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負載均衡四層和七層的區別
簡單理解四層和七層負載均衡:
① 所謂四層就是基於IP+埠的負載均衡;七層就是基於URL等應用層信息的負載均衡;同理,還有基於MAC地址的二層負載均衡和基於IP地址的三層負載均衡。 換句換說,二層負載均衡會通過一個虛擬MAC地址接收請求,然後再分配到真實的MAC地址;三層負載均衡會通過一個虛擬IP地址接收請求,然後再分配到真實的IP地址;四層通過虛擬IP+埠接收請求,然後再分配到真實的伺服器;七層通過虛擬的URL或主機名接收請求,然後再分配到真實的伺服器。
② 所謂的四到七層負載均衡,就是在對後台的伺服器進行負載均衡時,依據四層的信息或七層的信息來決定怎麼樣轉發流量。 比如四層的負載均衡,就是通過發布三層的IP地址(VIP),然後加四層的埠號,來決定哪些流量需要做負載均衡,對需要處理的流量進行NAT處理,轉發至後台伺服器,並記錄下這個TCP或者UDP的流量是由哪台伺服器處理的,後續這個連接的所有流量都同樣轉發到同一台伺服器處理。七層的負載均衡,就是在四層的基礎上(沒有四層是絕對不可能有七層的),再考慮應用層的特徵,比如同一個Web伺服器的負載均衡,除了根據VIP加80埠辨別是否需要處理的流量,還可根據七層的URL、瀏覽器類別、語言來決定是否要進行負載均衡。舉個例子,如果你的Web伺服器分成兩組,一組是中文語言的,一組是英文語言的,那麼七層負載均衡就可以當用戶來訪問你的域名時,自動辨別用戶語言,然後選擇對應的語言伺服器組進行負載均衡處理。
③ 負載均衡器通常稱為四層交換機或七層交換機。四層交換機主要分析IP層及TCP/UDP層,實現四層流量負載均衡。七層交換機除了支持四層負載均衡以外,還有分析應用層的信息,如HTTP協議URI或Cookie信息。
1、負載均衡分為L4 switch(四層交換),即在OSI第4層工作,就是TCP層啦。此種Load Balance不理解應用協議(如HTTP/FTP/MySQL等等)。例子:LVS,F5。
2、另一種叫做L7 switch(七層交換),OSI的最高層,應用層。此時,該Load Balancer能理解應用協議。例子: haproxy,MySQL Proxy。
注意:上面的很多Load Balancer既可以做四層交換,也可以做七層交換。
B. TCP/IP的四層模型與OSI七層模型的有什麼不同
TCP/IP四層模型和OSI七層模型對應表。我們把OSI七層網路模型和Linux TCP/IP四層概念模型對應,然後將各種網路協議歸類。
說明:TCP/IP與OSI最大的不同在於OSI是一個理論上的網路通信模型,而TCP/IP則是實際運行的網路協議。
C. 四層防火牆和七層防火牆區別
安全性,效率。網路防火牆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四層防火與七層防火牆是有區別的。
1、四層防火牆可以抵禦一般病毒,七層防火牆可以抵禦黑客輸送的最難破解的病毒,從安全上兩者是有區別的。
2、四層防火牆處理效率較慢,七層防火牆處理效率快,在效率上兩者是有區別的。
D. 網路的7層和tcp的4層有什麼區別
OSI是7層模型分別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TCP4層是:應用層、傳輸層、網路互連層、主機到網路層。
OSI的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統一到了TCP的應用層;OSI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統一到了TCP的主機到網路層
E. 誰能說下osi7層和4層的區別
osi7層模型是:物理層-數據鏈路曾-網路層-傳輸層-回話-表示-應用層
tcp/ip4層模型:網路介面曾-互聯網曾-傳輸層-應用層
其中4層模型中網路介面曾包括了7層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曾,互聯網曾就是網路層,應用層包括7層中的回話,表示和應用層
他們的區別很顯然層數不同,另外7層模型是現有的模型後來根據模型出來的協議,而4層則相反!而且7層模型看起來更清楚,明確!
F. OSI七層模型和TCP4層模型有什麼區別啊
1、OSI七層模型屬於理論模型,TCP4層模型屬於實際應用的工業標准模型;
2、osi劃分的層次比tcp模型更多;
3、從層次功能上分析:
1前者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的功能對應tcp模型應用層功能;
2前者傳輸層對應tcp模型傳輸層的功能;
3前者網路層對應tcp模型網際層的功能
4前者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對應tcp模型網路介面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