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簡單教學
擴展閱讀
澳洲的購物網站有哪些 2025-09-14 13:44:32
安全看片手機軟體 2025-09-14 13:33:41

網路安全簡單教學

發布時間: 2022-02-24 09:14:17

1. 網路安全難不難學

隨著網路安全被列為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網路安全的發展速度又提升了不少,除了一些傳統安全廠商之外,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投入安全行業,網路安全因此肯定會更多的發展前景與新的機遇。

Cybersecurity Ventures 發布的報告估測,2021年,網路安全人才短缺將進一步擴大,增長至350萬。同時,互聯網、通信、新能源、房地產、金融證券、電子技術等行業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也開始迫切需要網安人員,所以網安的市場需求將會持續增大。

另外,從《2020中國網路安全企業100強報告》中,也可以總結得出未來十年,中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將增長十倍,且網路安全會成為優先順序最高的IT投資,網路安全將成為第一生產力。

我們再去看看真實的網路安全市場需求量,從以下圖片來看全國有一萬多條網路安全相關的招聘信息,說明網路安全的市場並未飽和。而且我還只是搜索了網路安全的關鍵詞,如果搜索網路安全下面更細致的崗位比如安全運維、安全服務、滲透、Web安全工程師、安全攻防等等,對應的崗位應該更多。

圖片來源:職友集

以上簡單的從市場需求和薪資了解了一下網安,但是想要轉行網路安全其實並不簡單。網路安全雖然需求大,薪資待遇好,但要求也不低,由於網安不同於Java、C/C++等後端開發崗位有非常明晰的學習路線,需要學習的東西又雜又多,很難只是一個體系,所以對人員的學歷和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那網路安全到底要學些什麼了,以馬特里卡實驗室的網路安全課程來說,我們參考了美國網路安全相關的教學大綱,又結合了我國等級保護標准和最新的相關法律法規,並且還根據行業內的Top級企業和合作企業的用人需求做了大量調研,以保證教學內容在符合當前政策導向和法律的要求下,盡可能的讓課程技術更具認可性、前延性,培養出國家和企業當下真正剛需的網路安全人才。

以下我分享一下我們馬特里卡實驗室大致的課程階段內容,你可以參考這個內容再對比個人能力,去判斷一下學習網路安全對於你而言難不難。

第一階段:企業級網路安全。

針對網路基礎、網路安全、協議分析、安全設備進行教學,能夠讓學員掌握計算機網路基礎基礎原理、常見網路設備工作原理及脆弱性,以及TCP/IP協議族、理解各種協議的工作原理。能夠熟練的使用攻擊進行抓包和分析,進行網路設備的日誌分析,能夠理解網路架構與等級保護之間的關系並且對網路進行加固。

第二階段:計算環境安全。

    針對Windows系統安全、Linux系統安全、資料庫及密碼學、中間件及中間件安全等內容進行學習。

    本階段學員需要掌握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常用命令行、文件結構、用戶許可權、常用系統服務以及防火牆應用、Windows注冊表、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常見的脆弱項及加固。

    最後能夠熟練進行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的日誌分析,資料庫基礎命令和資料庫加固以及中間件原理和應用、中間件加固。

    第三階段:WEB安全和應急響應。


    本階段學員需掌握Web安全漏洞的測試和驗證,以及網路安全攻擊思路及手段,熟練利用所學知識以對其進行防禦,掌握網路安全服務流程。

    第四階段 :安全加固。

    本階段學員需要熟悉網路安全行業的項目過程、角色和相關術語,熟悉招投標過程、風險評估項目過程、等級保護工作流程、安全建設等內容。

    根據業務需求掌握目前常見網路安全設備以及伺服器的安全配置以及優化,利用所有安全防護手段中得到的線索進行安全事件關聯分析以及源頭分析,並掌握網路威脅情報理論與實踐,掌握威脅模型建立,為主動防禦提供思路及支撐。

    講師會結合當前最新安全趨勢以及龍頭安全企業或行業安全風險對安全市場進行分析及預測。

    第五階段:綜合訓練。

    本階段學員自選項目,針對熱點行業(黨政、運營商、醫療、教育、能源、交通等)業務系統、數據中心以及核心節點進行安全運營實戰;按等保2.0基本要求對提供公共服務的信息系統進行安全檢測、風險評估、安全加固以及安全事件應急響應。

