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ubuntu server 系統 伺服器 怎麼搭建區域網
一、部分軟體包本地源的製作
1.1安裝所需軟體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open-terminal dpkg-dev
1.2打包deb軟體包
將/var/cache/apt/archives/下的所有deb文件拷到(cp命令,圖形界面都沒問題)你想要的地方,拷貝前建議執行一下:
# sudo apt-get autoclean
例如拷至/home/packages/下的Natty目錄中:/home/packages/Natty
1.3在終端中進入指定目錄上一級目錄
拷完後在終端中進入剛才新建的目錄Natty所在的上一級目錄,也就是:/home/packages
1.4生成軟體包依賴信息文件
在終端中執行:
# sudo dpkg-scanpackages Natty /dev/null | gzip >Natty/Packages.gz
至此本地源的軟體包已經准備完畢;下面接著介紹如何使用。
二、本地源的使用
本地源的使用可分兩種方法,如果只作為自己機器軟體包的備份,重裝系統只用,可參照2.1本機源伺服器的搭建;如果想要分享給區域網里的其他人,甚至互聯網上的其他人,則可參照2.2區域網中搭建本地源伺服器。
2.1、本機源伺服器的搭建
2.1.1將地址加入更新源列表文件
#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把 deb file:/// home/packages/ Natty/
注意Natty後面有一個斜杠,前面還要有空格
加入到sources.list即可。
2.1.2 更新源信息及安裝軟體
打開終端,輸入
#sudo apt-get update
以更新本地的軟體包列表
然後可以用apt-get命令安裝本地源中含有的軟體包或者像我一樣直接執行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命令更新系統。如果再懶一點,可以輸入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dist-upgrade
來直接進行以上工作。
之後即可正常安裝所需軟體。
2.2、區域網中搭建本地源伺服器
2.2.1安裝配置apache2伺服器
這個網上有N多介紹,這里就不予介紹了;只要注意一點,配置apache2的時候注意埠,不要配置成可能被其他網路應用使用的埠就可以。
2.2.2配置伺服器上的Ubuntu源
如果你安裝了apache2,也可以把這個部分源對外開放,方法如下:
創建軟連接:
#sudo ln -s /home/packages/Natty/ /var/www/ubuntu-local
將源地址添加到系統源列表文件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把 deb http://127.0.0.1/ubuntu-local /加入到sources.list
注意空格後有一個斜杠
網上其它電腦修改源時,要把127.0.0.1改為你的ip地址或域名
注意:如果能夠更新軟體,但是不能安裝,說明添加源地址出錯。可更改為下面方式:
區域網中應加 deb http://192.168.1.224/ubuntu-local/
地址之後加空格 河南新華網路運營協會為您解答
2. 如何在ubuntu中安裝設置ftp伺服器
1、更新軟體源,保證源是最新的,這樣有利於下面在線通過apt-get install命令安裝ftp。
2、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vsftp命令安裝vsftp,安裝軟體需要root許可權,我們使用sudo來暫時獲取。
3、安裝好ftp後默認是會自動創建ftp用戶的,然後設置ftp用戶的密碼,輸入sudo passwd ftp,然後輸入密碼,再確認密碼。
4、創建ftp用戶的家目錄,使用sudo mkdir /home/ftp命令
5、設置ftp家目錄的許可權,我這里為方便直接使用sudo chmod 777 /home/ftp命令將許可權設置為777,當然你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進行設置。
6、對/etc/vsftpd.conf配置文件進行一定的修改。使用 sudo gedit /etc/vsftpd.conf打開配置文件,如果你喜歡vi或vim編輯器也可以使用它們打開。
7、將配置文件中」anonymous_enable=YES 「改為 「anonymous_enable=NO」(是否允許匿名ftp,若不允許選NO)
取消如下配置前的注釋符號:
local_enable=YES(是否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write_enable=YES(是否允許本地用戶寫的許可權)
chroot_local_user=YES(是否將所有用戶限制在主目錄)
chroot_list_enable=YES(是否啟動限制用戶的名單)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可在文件中設置多個賬號)
