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犯罪的形勢
擴展閱讀
網路適配電腦安裝 2024-04-24 00:22:19
計算機網路應聘書 2024-04-23 23:46:51

網路安全犯罪的形勢

發布時間: 2022-05-21 15:14:52

1.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哪些形式多樣化

法律分析: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的普及,各種職業、年齡、身份的人都可能實施網路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七條 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第八條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2. 網路安全形勢是什麼

  • 敲詐軟體(ransomware)的變臉

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存儲在移動設備上,ransomware將繼續受到網路犯罪分子的歡迎。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加密內容的漏洞,除非支付贖金,否則無法恢復。

但是,ransomware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現在可以用於任何設備。例如,在夏季DEFCON會議上,Pen Test Partners的研究人員演示了攻擊者如何控制互聯網連接的恆溫器,並鎖定其控制措施,直到受害者接受贖金需求為止。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新趨勢是:網路犯罪分子正在避免使用廣泛的基於垃圾郵件的攻擊,而更多地選擇基於大量精確釣魚網路的ransomware攻擊。

他們的目標通常是高管和其他有權力的人,因為他們更有可能為保護有價值的公司或個人信息買單。

  • IoT 開放季

數十億新的物聯網設備正在連接到企業網路之中。但考慮到有多少設備仍然是不安全的,更多的部署只會增加黑客攻擊的目標數量。

去年十月的 Dyn 攻擊顯示網路犯罪分子操縱大規模物聯網上設備造成嚴重破壞是多麼容易。更令人不安的是,黑客將未來(Mirai)惡意軟體部署到 IoT 設備上並將其作為 bots 發起 DDoS 攻擊。 他們還為盲從的模仿者創建了一個攻擊模板。

網路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就獲得 Mirai 的源代碼和其他攻擊工具,或者通過與互聯網上提供 DDoS 租賃服務的有組織犯罪集團勾結來發起自己的僵屍網路。

除了使用 IoT 設備的 DDoS 攻擊之外,ransomware 的罪犯很可能嘗試通過發起對 IoT 設備的 ransomware 攻擊來復制在其他設備上的成功。後果將是:監督企業中負責託管部署的 IT 經理將忙的不可開交。

  • 無處不在的移動端安全威脅

大約有4%的移動設備被惡意軟體感染,與此同時,大約有一半的設備處在暴露企業敏感數據的高風險中。

大部分企業員工仍然無視企業的安全協議,到非官方的 app 商店下載裝有惡意軟體的移動應用到他們用來連接到公司網路的那些設備中。

即使他們用的是推薦的做法,仍然存在風險;流氓軟體開發商創建了惡意的開發環境,讓 app 應用中的惡意的軟體隱藏起來,即使是信譽良好的應用商店也會被流氓的開發商所欺騙,因為至少它們表面上看起來是安全的。

注意:越來越多的企業員工通過移動設備訪問企業網路,而這註定要成為這些壞傢伙們 2017 年的大目標。

  • 政治黑客變得主流

國家會定期組織網路間諜活動,但是國家贊助的網路攻擊目前依然只是被限制在專業的間諜活動上。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黑客提供了一份教科書式的例子,他們代表了贊助者的利益,使用偷取資料的方式來傳播錯誤的信息,散布是非或者傳播口號以利於他們未來的政治目標。

即使那些不直接參與政治的企業也需要重新評估威脅。實際上,任何組織都可能會被對立國家捲入這場磨難。

威脅不再僅僅來自國家。安全從業人員也需要防範各種使用網路攻擊來傳播或推動政治思想的黑客。

3. 網路違法犯罪的表現形式

法律分析:(1)網路竊密。利用網路竊取科技、軍事和商業情報是網路犯罪最常見的一類。當前,通過國際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國際犯罪分子每年大約可竊取價值20億美元的商業情報。在經濟領域,銀行成了網路犯罪的首選目標。犯罪形式表現為通過用以支付的電子貨幣、賬單、銀行賬目結算單、清單等來達到竊取公私財產的目的。

(2)製作、傳播網路病毒。網路病毒是網路犯罪的一種形式,是人為製造的干擾破壞網路安全正常運行的一種技術手段。網路病毒的迅速繁衍,對網路安全構成最直接的威脅,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

