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手機通信網路規劃是什麼
擴展閱讀
昆明神馬網站推廣哪個好 2025-07-30 13:51:43
網路共享apk 2025-07-30 13:35:29
手寫軟體手機版 2025-07-30 13:17:08

手機通信網路規劃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13 18:32:56

『壹』 移動通信網路的概念

移動通信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移動通信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1) 空間系統;
(2) 地面系統:①衛星移動無線電台和天線;②關口站、基站。
移動通信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到2020年將大體經過5代的發展歷程,而且到2010年,將從第3代過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窩電話系統外,寬頻無線接入系統、毫米波LAN、智能傳輸系統(ITS)和同溫層平台(HAPS)系統將投入使用。未來幾代移動通信系統最明顯的趨勢是要求高數據速率、高機動性和無縫隙漫遊。實現這些要求在技術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此外,系統性能(如蜂窩規模和傳輸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頻率的高低。考慮到這些技術問題,有的系統將側重提供高數據速率,有的系統將側重增強機動性或擴大覆蓋范圍。
從用戶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術包括:蜂窩移動無線系統,如3G;無繩系統,如DECT;近距離通信系統,如藍牙和DECT數據系統;無線區域網(WLAN)系統;固定無線接入或無線本地環系統;衛星系統;廣播系統,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動通信的種類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場合不同可以分為:
(1)集群移動通信,也稱大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基站,天線高度為幾十米至百餘米,覆蓋半徑為30公里,發射機功率可高達200瓦。用戶數約為幾十至幾百,可以是車載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們可以與基站通信,也可通過基站與其它移動台及市話用戶通信,基站與市站有線網連接。
(2)蜂窩移動通信,也稱小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把整個大范圍的服務區劃分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各個移動台的聯絡與控制,各個基站通過移動交換中心相互聯系,並與市話局連接。利用超短波電波傳播距離有限的特點,離開一定距離的小區可以重復使用頻率,使頻率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小區的用戶在1000以上,全部覆蓋區最終的容量可達100萬用戶。
(3)衛星移動通信。利用衛星轉發信號也可實現移動通信,對於車載移動通信可採用赤道固定衛星,而對手持終端,採用中低軌道的多顆星座衛星較為有利。
(4)無繩電話。對於室內外慢速移動的手持終端的通信,則採用小功率、通信距離近的、輕便的無繩電話機。它們可以經過通信點與市話用戶進行單向或雙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擬識別信號的移動通信,稱為模擬移動通信。為了解決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質量和增加服務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數字識別信號,即數字移動通信。在制式上則有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兩種。前者在全世界有歐洲的GSM系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北美的雙模製式標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標准。對於碼分多址,則有美國Qualcomnn公司研製的IS-95標準的系統。總的趨勢是數字移動通信將取代模擬移動通信。而移動通信將向個人通信發展。進入21世紀則成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通信將有更為輝煌的未來。

3G移動通信網路中室內信號覆蓋解決方案設計

室內覆蓋作為3G網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已經有為數不少的3G室內覆蓋試點工程在不同城市完成了施工和測試,但是室內覆蓋環境普遍較為復雜,不同試點工程的測試目標和工作重點也不盡相同,為了給後期的3G網路建設提供一個有實際參考價值的規劃原則,結合我們在2G網路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方面的豐富經驗和3G系統自身的特點,我們制定了一套3G(以WCDMA為主)室內覆蓋分布系統建設的規劃原則。為了驗證這套指導原則的合理性,我們按照指導原則組織了一次現場的工程改造,並對改造後的分布系統做了模擬覆蓋效果測試,測試重點是考察工程改造原則是否適用。

