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手機及網路成癮預防心得體會
擴展閱讀
全民搶紅包無線網路 2024-05-19 11:43:29

手機及網路成癮預防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 2023-04-28 08:00:31

Ⅰ 大學生手機依賴成癮的現狀及對策

在當下的生活中,人們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嚴重了。大學生手機依賴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究竟怎麼應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學生手機依賴成癮的現狀及對策以供大家學習。

大學生手機依賴成癮的現狀及對策(一)
一、大學生手機成癮症概述

手機成癮,也稱手機依賴,是由於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的一種現象。有專家認為判斷手機成癮的標准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也有專家強調“手機成癮者”嚴重時會出現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症狀。

二、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危害

1.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活動

隨著校園“手機一族”的不斷發展壯大,手機成癮症也在大學生中間悄然出現了。這足以說明手機無形中在青年學生的心裡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一旦手機沒帶或一段時間無信息就會引起情緒波動,如焦慮、煩躁、脾氣暴躁不安,嚴重者可能會形成“手機焦慮症”。

2.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

手機簡訊信息良莠不齊,極易影響學生的價值取向。在手機使用的熱潮中,一些垃圾信息、詐騙簡訊侵蝕著青年學生的心靈。再者,“黑色簡訊”(指“辦證”、“中獎”等詐騙簡訊)相當猖狂,對於青年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已是成年人,但思想還是比較單純,無力應對手機的誘惑,甚至還會陷入漩渦,從而偏離正常的價值取向。

3.影響著大學生的 人際交往

部分青年學生尤其是性格孤僻的學生,內心渴望交友,但又不願把自己的心扉向自己身邊的同學敞開,只好選擇了極具有間接性、虛擬性、相對自由得多也方便得多的手機聊天工具。他們在這里塑造著理想中的我。久而久之,這些學生越來越脫離正常的交往圈子,使其人際關系也越來越惡化,從而導致交往恐懼症不斷加劇。

4.影響著大學生的學業

調查顯示,50%的大學生用手機收發簡訊息,20%的大學生是為了玩游戲,10%的學生用來打電話.還有一些學生是為了聽音樂、上網。在這些人當中有部分學生把三分之一的學習時間用來發簡訊,這無形中耽擱了學習。尤其是手機自帶的各類小型游戲已成為爭奪青年學生學習時間的最主要的娛樂方式,100%的學生承認使用過手機自帶的游戲,57%的學生表示常在課堂上玩。這些資料足以說明手機會使學生荒廢學業,不利於其個人發展。

5.影響大學生身體健康

眾所周知,長時間使用手機打電話會使聽力下降手雀,而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會造成視力下降,手指抽筋,頸椎勞損等症狀,這些會嚴碰鬧重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三、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心理分析

1.內部因素

(1)社交缺乏。當今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容易產生孤獨感。而手機網路的產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交平台,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也能在網上成為知己。長此以往,很多大學生會對這種社交方式產生依賴,從而對現實中的交流不感興趣。

(2)虛榮畢吵早心。早在二十一世紀之初,手機並不普及,只在少數家庭條件優越的大學生手中使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就影響了周圍的人,使得大家都想擁有一部手機,打電話,發簡訊就成為了時尚一族的代名詞。

(3)認知偏差。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而大學生的求知慾旺盛,社會上的新聞常常是他們談論的話題。手機上網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而且更新速度快,對大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某些大學生心理自控能力還不夠成熟,世界觀、價值觀取向尚未定型,就容易抵制不了網路的誘惑,對網路上的在線游戲和社交交友產生上癮。

2.外部因素

現在的手機功能齊全,能上網,打游戲、聽音樂、微信聊天等都給大學生帶來很大的吸引力。另外,手機游戲開發商的新游戲研發更是層出不窮,對 愛好 手機游戲的大學生也存在不小的吸引力。

四、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對策

1.學校要採取多種 措施 ,引導學生正確和健康地使用手機

學校要 教育 和引導學生正確和健康地使用手機。第一,學校可以開展一些相關的講座、宣傳等活動,教育和引導學生正確、健康地使用手機,讓學生明確手機的主要作用是“溝通”,實質和固定電話並沒有差別。第二,學校要創造多種條件,充分發揮各類學生社團的工作優勢,開展學生參與面廣的 文化 活動,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家長與學生之間、學生彼此之間情感的交流,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意識與社會認同感,削弱他們對手機的依賴。第三,學校可以通過加強與有關部門對信息的協同管理,開展與學生的簡訊互動,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達到使大學生凈化心靈、增強自律能力的目的,並最終使大學生不受手機使用中消極因素的左右,培養其健全的人格。最後,學校可適時組織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咨詢,幫助“手機成癮者”調整好他們的心態,教他們學會放鬆,從而逐步擺脫手機成癮的困難。

2.家長要多關心與幫助子女,與其進行平等的溝通

首先,要把手機成癮看成是一個青年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之後出現的暫時障礙,要幫助他們超越這個障礙。要引導、幫助他們分析成癮原因、危害,明確目標,制定矯治計劃。其次,作為家長一切要以孩子的成長為重,在尊重子女的前提下,要 對子 女接收、發送信息的情況進行了解,並適時對子女進行引導、教育和監督。第三。父母要鼓勵子女多參加一些健康的活動,讓他們獲得輕松愉悅的感受。第四,父母要積極與子女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善於發現他們在生活、學習、交往中遇到的障礙,幫助子女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功和快樂。

3.大學生自身的努力

首先,要培養自己對所學專業的熱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與此同時,要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培養廣泛的興趣,多參加 社會實踐 ,用其他愛好和休閑娛樂方式轉移注意力,沖淡手機的誘惑。其次,要與親友、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在生活和學習中重建自己的交際圈子。最後,大學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大學生要重視自我教育,切實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鑒別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解決大學生手機成癮問題,關鍵是通過大學生自身的努力,要以積極的態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用堅強的意志去抵制手機文化所帶來的誘惑力,嚴格規范地使用手機。
大學生手機依賴成癮的現狀及對策(二)
“第五媒體”手機因小巧便攜、移動即時、功能性強、隱蔽性高等特點成為“95後”大學生的“基本裝備”,給高職大學生的 學習 方法 、生活方式及人際交往帶來了極大的愉悅與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負面效應即手機依賴現象。在校園隨處可見學生“機不離手”,形象概括為:“每天醒來時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機,睡覺前最後一件事是放下手機”。小小手機折射出來的高職大學生問題是不可低估的:如過度使用手機,沉浸在手機網路中難以自拔,沒有足夠精力學習,降低課堂學習質量,學習研究創新能力降低;雖然有些高職院校學生宿舍實行了限電斷網,但很難限制大學生通宵熬夜使用手機聊天、玩游戲、聽音樂、看小說和電影等,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規律,嚴重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高職大學生是非辨別能力差,但愛趕時尚,多痴情於新潮手機,盲目攀比,不利於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同時增加了父母的經濟負擔;手機具有強大的人際交往功能,對於不善表達、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通過手機QQ、微信等聊天工具交往,可以躲避現實人際交往的緊張與焦慮,獲得某種存在感和認同感。但如果長此以往,就會減少參與社會活動的時間,妨礙現實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另外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人際交往方式與交流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態調整能力、大學生的安全狀況等方面有著消極的影響。

