。為軍隊提供營地、演練及戰時所需的臨時組網、通信指揮和後勤保障無線網路服務。實現跨不同部隊職能單位之間的統一指揮和協調。

利用INE Mesh靈活的組網方式,軍隊無線網路系統可以有如下應用:

軍車全移動組網

在軍車上安裝無線Mesh節點,組成一張可移動的網狀自組網。用於集團行軍、演習、突發事件或戰事需要,提供無線數據、無線語音以及無線視頻監控等支持。在車輛移動、隊形不斷變化,網路拓撲隨之不斷變動的情況下,INE Mesh結構可以自動組網,使網路不會中斷連接。節點可自動跳接,保持整網的穩定運行。

混合組網

Mesh網路節點類型可分為兩類:固定骨幹節點和移動接入節點。

固定骨幹節點由兩種組成:一是預先架設在建築物山頂等高處的固定節點,二是由停靠在某處的移動通訊車充當固定骨幹節點。可在預先需要經過的路線或是營地周邊進行快速建網。

將INE Mesh移動接入節點放置在車輛上,使用全向天線,在車輛高速行駛時,在固定節點組成的無線網路里,進行無縫不間斷的語音和視頻傳輸。

其他無線 Mesh節點放置在普通軍用車上,供移動時使用。部隊可以在預先計劃經過的路線或是營地周邊快速建網。當演練或作戰開始時,建好的無線 Mesh骨幹鏈路可以為所有其他移動節點和軍用終端提供穩定可靠的高帶寬無線連接,不間斷地以語音、視頻和數據多業務方式進行戰場實時觀察、傳輸作戰信息,及發送作戰指令。當部隊回到營地後,也可以通過通信系統協調及時的補給保障。

如今在數字化時代的驅使下,現有的網路體系開始尋求底層架構的支撐性力量,來實現互聯網的全球覆蓋。

在市場的需求之下,Mesh網路將邁上商業化應用的道路,而以Mesh網路作為落地的INE,在區塊鏈技術的風口下,將開啟分布式網路應用的新賽道。


1.區塊鏈生態網路

2.無網通訊

3.物聯網

4.交通網路


居民區、學校、中大型企業、醫院、工廠等都可運用;


價值一

區域化智慧管理

INE網路嫁接區域的互聯網使用,監控網路,安防網路,電力網路等,更快形成智慧社區,從而進行民眾的智慧化管理。


價值二

區域化網路安全

INE網路的特性使得區域網路難以被黑客攻擊,數據安全及隱私安全提升保障。


價值三

區域化Token商業升級

基於網路使用做為用戶入口,既可以脫離運營商提供的互聯網鏈接進行內部連接,又可以接入互聯網並行,為每個片區定製專屬Token 流通的商業運轉模式,可更好支持片區商業化及居民共建。


海島、郵輪、軍方、探險、偏遠地區用作內部通訊。


價值一

內部無網通訊

在郵輪、海島等無網地區,用INE網路組成內部通訊系統,可以在無互聯網狀態下通過INE網路進行連接與通訊。


價值二

高度通訊安全

在軍方、高機密會議等場景,藉由INE的小基站所組建的專屬網與身份加密,與外界互聯網物理隔絕,就不存在遠程黑客攻擊的安全漏洞和內部泄密。


  智能家居、智慧社區、工業自動化、智能零售、智能醫療、環境監測等都可運用。


價值一

成本更低

INE網路晶元植入聯網物品中,將會自組網,省去物聯網設備購買運營商的網路流量消耗開支。同時無線跟有線物聯網相比,免布線成本。


價值二

節點在線

INE網路晶元能夠快速嵌入各種智能終端設備中,滿足物聯網條件下高質量的網路需求,保證物聯網路中的各個「節點」始終在線。


價值三

智慧監控系統

監控物聯網基礎設施,輸送測量、監控和分析數據,即時處理問題,更新數據,保持人與智能設備的高互動性。


價值四

助力智慧城市

保持智能系統中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高度互動與聯通,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設備、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打造數字化城市。


車載網、公共交通、租車系統等都可運用。


價值一

公有交通網路 

在城市公共交通網路中,INE Mesh可以定製局域內車聯網專有頻道,實現車輛的自由調度、交通事故告警、道路交通信息查詢等等功能。


價值二

私有通訊網路 

代替自駕游,集體車隊等使用的呼叫機等功能,直接車聯網實現通訊與定位。

風力電場   電力管道  輪渡水庫  

 建築工地  石油勘探   森林防火  

景區索道   智慧海洋   應急救援  

智能硬體


更多應用場景......


