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㈡ 網路安全方面的案例
暈,網路安全不是4個字,網路安全設計的面很多的,鬼知道你要哪方面的案例
㈢ 網路誹謗的典型案例
杭州「出軌快遞員」案。
各方聚焦的杭州「出軌快遞員」誹謗一案,正是行為以捏造虛假信息的方式,並且在行為人故意為之的情況下實施的,在互聯網空間廣泛地傳播,不僅直接侵犯了公民在網路空間中的「安寧」與「平靜生活」,也對網路空間的秩序造成了重大的破壞。
進言之,在網路空間與社會個體生活高度粘合的背景下,這種在網路空間捏造虛假信息並肆意傳播的,不僅侵犯個人名譽權,更導致網路空間安全陷入「集體不安」的無序狀態。對此,刑法應當作為。在網路空間對個體權益的保護,同時也是為了維護網路空間安全。這是今後刑法長期需要直面的新課題。
案件原委
杭州28歲女子吳女士在一次取快遞過程中被偷拍,隨後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在流傳的出軌故事中,吳女士是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是兩次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的「風騷少婦」。引人遐想的「香艷劇情」瞬間發酵,從吳女士小區業主,到其領導、同事、朋友都在議論,甚至還有國外網友發來信息罵她。
和以往為降低影響不願露面的謠言受害者不同,吳女士第一時間報警,接受媒體采訪,積極收集證據,在微博隨時發布事件動態。6天後,警方發布通報,兩位嫌疑人郎某和何某因誹謗他人被行政拘留9日。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法院立案 當事人:不再接受道歉賠償
以上內容參考:最高人民檢察院-民法典時代網路誹謗案件的刑法應對——以杭州「出軌快遞員」案為視角
㈣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㈤ 近幾年網路隱私泄露的經典案例都有哪些
例如:2017年3月22日,國內知名漏洞報告平台烏雲網公布了「攜程安全支付日歷導致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的相關信息。漏洞發現者指出,攜程將用於處理用戶支付的服務介面開啟了調試功能,使所有向銀行驗證持卡所有者介面傳輸的數據包均直接保存在本地伺服器。
而該信息加密級別並不夠高,可以被駭客輕易獲取。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戶的:持卡人姓名、身份證、所持銀行卡類別、卡號、CVV碼以及用於支付的6位密碼。
相關信息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類別:
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內的個人基本信息,有時甚至會包括婚姻、信仰、職業、工作單位、收入、病歷、生育等相對隱私的個人基本信息。
2.設備信息。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和固定終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內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統版本等。
3.賬戶信息。主要包括網銀賬號、第三方支付賬號,社交賬號和重要郵箱賬號等。
㈥ 2021年金華反電信詐騙成功案例
來了,2021金華反詐十大成功勸阻典型案例
金華網警巡查執法
2022-01-26 09:08 金華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
關注
2021年,為深入推進全民防詐騙「走心」工程,全力遏制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的高發勢頭,金華公安針對互聯網犯罪的特點,打造最強數據戰隊,主動挖掘精準預警數據,建立易受騙人群庫,制定精準預警勸阻機制,市縣所三級聯動,精準預警勸阻69萬人,勸阻金額3.6億余元,切實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近日,金華市反詐中心公布了2021年十大成功勸阻典型案例。
01
2021年5月12日,金東公安分局根據市反詐中心流轉預警指令,發現轄區某企業財務人員正在被QQ冒充老闆詐騙,於是立即指令孝順派出所出警。面對民警勸阻,一開始對方堅持稱自己只是在公司內部群開展工作,並沒有被騙。專班民警聽其描述後,與其反復溝通,勸阻其停止下一步操作尤其是與銀行賬戶相關的操作。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後,配合專班民警當面向其揭露了詐騙分子的作案手段,仔細講解詐騙特徵,對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由於民警勸阻及時,公司避免1000餘萬元損失。
02
2021年11月7日,婺城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根據市反詐中心流轉預警指令,轄區內南某疑似被冒充公檢法詐騙,且電話號碼設置了呼叫轉移,疑似被深度洗腦。站前派出所立即開展緊急見面勸阻工作,民警一邊聯系其家人,一邊趕往其單位及家中,均未找到當事人。情況緊急,民警結合以往該類詐騙手段特點分析,判斷當事人很有可能會聽信詐騙分子謊言到平時不常去的地點躲藏起來,但是距離應該不會太遠。於是擴大尋找范圍,最終在轄區一飯店內找到正在接聽電話的南逗晌鄭某,發現其已經將名下存有200萬元的銀行賬戶信息提供給詐騙分子了,於是立即切斷其與詐騙分子的聯系,並掛失相關銀行賬戶。最終,通過民警仔細講解,南某從騙局中醒悟,避免了200萬元的損失。
03
2021年5月6日,東陽市公安局聯合農商行成功勸阻一起投資理財詐騙,成功勸阻120萬元。山頌某客戶張某聯系農商行支行東江分理處客戶經理咨詢貸款事宜,客戶經理在與張某核謹歷實相關情況過程中了解到張某急於貸款是為了從某投資平台提現。張某前段時間在網友的推薦下,在一個投資平台進行投資,沒幾日,投入的幾萬元已經翻至70萬元,張某准備提現,但是系統稱要繼續充值120萬元才能提現。客戶經理立即想到反詐培訓中介紹過類似
㈦ 網警普法|關於「網路安全保護義務」,看完你就懂了
哎!你們聽說了嘛?!XX公司的數據被泄露了!