可見研究高職大學生使用手機新媒體存在的負面問題,及時發現和糾正手機依賴行為,事關高職教育的質量和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繫到我們國家的未來。尋找適合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樂於接受的教育引導方式,使手機真正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又不是生活的全部,讓手機成為服務於人類有用的科技產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現狀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手機功能的日臻強大健全,手機成為繼電腦之後高職大學生的新寵,對大多數學生具有積極健康的作用,但手機依賴正在成為繼電腦網路依賴後影響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和身體健康的又一大“殺手”,手機依賴的不良現象也正成為國內外專家研究繼葯物依賴成癮、煙酒依賴成癮、網路依賴成癮後的內容之一。為了獲取翔實准確的資料,更加客觀地了解高職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程度,我們走訪了四所高職院校,抽取1 000名來自不同生源地和不同專業的“95後”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看,高職大學生手機依賴的狀況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過度使用導致人機一體化

高職大學生是手機使用的主流消費群體,由於手機各項功能的不斷拓展與應用軟體的持續研發,手機已成為個體從社會網路中獲取社會資本的重要工具,成為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隨身必備的通訊和娛樂工具。部分學生因為缺乏自律意識出現了對手機過分依賴的現象,導致了個體生活與手機一體化的問題。

手機的強功能性和使用便利,改變了大學生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和人際交往模式。手機依賴嚴重的學生則生活在手機的世界裡,手機逐漸代替了他們戶外的體育娛樂活動,有人寧可抱著手機玩游戲也不參加各種社團豐富多彩的活動。由於人機一體化現象嚴重,對手機過度依賴的學生通過手機與外界交流,獲取信息,不再顧及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不再顧及參與社會實踐的效果,而是不斷地和自我對話,把自己隱藏在藝術想像、語言形式和虛擬生活中,給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孤獨,讓自己離現實生活越來越遙遠。

(二)過度使用影響學習、生活和工作

過度依賴手機的大學生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會隨身攜帶或使用手機,甚至全天候開機,通過手機聯系朋友、查找資料、瀏覽新聞、拍照等,長此下去不能自拔而成癮。如果出門忘帶手機或者停機,情緒上表現為焦慮與煩躁即無手機恐懼症。學習知識是當代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注意力要求相當集中。上課期間如果身旁手機一段時間沒有鈴聲或者振動,過度依賴手機的學生會產生手機震動的錯覺即幽靈振動綜合征,不集中注意力聽講,而是情不自禁看手機,從而破壞個人的思路,降低課堂學習質量。

(三)過度使用產生生理不適、心理依賴和社會功能受損

由於手機與日常生活的一體化,過度依賴和長期濫用手機使身體機能遭受手機輻射的影響,引起身體局部的病變。如果頻繁使用手機發簡訊會導致腕部、手指以及上臂肌肉酸痛和抽筋,即所謂的“簡訊爪”。長時間近距離盯著手機屏幕會導致大學生近視人數呈上升趨勢,即“屏幕近視”。如果大學生長時間全神貫注地盯著手機屏幕,那麼其眨眼的頻率會降低1/3,從而加速淚水蒸發導致“乾眼綜合征”,最終將致人的眼部永久性損傷。

對手機的過度依賴讓部分學生淪為手機的“奴隸”,阻礙其心理發展。長期依賴沉溺手機的功能使用上,遇到問題不刻苦鑽研動腦筋,而是第一時間利用手機搜索答案,削弱自身的學習動機,養成懶惰的學習習慣。生活在手機的世界裡,影響大學生接受教育和參與社會實踐的效果,形成一種個性傾向,導致交流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態調整能力和實際生活能力等有所下降,危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手機依賴成癮的現狀及對策(三)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迅速推動手機產業發展,尤其智能手機的發展猶如雨後春筍般進入人們生活。如今手機不僅作為單一通話和收發信息通信工具,而且是集通訊、娛樂休閑、收集資料於一體的自媒體工具。手機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滋生如“手機依賴症”等行為成癮問題,特別當代大學生是“手機依賴”重災區,他們被稱為“低頭族”、“手機控”、“刷屏控”。“手機依賴症”是繼網路成癮問題後嚴重影響大學生正常學習與生活的當代行為成癮問題,針對此現狀 文章 提出四位一體應對“手機依賴症”的策略。

關鍵詞: 大學生 手機依賴 應對策略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手機產品快速發展,使手機功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已經不是簡單通話、收發信息的工具,而是可以聊QQ、上微信、上微博、上網收集信息的智能工具。手機在功能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價格漸漸下降,全面走進人們的生活。據工業與信息化部的 報告 顯示,截止2013年2月,全國手機用戶已超過11億[1]。中國互聯網路中心在2014年7月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2億[2]。而大學生群體手機擁有率幾乎達到100%,有的學生甚至擁有幾個手機。並且大學生是手機新功能助推者,智能手機各種功能在大學生手裡應用得淋漓盡致。大學生是社會特殊群體,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適應能力強、追求時尚,但是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延期滿足能力往往是欠缺的,所以對手機的種種新鮮功能往往把持不住、深陷其中而影響正常學習生活。

1.手機依賴現狀

1.1手機依賴概念

Brod(1984)認為“手機依賴”是一種技術壓力,包括兩個因素:對手機的過度使用及在公共場合不顧他人感受肆意使用手機。

Toda等人(2009)應用行為依賴和軀體依賴的相關理論,把手機依賴定義為過度和間歇性地渴望使用行動電話。

國內學者關於手機依賴定義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認為手機依賴是一種過度使用行為,並且這種過度行為對身心健康和生活學習產生多種負面影響。第二,認為手機依賴是一種成癮行為,成癮行為是一種額外的超乎尋常的嗜好和習慣性,這種嗜好和習慣性是通過刺激中樞神經造成興奮或愉快感形成的。

綜合上述,我們定義手機依賴為過度、不加節制使用手機,而造成生理、心理功能及社會功能受損的不良行為。

1.2手機依賴表現

大學生已經是手機不離手的人群,研究顯示大學生群體中15%~30%的患有手機依賴症,該比率遠高於網路成癮。大學生使用手機除了通訊以外,基本用來玩游戲、上網聊天、刷微博、查找資料,大學校園里隨處可見大學生玩手機,走路時在玩手機、上課時在玩手機、吃飯時在玩手機、睡覺前也在玩手機,可以認為有學生的地方就有人在玩手機。英國一項調查顯示,60%的年輕人和37%的成年人形容自己對手機“高度上癮”,其中六成多的智能手機用戶睡覺也拿著自己的手機,三成用戶在移動中不斷查看手機。美國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平均每位智能手機用戶每天查看手機34次,嚴重者達到10分鍾一次。我國來自蘭州、杭州等市的調查顯示,中國高校大學生中手機依賴現象較為嚴重,結果表明:突然忘帶手機時,40%的大學生感覺很不舒服;37%的大學生覺得無法忍受,一定要取回手機;超過一半的大學生表示如果長時間收不到簡訊,感覺很不自在,甚至把別人簡訊鈴聲誤認為自己的手機鈴聲[5]-[6]。總之,手機依賴已經普遍存在於人們生活中,並且對人們身心健康、人際交往及生活學習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1.3手機依賴影響

