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技術與管理並重
擴展閱讀
沒有網路怎麼做無線監控 2025-05-17 17:55:11
沒有網路電視怎麼連手機 2025-05-17 17:51:54
手機接收wifi網路信號差 2025-05-17 17:38:07

網路安全技術與管理並重

發布時間: 2025-05-17 11:08:42

1. 網路安全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什麼並重

信息化
《網路安全法》第3條明確規定,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 信息化)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6年11月7日表決通過,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中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路空間安全管理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是中國網路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2022年6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實施5周年。這5年,是網路逐漸滲透到大眾生活中的5年,也是網路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的5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2. 實施網路內網安全防護策略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實施網路內網安全防護策略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子政務網建設原則

為達到電子政務網路的目標要求,華為公司建議在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下建網原則:從政府的需求出發,建設高安全、高可靠、可管理的電子政務體系!

統一的網路規劃

建議電於政務的建設按照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制定總體的網路規劃,分層推進,分步實施,避免重復建設。

完善的安全體系

網路安全核心理念在於技術與管理並重。建議遵循信息安全管理標准-ISO17799,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的關鍵,人員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策略是安全管理的依據,安全工具是安全管理的保證。

嚴格的設備選型

在電子政務網建設的過程中,網路設備選擇除了要考慮滿足業務的需求和發展、技術的可實施性等因素之外,同時為了杜絕網路後門的出現,在滿足功能、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建議優先選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民族廠商產品,從設備選型上保證電子政務網路的安全性。

集成的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統一管理,分散控制。制定IT的年度規劃,提供IT的運作支持和問題管理,管理用戶服務水平,管理用戶滿意度,配置管理,可用性管理,支持IT設施的管理,安全性管理,管理IT的庫存和資產,性能和容量管理,備份和恢復管理。提高系統的利用價值,降低管理成本。

電子政務網體系架構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於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電子政務網路的體系架構:電子政務網路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兩網之間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政務內網主要是傳送涉密政務信息,所以為保證黨政核心機密的安全性,內網必須與外網物理隔離。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主要運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服務業務和不需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而從網路規模來說,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都可以按照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的模式進行建設;從網路層次來說,內網和外網也可以按照骨幹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的模式有規劃地進行建設。

圖1:電子政務網路的體系架構

根據電子政務設計思想及應用需求,鑒於政府各部門的特殊安全性要求,嚴格遵循《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於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在電子政務內、外網在總體建設上採用業務與網路分層構建、逐層保護的指導原則,在邏輯層次及業務上,網路的構建實施如下分配:

圖2:電子政務內、外網邏輯層次

互聯支撐層是電子政務網路的基礎,由網路中心統一規劃、構建及管理,支撐層利用寬頻IP技術,保證網路的互聯互通性,提供具有一定QOS的帶寬保證,並提供各部門、系統網路間的邏輯隔離(VPN),保證互訪的安全控制;

安全保障系統是指通過認證、加密、許可權控制等技術對電子政務網上的用戶訪問及數據實施安全保障的監控系統,它與互聯支撐層相對獨立,由網路中心與各部門單位共同規劃,分布構建。

業務應用層就是在安全互聯的基礎上實施政務網的各種應用,由網路中心與各系統單位統一規劃,分別實施。

華為公司電子政務解決方案的核心理念

全面的網路安全

建設安全的電子政務網路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關鍵。電子政務的安全建設需要管理與技術並重。在技術層面,華為公司提供防禦、隔離、認證、授權、策略等多種手段為網路安全提供保證;在設備層面,華為公司自主開發的系列化路由器、交換機、防火牆設備、CAMS綜合安全管理系統和統一的網路操作系統VRP可以保證電子政務網路安全。

針對於政府系統的網路華為公司提供了i3安全三維度端到端集成安全體系架構,在該架構中,除了可以從熟悉的網路層次視角來看待安全問題,同時還可以從時間及空間的角度來審視安全問題,從而大大拓展了安全的思路與視角,具備......