8、然後重啟ftp服務,使用命令sudo service vsftpd restart重啟ftp服務。
9、測試ftp,復制一些文件到/home/ftp目錄下
方法一:在瀏覽器中輸入ftp://localhost,網頁登錄。
方法二:在終端中輸入ftp localhost,然後輸入用戶名與密碼實現登錄。
另外:如果登錄ftp總是出現密碼錯誤,可以將/etc/vsftpd.conf配置文件的pam_service_name=vsftpd改為pam_service_name=ftp,即可解決。
3. ubuntu下怎樣配置網路
設置地址就可以了
首先在聯網的WINDOWS系統(你可以找朋友的電腦)下---運行----輸入CMD----輸入ipconfig /all(中間有空格),記下IP,DNS SERVERS 地址
進入ubuntu--網路設置里輸入IP地址和DNS伺服器地址,然後PING下外網看是否能連通
4. ubuntu網路安裝器怎麼安裝
首先,什麼是網路安裝:網路安裝針對的是沒有光碟機但有網卡的機器,只要
機器能正常使用,並且有網卡,不論是否能夠上internet,只要能兩機互聯
就可以裝ubuntu。
然後:網路安裝與硬碟安裝的優缺點:
1。網路安裝可以把整張硬碟都格式化裝Linux,而硬碟安裝必須至少保留
一個盤存放CD映像。
2。網路安裝根本不用考慮本地硬碟分區類型的問題,
而硬碟安裝必須有一個FAT32的硬碟存放CD映像。
3。網路安裝根本不用下載額外的啟動映像,官方下載的光碟已經具有網路安裝功能。
4。網路安裝要求Linux內核能夠驅動你的網卡,硬碟安裝不需要。
5。網路安裝需要對網路設置有基本的了解,對網路小白來說有一定困難。
6。網路安裝需要有一台機器做伺服器,如果你只有一台電腦,周圍沒有任何其
他電腦,這個就比較困難。
總結:網路安裝的最大用途在於你不能在本地硬碟上放一個光碟映像,或者
需要全盤分區安裝,或者把現有的linux重裝成一個新版本但不願保留任何分區的情形。
下面說一下網路安裝的步驟:
1。下載alternative cd
2。把cd映像設置到在web伺服器的路徑中
3。設置要安裝機器的grub,從本地伺服器上下載啟動映像
4。啟動待安裝的機器並選擇安裝
5。在選擇源那一個步驟選擇自定義,然後輸入本地web伺服器的IP,光碟映像的路徑。
6。然後一切順利可以安裝。。。
5. ubuntu怎麼設置上網代理伺服器
你可以使用squid
Squid服務程序是一款在類Unix系統中最為流行的高性能代理服務軟體,通常會被當作網站的前置緩存服務,用於替代用戶向網站伺服器請求頁面數據並進行緩存,通俗來講,Squid服務程序會接收用戶的請求,然後自動去下載指定數據(如網頁)並存儲在伺服器內,當以後的用戶再來請求相同數據時,則直接將剛剛儲存在伺服器本地的數據交給用戶,減少了用戶的等待時間。
Squid服務程序配置起來相對簡單,效率高、支持如HTTP、FTP、SSL等多種協議的數據緩存,還支持基於ACL訪問控制列表和ARL訪問許可權列表功能的內容過濾與許可權管理功能,禁止用戶訪問存在威脅或不適宜的網站資源,保證內網安全的同時還整體的提高了客戶機的訪問速度,幫助節省網路帶寬,尤其適合安裝在內存大、硬碟轉速快的伺服器上。
從作用上分為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正向代理讓用戶可以通過Squid服務程序獲取網站頁面等數據,具體工作形式又分為標准代理模式與透明代理模式。
標准正向代理模式:
將網站的數據緩存在伺服器本地,提高數據資源被再次訪問時的效率,但用戶必需在上網時指定代理伺服器的IP地址與埠號,否則將不使用Squid服務。
透明正向代理模式:
功能作用與標准正向代理模式完全相同,但用戶不需要指定代理伺服器的IP地址與埠號,所以這種代理服務對於用戶來講是完全透明的。
反向代理則是為了降低網站伺服器負載而設計的,反向代理伺服器負責回應用戶對原始網站伺服器的靜態頁面請求,即如果反向代理伺服器中正巧有用戶要訪問的靜態資源則直接將緩存的內容發送給用戶,減少了對原始伺服器的部分數據資源請求。
所以對於正向代理一般用於企業的區域網內,讓員工通過Squid服務程序來代理上網,不但能節省網路帶寬資源還能限制訪問的頁面,而反向代理則大多搭建在網站架構中,用於緩存網站的靜態數據(如圖片、HTML靜態網頁、JS、CSS框架文件等)。
關於如何配置squid以及相關正向反向代理的實驗你可以查看下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16.html
6. 怎樣配置新安裝的Ubuntu版Linux系統的網路配置
鳥個的私房菜不錯 你可以去看下 不過很枯燥
LINUX的配IP 我就來Red HAT小紅帽的來說
打開終端 鍵入#netconfig
進去就可以配IP了
配好後還沒完 健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啟下服務就好了 注意空格啊
7. ubuntu怎麼設置網路連接
方法/步驟
方法一.使用圖行界面設置,這個最簡單。IP,子網掩碼,網關,DNS都可以輕松設置。永久保存。
方法二,採用命令方式,臨時修改網卡IP和子網掩碼,重啟網路後會丟失。$sudo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查看網關,命令$route -n
修改網關$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1