手機在給大學生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對其身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過度使用手機一方面會導致頸部、肩部、背部、聽力及視覺等身體問題[7],另一方面手機依賴會導致社會功能的損失,如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因手機依賴逃避學習或者學習效率降低,並且伴有焦躁不安、情緒低落、抑鬱寡歡、失眠等症狀[8]。黃海(2013)等人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應用多元回歸統計方法研究發現手機依賴大學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說明心理健康問題容易導致個體手機依賴,而手機依賴會進一步強化個體心理健康問題[9]。姜永志和白曉麗應用問卷調查方法研究發現:手機依賴與孤獨感存在顯著正相關,手機依賴可以通過網路社會支持影響孤獨感,即說明手機依賴個體可能導致其產生孤獨感,以及通過網路社會支持使其在現實中處於孤獨狀態[10]。宗一楠和徐英通過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手機依賴傾向是人際關系總體及各個維度的危險因素,其中對待人接物方面的影響最大,其次是交際與交友方面、與人交談方面、與異性交往方面[11]。許國成等人研究發現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課堂學習效率存在顯著負相關,且與課堂學習效率的不同維度均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這說明手機依賴嚴重影響學生課堂學習效率[12]。總而言之,手機依賴對個體生理、心理健康、社會功能、學習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1.4手機依賴成因分析

大學生手機依賴形成主要來自兩方面原因: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

外部原因:(1)手機本身原因:手機產品發展蘊涵著現代科技發展,手機的很多功能是基於解放人性,使人更便捷生活學習、更容易獲得愉快設計的,現代智能手機可以把人們零碎時間加以整合利用,但是對自控能力不強的大學生而言往往是智能手機使其時間碎片化,甚至出現過度沉迷。(2)社會因素: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是一個追求物質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大背景,手機承載的是如何讓人們快速適應這樣的社會的功能,所以手機越來越普遍,但是在手機不斷滲入人們生活的同時,手機負面效應應運而生,而這樣社會現象顯然社會關注度是不夠的,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無傷大雅的事。(3)學校因素:一學校教育引導不到位,剛進校門的大學生從“束縛式”管理模式中走出來,往往把控不好自己學習生活方向,很容易走向“放縱式”狀態。二學校缺乏相應 規章制度 ,導致大學生肆意使用手機,如課堂上學生隨意打電話、上網、玩游戲。三缺乏校園文化建設氛圍,校園文化是學校軟實力的體現,是學生拓展能力的平台,通過高質量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學生開啟積極向上人生,而不是沉迷手機中。(4)家庭因素:家庭是個體成長的第一溫床,個體行為習慣基本是受家庭影響形成的,對手機依賴家庭需要高度重視,結合當下社會背景配合學校做好相應教育。

內部原因:(1)自我管理能力:進入大學的學生學習生活環境相對自由,而處於此階段的大學生意志力比較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對手機各種新鮮功能往往試一試就不能自拔。(2)對信息渴求:21世紀信息科技高速發展,信息革命、信息爆炸時代已經悄然到來,掌握信息就掌握了一切,大學生深諳其道理,所以手機成為其不斷更新和獲取信息的手段。(3)厭學情緒:很多大學生所學專業並不是根據自己 興趣愛好 選擇的,上大學後一直懷有厭學情緒,所以通過玩手機逃避學習。(4)強烈交往願望:大學階段是處於追求親密感,避免孤獨感的人生發展階段,所以大學階段學生往往通過手機經營自己的 愛情 故事 。(5)追求時尚:大學生在某種意義上是時尚引領者,他們熱捧新鮮事物,追逐時代新產品,而手機是時尚產品的代表,所以很多大學生往往對某一款新出手機熱烈追捧。

2.手機依賴應對策略

手機依賴伴隨科技發展產生負面現象,對大學生學習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如何防止手機依賴已經是當務之急,根據手機依賴產生的原因,預防手機依賴需要構建社會、學校、家庭及個人四位一體預防機制。

2.1社會

社會層面往往視手機為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只關心手機如何使生活更便捷,對手機帶來的負面效應關注不夠,僅就手機對人體造成輻射傷害及對導航影響進行科普性描述。大學生是社會特殊群體,也是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支柱力量,手機依賴已經嚴重影響大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所以呼籲從社會層面關注手機依賴問題,加強手機依賴成因及治療研究,加強手機依賴公益宣傳,為社會營造恰當使用手機的氛圍。

2.2學校

大學是手機依賴高發地,原因可能是中學階段學習模式及升學壓力導致學生無暇玩手機,但是大學學習模式改變及相對自由學習生活方式,使學生可以充分挖掘手機的樂趣,容易使學生形成手機依賴。為防止大學生形成手機依賴高校需要做好以下幾個工作:(1)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學生恰當使用手機,使手機成為新生起航精彩未來的助推器。(2)健全相應規章制度,規范學生使用手機,使手機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調味劑、潤滑劑。(3)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學生走去寢室,擺脫手機束縛,參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4)加強教師課堂管理和提升教學水平,徹底改變學生認為聽老師講課不如玩手機睡覺的想法。

2.3家庭

家庭是個體行為習慣養成的第一土壤,對手機依賴問題家長要正視其危害的嚴重性,對手機使用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使用觀念,有效結合社會背景,積極配合學校認真做好教育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使用手機的習慣。

2.4個體

社會、學校及家庭的努力最終還需要回歸個體身上,防範手機依賴問題:首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自控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駕馭手機的 基本素養 。其次,做一個有規劃的人,做好自身生涯規劃、 職業規劃 、學習規劃,一個有明確規劃的個體是不會迷失的。最後,多參加一些社團組織、文體活動,這樣可以提升個體交往能力,增強其交際歸屬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年2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EB/OL].[2013-03-31]

[2]Cnnic.第34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2014.

[3]Brod,C..Technostress:The human cost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M].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1984.

[4]Toda, M., Yoshimura, K. . Relationships of personality and lifestyle with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mong female nursing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9, 37(2): 231-238.

[5]唐玉.蘭州市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調查報告.新聞世界,2009(1):102-104.

[6]顏美艷.杭州市在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調查. 人力資源管理 ,2009(5):33.

[7]Jenaro, C., Flores, N., Gomez, M..Problematic internet and cellphone use:Psychological, behavioral,and health correlates.Addi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7,15(3):309-320.

[8]Kasesniemi, E., Rautiainen, P. . Mobile culture of children and teenagers in Finlan//Perpetual contac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170-192.

[9]黃海,周春燕,余莉.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中國學校衛生,2013,34(9),1074-1076.

[10]姜永志,白曉麗.大學生手機互聯網依賴與孤獨感的關系:網路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中國特殊教育,2014(163):42-46.

[11]宗一楠,徐英.廣州某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傾向與人際關系的相關性.中國學校衛生,2014,35(11):1722-1724.

[12]許國成,黃黎,魏莉莉,朱丹丹.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課堂學習效率的關系研究.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4,32(6),534-538.