3G工程考慮因素

WODMA系統需要提供給用戶豐富的業務類型(如可視電話、多媒體、高速率下載等),高速率意味著高容量的無線網路,也意味著更高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這又直接和網路建設的投入相關聯。由於不同的用戶群需要的服務不一樣,因此在網路規劃初期就有必要按業務需求合理分配資源,以節省投資,並能加快網路建設速度。所以在WODMA網路建設方案實施前,需要對覆蓋目標做詳細的規劃標准和所需要的服務等級,結合實際工程經驗,一個合理的3G室內覆蓋工程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目標覆蓋區覆蓋等級
按照不同區域對業務需求不同,根據需要提供的服務等級和規劃目標可將目標覆蓋區分為:
重要區域(384kbit/s高速數據密集區域):要求CS12.2K、0S64K、PS384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
次重要區域(144kbit/s低速數據密集區域):要求CS12.2K、0864K、PSl28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一般區域(64kbit/s語音電話、可視電話密集區,數據業務低發區):要求C312.2K、0S64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可以考慮補充PS64K業務;
非重點考慮的區域(有普通語音電話需求,數據業務低發區):保證CS12.2K業務。
用信號強度和信號質量區分不同目標覆蓋區覆蓋等級是一種較為簡單有效的策略,這也是目前普遍採用的設計指標標准:
重要區域:邊緣導頻功率≥-85dBm,Ec/Io≥-8dB;
次重要區域:邊緣導頻功率≥-90dBm,Ec/Io≥-10dB;
一般區域:邊緣導頻功率≥-95dBm,Ec/10≥-12d8;
非重點區:邊緣導頻功率≥-1 00dBm,Ec/1o≥-15dB。

2.信源的選擇
由於實際WODMA網路中可能同時提供CSl 2.2kbit/s、OS64kbit/3、PS64kbit/3、PSl 28kbit/s、PSl 44kbit/s及PS384kbit/s業務,每種業務佔用不同的網路資源,對信號質量的要求也不一樣,要構建一個合理的滿足話務需求的無線網路,就需要對業務需求做仔細考察。
從外場測試結果看,WODMA系統的容量較OSM系統大很多,考慮在建網初期網路用戶較少,網路的廣泛覆蓋是網路建設的關鍵,在此前提下可以多使用直放站代替基站作為信源,這樣不僅能加快網路建設速度,還可以有效轉移大型宏基站的多餘資源,能夠降低初期建設投資;待日後話務量漸漲的情況下再將其更換為基站。
對於業務需求大、有條件建設專用機房的目標覆蓋區,可優先考慮採用室內宏基站;對於建設條件有限(如沒有專門的機房)的場合,則優先考慮使用微蜂窩。
信號源的選取,我們需要綜合考慮話務量、覆蓋面積、建築結構、信號源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最終採用既可達到所需的覆蓋要求又可合理控製成本的分布系統。

3.頻率規劃
WODMA系統中每個載頻內的所有用戶共享頻率、時間和功率資源,用特徵碼(擾碼和信道碼)對信號作統計處理來區分信道,也即所說的碼分多址技術。
雖然WODMA系統無需進行復雜的頻率規劃,信道間的隔離完全由特徵碼的統計特性的正交性來實現。但特徵碼的正交性並不理想,造成系統的信道隔離不如FDMA和TDMA好,而且使用的信道越多,其他信道信號對本信道的干擾就越強。如果功率配置、覆蓋范圍設置不合理,經常會出現導頻污染現象。
導頻污染是WCDMA系統獨有的特性,是影響網路性能的一項重要因素。導頻污染增加了網路的干擾,同時使得切換演算法無法有效地工作,必須嚴格加以控制。
在室內覆蓋工程中,因為有建築物的屏蔽、阻擋作用,室外宏基站對室內信號的干擾一般較小,所以在大部分場合都可以盡量採用室內、室外同頻信號的策略,以節省有限的頻率資源但是在有較大業務需求而無線環境本來就復雜的區域(如密集城區的高層型建築物內),室內、室外採用異頻策略就能很好的解決增加容量和控制干擾的目的。

4.合理的切換區
WODMA系統由於軟切換的引入,對抗了陰影衰落,引入了軟切換增益,擴大了小區的覆蓋范圍,同時減少對於其它小區的干擾,並通過分集改善性能;但是軟切換也帶來了硬體的額外開銷,基站一般需要多預留30%的信道單元。
在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室內系統會引入了新的信源,這樣肯定要在目標覆蓋區邊緣形成新的切換區。因為無線信號傳播特性和實際環境有很大影響,工程開通後實際的切換區可能會較大,這樣就需要通過大量的測試及優化工作,如果採用室內、室外同頻策略,需要將軟切換區控制在我們需要的合理范圍內;如果採用室內、室外異頻策略,則更需要仔細設計切換區,既要保證有足夠的切換區間供系統完成硬切換,還不能讓切換區過大以避免頻繁的硬切換。

