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列舉近兩年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給電子商務帶來的重大事故
1)源代碼被盜事件。
2)重大黑客攻擊事件。
3)惡意軟體肆虐事件。
4)信息泄密事件。
5)重大漏洞事件 。
6)操作系統安全事件。
B. 京東因為什麼被約談
京東被約談整改, 網信辦等部門依法約談京東進行整改。
4月2日,北京市網信辦、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就京東在網上售賣相關違法違規商品、出版物及其他印刷品的行為,依法約談網站相關負責人,並責令整改。
對此,北京市網信辦、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責令京東立即進行全面整改,切實履行好網站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建設,確保依法依規辦網,對網站內容進行全面清理排查,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C. 對於京東一程序員被曝猝死一事,他本人是如何回應的
員工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如果出現壓力過大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出現身體方面的症狀。當然不管任何公司的員工,在工作的過程當中都會有十分大的壓力,如果在不能處理好自己的情況下,就會有很多麻煩事情出現。所以壓力大的員工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
一、他的回答是本人還在寫代碼。因為當事人當時並沒有出現過多的身體狀況,但是還是撥打了相關的求助電話。能夠通過自己聯系的方式讓自己得到一些救助,這個就是十分聰明的解決辦法。當然不管身體出現任何情況,都應該在出現情況的同時,讓自己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然並且能夠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
這個事情本身就是一起意外的事件,因為程序員本人並沒有在身體上有任何方面的問題。但是很多程序員在工作的時候都會出現壓力過大,然後在加班的過程當中身體出現很多的不適去醫院就診也是很常見的現象。很多人對於這類新聞都是感到見怪不怪,因為這一類群體就是工作壓力是很大的群體。
程序員在工作過程當中總是有很多壓力大的事情,因為每一次不斷地刪改程序代碼都是從頭開始。這個任務不僅巨大而且也是十分耗費腦力的事情,整體代碼的編寫也是邏輯性十分強的事情。
小結:處理好自己工作的時間和家庭的事情,這樣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
D. 互聯網信息泄露重大事件
2009年,開心網曾因為自身安全漏洞,導致大量用戶信息泄露。
2011年12月21日,國內最大的程序員社區CSDN上600萬用戶資料被公開。22日,疑似人人、開心、多玩、7K7K、178游戲、嘟嘟牛等網站用戶信息被黑客公布,涉及用戶資料近5000萬份。
2011年以來,先後發生淘寶、京東商城、當當網、美團等購物網站用戶賬號被盜、余額被竊事件。
2012年以來,先後多家快遞公司被曝快遞員倒賣快遞單。
2013年2月,中國人壽個人信息泄露,80萬份保單可上網任意查。
E.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在貴陽參會時指出。
員工監守自盜數億條用戶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獲了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被竊取的用戶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和銀行等領域數億條,隨後這些用戶個人信息被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進行販賣。警方發現,幕後主要犯罪嫌疑人是發生信息泄漏的這家公司員工。
業內數據安全專家評價稱,這起案件泄露數億條公民個人信息,其中主要問題,就在於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缺陷。
國外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在2014年至少有5億用戶的賬戶信息被人竊取。竊取的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陸密碼。
企業數據信息泄露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於網路黑灰產運作牟利,內中危害輕則竊財重則取命,去年8月,山東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致死案等數據安全事件,就可見一斑。
去年7月,微軟Window10也因未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過度搜集用戶數據而遭到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的發函警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和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和數據生態治理水平,以及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重要商業網站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更是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組織機構等如何提升自身數據安全能力?