猜你喜歡:

1. 關於過度依賴手機的高中英語作文

2. 手機調查報告3篇

3. 手機市場消費分析調查

4. 大學生手機調研報告範文(3)

5. 關於手機市場的調研報告論文

Ⅱ 怎樣看待網路成癮等現象該如何預防和對待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政策保障三者結合形成的社會效應,是扭轉青少年網癮的關鍵。那麼對上網成癮的孩子該採取怎樣適當的家庭教育呢?不同的孩子雖然上網成癮的原因也有不同,但作為家長首先要轉變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擁有成人感,他們渴望能與家長進行平等的對話,而多數家長通常對青春期的孩子採用對待兒童的態度,從而造成了與孩子間溝通的障礙。「要相信孩子是可以改變的!」孩子要覺醒,父母首先要覺醒,即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1、和孩子平等對話
孩子上網成癮,主要原因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尊重孩子,設立教育底線,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孩子說話,應將自己擺在一個「參謀」的位置上。在作出有關孩子的決定時,多引導孩子發表看法,家長則以建議的形式將自己的決定告訴孩子,讓他們自己作出判斷。同時,在引導孩子自我決策時,家長也應設立一個教育底線。比如,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上網時間段,但前提是他們必須完成學習任務,比如老師布置的作業或家長的考核;在管理孩子上網時,家長應結合孩子的個性和愛好,跟他們一起聊聊網上的輕松話題,將他們的興趣引到一些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網路信息上來等。

理性、平等、友好地和孩子對話。讓孩子戒網癮的訣竅就是同孩子溝通。作為家長,要保持理性的態度,慢慢與孩子溝通並從各方面切入他的盲點,這樣做就是水到渠成。我們孩子上網成癮是一個果,不是因,是很多的不良因素造成的,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造成的。不要先問孩子為什麼上網成癮,這樣是錯誤的。大部分家長說你怎麼天天上網,不學習,孩子反感透了。我跟他們聊天根本不談網路的問題,談你多大了?哪個學校的?是重點班嗎?就是自然的聊天,就是問各方面的情況。來看「病」的孩子一開始也是被騙來的,根本不理我,不看我,說話的態度非常不好。很多父母和老師會問孩子:「你怎麼這個態度?」孩子就不說了。你不能光說孩子有問題,家長也有問題。我是從事教育的,所以要保持我理性的態度,慢慢地走進他的心裡,慢慢談,從各方面切入他的盲點,這樣會比較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
通過大量幫助青少年的工作,探索和總結出了「五心」(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關心)「兩律」(紀律、自律)、「三德」(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等心得體會。我們很多做思想工作的,往往一開始就直指人家的缺點,哪壺不開提哪壺,直戳痛處,叫人難以接受。上網少年首先是心智發育不健全的孩子,甚至是問題少年,而我們一些家長、老師和其他做思想工作的人,往往用簡單的方法,以不變的方法應對萬變的孩子,這樣怎能有效果呢。
2、培養孩子愛好,轉移興趣點
常聽到很多家長反映,為什麼我的孩子大道理都說得頭頭是道,可就是偏偏知錯而為,其實這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反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說教,但卻並不能理解其中深遠的內涵,他們更關注的是眼前快樂與否和得失。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溫暖和愛心,應首先明白這個道理。當孩子沉迷網路後,家長不應採取放任或暴怒的極端方法,而應以包容、客觀的態度。家長可在生活中對孩子的一些積極行為給予肯定,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淡化,對孩子的愛好和特長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針對性的把他們對上網的興趣扭轉到生活和學習中來。
3、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交流
對待青少年上網成癮現象,應以預防為主。家長和老師都不應強行排斥孩子接觸網路,這樣反而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應在有效的監管下,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路,將他們在網上單純玩樂的興趣,轉移到對這一科學技術的興趣上來。
對於已經上網成癮的孩子,家長不要急切地逼著孩子迅速扭轉,而應給他們一個自我覺悟和轉變的時間。在這一調整過程中,家長應根據與孩子溝通的程度、孩子對家庭教育的接受程度及時進行反思。如果家長感到孩子自控力不足,或無法找到家庭教育的障礙時,可求助於心理咨詢師、教育專家這類專業人士來對孩子進行指導,鼓勵並設法為孩子營造出與同齡人現實交往、展現自我的交流環境。當孩子逐漸產生改變自我的想法後,便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引導他們培養另一個興趣點。
同時,迷戀上網的孩子通常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不願與人交流、對網路以外的事物反應冷淡、情緒不穩定等現象,對這類孩子最好的方法是為他們建立一個全新的、相對獨立的轉變環境,家長可讓孩子參加一些夏令營、素質培養班之類的同齡人團體,讓他們在無法接觸網路的環境中,在老師的引導下試著與人交際,嘗試體驗網路以外的同齡人群體游戲的樂趣,使孩子從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擺脫出來。
4、心理咨詢專家建議
心理咨詢專家陳智雄提醒部分網路成癮青少年的家長,要作好「八年抗戰」式的長期「愛的支持」的心理准備。他認為,青少年網路成癮,部分責任在他們自己,也有部分責任在親友和社會。

Ⅲ 孩子網路成癮的原因預防與對策幼兒園

手機的危害:影響視力,影響睡眠,影響頸椎及骨骼發育,影響大腦發育,影響人際關系及溝通,影響認知及三觀,影響家庭關系,影響學習成績......既然有這么多的危害,那麼就要從小開始控制好手機電視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現在幼兒園剛開始,千萬不要最佳的改善時期,只要簡單的幫孩子建立好手機網路界限,家長掌握正確的引導方法,孩子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如何幫孩子30天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界限步驟如下:

第1周:家長要了解孩子沉迷網癮的5個演變階段,常用的7種戒除網癮方式是什麼,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網癮8大原因是什麼,再到如何與孩子簽訂使用手機約定,最後到孩子不交手機怎麼辦?先家長要了解整個過程。

第2周:家長要做好幫孩子建立手機界限時,孩子大吵大鬧發脾氣摔東西,威脅不寫作業,威脅不上學,威脅不吃飯,威脅離家出走,威脅跳樓等,我們家長的應對預防措施是什麼?家長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否則就會容易發生悲劇。

第3周:家長開始幫孩子建立手機網路界限,這時最困難的就是孩子不同意,怎麼辦?也就是按前面2周我們做的准備去執行時,一定會有新的或突發問題,家長到底是堅持建立界限,還是因為孩子的大吵大鬧放棄了?這就是由家長的心向所決定了,同時也需要專業有經驗的老師指導與支持,只要能跨出這一步,就可培養成一個有規則感,界限感,自律的優秀孩子。

第4周、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鞏固手機界限,幫孩子戒除網癮家長你不能簡單的堵,在建立手機界限同時,一定要引導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動力,改善注意力,改善居家環境,改善親子關系,改善師生關系等,只要孩子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成績找到成就感,那孩子就不會再沉迷網癮了。

Ⅳ 有關「網癮少年」的心得體會250字

網癮一旦形成,除了學業的荒廢、身體健康的破壞之外,還有更多的不利。沒有一個患有網癮症的孩子不想戒掉網癮。但是屢戰屢敗、欲罷不能的反復,會讓孩子對自己有失控的沮喪,而學業的落後、家人的失望會讓孩子陷於巨大的精神壓抑和自我失望之中。假如這種狀態長時間得不到改變,孩子的一生都將受到轉折性的消極影響。