XX公司的網站被植入違法信息了!!
XX公司的後台有漏洞被黑客攻擊了!!!
發生這樣的事情,首先我們應該譴責那些破壞網路環境的黑客。其次,公安機關在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的同時,也想提醒網路運營者們,必須承擔起維護網路安全的主體責任。
·真實案例·
案例一:
上海網安部門今年4月在工作中發現,上海市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站存在低危級別的安全漏洞,立即責令其限期整改。
5月,網安部門在對整改情況開展復查時發現,該公司未按規定完成整改內容,並且又出現了其他5個高危安全漏洞。
對此,公安機關依據《如春網路安全法》第21條、第59條第一款之規定,對該公司罰款兩萬元。
案例二:
上海網安部門今年7月在工作中發現,上海市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站被植入淫穢色情等違法信息。經查,該公司未採取網路安全技術保護措施、未落實網路安全保護管理制度。
對此,公安機關依據《網路安啟姿全法》第21條、第59條第一款之規定,對該公司罰款一萬元。
《網路安全法》第21條、第59條中規定的"網路運營者應履行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和「不履行上述義務將承擔的法律責任」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就讓帶您來了解一下《網路安全法》中關於「網路安全保護義務」的重要內容,以便網路運營者真正了解哪些義務必須履行,以及不履行的相關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網路安全法》
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五十九條 網路運營者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五條規定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路安全等後果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網警解讀
重點1:技術措施和管理制度缺一不可
《網路安全法》第21條明確規定了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主要內容分為:技術類安全要求和管理類安全要求。
對此,網路運營者們在工作中,不僅應落實好網路安全技術保護措施,還應落實好網路安全保護管理制度,兩架馬車,缺一不可。
重點2:應落實哪些網路安全技術保護措施?
網路運營者採取防範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就像是在「網路這道牆上安裝防護網」一樣,達到防範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網路安全風險的目的。通俗地講,主要包括(不限於)以下內容:
1、安裝防病毒軟體;
2、安裝網路身份認證系統;
3、安裝網路入侵檢測系統;
4、安裝網路風險審計系統;
5、安裝自動報警系統;
6、配備相應的軟體或者硬體留存網路日誌不少於6個月;
7、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渣旁耐和加密等措施。
重點3:應落實哪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制度?
網路運營者在落實網路安全技術保護措施的同時,也應在管理制度上下狠功夫,管好人才是重中之重,從而確保不論哪個環節出現責任事故都能找到責任人。通俗地講,主要包括(不僅限)以下內容:
1、制定有關網路安全管理組織架構、人員配備、行為規范、管理責任的規則;
2、制定有關人員在操作設備或者辦理業務時應遵守的程序或者步驟;
3、根據不同保護等級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安全主管、安全管理責任人等,並明確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職責。
重點4:相關法律責任?
網路運營者不履行網路安全保護義務的,輕則處以警告;重則最高可處以10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最高可處以5萬元罰款。
你懂了嗎?
