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區域的隔離
擴展閱讀
電腦設定屏幕鎖定密碼 2025-07-09 11:48:42

網路安全區域的隔離

發布時間: 2022-04-24 17:53:08

⑴ 安全隔離技術有哪些

安全隔離技術有物理的隔離,工作機制的隔離,技術上的隔離。

物理的隔離,主要是場地的隔離。工作機制的隔離,是通過制度實行相應的安全生產隔離。技術上的隔離,通過一些防護服務或者是瀟灑化學反應等具體舉措,可以起到安全隔離的作用。

物理隔離主要用來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絕對保證安全的保密網,專網和特種網路與互聯網進行連接時,為了防止來自互聯網的攻擊和保證這些高安全性網路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防抵賴和高可用性,幾乎全部要求採用物理隔離技術。

物理隔離包含隔離網閘技術、物理隔離卡等。物理隔離產品是用來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絕對保證安全的保密網,專網和特種網路與互聯網進行連接時,為了防止來自互聯網的攻擊和保證這些高安全性網路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防抵賴和高可用性,幾乎全部要求採用物理隔離技術。



什麼是網路的物理隔離

所謂「物理隔離」是指內部網不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公共網。

物理隔離的目的是保護路由器、工作站、網路伺服器等硬體實體和通信鏈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竊聽攻擊。

只有使內部網和公共網物理隔離,才能真正保證內部信息網路不受來自互聯網的黑客攻擊。此外,物理隔離也為內部網劃定了明確的安全邊界,使得網路的可控性增強,便於內部管理。

網路隔離技術目前有如下兩種技術:

1、單主板安全隔離計算機:其核心技術是雙硬碟技術,將內外網路轉換功能做入BIOS中,並將插槽也分為內網和外網,使用更方便,也更安全,價格界乎於雙主機和隔離卡之間。

2、隔離卡技術:其核心技術是雙硬碟技術,啟動外網時關閉內網硬碟,啟動內網時關閉外網硬碟,使兩個網路和硬碟物理隔離,它不僅用於兩個網路物理隔離的情況,也可用於個人資料要保密又要上互聯網的個人計算機的情況。其優點是價格低,但使用稍麻煩,因為轉換內外網要關機和重新開機。

⑶ 隔離網閘有哪些功能

安全隔離網閘,又名「網閘」、「物理隔離網閘」,用以實現不同安全級別網路之間的安全隔離,並提供適度可控的數據交換的軟硬體系統。

安全隔離網閘的組成:

安全隔離網閘是實現兩個相互業務隔離的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通用的網閘模型設計一般分三個基本部分:

a. 內網處理單元

b. 外網處理單元

c. 隔離與交換控制單元(隔離硬體)

其中,三個單元都要求其軟體的操作系統是安全的,也就是採用非通用的操作系統,或改造後的專用操作系統。一般為Unix BSD或Linux的經安全精簡版本,或者其他是嵌入式操作系統VxWorks等,但都要對底層不需要的協議、服務刪除,使用的協議優化改造,增加安全特性,同時提高效率。

下面分別介紹三個基本部分的功能:

內網處理單元:包括內網介面單元與內網數據緩沖區。介面部分負責與內網的連接,並終止內網用戶的網路連接,對數據進行病毒檢測、防火牆、入侵防護等安全檢測後剝離出「純數據」,作好交換的准備,也完成來自內網對用戶身份的確認,確保數據的安全通道;數據緩沖區是存放並調度剝離後的數據,負責與隔離交換單元的數據交換。

外網處理單元:與內網處理單元功能相同,但處理的是外網連接。

隔離與交換控制單元:是網閘隔離控制的擺渡控制,控制交換通道的開啟與關閉。控制單元中包含一個數據交換區,就是數據交換中的擺渡船。對交換通道的控制的方式目前有兩種技術,擺渡開關與通道控制。擺渡開關是電子倒換開關,讓數據交換區與內外網在任意時刻的不同時連接,形成空間間隔GAP,實現物理隔離。通道方式是在內外網之間改變通訊模式,中斷了內外網的直接連接,採用私密的通訊手段形成內外網的物理隔離。該單元中有一個數據交換區,作為交換數據的中轉。

安全隔離網閘的兩類模型:

在內外網處理單元中,介面處理與數據緩沖之間的通道,稱內部通道1,緩沖區與交換區之間的通道,稱內部通道2。對內部通道的開關控制,就可以形成內外網的隔離。模型中的用中間的數據交換區擺渡數據,稱為三區模型;擺渡時,交換區的匯流排分別與內、外網緩沖區連接,也就是內部通道2的控制,完成數據交換。