克服網癮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方法得當、循序漸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許多父母為此心急如焚、寢食不安,我希望通過本書和各種途徑建立他們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信心,並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方法。

在討論戒網的步驟之前,我們先要搞清兩個相關的問題。

其一 如果欲戒網,功夫在網外

如前所述,雖然網路的內容多種多樣,誘惑多多,但是網路帶給孩子什麼,取決於孩子想從網路中得到什麼。一個不能健康地使用網路的孩子,他的網外生活也是不健康的。孩子對網路的需求取決於孩子自身的興趣,而孩子興趣的形成則由孩子自身的特點和我們的教育決定。

孩子網外生活是否豐富多彩,孩子是否能從學業或者其他領域中獲得價值感,是否有強烈的進取心和自我發展的責任感,是否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對孩子是否沉迷網路都有直接的先決作用。

所以,無論是我們預防孩子患網癮還是幫助孩子戒除網癮,我們都應該注意孩子網外生活的引導,包括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接受新鮮的事物和領域,比如培養自己的某項才藝、比如參加體育運動,或者旅遊、攝影等。這讓孩子感到網路雖然有它的誘惑,但是生活中有更多的精彩。

其二 新水不來,舊水不去

閻帥剛來的時候,痴迷於CS游戲。我知道他曾經為此和家人發生激烈的沖突,為了消除孩子的抵觸心理,我決定採取一點策略。

有一天,我對閻帥說,看你玩得這么高興,我也想試試,能否教教我。沒想到,聽到這句話孩子馬上停下來說,好呀!然後他興致勃勃地教我各種規則和技巧。

當我學會後,我們開始對殺,結果我慘敗。我裝作不服氣,再來,當然是又輸了。這樣幾天之後,我對閻帥說:我打CS打不過你,但是,如果玩別的你一定不如我。閻帥不服氣地說:你這么肯定?說吧,什麼。我說:圍棋。

於是,我開始教他下圍棋,我盡量把圍棋講得簡單些,而且經常賣些破綻給他,結果他每次跟我玩棋都很興奮,而且進步異常地快。慢慢地,他的圍棋水平已經和我越來越接近(我的水平很臭,呵呵,不好意思),我們每天都要對殺一局。兩個月下來,不僅大大降低了閻帥對CS的興趣,而且還一定程度上改掉了他做數學題粗心的毛病。

(孟遷托教手記)

擺脫舊習慣的束縛,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新的習慣。新水不來,舊水不去,最好的更新是引進新的內容。大禹治水,疏而不堵,阻止孩子上網,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孩子的興趣和精力引向其他的地方,假如孩子有了豐富的興趣和價值追求,孩子自然就不會沉迷於網路。怕的就是,孩子不上網就無事可做,空虛、無趣,孩子就只能再回到網上去尋求麻醉和刺激。

戒除網癮的步驟

注重孩子精神生活的豐富,價值觀、責任感的確立等可以預防孩子沉迷於網路;對於已經有一定網癮的孩子,開辟網路之外的興趣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但是,對於那些重度網癮患者來說這些還是不夠的,解除這些孩子的網癮還需要更為嚴格的計劃。在長期的家庭教育指導實踐中,我感到以下幾個步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過程。如帶悶

第一步 統一認識

不要認為那些患有網癮症的孩子特別喜歡上網,很多時候,他們是依賴網路而不是喜歡網路,他們是拿自己沒辦法。他們一渣彎般都有過戒除網癮的願望,而且往往不行伍止一次,但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他們很大程度上是處於無法自我擺脫的、麻木的、慣性的和無奈的狀態之中。他們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網癮的奴隸。所以我們在「怒其不爭」的同時,也應該有「哀其不幸」的感情。因為,我們的「敵人」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的「癮」,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對付孩子身上的「癮」,里應外合、逐步攻克。

很多父母對患有網癮的孩子採用粗暴的制止和嚴厲的斥責,這往往不能奏效而且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為孩子本來也有厭惡網路的心理,但是過度的外界干涉和懲罰會模糊這種意識,而使他認為他討厭網路是外界強加給他的而不是他自己本來的厭惡。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對孩子上網的干涉,找一個孩子比較平靜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談一下。先不要談家人對他的期望和他自己學業的荒廢,因為這些壓力過大,會讓孩子因為逃避而更加沉迷網路。我們應該積極地喚醒孩子對他目前狀態的認識。下面的提問方式和切入角度在實踐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你快樂嗎?

當你在網上游戲或者沖浪的時候,你是否有一刻想到下網後會面對什麼,是否因此而感到玩得不太踏實?

你喜歡你目前的生活狀態嗎?

現在的生活是你真地想要的嗎?

你是否想到過有一天你不再整天上網,而過著讓你自豪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過也許戒除網癮並非想像的那麼難,只不過自己的方法不對?

我們的目標是在盡可能不讓孩子感到慚愧和壓力的時候,引導孩子反觀自己現在的狀態,同時傾聽自己內心積極的聲音,並且初步建立孩子的信心,從而激發孩子的內在戒網動機。我們不應該讓孩子感到我們是禁止孩子上網的法官,而應該是幫助他們從自己的無奈狀態中走出來開創新生活的朋友。我們必須明確,我們討厭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已經形成的對網路依賴的慣性,我們應該與孩子統一戰線,共同消滅孩子身上的這個「慣性」。一旦我們能夠在這方面和孩子達成認識上的統一,我們就成功了一半。

當我們成功地讓孩子認識到戒網的必要性的時候,我們應該把孩子積極的想法強化,比如讓孩子寫下來貼在牆上或者帶在身上,比如每天早上讓孩子大聲朗讀等。

第二步 制定計劃

統一認識後,我們稍微隔一兩天就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制定計劃。制定計劃的內容隨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但原則是循序漸進。

首先是分階段地縮短孩子上網的時間。可以以五天為一個階段,第一階段縮短時間的比例大約在百分之十以下,比如孩子原來每天上網五個小時,我們可以讓孩子每天減少20分鍾的上網時間。

所以把目標制定得低,是為了建立孩子的信心,找回孩子自控的感覺,而不是欲罷不能的無奈。

第二階段要增加難度,減少時間的比例不要超過百分之十五。以此類推,以至於孩子將每天上網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

其次,我們應該創建孩子其他的生活內容,比如每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一樣新東西,或者接觸一個新的領域,比如打籃球、學圍棋等。這樣做是秉承我們上面講的「新水不來,舊水不去」的原則。

第三步 嚴格執行

制定的目標可以很低,但是執行卻必須嚴格,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堅定地介入,一方面喚起孩子當初制定計劃時的想法,一方面堅定地執行。

孩子很想戒掉網癮,但是因為「癮」的作用,他可以做出違背自己內心意願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不管孩子如何反對、怎樣乞求,都要「頂住」。當我們幫助孩子控制了他自己,他當時可能很氣憤,但是在內心他們會感激我們。萬事開頭難,在計劃剛剛執行的時候,我們尤其要堅定地確立我們的原則,打破孩子通融的幻想。