5.天線的布放及功率分配

表1是WCDMA室內覆蓋系統中同一天線覆蓋范圍內不同業務有效覆蓋半徑的測試結果。
因為3G室內覆蓋區域基本都需要保證CS64K業務的連續覆蓋,結合上表測試數據,設計的分布系統中室內全向天線的有效覆蓋半徑建議控制在8—12m范圍內。

另外,WCDMA系統是白乾擾系統,理論分析UE發射功率的動態變化量會造成小區內的干擾,其原因是在室內WODMA覆蓋系統中,如果手機接收的信號強度足夠強,由於功率控制會使手機的發射功率達到最低,如果這個時候用戶的發射功率達到最低而用戶還是離天線越來越近,那麼就會對其它手機造成干擾,使其它手機不得不抬高發射功率。
從圖1的模擬結果可以看出,當最小耦合損耗MOL(Minlmum Couplinc Loss,可以認為是手機在位於離天線最近時候的路徑損耗)為45dB,它引起了約9dB的雜訊抬高,這意味著基站端所需要的功率的升高9dB,或者保證服務的最小比特率的降低;當MOL高於65dB時,由uE最小發射功率所引起的雜訊電子的抬高將忽略不計。
經測試,普通全向吸頂天線空間耦合損耗大約為25—30dB,為了保證MOL≥65dB,則從基站到天線入口
的鏈路損耗需要35dB以上,即天線入口導頻功率應不大於33-35=-2dBm。考慮到樓內天線安裝高度普遍在2.2m以上,而用戶實際持手機高度不會超過2m,所以建議實際天線入口導頻功率不超過3dBm,以控制天線的最大覆蓋半徑不至於太小。

6.干擾
在3G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因為要盡量共用室內分布系統,各系統的有源設備在發射有用信號的同時,在它的工作頻帶外還會產生雜散、諧波、互調等無用信號,這些信號落到其他系統的工作頻帶內,就會對其他系統形成干擾。
通過理論分析,對於整個系統的各種干擾信號的抑制,只能通過多頻合路器的通道隔離度來實現。在無源器件的使用上,需要嚴格選取。

7.其他
在GSM移動通信系統中,上下行增益平衡是比較重要的問題。若下行增益遠大於上行增益,會導致手機接收到場強很高,卻打不通電話;若上行增益遠大於下行增益,導致覆蓋范圍縮小。
WCDMA系統中,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平衡並非網路設計目標。基站功率在下行由小區所有用戶及信令共享, 因而不會成為覆蓋受限鏈路。相反,手機發射功率是在規范中加以定義的。由於手機發射功率有限,上行鏈路則成為WCDMA系統覆蓋的受限鏈路。也就是說,小區的最大半徑取決於功率上限最小的一類手機。所以WODMA系統的鏈路預算通常是指上行鏈路預算,即從最大允許的上行損耗中除掉路徑損耗以外的其他損耗和增益,從而得到最大允許的路徑損耗,再將最大允許的路徑損耗值帶入傳播模型中,得到預期的小區覆蓋半徑和覆蓋面積。由於WCDMA的覆蓋區域不像GSM那樣由信號電平的絕對值來決定,它的覆蓋與系統的負載或干擾水平相關,加入負載和鄰近小區干擾後,小區半徑會作相應的收縮。在實際工程中,這些問題都還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及優化工作才能有效控制。

試點工程測試內容

為驗證以上思路的合理性,對審計署大樓的室內分布系統進行了改造和模擬測試,本次測試場景是比較典型的辦公環境,單層面積約600m2。
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驗證整個室內分布系統按前述方案改造後是否能夠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信源:Agilent E4438C,輸出64信道WODMA信號,導頻信號占總功率的1 0%,Ec/Io=-10dB;
路測儀:TSMU(ROHDE&SCHWA2Z)&Notebook(已安裝ROMES)。