01

石油工業

支持無網路的特殊工況環境下的石油勘探開發、野外施工,可利用Mesh技術隨意組網建網即時通訊聯系,數據傳輸,安全管理。


02

輪渡水庫

INE Mesh監控系統可監測水庫數據,組成輪渡通訊網路,解決輪船調度及海上通訊問題。


03

景區索道

通過固定監控點(INE Mesh監控設備)以及移動監控點(嵌入INE Mesh晶元的無人機)排查危險區。


04

建築工地

以INE Mesh晶元嫁接於感測器及監控系統,監控建築工地,將大大提升安全預警。


05

智慧海洋

在海洋開發區架設INE Mesh免布線式網路系統,解決海上布線難,邊緣地區網路差問題。


06

應急救援

INE Mesh自組模塊迅速組成災區通訊網路,即時交流,提高搜救效率,挽救生命。


07

風力電場

以每個風力發電設備作為Mesh節點,即時傳輸電力數據,組成風力電場專屬網路。


08

智能硬體

INE Mesh晶元或自組網模塊接洽無線充電設備、手機,每一個智能硬體都可以是一個移動網路運營者。


09

森林防火

在整片森林中架設數個Mesh監控節點,隨時監控森林,發現火警即時採取措施,減少損失。


10

電力管道

將INE Mesh無線網路技術模塊安裝於維修工作者的AR儀器中,快速恢復城市電力,縮短維修周期。  

互聯網時代對網路的多樣化需求在數字潮流中愈發突顯,分布式Mesh網路技術已經開啟了它的落地進程。INE智聯生態結合區塊鏈技術的Mesh網路將以強大的團隊與技術依託,打造不同的專屬網路生態,開啟一個分布式全新共享網路時代的新賽道。

㈡ 互聯網技術可申請專利的類型有什麼

互聯網技術可申請專利的類型有什麼,互聯網公司產品抄襲現象較為嚴重,於是,互聯網產品的專利申請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那麼互聯網技術可申請專利的類型有什麼?互聯網技術可申請專利的類型如果大家需要專業的專利服務,八戒知識產權幫您支招!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業務發展迅速,專注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八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專利轉讓代理服務受業內認可,您有專利轉讓,專利申請的交易的需求,就趕快咨詢八戒知識產權客服。互聯網技術可申請專利的類型有什麼首先,前端UI類:(1)靜態展現類的:如IOS界面中四排APP圖表,下面DOCK欄一排常用圖標,蘋果外觀設計專利。(2)交互類:如滑動解鎖技術,蘋果前後累計申請十多件發明。然後,數據傳輸類:保證數據傳輸的效率,速度、安全性的技術;降低網路佔用、提高穩定性,網路切換的技術;如雲加速、離線下載、P2P類技術;編解碼類技術、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交互或同步的流程方案等等。最後,伺服器後台類:數據存儲、查詢、響應處理、伺服器負載管理等。

㈢ 15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彰顯「科技向善」的力量

在昨天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上,2020年「世界互聯網領先 科技 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舉行,共發布了15項世界互聯網領先 科技 成果,包括騰訊、阿里、網路、微軟、奇安信等15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 科技 成果獲評。

奇安信內生安全框架:數字化時代的保障需要內生安全

奇安信推出的新一代企業網路安全框架(內生安全框架),榮膺2020世界互聯網領先 科技 成果。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徹底打破了網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邊界,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以前的靜態邊界防護思路,不再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數字化時代的保障需要內生安全。」在領先 科技 成果發布會上,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介紹,內生安全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下,內置並不斷自我爛穗斗生長的安全能力,通過「一個中心五張濾網」,從網路、數據、應用、行為、身份五個層面,建立無處不在的網路安全「免疫力」,從而極大降低網路攻擊風險,真正保證業務安全。

在領先成果發布活動上,齊向東演示了網路安全防禦模型:通過演示視頻,可以清晰、形象地看見,在面對網路攻擊時,新一代企業網路安全框架(內生安全框架)在不同區域間,通過縱深的網路訪問防護等措施,限制跨區域網路橫向移動攻擊路徑,不斷消除對外風險和資產暴露面;在同一區域內,結合主動防護和被動誘捕技術,發現和清除入侵者的內部據點,修復漏洞缺陷,保證內部網路安全。最後,結合外部安全信息和大數飢磨據分析,實施快速安全響應和處置,將威脅阻隔在政企機構之外。

齊向東表示,新一代企業網路安全框架(內生安全框架)不僅為政企機構建立「事前防控」的安全體系,也使網路安全逐漸從邊緣走向核心、從外掛走向內生、從「合規」轉向「實戰」,推進網路安全向基礎設施化、服務化模式發展。