    通過2-4周時間的綜合實戰,強化學員專業技能、團隊協作、溝通表達及實踐動手能力,最終達到企業用人的招聘要求。

    以上大概講解了一下我們的課程內容,當然課程的內容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升級,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順應市場需求,我們也才能培養出真正的網路安全人才。

    網路安全方向只要掌握企業核心網路架構、安全技術,具有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職業價值隨著自身經驗的豐富以及項目運作的成熟,升值空間一路看漲。看似好的前景背後也需要自己持續的努力、付出,存儲經驗當有好的發展機會時才能把握機會,獲得更好的前景。

2. 如何學好網路安全

Y4er由淺入深學習網路安全(超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提取碼: v3x3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3. 網路安全的學習難度大嗎

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是大學畢業,大學計算機專業里大多開設了相關計算機基礎課程,學起網路安全來也會輕松不少。即使是零基礎也不用擔心,網路安全可以零基礎授課,入門比較簡單,難的是學深入,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網路安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完全憑自學是很難精通這一技能的。需要付出較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思考。

4. 網路安全學習的步驟是什麼

1、計算機網路
2、網路操作系統
3、程序設計及資料庫
4、網路安全技術與產品
5、網路安全法規、標准
6、網路安全工程與管理

5. 小白怎麼才能入門網路安全

對於大家來說,學習網路安全的方式無外乎自學或者是培訓這兩種方式,首先說網路安全本身的知識難不難,網路安全所學內容基本上就是Nmap網路安全利用,WEB安全漏洞分析和安全工具的使用等等,相對後端編程來說是比較簡單入門和學習的技能。
可以說網路安全本身的知識並不算很難,但是需要學的東西也是很多的,如果想要系統的學習網路安全知識,肯定是需要比較系統全面的弄清楚需要學習還有能用上的網路安全技能,才能比較容易地進入到網路安全這個行業。自學的方式基本上是通過看相關的書籍或者是找一些網上的視頻來看,這種方式其實是很難的,特別是對於一個剛准備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來說,這些枯燥的書籍還有乏味的視頻很難讓我們持之以恆的學習下去,大概率就是半途而廢,時間也被浪費掉。
對於零基礎的小夥伴來說,最好的方式還是通過培訓的方式,前提肯定是一個靠譜的網路安全培訓機構,課程大綱不需要自己去考慮,能比較成系統的學習知識,而且還有專業的老師可以隨時提問,並且學習氣氛也是好於自己在家學習。但是也需要看自己時間的,還是看自身情況進行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網路安全本身的知識可以說相對於IT行業來說,並不算是很難,但是學習的方式也是很雜的,如果是沒有基礎的小夥伴,最好還是選擇培訓的方式進行學習網路安全知識。

