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應成智能標配可貢獻力量
擴展閱讀
如何去推廣自己的網站 2025-07-09 10:43:30
app顯示網路請求異常 2025-07-09 10:42:47

網路安全應成智能標配可貢獻力量

發布時間: 2022-04-24 18:31:05

A. 公民應如何為維護國家網路安全做貢獻

公民應該從自我學習、技術運用、社會監督三個方面來維護國家網路安全:

  1. 自我學習,可以通過學習網站閱讀網路道德規范及網路文明公約,或者收看中央十二台法制頻道所播出的相關網路犯罪的節目,對日常上網行為進行反省。警惕周圍不安全的網路環境「擦亮慧眼,分清虛實世界」。

  2. 技術運用,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及部分相關資料,舉實例,如網頁木馬、惡意代碼、網路虛擬財產案、重要機構機密資料被竊等。刻苦鑽研網路技術,維護網路安全,增加各種網路知識,作為維護網路安全最好的武器。

  3. 社會監督,多收看新聞,或者法制書籍的時候,可以看到許多網路犯罪的案例,比如:「破譯密碼竊取巨額儲蓄資金 黑客被判無期徒刑」等等案例。 了解這種行為會給社會生活,以及犯罪者本人帶來哪些危害。以前任為戒,不要犯下相似的錯誤,畢竟網路安全的維護,比僅僅需要政法,也需要每個公民出一份力。就算沒有維護的能力,起碼也不可以故意破壞,為他人為社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B. 網路安全和人工智慧那個發展的更好

就目前的前景來看,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會更好一些,近些年人工智慧是比較火的

C. 人工智慧將如何變革網路安全

隨著大數據的應用,人工智慧逐漸走入千家萬戶並顯示出巨大的市場空間,隨之而來的安全漏洞問題同樣不容忽視,有些甚至已經顯現。隨著技術革新,一些看似只有在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正在成為現實。

傳統網路漏洞帶來的損失一般是信息泄露、銀行卡盜刷等欺詐、盜竊行為,這些損失往往可以用金錢衡量,相對比較低,隨著技術的逐漸完善,人工智慧技術已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工業、生活等諸多領域。而針對人工智慧的網路攻擊帶來的損失,有可能迅速傳導給消費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無人駕駛就是其中的一大熱點。「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研究無人駕駛,而特斯拉去年已經在新車型上實現了這個功能。等紅燈、保持車距、躲避障礙物都沒問題,打一下轉向燈,就能自己並線。特斯拉要實現這些,依靠的是遍布車身的上百個感測器將源源不斷的數據發送給它的自動駕駛系統。但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其實可以利用數據欺詐等手段遠程式控制制汽車,讓汽車偏航,甚至逼停汽車造成事故。人工智慧的網路攻擊不僅僅是財產損失,有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因此,如何完善現有技術手段加強監管,並利用大數據等創新方式予以制衡,成為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網路融合等戰略實施,網路安全的威脅也進入國計民生的領域。電信和互聯網企業收集處理大量用戶個人數據、生產運行數據、政務數據等重要數據,面臨著很大的安全挑戰。信息竊取、數據泄露等事件時有發生,網路數據安全和用戶信息保護形勢日趨嚴峻。所以在網路安全方面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通信行業網路安全技術手段建設的指導意見,建造國家級網路安全大數據中心,形成全網安全態勢感知和安全防禦能力,為國家部門提供強有力的網路安全支撐服務。

D. 網路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網路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信息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因為它己經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一個權重高的因素,

它直接關繫到國家的金融環境、意識形態、政治氛圍等各個方面,信息安全問題無憂,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資料拓展:

提升信息安全的技術方法

(1)信息流通過程中加密:通常信息在流通過程中,沒有安全措施,易失竊,毫無安全性可言。通過加密等技術的使用,大大減小信息在流通中失竊的機率。

例如,保密線路應用在有線通信中;激光通信等技術應用在無線通信中,這都是比較有效的防竊措施。

(2)電磁輻射控制技術在計算機中的應用:由於電磁輻射的存在,計算機上的信息,在較遠的地方使用相關專用的設備。

經分析技術就可以直接接收,擁有高超技術的黑客通過對電磁輻射的分析,竊取一些加密信息內容。

(3)防火牆的設置:防火牆是一種軟體的防護形式。防火牆有自己的防護條例,對通信數據的來源和途徑進行檢測,對於危險的網站或信息,會自動防禦,其防禦效果還是不錯的。

但從其防護方式上看,它是一種比較被動的防禦方式,只有外面有進攻,它才能發揮作用。網路安全

E.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

在信息化的現代,網路安全產業成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一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未來,隨著5G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型網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深入開展,其將為網路安全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網路安全的概念和內涵不斷演進。其發展歷程可分為起源期、萌芽期、成長期和加速期四個時期,分別對應通信加密時代、計算機安全時代、信息安全時代以及網路空間安全時代。

目前網路安全正處於網路空間安全時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後,網路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斷出台,網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

與信息安全時代的區別在於網路邊界逐漸模糊或消失,僅憑傳統的邊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護,防護理念和技術發生深刻改變,主動安全逐漸興起。安全解決方案和安全服務也越來越被重視。

F. 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1、對重要數據(規劃方案、設計圖紙、研究報告等)進行集中管理,並進行訪問控制。可以有效解決這些重要數據被外部人員非法或內部人員越權訪問;
2、對設計人員使用的計算機終端進行有效防護,將終端計算機磁碟分成工作區域與個人區域。工作區數據整體性加密保護,在保障內部數據合理使用的同時,又能有效防止終端上的主動泄密(內部人員通過列印、拷貝、郵件、傳輸、藍牙等手段,帶走數據)、被動泄密(計算機上的病毒竊取圖紙文檔);
3、同一計算機終端上的個人區域的數據使用不受限制,可以上網、使用U盤外設等。不必為一個人配備兩台電腦;
4、在不同計算機終端的工作區域以及伺服器之間,圖紙文檔是可以順暢流轉使用的,不受任何限制,只是在圖紙文檔等數據離開工作區外才進行必要的限制措施。不妨礙規劃設計單位內部的協同辦公;
5、外發這些重要數據時,須經過審核,並採用離線控制策略,有效防止惡意剽竊與二次泄密;比如:打開時間、次數、是否可用復制、列印、修改等;
6、在外帶這些重要數據時,可以採用對存儲圖紙文檔的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進行加密處理,避免因存儲設備丟失而導致的泄密問題;

G.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網路安全態勢緊張,網路安全事件頻發

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數量約3200萬個,計算機惡意程序傳播次數日均達約998萬次,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9年上半年我國境內峰值超過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攻擊)事件數量平均每月約4300起,同比增長18%;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錄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個。網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監測發現約4.6萬個針對我國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境內外約1.4萬個IP地址對我國境內約2.6萬個網站植入後門,同比增長約1.2倍,可見我國網路安全態勢緊張。



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短期內是通過頻繁出現的安全事件驅動,短中期離不開國家政策合規,中長期則是通過信息化、雲計算、萬物互聯等基礎架構發展驅動。2020年網路安全領域將進一步迎來網路安全合規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2020年作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將陸續開始編制網路安全十四五規劃。在各種因素的驅動下,2020年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H. 為什麼網路安全很重要

現在的網路犯罪分子可以找到很多漏洞,並對內部系統造成損害。這樣的事件將導致資金,機密信息和客戶數據的丟失,並且還會破壞業務在市場上的聲譽。2020年3月,Mariott International遭受了重大數據泄露,其中520萬客人的信息被訪問,使用特許經營物業的兩名員工的登錄憑據。大流行和遠程工作甚至沒有放過Twitter。2020年6月,幾位知名人士的帳戶通過電話網路釣魚被劫持。強大的網路安全技術是企業生存的現代必需品,但更重要的是,網路衛生意識也已成為當務之急。在當今的業務基礎架構中,網路安全不僅限於 IT 專業人員和與之相關的公司。網路安全適合所有人,律師,室內裝飾師,音樂家,投資銀行家等,都會發現網路安全系統對他們的工作和業務有益。通過泰科雲Techcloudpro實施和學習網路安全,小型企業將使其員工更加負責任,律師事務所將有動力保護其數據,室內設計師將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控制其繁重的文件。

