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自主可控保障網路安全

自主可控保障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4-14 13:19:57

⑴ 新形勢下如何構建網路安全產業格局

政策持續加碼 網路安全行業千億市場規模已啟
6月13日,第六屆中國網路安全大會在北京召開,網路安全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自去年6月1日網路安全法實施以來,網路安全相關政策加速出台,網路安全市場潛力加快釋放。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時代到來,數據價值凸顯,數據安全將成為網路安全行業的風口。
政策持續加碼
近年來,網路安全建設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尤其是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後,相關政策加速出台。申萬宏源指出,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後,涉及網路安全的配套政策快速下沉到電信、互聯網、工業、教育、農業等行業。網路安全的核心是技術安全,應將自主可控作為技術安全和網路安全的必要條件。
今年以來,一系列網路安全政策密集出台,在此背景下,網路安全市場前景被看好。網路安全市場空間很大。目前,國內企業在網路安全方面的投入僅佔IT方面投入1%-3%,而在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該數字達到10%-13%。
2018年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將明顯提速;政務、電力、煙草、工業等行業網路安全市場化推進明顯,垂直行業安全建設明顯加速。
中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
我國信息安全行業增長迅速,安全硬體產品占據較大比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信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得益於網路安全法的落地、雲計算對於IT基礎設施的重構,以及物聯網設備的迅速增長,我國網路信息安全行業正在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預計2017-2021年的行業復合增速為23.2%,2021年行業整體規模將達到630億元(95.8億美元)。目前我國信息安全市場中安全硬體產品占據了大半的比重。
數據安全成風口
網路安全包括多個層面及維度,細分市場廣泛。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時代到來,數據安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將成為行業發展風口。
大數據安全不僅涉及國家數據主權安全、企業和公民個人網路安全,也和IT以及互聯網行業的創新密切相關。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在法律、政策、監管技術等多個維度有很多工作要做。數據安全成為風口,與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密不可分。多地陸續出現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產生價值驚人。
新的安全場景不斷出現,使數據安全的重要性凸顯,隨著數據的大量增加,內部防範遠重於外部防範。傳統的數據安全保護手段逐漸失效,要有新的技術和理念應對新的變化。
投資熱潮湧動
網路安全行業快速發展,網路安全投資迎來熱潮。2017年,安全領域創業企業總融資額創新高。網路安全領域當年全球投資300億美元,國內為5.4億美元。
2017年到2020年,中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將升至千億規模,差不多每年一個台階。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安全風險將推動整體安全支出快速增長,2018年全球安全支出將超過96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8%。
近年來,網路安全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不斷出現,PE/VC對網路安全的投資熱情高漲。網路安全上市公司增多,同時這些公司盈利表現良好。從政策以及市場驅動兩個角度看,安全行業大有可為。過去兩三年,安全已經從成本中心轉化到利潤中心。
對於細分市場的投資布局,,數據安全、防止金融欺詐以及移動安全有望成為網路安全投資藍海。數據的安全防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越來越多交易轉移到移動端,這一塊的安全需求將大大增加。

⑵ 五疆是什麼

五疆是指網路空間、陸、海、空、天五大領土疆域。

國家主權管轄下的一切陸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由領陸、領水和領空三部分組成。領土不是平面的,而是一個立體化三維空間,上至高空,下達地底。領土是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國家主權行使的地理空間。

與其他疆域一樣,網路空間也須體現國家主權,保障網路空間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網路安全、信息安全存在著攻防兩方,所以關鍵核心技術設備、信息產品和服務的自主可控,是保障網路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

(2)自主可控保障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相關起源

領土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部落擁有自己的農田、活動范圍,且階級制度開始形成,漸漸形成勢力范圍。勢力范圍是一個部落的管控地區,領土的基本概念形成。

後來,勢力范圍便轉變成領土,部落轉變成國家,首領轉變成皇帝或君主,領土正式形成,成為國家的一個象徵。領土在初時定義模糊,且疆界不清,難以考察國家的實際領土。直至近幾百年,領土疆界才逐漸清晰。