近年來,我接觸了越來越多的患網癮症的孩子,實踐經驗告訴我,戒除網癮並沒有許多父母想像的那麼難。他們所以失敗和感到困難是因為策略上的失誤和恆心的不足。許多父母軟硬兼施,硬的時候造成了對抗,軟的時候變成了乞求,二者都不能奏效,問題的根本在於孩子也拿自己沒辦法。另一方面,許多父母因為不了解戒網的周期和過程,一看到孩子網癮復發,就氣急敗環,就喪失信心,結果半途而廢。只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習慣戒除的周期,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Ⅳ 如何預防網路成癮

1、控制孩子上網的時間

孩子上網成癮,其實跟家長也是有一定關系的。許多家長對於孩子上網這件事情,幾乎都不管,因為家長覺得孩子只要不煩自己,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行,這樣就會讓孩子逐漸對上網產生興趣,時間久了之後,杜牧要開管孩子了,很對家長這時就會發現孩子已經變得非常叛逆了,這說明孩子已經成癮嚴重了,所以還是希望家長還是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注重一些,不要讓一些網路游戲,害亮基了孩子的一生,這樣不但會讓孩子沒有一個好的前途,家長也會因為沒教育好舉鍵簡孩子而感到很後悔。

2、合理安排活動

有些網路成癮的學生不是真正對上網感興趣,而是因為對人際交往、學校生活、社會活動的處理上出現困難的結果。因此,要合理安排學生的社會活動、學校生活,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代替上網行為。

3、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不但讓孩子能夠交到很多的好朋友,而且也能夠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使孩子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很多孩子 性格是 比較孤僻的,他們不喜歡與身邊的人交往,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孩子也從來都不參加,孩子感到很孤單了之後,就會選擇用網路游戲的方式,以此然自己不再感到孤獨。為正褲了矯正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網路游戲的行為,家長應以榜樣的力量來感化孩子。如自己首先戒掉手機游戲或網路成癮行為,以達到幫孩子的目的。

4、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一方面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愉悅的發展,健全的人格在潛移默化中就會慢慢形成。當有了自己的喜好與特長時,孩子自然就不會把注意力轉移到網路上。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要想辦法培養孩子對其他事的興趣,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另外還要幫孩子制定好計劃,確立一個清楚的目標,讓孩子可以朝著目標努力。孩子只有對別的事情產生興趣了,那麼自然就不會沉迷在網癮的世界當中。

5、教孩子正確使用網路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越是不讓孩子明白的話,孩子就越想知道。家長可以平時和孩子一起看看一些有益處的網站,例如英語學習網站、新聞網站等等。這樣才能慢慢地讓孩子了解到,哪些網站是適合孩子看的,哪些網站是不適合孩子看的。

Ⅵ 如何預防網路成癮

孩子不學習不睡覺,反而把更多時間投入到打魔獸、聊QQ中去,相信是每位家長都不願見到的。網路成癮不僅會讓青少年出現失眠、視力減退、運動不足等問題,同時還可能誘發青少年抑鬱症等心理問題。下面就為您介紹一種預防青少年心理疾病網路成癮的絕招。

心理專家表示,預防孩子網路成癮,家庭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在這里專家給出了一個防治心理疾病網路成癮的絕招,那就是家長可以不著痕跡地打亂孩子的上網時間。

首先,心理專家建議家長尋找孩子出現心理疾病網路成癮的原因,比如性格內向、成績不如意、人際關系沖突等。將「因迷戀上網而失去的重要的人和事」列表,讓孩子認識到事情的嚴重後果。然後,使出防治青少年心理疾病網路成癮的絕招,逐漸減少並限定孩子的上網時間。具體做法是:將原來的上網時間錯開,打亂原有的心理秩序。規定每天與家人、朋友交流一小時。

接下來,幫助子女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網癮的危害。幫助子女尋求網路之外的替代性興趣。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徵和網路知識,並主動與子女一起使用網路。

Ⅶ 網癮 心得體會400字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網癮形成機理如同煙癮、酒癮、毒癮一樣,同樣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習慣化的過程。上網是操作過程,網上嘗到的"甜頭"是強化物,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稱為強化,多次強化後,便形成了"網癮"操作性條件反射。癮對人都有害,煙癮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網癮則可妨礙學習進步,養成說謊惡習,疏遠家庭,損傷網癮者的身心健康,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發生,並降低個體免疫力。網癮本身即是一種心理障礙和異常行為,需要診斷、治療。

有了網癮如何消除呢?既然網癮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條件反射的關鍵是強化,即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所以消除網癮的辦法便是逐步不強化,使上網操作逐漸減少並不和強化物結合,網癮便很易根除。具體辦法是認知行為療法。

1.認知。家長和網癮孩子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身心健康是青少年發育、發展的關鍵。然後理出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佔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發展。與此同時,家長還要主動與老師配合。

2.系統脫敏。家長與網癮孩子雙方協商,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如原來每天沉迷網吧8小時以上,則第一周減為6小時,第二周4小時,第三周3小時,第四周2小時。網癮者能按計劃執行則給予獎勵(用代幣制),即每周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換為現金。做不到時則罰,但不可打、罵,而是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予以減少,如不給吃快餐,不給吃冰淇淋等。這樣,兩個月內會消除網癮。

3.代替療法。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不讓其上網則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遊等。

4.厭惡療法。叫孩子左手腕帶上粗的橡皮筋,當孩子有上網念頭時立即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上網的念頭。拉彈的同時,孩子還要提醒自己,網癮有危害。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壓制上網的念頭。

青少年網癮心理分析及對策

一定程度上綜合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優點,又有信息量大、傳播及時方便、價格低廉等特點,已逐漸成為人們交換和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同時,一種主要表現為過度使用互聯網的心理障礙「網路成癮症」也隨之而現。這種心理障礙的主要症狀為:大量的時間花在上網或與上網有關的活動上,以至於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工作和家庭生活,如果在一段時間內不上網,就會出現類似戒斷症狀的表現,如焦慮、煩躁不安等。調查表明,在我國,上網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網路成癮症也主要發生在青少年身上。沒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網路對他們來說格外有吸引力,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關於學生沉溺於網吧而荒廢學業的報道。因此,探究「網路成癮症」發生的心理機制,並找出相應的對策,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是社會急需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青少年「網路成癮症」的發生是與青少年處於特殊的心理發展階段分不開的。在青少年個體心理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種種矛盾現象,如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閉鎖性與交友意向的矛盾、求知慾與認識水平的矛盾、性沖動與自控力的矛盾、要求理解與難為他人理解的矛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等。而網路是對現實社會的虛擬和「克隆」,如果青少年的上述矛盾心理在現實社會中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與釋放,再加上其心理特徵的影響,就可能使青少年在網路的虛擬社會中找到緩解這些矛盾的途徑而不能自拔。

Ⅷ 手機成癮的危害和擺脫方法

開車玩手機撞亡人 手機成癮如何擺脫

開車玩手機、等紅綠燈時發信息、過馬路時也不忘刷微信……這些玩手機的「低頭族」所引發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多,一項調查顯示,2成的接受調查者表示,自己有開車時使用手機的習慣,其中超過70%的網友,曾經在開車時發過微信或刷過微博,而開車看手機時發生事故概率是正常駕駛的23倍,開車打電話時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正常駕駛的2.8倍……凡此種種,問題都出現在日趨發達的手機上,而人們的「手機依賴症」已經很普遍。