「面向數字化時代網路安全規劃的『十大工程五大任務』,適用於幾乎所有應用場景,能指導不同行業輸出符合其特點的網路安全架構,構建動態綜合的網路安全防禦體系,全方位滿足數字化時代的安全保障需求。」齊向東如是說。

據了解,奇安信新一代企業網路安全框架(內生安全框架)相關組件,已獲得了超過1000項的網路安全領域發明專利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另有850項發明專利申請正在審核中。

在此前的主論壇上,齊向東表示,網路安全是數字技術的底板,沒有網路安全,數字技術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木桶有短板就裝不滿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裝不了水,我們既要善於補短板,更要注意加固底板」。齊向東認為,數字時代,打造網路安全底板,要靠數據驅動的內生安全框架。

騰訊會議實踐:成首個獲獎的視頻會議產品

今年以來,疫情的爆發讓所有人措手不及,企業停工、學校停課,貿易中止……對中國經濟 社會 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騰訊會議通過打造的多方音視頻協同能力,為海內外搭建了無邊界的溝通橋梁,彰顯了「 科技 向善」的力量。

據悉,疫情爆發後,騰訊會議緊急部署,快速開放300方會議能力,並在第一時間迅速擴容,8天時間里,騰訊會議總共擴容超過10萬台雲主機,投入超過百萬核的計算資源,完成了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覆族櫻蓋。此舉創下了中國雲計算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體現了 科技 產品的中國速度,同時也進一步保障了包括政府、企業、學校等在內的各行各業在抗疫經驗、貿易等方面的互動和經濟發展。

速度背後,更有技術。為了支撐大規模的線上協同,騰訊會議解決方案包含多項強大的騰訊自研基礎技術支撐,包括歷經十多年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金融級高可用分布式資料庫技術TDSQL。基於TDSQL支持,騰訊會議平穩支撐超過一億用戶的使用需求,無懼任何時候的流量突增、故障災難,為用戶時刻提供高速流暢、穩定可靠的服務和體驗。

根據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在線會議 社會 價值與未來發展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5月期間,騰訊會議直接節約 社會 成本達714億元,為包括技術、文化、經濟等多個層面帶來了巨大 社會 價值和貢獻。

阿里雲神龍架構:雲計算行業第三代虛擬化技術代表

昨天,阿里雲自主研發的神龍雲伺服器架構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 科技 成果。簡單來說,神龍解決了困擾雲計算行業多年的虛擬化性能損耗問題,讓伺服器發揮出更高的性能、更加穩定。

來自大會評審的評價認為,神龍架構是雲計算行業第三代虛擬化技術的典型代表,它為雲而生,不僅解決了雲上虛擬化性能損耗的痛點,更讓雲伺服器的性能超越了物理機。今天的神龍架構承載了中國超80%的 科技 企業上雲,廣泛應用於醫療、新政務、智能製造、互聯網、教育等多個行業。

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雲基礎產品負責人蔣江偉領獎時表示:「神龍是阿里雲關鍵的創新技術之一,可加速雲計算的普惠。」據悉,阿里雲自研的神龍架構,通過把虛擬化轉移到專用硬體中進行加速,可將物理機的高性能與虛擬機的靈活性融為一體,虛擬化損耗幾乎為零,性能比傳統物理機更強勁,還可隨時擴容,極大降低了客戶的成本。

360全息星圖網路空間測繪系統:照亮網路空間的「暗黑森林」

此次獲評「世界互聯網領先 科技 成果」的360全息星圖網路空間測繪系統,是360安全基礎設施的雲端應用,可通過將數據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全面感知能力,照亮網路空間的「暗黑森林」。

360首席科學家潘劍鋒表示,在技術層面,360全息星圖網路空間測繪系統將網路空間探測、數據分析和地圖繪制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結合自研的Vscan探測引擎和360安全大數據,可把局部視角轉化為全局視野,有助於將被動響應轉化為主動監測與主動預警。

在應用層面,360全息星圖測繪系統已累計獲得全網數十億數據,依靠知識庫和安全專家團隊的整體能力,可幫助黨政軍企多端用戶,實現對網路空間風險主動探測、提前預警、支撐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對高級威脅追蹤溯源、以及持續更新全球安全風險。

同時,在360新一代網路安全能力體系的賦能與指揮下,360全息星圖網路空間測繪系統還能與全體系中的情報雲、漏洞雲、查殺雲、分析雲等其他安全基礎設施,建立持續運營和協同作戰機制,打造出聯防聯控的體系化安全防護力。

㈣ 網路安全類產品申請專利的話都需要些什麼材料

你好!這個很簡單,我相信你自己是申請不了的。一,技術交底說明書,二權利要求說明書,三,身份證或營業執照。這個你最好找代理機構他們會告訴你要什麼,其它的他們會幫你解決。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加我Q897883020