(3)高技術侵害。這種犯罪是一種旨在使整個計算機網路陷入癱瘓、以造成最大破壞性為目的的攻擊行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黑手伸向軍用計算機系統的15歲美國少年米尼克,憑著破譯電腦系統的特殊才能,曾成功進入「北美防空指揮中心」電腦系統。

(4)高技術污染。高技術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網路傳播有害數據、發布虛假信息、濫發商業廣告、侮辱誹謗他人的犯罪行為。由於網路信息傳播面廣、速度快,如果沒有進行有效控制,造成的損失將不堪設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4.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哪些形式多樣化具有隱蔽性

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的普及,各種職業、年齡、身份的人都可能實施網路犯罪。在網路犯罪中,特別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當大。網路犯罪主體的年輕化與使用電子計算機者特別是上網者年輕人占較大的比例及年輕人對網路的情有獨鍾和特有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據國內外已發現的網路犯罪案件統計,當今網路犯罪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的佔80,平均年齡只有23歲。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網路犯罪是一種高技術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專業研究人員或對計算機有特殊興趣並掌握網路技術的人員,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計算機及網路的功能與特性,又洞悉計算機及網路的缺陷與漏洞。只有他們能夠藉助本身技術優勢對系統網路發動攻擊,對網路信息進行侵犯,並達到預期的目的。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隨著社會的網路化,網路犯罪的對象從個人隱私到國家安全,從信用卡密碼到軍事機密,無所不包。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信息網路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推廣,為各種網路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異的多樣化,高技術的作案手段,諸如竊取秘密、調撥資金、金融投機、剽竊軟體、偷漏稅款、發布虛假信息、入侵網路等網路犯罪活動層出不窮,花樣繁多5.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網路發展形成了一個虛擬的電腦空間,既消除了國境線,也打破了社會和空間界限,使得雙向性、多向性交流傳播成為可能。由於網路具有開放性、不確定性、超越時空性等特點,使得網路犯罪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增加了網路犯罪案件的偵破難度。網路犯罪是信息時代的產物。隨著計算機以及信息網路的普遍運用,近年來,我國的網路犯罪案件一直呈上升趨勢:據公安部的統計數字,1999年立案偵查計算機網路違法犯罪案件為400餘起,2000年劇增為2700餘起,2001年又漲到4500餘起,去年共受理各類信息網路違法犯罪案件6633起,比上年增長45。9。上述統計數字表明,網路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如何防範網路犯罪不但是各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及行政機關迫切要解決的問題,而且也是計算機技術領域、法學及犯罪學研究領域中最引人關注的課題。 【法律依據】 違反刑法的行為,滿足犯罪構成要件的,不是一般違法行為,屬於違法犯罪行為。
犯罪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是違反刑法或是觸犯刑律的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
犯罪行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受到刑事制裁。

5. 互聯網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主要有哪些

網路犯罪是計算機犯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計算機犯罪的高級形態。網路犯罪同普通計算機犯罪之間的區別,關鍵在於行為人是否侵犯了網路空間內的信息安全,這種侵犯體現於兩個方面:破壞網路信息的信息功能以及侵害網路信息,造成網路系統收集、處理、存儲、傳輸、檢索信息功能的破壞。
簡言之,網路犯罪是針對和利用網路進行的犯罪,網路犯罪的本質特徵是危害網路及其信息的安全與秩序。

6. 十種網路詐騙的形式

一、什麼是電信網路詐騙
「電信網路詐騙」就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機簡訊、電話、互聯網等通訊工具,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偽造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達到欺騙的目的,如冒充公檢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電商平台客服等各類機構工作人員,偽造和冒充招工、刷單、貸款等形式進行詐騙。
二、常見電信網路詐騙手段
1.冒充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謊稱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需要做資金審查為由,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或者誘騙被害人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進行詐騙。
溫馨提示: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案,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或QQ等方式發送,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凡是在電話中自稱「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以涉嫌犯罪為由要求轉賬匯款的都是詐騙!
2.QQ冒充公司領導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公司人員信息,通過QQ偽裝成公司老闆,將公司財務人員拉入新建的QQ群內,在群里冒充公司老闆向財務人員下達轉賬指令,財務人員一旦相信就落入了對方的圈套。
溫馨提示:財務人員要嚴格遵守公司的財務制度,並設置匯款審核制度,在接到任何自稱公司領導要求轉賬匯款的信息前,務必立即當面或通過電話與公司領導核實確保真實性,絕不相信任何通過QQ、微信等社交軟體下達的轉賬要求。