⑶ 為什麼要讓互聯網裝上安全網

從今天開始到9月24號,是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現在,從工作休閑到日常生活,我們幾乎已經離不開網路。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7.51億,佔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比全球平均水平高4.6個百分點。可以說,我國已經成為網路大國。網路安全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可能就是覺得網上有病毒,一旦中招,就會造成信息泄露,甚至帶來損失。但是,從更大的范圍來說,網路安全事件造成的影響會超乎你我的想像。

來自於中國互聯網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有63.4%網民的通話記錄,網上購物記錄等信息遭到泄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平台泄露,那麼,平台到底該承擔什麼責任?一度處罰無據。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教授王四新認為:互聯網要發展,平台責任要加強。

2017年6月1日,一部用以構建中國網路空間秩序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正式出台。這部法律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針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網路安全法》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並規定了平台的相應法律責任。這些是法律正式實施後的一些執法案例,可以看到,現在,法律之下,平台責任更加明確。

保障網路安全,除了政府要迅速應急、快速聯動,企業要承擔主體責任,提高個人的網路安全意識和技能,同樣重要。

有專家估計70%的網路安全事件都與網民的安全意識和基本安全防護技能直接相關,所以國家舉辦網路安全宣傳周,就是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以相對集中的網路安全教育,讓我們廣大的網民都能懂安全,知安全,會安全,讓更多的網民依法依規安全放心地用網。

在網路安全宣傳周中,不明wifi、不明簡訊、不明二維碼,惡意手機充電站、AI換臉神器等,這些穿著欺騙外衣的網路安全隱患,被安全專家們一一揭開「畫皮」。自2014年開始,由中央網信辦牽頭,聯合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已經連續四年舉辦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以2016年第三屆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為例,直接參與人數達到了近2億人,發放宣傳材料2180萬份,發送公益簡訊15.4億條。

「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這是今年網路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網路安全說到底,還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加順暢便利高效,想一想,如果交通、電力、金融等等這樣的系統一旦中招,我們會面臨什麼樣的麻煩和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確保網路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沒有意識到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才能築牢網路安全防線。

所以,讓互聯網裝上安全網是至關重要甚至是必要的。

⑷ 視聯動力在加強網路安全方面是怎麼做的

要說視聯動力在加強網路安全方面的成績,那就得提到視聯網技術了。「視聯網」是目前比較先進的實時高清視頻交換技術,它可以實現大規模、高品質、實時、雙向對稱的高清視頻全交換。這項技術的亮點就在於,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實時傳輸大規模高清視頻,同時還具備結構性安全等特徵。此外,視聯網技術也持續注重內生安全型的打造,經多年的不斷嘗試,視聯動力在視聯網協議層植入了國家密碼局推行的商密演算法及可信計算,在「基因」中保障設備、數據、網路的安全,在通訊、密碼行業均為首創。

⑸ 五疆是那個五疆

五疆是指網路空間、陸、海、空、天五大領土疆域。國家主權管轄下的一切陸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由領陸、領水和領空三部分組成。領土不是平面的,而是一個立體化三維空間,上至高空,下達地底。領土是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國家主權行使的地理空間。與其他疆域一樣,網路空間也須體現國家主權,保障網路空間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網路安全、信息安全存在著攻防兩方,所以關鍵核心技術設備、信息產品和服務的自主可控,是保障網路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
相關起源
領土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部落擁有自己的農田、活動范圍,且階級制度開始形成,漸漸形成勢力范圍。勢力范圍是一個部落的管控地區,領土的基本概念形成。後來,勢力范圍便轉變成領土,部落轉變成國家,首領轉變成皇帝或君主,領土正式形成,成為國家的一個象徵。領土在初時定義模糊,且疆界不清,難以考察國家的實際領土。直至近幾百年,領土疆界才逐漸清晰。