還有一種方式是取消數據交換區,分別交互控制內部通道1與內部通道2,形成二區模型。

二區模型的數據擺渡分兩次:先是連接內、外網數據緩沖區的內部通道2斷開,內部通道1連接,內外網介面單元將要交換的數據接收過來,存在各自的緩沖區中,完成一次擺渡。然後內部通道1斷開,內部通道2連接,內外網的數據緩沖區與各自的介面單元斷開後,兩個緩沖區連接,分別把要交換的數據交換到對方的緩沖區中,完成數據的二次擺渡。

內部通道一般也採用非通用網路的通訊連接,讓來自兩端的可能攻擊終止於介面單元,從而增強網閘的隔離效果。安全隔離網閘設計的目的,是隔離內外網業務連接的前提下,實現安全的數據交換。也就是安全專家描述的:協議落地,數據交換。

功能

由於職能和業務的不同,用戶的應用系統及其數據交換方式也多種多樣:各種審批系統、各種數據查詢系統需要在網路間傳輸和交換指定資料庫記錄;各種匯總系統、各種數據採集系統需要在網路間傳輸和交換指定文件;各種復雜的應用系統需要傳輸和交換定製數據;內外網之間的郵件互通和網頁瀏覽需求要求網路之間能夠進行郵件轉發和網頁轉發。

故主流的安全隔離網閘一般具有如下功能模塊:資料庫模塊、文件模塊、消息模塊、郵件模塊和瀏覽模塊。

⑷ 什麼是網路安全,常用的安全措施有那些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措施有哪些

1、物理措施:例如,保護網路關鍵設備(如交換機、大型計算機等),制定嚴格的網路安全規章制度,採取防輻射、防火以及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等措施。

2、訪問控制:對用戶訪問網路資源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控制網路設備配置的許可權,等等。

3、數據加密:加密是保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獲後不能讀懂其含義。防止計算機網路病毒,安裝網路防病毒系統。

4、網路隔離:網路隔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採用隔離卡來實現的,一種是採用網路安全隔離網閘實現的。隔離卡主要用於對單台機器的隔離,網閘主要用於對於整個網路的隔離。這兩者的區別可參見參考資料。

5、其他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過濾、容錯、數據鏡像、數據備份和審計等。近年來,圍繞網路安全問題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例如數據加密技術和防火牆技術等。數據加密是對網路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到達目的地後再解密還原為原始數據,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戶截獲後盜用信息。防火牆技術是通過對網路的隔離和限制訪問等方法來控制網路的訪問許可權。

如何用一台電腦實現網路隔離和安全管控

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很多企業是不允許員工上外網的,一旦有需求上網查找資料,必須要在指定的網域通過專門的電腦進行查詢和下載。這樣表面看是保障了內部網路的安全性,防止內部信息泄漏到外網,但從實際操作過程來看,管理復雜,效率低,資源不能合理利用,給員工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還有一些單位,為了保障內部信息的安全,採用虛擬化的方式,將所有文件存儲在遠端伺服器上,也就是傳說中的「雲端」,本地不保存文件,投入了巨資建設這套虛擬化系統,但往往由於網路帶寬資源和後續維護不到位,導致更多的麻煩出現。

研發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的主體部門,一直是企業內部信息保護的重點,所以還有一些單位直接將他們的所有文件都做加密處理,這樣來控制企業的內部信息安全,這確實也是信息保護最強有力的手段。



由於內容性質不同,有些企業希望降低管理難度,節約保護成本,將內外網有效的隔離開來,採取許進不許出的原則進行控制就可以,既不影響效率,又能保證安全。但如果網路隔離後,要配置多台電腦,成本又增加了,所以市場在呼喚更有效的隔離方案來解決信息安全的問題!

億賽通憑借自己十餘市場發展經驗,運用成熟的沙箱技術和加解密技術,在充分保持兼容性強的前提下,為研發企業、金融單位、軍工單位、政府行業等有多種網路辦公環境需求的單位提供了一套虛擬安全隔離管控系統,該系統能夠有效創建並隔離多個安全域環境,保障各安全域環境中應用與原始系統一致,另一方面各個安全域環境中的數據安全隔離,全磁碟加密存儲,從而達到安全防護的目的,主要特點如下:

1. 環境隔離及加密存儲

各安全域環境可實現單向或雙向隔離,保障不同環境間數據存儲與使用安全,實現物理隔離效果。安全域環境所產生的所有數據均被重定向保存至虛擬加密磁碟中,確保隔離數據在硬碟上的存儲安全,防止非法用戶竊取磁碟泄密。