凡是網上兼職刷單的都是詐騙
3.刷單、刷信譽詐騙
犯罪分子在網上發布兼職刷單、刷信譽的廣告,以給網店刷單提高信譽賺取傭金為由,引誘受害人購買指定的商品,或直接通過掃碼轉款,並承諾付款後會將訂單款和傭金一並打回到受害者賬戶內。之後便以系統故障、任務需激活等借口要求受害人重復付款,直至發現被騙。
溫馨提示: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大家千萬要牢記,所謂網路刷單100%是詐騙,不要相信!
4.網上貸款詐騙
詐騙分子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錢的心理,以「無抵押、秒下款」為誘餌,在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後,再以資料審核不通過需要交「包裝費」、貸款額度審批較低需要「刷流水」、貸款已下放需要交「保證金」、「驗證還款能力」等等為由,一步步騙取受害人錢財。
溫馨提示:貸款沒有捷徑,辦理貸款應選擇國家正規金融機構,切忌心存僥幸。不要輕信電話及網路貸款信息,不要輕信無息、低息貸款,也不要隨意在網上留下個人聯系方式等資料,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凡是放款前先收取費用的行為都是騙局,先放款、後收費這才是金融服務機構合法、合規的操作流程。
5.冒充客服退款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網路購物平台的客服,謊稱平台操作失誤要受害者配合取消訂單、謊稱商品因質量問題欲收回商品並雙倍賠償,或謊稱受害者快遞受損並主動退款。然後給受害人發送所謂辦理退款鏈接或者讓其掃描二維碼,輸入銀行卡等相關信息,騙取受害人錢財。
溫馨提示:如果接到所謂退款或返錢的客服、商家電話,請不要輕信,要先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其次不要點開對方發過來的鏈接或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更不能隨意輸入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信息、驗證碼等。
6.網路交友誘導投資、賭博詐騙
詐騙分子將自己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通過相親網站、社交軟體等平台與受害人結識,通過一段時間交流與其建立戀愛關系,後自稱知道投資平台內幕或賭博網站漏洞,以高回報、穩賺不賠等借口誘導受害人進行網路投資或賭博,以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溫馨提示:網路交友要謹慎,不要被甜言蜜語沖昏頭腦,凡是在網路交友過程中,對方稱帶你進行投資或者賭博並保證穩賺不賠的,都是詐騙!
7.簡訊鏈接釣魚網站方式植入木馬詐騙
通過引誘事主點擊簡訊中的鏈接,從而從後台下載木馬程序或鏈接釣魚網站方式獲取事主手機中的通訊錄、簡訊、銀行卡、支付寶信息等實施詐騙。
溫馨提示:運營商的積分兌換一般是話費、禮品等,絕對不會出現現金形式兌換,更不會要求提供銀行賬號、身份證號、密碼等個人信息。收到此類簡訊應高度警惕,不要隨意點擊陌生網址,更不要輕易安裝客戶端。
8.網路虛假投資詐騙
犯罪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誘導其在虛假交易平台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股民資金。
溫馨提示:此類假平台,正是不法分子利用專業知識搭建的虛擬投資網站,打著理財的幌子,以小賺為利益誘餌,致使受害人上當。市民在選擇投資理財時,首先應確定該平台的所屬地、性質、資金流向、以往歷史等相關資料,做足功課後考慮投資。
9.「猜猜我是誰」詐騙
犯罪分子獲取受害者的電話號碼和機主姓名後,打電話給受害者,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後根據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並聲稱要來看望受害者。隨後,編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很多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內。現該類詐騙已升級為「冒充領導」「冒充中紀委工作人員」詐騙。
溫馨提示:
(1)一定要注意保存好個人信息,為防止個人信息泄漏,要慎重在公共場所電腦及網路上的QQ、微博、微信等留下自己以及朋友的真實信息,也不要在手機上有過多名片標注,以防丟失時信息被騙子盜用。如果接到陌生來電,自稱是好友,且能准確叫出名字時,應多方面核實真假。
(2)可撥打手機中存儲的好友電話,確認是否好友真的換了號碼。在無法撥通朋友之前電話的時候,可聯系好友的親友進行確認。
(3)當對方向你借錢時,應引起高度警惕。必要時請立即與警方聯系。
10.中獎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QQ、簡訊等方式向用戶發送中獎提示信息,並利用在互聯網上設置的虛假網站誘導人們誤入中獎陷阱,以讓事主繳納稅費、公證費、手續費等各種名目實施匯款的騙局。

