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windows550c網路設置
擴展閱讀
蘋果電腦是否需要連網線 2025-07-20 17:36:50
華為usb共享網路找不到 2025-07-20 17:21:12

windows550c網路設置

發布時間: 2025-07-20 14:14:37

⑴ 我的是華碩k550c型號的 、筆記本電腦 為什麼這么卡啊 玩游戲卡 進網頁也卡 這是怎麼回事

尊敬的華碩用戶,您好!


根據您的描述,電腦運行卡通常是驅動程序、病毒、軟體沖突、C盤臨時文件增多、系統問題有關。


1、更新殺毒軟體補丁並全盤查殺下病毒。


2、驅動程序建議您在華碩官網下載安裝,避免第三方軟體更新的驅動不兼容;


http://www.asus.com.cn/Notebooks_Ultrabooks/K550CC/HelpDesk_download/


3、查看控制面板---程序---卸載---是否有安裝一些不需要的軟體或類似軟體,如果殺毒軟體或優化軟體有多個,可以卸載,只保留一個專業殺毒軟體。


4、定期使用清理軟體清理垃圾文件等,計算機-C盤-右鍵-屬性-磁碟清理-磁碟清理和其選項,將不需要的選項都清除掉。


5、若仍無法解決,建議您備份好重要數據到U盤或移動硬碟之後,然後恢復或重新安裝系統。


如果機器出廠預裝win8系統的,建議您開機按F9一鍵恢復系統,具體操作:按下電源鍵開機或重新啟動電腦,當開機自檢時,請點擊F9按鍵---等待Windows載入【選擇一個選項】畫面,然後點擊【疑難解答】---選擇【恢復電腦】進行恢復操作。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謝謝。若以上回復還是沒有幫您解決您的問題,歡迎您繼續追問,您也可以登錄華碩在線即時服務:http://www.asus.com.cn/support/進一步向工程師咨詢,感謝您對華碩的支持和關注,祝您生活愉快!