查看DNS,使用nm-tool命令$ns-tool
方法三,修改網卡的配置文件,這個是最主要的方式,可以永久保存。
注意不是/etc/resolv.conf,而是/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
輸入命令$sudo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輸入: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100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Ctrl+x保存退出
輸入命令$sudo nano /etc/resolvconf/resolv.conf.d/base
修改DNS
8. 如何在Ubuntu伺服器上安裝和配置DHCP服務
系統自帶,如果沒有安裝,用yum安裝即可。
yum install dhcp
安全完後,創建配置文件
cp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 /etc/dhcpd.conf
其中 option routers 為你要配置的網關地址(通常為dhcp即本機的ip); option subnet-mask 子網掩碼 ;
其他項默認即可。保存配置文件後就可以啟動服務了。
/etc/init.d/dhcpd start
我使用的系統是ubuntu-12.04-alternate-i386,是否使用wide-dhcpv6搭建,但是不知道/etc/wide-dhcpv6/dhcp6s.conf怎麼配置
9. 如何在ubuntu中安裝設置tp伺服器
1,安裝postfix、SASL及smtp服務
apt-get install postfix libsasl2 sasl2-bin libsasl2-moles libdb3-util procmail
您將會被問一些問題:
General type of configuration? <– Internet Site
Mail name? <– server1.example.com
2,配置postfix
dpkg-reconfigure postfix
您將再次被問一些問題:
General type of configuration? <– Internet Site
Where should mail for root go <– NONE
Mail name? <– server1.example.com
Other destinations to accept mail for? (blank for none) <– server1.example.com, localhost.example.com, localhost
Force synchronous updates on mail queue? <– No
Local networks? <– 127.0.0.0/8
Use procmail for local delivery? <– Yes
Mailbox size limit <– 0
Local address extension character? <– +
Internet protocols to use? <– all
3,配置postfix使它通過SASL實現smtp
### Configure Postfix to do SMTP AUTH using SASL (saslauthd)
postconf -e 『smtpd_sasl_local_domain =』
postconf -e 『smtpd_sasl_auth_enable = yes』
postconf -e 『smtpd_sasl_security_options = noanonymous』
postconf -e 『broken_sasl_auth_clients = yes』
postconf -e 『smtpd_recipient_restrictions = permit_sasl_authenticated,permit_mynetworks,reject_unauth_destination』
postconf -e 『inet_interfaces = all』
echo 『pwcheck_method: saslauthd』 >> /etc/postfix/sasl/smtpd.conf
echo 『mech_list: plain login』 >> /etc/postfix/sasl/smtpd.conf
生成用於加密和認證用的證書
### Generate certificates to be used for TLS encryption and/or certificate Authentication
mkdir /etc/postfix/ssl
cd /etc/postfix/ssl/
openssl genrsa -des3 -rand /etc/hosts -out smtpd.key 1024
chmod 600 smtpd.key
openssl req -new -key smtpd.key -out smtpd.csr
openssl x509 -req -days 3650 -in smtpd.csr -signkey smtpd.key -out smtpd.crt
openssl rsa -in smtpd.key -out smtpd.key.unencrypted
