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受害者時評
擴展閱讀
雙卡手機網路差怎麼辦 2025-07-01 16:59:27
聯通改4g網路設置 2025-07-01 16:57:55

網路安全受害者時評

發布時間: 2025-07-01 12:31:22

㈠ 享受美好數字生活,數據「安全鎖」不可少 | 人民時評

隨著數字經濟加速發展,數據已成為重要生產要素。 加強數據治理、保護數據安全,為數字經濟持續 健康 發展築牢安全屏障,這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近年來,中國網路空間的法治化按下了「加速鍵」。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陸續施行,《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近日又向 社會 公開徵求意見,與數據治理、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將進一步完善。

享受美好數字生活,數據「安全鎖」必不可少。我國網民規模已超過10億,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 社會 。但大數據時代各類數據迅猛增長、海量聚集,也相伴而生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 點開手機上的APP,強制索權的使用條款中潛藏著個人信息過度收集的風險;從網路購物到旅行交通,用戶被大數據精準「畫像」,同數宏梁時也可能遭遇大數據絕襪「殺熟」;釣魚網站、木馬病毒、黑客攻擊等造成的數據泄露,輕則帶來不勝其煩的騷擾電話、簡訊,重則誘發電信詐騙等網路犯罪 ……可以說,數據安全已成為滿足人民美好數字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

也要看到,數字技術和生產生活深度融合薯運,數據安全也成為事關國家安全與經濟 社會 發展的重大課題。比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 社會 運行的「神經中樞」,但也面臨著依然嚴峻的網路安全形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將經實踐證明的成功經驗予以制度化提升,數字生活的「基礎設施」有了更堅實的法治保障。再比如,大量數據頻繁跨境流動帶來了對數字治理能力的考驗,更關乎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個人權利,建立和完善數據跨境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今天,數字治理需要不斷向著更深處延伸。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基礎。沒有數據安全, 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 社會 的運行將失去防火牆;沒有數字經濟與數字 社會 的蓬勃發展,數據安全也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厚植數字經濟創新創造的土壤,營造數字 社會 健康 發展的環境,離不開數據安全高效流動,這一切都有賴於規范有序的法治護航。實踐證明,當法律法規或執法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市場就容易掉入野蠻生長的發展陷阱,侵蝕產業長期 健康 發展的基礎,破壞數字生活的安定有序;當我們堅持把法治作為基礎性手段,給予市場明確穩定的預期,達成平衡發展與安全的最優解,市場主體就會吃下「定心丸」,數字紅利就能充分釋放,數字生活將更加美好。

數據安全是全球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獨善其身。 放眼當今世界,信息化、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已成大勢所趨,但規則缺失是當前全球數字治理領域面臨的突出挑戰。 應對數據安全風險,需要凝聚全球數字治理合力。中國去年發起的《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全球數字治理規則制定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積極回應。共商應對數據安全風險之策,共謀全球數字治理之道,才能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共創數字時代更加安全、繁榮、美好的未來。

㈡ "輿情工作的幾點建議 輿情發生該怎樣處理比較安全 白羊網

樂思軟體認為,在輿情工作中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建立組織保障機制

網路輿情和網路信息安全工作一樣,都應實行屬地管理和一把手負責制,採取「誰運營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辦法實行責任追究制。要在進一步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把網路輿情信息工作納入宣傳思想工作總體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實。要制定各種規章制度規范網路行為。要明確一位領導同志具體分管網路輿情信息工作,同時確定一名同志為輿情信息員負責網路輿情的日常監測,每天或每周按部門對網路輿情進行分類整理,針對各部門的情況,提供簡單的輿情監測分析報告,及時向各職能部門進行反饋。

(二)、建立技術保障機制

網路技術手段是實現網路輿論管理的一個有效措施,常用的網路技術手段包括對IP地址的監測、跟蹤、封殺;網管的全天候值班監測,對負面消息進行及時清除;運用智能型軟體進行敏感片語的自動過濾;對論壇發帖的延時審查及發布;對國外敏感網站瀏覽限制;論壇、博客、播客實行實名認證制度等。各個網站和互聯網運營商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互聯網信息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技術保障措施,確保網路信息安全。