2. 安全身份認證

支持多種身份認證方式,包括:用戶名與口令認證、硬體USB雙因子認證和AD單點登錄認證等,並支持與CA證書統一集成認證。

3. 網路加密與隔離

各安全域環境內網路通訊均完整加密與隔離,同一安全域環境內可組建加密安全隔離網路,各安全域環境間可實現相互隔離,並可實現對核心應用系統的訪問隔離,保障應用系統的安全認證和訪問安全。

4. 埠及外設管控

可對計算機埠及外設進行啟用或禁用控制,包含USB存儲設備、手機同步、物理列印、光碟機、串口、並口、紅外、藍牙等。

5. 域內安全共享與傳輸

同一安全域環境內,用戶間可進行安全即時通訊和文件安全共享傳輸,在確保安全域隔離傳輸安全的同時提高內部協同效率。

6. 離線安全外帶

針對出差辦公或網路中斷等特殊場景,系統支持設置離線策略與時限;在正常策略許可權下,用戶可離線正常使用安全域及隔離數據,但禁止非授權導出及網路外發,系統將詳細記錄操作日誌及審計。

7. 數據安全外發

安全域內重要文檔需要外發時,需提交明文外發或密文外發申請,在審核通過後才可將文檔輸出至安全域外;當密文外發時,外發文檔將以加密的方式提交給外部使用,防止重要文檔被非法擴散及泄密。密文外發可設置文檔打開認證方式、使用許可權、閱讀次數以及閱讀時限等控制。

8. 數據集中管控與雲存儲

安全域中所有隔離數據可集中存儲至伺服器中,實現「數據大集中、終端不留痕」的高保密要求。

億賽通虛擬安全隔離管控系統,真正的應用環境隔離防護,讓之前雜亂無章的工作環境變得安全可控;該產品應用影響小、與現有環境集成快、而且安全域環境之間可一鍵快速切換, 真正做到安全與效率並存。

⑹ 網路安全防護的防護措施

訪問控制:對用戶訪問網路資源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控制網路設備配置的許可權,等等。數據加密防護:加密是防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獲後不能讀懂其含義。
網路隔離防護:網路隔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採用隔離卡來實現的,一種是採用網路安全隔離網扎實現的。
其他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過濾、容錯、數據鏡像、數據備份和審計等。

怎麼實現內外網的完全隔離

可以安裝物理安全隔離網閘設備進行內外網隔離。物理安全隔離網閘是一種由帶有多種控制功能專用硬體在電路上切斷網路之間的鏈路層連接,並能夠在網路間進行安全適度的應用數據交換的網路安全設備。

這個設備主要用來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絕對保證安全的保密網,專網和特種網路與互聯網進行連接時,用來防止來自互聯網的攻擊和保證這些高安全性網路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

(7)網路安全區域的隔離擴展閱讀:

安全隔離網閘的原理

網閘是使用帶有多種控制功能的固態開關讀寫介質連接兩個獨立主機系統的信息安全設備。

由於物理隔離網閘所連接的兩個獨立主機系統之間,不存在通信的物理連接、邏輯連接、信息傳輸命令、信息傳輸協議,不存在依據協議的信息包轉發,只有數據文件的無協議"擺渡",且對固態存儲介質只有"讀"和"寫"兩個命令。

所以,物理隔離網閘從物理上隔離、阻斷了具有潛在攻擊可能的一切連接,使"黑客"無法入侵、無法攻擊、無法破壞,實現了真正的安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物理隔離

⑻ 網路隔離屬於什麼防護技術

網路隔離屬於網路安全防護技術。

面對新型網路攻擊手段的出現和高安全度網路對安全的特殊需求,全新安全防護防範理念的網路安全技術――「網路隔離技術」應運而生。

網路隔離技術的目標是確保隔離有害的攻擊,在可信網路之外和保證可信網路內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網間數據的安全交換。網路隔離技術是在原有安全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原有安全技術的不足,突出了自己的優勢。


內容發展

所謂網路隔離技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計算機或網路在斷開連接的基礎上,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也就是說,通過網路隔離技術既可以使兩個網路實現物理上的隔離,又能在安全的網路環境下進行數據交換。

網路隔離技術的主要目標是將有害的網路安全威脅隔離開,以保障數據信息在可信網路內在進行安全交互。目前,一般的網路隔離技術都是以訪問控制思想為策略,物理隔離為基礎,並定義相關約束和規則來保障網路的安全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