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學校網路設備設置要求

學校網路設備設置要求

發布時間: 2023-06-09 19:04:50

1. 組建一個校園網需要哪些硬體設備,還有需要怎麼連接

網路集成 首先你得先弄張拓撲圖出來 根據你們學校的情況。再來選擇設備。
總的來說 需要了路由器 交換機 這2個最主要東西。路由器接外網,下來接交換機,交換機通過接配線架再接終端機和各種伺服器。 這就是最簡單網路了 不考慮其他東西 那麼你所要用到東西:路由器、交換機、配線架、雙絞線、RJ45介面模塊、RJ45的水晶頭、伺服器和客戶PC。
路由器干什麽用?看字面意思主要就是「路由」。因為網路里有很多計算機之間要通信。「路由」就是讓數據包可以正確到達目的地。最重要的是路由器可以選擇最佳的網路路徑。提高網路資源利用率。
交換機能把多台計算機連接到一起實現數據共享和數據通信的設備。並能夠根據MAC地址轉發數據。你所提高集線器現在被交換機代替了 所以把交換機可以看成集線器!。
雙絞線就是網線了 需要不同可以做成 直通線,交叉線、全反線。當都需要RL45的水晶頭和模塊

根據規模大小再考慮用不用3層的交換機。如果用雙絞線距離遠了才會用到中繼器。如果需要高安全可以在路由器外面加上硬體防火牆網址外部入侵。否則用軟體的就行了。此外還有「防水牆」和「防火牆」正好相反這個在企業里也很少用。瞭解就行了
網關不算是網路設備。是連接外網以後所有內網機器訪問外網時所經過路由器的那個介面,這個介面上的IP地址就是網關。就是告訴計算機你改從那個出口訪問互聯網或者說是外網。網關概念初學者不是很好理解 好比你們所有的同學在一間教室上課。老師告訴你們出去只能從前門出 那麼前門就可以看做是網關。

2. 如何配置校園網路

  1. 找到右下角的網路標志,點擊「打開網路和共享中心」,找到「設置新的連接或網路」,點擊「連接到工作區」。

(2)學校網路設備設置要求擴展閱讀:

特點

編輯

1、高速的區域網連接――校園網的核心為面向校園內部師生的網路,因此園區區域網是該系統的建設重點,並且網路信息中包含大量多媒體信息,故大容量、高速率的數據傳輸是網路的一項基本要求;

2、信息結構多樣化――校園網應用分為電子教學(多媒體教室、電子圖書館等)、辦公管理和遠程通訊(遠程教學、互聯網接入、FTP服務、聯網游戲等)三大部分內容。數據類型復雜,不同類型數據對網路傳輸有不同的質量需求;

3、安全可靠――校園網中同樣有大量關於教學和檔案管理的重要數據,不論是被損壞、丟失還是被竊取,都將帶來極大的損失;

4、操作方便,易於管理――校園網面積大、接入復雜,網路維護必須方便快捷,設備網管性強,方便網路故障排除。

5、認證計費――學校對學生上網必須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計費策略,保證網路的利用率。

校園網網路系統從結構層次上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從功能上基本可分為校園網路中心、教學子網、辦公子網、宿舍區子網、圖書館子網等。根據校園網用戶數量的多少和網路應用的情況,可以分為大型校園網、中型校園網、小型校園網三種。基於上述校園網的特點,我們在設計校園網路時必須充分考慮網路的先進性、標准化和開放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靈活性和兼容性、實用性和經濟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擴展性和網路的靈活性等特性,充分利用有限的投資,建設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綜合性網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校園網路建設已逐步成為學校的基礎建設項目,更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大多數有條件的學校已完成了校園網硬體工程建設。然後,多年來都對校園網的認識不夠全面,甚至存在很大的誤區。例如:認為網路建設越高檔越好,在建設中盲目追求高投入,對校園網路建設的建設缺乏綜合規劃及開發應用;認為建好了校園網路,連接了Internet,就等於實現了教學和辦公的自動化和信息化,而缺乏對校園網路的綜合管理、技術人員和教師的應用培訓,缺乏對教學資源的開發與積累等等。所有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校園網路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中所應發揮的實際效益。