7. 網路違法犯罪的表現形式有

網路犯罪的表現形式:1、網路竊密。2、製作、傳播網路病毒。3、高技術侵害。4、高技術污染。
法律分析
1、網路竊密。利用網路竊取科技、軍事和商業情報是網路犯罪最常見的一類。當前,通過國際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國際犯罪分子每年大約可竊取價值20億美元的商業情報。在經濟領域,銀行成了網路犯罪的首選目標。犯罪形式表現為通過用以支付的電子貨幣、賬單、銀行賬目結算單、清單等來達到竊取公私財產的目的。2、製作、傳播網路病毒。網路病毒是網路犯罪的一種形式,是人為製造的干擾破壞網路安全正常運行的一種技術手段。網路病毒的迅速繁衍,對網路安全構成最直接的威脅,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3、高技術侵害。這種犯罪是一種旨在使整個計算機網路陷入癱瘓、以造成最大破壞性為目的的攻擊行為。4、高技術污染。高技術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網路傳播有害數據、發布虛假信息、濫發商業廣告、侮辱誹謗他人的犯罪行為。由於網路信息傳播面廣、速度快,如果沒有進行有效控制,造成的損失將不堪設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8. 根據形式網路安全威脅可分為哪些種類

第一點:從威脅的來源進行區分
1、內部威脅:80%的計算機犯罪都和系統安全遭受損害的內部攻擊有密切的關系。內部人員對機構的運作、結構熟悉,導致攻擊不易被發覺,內部人員最容易接觸敏感信息,危害的往往是機構最核心的數據、資源等。各機構的信息安全保護措施一般是防外不防內。能用來防止內部威脅的保護方法:對工作人員進行仔細審查、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增強訪問控制系統;審計跟蹤以提高檢測出這種攻擊的可能性。
2、外部威脅:也稱為遠程攻擊,外部攻擊可以使用的方法有:搭線,截取輻射,冒充為系統的授權用戶,或冒充為系統的組成部分,為鑒別或訪問控制機制設置旁路;利用系統漏洞攻擊等。
第二點:從造成的結果上進行區分
被動威脅:這種威脅對信息的非授權泄露而未改變系統狀態。如信息竊取、密碼破譯、信息流量分析等,被動威脅的實現不會導致對系統中所含信息的任何篡改,而且系統的操作與狀態不受改變,但有用的信息可能被盜竊並被用於非法目的。使用消極的搭線竊聽辦法以觀察在通信線路上傳送的信息就是被動威脅的一種實現。
主動威脅:這種威脅是對系統的狀態進行故意的非授權的改變。對系統的主動威脅涉及到系統中所含信息的篡改,或對系統的狀態或操作的改變。一個非授權的用戶不懷好意地改動路由選擇表就是主動威脅的一個例子。與安全有關的主動威脅的例子可能是:入侵、篡改消息、重發消息、插入偽消息、重放、阻塞等。主動攻擊會直接進入信息系統內部,往往可影響系統的運行、造成巨大損失,並給信息網路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第三點:從威脅的動機上進行區分
偶發性威脅:偶發性威脅是指那些不帶預謀企圖的威脅。偶發性威脅的實例包括自然災害、系統故障,操作失誤和軟體出錯。人為的無意失誤包括:操作員安全配置不當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戶安全意識不強,用戶口令選擇不慎,用戶將自己的賬號隨意轉借他人或與別人共享等都會對網路安全帶來威脅。
故意性威脅:是指對計算機系統的有意圖、有目的的威脅。范圍可從使用監視工具進行隨意的檢測到使用特別的系統知識進行精心的攻擊。一種故意性威脅如果實現就可認為是一種攻擊,人為的惡意攻擊:這是計算機網路所面臨的的最大威脅,敵手的攻擊和計算機犯罪就屬於這一類。此類攻擊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是主動攻擊,它以各種方式有選擇地破壞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二是被動攻擊,它是在不影響網路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進行截獲、竊取、破譯以獲得重要機密信息。這兩種攻擊均可對計算機網路造成極大的危害,並導致機密數據的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