mv -f smtpd.key.unencrypted smtpd.key
openssl req -new -x509 -extensions v3_ca -keyout cakey.pem -out cacert.pem -days 3650
配置postfix,加密發送和接收的郵件
### Configure Postfix to do TLS encryption for both incoming and outgoing mail
postconf -e 『smtpd_tls_auth_only = no』
postconf -e 『smtp_use_tls = yes』
postconf -e 『smtpd_use_tls = yes』
postconf -e 『smtp_tls_note_starttls_offer = yes』
postconf -e 『smtpd_tls_key_file = /etc/postfix/ssl/smtpd.key』
postconf -e 『smtpd_tls_cert_file = /etc/postfix/ssl/smtpd.crt』
postconf -e 『smtpd_tls_CAfile = /etc/postfix/ssl/cacert.pem』
postconf -e 『smtpd_tls_loglevel = 1′
postconf -e 『smtpd_tls_received_header = yes』
postconf -e 『smtpd_tls_session_cache_timeout = 3600s』
postconf -e 『tls_random_source = dev:/dev/urandom』
postconf -e 『myhostname = mail.[MailServer].com
4,重啟postfix服務
/etc/init.d/postfix restart
5,做一些小的修改,以便於postfix可以通過saslauthd工作
mkdir -p /var/spool/postfix/var/run/saslauthd
6,編輯一下下面這個文件
vim /etc/default/saslauthd
# This needs to be uncommented before saslauthd will be run automatically
START=yes
PWDIR=」/var/spool/postfix/var/run/saslauthd」
PARAMS=」-m ${PWDIR} -r」
# PIDFILE=」${PWDIR}/saslauthd.pid」
# You must specify the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s you wish to use.
# This defaults to 「pam」 for PAM support, but may also include
# 「shadow」 or 「sasldb」, like this:
# MECHANISMS=」pam shadow」
MECHANISMS=」shadow」
7,這步很重要,因為我找了很多資料,這一步都沒寫對 ^_^
vim /etc/init.d/saslauthd
[...]
PWDIR=/var/spool/postfix/var/run/saslauthd
PIDFILE=」/var/spool/postfix/var/run/${NAME}/saslauthd.pid」
[...]
8,配置一下
sudo dpkg-statoverride –force –update –add root sasl 755 /var/spool/postfix/var/run/saslauthd
9,重啟saslauthd服務
/etc/init.d/saslauthd start
10,安裝pop3服務
apt-get
install courier-authdaemon courier-base courier-imap courier-imap-ssl
courier-pop courier-pop-ssl courier-ssl gamin libgamin0 libglib2.0-0
回答他的問題
Create directories for web-based administration ? <– No
SSL certificate required <– Ok
做一些配置
postconf -e 『home_mailbox = Maildir/』
postconf -e 『mailbox_command =』
/etc/init.d/postfix restart
如果一切都正常的話,你現在可以用evolution之類的軟體做測試了(ubuntu自帶)
10. Ubuntu伺服器的網路配置文件在哪 (不在/etc/network/下)
Linux 系統的網路配置文件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下面,具體的網卡名稱系統默認會生成。
配置模板如下:
另外,可快速配置網卡信息,輸入「ifconfig eth0 *.*.*.*」,點擊enter鍵,輸入「ifconfig」,點擊enter鍵,可查看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