(三)、建立日常工作機制

1、網路信息發布

「互聯網讓每一個人都變成了信息的發布者,而且可以不經過審查。」一位傳媒研究者稱,「一方面,這可以讓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同時,由於魚龍混雜,你無法分辨它的真假。而對那些年輕的網民來說,情緒非常容易被煽動。」 正是如此,網站一定要嚴把信息發布關,要建立網路信息發布的審核制度,規范信息審核流程,實行專人負責。網站開辦的BBS論壇、博客、播客等交互欄目,必須實行「實名注冊」並落實專人管理,嚴格執行先審後貼制度。

2、網路輿情引導

網路輿情引導就是對監測到的網路輿情動向,通過網路信息評論員進行網路輿論導向,發揮「輿論領袖」的積極作用,對日常輿情進行引導。一方面可以開展即時性評論,及時跟帖批駁反面聲音;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發帖、跟帖發表引導性評論,發布正面觀點。根據傳播學規律,「輿論領袖」在影響受眾的態度方面作用明顯,尤其當網路出現海量信息時,網民往往會無所適從,這時候他們更需要權威的「輿論領袖」的聲音作為自身決策的依據。

在正面引導的同時,各版主還要嚴格審核有關信息,對惡意信息立即刪除,對情緒偏激的帖子作緩沖處理。在把關中,切忌簡單粗暴地刪帖,要注重運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引導藝術,使網民產生理性和情感上的認同與共鳴,從而形成網上正面言論強勢。

發生輿情後,要怎麼樣處理呢?樂思軟體給出以下建議:

根據輿情發展的特點可以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即輿情發生發酵、輿情傳播、輿情引導、輿情營銷。

依據輿情走勢四個階段不同的特點,開展針對性應對方案。

第一階段:督促實體部門盡快查清事件真相,更要擠壓謠言的輿論空間。輿情發生、發酵初期,各種信息爆料會不斷地出現在輿論場上,有的為真,有的半真半假,有的乾脆全是假的。事實上,這個時期因受真實信息還在調查的客觀條件限制,使得權威信息在這個窗口期處於缺位狀態,不能滿足公眾對信息的需求度,導致這個時期內公眾更容易接受謠言的灌輸。可以想像,一旦假信息占據了輿論主流,真實信息就會不斷的被邊緣化,輿情處置陷入被動。那麼在這個時期,除了督促實體部門盡快查清事件原委外,更要打擊謠言、積擠壓其輿論空間,以確保後續真實信息能夠順利地佔據輿論主流。

第二階段:官方權威發布,搶占輿論話語權。進入第二階段意味著輿情將進入傳播擴散期,這個時候傳播「誰」的信息就成了輿情處置能否成功的關鍵,選擇傳播官方權威聲音還是選擇傳播所謂「網帖」、「網曝」就會對輿情後續走向產生巨大影響,如果這個時期,官方權威聲音缺位或失聲,很容易使得媒體、自媒體賬號採用「網帖」、「網曝」的內容,從而使得輿情信息傳播充滿不確定性,這個時候具有政務屬性的政務官微理應扮演好自身權威發布的職責定位,及時發聲,將輿論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第三階段:針對性地邀請媒體、時評人一起見證事件真相,開展評論解讀。不在具體事件所屬地的媒體發表涉事評論,往往會因信息溝通不足、事實了解不全而發表偏向性評論。這時候,輿情處置應力邀本地媒體、有意向采訪的媒體、部分秉持理性觀念的時評人參與,撰寫基於真實情況的客觀評論,將事情「講清楚」、「講明白」。

第四階段:對營銷、利益相關者要進行干預。如果輿情發展到這個階段,事實上對本地的負面影響已基本無可挽回,但這並不是說,可以任其發展,因為在這個時期若對一些無底線的輿情營銷干預不力,就會在各地不斷出現與此輿情相關的 「輿情搭車」現象。這個時期,就需要對其中利用輿情熱點進行惡意營銷的賬號及維護者進行有效干預,干預手段也有很多,例如舉報、打擊、管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