測試結果
每個天線入口導頻功率約5dBm,3副天線都接入分布系統中的測試圖和測試結果

總 結

從測試結果看,改造後的工程基本能夠達到3G信號覆蓋標準的要求。但在3G工程改造中還應注意以下兩點:首先由於原GSM室內分布系統普遍採用大功率、少天線的設計思路(這種設計方式在20網路中基本都可以達到設計要求,並且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因此被廣泛採用),但該類設計易造成室內信號功率分配不均;其次2G室內分布系統基本沒有採用分區覆蓋的方式,如果3G系統室內採用2小區以上配置,將很難設置切換區; 因此在原有室內分布系統基礎上增加天線數量、更改天線位置等簡單改造既不能明顯改善原2G系統的覆蓋質量,而且改造工程的施工難度較大,耗費更多;建議這類工程採用全部改造方式(即拆除原系統新建)。

『貳』 請問網路規劃要學些什麼

你算是找對人了,我這里恰好有幾本網路規劃的書,看你如此可憐,就介紹幾本給你吶!

CDMA網路規劃
http://book.jqcq.com/proct/801017.html

本書從無線通信的基礎知識開始,依次對CDMA的原理及規劃優化方面的知識進行了介紹,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蜂窩移動通信基礎、CDMA技術簡介、CDMA網路規劃、CDMA網路規劃專題、CDMA網路優化、CDMA網路優化專題、CDMA網路模擬、干擾、CDMA網 ...

CDMA 網路規劃與優化(含光碟)》
http://book.jqcq.com/proct/800433.html

本書從無線通信的基礎知識開始,依次對CDMA的原理及規劃優化方面的知識進行了介紹,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蜂窩移動通信基礎、CDMA技術簡介、CDMA網路規劃、CDMA網路規劃專題、CDMA網路優化、CDMA網路優化專題、CDMA網路模擬、干擾、CDMA網 ...

UMTS 無線網路規劃與優化(含光碟)
http://book.jqcq.com/proct/540798.html

本書首先介紹了網路規劃和優化的需求,並對UMTS的結構進行了綜述。討論了用於無線網路定製和規劃的WCDMA規定的鏈路性能指示器。然後對無線網路的規劃、無線資源的管理、WCDMA和GSM的聯合規劃、小區的配置和部署策略進行了討論,並對覆蓋和容量的增強技術進行了分析 ...

CDMA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設計與優化
http://book.jqcq.com/proct/430853.html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CDMA移動通信系統的規劃、設計與優化。內容包括CDMA通信的原理、關鍵技術、網路和信道結構、呼叫流程;無線通信網路、CDMA通信網路、cdma2000、WCDMA和TD-SCDMA網路的規劃與設計;天饋線系統、直放站、室內分布系統、核心網路的規劃與設計;無?...

3G無線資源管理與網路規劃優化
http://book.jqcq.com/proct/430755.html

本書專門介紹了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無線資源管理技術與網路規劃優化,內容包括各種3G標准異同、適合各3G標準的無線資源管理演算法、CDMA容量負載評估、接入控制機制、負載控制機制、功率控制機制、切換控制機制、動態信道分配機制、分組調度機制、CDMA系統無線網路規劃 ...

通信網路規劃
http://book.jqcq.com/proct/430357.html

本書以通信網路規劃為對象,全面系統地討論了與通信網路規劃相關的方法、技術。全書共分10章,第1章介紹了通信網路規劃的基本知識、網路發展趨勢;第2章對通信網路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從不同的角度對通信網路進行了說明;第3章重點討論了通信網路規劃的理論與方法?...

蜂窩網路規劃與優化基礎
http://book.jqcq.com/proct/402033.html

本書是介紹蜂窩網路規劃與優化的專著,它不僅對引入蜂窩結構以來的移動通信系統進行了介紹,而且著重分析了移動通信系統所包含的無線網、傳輸網和核心網的規劃優化。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資訊理論與移動通信網路概述,第二代GSM系統無線網、傳輸網和核心網的規劃優?...

還有好多,給你一個地址,你自己看吧!