6. 網路安全,學習,教程

Internet安全問題,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據有關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愛蟲病毒與2002年的Code red蠕蟲在若干小時之內傳染了幾十萬台主機,每次造成10億美元左右的損失。有一份調查報告談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網站承認,它們中間有90%已經安裝了防火牆和入侵監測等安全設備。但最後一年內有88%受到病毒傳染,而有關網路的研究表明,Internet具有free scale的性質,其感染病毒的域值,幾乎為零。所以國內外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安全的「範式轉換」,例如國外對現在的安全範式提出過兩點看法: 1) 傳統的安全範式對Internet的「復雜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安全最麻煩的問題所在是「復雜性」。 2) 以往(例如歐洲)對於信息安全所採取的措施是建立防火牆、堵漏洞,但沒有從整體性、協同方面構建一個信息安全的網路環境。可以說網路的安全問題是組織管理和決策。 如果對Internet(或萬維網www)加以分析,WWW是計算機與網民構成的人 . 網相結合的系統,我們從系統科學的觀點來分析,WWW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OCGS),這種系統是我國科學家於20世紀90年代提煉出來的,但網路專家往往對此不容易接受。我們曾經專門寫了一篇題為「Internet —— 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文章,將在《 中國科學 》上發表專門討論這個問題,這里就不多說了。更為重要的是國內不僅提出像WWW這樣的開放復雜巨系統,而且於1992年提出處理OCGS的方法論,即與「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把各行各業的智慧、群體經驗、古今中外的安全知識與高性能計算機、海量儲存器、寬頻網路和數據融合、挖掘、過濾等技術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處理復雜問題及系統風險(Systemicrisks)決策的平台。研討廳體系的精要可概括如下: 1. 電腦是人腦研製出來的,在解決問題時,兩者應互相配合,以人為主,充分發揮兩者的積極作用。我國的一位哲學家熊十力曾經把人的智慧(Human mind,心智或稱腦智)分為性智與量智兩類;性智一個人把握全面、定性的預測、判斷的能力,是通過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培養與訓練而形成的;我國古代的讀書人所學的功課中,包括琴、棋、書、畫,這對一個人的修身養性起著重要作用。 性智可以說是形象思維的結果,難以用電腦模擬,人們對藝術、音樂、繪畫等方面的創造與鑒賞能力等都是形象思維的體現。心智的另一部分稱為量智,量智是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計算,通過科學的訓練而形成的智慧。人們對理論的掌握與推導,用系統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屬於量智,是邏輯思維的體現。所以對青少年的培養來說,藝術與科學是兩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分析現在的電腦的體系結構,用電腦對量智進行模擬是有效的。人工智慧的研究表明了用電腦對邏輯思維的模擬,可以取得成功;但是用現在的電腦模擬形象思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電腦畢竟是人研製出來的,是死的不是活的,我們用不著一定要電腦做它做不到的事。總而言之,明智的方法是人腦與電腦相結合;性智由人來創造與實現,而與量智有關的事由電腦來實現,這是合理而又有實效的途徑。從體繫上講,人作為系統中的成員,綜合到整個系統中去,利用並發揮人類和計算機各自的長處,把人和計算機結合起來形成新的體系。 2. 以「實踐論」為指導,把認識從定性提高到定量 面對未知的問題,採用綜合集成法進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如下:首先由專家或專家群體提出解決該問題的猜想,根據以往經驗性認識提出意見,這種意見或見解屬於「定性」性質;再利用精密科學中所用的建模方法(數學建模或計算機建模),用人機結合的方法建立和反復修改模型,達到從定性認識上升到總的定量的認識,這也可以說是專家們的大膽假設通過電腦包括信息網路加以細心求證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計算機軟硬體環境,各種資料庫、知識庫以及信息網路的支持,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體現。 3. 以Internet為基礎,體現民主集中制,尋求科學與經驗相結合的解答 「綜合集成研討廳」可以看成是總體規劃信息革命思維工作方法的核心。它實際上是將我國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運用於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之中,並以Internet為工具系統,尋求科學與經驗相結合的解答。 一些從事網路安全的專家的看法歸納為: 1. Internet不是一般的系統,是開放,人在其中,與社會系統緊密耦合的復雜巨系統; 2. Internet是一個時時處處有人參預的、自適應的、不斷演化的,不斷涌現出新的整體特性的過程; 3. Internet的安全管理,不是一般管理手段的疊加和集成,而是綜合集成(metasynthesis)。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強調人的關鍵作用,是人網結合、人機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 在信息社會中網路將逐漸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工作與生活中的必須品。眾多網民(上網的人)的行為必須有所規范,理所應當的必須遵循「網路道德原則」。下面引用北大出版《 信息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中,有關「網路行為規范」與「網路道德原則」的論點,作為進一步思考的參考。 (一) 網路行為規范 到目前為止,在Internet上,或在整個世界范圍內,一種全球性的網路規范並沒有形成,有的只是各地區、各組織為了網路正常運作而制訂的一些協會性、行業性計算機網路規范。這些規范由於考慮了一般道德要求在網路上的反映,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目前網路發展的基本需要,因此很多規范具有普遍的「網路規范」的特徵。而且,人們可以從不同的網路規范中抽取共相同的、普遍的東西出來,最終上升為人類普遍的規范和准則。 國外研究者認為,每個網民必須認識到:一個網民在接近大量的網路伺服器、地址、系統和人時,其行為最終是要負責任的。「Internet」或者「網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網路,它更是一個由成千上萬的個人組成的網路網路「社會」,就像你駕車要達到某個目的地一樣必須通過不同的交通路段,你在網路上實際也是在通過不同的網路「地段」,因此,參與到網路系統中的用戶不僅應該意識到「交通」或網路規則,也應認識到其他網路參與者的存在,即最終要認識到網路網路行為無論如何是要遵循一定的規范的。作為一個網路用戶,你可以被允許接受其他網路或者連接到網路上的計算機系統,但你也要認識到每個網路或系統都有它自己的規則和程序,在一個網路或系統中被允許的行為在另一個網路或系統中也許是受控制,甚至是被禁止的。因此,遵守其他網路的規則和程序也是網路用戶的責任,作為網路用戶要記住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個用戶「能夠」採取一種特殊的行為並不意味著他「應該」採取那樣的行為。 因此,既然網路行為和其他社會一樣,需要一定的規范和原則,因而國外一些計算機和網路組織為其用戶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規范。