企業機構亟待提升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大數據加工平台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環節的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記者分析稱,大數據安全事件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密,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
5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稱,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運行基礎,網路數據安全意識、能力和保護手段正面臨新挑戰。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網路安全法》針對企業機構泄露數據的相關問題,重點做了強調。法案要求各類組織應切實承擔保障數據安全的責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現升介紹,實際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明確要「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升基礎設施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還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據什麼標准作為衡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問題的症結在於國內數據安全管理尚處起步階段,很多企業機構都沒有設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或者沒有完整的評估參考標准。
「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國標申請
數博會期間,記者從「大數據安全產業實踐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為解決此問題,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職能部門與數據安全領域的標准化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企業協同,著手制定一套用於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評估標准——《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標準是基於阿里巴巴提出的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進行制訂。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DSMM。
作為此標准項目的牽頭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說,該標準是阿里巴巴基於自身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經驗成果DSMM擬定初稿,旨在與同行業分享阿里經驗,提升行業整體安全能力。
「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安全從來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業的事。」鄭斌稱,《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訂還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公安三所、清華大學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等業內權威數據安全機構、學術單位企業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見。
F. 京東一程序員被曝猝死,本人回應:我還在寫代碼,網路謠言有多可怕
網路謠言真的非常可怕,一些不實的言論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會發生一些偏差,每個人對於同樣一個言論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同樣將同樣一個言論傳播出來也會存在不同的版本,很多時候一些言論在言論的源頭與的大家最終接受的言論可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面對網路的言論,我覺得大家應該持中立的態度,不能去輕易相信網路上的言論,就好比此事件的當事人,明明還在正常工作,在外界的言論中已經去世了,可見言論與實際生活的偏差所在,並且謠言能夠給當事人大家很大的傷害,曾經一個造謠者對於取快遞遇到的陌生女子就行誹謗,在網路發布不實言論,給這位女子帶來了莫大的傷害,清清白白的女生被造謠者變成插足別人生活的第三者,這個案件曾經也在一度發酵,謠言的力量真的非常可怕,除了會給當事人帶來麻煩的同時也是一把傷害人的隱形的武器。
所以謠言真的非常可怕,可以在網路上發布一些言論,但一定要確保言論的真實性,否則就會成為傷害別人的搬運工,我們不輕易相信別人言論的同時,也不要隨意發布不實言論。
G. 2015 年有哪些重大的網路安全事件
國外:
事件一:【時間:2015.1】 俄羅斯約會網站泄露2000萬用戶數據
事件二:【時間:2015.2】 5萬名優步司機信息遭泄露 Uber公司最大數據事故
事件三:【時間:2015.2】Anthem八千萬個人信息被竊 或成美國最大醫療相關機構泄露事件
事件四:【時間:2015.3】美醫療保險公司CareFirst被黑,110萬用戶信息泄露
事件五:【時間:2015.4】美國Metropolitan State大學16萬學生信息泄漏
事件六:【時間:2015.5】美國國稅局超過10萬名納稅人的財務信息泄露
事件七:【時間:2015.8】英國240萬網路用戶遭黑客侵襲:加密信用卡數據外泄
事件八:【時間:2015.9】英國史上最慘數據泄露:400萬人信息泄漏
事件九:【時間:2015.10】音樂眾籌網站Patreon被黑,超過16GB資料流落網路