如何將Windows伺服器變成iSCSI存儲伺服器

1、使用賬號密碼登錄到NAS存儲伺服器。

⑶ 電腦顯示多重網路無法上網怎麼辦

電腦顯示多重網路無法上網怎麼辦(電腦顯示多重網路無法上網怎麼辦啊)筆者在 2019 年曾經買過榮耀 MagicBook 14,當時榮耀筆記本簡約的外形,出色的模具和方便的 NFC 一碰傳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當時榮耀 MagicBook 14 定位與現在截然不同。而如今,榮耀剛剛發布的榮耀 MagicBook 14 2022 款終於實現了蛻變。不僅用上了高端處理器 + 光追獨顯的最高配置,在整機的做工和性能釋放上都更加出彩。
那麼這台定位升級的輕薄性能小鋼炮體驗如何呢?IT之家已經拿到了 i5-12500H+MX550 的榮耀 MagicBook 14 2022 款,具體配置在下圖。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體驗,現在為大家帶來這款產品的上手感受。
一、外觀
作為一款 14 英寸的小尺寸輕薄本,榮耀 MagicBook 14 的三圍尺寸分別為 307.51*227.56 *16.9mm,重量僅為 1.54kg。這個尺寸和重量在 14 英寸輕薄本中都屬於中等偏上的。一是因為這是一台全金屬機身的輕薄本,而是因為它是一台 3:2 比例的筆記本,因此比普通的 16:9 要寬出一節。
榮耀 MagicBook 14 的外觀設計繼承了家族式的簡約風格,全金屬機身的運用讓整機看起來簡單且大方,機身正面除了榮耀品牌 Logo 之外再無其他元素,觀感清新中帶有一絲高端感。
B 面是一塊擁有高屏佔比的鏡面屏,上下幾乎等寬,觀感相當浩瀚。具體參數為 14 英寸 2160*1440 解析度。這樣的一塊 3:2 屏幕很適合瀏覽辦公文檔,一頁能比別人多看兩三行。
經過我們校色儀的實測,這塊屏幕的色域覆蓋了約 94.8% 的 sRGB, 亮度接近 400nit,是一塊觀感還不錯的辦公向屏幕。
實測平均色彩偏離值 ΔE 僅 0.16,最大色彩偏離值 ΔE0.94,可以拿來應付一些視覺設計的創意生產了。
C 面是經過優化的孤島式巧克力鍵盤,按鍵非常大,手感也是相當舒適,並且支持背光開關。右上角是電源指紋二合一按鍵,高度和壓力系數與其他按鍵做了區分,因此不容易誤觸。
鍵盤下方是一塊長條形的觸控板,面積不小,觸感接近磨砂,手感不錯。右側有一個突起的 NFC 貼紙,榮耀手機刷一刷就可以實現文件傳輸和多屏協同。
D 面是全金屬的背板設計。底部有雙揚聲器開孔。
榮耀 MagicBook 14 左側是兩個全功能 USB-C 介面和音頻介面,右側是一個 USB 3.2 (Type-A) 介面和 HDMI 介面,這個介面數量在接電狀態下能滿足 1A1C 的數量,還是能滿足日常辦公需求的。
原裝的電源適配器是這次的一個亮點。榮耀給到了一個 100W 的氮化鎵充電器(獨顯版標配),體積非常小,而且可以和手機公用,實現外出只用帶一個充電器,大大提升了外出的便攜性。
二、硬體配置
在測試性能前,我們先進行一下拆解,好讓大家對榮耀 MagicBook 14 的硬體有大致的印象。榮耀 MagicBook 14 的拆機非常簡單,卸下螺絲即可打開後蓋,沒有特別緊的卡扣。上方是一個雙熱管雙風扇設計,下方是酷睿 i5-12500H 標壓處理器和 MX550 獨顯,用來壓制的熱管很粗,看來對性能釋放有額外強化。
下方是三星的 PM9A1 固態硬碟,是一枚性能非常出色的 512GB PCIe4.0*4 固態硬碟。
最下方是 75Wh 的大電池,對於一款 14 英寸的輕薄本來說,這個容量真是數一數二的大了,相信在續航測試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榮耀 MagicBook 14 的一大亮點,便是在小小的機身下塞入了標壓 + 獨顯的強勁配置。IT之家手中的版本搭載了游戲本級別的第 12 代酷睿標壓處理器 i5-12500H,酷睿 i5-12500H 的最大升級之處在於基於 intel 7nm 工藝打造的全新混合架構。而在一眾混合架構的新 U 中,i5-12500H 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它擁有 4 個性能核 8 個能效核,其中性能核支持超線程技術,共計 12 核 16 線程,這使得這一代多核性能有了一個飛躍。18MB 的三級緩存和 45W 的基準功耗則與上代保持一致。