傳播學研究者曾經說,「媒介是人體的延伸」,被稱為「第五媒體」的手機之於我們,幾乎像身上新長出的器官,手機的功能早就超出了單純的通訊意義,變成一個無所不能的終端,一個人體與社會接壤的剖面,成了人們須臾不可離開之物,真的如此嗎?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雖然醫學不斷發展,但現代人的健康問題並沒減少,甚至於疾病開始花樣翻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們信頌承受的壓力不斷增加,這個壓力又相關於日益豐富、快捷的信息,後者是人們慾望提高,壓力增大的幫凶。

盡管有如此多的事故在全世界發生,但大家使用手機的頻率卻沒有一點減少。近日,一則《男子過馬路時被撞身亡死者邊上手機還在放視頻》的消息更是讓人震驚。現代人對手機的痴迷程度已經到一種「病態」。

正因如此,近年來全球多個國家不同領域的研究者發起了對「手機罪狀」的聲討,呼籲人們放下手機。下面來看看國外都有什麼高招幫人們戒除手機依賴。

義大利:飯店用餐先交電話

電子產品的使用越來越便利,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包括用餐時間。用餐時,人們往往只顧著拍照、曬照片。為了讓顧客找回「用餐的初衷」,專注享受美食,和親友共享美好時光,越來越多的義大利餐廳發起「禁用手機」運動。

據報道,位於義大利摩狄納郊區的露比亞拉小館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該飯館有個特別的規定,顧客在進餐館時,必須把手機放在門外的更衣櫃內,以確保客人用餐時不受打擾,專心享受地道的傳統美食。

位於米蘭的「修道院自助餐廳」,裝潢極其簡約。為了讓客人細細品嘗食材的天然風味,與好友共度美好的用餐時間,餐廳建議客人吃飯時不要使用手機。還有位於義大利中部恩伯利亞自然保護區的艾瑞米托飯店,它是由修道院改建而成的休閑農庄。在這里,行動電話收不到任何信號,顧客在此可以擺脫世俗的羈絆,享受寧靜、放鬆的氛圍,專心品嘗中世紀的菜色,以及古老的修道士素餐。

此外,義大利北部的烏汀內的市政府和商業局聯合發起了「無手機」就餐計劃,加入該計劃的餐廳和咖啡館,可要求客人就餐時不要使用手機,其後很多餐廳紛紛颳起了一股「寧靜風」,還會在餐廳顯眼處張貼宣傳海報(如上圖)。其中一位餐廳管理者馬里奧表示:「這不僅是對用餐同伴的尊重,也減少了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

韓國:政府專辦戒癮學校

最新調查顯示,韓國有1/4青少年屬於智能手機「中毒」危險人群。他們過度使用智能手機,並由肆渣此帶來成癮、叛逆等日常生活障礙。為此,韓國政府已制定相關計劃,准備強化應對網路和智能手機「中毒」。

韓國教育部、法務部、文化體育觀光部、女性家庭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制定了《2014互聯網中毒預防及緩解推進計劃》。根據該計劃,將義務對韓國714萬名小學、初中、高中生進行網癮預防教育。並將無償實施「網路游戲文化教室」的受惠者,由目前的17萬人增加到22萬人,並新增20家「智能媒體清凈學校」,以推動學生們自我預防網路和游戲「中毒」。

這些「戒網癮學校」訓練非常嚴格,就像軍訓一樣。為防止孩子們用手機上網,「學校」會限制其上網時間。而且,每天都要參加跑步、騎馬等團體活動,增加與外界的溝通。有的「學校」還會讓父母全程陪同參與,目的是讓孩子們走出虛幻的網路世界,增加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據調查顯示,在「戒網癮學校」中受過訓練的孩子,普遍減輕了對手機、iPad、電腦的依賴。

美國:五管齊下治網癮

你是不是每天抱著手機過日子,沒了手機就毫無安全感?2013年,美國演員查勒妮拍攝了一段短片,記錄了主人公沒帶手機的一天。讓觀眾清晰地看到了人們對智能手機的病態迷戀。科學家指出,對手機的心理依賴,也是一種網癮,這已經成為了令全美頭疼的頑疾。

最早給滑雹鄭網路成癮下定義的美國網路成癮中心執行主任金伯利·楊博士指出,網路成癮大致和賭博成癮等行為類似,都屬於「沖動控制失序」范疇。他認為,如果具有以下4個特點,便有網路成癮的嫌疑:強迫性的使用網路,對日常活動和人際交往喪失興趣,生活被網路活動所佔據,上網沖動無法控制。上網的時間長短並不重要,總的來看,上網成癮者的生活已完全被網路所主宰,與現實的距離則越來越疏遠。

鑒於此,金伯利教授表示,要治網癮,尤其是孩子,最好「五管齊下」:1.老師和學校管理者要了解網路成癮的危害,並規范管理學生上網,約束學生的網路行為。2.在課程中添加「網路成癮」內容,告訴學生網路成癮危害無窮。3.一旦發現學生有上網成癮的`苗頭,老師和家長就要及時疏導。4.鼓勵學生發展多方面興趣,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外界交流。5.讓學生全面了解互聯網的利與弊,共同討論究竟該如何正確對待網路。

金伯利教授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網路成癮者重新認識網路,而不是徹底與網路「斷交」。網路及電子產品只是工具,而不是我們的朋友。可以開發一種不涉及網路的興趣愛好,例如打球、游泳,或幫家人准備晚餐,飯後聊天、看電視;每次玩手機時給自己設個鬧鍾,從而更好地分配時間。

法國:換回老式手機

面對豐富多彩的網路信息及各種推陳出新的現代通訊工具,許多人在其中無法自拔。但據法國《解放報》報道,法國颳起了一股「斷網」熱潮,人們常常用「斷網」的方式讓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

所謂「斷網」,就是指擺脫網癮,不讓上網取代生活的一切。如今,很多法國人將「無所不能」的智能手機換成只能發簡訊、打電話的老式非智能手機,關掉無休止的消息提示,假期及閑暇時間盡量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法國小伙肖恩就是「斷網」族中的一員,他表示,「過去,每當假期到海邊度假時,我都會順其自然地拿出手機、平板電腦,瀏覽『臉譜網』、上視頻網站,第一時間與網友分享度假心得,可我的親人、朋友就在我的身邊,我卻都忽略了,真是太可笑了。所以,我下定決心『斷網』。而且,這並沒有讓我感到手足無措,生活反而更加充實了。」

電腦工程師克魯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他由於網路焦慮症而住進醫院,一到醫院還立即要用手機上網。這時,他才突然意識到是網路主宰了自己的靈魂和意識,自己已經成了網路的奴隸。於是,他下定決心半年不上網,終於治好了網癮。他為此還寫了一本書,受到熱捧,許多人表示願意向他學習。