最近幾年,我國遠程教育發展迅猛。統計數據顯示,教育部已批准67所普通高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開設了覆蓋工學、管理學、醫學、文學、理學、農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哲學10大學科門類共140多種專業,設立了近2000個現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點),累計注冊網路教育學生160多萬人。此外,我國有近70%的高校建立了校園網,並利用校園網開展了網路教學、數字圖書館、網路課程和教學資源開發等應用項目。

3. 校園網設計需要哪些網路設備

找個CCIE的群或者論壇問問就可以了,設備無非就是HUB,交換機,路由,防火牆(硬體),線路就是雙絞線,光纖之類的了。

要是給我做就是:
二層就是典型的核心+匯聚+接入,狂化分VLAN(至於STP,FASTPORT細節什麼的就不說了),有需要的就做VPN。安全就是PORTSECURITY,VTP,驗證。
三層就是VLAN間路由,HSRP熱備。5000台就跑OSPF就行,各種區域要分好(backbone,stub之類的)。
上公網就在路由上配PPPOE撥號,做NAT(PAT)。
安全就在路由上配上典型的ACL和ROUTEMAP,還有硬體的防火牆。

畢竟只有5000台,BGP什麼的就大材小用了,畢業設計而已,隨便糊弄一下就好。

時間倉促,說的有點過於簡單了,但要考慮的細節就很多了。
具體實現技術看看CISCO和H3C的教材。

4. 學校網路建設需要哪些設備

學校網路建設需要的設備:
1、網路適配器(網卡)
網卡是工作在鏈路層的網路組件,是區域網中連接計算機和傳輸介質的介面,不僅能實現與區域網傳輸介質之間的物理連接和電信號匹配,還涉及幀的發送與接收、幀的封裝與拆封、介質訪問控制、數據的編碼與解碼以及數據緩存的功能等。

2、數據機
調制解調,即我們常說的Modem,其實是Molator(調制器)與Demolator(解調器)的簡稱,中文稱為數據機。也有人跟據Modem的諧音,親昵地稱之為「貓」。

3、中繼器
中繼器(REPEATER)是網路物理層上面的連接設備。適用於完全相同的兩類網路的互連,主要功能是通過對數據信號的重新發送或者轉發,來擴大網路傳輸的距離。 中繼器是對信號進行再生和還原的網路設備:OSI模型的物理層設備。

4、集線器
集線器的英文稱為「Hub」。「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線器的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同時把所有節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節點上。它工作於O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參考模型第一層,即「物理層」。集線器與網卡、網線等傳輸介質一樣,屬於區域網中的基礎設備,採用CSMA/CD(即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技術)介質訪問控制機制。集線器每個介面簡單的收發比特,收到1就轉發1,收到0就轉發0,不進行碰撞檢測。

5、網橋
網橋(Bridge)像一個聰明的中繼器。中繼器從一個網路電纜里接收信號, 放大它們,將其送入下一個電纜。相比較而言,網橋對從關卡上傳下來的信息更敏銳一些。網橋是一種對幀進行轉發的技術,根據MAC分區塊,可隔離碰撞。網橋將網路的多個網段在數據鏈路層連接起來。

6、交換機
交換機(Switch)意為「開關」是一種用於電(光)信號轉發的網路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路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乙太網交換機。其他常見的還有電話語音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

7、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8、網關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網關在網路層以上實現網路互連,是最復雜的網路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路互連。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區域網互連。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

一個完整的校園網建設主要還要包括兩個內容:技術方案設計;應用信息系統資源建設。
技術方案設計主要包括:結構化布線與設備選擇、網路技術選型等;應用信息系統資源建設主要包括:內部信息資源建設、外部信息資源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