3. 大學生參加護網行動需要准備什麼

應提升網路安全應急處置隊伍應對能力。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路攻擊不再只是威脅企業信息資產安全,國家的基礎信息設施也開始面臨嚴重的網路的網路攻擊,網路安全逐漸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為了防止羊被偷,我們得在羊被偷之前就開始識別風險、加固羊圈建設」,護網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線就逐步誕生。「護網行動「發展歷程網路空間紛繁復雜,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突飛猛進,國際形勢也呈現出了復雜的變化形勢。在國際形勢和科技能力的雙重推動下,各種各樣的漏洞給企業、國家的網路安全帶來巨大的風險。
「護網行動」注意事項1)、網路攻擊不僅僅是技術的較量,某金融機構在攻防演練中,攻方派出「暗訪人員」以設備網路維修升級為由,企圖進入防守方網點設備間實施破壞。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當如何防護:答:網路安全對抗演練越來越貼近實際情況,對待網路安全需要數據安全和行為安全並重,我們需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謹防社會工程學攻擊;2)、某地區電力公司在開展「護網行動」演練時,還組織員工進行網路安全教育及培訓,提升該公司員工網路安全意識。這說明「護網行動」不僅是由技術人員完成,企業管理也應當做到:答:安全防護技術與管理並重,提升防禦技術的同時加強人員安全管理;3)、網路安全的本質在對抗,對抗的本質在攻防兩端能力的較量。這句話反映的是:答:網路安全人才是第一資源;4)、「護網行動」旨在檢驗企事業單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提升網路安全應急處置隊伍應對能力,完善應急處置流程和工作機制,提升安全事件應急處置綜合能力水平。這句話說明:答:網路安全關乎企業、國家安全,我們應當予以高度重視。提升信息安全意識,為網路安全貢獻一己之力;5)、在實際辦公過程中,企業應當至少從以下方面加強信息安全管理:答:01、強化辦公場所外來人員、不明人員安全管理;02、嚴格落實外來人員和物品查驗工作,防範攻擊者進入企業辦公區域實施網路攻擊;03、要求員工嚴格管理信息設備、信息系統等的賬號密碼,謹防外借、丟失和被盜;6)、釣魚郵件是常見的一種攻擊手段,是指利用偽裝的電郵,欺騙收件人將賬號、口令等信息回復給指定的接收者。針對釣魚郵件,應當如何防護:答:謹防釣魚郵件,對不明郵件做到不點擊郵件內鏈接,不下載、不打開不明郵件的任何文檔附件,不轉發任何不明郵件。

4. 我國政府如何加強網路管理

第一,積極推進網路法制建設。這些年來,我國制定頒布了一系列互聯網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確立了我國網路管理的基礎性制度,在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現有互聯網法律法規還不完善,與網路管理執法工作實際需要不相適應,迫切需要健全互聯網法規體系,實行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要加快立法進程,區分輕重緩急,抓緊制定完善最急需最迫切的法律法規,加強對現有法律法規適用網路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釋工作。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壯大執法隊伍,健全執法體系,落實執法責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第二,突出抓好重點環節管理。網路文化管理頭緒多任務重,必須突出重點、抓住要害。要加強網站登記備案、接入服務等基礎資源管理,嚴格規范域名和IP地址管理,確保網站登記備案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堅持對涉及公共利益的網路文化服務實行行政許可制度,完善網路文化服務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嚴格規范網路文化信息傳播秩序,高度重視對社交網路和即時通信工具等網路新應用的規范引導,堅持積極利用和加強管理並重,切實做到趨利避害、可管可控。深入推進整治網路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行動,堅決切斷違法有害信息傳播利益鏈,依法嚴厲懲處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不法分子,凈化青少年成長的網路環境。把加強日常監管和提供服務保障結合起來,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加強網站從業人員培訓,落實重點崗位持證上崗制度,完善網站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不斷提高網路文化服務整體水平。
第三,切實維護網路安全。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切實維護網路安全是保障國家信息安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要求。當前,我國網路安全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黑客攻擊,已經成為網路安全的嚴重威脅。有關機構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遭到近50萬次黑客攻擊,其中接近一半的攻擊源來自境外。中國是世界上黑客攻擊的主要受害國之一。事實表明,維護網路安全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要廣泛開展網路安全教育,提高公眾網路安全意識,增強自我防護能力。推動網站完善信息製作發布流程,建立有害信息預警、發現、處置機制,發揮技術手段防範作用,確保網上信息真實准確、安全有序傳播。加大網上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建立網路安全評估機制,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信息安全。加大網路安全技術攻關力度,加快互聯網核心裝備技術國產化,構建新一代網路文化平台。加強網路安全國際合作,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合作機制,形成各國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網路安全體系。
第四,構建網路文化管理新格局。加強互聯網管理,必須依靠政府、業界、公眾三方共同努力。網上信息內容管理、互聯網行業管理、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好分級管理、屬地管理責任,做到誰主管誰負責,形成工作合力。發揮互聯網行業組織作用,推動互聯網業界加強行業自律,督促網路運營服務企業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不為有害信息提供傳播渠道,切實增強企業的公信力。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規范網路文化發展,強化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互聯網舉報機構要及時受理公眾舉報,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舉報受理和查處情況。廣泛開展文明網站創建,深入開展網路法制道德教育,著力培育網上理性聲音、健康聲音、建設性聲音,構建文明理性、和諧有序的網路環境,以網路文化的健康繁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2/10/c_111232607.htm

5. 保障信息網路安全的三大要素是什麼三大要素間的關系是什麼

保障信息網路安全的三大要素是人、技術和管理。
三大要素間的關系:在保障信息網路安全的過程中,技術是核心,人員是關鍵,管理是保障,我們必須做到管理和技術並重,技術和措施結合,充分發揮人員的作用,在法律和安全標準的約束下,才能保證網路信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