如今的法國,形成這樣一種共識:與朋友聚會時盡量不看手機,以表示對朋友的尊重;度假時還上網的人,絕對是傻瓜。斷網,才是明智的選擇。

如何戒掉手機依賴症

(1)讓家人、朋友監督自己,少發簡訊或刪掉多餘的手機應用程序。

(2)對手機很依賴說明你感覺無聊,沒什麼可以乾的所以才玩手機。學會轉移注意力,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群體活動,比如做運動、健身、郊遊等。通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盡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出去。

(3)如果對手機上網上癮,可以嘗試斷網呀。

(4)試著不帶充電器,逼著自己減少手機上網(這個很耗電)的時間,這個辦法很有效。

(5)換一個非智能手機,功能單一、無復雜操作……對手機依賴的毛病或許慢慢就沒有了。

Ⅸ 研究青少年手機網路成癮的心理及解決對策

研究青少年手機網路成癮的心理及解決對策

摘要: 網路成癮是指由於過度使用互聯網而導致的明顯社會,心理損害的一種現象。而當前由於通訊的發達,智能機的流行,學生中又衍生出了手機上網成癮的理由,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這一理由形成的理由,以及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 手機;網路成癮;解決辦法

手機網路成癮在當前很多學校都成為了一個理由。學生上癮後具體表現為離不開手機,手機能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滿足,而離開了手機學生則悵然若失,無法正常生活;並且由於長時間玩手機,無法專心學習,上課愛睡覺等理由;而且此類學生還沒有意識到過度使用手機網路對自己的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一、造成學生手機網路成癮的理由

造成學生手機網路成癮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孤獨感;學習能力欠缺;從眾心理等。下面分別分析以下理由:

1.學生的孤獨感

由於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因而部分學存活在孤獨感較強的理由,不願意過多的與他人交流。而且容易造成這部分學生的溝通能力偏弱,無法有效的排解內心的孤獨,也許拿著手機什麼也不幹,但是相當於給學生自己找一個心靈的寄託。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學生對手機網路的依賴,進而成癮,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2.學習能力的欠缺

這是造成學生手機網路成癮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欠缺,導致其無法安心的完成自己的學業。然後就需要干一些事情消磨時間,很多學生選擇了玩兒手機。繼而造成對手機網路的依賴。如果能夠把這部分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理由也許就能夠得到一定的解決。

3.從眾心理

由於當前智能機的普及,學生特別是高中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機,這是學生手機網路成癮的又一大誘因。很多同學拿手機並不是為了和家人聯系,而是典型的從眾心理,大家都帶了,自己不帶很沒有面子。帶了自然就要玩兒,於是久而久之,也就有了手機網癮。

當然,手機網路成癮的誘因遠不止這些,但是類似互聯網一樣,手機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關鍵看如何合理使用,如果藉助手機網路,弄明白自己沒有弄懂的知識,未嘗不可,但是對於大多數學生,意志力薄弱,無法合理使用。

二、手機網路成癮的預防策略

手機網路成癮是一個很嚴重的理由,但是關於手機網路成癮的預防和干預目前尚未形成一定的理論研究體系,這里簡單的談一下筆者的經驗。

1.思想教育

對於大多手機網路成癮的學生,並非不可救葯,這時候老師和家長的思想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直接沒收手機進行強行干預,達不到幫助學生戒掉手機網癮的目的,反而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家長和老師要用說教的方式使學生學生明白過度依賴使用手機,會導致睡眠不足影響身心健康等,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部分學生沉迷於手機上網,是由於學習動力不足,無法有效的搞好學習,導致該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成就感不強,因而玩手機成了他們的主要任務。如果能夠調動起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他們的注意力就會發生轉移,可能就會戒掉手機網癮。

3.心理輔導

這是治療網路成癮的一個有效手段,因為形成手機網路成癮的理由基本相同,由於學生孤獨感強,比較不自信,需要在虛擬的世界裡找到信心,因而可以採取心理輔導的方式使學生戒掉手機網路成癮。(1)團體輔導。以青少年的個體經驗為載體,以活動為中介,通過精心設計的互動活動,如角色扮演、情景體驗、經驗分享、談話溝通、行為訓練等豐富多彩的具有心理指導作用的活動形式,讓青少年對自我深層次的內在需求得以覺察,並用積極的策略得以滿足和實現,以產生正向的積極影響。在互動中讓青少年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會與人交往,建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良好的行為規范和人生價值觀,認識自己現階段的任務和目標,從而更好地建立自信、接納自己、轉變自己,特別是體會到父母的愛,理解父母的艱辛,從而產生感恩的思想。(2)個體輔導。針對不同青少年的家庭背景進行個別輔導。一個網路成癮青少年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理由的家庭,因而在對青少年進行個體輔導的同時,要十分重視家庭治療,通過舉辦“家長課堂”,幫助、鼓勵家長關注孩子網路依賴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促其改善家庭關系,讓每個家庭成員認識各自的責任和目標,從而改善孩子的行為。

當然,面對日益嚴重的手機網路成癮理由,會引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希望可以通過共同努力,使學生能夠合理的使用手機網路,不至於沉迷於手機網路。

參考文獻:

[1]金伯利,網蟲綜合症一網癮的症狀與康復策略,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陳斌文,新的心理疾病,網路成癮症[J]社會,2000年第6期;

[3]顏世富信息時代與心理調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Ⅹ 健康上網心得,,,350字 謝謝了。。。。

互聯網發展埋搜到今天,我國已經有了8400萬網民,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萬,佔到了19%,而這1650萬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244萬,他們不僅愛上網,而且著了迷,上了癮。按照國際上標準的說法,這叫「互聯網成癮綜合症」(英文簡稱IAD)。它的基本「症狀」,就是上網時間失控,欲罷不能,難以自拔,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是不能不上網,他們即使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卻仍會繼續。常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等。 上網成癮問題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創彎枯歷傷和困擾,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何引導人們健康上網,是我們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互聯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在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文化空間的同時,也對法律、道德帶來了新的挑戰,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
在互聯網路中,信息空間向每一個人開放,不再存在絕對權威,人們有著求新求異、喜歡幻想、追求娛樂的強烈需求。互聯網路的新奇性、虛擬性、游戲性正好滿足了人們特殊的心理需求。 專家指出,互聯網路如果使用得當,能夠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效率與快樂,如果使用不當,「虛擬世界」有時也會令人迷失,甚至把真實和虛擬的世界混亂了。
互聯網路在使人們的交流和互動空前開放的同時,也隱含著某些敗悄放任對於以往的法律、道德所形成的新的挑戰。在形形色色的互聯網路信息中,潛伏著各種有毒文化,如具有消極意識形態作用的網路「黑色文化」,渲染色情、暴力的網路「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都對人們帶來各種消極影響。
專家指出,凈化互聯網路空間,在建構健康文明的網路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採取法律建設與倫理建設並舉的方針。從一定意義上說,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是效率和快樂,還是傷害和危險,關鍵的問題不在於互聯網路本身,而在於人們如何把握和使用它。
「為了抵禦互聯網路上的病毒,科學家發明了防毒、殺毒的『防火牆』。而對於『電子海洛因』這種社會病毒,則需要全社會共同構築一道強大的『防火牆』。」
健康上網一是對上網內容的控制,二是對上網時間的掌控,在家庭中、同事同學間的相互提醒也是必要的,如此才會盡可能的實現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