㈧ 網路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有哪些,快
十大案例包括:
案例一、「全腦」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全國首例競價排名不正當競爭案
案例二、「傑克瓊斯」商標權糾紛案。此案系電子商務侵犯商標權的典型案件,判決書獲評全國第三屆知識產權裁判文書評比三等獎。
案例三、「大眾點評網」訴「愛幫網」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釐定了不正當競爭與技術創新之間的界限,判決書獲得第二屆北京市知識產權裁判文書評比大賽優秀裁判文書獎。
案例四、韓寒文學作品著作權糾紛案。此案系對信息存儲空間網路服務提供者進行侵權認定的典型案件,本案入選2012年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判決書獲評第三屆全國法院系統知識產權裁判文書一等獎。
案例五、「獵豹瀏覽器」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我國首例瀏覽器過濾視頻廣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獲評2014年北京市十大知識產權案例、全國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2014年中國十大最具研究價值知識產權裁判案例。
案例六、「夢幻西遊」游戲著作權、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率先從著作權、商標權、不正當競爭三個方面對網路游戲全方位保護的典型案例,獲評2014年北京市十大知識產權創新案例,並獲得第二屆全國青年法官案例評選活動一等獎。
案例七、新浪「拍客」商標權糾紛案。此案的判決書對互聯網行業特定名詞的權利界限進行了界定,對於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商標侵權問題的處理頗具借鑒意義。
案例八、「極路由」路由器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首例硬體廠商屏蔽廣告涉及不正當競爭的案件,此案入選上海知識產權研究所2014年中國十大最具學術研究價值知識產權裁判案例。
案例九、「滴滴」商標權糾紛案。此案系「互聯網+」背景下對於如何釐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典型案件,體現了法官對互聯網經濟下商標分類制度相關問題的思考。
案例十、周志全等經營「思路網」侵犯著作權罪刑事案,此案是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聯合公安機關,在2013年「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破獲的侵犯知識產權大案,本案獲評2014年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知識產權十大案例。上述十個經典案例全面反映了海淀法院近十年來涉互聯網知識產權審判的新成果。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海淀法院將繼續積極回應社會對司法保護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斷提升海淀法院服務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㈨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在貴陽參會時指出。
員工監守自盜數億條用戶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獲了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被竊取的用戶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和銀行等領域數億條,隨後這些用戶個人信息被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進行販賣。警方發現,幕後主要犯罪嫌疑人是發生信息泄漏的這家公司員工。
業內數據安全專家評價稱,這起案件泄露數億條公民個人信息,其中主要問題,就在於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缺陷。
國外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在2014年至少有5億用戶的賬戶信息被人竊取。竊取的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陸密碼。
企業數據信息泄露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於網路黑灰產運作牟利,內中危害輕則竊財重則取命,去年8月,山東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致死案等數據安全事件,就可見一斑。
去年7月,微軟Window10也因未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過度搜集用戶數據而遭到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的發函警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和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和數據生態治理水平,以及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重要商業網站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更是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組織機構等如何提升自身數據安全能力?
企業機構亟待提升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大數據加工平台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環節的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記者分析稱,大數據安全事件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密,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
5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稱,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運行基礎,網路數據安全意識、能力和保護手段正面臨新挑戰。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網路安全法》針對企業機構泄露數據的相關問題,重點做了強調。法案要求各類組織應切實承擔保障數據安全的責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現升介紹,實際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明確要「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升基礎設施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還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據什麼標准作為衡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問題的症結在於國內數據安全管理尚處起步階段,很多企業機構都沒有設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或者沒有完整的評估參考標准。
「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國標申請
數博會期間,記者從「大數據安全產業實踐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為解決此問題,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職能部門與數據安全領域的標准化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企業協同,著手制定一套用於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評估標准——《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標準是基於阿里巴巴提出的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進行制訂。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DSMM。
作為此標准項目的牽頭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說,該標準是阿里巴巴基於自身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經驗成果DSMM擬定初稿,旨在與同行業分享阿里經驗,提升行業整體安全能力。
「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安全從來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業的事。」鄭斌稱,《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訂還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公安三所、清華大學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等業內權威數據安全機構、學術單位企業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見。
㈩ 網路安全案例有什麼
近期比較轟動的網路安全案例有OpenSSL漏洞,
DNS攻擊等等,這些都是互聯網上的惡意程序或者病毒,可見我們必須提高對互聯網安全性的重視~
而且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CNCERT?CNCERT說的通俗些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網路安全,保證互聯網的正常運行而專門成立的一個機構~它主要起到及時遏制蠕蟲(一種病毒)和惡意程序在我國公共互聯網上的大面積傳播,這個近期召開了年會也是主要在說互聯網安全問題~
由此可見我們必須提高對網路安全地重視,謹防系統安全漏洞,我建議你像我一樣下載使用騰訊電腦管家,有很多防範安全案例的方法~功能也好~近期還更新了新版星星版~
更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