㈤ 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可以從什麼角度寫專利

安全策略管理含橡方罩歷面、安全漏洞掃描方面。
1、安全策略管理方面: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可以根據企業的安全物老搜需求和策略,制定和管理安全策略、規則和措施,從而保障企業網路的安全。
2、安全漏洞掃描方面: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可以對企業網路中的安全漏洞進行掃描和檢測,並提供相應的修補建議,從而提高企業網路的安全性。

㈥ 一種網路安全防護模型_最常用的網路安全模型pdrr是指

1 引言 網路安全問題日益掘租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正常生活,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損失,網路安全隱患主要是網路自身弱點和外部入侵等,目前最常用的網路安全策略有數據備份、防火牆、入侵檢測、數據簽名和加密、漏洞掃描、安全響應等幾種策略。
2 網路安全防護模型
根據網路信息安全需求的特點, 以及目前存在的各種安全措施,對它們的優點進行有效的突出,對它們的缺點進行規避,本人設計了一個網路安全模型,簡稱MRFDR,其中M-management是網路安全管理、R-recovery是網路安全恢復、F-firewall是防火牆策略、D-detection是入侵檢測機制、R-reaction是安全響應機制,將五個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對網路安全起到很好的作用。


圖1 網路安全防護模型MRFDR原理圖

該模型詳細介紹如下:
(1) 網路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技術和設備的管理、安全管理制度、部返散敬門與人員的組織規則等。使用安全管理平台、統一配置網路設備及安全設備、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的部門安全職責劃分、合理的人員角色配置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他層次的安全漏洞。
(2) 目前市面上的防火牆產品都比較成熟了,它可以對所有進、出網路的數據進行安全過濾,對進、出網路的訪問行為進行管理,可以禁止對不良網站的訪問,可以對通過防火牆的信息內容和活動進行記錄,可以對網路攻擊進行檢測和破壞報警等。
(3) 作為防火牆的合理補充,入侵檢測技術能夠幫助系統對付網路攻擊,監測並分析用戶和系統的活動,核查系統配置和漏洞,評估系統關鍵資源和數據文件的完整性,識別已知的攻擊行為,統計分析異常行為,識別違反安全策略的用戶活動等,極大地擴展了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審計、監視、攻擊識別和響應),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礎結構的完整性。
(4) 網路安全恢復主要通過冗餘備份等方式,確保在被保護網路信漏慎息系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之後,被破壞的網路信息業務系統和關鍵數據能夠迅速得到恢復,從而達到降低網路信息系統遭受災難性破壞的風險的目的。備份的對象包括重要業務數據、系統配置信息以及網路環境信息等。
(5) 安全響應機制是在發生安全隱患後,管理員對危害網路信息系統的安全事件、行為、過程及時做出響應和處理,包括快速、自動切斷入侵來源地的網路攻擊,隔離和抑制病毒,對可能發生的入侵行為進行限制,杜絕危害進一步蔓延擴大,避免業務中斷等安全事故。
3 總結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網路安全技術不是單一的技術問題, 而是多種技術的融合,只有多種技術共同合並使用,才能構築堅固的網路安全系統。我們提出的MRFDR安全模型採用多種安全技術,能對網路起到好的防護作用!

㈦ 請專家介紹下【網路專利】

網路專利是指針對網瞎舉搏絡技術和產品而申請的專利。
專利的三種類型

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專利法所稱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答棚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專利法所稱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專利保護期限
發明專利保護期限是20年。
實用新型專利保護期限是10年。
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限是10年。
上述期限均從申請日開始計算。

專利申請程序
1、申請咨詢、洽談,確定專利申請類型。我所在洽談時向客戶提交保密承諾書,對客戶涉及的技術信息及資料進行永久性保密。
2、簽訂申請委託代理合同、繳納相關費用。
3、委託人提交技術交底書。
4、代理人撰寫申請文件。
5、委託人審核申請文件並簽字。
6、代理人提交申請,獲得受理通知書。
7、等待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審查通過後獲得專利證書。

委託人如何准備技術交底文件
1、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名稱中不能包括發明內容本身)
2、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所屬的技術領域
3、背景技術:說明與本發明或實用新型有關的技術領域的背景技術內容和與本申請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介紹現有產品的結構、構造及連接關系等),客觀指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點。
4、發明的內容: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點,說明本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想解決的技術問題,及本發明者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發明創造的結構、構造及連接關系等,重點說明與現有技術的區別點,即發明點的結構、構造),並對照現有技術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外還應詳細說明申請人認為實現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磨祥優選方式;必要時,舉例說明;有附圖的,結合附圖進行說明。
對於具體不同技術領域的技術交底書的撰寫,請咨詢本公司。

專利申請周期
1、發明專利
10個工作日取得受理通知書,至授權約32個月。
2、實用新型專利
7個工作日取得受理通知書,至授權約12個月。
3、外觀設計專利
7個工作日取得受理通知書,至授權約12個月。

㈧ 網路的問題急用!!!!!!!!!