事件十:【時間:2015.10】美股券商Scottrade數據泄露 或影響460萬用戶
事件十一:【時間:2015.11】喜達屋54家酒店遭POS惡意軟體植入 房客銀行數據泄露
國內:
2015年以來,各種安全漏洞被曝光,這其中就包括酒店客戶信息、政府相關敏感機構數據等,信息泄露無一倖免。
1、數千萬社保用戶信息泄露
2015年4月22日,從補天漏洞響應平台獲得的數據顯示,圍繞社保系統、戶籍查詢系統、疾控中心、醫院等大量爆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就已經超過
30個,僅社保參保信息、財務、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不僅的個人隱私全無,還會被犯罪分子利用,例如復制身份證、盜用信用
卡、盜刷信用卡等一系列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
2、7大酒店被曝泄露數千萬條開房信息
2015年2月漏洞盒子平台的安全報告指出,知名連鎖酒店桔子、錦江之星、速八、布丁;高端酒店萬豪酒店集團、喜達屋集團、洲際酒店集團存在嚴
重安全漏洞,房客的訂單一覽無余,包括住戶的姓名、家庭地址、電話、郵箱乃至信用卡後四位等敏感信息,同時還可對酒店訂單進行修改和取消。
3、國家旅遊局漏洞致6套系統淪陷涉及全國6000萬客戶
該漏洞於國慶長假前夕被補天漏洞響應平台披露,涉及全國6000萬客戶、6W+旅行社賬號密碼、百萬導游信息;並且攻擊者可利用該漏洞進行審核、拒簽等操作。通過該漏洞,安全工作者獲取了一則長長的名單,能夠直接觀看到每位用戶的詳細行程及個人信息。
H. 首都網路安全日京東有怎樣的安全變革
4月26日-28日,第五屆「首都網路安全日」系列活動之「北京國際互聯網科技博覽會」(簡稱CSA大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包括網路、阿里、京東、360等在內150餘家知名企業齊聚一堂,展示了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端安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熱門網路安全技術的最新成果,可謂網路安全界的年度盛典。
本次展會上,致力於保障京東用戶隱私和京東集團信息安全的京東安全為我們帶來更多創新性實踐經驗。京東首席信息安全專家李德浩表示:「京東的核心競爭力是用戶的信任,保障用戶的信任和隱私也是京東安全最重要的一環。」
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
眾所周知,所謂網路安全,就是人和人的戰斗,黑客與白帽間的不斷攻防博弈。一直以來,由於攻擊者的不確定性,企業安全的防禦都很被動。針對這一困境,京東安全採取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用藍軍視角提升安全防禦的水平,對京東內部進行安全檢測。李德浩進一步介紹,所謂主動出擊,就是要站在攻擊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斷探索最前沿的攻防技術,不斷驗證自己的防禦能力。
近兩年來,京東安全在前瞻性安全技術研究上持續發力,2016年,成立矽谷研究院;2017年,成立攻防實驗室;通過不斷地模擬演練,讓自己成長得比黑客快,從而讓黑客無從下手。以反盜號系統為例,京東通過大數據分析、指紋識別及人機識別等技術,綜合刻畫出黑客基本特徵,從源頭上形成監控和防範,並聯合公安部門共同打擊,不斷提升黑產成本,讓其不能做、不想做、不敢做,從而形成京東安全三道防護門。除此之外,京東安全還十分注重關於黑產威脅情報的收集工作,「知其所知,想其所想,才能防患於未然」。
來源:中國網
I. 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案例
案例一:
淘寶「錯價門」引發爭議
互聯網上從來不乏標價1元的商品。近日,淘寶網上大量商品標價1元,引發網民爭先恐後哄搶,但是之後許多訂單被淘寶網取消。隨後,淘寶網發布公告稱,此次事件為第三方軟體「團購寶」交易異常所致。部分網民和商戶詢問「團購寶」客服得到自動回復稱:「伺服器可能被攻擊,已聯系技術緊急處理。」這起「錯價門」事件發生至今已有兩周,導致「錯價門」的真實原因依然是個謎,但與此同時,這一事件暴露出來的我國電子商務安全問題不容小覷。在此次「錯價門」事件中,消費者與商家完成交易,成功付款下了訂單,買賣雙方之間形成了合同關系。作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淘寶網關閉交易,這種行為本身是否合法?蔣蘇華認為,按照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淘寶網的行為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自由交易權,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賠禮道歉並賠償消費者的相應損失。
總結:目前,我國電子商務領域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比如,支付寶或者網銀被盜現象頻頻發生,給用戶造成越來越多的損失,這些現象對網路交易和電子商務提出了警示。然而,監管不力導致消費者權益難以保護。公安機關和電信管理機關、電子商務管理機關應當高度重視電子商務暴露的安全問題,嚴格執法、積極介入,徹查一些嚴重影響互聯網電子商務安全的惡性事件,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我國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的發展。
J. 淘寶、京東、拼多多被中國消防點名,此事引發了怎樣的輿論
我國許多的網路購物平台都被我們國家的中國消防點名,之所以點名,是因為他們在網路上售賣假的防噴淋頭,而且他們直接就把應付檢查消防,這些字體寫在標題上進行售賣。如果說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的話,就會造成非常大的一個社會影響,所以說這件事情就引發了一個非常大的輿論就是這些平台的這些東西到底要不要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因為在網路上售賣的這些東西,其實我們在日常使用的時候,你並不知道是質量到底如何,所以說對於生命安全的這些要求可能真的存在一定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