這些規范涉及網路行為的方方面面,在這些規則和協議中,比較著名的是美國計算機倫理學會(Computer Ethics Institute)為計算機倫理學所制定的十條戒律(The Ten Commandments),也可以說就是計算機行為規范,這些規范是一個計算機用戶在任何網路系統中都「應該」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准則,它是從各種具體網路行為中概括出來的一般原則,它對網民要求的具體內容是: 1. 不應用計算機去傷害別人; 2. 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 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 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 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 不應使用或拷貝你沒有付錢的軟體; 7. 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 不應盜用別人智力成果; 9. 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後果 10. 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再如,美國的計算機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它希望它的成員支持下列一般的倫理道德和職業行為規范: 1. 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2. 避免傷害他人; 3. 要誠實可*; 4. 要公正並且不採取歧視性行為; 5. 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 6. 尊重知識產權; 7. 尊重他人的隱私; 8. 保守秘密。 國外有些機構還明確劃定了那些被禁止的網路違規行為,即從反面界定了違反網路規范的行為類型,如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網路倫理聲明(the Network Ethics Statemen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指出了六種不道德網路行為類型: 1. 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 2. 商業性地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 3. 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 4. 未經許可接近他人的文件; 5. 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 6. 偽造電子函件信息。 上面所列的「規范」的兩方面內容,一是「應該」和「可以」做的行為,二是「不應該」和「不可以」做的行為。事實上,無論第一類還是第二類,都與已經確立的基本「規范」相關,只有確立了基本規范,人們才能對究竟什麼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為作出具體判斷。 (二) 網路道德原則 網路道德的三個斟酌原則是全民原則、兼容原則和互惠原則。 網路道德的全民原則內容包含一切網路行為必須服從於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不得損害整個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它還要求網路社會決策和網路運行方式必須以服務於社會一切成員為最終目的,不得以經濟、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為借口把網路僅僅建設成只滿足社會一部分人需要的工具,並使這部分人成為網路社會新的統治者和社會資源佔有者。網路應該為一切願意參與網路社會交往的成員提供平等交往的機會,它應該排除現有社會成員間存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差異,為所有成員所擁有並服務於社會全體成員。 全民原則包含下面兩個基本道德原則:第一,平等原則。每個網路用戶和網路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從網路社會結構上講,他們都被給予某個特定的網路身份,即用戶銘、網址和口令,網路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和便利他都應該得到,而網路共同體的所有規范他都應該遵守並履行一個網路行為主體所應該履行的義務。第二,公正原則。網路對每一個用戶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它不應該為某些人制訂特別的規則並給予某些用戶特殊的權利。作為網路用戶,你既然與別人具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那麼就不要強求網路能夠給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待遇。 網路道德的兼容原則認為,網路主體間的行為方式應符合某種一致的、相互認同的規范和標准、個人的網路行為應該被他人及整個網路社會所接受,最終實現人們網際交往的行為規范化、語言可理解化和信息交流的無障礙化。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要求消除網路社會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網路行為主體間的交往障礙. 當我們今天面臨網路社會,需要建立一個高速信息網時,兼容問題依然有其重要意義。「當世界各地正在研究環境與停車場的時候,新的競爭的種子也正在不斷地播下。例如,Internet正逐漸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只有Windows在被清楚地證明為是連接人們與Internet之間的最佳途徑後,才可能興旺發達起來。所有的操作系統公司都在十萬火急地尋找種種能令自己在支持Internet方面略占上風,具有競爭力的方法。」 兼容原則要求網路共同規范適用於一切網路功能和一切網路主體。網路的道德原則只有適用於全體網路用戶並得到全體用戶的認可,才能被確立為一種標准和准則。要避免網路道德的「沙文主義」和強權措施,誰都沒有理由和「特權」硬把自己的行為方式確定為唯一道德的標准,只有公認的標准才是網路道德的標准。 兼容原則總的要求和目的是達到網路社會人們交往的無障礙化和信息交流的暢通性。如果在一個網路社會中,有些人因為計算機硬體和操作系統的原因而無法與別人交流,有些人因為不具備某種語言和文化素養而不能與別人正常進行網路交往,有些人被排斥在網路系統的某個功能之外,這樣的網路是不健全的。從道德原則上講,這種系統和網路社會也是不道德的,因為它排斥了一些參與社會正常交往的基本需要。因此,兼容不僅僅是技術的,也是道德的社會問題。 網路道德的互惠原則表明,任何一個網路用戶必須認識到,他(她)既是網路信息和網路服務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是網路信息的生產者和提供者,網民們有網路社會交往的一切權利時,也應承擔網路社會對其成員所要求的責任。信息交流和網路服務是雙向的,網路主體間的關系是互動式的,用戶如果從網路和其他網路用戶得到什麼利益和便利,也應同時給予網路和對方什麼利益和便利。 互惠原則集中體現了網路行為主體道德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從倫理學上講,道德義務是「指人們應當履行的對社會、集體和他人的道德責任。凡是有人群活動的地方,人和人之間總得發生一定的關系,處理這種關系就產生義務問題。」作為網路社會的成員,他必須承擔社會賦予他的責任,他有義務為網路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有義務通過網路幫助別人,也有義務遵守網路的各種規范以推動網路社會的穩定有序的運行。這里,可以是人們對網路義務自學意識到後而自覺執行,也可以是意識不到而規范「要求」這么做,但無論怎樣,義務總是存在的。當然,履行網路道德義務並不排斥行為主體享有各種網路權利,美國學者指出,「權利是對某種可達到的條件的要求,這種條件是個人及其社會為更好地生活所必需的。如果某種東西是生活中得好可得到且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得到它就是一個人的權利。無論什麼東西,只要它生活得好是必須的、有價值的,都可以被看作一種權利。如果它不太容易得到,那麼,社會就應該使其成為可得到的。」 呵呵,都是這樣啦,很正常!
bIwx互№②嫛x互№②嫛zˉ+x互№②嫛uㄎzˉ+rn60778672232011-8-19 20:34:10