中小企業整體網路安全解決方案解析
信息科技的發展使得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已經遍及世界各個角落。眾多的企業都紛紛依靠IT技術構建企業自身的信息系統和業務運營平台。IT網路的使用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能在信息資訊時代脫穎而出。
企業利用通信網路把孤立的單機系統連接起來,相互通信和共享資源。但由於計算機信息的共享及互聯網的特有的開放性,使得企業的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外部安全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安全事件層出不窮。近年來,計算機病毒傳播、蠕蟲攻擊、垃圾郵件泛濫、敏感信息泄露等已成為影響最為廣泛的安全威脅。對於企業級用戶,每當遭遇這些威脅時,往往會造成數據破壞、系統異常、網路癱瘓、信息失竊,工作效率下降,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也很大。

內部安全

最新調查顯示,在受調查的企業中60%以上的員工利用網路處理私人事務。對網路的不正當使用,降低了生產率、阻礙電腦網路、消耗企業網路資源、並引入病毒和間諜,或者使得不法員工可以通過網路泄漏企業機密,從而導致企業數千萬美金的損失。

內部網路之間、內外網路之間的連接安全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及移動辦公的普及,逐漸形成了企業總部、各地分支機構、移動辦公人員這樣的新型互動運營模式。怎麼處理總部與分支機構、移動辦公人員的信息共享安全,既要保證信息的及時共享,又要防止機密的泄漏已經成為企業成長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各地機構與總部之間的網路連接安全直接影響企業的高效運作。

1. 中小企業的網路情況分析

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大小、行業差異、工作方式及管理方式的不同有著不同的網路拓撲機構。網路情況有以下幾種。

集中型:

中小企業網路一般只在總部設立完善的網路布局。採取專線接入、ADSL接入或多條線路接入等網路接入方式,一般網路中的終端總數在幾十到幾百台不等。網路中有的劃分了子網,並部署了與核心業務相關的伺服器,如資料庫、郵件伺服器、文檔資料庫、甚至ERP伺服器等。

分散型:

採取多分支機構辦公及移動辦公方式,各分支機構均有網路部署,數量不多。大的分支採取專線接入,一般分支採取ADSL接入方式。主要是通過VPN訪問公司主機設備及資料庫,通過郵件或內部網進行業務溝通交流。

綜合型:

集中型與分散型的綜合。

綜合型企業網路簡圖

2. 網路安全設計原則

網路安全體系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對網路系統和應用操作過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任何安全系統必須建立在技術、組織和制度這三個基礎之上。

體系化設計原則

通過分析信息網路的層次關系,提出科學的安全體系和安全框架,並根據安全體系分析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從而最大限度地解決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

全局綜合性設計原則

從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看,單純依靠一種安全措施,並不能解決全部的安全問題。建議考慮到各種安全措施的使用,使用一個具有相當高度、可擴展性強的安全解決方案及產品。

可行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可行性是安全方案的根本,它將直接影響到網路通信平台的暢通,可靠性是安全系統和網路通信平台正常運行的保證,而安全性是設計安全系統的最終目的。

3. 整體網路安全系統架構

安全方案必須架構在科學網路安全系統架構之上,因為安全架構是安全方案設計和分析的基礎。

整體安全系統架構

隨著針對應用層的攻擊越來越多、威脅越來越大,只針對網路層以下的安全解決方案已經不足以應付來自應用層的攻擊了。舉個簡單的例子,那些攜帶著後門程序的蠕蟲病毒是簡單的防火牆/VPN安全體系所無法對付的。因此我們建議企業採用立體多層次的安全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這種多層次的安全體系不僅要求在網路邊界設置防火牆/VPN,還要設置針對網路病毒和垃圾郵件等應用層攻擊的防護措施,將應用層的防護放在網路邊緣,這種主動防護可將攻擊內容完全阻擋在企業內部網之外。

1. 整體安全防護體系

基於以上的規劃和分析,建議中小企業企業網路安全系統按照系統的實現目的,採用一種整合型高可靠性安全網關來實現以下系統功能:

防火牆系統

VPN系統

入侵檢測系統

網路行為監控系統

垃圾郵件過濾系統

病毒掃描系統

帶寬管理系統

無線接入系統

2.方案建議內容

2.1. 整體網路安全方案

通過如上的需求分析,我們建議採用如下的整體網路安全方案。網路安全平台的設計由以下部分構成:

 防火牆系統:採用防火牆系統實現對內部網和廣域網進行隔離保護。對內部網路中伺服器子網通過單獨的防火牆設備進行保護。

 VPN系統:對遠程辦公人員及分支機構提供方便的IPSec VPN接入,保護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實現用戶對伺服器系統的受控訪問。

 入侵檢測系統:採用入侵檢測設備,作為防火牆的功能互補,提供對監控網段的攻擊的實時報警和積極響應。

 網路行為監控系統:對網路內的上網行為進行規范,並監控上網行為,過濾網頁訪問,過濾郵件,限制上網聊天行為,阻止不正當文件的下載。

 病毒防護系統:強化病毒防護系統的應用策略和管理策略,增強病毒防護有效性。

 垃圾郵件過濾系統:過濾郵件,阻止垃圾郵件及病毒郵件的入侵。

 移動用戶管理系統:對內部筆記本電腦在外出後,接入內部網進行安全控制,確保筆記本設備的安全性。有效防止病毒或黑客程序被攜帶進內網。

 帶寬控制系統:使網管人員對網路中的實時數據流量情況能夠清晰了解。掌握整個網路使用流量的平均標准,定位網路流量的基線,及時發現網路是否出現異常流量並控制帶寬。

總體安全結構如圖:

網路安全規劃圖

本建議書推薦採用法國LanGate®產品方案。LanGate® UTM統一安全網關能完全滿足本方案的全部安全需求。LanGate® UTM安全網關是在專用安全平台上集成了防火牆、VPN、入侵檢測、網路行為監控、防病毒網關、垃圾郵件過濾、帶寬管理、無線安全接入等功能於一身的新一代全面安全防護系統。

LanGate® UTM產品介紹

3.1. 產品概括

LanGate 是基於專用晶元及專業網路安全平台的新一代整體網路安全硬體產品。基於專業的網路安全平台, LanGate 能夠在不影響網路性能情況下檢測有害的病毒、蠕蟲及其他網路上的安全威脅,並且提供了高性價比、高可用性和強大的解決方案來檢測、阻止攻擊,防止不正常使用和改善網路應用的服務可靠性。

高度模塊化、高度可擴展性的集成化LanGate網路產品在安全平台的基礎上通過各個可擴展的功能模塊為企業提供超強的安全保護服務,以防禦外部及內部的網路攻擊入。此產品在安全平台上集成各種功能應用模塊和性能模塊。應用模塊添加功能,例如ClamAV反病毒引擎或卡巴斯基病毒引擎及垃圾郵件過濾引擎。這種安全模塊化架構可使新的安全服務在網路新病毒、新威脅肆虐時及時進行在線升級挽救網路,而無需進行資金及資源的再投入。輕松安裝、輕松升級的LanGate產品簡化了網路拓撲結構,降低了與從多個產品供應商處找尋、安裝和維護多種安全服務相關的成本。

3.2. 主要功能

基於網路的防病毒

LanGate 是網關級的安全設備,它不同於單純的防病毒產品。LanGate 在網關上做 HTTP、SMTP、POP 和 IMAP的病毒掃描,並且可以通過策略控制流經不同網路方向的病毒掃描或阻斷,其應用的靈活性和安全性將消除企業不必要的顧慮。LanGate的防病毒引擎同時是可在線升級的,可以實時更新病毒庫。

基於用戶策略的安全管理

整個網路安全服務策略可以基於用戶進行管理,相比傳統的基於 IP的管理方式,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 防火牆功能

LanGate 系列產品防火牆都是基於狀態檢測技術的,保護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免遭來自 Internet 的攻擊。防火牆通過「外->內」、「內->外」、「內->內」(子網或虛擬子網之間)的介面設置,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控制策略。

 VPN功能

LanGate支持IPSec、PPTP及L2TP的VPN 網路傳輸隧道。LAN Gate VPN 的特性包括以下幾點:

 支持 IPSec 安全隧道模式

 支持基於策略的 VPN 通信

 硬體加速加密 IPSec、DES、3DES

 X509 證書和PSK論證

 集成 CA

 MD5 及 SHA認證和數據完整性

 自動 IKE 和手工密鑰交換

 SSH IPSEC 客戶端軟體, 支持動態地址訪問,支持 IKE

 通過第三方操作系統支持的 PPTP 建立 VPN 連接

 通過第三方操作系統支持的 L2TP建立 VPN 連接

 支持NAT穿越

 IPSec 和 PPTP

 支持無線連接

 星狀結構

 內容過濾功能

LanGate 的內容過濾不同於傳統的基於主機系統結構內容處理產品。LanGate設備是網關級的內容過濾,是基於專用晶元硬體技術實現的。LanGate 專用晶元內容處理器包括功能強大的特徵掃描引擎,能使很大范圍類型的內容與成千上萬種關鍵詞或其它模式的特徵相匹配。具有根據關鍵字、URL或腳本語言等不同類型內容的過濾,還提供了免屏蔽列表和組合關鍵詞過濾的功能。同時,LanGate 還能對郵件、聊天工具進行過濾及屏蔽。