I. 網路信息安全系統對智慧建築貢獻怎樣的智能化功能提升

智能基礎設施面臨的安全威脅不僅僅源自信息系統,更有可能來自社會和物理系統。當前,傳統信息領域的安全標准體系與安全技術手段已較為成熟,但對於智能基礎設施來說還遠遠不夠,因為與傳統的網路信息安全相比,智能基礎設施還具有不同的安全需求特點:

一是智能基礎設施安全的首要目標是保證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是保護系統的可靠性和系統基礎設施的安全。


二是智能基礎設施系統結構更加復雜,不同業務特性、不同安全級別的二次系統在同一網路內進行信息交互,大大降低了實時控制業務的可靠性。處於邊緣的終端設備如果受損就有可能對全網設備造成影響,甚至會進一步影響整個網路的運行。


三是智能基礎設施通信網路環境更加復雜,不同於傳統基礎設施的監控與數據採集系統和其他控制系統專用性,智能基礎設施系統基於開放、標準的網路技術之上,所有的供應商都可以開發基於互聯網的應用程序來遠程監測和控制,從而導致系統的安全性降低。3G、WiFi、智能感測網路等無線通信技術和大量智能終端、移動終端的廣泛應用,造成攻擊手段更加多樣化和智能化,進一步加大了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防護的難度。


四是智能基礎設施雙向互動更加頻繁,來自社會用戶的安全危險也將越來越突出,此外對用戶隱私的威脅也在增大,端對端的防護就顯得尤為重要,信息安全防禦保障的防護范圍和網路邊界的防護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


五是來自智能終端的安全隱患更顯突出,智能終端在智能基礎設施中的應用會越來越普及,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形形色色的不同智能化操作軟體、形式多樣的智能終端接入方式,以及多樣化的智能終端介面類型等,都有可能存在漏洞。


六是自主安全標准缺失的挑戰。當前國際強國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安全問題,如美國白宮於2014年發布了《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網路安全框架》,該框架由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局制定,推出了一整套幫助政府機構和私營部門解決關鍵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風險的標准和程序,為美國完善和建立更深入的網路安全標准建立了基礎,為政府機構和私營部門共享有關網路威脅的信息和保護個人隱私提供了指南。而我國至今還沒有一家在國際上,甚或於在國內處於引領地位的行業巨頭可參與競爭,標准缺失必然帶來安全的隱患。


四、智能化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體系

關於信息安全,也有專業方向的視頻教程,比如:《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從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概述、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標准體系、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技術措施,三方面詳細介紹,供參考:http://www.ichunqiu.com/course/56153


智能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體系架構包括物理安全、感知執行層安全、數據傳輸層安全、應用控制層和供應鏈安全等幾個環節。安全的最終目標是確保智能基礎設施在業務各環節中各種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真實性和網路的容錯性。


(一)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對智能基礎設施終端設備進行保護時需要重點關注和考慮的問題,包括業務系統中的設備和信息通信系統中的設備。物理安全的防護目標是防止有人通過破壞業務系統的外部物理特性以達到使系統停止服務的目的,或防止有人通過物理接觸方式對系統進行入侵。要做到在信息安全事件發生前和發生後能夠執行對設備物理接觸行為的審核和追查。


(二)感知執行層安全


感知執行層是重要的感知數據來源和控制命令執行場所。感知執行層的網路節點多數部署在無人監控的環境中,容易成為攻擊者的目標,並且其節點數據處理能力、通信能力和存儲能力有限,使得傳統的安全機制難以直接應用在感知執行層的網路中。目前針對感知執行層的主要安全威脅有物理攻擊、設備故障、線路故障、電磁泄漏、電磁干擾、拒絕服務攻擊、信道阻塞、女巫攻擊、重放攻擊、感知數據破壞、假冒偽裝、信息竊聽、數據篡改、非法訪問、被動攻擊、節點捕獲等。感知層數據採集安全使用的主要安全關鍵技術包括數據加密技術、密鑰管理機制、抗干擾技術、入侵檢測技術、安全接入技術、訪問控制技術等。