顯卡方面,榮耀提供了核顯版、MX550 版和 RTX 2050 光追版三個版本可選,我們手中的 MX550 是英偉達為輕薄本打造的入門級獨顯。MX550 的顯存為 2GB,但在顯存速度上相比較 MX450 有了一定提升,在後續的跑分環節中我們也能看得出來。
接下來我們進入烤機環節,看看榮耀引以為傲的性能釋放究竟如何。我們先用 AIDA64 進行單烤 CPU,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單烤後,CPU 功耗可以穩定在 50W 左右,此時溫度也僅有 77℃左右,這個性能釋放相當不錯了,跑滿 H45 處理器不成問題。
而在單烤 GPU 時,可以達到 60W 的超高性能釋放,溫度約 81℃。60W 對於 MX550 這種 GPU 來說相當充裕了,畢竟這套模具是為 RTX 2050 打造的,壓 MX550 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在壓力最大的雙烤中,榮耀 MagicBook 14 可以實現 25W+45W, 也就是整機 70W 的性能釋放。對於一台 14 英寸的輕薄本來說,70W 的性能釋放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並且此時整機溫度也並沒有很高,照顧到了辦公時候的舒適度。
三、OS Turbo 技術加持,續航表現突出
在榮耀 MagicBook 14 發布前,OS Turbo 技術在IT之家就引起了不小的討論。OS Turbo 技術真的能在系統層之上,保持快速響應和最優的能效比嗎?在測試之前,筆者心裡也沒底,但測試的結果真的大大超出筆者的預期。
我們採用 PCMark 8 現代辦公測試來模擬連續辦公的環境,打開 WiFi,亮度調整至 50% 再開啟省電模式。最後 MagicBook 14 連續運行了 11 個小時 24 分鍾才停止,這個續航表現真是令人驚訝。要知道,PCMark 8 與 PCMark 10 不同,它測試中是沒有停頓的,是扎扎實實連續辦公了 11 個半小時啊!
眾所周知,12 代酷睿在續航表現上不太盡如人意,獨顯的引入也對續航帶來了挑戰,而榮耀的 OS Turbo 技術則是基於 DoU 動態功耗以及高頻核心場景,對於當前系統和 CPU 的任務分配策略進行優化升級,實現對底層晶元計算資源的合理調度,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這個技術加持下它的續航是顯著優於其它 12 代酷睿標壓輕薄本的。
榮耀 MagicBook 14 的另一大競爭力就是與手機、平板等生態內設備的聯動了,只需要碰一下 NFC 貼紙就可以實現榮耀分享和多屏協同功能。其中,通過榮耀分享可實現 PC 與 PC、手機、Pad 設備間免流量快速傳輸,最高可以達 70MB/s 比蘋果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之間互傳速率(37.91 MB/s)快近一倍,並且可做到分享和傳輸不會打斷後台正常下載和上網瀏覽任務,傳輸文件更加快捷。
首次使用時,我們只需要用手機背部觸碰一下榮耀 MagicBook 14 的 NFC 貼紙,就可以收到與電腦管家綁定的通知。
接下來通過多屏協同就可以在電腦上操縱手機了,延遲非常低,穩定性也很棒,並且可以同時打開兩個窗口,大大提升辦公效率。在打開一個文件或圖片時,只需要碰一碰,就可以在電腦上瞬間打開這個文件,速度很快,操作優雅,大大提升辦公效率。
不僅僅可以實現電腦與手機間的協同,還可以實現電腦與平板、電腦與電腦間的協同。當搭配新款的榮耀平板時,榮耀 MagicBook 14 可以把平板當作副屏,實現桌面擴展,或者鏡像顯示器畫面,與他人分享工作進度。同時,PC 與平板協同時,還新增了共享模式,讓 PC 的滑鼠和鍵盤,也可精準操作和編輯平板內的文檔,PC 與平板內的圖片、文件和文檔,隨意拖拽,操作更加自如。
同時,榮耀 MagicBook 14 還帶來換機克隆功能,可實現新舊兩台電腦間的數據遷移。該功能支持 Windows 7、Windows 10 以及 Windows 11 的 64 位系統平台的其他品牌筆記本和榮耀筆記本電腦之間進行換機遷移,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70MB/s,大大降低了換機帶來的時間成本,傳輸前還可預先設置安全加密協議,很好保護您的隱私安全。
四、性能測試
那我們接下來就測試一下榮耀 MagicBook 14 的理論性能表現怎麼樣。首先是 CPU 跑分測試,在 CineBench R20 的測試中,單核 662 pts,多核 5493 pts,在 CineBench R20 的測試中,單核 1722 pts,多核 14342 pts,不論是單核還是多核都比上一代提升了相當之多。