入侵檢測功能

LanGate 內置的網路入侵檢測系統(IDS)是一種實時網路入侵檢測感測器,它能對外界各種可疑的網路活動進行識別及採取行動。IDS使用攻擊特徵庫來識別過千種的網路攻擊。同時LanGate將每次攻擊記錄到系統日誌里,並根據設置發送報警郵件或簡訊給網路管理員。

垃圾郵件過濾防毒功能 包括:

 對 SMTP伺服器的 IP進行黑白名單的識別

 垃圾郵件指紋識別

 實時黑名單技術

 對所有的郵件信息病毒掃描

 帶寬控制(QoS)

LanGate為網路管理者提供了監測和管理網路帶寬的手段,可以按照用戶的需求對帶寬進行控制,以防止帶寬資源的不正常消耗,從而使網路在不同的應用中合理分配帶寬,保證重要服務的正常運行。帶寬管理可自定義優先順序,確保對於流量要求苛刻的企業,最大限度的滿足網路管理的需求。

 系統報表和系統自動警告

LanGate系統內置詳細直觀的報表,對網路安全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統計,用戶可以自定義閥值,所有超過閥值的事件將自動通知管理管理人員,通知方式有 Email 及簡訊方式(需結合簡訊網關使用)。

 多鏈路雙向負載均衡

提供了進出流量的多鏈路負載均衡,支持自動檢測和屏蔽故障多出口鏈路,同時還支持多種靜態和動態演算法智能均衡多個ISP鏈路的流量。支持多鏈路動態冗餘,流量比率和智能切換;支持基於每條鏈路限制流量大小;支持多種DNS解析和規劃方式,適合各種用戶網路環境;支持防火牆負載均衡。

3.2. LanGate產品優勢

 提供完整的網路保護。

 提供高可靠的網路行為監控。

 保持網路性能的基礎下,消除病毒和蠕蟲的威脅。

 基於專用的硬體體系,提供了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 用戶策略提供了靈活的網路分段和策略控制能力。

 提供了HA高可用埠,保證零中斷服務。

 強大的系統報表和系統自動警告功能。

 多種管理方式:SSH、SNMP、WEB。基於WEB(GUI)的配置界面提供了中/英文語言支持。

3.3. LANGATE公司簡介

總部位於法國的LANGATE集團公司,創立於1998年,致力於統一網路安全方案及產品的研發,早期作為專業IT安全技術研發機構,專門從事IT綜合型網路安全設備及方案的研究。如今,LANGATE已經成為歐洲眾多UTM、防火牆、VPN品牌的OEM廠商及專業研發合作夥伴,並在IT安全技術方面領先同行,為全球各地區用戶提供高效安全的網路綜合治理方案及產品。

專利的LanGate® UTM在專用高效安全硬體平台上集成了Firewall(防火牆)、VPN(虛擬專用網路)、Content Filtering(內容過濾,又稱上網行為監管)、IPS(Intruction Prevention System,即入侵檢測系統)、QoS(Quality of Services,即流量管理)、Anti-Spam (反垃圾郵件)、Anti-Virus (防病毒網關)及 Wireless Connectivity (無線接入認證)技術。

LANGATE在全球范圍內推廣UTM整體網路安全解決方案,銷售網路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LANGATE的產品服務部門遍布各地子公司及各地認可合作夥伴、ISPs、分銷渠道、認證VARs、認可SIs,為全球用戶提供專業全面的IT安全服務。

㈨ 華為dpi專利價值分析能夠分析什麼專利

分析評估與DPI相關的專利。DPI是一種網路流量分析技術,可用於檢測和控制網悄納絡流量中的數據包內容,通常用尺慧於網路安全啟困沒和網路管理等領域,因此,華為DPI專利價值分析可以用於評估這些領域中與DPI相關的專利的價值。

㈩ 三六零安全專利公開:涉及勒索病毒防護、智能汽車安全等領域

近日,三六零(601360.SH,下稱「360」)創始人孝伍、董事長周鴻禕在北京市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開幕式視頻致辭中表示,網路安全事關國家安全,需要全體網路安全工作者一起努力,共同護航數字中國建設。