(三)數據傳輸層安全

智能基礎設施系統數據傳輸層採用「下一代網路」作為其核心承載網。「下一代網路」本身的架構、接入方式和網路設備會帶來一定的安全威脅,同時數據傳輸層存在海量節點和海量數據,可能引起網路阻塞,容易受到拒絕服務/分布式拒絕服務(DoS/DDoS)攻擊。異構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網間認證、安全協議的銜接等也將為數據傳輸層帶來新的安全問題。此外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還包括不明身份的入侵所造成的非法修改、指令改變、服務中斷等。針對於此,智能基礎設施的數據傳輸安全需要採用防火牆技術、VPN技術、入侵防禦技術等邊界隔離的手段來阻止非法入侵,並加強對網路的監控和審查,特別加強對設備接入時的狀態和身份認證,包括事後審計等。網路層數據傳輸安全使用的主要安全關鍵技術包括安全路由機制、密鑰管理機制、訪問控制、容侵技術、入侵檢測技術、主動防禦技術、安全審計技術等。


(四)應用控制層安全


智能基礎設施的數據處理過程主要集中在應用控制層。應用服務層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數據本身的安全,如果數據及控制命令均沒有認證信息,非法訪問、破壞信息完整性、破壞系統可用性、冒充、重演均成為可能,尤其是無認證的控制命令將導致失去整個基礎設施網路的控制權。因此,需要在業務處理過程中採用密碼技術對數據進行保護,如數據加密、數據完整性保護、雙向強身份認證等。二是應用控制層的某些應用會收集大量的用戶隱私數據,比如用戶的健康狀況、消費習慣等,因此必須考慮信息物理系統中的隱私保護問題。同時由於應用系統種類繁多,安全需求也不盡相同,這也為制定合適的安全策略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應用控制層數據處理安全使用的主要安全技術包括入侵檢測技術、隱私保護技術、雲安全存儲技術、數據加密技術、身份認證技術等。


(五)供應鏈安全


智能基礎設施的安全可靠從根本上還依賴於設備和信息網路系統的自主可控。在中國,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做到自主可控,盡量採用國產的設備、操作系統,保證供應鏈的安全,這是從源頭上保證信息安全的根本舉措。供應鏈安全包括系統設備的自主可控和信息網路設備的自主可控。

總結:加強城市智能基礎設施信息安全的對策,網路信息安全系統對智慧建築貢獻很大,有助於其自身智能化功能提升。

J. 為什麼有人說網路安全需要人工智慧的輔助

人工智慧得以普及這就意味著,人工智慧應用不再僅限於微軟,谷歌,蘋果這些大型公司內,任何規模的公司都可以接觸到人工智慧。擺在我們面前 就有一個這樣的機會,無論是對於大型公司,中性公司,還是小型公司來說,可以利用人工智慧重整我們的商業運行模式。

現代人工智慧技術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領域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關於你和你的團隊進行資源分配的問題。你怎樣做才可以得出最優的資源分配決策,同時優化你的資源消耗方式?這樣得話,你將會節省多少開支?下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將會給出我們上述問題的答案。

為人工智慧支撐企業建立合法性,網路空間安全將負責搭建和監管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相關的所有內容,甚至那些我們剛剛涉足的方面也要包括進去。我們都聽說過「廢料輸入,廢料輸出」這種說法,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何將這種思想運用到人工智慧的業務支撐中呢?你有沒有建立數據中毒安全策略,來防止攻擊者欺騙人工智慧使其做出錯誤決策?如果你已經基於錯誤數據做出了錯誤決定,那麼你需要多久才會發現它並解決它呢?

數據中毒已經是網路空間空間安全界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了。比如,反病毒軟體的檢查依據來源於廣泛領域的信號和樣本,軟體供應商必須要深刻保持警惕,尤其是當被攻擊者盯上試圖破化其軟體系統的時候。盡管我們的方法論已經成熟到可以將人工智慧安全囊括到保護系統中,我們仍不能鬆懈。想像你是一個專車服務公司的負責人,但一個大事件過後,你僱傭的所有司機在同一時間都聯系不上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匹配乘客和司機的人工智慧系統會發現道路上沒有專車,進而得出專車缺失的結論。進而它會採取行動,比如因供不應求而提升乘坐的價格。CSO面臨的挑戰將是檢測數據中毒事件,通過調整錯誤決策來保護業務正常運轉,採取適當措施根除問題防止未來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