『叄』 什麼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包括哪些步驟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合理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步驟 如下:


1、無線網路調查和測試。

無線網路的實際調查和測試是網路優化不可缺少的步驟。重要的手段是話務統計和DT和CQT,為網路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2、無線參數檢查和標准化


在一般的網路優化方法中,都包含了數據的一致性檢查,利用軟體對無線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生成詳細的檢查報告。同時利用以往的網優經驗,將無線參數的經驗值錄入經驗資料庫,將某些無線參數的值與經驗值做標准化比較,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優化。


3、無線功能檢查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考察網路無線功能的開啟情況,如跳頻、動態功率控制、CLS等等,以使網路能得到最佳性能。


4、頻率優化


頻率優化是網路優化中重要的一環。當前網路的實際狀況表明,由於頻率資源緊張,頻率復用困難帶來的網路性能下降的情況已經成為提高網路性能的瓶頸。因此頻率優化是網優的一個重點。要詳細考察網路的頻率使用情況,如復用辦法、干擾情況、地理環境影響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相關軟體產生頻率優化方案,採用滾動的方法對頻率進行優化。


5、鄰區關系和切換優化


與頻率優化一樣,鄰區關系的優化也是網優的重要環節。因為鄰區關系的系統性和復雜性,是給無線網路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評估網路的鄰區關系的復雜程度,並收集統計和測試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鄰區關系的優化與頻率優化結合進行。


6、Trouble shooting


Trouble shooting是進行更有針對性和更加細致的,小范圍的優化,通常以單個小區的問題解決為目標。

『肆』 移動通信網路的分類及優缺點有哪些

移動通信網路分類

移動通信網路按業務性質分有電話業務和數據、傳真等非話業務;按服務對象分有公用移動通信、專用移動通信;按移動台活動范圍分有陸地移動通信、海上移動通信和航空移動通信;按使用情況分,常用的有行動電話、無線尋呼、集群調度系統、漏泄電纜通信系統、無繩電話、無中心選址移動通信系統、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個人通信。

移動通信網路缺點

(1)移動性

就是要保持物體在移動狀態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須是無線通信,或無線通信與有線通信的結合。

(2)電波傳播條件復雜

因移動體可能在各種環境中運動,電磁波在傳播時會產生反射、折射、繞射、多普勒效應等現象,產生多徑干擾、信號傳播延遲和展寬等效應。

(3)雜訊和干擾嚴重

在城市環境中的汽車火花雜訊、各種工業雜訊,移動用戶之間的互調干擾、鄰道干擾、同頻干擾等。

(4)系統和網路結構復雜。

它是一個多用戶通信系統和網路,必須使用戶之間互不幹擾,能協調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動通信系統還應與市話網、衛星通信網、數據網等互連,整個網路結構是很復雜的。

(5)要求頻帶利用率高、設備性能好。

移動通信網路優點

1.系統容量大。在CDMA系統中所有用戶共用一個無線信道,當有的用戶不講話時,該信道內的所有其它用戶會由於干擾減小而得益。CDMA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理論上比模擬網大20倍,實際上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大4至5倍。

2.通信質量好。CDMA系統採用確定聲碼器速率的自適應閾值技術、高性能糾錯編碼、軟切換技術和抗多徑衰落的分集接收技術,可提供TDMA系統不能比擬的、極高的通信質量。

3.頻帶利用率高。CDMA是一種擴頻通信技術,盡管擴頻通信系統抗干擾性能的提高是以佔用頻帶帶寬為代價的,但是CDMA允許單一頻帶在整個系統區域內可重復使用,使許多用戶共用這一頻帶同時通話,大大提高了頻帶利用率。這種擴頻CDMA方式雖然要佔用較寬的頻帶,但按每個用戶佔用的平均頻帶來計算,其頻帶利用率是很高的。

4.適用於多媒體通信系統。CDMA系統能方便地使用多碼道方式和多幀方式,傳送不同速率要求的多媒體業務信息,處理方式和合成方式都比TDMA方式和FDMA方式靈活、簡單,利於多媒體通信系統的應用。