守護數字時代安全離不開對技術的長期投入。360始終重視研發投入與專利布局,16年來投入200多億 探索 安全領域的 科技 創新,解決網路安全「卡脖子」難題。據國家專利資料庫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 360累計申請專利12755件,其中發明專利11312件,是擁有專利數量最多的安全企業。

就重點安全領域來看,360在殺毒、防網路詐騙、勒索病毒防護、智能網聯 汽車 安全等應用場景均有數百件專利布局,此外,360安全大腦背後則有4000多件專利作支撐。

周鴻禕表示,360將主動把企業發展和國家戰略保持一致,堅持 科技 報國,自覺投身於建設網路強國和數字中國的偉大事業中。

專利布局所涉領域廣泛 夯實 數字 安全領域核心能力

360專利布局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對各領域安全能力提升均有助益。從傳統的病毒查殺、主動防禦,到防範各種網路詐騙、防範勒索病毒,再到保障智能網聯 汽車 安全、防禦APT攻擊等,全方位的專利布局夯實了360在數巧團或字安全領域的核心能力。

2010年11月,360在全球首次推出QVM人工殺毒引擎,基於QVM人工殺毒引擎,累計申請專利67件。QVM人工智慧殺毒引擎具有自主可控的知識產權,使得國內徹底擺脫了長久以來完全依賴國外殺毒引擎的尷尬境地。

在防範網路詐騙方面,360在PC端和移動端為用戶提供了完善的保護措施,以保障用戶免受各類詐騙侵擾。這些措施背後,是360在安全監測攔截類領域的專利布局作支撐,目前,360共申請反詐騙專利超過500件,涉及釣魚網站檢測、詐騙簡訊識別、詐騙電話攔截、偽基站識別等方面。

針對勒索病毒,360擁有漏洞檢測及修復、病毒防禦、數據恢復等技術,共申請專利上百件。2017年,360安全衛士之所以能夠有效應對席捲全球的wannacry勒索病毒(又稱「永恆之藍」病毒)並及時發布全球首個應對措施,正是基於漏洞檢測及修復等方面的技術專利。

此外, 360早在2016年就開始針對智能網聯 汽車 安全領域進行專利布局,目前已申請上百件專利,對保障智能網聯 汽車 信息安全意義重大。

以一件名為「一種基於測試用例檢測 汽車 安全性的方法和裝置」的專利為例,該專利能夠根據實時採集的數據自動形成測試用例,從而能夠自動檢測 汽車 被控制的可能性,進而能夠有效檢測出 汽車 的安全漏洞,大大提升 汽車 匯流排的安全能力。

同時,360在專利方面獲得諸多榮譽,先後十餘件專利技術榮獲中國專利獎、北京市發明專利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政府獎項。

4000 余件專利作支撐 助力360安全大腦解決「看見」難題

在過去16年的實踐中,360堅守 科技 報國的初心,發展國家急需的硬 科技 ,幫助國家和各行各業更好地應對數字化條件下的復雜安全場景和大安全挑戰。

360核心技術成果之一是360雲端安全大腦。360雲端安全大腦突破了高級網路攻擊檢測、漏洞挖掘、威脅情報、網路地圖測繪、實戰靶場等一系列網路安全「卡脖子」技術,形成或慎了強大的網路空間預警能力,初步解決了「看見」和「應對」高級威脅的難題。

360在捕獲APT組織方面收獲頗豐。官方數據顯示,目前360累計捕獲境外46個APT組織,發現攻擊活動3600餘起,涉及目標2萬余個;今年上半年,360捕獲APT組織使用的在野0day漏洞數量在全球網路安全公司中排名第一。

能夠獲得如此成績,關鍵在於重點技術專利布局。360方面介紹稱,360雲端安全大腦涵蓋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感測器等技術,其背後是4000餘件專利作為支撐。

以「威脅數據的處理方法及系統」專利為例,通過該專利技術,能夠有效命中0Day、NDay或者木馬變種等高可疑的威脅數據,發現並溯源APT攻擊,並通過高效的任務分發,大大提升響應速度,降低誤報率。

再如,「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網路攻擊檢測方法及系統」專利,能夠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網路攻擊行為的檢測,極大地避免了攻擊者進行繞過而檢測不到的情況,從而能夠發現更多的網路攻擊。

此外,「一種網路攻擊預測方法及裝置」專利,可以預測下一個攻擊階段,從而預測攻擊者即將發起的網路攻擊行為,以提醒防禦方對未被發現的網路漏洞及時進行修復。

360方面表示,12755件專利申請見證了360十六年來創新發展的歷程,未來公司也將堅持創新為先,為數字經濟安全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國家網路安全貢獻力量。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