7. 網路安全好學嗎

網路安全好不好學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學習能力極強,本身自己的知識面又很廣,那麼他學習網路安全可能就相對容易的多。有的人知識面相對而言比較有限,而自己又沒有堅持學習的毅力,可能就不太好學。

8. 怎麼自學網路安全的東西

一、了解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的四個級別:
腳本小子
可以熟練掌握黑客工具和程序的使用,可以使用工具卻不了解原理。
網路安全工程師
可以面向市場上的網路安全崗位就業,但往後門檻會愈來愈高。
實驗室研究員
精通至少一門領域,擁有出色的審計經驗,還需要了解與腳本、POC、二進制相關的知識。
安全大咖級
精通某一領域知識點並有自己的了解建樹。一個人能支撐APT某一職能的所有需求樹。
網路安群涵蓋的知識點:
瀏覽器、資料庫、伺服器;
由簡到難的HTML、JavaScript和CSS、PHP、Java、.net;
CDN、代理、Web容器,靜態頁面、MVC,URL協議、HTTP協議以及頁面載入和DOM渲染等等。

二、網路安全的學習路線
1、了解基本的網路和組網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
2、學習系統原理,web功能系統還有Web前後端基礎與伺服器通信原理
3、前端代碼、後端程序設計入門
入門的意思就是學習基本的html、js、asp、mssql、php、mysql等腳本類的語言,伺服器是指:WinServer、Nginx、Apache等
4、學習主流的安全技能原理&利用
5、學習當下主流漏洞的原理和利用
即SQL、XSS、CSRF等主流漏洞的原理與利用學習
6、掌握漏洞挖掘思路,技巧
學習前人所挖0day(零日漏洞)的思路,復現,嘗試相同審計,我們的課程學習社區里有許多分享貼可以供你學習。
7、進行實戰訓練
尋找像SQLI-LAB這樣的帶「體系化」的靶場去進行練習、實戰。我們的平台也會給大家提供實戰靶場。
能夠靜下心學習好上邊的東西以後自己就會有發展和學習的方向了。這些都是基礎東西,還沒有涉及到系統內部結構、網路編程、漏洞研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