5.手機發射功率低。CDMA系統通過功率控制,使得CDMA手機盡量降低發射功率,以減少干擾和提高網路容量。

6.頻率規劃靈活。用戶按不同的碼序列區分,扇區按不同的導頻碼區分,相同的CDMA載波可以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因此CDMA網路的頻率規劃靈活,擴展方便。

『伍』 中國移動網路按功能劃分可以分為

中國移動網路按功能劃分可以分為:4G、3G、E

『陸』 網路規劃和網路優化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網路規劃和網路優化有兩者之間有3點不同,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一、兩者的作用不同:

1、網路規劃的作用:具有管理方便、維護簡單、排錯容易等作用。

2、網路優化的作用:具有的功能,如支持的協議、網路集成功能(串接模式,旁路模式)、設備監控功能、壓縮數據統計、QOS、帶寬管理、數據導出、應用報告、故障時不間斷工作或通過網路升級等。

二、兩者的實質不同:

1、網路規劃的實質: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網路規劃即是在網路搭建前,對整體網路的進行合理的分析、統籌安排網路的搭建。

2、網路優化的實質:通過各種硬體或軟體技術使網路性能達到需要的最佳平衡點。

三、兩者的特點不同:

1、網路規劃的特點:有單一互聯網連接(電信網通均可),就能輕松獲得電信網通雙線路的速度優勢,一舉突破網間鴻溝,令您的業務和信息傳遞暢通無阻。

2、網路優化的特點:專業級的產品定位,客戶對特定路由有完全控制權,能做到深入的路由調整。當優化路徑不可用時,自動選擇原來路徑,不影響正常網路使用。

網路規劃和網路優化兩者之間的聯系:網路優化屬於網路規劃之中的范疇。網路規劃即是在網路搭建前,對整體網路的進行合理的分析、統籌安排網路的搭建,其包括網路優化。

『柒』 網路通信是什麼工作

網路通信:工作范圍一般是運營商或者廠商從事技術工作。
工作特點:一般要求24小時開機,工作時間不固定。
運營商:工作相對穩定待遇一般。
廠商:工作相對不穩定,待遇高,出差的時間較多。

『捌』 通信網路規劃與設計具體工作是什麼

通信網路規劃與設計具體工作:

1、設計基站,那就要跑到很多地方,做好吃苦准備。設計那些基站的覆蓋,強度,等等。

2、城市的規劃設計,也有城市的基站,這時候就要更多考慮干擾之類的問題。

3、室內設計,比如地下停車場,本來是沒有信號的,加了信號源才有信號,這個設計要合理分配,考慮覆蓋,還有比如大樓的信號設計,因為大樓牆多,外面的信號覆蓋不進來,就只能通過在大樓走廊加信號源,很多大樓都有這樣的設計。

4、設計WLAN。跟以上差不多。

5、如果是事業單位的話從最初級的網路管理員,到中級的網路工程師,到高級的網路規劃設計師,國家已經規劃好路線了。

6、畢業後一般兩個方向,甲方企業和乙方企業!各行各業的公司,有自己的IT部門,公司擁有一定的網路架構規模,招個網路工程師管理下企業內部網路,比如上外網許可權、內部地址規劃,一般如果這家公司沒有很大的發展變更的話,就是天天打打醬油,如果有故障就排排錯。

『玖』 手機上網原理介紹

  • WCDMA的數據流程:

    LTE是純數據網路,已經沒有了CS域,只有PS域。人多的時候,大量的手機接入同一個基站,數據可以說是存在互相干擾的。

『拾』 網路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首先我們就說網路規劃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我們認為我們網路規劃不是建造設計服裝,設計房屋一樣,要構造一個最終建設完成的網路,我們這個網路規劃是要給網路建設和使用者,做一個心中有數的設計結果.當然了這樣一個設計,有這樣一個設計結果,還不足以保證一定能建一個品質優良的網路,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設計網路,很難建設一個優良的網路,整個移動通信網路需要規劃的內容,核心網,傳輸,電源,現在最重要的規劃,我們特指的網路規劃是無線的網路規劃,通信質量等等.那麼即使是最理想的規劃方案我們分成兩個任務來做,實際上網路規劃看成是一個域優化的一個工作,網路規劃是一個後續規劃的一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