⑹ 合同中對於自主可控如何表述

「自主可控」是保障網路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能自主可控意味著信息安全容易治理、產品和服務一般不存在惡意後門並可以不斷改進或修補漏洞。
反之,不能自主可控就意味著具「他控性」,就會受制於人,其後果是:信息安全難以治理、產品和服務一般存在惡意後門並難以不斷改進或修補漏洞。
可控性是指對信息和信息系統實施安全監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統,是實現信息安全的五個安全目標之一。
而自主可控技術就是依靠自身研發設計,全面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實現信息系統從硬體到軟體的自主研發、生產、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
簡單地說就是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各類軟體全都國產化,自己開發、自己製造,不受制於人。
自主可控是我們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是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意義重大。

強調「自主可控」的原因
1、自主可控如果簡單地分層:「自主」更多的是強調經濟問題,如果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就必須采購別人的軟體,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還要時時受制於人。
而「可控」更多的是強調安全,強調對信息和系統實施安全監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統,尤其在特殊情況下,信息系統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對於我國,軟體業的自主可控無論如何強調也不為過,勢必將作為一項基本國策長期堅持。
2、雖然「自主」能夠為實現「可控」打下良好基礎,但「自主」並不是「可控」的充分必要條件。
對於不同的行業和應用,「自主」與「可控」的權重並不相同,例如,對於輕辦公應用,可能更應強調自主研發以創造商業價值。
對於銀行證券應用,可能更多強調信息和系統安全及可用;而對於國防和軍事應用,則應更強調系統的可控性,需要保證即使受到惡意攻擊,系統仍然可用、安全、可靠。

⑺ 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如何實現自主可控

用自主研發的安全產品

⑻ 國產化自主可控的背後是國家對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的重視,有哪些軟體廠商是全面適配國產化的

國產化自主可控的背後是國家對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的重視,

這個角度,通過華為的高通晶元以及到5g市場的佔有等,還有很多所謂諜戰片中都有這類的產品的訴求的溝通,通過監聽和竊聽,或者拿到硬碟和主板等,導致數據泄密等,所以安全確實要有高度重視

有哪些軟體廠商是全面適配國產化的?我知道有天翎、天縱、普元等,具體適配的哪些國產化的控制項,下面展開講解下:

存在即合理

⑼ 五疆同治的內容

摘要 五疆是指網路空間、陸、海、空、天五大領土疆域。國家主權管轄下的一切陸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由領陸、領水和領空三部分組成。領土不是平面的,而是一個立體化三維空間,上至高空,下達地底。領土是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國家主權行使的地理空間。與其他疆域一樣,網路空間也須體現國家主權,保障網路空間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網路安全、信息安全存在著攻防兩方,所以關鍵核心技術設備、信息產品和服務的自主可控,是保障網路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

⑽ 自主可控是什麼

「自主可控」是保障網路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能自主可控意味著信息安全容易治理、產品和服務一般不存在惡意後門並可以不斷改進或修補漏洞。

反之,不能自主可控就意味著具「他控性」,就會受制於人,其後果是:信息安全難以治理、產品和服務一般存在惡意後門並難以不斷改進或修補漏洞。

可控性是指對信息和信息系統實施安全監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統,是實現信息安全的五個安全目標之一。

而自主可控技術就是依靠自身研發設計,全面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實現信息系統從硬體到軟體的自主研發、生產、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

簡單地說就是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各類軟體全都國產化,自己開發、自己製造,不受制於人。

自主可控是我們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是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意義重大。

(10)自主可控保障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強調「自主可控」的原因

1、自主可控如果簡單地分層:「自主」更多的是強調經濟問題,如果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就必須采購別人的軟體,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還要時時受制於人。

而「可控」更多的是強調安全,強調對信息和系統實施安全監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統,尤其在特殊情況下,信息系統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對於我國,軟體業的自主可控無論如何強調也不為過,勢必將作為一項基本國策長期堅持。

2、雖然「自主」能夠為實現「可控」打下良好基礎,但「自主」並不是「可控」的充分必要條件。

對於不同的行業和應用,「自主」與「可控」的權重並不相同,例如,對於輕辦公應用,可能更應強調自主研發以創造商業價值。

對於銀行證券應用,可能更多強調信息和系統安全及可用;而對於國防和軍事應用,則應更強調系統的可控性,需要保證即使受到惡意攻擊,系統仍然可用、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