在 CPU-Z 測試中,單線程 727 分,多線程 6275 分,單線程已超過上代桌面級 i9-11900K,多線程則只差距了 5% 左右。
GPU 性能方面,在 3D Mark 的 Time Spy 的測試中,榮耀 MagicBook 14 的滿血 MX550 獲得了 2879 分的顯卡分數,這個成績介於 1050Ti 與 1060 3G 之間,適合玩玩主流網游。
榮耀 MagicBook 14 內存是板載的 LPDDR5 4800MHz 內存,對性能的釋放有一定幫助,但延遲比較高。跑分如下圖:
榮耀 MagicBook 14 搭載了一塊來自三星的 PM9A1 固態硬碟,讀取與寫入速度表現良好,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應用需要。
五、辦公生產
作為輕薄本,榮耀 MagicBook 14 顯然定位在日常辦公與簡單的創意生產。因此,我們先運行 PCMark10 現代辦公測試,最終得分為 5300 分,可以應付絕大多數辦公場景了。
在另外一款檢測綜合辦公性能的測試軟體 CrossMark 中,榮耀 MagicBook 14 獲得了 1817 分,同樣可以滿足大部分的辦公需求。
在實際辦公中,我們最常用的莫過於 Microsoft Office 套件了。全新榮耀 MagicBook 14 預裝了正版 Windows11 系統和正版 Office 套件,第一時間滿足了用戶的日常使用和辦公需求。在生產力提升方面,Windows 11 系統升級了界面簡潔的 UI 和貼靠布局,支持以語音輸入方式的進行文字錄入,大大提升寫稿效率,Office 2021 內置精美無版稅素材,進一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那麼它能否 PR 剪視頻、PS 修圖片呢?在 PugetBench For Pr 中,榮耀 MagicBook 14 獲得了 626 分的成績,可以應付 1080P 視頻的剪輯需求。
在 PugetBench For PS 中,榮耀 MagicBook 14 獲得了 948 分的成績,可以應付大部分的修圖需求。
總的來說,i5-12500H 的 CPU 性能足夠強,MX550 也能提供一定的 Cuda 加速,可以應付中等程度的創意生產工作。當然有更高需求的還是建議購入 RTX 2050 版,RTX 2050 不僅僅是性能更強,視頻編碼器也更先進,更適合創意生產。
六、游戲體驗
那麼在工作之餘,榮耀 MagicBook 14 這台性能小鋼炮能不能滿足我們簡單的游戲需求呢?以下游戲我們都運行在 1920*1200 低畫質下。《CS:GO》可以達到 212 幀的超高幀數,遊玩起來非常流暢。
遊玩《FIFA 22》時,幀數同樣可以達到 209 幀左右,體驗非常流暢。
?看來這些簡單的網游都無法給它壓力了,那我們接下來測試一些游戲本才能涉足的領域吧。《絕地求生》在低畫質下,可以達到平均 120 幀左右,游戲體驗很出色。
調整到中畫質後,仍然有平均 90 幀左右,看來流暢吃雞也沒問題了。
最後我們測試一款 3A 大作《古墓麗影:暗影》在最低畫質電腦下運行 BenchMark,可以達到平均 76 幀。可以說,如果不在乎畫質的話,MX550 版本的榮耀 MagicBook 14 已經可以玩一些 3A 大作了。當然想好好玩的話還是推薦支持光追和 DLSS 技術的 RTX 2050 版本。
總結
榮耀 MagicBook 14 2022 款的這次升級著實令筆者很意外。首先是它的定位大提升了,從主流級到了進階級,某些領域甚至還在往高端上探;其次是它的性能釋放在這個體積內做到了很出色的水平;最後是在 75Wh 大電池和 OS Turbo 的加持下,12 代酷睿續航的這個短板得到了解決,目前來看它就是筆者測試過續航最強的 14 英寸標壓輕薄本。
如果你是一個新晉的大學生或者職場青年的話,那麼這台能兼顧辦公和輕度游戲的輕薄本筆者是很推薦的,榮耀分享、多屏協同和換機克隆的功能也讓它成為榮耀手機用戶的好選擇。目前榮耀 MagicBook 14 2022 款已經上市。
i5-12500H / 16GB / 512GB,售價 5499 元;
i7-12650H / 16GB / 512GB,售價 5699 元;
電腦
i5-12500H / 16GB / 512GB / MX550 顯卡,售價 5999 元;
i5-12500H / 16GB / 512GB / RTX2050 顯卡,售價 6499 元。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